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
湖南炎帝陵景区美篇
湖南炎帝陵景区美篇湖南炎帝陵景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炎陵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郴州的一颗明珠。
炎帝陵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炎帝陵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神话故事的重要场景,也是炎帝文化的发源地。
相传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在这里创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炎帝陵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圣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进入炎帝陵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炎帝庙,这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庙内供奉着炎帝神像,神圣庄严。
炎帝庙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除此之外,庙内还有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炎帝陵景区内还有炎帝陵墓,这是炎帝陵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
炎帝陵墓是炎帝的陵墓,也是炎帝文化的重要遗址。
陵墓的建筑风格庄重大气,富有古代建筑的特色。
陵墓内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让人们对炎帝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陵墓周围的景色也非常优美,山水相依,犹如仙境一般,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除了炎帝庙和炎帝陵墓,炎帝陵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炎帝祠、炎帝博物馆等。
炎帝祠是供奉炎帝的祠堂,也是炎帝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炎帝博物馆则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炎帝陵景区,除了观光游览外,还可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
每年的炎帝诞辰日,景区内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炎帝文化爱好者前来参加。
此外,景区还会定期举办炎帝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炎帝文化的魅力。
湖南炎帝陵景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郴州的重要景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炎帝庙、炎帝陵墓、炎帝祠、炎帝博物馆等景点都展示了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湖南十大考古发现
湖南十大考古发现之概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众微信投票活动结束,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夺魁,安徽两处考据遗址阜南台家寺遗址、当涂“天子坟”孙吴墓分列二三位。
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得票位列第六。
但,明眼人细看,以时代早晚为序,“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排名第一,本身说明该项考古在人类和文明起源意义上的时代之早,该考古遗址年代从70万年前到1.5万年前,具有明显的连续和阶段性特点。
该考古被专家认为:在考古学上为中国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给中国及东亚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也许,该项考古与2021年在湖南道县发现的8万前至12万年前的47颗牙齿化石一样,具有突破性意义。
分子人类学家、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石教授提出“现代人类起源于以湖南为中心的中国大西南”,又一次得到了考古层面的证明。
最早的现代人化石、陶器、栽培稻、古城、宗教祭祀场所,湖南一次又一次夺得考古上的第一,值得国人深思。
之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以时代早晚为序1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2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3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4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5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6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群7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8云南通海兴义遗址9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10新疆伊犁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11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12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群13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14江苏镇江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1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16陕西西安汉唐昆明池水系17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18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19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20山西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21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22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23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24内蒙古开鲁辽代皇族墓葬25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得票数最多的11个遗址名单1.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45957票 9%2.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 44865票 9%3.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 44397票 9%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42922票 9%5.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 28869票 6%6.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28832票 6%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 22549票 4%8.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21730票 4%9.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群 21169票 4%10.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 20217票 4%11.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 18867票 4%之相关链接1.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发布时间: 2021-03-24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山岛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阳市沅江市西隅,地处洞庭腹地,是我国内陆湖泊中最大的岛屿,呈南北向长条形丘陵状。
湖南历史的起源与演变探索湖南文明的源头
湖南历史的起源与演变探索湖南文明的源头湖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深入探索湖南历史的起源与演变,寻找湖南文明的源头。
