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理解题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16ba9c5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4.png)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蹑(niè)手蹑(niè)脚B. 纤(xiān)维C. 沮(jǔ)丧D. 轻蔑(m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融汇贯通B. 颠扑不破C. 咄咄逼人D. 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wěi)B. 草长莺飞(zhǎng)C. 汗流浃背(jiā)D. 风驰电掣(chè)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892e34ccbff121dd368345.png)
《唐雎不辱使命》作业题(一)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4分)①请广于君( ) ②岂直五百里哉( )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寡人谕矣 (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3、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列举了专诸刺王僚、、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4、阅读全文,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安陵君:秦王:唐雎:(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文,完成10——13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1分)(1)秦王怫然怒()(2)长跪而谢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1A、广故数言欲亡欲亡故不错意也B、虽千里不敢易也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C、臣未尝闻也尝遗余核舟 D 徒以有先生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答:4.请你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唐雎是个怎样的人(4分)答:(1)(2)(三)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复习23:唐雎不辱使命-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复习23:唐雎不辱使命-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fe622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a.png)
全文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第23篇 唐雎不辱使命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知识梳理
全文梳理
第一部分:出使缘由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 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 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jū)使于秦。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4.文意理解
(1)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三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 服的?
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并列 举了三个布衣之怒的例子来反驳秦王,表示要效法。最 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挫败秦王。
(2)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 又是什么?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文意理解 1. 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 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文 章,发表你的见解。 示例:我认为秦王不是英雄。因为他先以“天子之怒” 恫吓,后又“色挠”,说明他是一个骄横狂暴、外强中 干的人。或:我认为秦王是个英雄。秦王面对敢于拼命 的唐雎“长跪而谢”,并称赞唐雎,说明他是一个能审 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人。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 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 的武士。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1.下列句中标色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比较阅读(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比较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fbc74ad02de80d4d8404c.png)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
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
④雄:首领。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⑥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4分)(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臣未尝闻也( ) (3)休祲降于天( ) (4)卒赖其力(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学而.不思则罔C.聂政之.刺韩傀也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D.安陵君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6e47be53a580217fcfe53.png)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唐雎不辱使命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B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吉祥)D今日是.也(这样)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C.秦王谓.唐雎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休祲降于.天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表示祈使语气B.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加惠:增加恩惠C.非士.之怒也士:有武功的人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意:错误的意见4.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无丝竹之乱耳D.夫专诸之刺王僚也5.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b4184f763231126edb11c4.png)
10唐雎不辱使命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ɡuǎ)色挠.(n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ín)B.唐雎.(jū)缟.素(ɡāo)魏襄.王(xiānɡ)以头抢.地(qiānɡ)C.休寝.(jìn)韩傀.(ɡuī)夫.专诸(fú)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侵.犯(qīn)长跪.(ɡuì)寡人谕.矣(yǔ)1.答案 C A.凛lǐn。
B.缟ɡǎo。
D.谕yù。
2.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B.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D.休.祲降于天(休息)2.答案 D “休”是“吉祥”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B.徒以有先生也C.长跪而谢之 D.秦王怫然怒3.答案 A “错”同“措”。
4.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
今义:轻轻地抓。
)4.答案 D “挠”的古义是“屈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变成四个人)5.答案 B “缟素”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1)怒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怀怒.未发( )(2)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与①轻寡人与.( )②与.臣而将四矣( )6.答案(1)①动词,生气,发怒②名词,愤怒(2)①派遣②出使(3)①语气词,相当于“吗”②连词,和、同,此处可引申为“加上”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034d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b.png)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8分)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变化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jiāo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甲】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遵xún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lǐ数,也是中美两国相处的起码【乙】。
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
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cháo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丙】。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摘自《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汉字。
(4分)(2)填入【乙】【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准则本色B.原则本色C.准则底色D.原则底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结构上来说,“充满挑战、狂风巨浪、和平共处”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甲】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句号。
C.从复句类型看,画线的句子属于递进复句。
D.《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适用于这次的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
2.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②,八年风味徒思浙。
③,西北望,射天狼。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⑤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了词人对家人的思念,对成就功业的向往;李白的《行路难》中“,”以夸张的笔法写出了诗人面对美酒佳肴的无限惆怅。
3.学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分)(1)【新闻宣传展风姿】小华同学搜集到了一条有关“小说剧场”的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2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12月13日新华初中初三学子在二楼阶梯教室开展“小说剧场”展演活动。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2 (含答案)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2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faffdc3c1ec5da51e2707f.png)
