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宁波甬江北岸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
宁波市甬江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 甬江东岸 制性 规划 已于该007 详 1详日 府批准 监督规划的 效实施, 将规划的 要内容予以 里里宁波 规划局一 规划编制目的意义甬江东岸片区位于江东核心区 侧, 要包括甬江以东,通途路以南,曙 路以西 117.滨该 顷的用地范围 片区是早期宁波城 工业集聚区,目前已趋于衰落,从 状土地使用情况来看, 详4.滨4还的用地已完成拆迁储备当前, 促 城 战略由 视 面扩张向优 空间组 结构 提升 能的方向转 ,实 城 内涵发展, 委 府提出了 东扩 联 南统筹 中提升 的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 中提升 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的城 能 由从满足生活住 向产业集聚 提升服 转 ,城 建设面临新的选择 了深 新一轮的宁波城 总体规划和江东分区规划,落实 委 府 中提升 的战略要求,强 片区 共 能,改善城 境,提升城 建设品位,引导 一 规划建设的合理实施,特编制甬江东岸 制性 规划二 规划的 本思路1 提升 共 能,塑造空间景观特色规划区作 城 核心区的外延部分,在城 能方面, 以完善和提升核心区 共 能 导,并且在 能选择 城 核心区之间保持 机延续,体 城 能整体性 在空间景观方面, 充分利用规划区濒临甬江的区位优势,塑造富 地方特色的城 水区空间景观,并且 江口核心 水区保持空间景观的呼 渗该 强调文 内涵,构筑甬江文 序列江百 文 长廊对甬江文 作了整体定义, 点突出城 商业文 和港口文 规划区 辖区段是 江百 文 长廊的标志性地段,是 代文 的集中体 处 规划在 段岸线的改造中,将文 能 商业 能结合起来,以 建用地 , 以设置商业设施 文 设施 或以工业 题材,反映工业 迁的博物馆等设施,来延续城 的商业文 ,同时体 源 流长的港口工业文 两岸区域相互呼 ,打造宁波的甬江 建带,强 商业氛围,共同演 甬江文 序列中 代工业文 的 篇章详 创新 能 育,开拓新 产业模式按照 中提升 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的城 能 由从满足生活住 向产业集聚 提升服 转 , 点完善和 强 大方面 能,开发建设十大 能区块 中作 十大 能区块之一的科技文 创业区块以 强科技创新 能 导,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 的 要支撑 规划区作 科技文 创业区块的 要组成部分,在 能 延伸科技园区的研发 能,并着 育新的城 能, 扩展形成集工业设计 标准检测等科技 用 广服 的创意文 产业 地规划 要内容1 能定位在 能定位 ,以完善城 能 出发点,除了考虑对 江口核心 能的延续和补充外,充分考虑相对于周边区域的各大 能,选择在规划区内需要补充 能够补充的 能,从而确定 区块的 能定位 处于 江口城 核心区域,以展 代工业文 题,完善城 核心区居住和商贸 能,提升城 多元文 内涵,形成创意文 产业 地和 江休闲 地该 规划结构规划 点分析 江口核心内涵区 甬江和规划区 者之间的 系,在空间及 能结构方面形成以 局从城 核心区的整体架构入手,以 江口 起点,沿着甬江向 共 能 递 ,依次形成 核心商业商贸里里文 休闲娱乐里里商 文 产业里里居住 的 能序列 以甬江 依托,向东深入,城 共 能 弱,并以 江大道和江东 路 界,形成 江休闲区 江文 带 江 建带 生活居住带层状 局结构就规划区自身的空间 局而言,规划形成 一心 二轴 五组团 的结构模式 一心 是 建中心, 置商业商 文 娱乐 休闲健身等设施 二轴 包括沿 江大道的景观轴和沿江东 路的生活轴 江景观轴联系 水景观带 水文 带和沿江 建带,展示自然景观 人文建筑的完美融合, 轴线既拥 以甬江 载体的 水景观,又串联起以 史文 里里 代工业文 里里当代创意文 线索的 题文 沿江东 路的生活轴,一线串联沿江 建带 居住腹地,体 共生活 个体生活的 序过渡 五组团 分别 南部庆安组团 中南文娱组团 中部商 组团 部混合组团 东部居住组团详 用地 局1 整体 局规划沿江 建带 置 共服 设施用地,如在 江大道以西 置以宁波书城 核心的文 艺术产业,小型特色餐 艺术吧 影剧院 科技馆 水 动中心 博物馆 工业广场 江文 园等创意生活产业,在 江大道以东 置商 金融 中心,购物街 中心广场等创意建筑产业规划区东南侧 置居住用地,并结合居住用地设置社区 共服 设施,规划 要沿曙 路 置,同时沿社区支路宜 置 层商铺,以活跃社区气氛绿 水系方面采用 以线连点,楔形渗 的整体 局, 以 江 园作 景观节点,采用 江廊道 绿 走廊 沿河绿带等线形绿地形成景观网 , 用绿楔的形式将 江景观最大 地引入东部纵深区域该 点 局在土地利用 更多地考虑用地兼容的 局方式, 将商业商贸 文 娱乐 居住等用地性质混合 局于同一地块,以增强城 用地的复合型 能 规划 要包括两类混合用地,一类是 同 共 能混合用地,如以文 娱乐 ,兼容商业 商 绿地的用地, 要结合 江绿带 置,或以商业商 ,兼容文 娱乐的用地, 要 置于工业设计中心区块,规划 类用地面积8.滨该 顷 另一类是 共 能 居住混合用地,如以居住 ,商 娱乐 辅的兼容用地, 要 置于 部混合组团沿 江大道的用地,或以商 娱乐 ,居住 辅的兼容用地, 要 置于南部庆安组团,规划 类用地面积详.8滨 顷4 空间景观1 城 空间景观架构首 在城 空间景观架构 ,一方面,强 场地 周边区域的联系,如 江口核心内涵区 甬江 老外 工区地块 江东居住腹地之间在用地 能 空间 境方面或拓展 或延续 或渗 的 系 另一方面,把握住甬江在 地处于由南蜿蜒向东的拐角的 一地物特征,以 江口登临 眺的视 空间感 出发,试图通过对建筑形体的勾勒来完成空间形态的塑造,以 营造空间感 的高潮标志性建筑在标志性建筑的选择 , 从 景视 效果分析,在规划区内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设计 一定高度优势的标志性建筑,通过景观轴线 视 通廊等空间通 带, 周边 境 行对话 规划选 了 江口 甬江西岸江 核心区 甬江 岸 几个 甬江紧密 联的观景 ,对规划区内标志性建筑的定位作出判断 再从 部视 境分析,规划区内宜设计一处或几处特色建筑作 场地的标志, 类建筑并 存在 对高度优势, 最能体 场 个性和内涵 通过对 状的分析,规划保留的工业建 构 筑物作 场地 江区域开发和特色塑造的 点天际线规划 从多角度刻画城 空间的 系,勾勒甬江沿岸富 韵律的天际线 在民安路 惊驾路之间的商 组团形成一个高潮该 空间景观设计要素在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 点选择 共开 空间系统 建筑景观意象 街道空间界面 水岸线 水 游 线等滨个要素展开滨 交通组规划的路网格局呈 四横 纵 的道路系统 四横 通途路 民安路 惊驾路和姚隘路 纵 曙 路 江东 路和 江大道考虑到规划区 江 区联系 要是通过跨江的桥梁,但由于桥梁引桥较长,到曙 路才能接 ,因 能直接 桥,需要通过路网转入 规划 密支路,贯通道路网 ,尽 形成小方格的街坊,以便于 桥交通的便捷及提供多路径选择滩 工程及 它规划按规范配置各类 设施及 它,包括电力 电信 给水 排水 燃气 热力 防灾等等7 制 引导规划提出 制性指标, 要包括用地性质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地率 建筑限高 配置车位 要出入口方位等 容积率 制 点考虑区位 拆迁成本 城 景观 交通组 等方面的要求 引导性指标 要包括建筑色彩 体 风格等城 设计要求8 开发时序坚持以 易后难,成熟一个开发一个 原则,妥善处理整体 局部的 系,坚持分类指导,由 确定了 由南向 ,从西到东 的开发 策略一期开发建设 场地中南组团宁波书城地块的建设条件已成熟,因 一期首 确立 地块休闲文 娱乐 能二期开发建设 场地开发向 至中部商 组团的渔轮厂区块,启动 江片区整体开发,形成整片区域开发的建设中心和高潮期开发建设 因考虑到 片区 江口核心区的邻 性,及 周边开发 境的日渐成熟,启动庆安组团开发四期开发建设 通途路 通途桥的建成以及商 组团和工业设计中心的 动,带来 部沿通途路地块的开发契机,场地建设将形成成片的居住社区,给场地注入新生活力 曙 路的贯通,使东部腹地形成良好的 达性,同时由于 江区域的开发建设,形成 片区积极的外部效 ,最 完成片区的整体开发过程四 规划特点1 协调 整合 在城 能 空间 交通等方面考虑 周边地区的衔接 协调 规划区在 能 机延续 江中央商贸文 区块的复合 能,成 甬江 能序列 的 要节点 在空间和交通 注 甬江两岸的空间呼 和交通联系该 保护 利用 体 在对工业建 构 筑物的保护利用 例如落实江东面粉厂改造的宁波书城项目 浙东针 厂厂 改造的工业博物馆 以及造船厂船坞和渔轮厂修造船车间的改造等 一方面 延续 区域的 史文脉,另一方面以展示 代工业文明,开拓创意文 产业 地 建设宁波工业设计中心 题,展 规划区的个性和内涵详 以城 设计的理念贯穿规划 本次 规以城 设计的发散性思维 导,充分考虑城 空间 境的美学效果和 水空间的人性 塑造 同时,以城 设计形象的建筑语言,阐述土地开发强度。
宁波甬江平台公园
浙江省宁波市
项目面积 :
AREA I Sl ZEl :
8 3 h m ( 期 工 程
2 5 h m )
8 3 h m 【 P h a s e1 : 2 5 h m l
CL I ENT: Ni gb o P L a nn i n g Bu r e a u N{ ng bo Na t i en a[ H T e c h
场地 区位 图
3
项 目场 地位 于宁 渡市 中 心 以东 5 k m处 该场地 原先包括 一些 非法项目地址 :
L0C AT1 0N:
Ni n gb o Ci t y. Z he J i an g P r a v i i r c e
一
问题与挑战
项 目 的 一 期 工 程 建 立 了 一 个 面 积 为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蓥 一 一 一 一 薰蒌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毳言
…
2 . 5 h m 的 社 区 公 园 作 为 项 目 示 范 区 。 场 地
高 等 院 校 ,以 及 文 化 机 构 ( 包 括法 王禅寺 ,
一
座位 于甬 江南岸 的历 史悠久 的佛 教寺庙 )
值得一提的 是 项 目一期 工程为多代 家庭提供了其 大量所霉 的 开放空 间
的
提 供 重 要 的开 放 空 间 。
大 部 分 的 项 目 场 地 位 于 防 洪 堤 的 后方 ,
为 主 为这 个 8 3 h m 的 公 园 所
Ni ng b o L a nd s c ap e Ar c hi t e c t ur e Des i gn Res e a r c h Co t [ e ge
三江六岸提升规划
公示材料公示材料《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公示材料一、规划背景三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是宁波地域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骨干,承载了宁波城市“商、港、水”的文化精髓,传承了宁波以港兴市的历史文脉。
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三江六岸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先后开展了“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百里文化长廊规划等总体层面的规划以及湾头、甬江东岸、甬江北岸、鄞奉片区、长丰片区等沿江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了宁波大剧院、老外滩、和义大道、宁波书城、滨江公园等一系列滨江重要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战略统筹不足,分区段设计多,整体布局考虑不足,关注开发多,关注生态文化不足,形态设计多,对体制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一个统筹纲领性的战略规划。