一、古代湖南的起源湖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湖南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湖南的古代起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八里湾文化、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
这些文化的存在证明了湖南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八里湾文化是湖南地区距今约6000年的先民文化,它不仅是湖南历史的起点,也是整个华南地区的重要考古文化遗存之一。
八里湾文化的遗址位于湖南长沙市望城区八里湾村,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为我们了解湖南古代社会的起源以及人类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在湖南的岳阳市、湘潭市和益阳市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河姆渡类型的古遗址,这些遗址中的器物和工具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湖南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
仰韶文化是中国中原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距今约7000年到5000年。
湖南的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湘潭、长沙和衡阳等地,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湖南在仰韶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了湖南古代社会的形成和演变。
二、湖南历史文化的演变自古以来,湖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地,吸收了周边各种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湖南文化。
湖南历史文化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 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湖南地区的文化逐渐独立发展,并与周边的楚文化、秦文化等文明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如楚国的发展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楚文化的兴起使湖南逐渐走上了古代文明的道路。
2.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湖南地区成为南方经济文化的中心,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进一步繁荣。
传统的楚文化和汉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湖南文化的独特性也逐渐形成。
3. 宋明清时期在宋明清时期,湖南地区的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长沙最值得一游的历史古迹有哪些
长沙最值得一游的历史古迹有哪些长沙,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值得我们探寻的历史古迹。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岳麓书院。
它坐落在岳麓山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走进岳麓书院,仿佛能感受到千年以来的书香气。
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庄重而典雅。
从大门到讲堂,再到藏书楼,每一处都彰显着古代学府的严谨与庄重。
这里培养了无数的文人雅士,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院内的碑文、牌匾,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橘子洲头也是长沙的标志性历史古迹之一。
它宛如一艘巨舰,横卧在湘江之中。
青年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
如今,我们漫步在橘子洲头,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湘江的波澜壮阔。
洲上的花草树木,四季如画,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而毛主席的雕像,更是让人们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充满敬意和怀念。
天心阁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历史古迹。
它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始建于明末清初。
天心阁建筑雄伟,气势恢宏。
城楼上的炮眼、楼阁,都展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
站在天心阁上,俯瞰长沙城的繁华,仿佛能看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周边的古城墙,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长沙简牍博物馆同样值得一游。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简牍文物,展示了古代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走进博物馆,那些古老的简牍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感受历史的厚重。
马王堆汉墓遗址也是长沙历史古迹中的瑰宝。
这里出土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如千年不腐的女尸、精美的丝绸织品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汉代高超的工艺水平,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靖港古镇也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古镇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古街古巷,韵味十足。
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的店铺、民居,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长沙旅游最值得一看的历史遗迹有哪些
长沙旅游最值得一看的历史遗迹有哪些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遗迹。
每一处遗迹都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长沙旅游中那些最值得一看的历史遗迹。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岳麓书院。
它坐落在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创立以来,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
走进岳麓书院,古朴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大门上的“岳麓书院”匾额庄重而威严,书院内的讲堂、斋舍、御书楼等建筑错落有致。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碑刻、匾额和楹联,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讲堂内,朱熹、王阳明等大儒讲学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而书院中的园林景观也别具一格,假山、水池、花草树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岳麓书院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圣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马王堆汉墓也是长沙的一大历史瑰宝。
这座汉墓出土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展现了汉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在湖南省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丝织品、漆器、帛画等。
其中,那件轻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令人叹为观止,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纺织技术。
而帛画则生动地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展现了古人对生死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天心阁也是长沙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
它始建于明末,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
天心阁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明清特色。
楼阁分为三层,由 60 根木柱支撑,古色古香。
登上天心阁,可以俯瞰长沙的城市风貌。
远处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城墙相互辉映,展现出长沙这座城市的古今交融。
