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器酒具(一)
古代酒器
![古代酒器](https://img.taocdn.com/s3/m/9a0af40ea216147917112854.png)
◆爵jué——是一种三脚、大腹、有把、饰有禾纹的酒器,或饰有鸟雀图形的敞口酒器。
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用以饮酒,兼可温酒。
《说文》:"爵,礼器也"。
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缘,后面有尾,腹下有细长的足,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
地下发掘出来的有陶制和青铜制,但《左传》上却说是玉制酒器。
现在看到的都比爵要大一些,古书上说可容酒6升。
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君王赐酒给臣下用。
所以它和“爵禄”、“爵位”有联系。
◆尊zūn——它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圈足。
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
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尊,形制则为大口或兼尖底。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一些为人注目的刻划符号,就是刻在大口尊上的。
这种尊可能是用来酿酒的。
商代以后的铜尊,则为盛酒器。
在郑州铭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
这种釉陶尊,主要为敞口、折肩、深腹、凹底的形制,个别已有圈足的。
商末周初还有一种特大侈口、筒状的尊,学者或称之为“觚形尊”。
西周中期的尊,有体卑、短颈、垂腹的特点。
此外,有的尊或有盖,或有鋬(把手),或方形,或圆口方体,不一而足。
著名的四羊尊,就是方尊的优秀代表。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件尊盘,尊立于盘上,二者合为一体,尊的口、腹及盘的周身,均有极其繁缛的透雕纹饰,它不仅造型精美,而且是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即掌握了熔模技术的确证。
还有一种形制更特殊的鸟兽形尊,即尊的整体为一立体的鸟兽形状,有盖、有流,且盖、流处理极巧妙。
如夔纹象尊的口盖,设於象背,而盖纽又是一只小象,形成大象驮小象的艺术造形,十分生动。
此外,还有鸟尊、鸮尊、驹尊、犀尊、羊尊、虎尊,不胜枚举。
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所以有些礼器,常自铭为“尊彝”。
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就是与谈判对方在饮酒食肉的酒宴上取胜。
俎是盛肉器。
古代器皿名称大全
![古代器皿名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14843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6.png)
古代器皿名称大全1、觥:汉语拼音:gōng基本解释: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
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
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
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
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
出现于殷商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基本式样有:角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咸组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属。
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长方体龙头盖圈足式,体及圈足皆为长方形,流前伸较长,盖前端为大龙头,后端为一大兽面,圈足内收,鋬厚大,作鸟形。
长方体垂角兽头盖圈足式,器体长方,盖前端为大垂角兽,似为羊头,后端为大兽面纹,圈足周边较其他样式有所放大。
椭圆体龙头盖鼓腹内隔式,器体椭圆而长,腹鼓出,龙头盖有钮,附一小斗,体内有一隔层,分为二室。
2、鬲汉语拼音:lì基本解释:古代煮饭用的炊器。
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
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
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描述: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
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e510e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c.png)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
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在此时盛行。
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美轮美奂。
各式各样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
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青铜时代酒器种类很多,有温酒器、盛酒器、饮酒器、挹注器、承尊器等,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青铜时代的典型酒器类型及酒器特征。
一、温酒器1、爵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
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
爵“爵”的定名始于宋人。
铜爵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酒器,通行至西周。
西周中期后即基本不见。
但《左传》记春秋事仍言及爵,如此书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2、角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柱。
角《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最初当为普通斟酒器皿,供低级别贵族使用。
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3、斝(jiǎ)斝(jiǎ)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pàn)(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斝(jiǎ)斝(jiǎ)是中国古代先民用于温酒的小型容酒器,行裸礼时所用,或兼作温酒器。
源于同形陶器。
4、鐎(jiāo)被现代学者通称为鐎(jiāo)的青铜器,其形制特征是:圆腹,扁体,小口,直颈,有盖,上腹部有流,曲喙,肩上有提梁,或以链索与盖相连,腹下作三或四蹄足。
古代酒具知识点总结