10唐雎不辱使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休祲.()唐雎.()韩傀.() 色挠.()gǎo()素fú()然免冠徒xiǎn() 以头qiāng()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对镜帖花黄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唐雎认为安陵君“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秦王认为“天子之怒”的结果是“,”,“布衣之怒”的结果是“,”。
《唐雎不辱使命》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唐雎不辱使命》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e6320136ee06eff9aef807f0.png)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学常识《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二、基础知识1、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2)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吗”)(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2、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3、一词多义(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2)虽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词)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词)(3)徒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4)夫此庸夫之怒也(fū成年男子名词)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发语词无义)(5)以以头抢地耳(以:介词“用”)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以:介词“凭借”)徒以有先生也(以介词“因为”)以大易小(以介词,用)三、句子翻译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及其译文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及其译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4b1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e.png)
九年级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班级:姓名: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镀③。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长被:长矛。
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
详通“佯”,假装。
⑤擘:拆,掰开。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4分)⑴秦王怫然怒()⑵仓鹰击于殿上()⑶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⑷酒既酣()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徒以有先生也B.因以匕首刺王僚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天下编素,今日是也。
⑵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9.简答题。
(6分)⑴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
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⑵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4分)【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
伍子胥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
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
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
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分层作业)(解析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分层作业)(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86cb6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c.png)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选项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睢.(jū)要.离(yāo)以头抢.地(qiǎng)B.怫.然(fú)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C.休祲.(jìn)色挠.(náo)白虹.贯日(hóng)D.缟.素(gǎo)寡.人(guǎ)寡人谕.矣(yù)【答案】A【解析】A.睢--雎,以头抢.地(qiǎng)---qiāng。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答案】C【解析】缟素,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上白色丧服。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B.而.君逆寡人者学而.时习之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答案】C【解析】C项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A.表示祈使语气/代词,指鹏鸟。
B.表转折,但是、却/表顺接,并且。
D.因为/凭借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
面对秦王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述,有判断。
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场面中,重点塑造了唐雎这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
如唐雎在罗列专诸、聂政、要离的壮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答案】A【解析】“有失明君风度”与文意不符。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1b0200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d.png)
10 唐雎不辱使命——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课时优化训练1.对下列选文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B.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平民)D.休祲降于天 (休息)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和“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不以物喜C.以君为长者D.以刀劈狼首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跟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子之怒B.专诸之刺王僚也C.此皆布衣之士D.布衣之怒4.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此庸夫之怒也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增广、扩充)B.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C.且秦灭韩亡魏(同“无”,没有)D.而君逆寨人者(违背)6.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仓鹰击于殿上B.轻寡人与C.且秦灭韩亡魏D.天下缟素7.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增加恩惠,用大面积的土地来交换小面积的土地,真是太好了。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用方圆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呢?)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谢。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8.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9.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是现代汉语“呢”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十一 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十一 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1c105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6.png)
专题复习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2一、(2018·某某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②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③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④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⑥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⑦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⑧楚王问其故。
⑨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⑩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有人于.此。
于:介词,在。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之:结构助词,的。
C.以.牒为械。
以:介词,用。
D.乃.可攻也。
乃:副词,就2.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译文:(这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
B.“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译文:楚国的地方有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有五百里。
C.“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译文:公输盘因为我制造了云梯,那(我)就一定要攻打宋国。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译文:(我的弟子)(已)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敌人了。