在天心阁附近,还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它见证了长沙的历史变迁。
城墙的砖石上,仿佛还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贾谊故居同样不容错过。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故居位于长沙太平街。
故居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精巧。
长沙最值得一游的湖湘文化遗产有哪些
长沙最值得一游的湖湘文化遗产有哪些长沙,这座充满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的城市,拥有众多值得一游的湖湘文化遗产。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沙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长沙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湖湘文化遗产。
首先要提到的是岳麓书院。
这座千年学府坐落于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创立以来,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
走进岳麓书院,古朴的建筑风格、庄重的讲堂、清幽的庭院,仿佛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里培养了无数的英才,朱熹、王阳明等大儒曾在此讲学,传播着儒家思想的精髓。
书院中的碑刻、楹联、匾额,无不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副名联,更是展现了湖湘大地的人杰地灵。
长沙简牍博物馆也是湖湘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简牍文物,为我们揭开了古代长沙的神秘面纱。
简牍作为古代的书写材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战国到魏晋时期的简牍,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简牍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湖湘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
贾谊故居同样不可错过。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历经多次修缮。
故居内的建筑古朴典雅,陈列着贾谊的生平事迹和著作。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贾谊忧国忧民的情怀,领略到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贾谊的《过秦论》等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湖湘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铜官窑古镇也是长沙湖湘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 200 多年,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
如今的铜官窑古镇,以陶瓷文化为核心,重现了当年铜官窑的繁华景象。
游客可以参观古窑遗址,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还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陶瓷制品。
此外,古镇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和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也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湖湘文化遗产。
大地湾遗址导游词
大地湾遗址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大地湾遗址!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中国的湖南省,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地。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里的考古发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地湾遗址占地面积广阔,总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是目前已发现的湖南省内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人类骨骼,这些发现揭示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地湾遗址的文化特点。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陶器。
这些陶器以红陶为主,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陶器上还装饰有各种图案,如波纹、螺纹、几何纹等。
这些陶器的制作技术非常精湛,显示出当时人类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其次,大地湾遗址的居住建筑也非常有特点。
在遗址内,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石质建筑,如遗址内的石圈和石堆。
这些石堆和石圈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堆砌而成,形状各异。
考古学家推测,这些石堆可能是当时人类的住所或宗教场所。
这些石堆的建筑是当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和创造的产物,也是他们智慧和智慧的结晶。
最后,大地湾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人类骨骼。
这些人类骨骼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人类学资料,可以研究当时人类的身体特征、健康状况等。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些人类骨骼显示出当时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生活方式也相对稳定。
在大地湾遗址的周围,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化遗址,如凤凰山遗址、石碑遗址等。
这些遗址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古代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和研究不同遗址的文物和人类骨骼来推断当时人类社会的交流和联系情况。
大地湾遗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这里的自然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是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展览馆和博物馆,展示了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的机会。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市区 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市区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湖南省湘潭市位于中国中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湘潭市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湘潭市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将介绍湘潭市区的一些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展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岳麓山岳麓山是湘潭市区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它位于湘潭市区西南部,是湘潭的象征性地标。
岳麓山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
岳麓山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文化精髓,是湖南省重要的道教和佛教圣地之一。
岳麓山上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岳麓书院、岳麓山楼等。
这些景点保存完好,展示了湘潭市区古代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游客可以在岳麓山上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优美的文化氛围,体验到丰富的历史内涵。
第二部分:湘潭古城墙湘潭古城墙是湘潭市区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它位于湘潭市区中心,是湘潭市乃至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古代城市遗址之一。
湘潭古城墙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湘潭古城墙周长约4公里,由城墙、城门和城楼等组成。