![古代酒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381f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f.png)
在古代,饮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古代酒具在当时的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酒具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它们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聚会方式和不同的喝酒仪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就古代酒具的种类、用途和文化意义做一些基本的总结和介绍。
一、酒器的分类古代酒器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形态、用途来进行分类:1. 根据形态:(1) 瓶:瓶是一种储存酒水的器具,古代的瓶多呈圆柱形状,有着长颈、腹大、底足的形态。
瓶体多由陶瓷、青铜等材料制成。
古代瓶的装饰以青铜铸造的钟鼎纹饰及陶器上的花纹装饰为主。
(2) 壶:壶是盛酒器的一种,古代壶多为单柄,有一个长颈和弯曲的壶嘴,大多数由瓷器、青铜等材料制成。
壶的装饰多以青铜铸造的鸟兽纹饰及陶器上的施釉技法为主。
(3) 罐:罐是一种盛酒器,形状较矮,腹部较大,多为多柄。
古代罐多由陶瓷、青铜等材料制成。
罐的装饰多以青铜铸造的人物纹饰及陶器上的刻花技法为主。
2. 根据用途:(1) 敬酒器:用于宴会宴请客人时,主人必备的敬酒器。
通常是一种公共酒具,用于酒宴或宴会时向客人敬酒。
(2) 器皿:用于盛酒、斟酒的器皿,包括瓶、壶、罐等。
(3) 服饰饮具:古代有一种饮具就是被制成了服饰的形态。
如唐代的鸳鸯杯,两个杯子合在一起,外形似鸳鸯,意味着恩爱,并将其作为婚庆礼品。
二、酒器的用途古代酒器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盛酒斟酒:壶、瓶、罐等器皿主要用于盛酒、斟酒,供客人享用。
在古代的酒宴上,主人通常会用这些酒具向客人敬酒。
2. 藏酒器:古代的壶、罐、坛等酒器通常可以盛放酒水,用于长时间的储存。
3. 祭祀用途:古代的酒器还常用于祭祀活动,供神祗或祖先使用。
4. 装饰用途:古代的酒器在一定程度上也用于装饰,表现社会地位和财富。
古代的酒器在人们的生活中除了作为日常用具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1. 社交文化:古代酒器在饮酒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交的重要媒介。
在古代宴会上,主人用敬酒器斟酒向客人敬酒,具有礼节之意。
课件:第4章 酒器酒具
![课件:第4章 酒器酒具](https://img.taocdn.com/s3/m/181211e97cd184254b3535e9.png)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原始时期陶制酒器文化
第二节 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酒器文化 第三节 秦汉漆制酒器文化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酒器文化 第五节 隋唐五代酒器文化 第六节 宋元明清时期酒器文化 第七节 当代酒器文化 第八节 国外酒具种类
思考题:
1、酒器分哪些?历代的代表作有哪些? 2、历史发展对酒器的演变的影响? 3、你认为现代家庭应准备的酒器有哪些?
• 饮酒须持器。酒器不仅是饮酒的器具,而且成为工艺品, 具有艺术的价值,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古人云,“非酒 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 食不如美器”,饮酒时,不仅讲究对象、环境、时令等, 而且十分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用 途,不同的等级,所用的酒器皆不同。因而我国古代酒器 的生产如同酒一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早在新石器时代, 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到商周时期,青铜 酒器应运而生,如尊、爵、青铜壶等。汉代则又出现了琉 璃杯、海螺杯、玉杯,在豪族显宦的酒宴上出现了金杯和 银杯。
• 夏商时代中国社会已进入奴隶制时代。奴 隶主酗酒作乐,酒器大量盛行,陶制酒器 器型已相当丰富。饮器有有觚(gū )、盉(he)、 爵、杯,盛器有壶、尊等。
• 西周时代陶制酒器因统治者严禁酗酒,出 士数量明显减少,春秋战国继续,陶制酒 器一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是大众用品。
第二节 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酒器文化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 青瓷酒器文化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瓷器酒具的性能都 超越陶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制酒杯盛行。唐 代的瓷器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 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 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 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能盛酒, 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是 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 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 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 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 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 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酒文化之酒具
![酒文化之酒具](https://img.taocdn.com/s3/m/7651d8fea26925c52dc5bf74.png)
“杯”酒人 生
杯酒人生 --- 中国酒具文化
徐悠优
酒具
• 酒具:贮酒、盛酒、饮酒的器具。 • 酒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
展背景下的产物,各种酒具都从 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 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一.远古时代的酒器: • 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
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玉露酒)
↑ (
↓
百古
草藤
翡
酒 )
杯
翠
杯
( 梨 花 酒 )
石杯↑
外 白 酒
琥 珀
)杯
↑
( 关
羊脂白玉杯↓
(汾酒)
←
紫檀杯
国外酒器
• 威士忌纯饮杯 • (Whisky Line) • 1.5 ~ 3 oz
• 雪利和波特杯 • (Sherry & Port) • 2 ~ 3 oz