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六个加快”和“中心城品质提升”的战略部署,宁波将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公示材料公示材料提高城市软实力。
作为宁波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开敞空间,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宁波、促进生态文明、弘扬城市文脉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从总体层面加强对三江六岸的规划引领作用,规划以统筹整合、转型提升为重点开展了《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
统筹整合是指从三江流域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协调现有的各市县、片区规划,通过整合,形成区域统一协调的发展方向,形成合力,突出重点,推动有序发展。
转型提升是指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出发,转型提升原三江农业灌溉、工业码头等功能,更关注生态、关注文化、关注民生福利,更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谋划“三江走廊”所代表的城市品牌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希望藉由《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能够引领城市空间优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生态、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使三江六岸真正成为宁波城市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真正成为“市民之江、城市之魂”。
公示材料公示材料二、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外围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
宁波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公示材料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公示材料一、规划背景三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是宁波地域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骨干,承载了宁波城市“商、港、水”的文化精髓,传承了宁波以港兴市的历史文脉。
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三江六岸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先后开展了“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百里文化长廊规划等总体层面的规划以及湾头、甬江东岸、甬江北岸、鄞奉片区、长丰片区等沿江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了宁波大剧院、老外滩、和义大道、宁波书城、滨江公园等一系列滨江重要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战略统筹不足,分区段设计多,整体布局考虑不足,关注开发多,关注生态文化不足,形态设计多,对体制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一个统筹纲领性的战略规划。
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六个加快”和“中心城品质提升”的战略部署,宁波将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更加注重提高城市软实力。
作为宁波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开敞空间,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宁波、促进生态文明、弘扬城市文脉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从总体层面加强对三江六岸的规划引领作用,规划以统筹整合、转型提升为重点开展了《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
统筹整合是指从三江流域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协调现有的各市县、片区规划,通过整合,形成区域统一协调的发展方向,形成合力,突出重点,推动有序发展。
转型提升是指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出发,转型提升原三江农业灌溉、工业码头等功能,更关注生态、关注文化、关注民生福利,更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谋划“三江走廊”所代表的城市品牌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希望藉由《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能够引领城市空间优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生态、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使三江六岸真正成为宁波城市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真正成为“市民之江、城市之魂”。
二、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外围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
例谈滨水城市天际线的控制措施
例谈滨水城市天际线的控制措施1. 引言西方人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若把城市当做一个人,天际线则是他的服饰和包装。
那么我们就可以最通俗的去理解天际线,城市天际线就是城市的曲线,城市向人去展示自己的一种肢体语言。
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前沿阵地及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有的“三江六岸”空间格局是形成良好天际线的积极要素。
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建设,三江六岸沿线天际线形态与高度控制上的对立与协调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有效的控制沿江天际线并通过手段来缓解城市发展与理想蓝图之间的矛盾进而形成宁波良好的天际线形象,已经成为宁波提升城市发展绩效、塑造对外旅游品牌与形象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宁波三江六岸整体城市设计的研究,以甬江段为例对宁波天际线进行分析,并基于天际线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宁波天际线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控制措施和建议。
2. 天际线的定义和演变和构成在《牛津英语字典》中,天际线被定义为建筑物、树木、山峦等以天空为背景所显现的轮廓,这显然是一个宽泛的定义。
实际上城市天际线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主导因素因不同阶段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和更新(图1)。
城市天际线大多数情况下所体现的是这多种景观要素的叠加组合效果,而且更强调整体性而非局部或者细部。
它不仅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城市在高空和远距离的城市风貌,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
在本质上,天际线的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千百年逐渐形成的。
3城市天际线的管理及滨水城市天际线的特殊性现代都市规划,应着眼于城市美学与街景的历史性空间结构特征,建立包括街景和眺望点在内的城市景观控制规划导则,塑造良好的城市意象。
而滨水城市天际线又有别于其它,它本身已经形成完整的前景空间,开放的滨水空间会让天际线的前景丰富而多参与性,丰富和人性化的滨水城市天际线会让这个城市的亲民度和记忆度进一步增加。
4 宁波甬江两岸城市天际线研究4.1甬江天际线研究背景作为“依水而生”、“以水为魂”并“因水而得名”宁波,三江一直是宁波的标志。
宁波东部新城生态廊道景观设计
李蕊芳 建筑设计师 冯耀华 景观设计师 白绍辉 景观设计师 胡阳阳 景观设计师 李 啸 景观设计师 李 鑫 景观设计师 张 锦 景观设计师
目录
contents
场地功能分析 27 Site Founction Analysis
研究框架
3
东部新城
7
East New Town
任务与目标 7
Task And Objective
生态环境概述 8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cription
规划愿景
8
Future Planning Perspective
方案特色
设计定位
9
PLAN FEATURES方案特色
33
Design Definetion SWOT 10 Problems
Landscape Furniture Design
照明设施设计 92
Lighting Facility Design
雕塑小品设计 93
Sculpture and Furniture Design
景观结构视线分析
30
5 Spactial Visual Stimulation
项目背景
6
Project Background
地理环境
6
Goegraphy And Evironment
水资源系统利用 36 11
Water Resource Use
设计场地范围 Site Boundary
12
循环经济及低碳观念 40 Recycling Economy and Low-Carben
Technique of Dsign
灌溉水渠设计 81
宁波新典桥规划方案
1.提升交通功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新典桥地区的通行效率。
2.改善基础设施,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形象。
3.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4.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氛围。
三、规划内容
1.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优化:拓宽新典桥两侧的道路,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周边路网结构,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3.技术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4.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五、总结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新典桥地区的实际情况,旨在全面提升地区发展水平。通过实施规划,将有效解决现有问题,为新典桥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为宁波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2.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确保项 Nhomakorabea资金需求。