城墙高大厚实,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点。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湘潭市区的美景,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繁华与庄严。
同时,湘潭古城墙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古建展览、文化论坛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
第三部分:湘潭大学湘潭大学作为湖南省的重点高校,也是湘潭市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湘潭大学座落在湘潭市区北部,占地面积广阔,环境优美,是湘潭市的一张名片。
湘潭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是湘潭市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学校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如小天鹅塘、彦泽图书馆等。
这些建筑物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展示了湘潭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湘潭大学还是湖南省重要的科研和文化交流中心,承载着湖南省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前来交流和参观。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省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1、湖南境内大量的远古遗存,其中著名的有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彭头山遗址和城头山遗址。
①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的地方是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1万年左右。
②距今8000-5000年的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在这里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远古部落居住处和生活垃圾,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③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是距今5500年左右湖南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号称中国第一城的。
6500年以前的城头山遗址的水稻田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水稻田”。
④彭头山遗址发现于湖南澧县,距今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方之一。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传说。
①炎帝传说:炎帝是传说中著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炎帝部落在和黄帝部落争夺黄河流域的战争中失败,炎帝带领一部分部众成员南迁到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尝百草而终,为纪念炎帝,后人修建炎帝陵,其陵位于炎陵县塘田乡。
②蚩尤传说:蚩尤是九黎族部落联盟首领,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兵败自杀,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③舜帝南巡: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葬于九疑山,后人为纪念他,在九嶷山修建舜陵和舜庙,显存舜庙始建于明初。
④大禹传说: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立下大功,称为大禹,在湖南留下很多有关于禹的传说和遗迹。
3、四羊方尊(图)发现于湖南宁乡县,为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酒尊,为我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4、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了出土3. 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
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目前发现的国内出土秦简数量最多的地方是龙山里耶县,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5、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意义: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湖南文化遗产概述
湖南文化遗产概述一、古遗址津市虎爪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澧县鸡公挡旧石器时代遗址道县玉蟾岩石器时代遗址澧县十里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澧县八十挡新石器时代遗址洪江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安乡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县涂家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澧县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澧邹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株洲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零陵黄石铺新石器时代石棚遗存石门皂市商代遗址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永顺不二门西周遗址道县鬼仔井“战国”祭祀遗址宁远舜帝庙遗址临湘龙窖山晋至宋时期遗存二、古城与古堡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城址澧县鸡叫城新石器时代城址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汨罗春秋罗子国故城沅陵窑头战国城址桃源采菱城战国城址龙山里耶战国秦汉城址宁远西汉泠道县故城宁远西汉舂陵侯故城长沙市岳麓区西汉北津城故址邵东西汉昭阳侯故城保靖四方城汉代城址保靖魏家寨汉代城址常德鼎城区东汉索县城故址道县隋至明道州城墙邵阳唐至明清宝庆府城墙澧县明清澧州城墙永顺五代至清老司城武冈宋至清城墙茶陵宋至清城墙长沙天心阁明清城墙(附天心凤凰清代古堡群与古城楼耒阳清代环秀楼三、古墓葬炎陵炎帝陵君山虞帝二妃墓临澧九里楚墓群龙山麦茶古墓群汨罗屈原墓郴州义帝陵长沙雨花区魏家大堆汉墓古坟垸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咸家湖西汉长沙王室墓攸县杨家洲汉墓群衡阳天子坟临澧青山崖墓群岳阳鲁肃墓安乡南禅湾晋墓群杜甫墓及杜文贞公祠宁乡裴休墓宁乡官山张南轩墓宁乡状元易祓墓长沙赵汝愚墓华容刘大夏墓常德明荣定王墓石门闯王墓安化陶澍墓望城曾国藩墓长沙左宗棠墓东安唐元甫夫妇墓永州市零陵区王德榜墓张家界刘明灯墓石雕群邵东贺金声墓四、古窑址湘阴青竹寺窑湘阴岳州窑窑址长沙铜官窑衡阳窑衡南云集窑湘乡窑湘阴百梅窑江永允山玉井古窑址益阳羊舞岭窑醴陵窑群五、古寺观经幢与教堂长沙麓山寺(含麓山寺碑)长沙陶公庙沅陵龙兴寺衡山南岳庙(含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藏经殿、祝融殿、大善寺) 攸县宝宁寺慈利兴国寺梅花殿宁乡密印寺津市古大同寺绥宁神坡庵石门夹山寺常德铁经幢蓝山塔下寺长沙开福寺新邵文仙观三官殿湘乡云门寺靖州飞山庙新邵白云岩古建筑群洞口秀云观桃源星子宫古建筑群张家界永定区普光寺邵阳水府庙戏楼衡南岐山仁瑞寺湘潭关圣殿芷江天后宫石坊通道白衣观湘潭鲁班殿凤凰沱江镇天王庙长沙天主教堂长沙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长沙基督教永恒堂祁阳天主教堂六、古书院与学校建筑七、古文(孔)庙武庙八、古塔九、古桥古道古码头十、古石刻与石窟寺十一、古宗祠十二、古民居及相关建筑十四、古山水景观建筑十五、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旧址及其纪念性建筑十六、名人故居及纪念性建筑十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十八、特殊遗迹遗物十九、馆藏文物撷英二十、非物质文化遗产附录一: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附录二:湖南省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附录三: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附录四: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记。
仰韶文化遗址景点介绍
仰韶文化遗址景点介绍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一处具有较高价值的考古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距今约6000年左右,是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
该遗址是国内最早发现的彩陶文化遗址之一,由多个层次组成,其中包括了生活遗迹、墓葬遗迹、道路遗迹等。
遗址内出土的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水平。