3.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子类推出打算攻宋的楚王与“有窃疾”者无异,目的是规劝楚王放弃攻宋。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梳理及考题精练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梳理及考题精练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83b04f0740be1e650e9ad5.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梳理及考题精练卷【生字注音】唐睢不辱(jū)使命秦王怫(fú)然怒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休祲(jì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秦王色挠(nóo)【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置办)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2、古今异义词: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感谢)3、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4、一词多义:①徒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②惠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③若非若是也(像)若士必怒(如果)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⑴不辱使命(辱没、辜负)⑵易安陵(交换)⑶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⑷大王加惠(给予恩惠)⑸故不错意也(所以)⑹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⑺逆寡人者(违背)⑻非若是也(这样)⑼虽千里不敢易(即使)⑽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⑾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⑿布衣之怒(平民)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⒁以头抢地耳:撞;罢了⒂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⒃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⒄休祲:吉凶的征兆⒅秦王色挠(屈服)⒆寡人谕矣(明白,懂得)⒇免冠徒跣(脚)6、重点语句翻译: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虽然:既便如此。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及课后思考探究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及课后思考探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60a87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2.png)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及课后思考探究答案《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唐睢不辱(jū)使命?秦王怫(fú)然怒??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休祲(jì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秦王⾊挠(nóo)【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秦王不说(说:通“悦”,⾼兴)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置办)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2、古今异义词:长跪⽽谢之(古义:道歉今义:感谢)3、词类活⽤:①轻寡⼈与(轻,形容词⽤作动词,意动⽤法,“认为……轻”,⼩看)②请⼴于君(⼴,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法,“使……扩充”)③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4、⼀词多义:①徒免冠徒跣(空,本⽂可以解释成光着)徒以有先⽣也(仅仅,只)????②惠⼤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③若⾮若是也(像)若⼠必怒(如果)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⑴不辱使命(辱没、辜负)??⑵易安陵(交换)⑶其许寡⼈(句中⽤来加重语⽓的助词)(答应)??⑷⼤王加惠(给予恩惠)??⑸故不错意也(所以)??⑹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⑺逆寡⼈者(违背)??⑻⾮若是也(这样)??⑼虽千⾥不敢易(即使)??⑽岂直五百⾥哉(难道)(只,仅仅)???⑾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⑿布⾐之怒(平民)??⒀公亦尝闻天⼦之怒乎(先⽣)(曾经)?⒁以头抢地⽿:撞;罢了????⒂庸夫之怒(平庸⽆能的⼈)⒃⾮⼠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⒄休祲:吉凶的征兆?⒅秦王⾊挠(屈服)????⒆寡⼈谕矣(明⽩,懂得)??⒇免冠徒跣(脚)6、重点语句翻译:①寡⼈欲以五百⾥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我想要⽤⽅圆五百⾥的⼟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②⼤王加惠,以⼤易⼩,甚善;虽然,受地于先⽣,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王给予恩惠,⽤(贵国的)⼤⾯积的⼟地来换(敝国)⼩⾯积的⼟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专题34《唐雎不辱使命》(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34《唐雎不辱使命》(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9b08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a.png)
专题34:《唐雎不辱使命》(原卷版)过关检测一、(2023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B.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乐者C.且秦灭韩亡.魏/河曲智叟亡.以应D.非士.之怒也/管夷吾举于士.(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以“天子之怒”恫吓唐雎,唐雎从容镇定,并以“士之怒”驳斥了秦王“天子之怒”。
B.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C.全文成功塑造了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形象,也揭露了秦王骄横无礼、色厉内荏本质。
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含答案解析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含答案解析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327229a6c30c2259019e5d.png)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凡千百辈,不可悉数数:计算,查点B. 以卑凌尊,以下干上干:冒犯,干犯C. 晓人不当如是邪晓:知道,明白D. 敬宗皇帝欲幸骊山幸:君王到某地游玩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纳谏而悔过行道者渔父莞尔而笑B.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退论书策以舒其愤C. 此乃常人之情而后乃今将图南D.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院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唐睢不辱使命》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
![《唐睢不辱使命》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32d7826b4daa58da0114a12.png)
《唐睢不辱使命》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自学指导:日积月累一、通假字1.秦王不说(说:通“悦”。
高兴)2.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安放)3.轻寡人与(与:通“欤”。
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4.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苍鹰即老鹰)5.寡人谕矣(谕:通“喻”。
知晓、明白)6.以头抢地尔(尔:通“耳”。
语气词,罢了)二、古今异义1.唐雎不辱使命(使命:古义指出使的任务;今指重大的任务)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今义指孤独无助的人)3.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代为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这样、如此;今作转折连词,常与“但是”配套使用)4.非若是也(是:古义指这样、如此;今常用作判断词)5.休祲降于天(休:古义指吉祥;今常用为休息)6.愿终守之,弗敢易(愿:古义指希望;今义为愿望)三、一词多义夫①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义)以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把、凭,介词,下文“以头抢地尔”、“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以”与此同)②以君为长者(因,介词,下文“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与此同)亦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副词)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不过,副词)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派、派遣,动词)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使”是出使,两个“使’’均为动词)虽①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让步连词)怒①秦王怫然怒(生气、发怒,动词,下文“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此庸夫之怒”、“非士之②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徒①免冠徒跣(光着,动词)②徒以有先王也(只、仅仅,副词)四、词类活用1.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
脱去。
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2.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
穿丧服)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唐雎不辱使命》和《曹刿论战》文言文比较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和《曹刿论战》文言文比较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88826c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7d.png)
《唐雎不辱使命》和《曹刿论战》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___________(2)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3)虽千里不敢易.也_____________(4)今日是.也_____________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理解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
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
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1、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1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1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
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1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
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5、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
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
不求统一。
1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
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17、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唐雎不辱使命开放性试题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
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
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
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分)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