3.技术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4.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五、总结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新典桥地区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以解决现有问题和提升地区品质。通过实施本规划,将有力推动新典桥地区的发展,为宁波市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共创美好未来。
第2篇
宁波新典桥规划方案
一、前言
宁波新典桥作为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承载着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面对当前存在的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本规划方案以提升城市形象、优化空间布局、改善民生为核心目标,力求为新典桥地区带来全面、系统的变革。
宁波市甬江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市甬江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07年3月13日经市政府批准。
为监督规划的有效实施,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宁波市规划局一、规划编制目的意义甬江东岸片区位于江东核心区北侧,主要包括甬江以东,通途路以南,曙光北路以西约117.52公顷的用地范围。
该片区是早期宁波城市工业集聚区,目前已趋于衰落,从现状土地使用情况来看,约有34.54%的用地已完成拆迁储备。
当前,为促进城市化战略由重视平面扩张向优化空间组织结构、提升功能的方向转变,实现城市内涵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中提升”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应由从满足生活住房为主向产业集聚、提升服务为主转变,城市建设面临新的选择。
为了深化新一轮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和江东分区规划,落实市委、市政府“中提升”的战略要求,强化该片区公共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引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的合理实施,特编制甬江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的基本思路1、提升公共功能,塑造空间景观特色规划区作为城市核心区的外延部分,在城市功能方面,应以完善和提升核心区公共功能为主导,并且在功能选择上与城市核心区之间保持有机延续,体现城市功能整体性。
在空间景观方面,应充分利用规划区濒临甬江的区位优势,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区空间景观,并且与三江口核心滨水区保持空间景观的呼应与渗透。
2、强调文化内涵,构筑甬江文化序列三江百里文化长廊对甬江文化作了整体定义,重点突出城市商业文化和港口文化。
规划区所辖区段是三江百里文化长廊的标志性地段,是近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处。
规划在此段岸线的改造中,将文化功能与商业功能结合起来,以公建用地为主,可以设置商业设施、文化设施、或以工业为题材,反映工业变迁的博物馆等设施,来延续城市的商业文化,同时体现源远流长的港口工业文化。
两岸区域相互呼应,打造宁波的甬江公建带,强化商业氛围,共同演绎甬江文化序列中近现代工业文化的经典篇章。
2023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
附件:2023年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一、农林水利及生态环保项目宁波市水库群东西线联通工程宁波市界牌碘泵站工程宁波第二工业水厂及出厂管线工程制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项目(宁波共富菜园)宁波(象山石浦)渔业产业综合体暨共享冷库项目宁波洞桥垃圾焚烧发电新建项目宁波市海曙区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宁波市海曙区邺江堤防整治工程镇海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蛟川示范片区镇海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及海塘安澜(一期)工程首南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桃江傅家等乡村共同富裕项目东钱湖北排工程奉化全域国土空间整治示范区建设暨乡村振兴一期项目奉化区海塘安澜共同富裕风景线生态农旅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奉化区松禾镇域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奉化葛春水库工程柏坑水库扩容工程余姚北排二通道一青山港、奖嘉隆江等整治工程余姚市陶家路江排涝枢纽及供水工程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姚江河姆渡区域生杰提升综合工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慈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二期(梅湖水库扩容工程)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二期(慈甬路-文二路段)工程慈溪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周巷)建设项目姚江流域生态水系工程曹娥江引水工程慈溪中部通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水云浦至蛟门浦)宁海县下洋涂农田引水灌溉及农业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宁海县东部沿海防洪排涝工程宁海县清溪水库工程白仙山水库建设工程北欧(中国)鞋鱼RAS陆基养殖项目宁波市皎口水库至溪下水库联通工程二、交通项目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三期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姜山北枢纽至西坞段、西坞至麻豕岭段)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工程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一期工程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二期(甬绍界至小曹娥互通段)工程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新浦)服务区及互通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延伸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工程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工程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工程北仑支线复线及相关工程宁波西站及相关工程梅山铁路支线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三四线项目沪嘉甬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工程宁波段甬舟铁路(宁波段)甬金铁路宁波段(含动车所)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宁波栋社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228国道海曙段工程(通途路-邦县大道)S309IP州至开化公路荷梁线(邦江-章水)公路杭甬高速复线威海互通连接线二期工程杭甬高速复线懈浦互通连接线工程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华峙物流服务中心配套道路工程329国道北仑富春江路至陈华段改建工程S309省道邺州区东钱湖段新建工程奉化公共交通综合体工程滨海大道改扩建工程(滨海新区段)S203奉化段公路工程S310省道奉化段(G228~S203)公路工程宁波南部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一期北环路(中山北路至梁周线)拓宽改建工程中意宁波生态园配套道路(一期)新建工程(杭甬复线二期地面辅路)余姚市城西工业园区配套道路(一期)新建工程(兰周公路至兰曹大道连接线工程一期)余姚市经济开发区西南园区配套道路(一期)工程荷梁线余姚段提升改造工程一期(晓云村至斤岭下村段)慈溪智创产城融合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工程(G228国道慈溪段)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三期工程(中横线快速路二期)慈溪杭湾金融港综合开发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含互通)慈溪浒运公路(坎墩永安路-新区滨海大道段)新建工程G228宁海西店至桃源段公路工程G228新山至三门段(G228宁海下陈至三门界段公路工程(一期))S314省道桃源至力洋段公路工程宁海通用机场(一期)G527石浦至长街段(岳井洋大桥及接线)象山段象山县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至定塘公路工程兴慈八路快速路(中兴一路-玉海东路)工程兴慈大道快速路(沈海高速新浦出口-瓷洲路)工程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大道(兴慈五路-金源大道)市政工程宁波杭州湾新区十一塘高速公路工程(一期)杭州湾新区通用机场三、工业项目望春工业园片区产业能级提升项目洞桥镇小微园项目集士港产业提升项目集士港cx08-05-02d地块工业项目(君禾科创园厂房新建项目)向隆机械年产IOOO万套汽车等速驱动轴总成生产线(总部基地)项目新兴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东力地块)江北新兴智能智造产业园项目爱柯迪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江北区CC07-01-17地块)金力永磁年产1亿台/套3C磁性材料、年产1亿台/套制造组件磁性材料及研发中心项目新兴产业低碳小微企业园改造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江北区工业二次提升增容调绿项目江北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