在遗址内,游客可以看到复原的建筑群、陶器展览馆等,了解仰韶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在陶器展览馆中,可以欣赏到各类彩陶展品,包括酒器、盛器、陶俑等,展示了仰韶文化的陶器工艺和艺术风格。
此外,仰韶文化遗址周边环境优美,有湖泊和山岭相间,风景宜人。
游客可以在遗址附近的湖畔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总的来说,仰韶文化遗址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景点,通过参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
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帝传说不谋而合,故有人称之为泛炎帝文化。
湖南不仅拥有炎帝陵、舜帝陵、嫘祖墓、二妃墓、善卷墓,还拥有五岳之一的南岳及祝融传说,然而自西周以来却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然而,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恰恰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之一。
一、与炎帝文化相关联的远古文物古迹[拘泥于传统说法]炎帝神农氏,据传是中华文明之祖。
在中国文献记载中,人们将远古的很多发明创造归于炎帝。
据传炎帝有十七代,或言八代,或言七十代。
他从北方南下寻找粮食及医药,最终在湖南发现原始水稻并建立古厉山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农业文明进程。
因此从陕西到湖北、湖南到处都有炎帝传说。
他的部族在湖南生活长久,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道县的人工水稻与神农发明农业当有联系。
道县附近有嘉禾县,文献记载与神农有关。
《桂阳州志》:“《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
”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
”《衡湘稽古录》:“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
”于是神农揭开了中国农业浩浩史册的第一页。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
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
后置县,因名嘉禾。
”高庙遗址也与炎帝有关,最近出现一种“炎帝会同说”,怀化会同县的许多地名,如:连山、八卦庙、会同等都与炎帝有关。
另外其所引几条古书记载也是可供研究的。
如:东汉《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农(此“神农”指“神龙”,“农”是“龙”之误,《史记•补五帝本纪》:“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山海经•大荒西经》明确记载:“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外界评价
外界评价
1997年7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学术意义专家论证会”上,中国八位考古专家认为: “城头山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
2001年3月29日,城头山遗址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其考古发掘成果被记载到北 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写进了大学和中学的历史教科书。
稻田
稻田遗迹 在城南壕沟淤泥中,出土了稻、瓜等170多种人工种植和野生植物籽及猪、羊、狗、鹿等20多种 家养和野生动物骨骸,其时间超过了1974年在浙江发现的河姆渡遗址。距离城头山遗址1公里处,还发现距今约 8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距离城头山遗址10多公里处,则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大量稻田实物标本,其中40%有人 工栽培痕迹,有水坑和水沟等原始灌溉系统,是现存灌溉设施完备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
位置境域
位置境域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村,地处澧阳平原西北部,东南距澧州古城(澧县县城)10 公里,东经112°,北纬29°附近。总占地面积约15.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近9000平方米。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文物遗存
1
古城
2
民宅
3
稻田
4
陶窑
5
祭坛
古城
南门遗址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在高出四周平原2—4米的矮岗上,发掘表明,距今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个 岗地上居住和从事生产等活动。大约5000年前,人们即筑恒为城,作为防御,现存墙体宽25—37米,城高2—4米。 城址保存较好,平面呈圆形,由护城河、夯土城墙和东、西、南、北四门组成,占地多平方米(不包括护城河)。
在城头山古城未确证之前,中国已知最早的一座城为仰韶文化晚期筑造的河南郑州西山古城,距今约5300年。 而城头山遗址始建于6000年前,从规模、从功能、从工程规划施工来看,已经属于“城”的范畴,曾为统领一方 的政治中心,考古学家苏秉琦认定为“古国”。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第一单元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1、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1)玉蟾(chán)岩遗址,位于道县(属永州市),距今1万年左右。
出土了稻谷颗粒。
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出土的陶片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一。
(2)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属怀化市),距今8000-5500年,考古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有助于探寻我国宗教祭祀活动的起源和发展。
(3)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属常德市)。
距今约8000年。
这里出土的一万多粒稻谷和大米,出土的稻谷和大米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
(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旳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1) 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与黄帝的战争失败后迁至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为民治病。
炎帝陵位于炎陵县(属株洲市)。
(2)舜帝病逝,葬于湖南九嶷山。
舜帝陵位于宁远县。
3、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四羊方尊出土于宁乡县(属长沙市)。
四羊方尊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4、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1)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属湘西自治州)里耶镇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对秦王朝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里耶秦简为秦时政治经济制度、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2)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三座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随葬品。
重要的有:T形帛画,素纱襌(dān)衣,导引图。
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
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第二单元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略。
2、战国时期:略3、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ruì)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以临湘故城(今长沙市区)作为王国都城。
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
学科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时 2 年级九课题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班次143 教学目标1.认识相关遗址,了解相关文化2.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兴趣教学重点了解部分遗址内容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老文化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1、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约1万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片、蚌制品和稻谷颗粒。