汽车智能化科创产业园项目高发年产300万套汽车电子换挡系统项目(江北区JB19-01-08b-01地块)家联科技年产12万吨生物全降解改性材料项目巨化化工15万吨/年特种聚酯切片新材料项目新和成20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镇海区小微园区建设工程(蛟川智造产业园、汇芯小微园区一期工程)镇海炼化1#乙烯装置原料轻质化适应性改造后海塘节能装备与新材料制造工业园(招宝智能产业园一期项目)浙江野马电池扩建项目睿晶半导体掩膜版生产基地项目绿色石化基地项目英力士苯领年产60万吨ABS项目镇洋发展年产30万吨乙烯基新材料项目镇海天衡制药搬迁改造项目镇海炼化炼油老区乙烯原料适应性改造项目镇海炼化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18万吨/年己二胺项目台化年产1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扩建项目台塑丙烷脱氢一期年产60万吨丙烯项目台塑年产17万吨双酚A二期项目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超高压(柔直)系统中试基地项目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年产IOO万吨绿色环保卡纸及配套项目年产120万套轻量化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灵芯微电子产业园一期万华180万吨/年MDI技改项目华泰盛富新增40万吨/年HDPE/11DPE提质增效项目大榭石化产品升级改扩建项目(大榭石化五期项目)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套电动出风口研发制造项目宁波金发年产120万吨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斯贝轻量化发动机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旭升高智能自动化生产工厂项目浙江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性涂层及光电用胶粘剂生产项目海天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海尔施IVD产业园项目菲仕大型传动装备用精密电驱动产品新建项目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和5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杉杉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首南都市工业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中河都市未来工业社区东1号地块(年产IOOO万套电工器材)宁波日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核电装备及高端机械装备加工总装项目月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台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项目盛吉盛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费州区姜山科技园有机更新(产业创新综合体)项目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滨海新区30T号地块中小企业安置园项目宁波江丰电子年产5.2万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年产2000万套智能家电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项目(高速余姚西出口东侧地块)年产2800万组折反式近眼显示模组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年产300万台EPS汽车电机生产项目(朗霞街道天华路东侧、籍义巷路南侧地块)智能装备生产研发中心新建工程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项目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年新增100万套防疫应急红外测温镜头生产项目年产1500套精密模具制造线生产项目年产734万台小家电产品建设项目浙江优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套高科技汽车快速补胎充气泵生产项目甬矽微电子集成电路IC芯片封测项目二期金瑞薄膜年产18万吨多功能聚酯(光学膜)生产项目慈溪未来产业园一期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提升项目长三角慈溪五金机电城项目公牛集团年产1.8亿套1ED灯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敦和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项目钧能(宁波)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G瓦级储能变流器及集成智慧能源研发与制造项目北新建材宁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亿件新能源动力锂电池顶盖项目巨杰风电装备结构技术研发基地项目东方日升年产15GWN型电池+15GW高效组件项目旗滨年产70万吨光伏高透基板材料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得力年产400万台智能办公设备生产线项目艾美新型细菌性疫苗产业化项目二期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宁波日星大型海上风电及船运装备关键零部件新建项目(日星风电产业园一期项目)宁波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宁波腾华高精密节能型注塑机项目宁波日星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及配套项目健世科技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孵化基地项目力劲大型压铸机研发及制造项目(一期)宁波杭州湾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园首开区C地块宁波杭州湾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园首开区A地块拓普热管理总成及空气悬架总成项目拓普集团高端汽车电子研发制造项目方太高端厨电智造创新产业园一期滑板底盘系统项目(六期)半导体光电和功率器件IDM项目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系统项目宁波华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汉科医疗杭州湾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汽车智能光电系统及研发中心项目生命科学创新基地奥特莱斯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宁波高新区银城置业保障新租赁住宅开发项目胜遇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宁波高新区凌智产业园项目艾隆科技智能医疗产业园宁波高新区云羿宁波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四、城建项目世纪大道南延综合管廊工程通途西路(广元大道-机场路)综合管廊工程郭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快速路二期工程世纪大道快速路(永乐路-沙河互通)世纪大道(兴宁路-东明路)综合管廊工程姚江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福泉大道(福庆南路-奉钱线)邵家渡大桥及接线工程(新园路-北环快速路)郭州大道-福庆路综合管廊工程郭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快速路工程(东钱湖快速路)郭州大道快速路(机场路-邦横线)工程海曙区望春工业园区WCH-04-d1T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建设项目东部新城明湖南区工程邱一村安置房项目D3-3地块工程丁家地块安置用房建设工程上水禊新村建设工程机场四期安置房项目洞桥垃圾焚烧项目安置房海曙区保障性租赁用房建设工程港航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石禊街道黄隘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二期建设项目集土港元禾村新村建设项目集土港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丽园南路地块安置房(海曙区HS06-01-08c地块)海曙区长乐未来社区项目海曙区高塘三村安置房项目(信谊小学东侧地块)海曙区高桥镇重点工程拆迁安置地块姚江新区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江北区JB06-03-21地块(压大保障房一期)江北区安置房项目(续建)江北投创中心保障性租赁用房项目云飞路二期(广元路一邵渡路)工程天鑫未来社区中官路提升改造工程镇海区老旧小区改造一一招宝山片区三期、四期工程湾塘、岚山三期项目甬江理工大学(暂名)配套安置房项目西大河公园工程镇海蛟川北区棚户区改造三期A、B、C、D地块镇海骆驼桥社区北仑大楔B1ZB07-03-21地块安置项目北仑大碳庐南E6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北仑春晓CX-3-05-02地块房地产项目柴桥片区B1(ZB)12-02A-OhB1(ZB)12-02A-02地块商住综合体建设项目白峰半山危化品堆场太河路北延(海关-骆霞线)工程通山社区(未来社区)建设试点项目五乡镇李家洋区块配套道路工程郭州区JD13-03-36、JD13-03-40地块项目(保障房)郭州区横溪孔家潭新村项目(HX-03-C1)郭州区邱隘镇邱一村安置房项目(C1-4,C1-5)五乡镇李家洋村WX02-08-09地块项目宁波郭州姜山社区(未来社区)试点项目邱隘镇前殷村和后殷村安置房及附属工程郭州区洋江水岸B安置地块项目(YZ04-02-e6)制州经济开发区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姜山镇棚改安置房工程(一期)奉化北部片区安置房项目奉化区圣墩村三号地块安置用房项目奉化区岳林街道大成路两侧地块1-07C(FH24-01-07c)建设项目奉化区FH12-03-O1bT地块(西河小区一期北侧安置房项目)奉化区FH12-03-07a地块(锦屏安置地块)奉化区FH21-01-10b地块建设项目(桑园新村一号地块安置房项目)宁波奉化滕头社区滨海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中国塑料城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中铁十九局华东总部基地商务、住宅用房建设项目(舜汇东路南侧、中山北路东侧地块)城东新城文教C1D板块开发项目堰头安置房建设工程经济开发区电子材料产业园综合配套开发项目(黄湖地块)舜宇路(梁周线-新建北路)道路改建工程舜通集团安置、保障住房项目余姚黄山未来社区项目肖朗路东侧、丰茹路北侧地块安置房新建工程(安置房一期南区新建工程)坎中宜居区块安置房市级东部集中安置区地块一期(北地块)慈溪市国土空间全域治理(周巷)建设项目慈溪高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新城河区块四期