2、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距今约8000-5500年,这里出土了石斧、陶器、玉器等,发现了大量的祭祀场所、生活垃圾堆放处,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的夫妇墓。
3、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约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还发现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5、炎帝南迁:炎帝曾带领部落成员迁徙到湖南境内,后人修建了炎帝陵(株洲炎陵县)6、蚩尤是九黎族部落首领,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兵败被杀。
九黎族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7、舜帝南巡:舜帝打败三苗,在南巡途中病逝,葬于九凝山(宁远县境内),后人修建了舜陵。
8、大禹治水远及衡湘,在湖南留下许多遗迹和传说。
9、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稀世珍宝(图)。
10、湖南省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片秦简,为秦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11、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三座汉墓,还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12、在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吴简17万片,是我国历年来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后记。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著名的远古遗存有:玉蟾岩遗址、彭头山遗址、高庙遗址和城头山遗址 (时、地、发现)⑴.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 1 万年摆布.出土遗物主要有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反映了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
其中遗存的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⑵. 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 8000 年.这里出土了 1 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
石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
还发现了房屋遗迹。
⑶. 高庙遗址位于怀化洪江市,距今 8000~5500 年.这里出土了石斧、陶器、玉器、竹篾垫子等器物,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⑷.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 5500 年摆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城”。
城头山遗址发现的稻田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其中还有配套的浇灌系统。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与黄帝、尧无关.)⑴炎帝(又称神农氏),他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遍尝百草,后中毒而死。
为了记念炎帝,后人在炎陵县塘田乡修筑了炎帝陵. (图见书)⑵在湘西苗族传说中, “蚩尤” ( “剖尤”)是远古苗族一位勇敢善战的首领,祭祖时必须杀猪供奉他.⑶舜帝南巡征战,打败三苗.后病逝,葬于九嶷山.后人为了记念他,在九嶷山(今宁远县境内) 修筑了舜陵和舜庙.⑷传说禹到过南岳衡山、安化、桃江、益阳、华容、长沙等地,留有不少的禹迹(如岳麓山上的禹王碑),人们也建禹王庙记念他。
3. 四羊方尊(识图)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最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5.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三座西汉墓葬,其中以 T 形帛画、素纱襌衣、彗星图、导引图等闻名于世,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它们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P43.6.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吴简 17 万余片,这里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介绍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介绍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凤凰山上,是一个集考古遗址保护、研究、展示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该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多个文化层次的聚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考古发现。
公园内主要包括三个考古遗址: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凤凰山古代冶铸遗址和凤凰山古代城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是湖南地区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也是湖南考古史上的重要突破。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还有多处房屋遗址和墓葬,为研究湖南地区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凤凰山古代冶铸遗址是中国华中地区最早的冶铸遗址之一,也是我国青铜时代冶铸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铜制品、炉灶遗址等,这些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冶铸技术和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凤凰山古代城址是指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8年的秦朝时期的城址,这是湖南地区现存最早的古代城址之一。
城址内有明显的城墙遗址和多处建筑遗迹,这些遗迹反映了秦朝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对于研究秦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考古遗址,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公园内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水和优美的花坛,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此外,公园内还有纪念碑、雕塑和展示馆等,展示了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融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公园内设有讲解员,可以向游客详细介绍考古遗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片土地的文化遗产。
同时,公园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2、湖南境内与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
⑴、炎帝,又称神农氏。
他为民治病,“日遇七十毒”。
为纪念他,修炎帝陵。
⑵、蚩尤,九黎部落首领,九黎部落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⑶、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国”。
在南巡中病逝,葬于九嶷山。
为纪念他,修建了舜陵,还有舜庙。
⑷、禹在湖南留下许多遗迹和传说,如衡山禹王碑,金简峰、白马峰等。
3、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
湖南宁乡出土,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和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4、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
⑴、龙山县里耶秦简:出土的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出土的秦简数量的总和,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⑵、长沙马王堆汉墓: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⑶、长沙走马楼吴简: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的初步开发: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
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2、西汉时期长沙国。
吴氏长沙国建立者:吴芮。
这是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
刘氏长沙国建立者:刘发。
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
4、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
⑴、建立者:马殷。
⑵、发展商贸的举措:①大力发展与中原和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以茶叶为大宗;②采取免收关税等重商政策,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③采纳大臣高郁的建议,铸造铅、铁钱,还出现纸币雏形——“契券”。
5、北宋时期梅山地区开发:北宋实行招抚梅山蛮政策,1073年,梅山地区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
北宋在梅山地区设二县,上梅山为“新化”,下梅山为“安化”。
6、明清时期湖南的移民潮及其影响。
⑴、明初“江西填湖广”的影响:元末战乱和明初“洪武血洗”使湖南惨遭屠杀。
明初,大量外省人特别是江西一带人口,因“从征”、“屯垦”和经商等涌入湖南,成为湖南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土著已沦为少数。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考历史知识点)2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
这里出土的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遗存的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2、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城址东墙下发现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3、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为纪念炎帝,后人修建了炎帝陵,位于株洲炎陵县。
4、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
蚩尤部落在与炎帝、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失败后,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刘熙,成为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5、舜帝南巡: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
途中舜帝病逝,葬于九嶷山(今宁远县境内)后人为纪念舜帝,修建了舜帝陵。
6、衡乡禹迹:舜帝时,洪水泛滥,舜命禹治水。
在湖南留下了许多关于禹的遗迹和传说,如南岳衡山祝融峰和长沙岳麓山都有禹王碑。
7、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8、龙山县里耶镇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1)龙山县里耶秦简:湘西龙山里耶一口枯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超过目前国内所出土秦简的总和。
里耶秦简一简一事,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长沙马王堆汉墓:马王堆发掘三座汉墓,出土了三千多件随葬品,内容丰富多彩,最负盛名的是素纱禅衣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他们对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3)长沙走马楼吴简: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古井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7万余片。
这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和发展1.楚国势力的扩展(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楚国在湖南的统治主要依靠军事控制(2)战国时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
(3)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祥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2、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1)吴氏长沙国: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王国——长沙国,以临湘古城作为王国都城(2)刘氏长沙国: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册封儿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建立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范围,后属孙吴三、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和贾谊战国时期的屈原和西汉时期的贾谊先后流寓湖南,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奋进探索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帝传说不谋而合,故有人称之为泛炎帝文化。
湖南不仅拥有炎帝陵、舜帝陵、嫘祖墓、二妃墓、善卷墓,还拥有五岳之一的南岳及祝融传说,然而自西周以来却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然而,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恰恰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之一。
一、与炎帝文化相关联的远古文物古迹[拘泥于传统说法]炎帝神农氏,据传是中华文明之祖。
在中国文献记载中,人们将远古的很多发明创造归于炎帝。
据传炎帝有十七代,或言八代,或言七十代。
他从北方南下寻找粮食及医药,最终在湖南发现原始水稻并建立古厉山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农业文明进程。
因此从陕西到湖北、湖南到处都有炎帝传说。
他的部族在湖南生活长久,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道县的人工水稻与神农发明农业当有联系。
道县附近有嘉禾县,文献记载与神农有关。
《桂阳州志》:“《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
”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
”《衡湘稽古录》:“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
”于是神农揭开了中国农业浩浩史册的第一页。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
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
后置县,因名嘉禾。
”高庙遗址也与炎帝有关,最近出现一种“炎帝会同说”,怀化会同县的许多地名,如:连山、八卦庙、会同等都与炎帝有关。
另外其所引几条古书记载也是可供研究的。
如:东汉《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农(此“神农”指“神龙”,“农”是“龙”之误,《史记•补五帝本纪》:“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山海经•大荒西经》明确记载:“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而晋代《伏滔集》载《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神农生于黔中”,又据《会同县志》记载,会同古属“黔中”之地。
炎帝又与城头山古城有关联。
神农氏又称烈山氏,传说在湖南建了厉山国。
《读史方舆纪要》:“澧水:州南三里,源出慈利西之厉山,东流会溇水,又东经石门县会渫水,又东至州城下,州北七十里之涔水,州东二十五里之澹水,俱流合焉,下流入于洞庭。
《楚辞》:‘濯余珮于醴浦’虞喜云即澧水,亦曰兰江……”,可见,烈、厉、澧、醴相通,今湖南西有澧县,东有醴陵市,炎陵县,皆古长沙境。
《南岳志·前献》引王万澍曰:“(炎帝)[神农]都长沙凡七代。
”这个古长沙包括澧县。
二、道县玉蟾岩遗址与古稻文化圈玉蟾岩遗址的考古学价值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西北16公里寿雁镇,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洞穴遗址。
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动、植物遗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
时代距今1.2万年以前。