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杭湾金融港区块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炉排炉工程(三期)慈溪市新城河C-7#地块安置房工程慈溪市新城河区块综合改造D#安置房工程慈溪市新城河综合改造二期区块配套道路工程慈溪市新潮塘安置房3#地块建设项目慈溪新城河未来社区项目新城河区块综合改造一期明月湖C#地块安置房工程双水南地块安置小区项目双水村未来社区项目梅林九顷区块改造工程C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人民广场安置小区工程周建里新安置小区城西丹山人家安置小区石浦金山路安置区通航大道(兴慈四路-兴慈大道)市政工程智造社区人才公寓项目(宁波高新区GX07-02-14地块公寓)五、社会发展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设项目项目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原地改扩建(检测基地与健康保健用房建设)项目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项目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综合科研大楼原地改扩建项目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宁波市康养疗护中心建设项目(方舱医院)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迁建工程项目宁波市郸州职业高级中学迁建工程宁波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天一阁博物院南馆宁波市应急物资储备库宁波市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项目宁波奥体中心二期项目海曙区公共事业提升项目海曙区粮食中心库工程铁路宁波站配套停车场及周边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南区海曙中学(暂名)海曙区教育培训基地海曙区健康医疗养老项目石碟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江北区九年制学校建设提升工程江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宁波市镇海区技工学校建设工程甬江理工大学(暂名)镇海区ZH06-07-37地块镇海新城医疗品质提升工程滨江新城第一学校七塔禅寺周边两馆建设项目宁波华茂国际学校国际图书馆宁波市郸州区前殷区块学校建设项目(小学+初中)制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迁建工程(姜山、咸祥、中河)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工程宁波市第六医院扩建工程郭州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项目奉化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项目奉化区公共事业提升项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建设项目(二期)奉化区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奉化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奉化江口中学迁建工程宁波奉化生命科学城健康医养中心宁波湾文体中心项目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前湾新区医院)建设工程慈溪市鸣北1号教育地块建设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慈溪院区项目(一期)慈白沙1201907#-A地块(宁波前湾慈吉外国语学校、外国语幼儿园)教育项目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迁建工程庵东中心学校项目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及浙江万里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一期工程(暂名)六、能源项目宁波电网I1O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宁波电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宁波电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浙能镇海天然气发电公司燃机搬迁改造项目国能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中国石化宁波成品油基地(一期工程)宁波大榭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四期项目浙江1NG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七、服务业项目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项目城市大脑二期东部新城GFC项目宁波国际博览中心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甬江实验室研究院集聚区项目甬江实验室科研B区一期建设地块项目宁波新芝宾馆西侧地块甬江实验室启动区项目东部新城核心区E-15#地块项目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BI-2#/3#地块(浙江创新中心二期)软件园东城花鸟市场地块项目宁波移动5G高速网络建设宁波移动全光网络光纤到户工程浙东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中国移动宁波信息通信产业园)2023年宁波联通5G基站建设工程中国联通宁波5G创新中心项目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12号馆水利文化及生态治理项目五江口商业综合体项目天街综合体项目(海曙区气象路地段HSo6-03T2a)顺丰华东创新产业总部基地东风汽车商城及高端汽车服务中心项目奥体中心北侧江北区JBI5-06-17、20地块综合体项目姚江新区9#地块项目(江北区JB16-02-3、JB16-02-4a地块)姚江新区启动区7#地块红星麦凯龙商业广场项目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提升项目慈城新城党校西侧地块商办项目(江北CC09-06-01a.01b、02地块)文创港核心区启动地块(二、三期)及滨江水岸剩余段(三期)工程江北区JB12-02-01a.03a-1地块TOD项目江北区JB14-04-05,JB14-04T4a地块商务中心项目江北区JBI4-04-10a、b地块TOD项目姚江新区启动区5、6#地块商业综合体宁波银行金融科技产业园慈城新城酒店地块(CeO9-03-0Ib)建设项目文创港核心区中兴大桥两侧地块项目江北区湾头地区JB05-02-34、JB05-04-19,JB05-04-23地块项目(中铁十五局区域总部项目)湾头星湖周边商业开发地块甬江北岸文创小镇(孔浦桂王家地块项目)宁波市镇海科技文创中心项目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项目中国(宁波)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项目宁波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平台项目梅山综保区多层公共保税仓项目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C2-2-1#地块项目(安置房)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D1-4-1#/2#/3#商业地块项目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明湖周边地块提升项目(C3-1)宁波银行总部二期项目(东部新城核心区A3T9-2#地块)邺州区JDO8-B1>B2城市有机更新项目郭州区JD08-B3.B4地块江南公路城市更新项目制州区五乡镇原凌依制衣公司A、B地块项目制州区宁穿路地段世纪东方北侧项目(JD10-A4-1)东部新城核心区A3-17#地块(研祥华东区域总部)东部新城核心区A3-25-2地块项目(宁波中心)东部新城核心区ET#、E-9-aS.E-9-C#、E-9Y1#地块项目(泰康之家•甬园)东部新城核心区H2-5#地块项目(日升项目)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D2-8#地块江东核心区1#、2#、2A、3#地块项目制州区JDO6-02-12地块(宁丰地段)项目制州区JD08-DIT地块(江南公路地段)项目制州区JD10-A1-1/7(宁穿路地段)地段制州区YZ06-13-f2地块(中河地段)项目邺州区YZO8-05-b5A地块(首南地段)项目(中铁建)制州区开市客超市项目制州区横溪农旅小镇一期项目(邦州区横溪镇凰山忝地块)制州新城区首南地段YZo8-09-15地块项目原奉化中学地块建设项目奉化区万达以南地块(FH23-03-04a、FH23-03-04b)项目奉化电力建设产业基地项目宁波南部新城JK05-07-03K地块项目宁南贸易物流区六十五号地块项目(宁波生命科学城酒店商业综合体项目)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宁波市奉化区城市转型示范区-中交智慧城项目宝龙云弧大成路两侧商住项目(云弧集团总部基地)茗山科创中心项目慈溪滨海汇龙广场中国(余姚)绿地科创中心(一期)阳明古镇会议中心酒店项目金海雅宝地块旅游开发项目宁海十里红妆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三期(中国海影城)新建项目象山万洋众创城一期项目宁波杭州湾新区金融广场二期项目数字经济产业园四期吉利总部项目宁波杭州湾新区熊出没文创园建设项目数字经济产业园三期大东江软件谷金融投创中心宁波鳏鹏生态产业园新兴发展科创研发总部基地项目智造社区C、E、F地块项目。
宁波镇海甬江北岸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127页)2008[同济]
2.过程方案
滨江道路、用地、开发策略的比较
方案比较
甬江滨水区域发展阶段
滨水区的再开发是由于滨水区面临衰败的危险。滨水区的衰败又常常与旧城衰败相关联; 本规划的特点在于,甬江北岸的开发主要是基于宁波城市空间战略的推进,是对原有粗 放式开发的梳理与战略重组,而不仅仅是大规模的推倒重来;应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临江组团段中,沿企业岸线多为人 工石砌护岸,靠近生态带区域有大 片的江漫滩、芦苇,形成景观较好 的自然驳岸。 老城段江堤为人工石砌护岸兼有防 洪堤功能,功能与景观有机结合。
现状分析
滨水岸线及景观分析
1、甬江北岸规划范围内的岸线利用以工业生产岸线为主,生 活岸线为辅; 2、规划范围内尚存在未利用的原生态岸线; 3、除原生自然岸线外,人工堤岸的环境有待整治。
军事 用地
现状分析
现状用地分析与评价 结合现状土地使用和现有规划,整合规划研究范围内的 地块使用情况,归结形成土地使用可变性分析,分为三个 等级: 1、完全保留用地:完全保留现状或者已经有较明确的规划但 还未实施的用地 2、建议保留用地:现状条件复杂或拆迁实施有难度的地块 3、可调整用地: 容易进行规划调整的地块(约310ha)
上位规划解读
本次规划依据与解读对象
规划依据: 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 宁波市三江六岸控制规划 其他相关规划 其中,宁波市三江六岸控制规划对本次规划具有直接指导意 义。
经 济 城 市 空 社 会 间
十 一 五 规 划 纲 要
总 体 规 划
分 区 规 划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滨江大道
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道路交通解读 考虑到未来海河联运的可能性,委托单位要求东外 环路以东(除绕城高速外)所有跨甬江通道均采用 隧道方式,以西则保留跨江桥梁设计,同时桥下净 空高度应控制在30米以上。
宁波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宁波市规划局2016.05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城西地区位于宁波中心城西部,机场路以西,东连三江口核心区、南部新城区,西靠四明山区。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西地区凭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区发展迅速,特别是姚江新区、临空经济区、集士港卫星城、轨道沿线等地区,呈现出与中心城粘连发展的趋势。
但长期以来由于城西地区处于总规建设用地之外,城镇建设以乡镇模式为主,各镇利益与区域整体发展的矛盾突出,空间配置粗放低效,亟需进行整体统筹安排。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对城西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提出未来三江片重点发展西部和北部地区,将绕城高速以内的集士港、古林、高桥三镇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管控范围,实行规划统一管理。
同时,结合新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对城市西部地区的规划引领,在姚江新城规划新的市级副中心,集士港作为片区中心,西部地区迎来了从乡镇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受规划局委托,开展中心城区城西片分区规划,并把城西片以杭甬高速为界分为城西北片、城西南片两个分区,分别编制分区规划。
第2条规划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城西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城西地区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城西地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第3条规划原则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远结合,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公交先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人为本,完善公共设施布局第4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一致,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城西北片分区规划范围为机场路以西,绕城高速公路以东,杭甬高速公路以北,主要包括江北姚江新区、江北投创、洪塘街道、高桥镇等,规划面积69.2平方公里。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宁波甬江滨水公园一期项目为例
2020年第12期现代园艺浅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宁波甬江滨水公园一期项目为例姚芸(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1)摘要:为避免城市内涝的出现,改善城市人居质量,提升区域公共形象,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以宁波甬江滨水公园项目作为案例,多维度探讨,海绵城市框架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旨在形成完备的景观设计方案,为后续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城市滨水景观;景观设计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城市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应用能力,有效防范各类灾害的发生,同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突出了低碳属性,在保障城市景观设计美观程度的基础上,缓解了热岛效应,管控城市噪音,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绿色的生活环境。
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框架,探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重构滨水景观,完善城市水循环系统,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确保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促进海绵城市的科学高效构建,在规划建设之初,为保证景观设计的有效性、针对性,有必要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规范各类景观设计行为。
1.1生态性原则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生态性原则为导向,在保持滨水景观开放性与实用性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水资源的持续有效分配,形成生态良好的城市滨水景观[1]。
只有在生态性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海绵城市与城市滨水景观,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1.2协调性原则海绵城市在滨水景观设计应用的过程中,需遵循协调性原则。
滨水景观作为媒介,在城市与水域之间起到了联系作用,是现阶段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性决定了城市滨水景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城市功能与水域生态的要求,处理好防洪问题及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度。
1.3系统性原则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滨水景观应用的过程中,需遵循系统性原则。
【规划案例分析与评述】旧城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景观化的规划探索——以宁波市甬江北工业基地为例
【规划案例分析与评述】旧城更新背景下⼯业遗产景观化的规划探索——以宁波市甬江北⼯业基地为例【核⼼思想】规划引⼊了“存量规划”的概念,存量规划与增量规划是⼀对相对⽽⾔的概念,是城市规划在不同发展阶段针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段。
其中增量规划是针对空间扩张的空间规划,⽽存量规划是针对空间优化的空间规划。
旧城更新与改造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交通改善和基础设施提升规划、历史街区和风貌保护规划、产业升级与园区整合规划、⼟地整备与拆迁安置规划等均属于存量规划。
该⽂以宁波市甬江北⼯业基地为例,探讨旧城更新背景下⼯业遗产的保护利⽤问题。
从景观视⾓出发,研究⼯业遗产的景观属性,提出⼯业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景观化”⽅法。
通过单元保留、要素重组、抽象再现三种⽅式,分别实现⼯业建筑、⼯业构件、⼯业场地三类不同遗产要素的景观化过程,从⽽解决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的⽭盾。
【规划评论】1、优点⽂章给出了⼯业遗产景观化的三条技术路径,即“⼯业建筑景观化”、“⼯业构建景观化”和“⼯业场景景观化”,在今后的⼯业遗产景观规划中值得运⽤。
规划根据其改造利⽤适应性以及空间环境景观塑造的需要,有选择地进⾏建筑构件、构筑物重组,将建筑构件景观化,是规划的⼀⼤创新。
2、不⾜在内容⽅⾯,⽂章仅仅是对甬江北⼯业遗产的改造⽅法进⾏了阐述,如仅仅是提出了将冷库建筑改造成为展览馆或博物馆、华东船舶⼚的景观化过程采⽤局部公园化⽅法等,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改造⽅案,实施性不强。
【规划借鉴】古与今⽤:存量规划是通过城市更新等⼿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规划,⽬前⽇益受到城市政府的重视。
由于国家古与今⽤:严控新增建设⽤地指标的政策刚性约束、中⼼区位⼟地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发掘、建成区功能提升、环境改善的急迫需求、历史街区保护和特⾊重塑等原因,在城市发展空间⾯临紧束的形势下,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城市规划⼯作的必然选择。
存量规划应该甄别⼀个关键问题是:规划的对象是什么?是存量⼟地还是存量建筑?旧城区⼤规模的拆除重建实际是增量规划的变种,是⼀种“伪存量规划”,甚⾄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城市问题。
宁波湾头休闲商务区沿姚江及运河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项目背景 (1)第二章设计依据 (3)第三章设计原则 (4)第四章设计理念 (6)第五章设计手法 (8)第六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9)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 (12)第八章道路交通设计 (16)第九章景观建筑设计 (18)第十章环境设施规划设计 (20)第十一章防洪与滨水岸线设计 (22)第十二章给排水设计 (23)第十三章绿化灌溉设计 (25)第十四章电力、电讯设计 (27)第十五章技术经济指标 (30)第一章项目背景1. 规划背景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东南翼,宁绍平原东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春秋时期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句章、鄮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一直沿用至今。
宁波在唐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列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重镇。
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今天的宁波,是历史宁波的延续与承接,博大精深的浙东学术文化、源远流长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宁波更以世界的眼光、雍容的气度、非凡的智能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鼎于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列。