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稻谷和原始陶片遗存。
稻谷共出土四枚(据报道,近年又发现更多枚),同时在文化堆积土样中分析有稻属硅酸体。
经专家分析鉴定,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原始陶片火候很低,夹大量粗沙,质地疏松,复原为敞口斜壁尖圜底的釜形器。
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之一,对探讨中国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玉蟾岩遗址是标志中国稻作农业和制陶工艺起源的代表性史前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岩洞文化堆积保存状况良好,蕴含着大量由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转变的信息。
玉蟾岩遗址再现了原始农业的景象,反映了古人是如何与大自然搏斗、从大自然获取物质财富,从而解决生存问题的。
玉蟾岩遗址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源地。
周边史前文化遗址与古稻文化圈玉蟾岩遗址可与附近嘉禾县神农炎帝传说、宁远县的舜帝陵、道县之象庙、江永女书及瑶族民族文化构成一个古代史迹文化圈,圈内径约40公里。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
《史记》载:“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道县,据《今县释名》“有营道山在西北,唐初置营州,后改道州。
”1913年改为道县。
一说以古道国为名。
有舜之弟象的史迹。
《括地志》云:“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
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
舆地志云零陵郡应阳县东有山,山有象庙。
王隐晋书云本泉陵县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
”江永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
千百年来,只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
“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1983年,江永发现“女书”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后,引起轰动。
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深入江永考察、学习、发掘。
现在,当地已经建立了女书博物馆。
三、洪江高庙文化遗址及怀化古文化圈高庙文化遗址的考古学价值高庙遗址位于湖南洪江市安江镇(原黔阳县县城)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一坝丘遗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1、2004年先后2次发掘了530平方米。
遗址可分为下部遗存和上部遗存。
下部遗存与皂市下层中晚期年代相当(距今约7400年),出土有相当数量的白陶器、釜、罐、钵等,器物造型奇特,很少带有附耳。
纹饰以戳印笔点凤鸟纹、兽面纹最具特色。
上部遗存与大溪文化的年代相当(距今约6500-5300年),与大溪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泥质陶很少,平底器和三足器几乎不见;纹饰以戳印纹和凸点纹为主;釜、罐类陶器仍保留着曲颈的传统作风,因此被有关学者分别命名“高庙下层文化”和“高庙上层文化”。
“高庙上层文化遗存”,年代范围约为距今6500—5300年;下部地层堆积则已正式命名为“高庙文化”,年代范围约为距今7800—6800年。
湖南考古所发现了高庙文化晚期的规模很大的祭祀场所,其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
其附设的司仪、牲祭、人祭、窖藏与议事会客场所齐全,这在我国南方同时期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
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居民宗教礼仪的真实状况,同时也表明其在当时很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中心。
发现了距今约7800年的以凤鸟、獠牙兽和太阳纹、八角星纹为题材的图像,这些图像均用简单的戳印篦点连缀而成,且其中的部分图像被涂上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这些图像中的獠牙兽长有双羽,凤鸟载着太阳或八角星象,它们显系超自然的物像。
参照该遗址中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像的陶器属于祭器的性质,它们在高庙文化的鼎盛期(大体在距今7400—7100年)最为发达,且其构图和制作技术皆显得相当娴熟。
在该遗址的南区(第22—27层)发现了年代比之更早的高庙文化早期遗存,出土陶器上的凤鸟多为刻划的并列鸟头,兽面则为兽头的正面图像,八角星象则悬在天空,无论从它们的构图和制作技术都非常简单原始,其所处年代据此期遗存中陶器的基本特点,可初步判断为约距今7800年。
这些祭器出于年代如此古老的时期,为追溯我国史前宗教艺术的起源翻开了新的篇章。
獠牙兽面纹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夏商文物中都有出现,但都比高庙遗址晚了几千年。
最为奇特的是,两只凤凰的食囊部位戳印有獠牙、吐舌的兽面纹,并画有复杂的祭祀礼仪,证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复杂的礼仪中心”。
凤凰、兽面、獠牙的构图方式被专家称为“獠牙农神像”,而这“獠牙农神像”的构图模式,影响波及到了全中国的农耕地区,如良渚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三星堆青铜文化、新干青铜文化等,无一不是对高庙“獠牙农神像”构图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今天在五溪地区少数民族用于祭神仪式的傩面具图案,其中兽面獠牙的构图方式竟然与7000多年前的“獠牙农神像”惊人地相似,可见古老的习俗仍保留在该地。
[非野猪即象]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图腾意蕴。
史界及考古界一直公认,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是我国最早的“凤凰图腾”。
而高庙遗址出土的白色陶罐,其颈部和肩部各戳印有东方神鸟(包括兽面、太阳)图案,一只朝向正面,一只侧面回首。
经鉴定,沅水凤凰早于河姆渡凤凰400年。
“太阳崇拜”是远古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又一种精神情结。
2005年4月,高庙遗址挖掘出“太阳”彩陶,已历7400余岁,为新石器早期陶工艺品。
附着于高庙陶上的兽面纹,较之辽宁同门家族,早了足足上千年。
该遗址还出土了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
高庙文化所处的沅水中上游地区很可能是我国白陶的最初发源地。
揭示了高庙上层遗存中的部落首领夫妻并穴墓等一大批重要遗迹。
这种一夫一妻墓的出现比大汶口等地的约早2500年,表明父系氏族的出现时间。
此外,高庙遗址大部分地层中均出土了堆积如山的淡水螺、贝壳和鹿、猪、麂、牛、熊、象、貘(下层)以及犀牛等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数十种,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当时人类获得食物的主要手段和来源,是以渔猎与采集为主的攫取式经济方式。
其中的部分猪牙床经鉴定已属被驯养的家猪,表明当地在距今将近8000年的时期已出现了动物的驯养业。
2004年4月,遗址中出土了7400年前的女性人体骨架,其下还有一个竹蔑垫子。
蔑片之薄,与现在的同类物品没有视觉上的差别。
经测定,蔑垫比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竹制品要早2000余年,乃全国已知最早的竹工艺品。
高庙文化遗址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中的玉璜、玉玦、玉钺等精美玉器,其精湛的钻孔技术让人叹为观止。
那座7400年前的女墓中,陪葬有象牙玉器等饰物,而查遍怀化古籍,却均无“有象有玉”记载。
似懂得与周边以至更远地方互通有无。
本遗址表现了怀化地区在七千年以前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其宗教文化、白陶、手工艺品等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尤其是凤凰、饕餮、八角形、太阳纹等组成的综合图案是华夏宗教文化之源。
高庙文化圈及周边文化资源怀化市具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化南接广西(桂林、柳州),西连贵州(铜仁、黔东南),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接壤,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
怀化生态环境良好,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民俗风情迷人。
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沅陵县龙兴寺、溆浦县向警予故居、通道侗族自治县马田鼓楼、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侗寨古建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洽降旧址、高庙遗址、高椅村古建筑群、洪江古建筑群、坪坦风雨桥等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会同县鹰嘴界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