更造就了绚烂多姿的现代都市文化,为三江增添了华丽的乐章。
宁波湾头区块是宁波市三江六岸百里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宁波中心城区的门户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重点公建区块和重要的中提升区块。
2005年规划部门编制了《湾头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湾头半岛总体面貌呈“九岛一心”。
2009年规划部门对《湾头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九岛一心”的规划结构依然,每一块土地,有了更明确的规划用途。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因素分析,确定湾头区块的功能定位为:以水为基调,以绿色为背景,与三江口CBD功能互补的城市滨水休闲商务区(城市滨水RBD)。
宁波三江口滨水景观设计汇报稿
22.8 12.4
38.5 9.9
宁波市三江口景观设计 NINGBO SANJIANG MOUTH LANDSCAPE PROJECT
9
URBAN BACKGROUND STUDY
城市背景研究
1.5 城市发展模式
东部新城、鄞县新城的发展 削弱了中心城区产业的集聚性
城市空间格局经历了东扩,西扩,中提升等各个阶段 之后,目前形成 三个主要的中心,根据分区定位,老 城区商贸区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4
5
1.0 城市发展背景
URBAN BACKGROUND STUDY
海拉尔湿地公园景观概念性规划 宁波市三江口景观设计 NINGBO LANDSCAPE PROJECT HAILAER RIVER SANJIANG WETLAND MOUTH CONCEPTURAL MASTER PLAN
1
5
URBAN BACKGROUND STUDY
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 ( %) 64.8 55.1 54.4 48.0 47.2 47.1 47 44.6
(2014国民经济统计年报)
宁波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时期,呈典型的“二三一”特征
城市 上海 杭州 南京 舟山 苏州 无锡 常州 宁波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3560.94 9201.16 8011.78 1021.66 13500 8205.31 4901.9 7602.51 第一产业 (亿元) 124.26 274.36 204.64 100.82 229.5 156.96 138.5 275.18 第二产业 (亿元) 8164.79 3858.9 3450.58 430.07 6898.5 4186.34 2458.2 3935.57 第三产业 (亿元) 15271.89 5067.9 4356.56 490.77 6372 3862.01 2305.2 3391.76
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
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规划中,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导力量,这些工程项目直接影响并塑造着城市的面貌和未来发展方向。
宁波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更是备受瞩目。
我们来梳理一下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的基本情况。
根据市政府发布的信息,宁波市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在交通建设方面,计划着力推进宁波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舟山湾大桥建设项目等,同时加快推进地铁、高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在生态环境领域,将加快实施规划确定的绿化提升、河长制、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还有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以期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从这些计划中可以看出,2024年宁波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是多方位、立体化的,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然而,有关专家也提醒我们,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之所以被列为重点,是因为其影响力和推动力。
如何确保这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严峻而又必须正视的课题。
在撰写完上述描述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我们需要对每个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施工进度等进行深入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工程建设的表面规模和速度,更要关注工程项目的长远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也需要关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制定应对措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对宁波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这不仅包括对城市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影响,更需要对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衔接度进行评估。
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
第一部分:概述在本文中,我将讨论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
作为我所服务的客户,您对这一重要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将从全面评估开始,逐步深入讨论2024年宁波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第二部分:全面评估2024年宁波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我将对该计划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项目的覆盖范围、预算规模、项目类型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的消息,宁波市在未来几年将投资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环保项目以及产业发展等领域。
这些项目将对宁波市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计划进行全面评估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在讨论这一主题时,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探讨。
首先我将介绍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的大致概况,包括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基本情况。
我将逐一深入具体的重点工程项目,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目的以及对宁波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我相信您将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的主题。
第四部分:总结和回顾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将对2024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梳理文章前面的内容,我将帮助您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也将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以便您对这一主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总结: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将全面评估2024年宁波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并按照要求进行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
文章使用了非Markdown格式的普通文本,遵循了知识文章格式,并引入了序号标注,多次提及了指定的主题文字。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2024年宁波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并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宁波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环保项目以及产业发展等。
这些项目旨在推动宁波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并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在全面评估这些项目计划时,我们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其背后的原因、目的以及对宁波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新时期研究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思考——以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为起点
18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3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建筑如何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要求,更要深入研究大学校园规划与社会、师生间的联系,建造低碳、绿色、节能、智慧的大学校园,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1]。
这才是设计师的使命和目的。
1 新时期大学教育理念和东方理工大学新时期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时代变革——从独立学科到交叉融合,从学习共同体到创新共同体,都带来办学模式、学习方式、空间范式的深刻变化。
东方理工大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创新型高等院校。
学校选址位于宁波甬江北岸,毗邻宁波大学。
基地东西狭长,并被高架、水系、地下管线分割。
校园规划总用地2 300亩(约1.5 km 2),总建筑面积110万m 2,本硕博学生总数1万人。
学校以“科创智芯”为目标,引领甬江科创大走廊。
垂直甬江的中轴连接校园核心与产业核心,并将滨江绿带、高校带、产业带连接为整体,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校园以“枕水长卷”为特色,顺应河道地脉走向,保留绿廊,理水围岛,变东西狭长的基地劣势为优势。
隔江回望,校园建筑群与水绿相间,描绘出绵延4 km 的滨江画卷,并将助力东方理工成就百年经典的梦想。
2 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2.1 多元混合及学科融合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共享理念,校园功能布局跨越1.0版的大分区模式、2.0版的大组团模式,采用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年级大融合的3.0版本,形成“一心两团、七星连珠”总体格局。
“一心”指教学科研区,包括位居校园中轴的科教共享核,工、商、理、信四大学院与文博中心和人文社科组合为三个学术岛,分居两侧。
摘要 新时代下,大学校园规划理念正在快速变化,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跟随着数字技术革命而来,也深刻影响了师生的日常生活模式。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舒适、共享的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江组团段中,沿企业岸线多为人 工石砌护岸,靠近生态带区域有大 片的江漫滩、芦苇,形成景观较好 的自然驳岸。 老城段江堤为人工石砌护岸兼有防 洪堤功能,功能与景观有机结合。
现状分析
滨水岸线及景观分析
1、甬江北岸规划范围内的岸线利用以工业生产岸线为主,生 活岸线为辅; 2、规划范围内尚存在未利用的原生态岸线; 3、除原生自然岸线外,人工堤岸的环境有待整治。
现状分析
现状用地分析与评价 结合现状土地使用和现有规划,整合规划研究范围内的 地块使用情况,归结形成土地使用可变性分析,分为三个 等级: 1、完全保留用地:完全保留现状或者已经有较明确的规划但 还未实施的用地 2、建议保留用地:现状条件复杂或拆迁实施有难度的地块 3、可调整用地: 容易进行规划调整的地块(约310ha)
包括上位规划解读、滨江开发案例与生态带研究等三个部分,作为规划文本的补充。
1.现状背景
从基地现状与上位规划中认识与了解甬江北岸
现状分析 上位规划解读 问题与任务
现状分析
规划范围及现状区段 本规划所指甬江北岸,东至镇海聪园路,西至常洪隧道,南至甬江,北至宁镇路,总长 约12.76公里,总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设计范围为沿江大道以北约200米, 具体界线根据总体布局结构作适当调整;景观规划范围为沿江大道以南至甬江。北外环 以东作为设计与研究重点。根据规划任务书,区段现状可以分为四段。 1. 老城段:从聪园路至 隧道路,长约 0.68 公里, 现状有企业、码头、部队 等; 2.临江组团段:从隧道路 至 绕 城 高 速 , 长 约 3.32 公里,现状为电厂等大工 业企业; 3. 城市生态带段 : 从绕城 高速至东外环,长约3.06 公里,主要是村庄、零星 企业; 4.高教园区段:从东外环 至常洪隧道,长约5.7 公 里,主要有宁波大学、国 家粮油储备库、路林市场、 三官堂油库等。
现状需要保留或动迁存在难度的地块
适度调整、具体落实
确定滨江道路线形 整体架构、细化落实 分析空间、落实地块 因地制宜、合理分期
2.过程方案
滨江道路、用地、开发策略的比较
方案比较
甬江滨水区域发展阶段
滨水区的再开发是由于滨水区面临衰败的危险。滨水区的衰败又常常与旧城衰败相关联; 本规划的特点在于,甬江北岸的开发主要是基于宁波城市空间战略的推进,是对原有粗 放式开发的梳理与战略重组,而不仅仅是大规模的推倒重来;应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滨江大道
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道路交通解读 考虑到未来海河联运的可能性,委托单位要求东外 环路以东(除绕城高速外)所有跨甬江通道均采用 隧道方式,以西则保留跨江桥梁设计,同时桥下净 空高度应控制在30米以上。
桥梁 隧道
滨江大道
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控制策略解读 功能布局——
高教科研、生态观光、滨江公共空间
滨江岸线现状使用功能分析
现状分析
滨水岸线及景观分析
直立式石砌护岸,尚未建筑防洪堤,大部分岸线为工业企业码头、 堆场。
退台式斜坡护岸,已建防洪堤,江湾头江滩呈现自然湿地景观。 直立式石砌护岸,为清水浦村外围护岸,景观生硬。
原生态景观护岸,部分地段尚未建筑防洪堤,岸线未利用,滨水 为原生态的自然江滩景观。
现状分析
滨江建筑空间分析
高教园区段
城市生态段
临江组团段
老城段
老城段沿江建筑以低、多层为 主,局部高层,空间形态富有 节奏感,基本形成连续、整体 的线性景观界面。
沿江界面示意图
现状照片
现状评述
1.粗放型用地模式影响用地效率及城市风貌; 2.滨江道路尚未成型,滨江区域可达性差,现状用地对规划路网组织与实施造 成难度; 3.滨江区域岸线功能单一,基本以产业岸线、原生岸线为主,缺少公共活动内 容;
地块开发——
高教园区地块应形成具有秩序的空间序列感;教 育科研用地整体开发容积率不宜过高;滨江居住 地块内建筑高度要有一定的变化;弯头绿地内可 适当进行低容积率开发;严格控制生态带内的建 设开发。
两岸关系——
用地划分和用地性质各有特点;功能关系基本能 够相对应;高度关系则是各有主次。
问题与任务
如何对规划区段进行明确的定位,协调工业与生活共存的矛盾? 如何对区段用地进行调整与整合,使其服务于未来甬江发展的需要? 如何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滨江道路的全线贯通? 如何打造具有标识性与地域性的甬江景观,并突出鲜明的区段特色? 如何控制和引导甬江北岸区域的建设,对上位规划的控制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
新规划商业地块
已改造工业地块
宁波大学 公交停车场
临江住宅小区
现状分析
滨水岸线及景观分析
高教园区段中,宁波大学外修筑了 斜坡式驳岸,往西岸线多被企业、 市场所占据,护岸为直立式驳岸。 湾头区域斜坡式驳岸外侧芦苇荡漾, 白鹭嬉戏,呈现出具有一定原生态 特征的滨水地带。 生态带段中,较多堤岸内侧设置人 工石砌护岸,堤岸外侧呈现大片自 然湿地。沿清水浦村庄,设置了 内外两层堤岸,人工痕迹较为明显。
利用高校文化资源,设置教育展示设施;和滨江 路的底层公建布置休闲商业设施;开发生态农业 和观光农业,建设野趣公园,建设成为城市生态 区,公共设施结合滨江绿地向甬江靠近并沿江展 开。
对道路交通系统的控制要求:
交通联系——
景观道路、南北通廊、滨江步行、水上游 览
弱化滨江道路的交通功能,加强垂直于岸线的交 通联系,增强滨江岸线的可达性;沿江改造保留 的码头可作为对工业码头进行选择性保留并改造 水上游览交通的停靠点等。
现状分析
滨江建筑空间分析
A B C
高教园区段
城市生态段
临江组团段
老城段
沿江界面示意图
生态带段 建筑全部 为低层和 多层,无 高层建筑, 景观不突 出,空间 形态平淡, 缺少韵律 感。
现状分析
滨江建筑空间分析
A B C
高教园区段
城市生态段
临江组团段
老城段
沿江界面示意图
临江组团 段建筑体 量大小不 一,以低、 多层为主, 景观较为 混乱。电 厂建(构) 筑物气势 雄伟,目 前为整个 镇海甬江 北岸的制 高点。
对公共领域的控制要求:
公共领域——
两条城市公建发展轴
西侧的发展轴北连高教园区北区中心,向南与片 区节点、科技园区中心相对;东侧的发展轴线由 老城中心延伸至江边。以甬江作为自然景观轴, 沿世纪大道、分区绿化隔离带、绕城高速公路、 骆霞路和雄镇路布置五条防护性绿色廊道,老城 以北布置了古城公园和招宝山公园两座城市级公 园。
D C B A
•C 临江组团段,整合工业用 地,除保留的电厂外,沿江 发展居住用地作为腹地工业 的配套;沿江岸线功能表述 不明确、居住定位模糊、滨 江道路实施存在难度
•D 镇海老城段,完善居住及 沿江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历 史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滨海小 镇。军事用地调整存在难度
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道路交通解读 综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市镇海区分 区规划》、《宁波市镇海区综合交通规划》等,确 定规划范围内的骨干路网 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从本区经过,并沿宁镇路设 置多个轨交站点 结合现实情况,规划的滨江大道穿越军事用地、镇 海电厂等,实施存在难度,对其具体线型、线位应 予以分析论证 滨江跨线桥梁过多,对滨江景观造成影响。
三江六岸区域
设计任务
成果框架
规划设计成果包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
1.现状背景
详细分析基地现状用地、交通、滨江立面、岸线开发利用等问题,解读相关规划,提出规划关键。
2.城市设计
通过规划概念与多方案比较,完成滨江路北侧地块城市设计工作。
3.滨江景观规划
对滨江区域景观绿地与岸线进行规划设计。
4.附录
——必须对甬江北岸的功能定位、区域结构进行剖析与论证,兼顾现状与发展,建立 全新的城市意向,满足宁波市域、三江六岸、镇海城区发展的需要,为区域居民塑造 一条景观优美、服务公众的崭新甬江。
限制条件与工作重点
区域用地整体框架 城市道路基本网络骨架 城市主要公共领域轴线与滨江公共节点 甬江两岸整体控制条件
甬江北岸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年7月
设计任务
规划范围:城市设计范围为滨江大道以北 200米,景观规划范围为滨江大道以南至 甬江。北外环以东作为设计与研究重点。 由于滨江腹地对滨江大道选线及滨江用地 调整存在重要影响,在工作中我们将规划 研究范围北拓至宁镇路。
甬江北岸规划区域
经 济 社 会
城 市 空 间
“ 十 一 五 ” 规 划 纲 要 总 体 规 划 分 区 规 划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其 它 规 划 与 研 究
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土地使用比较总Fra bibliotek规划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对总体规划的土地使用有了调整,主要 是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强化利用滨江资源的重要 性以及贴近现实状况、增强可操作性。具体体现 在,依据现状细化用地布局,尊重电厂发展现状 与需要,强化滨江资源,利用原有商业基础,保 留市政基础设施布点等。 三江六岸规划对以上规划有进一步的调整,主要 是强调建设滨江服务功能,对居住组团的不同定 位会引导不同方案,以及市场调整为居住与滨江 发展服务产业而产生的不同导向等。具体表现在 强化滨江的生活服务功能,服务向中心聚拢,建 设滨江居住组团,市场调整为居住用地等。
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控制策略解读 景观绿化——
弯头公园、生态景观
弯头处宜留出大面积绿地;加强生态带内自然生 态景观的塑造。
对绿化系统的控制要求:
滨江界面及岸线——
商业、休闲、娱乐
大学城滨江界面宜相对平缓舒展;加强镇海老城 沿江公共建筑区段的滨江岸线的建设,呈现商业、 休闲、娱乐的界面特征等。
对两岸关系的控制要求:
直立式石砌护岸,大部分岸线已建防洪堤,多为工业企业码头、 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