白兰地专用杯 (Brandy Snifter) 3 ~ 8 oz ↘
鸡尾酒杯 (Cocktail)
← 2 ~ 4.5 oz 甜酒杯
(Liqueur) 1 ~ 1.5 oz
酸酒杯 (Sour Cocktail Glass)
4.2 ~ 6 oz
• • 啤酒杯 Beer
10 ~12 oz
香槟酒杯 (Champagen Cocktail
Glass)
4.5 ~ 6oz
• 古典杯 • (Old Fashioned) • 6 ~ 8 oz
冷饮杯 [Cooler (or Tall
Glass)] 15 ~ 16.5 oz
高 杯 (
海 波 杯
(Highball)
• 6 ~ 10 oz
中国饮酒器具
![中国饮酒器具](https://img.taocdn.com/s3/m/843ec269551810a6f52486b1.png)
3.秦汉漆制酒器
• 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走向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开始流行漆制 酒具。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是用漆涂于木器之上,这种酒 器很讲究,美观大方又轻便。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 杯114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湖南马王堆汉墓也出土的朱漆木制酒杯, 出土了耳杯90件。光彩夺目,亮丽如新,是漆制酒器的代表。
• 在新石器时期晚期,从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看出,酒具的类型增 加,有:罐、瓮、盂、碗、杯、罍 l
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人形彩陶壶
灰陶大酒尊
黑陶象鼻盉hé
• 猪形灰陶鬶
• 兽形灰陶鬶
• 彩陶觚gū
竹木酒具
• 一般选择树龄较长、木纹细腻、木质坚硬的木头,晾干、去皮、 挖空,再打磨即成。还有的木碗木杯是用树根制成,再漆上清漆 或朱漆。注酒入杯,酒色在杯底色的衬映下呈美丽的琥珀色。
•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这 一时期的酒器大体上继承了东周的遗风,北方以青铜为主,南方以青铜和漆 器并重,如在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酒器,镶金错银,嵌入宝石, 极尽奢侈。而湖南马王堆一号墓则出土大量漆酒器,彩绘鲜艳堪称漆酒器中 极品。
• 此外还少量金、银、玉、角、象牙、瓷等酒器。虽然陶酒器仍还有,但多数 已亦成大型的贮酒器。
• 竹酒杯有筒制、根制两种。筒制竹酒杯制作十分简单:取一节竹 筒,一截为二,竹节为底,每节竹筒可形成两只酒杯。将竹根晾 干,把侧根、须根削去,再把主根挖空为容器,将外部打磨光亮 即可。
2.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酒器
•在商周朝代,由于生产力提高,酿酒业发达,青铜制作技术成熟, 中国酒器达到了前所末有的繁荣。出现了尊、罍、瓿、卣、盉壶等 盛酒器。斝jiǎ、盉等温酒器;爵、角、觥、觚gū等饮酒器。 •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 •东周时期,已有少量金银器出现 •西周时期,朝廷中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精美酒器的官员——郁人。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宋辽金元时期]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宋辽金元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f5c46c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7.png)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宋辽金元时期]宋辽金元酒器:影青温碗注子规格:通高25.8厘米TotalHeight25.8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北宋NorthernSo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瓷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宋辽金元酒器收藏地:安徽省博物馆中文名称:影青温碗注子英文名称:YingQing(mistyblue)wine-warmingewerandbowl 介绍一套精美的酒具此温碗注子1963年于安徽宿松洛土村北宋墓出土,由温碗和酒注子配套组成。
温碗为高圈足深腹莲花形,各莲瓣间的边沿连以刻划的缠枝花卉,圈足外环贴覆瓣莲花。
酒注置于温碗中,为与温碗相配合,酒注通体也作六瓣瓜棱形。
直口广肩,口部套以筒形盖,盖顶塑一蹲狮。
瓶颈下饰贴花覆莲纹一周,肩部微折,高度约与碗口平齐,流柄对称,位于肩的上部。
注与碗的上下组合和整个花纹图案设计,协调完美,胎质细腻,釉色明澈温润,青素淡雅,是一套精美的生活用器。
凉酒消暑,温酒暖胃我国古代不仅有饮凉酒的嗜好,也有喝热酒的习俗。
一般来说,给酒加热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将酒瓶放置炭火之上加热,如河南巩义市出土的宋代厨娘温酒图;二是用温碗注子给酒加热。
按宋代的饮酒习俗,是将盛满酒的注子放入温碗之中,碗内加注热水,用以温酒,然后斟入台盏或杯中饮用。
由于碗内的热水可随时更换,因此使用这套酒器可以达到时刻保温的目的。
宋代温碗注的发现在宋代,使用如此成套温酒器来温酒的习俗颇为流行。
南方瓷窑多有烧造,除安徽外,在江苏、江西、浙江等地的宋墓中多有出土,北方如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洛宁乐重进石棺画像中均绘有形制与之相近的成套酒器;内蒙、辽宁等地辽墓中亦有出土,就连传世的南唐古画《韩熙载夜宴图》中也有与之相同的温酒注碗。
蓄妓纳客为哪般《韩熙载夜宴图》,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南唐顾闳中的绘画真迹。
长卷,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韩熙载为南唐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古代酒具
![古代酒具](https://img.taocdn.com/s3/m/7b4f1bc96137ee06eff9184a.png)
中华五千年历史当中,酒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也只能从一些残留的影像中去寻找它,而酒具就是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形也随之发生变化。
欣赏一下各式精美绝伦的古代酒具。
1、彩陶双联壶规格:口径6.5厘米、高20厘米功能:酒具年代: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收藏地:郑州市博物馆原始社会的彩绘“合卺杯”中国人喝“交杯酒”的悠久习俗。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结婚时就已经有喝交杯酒的习俗,如战国楚墓中曾出土的彩绘联体杯,即为结婚时喝交杯酒使用的“合卺杯”。
大河村出土的这件彩陶双联壶亦是双腹相联,成双成对,是否也有新人喝交杯酒之意呢?此件器物造型新颖,色彩鲜艳,是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彩陶中唯一的一件联腹壶,堪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艺术精品。
2、青铜方尊规格:通高44厘米TotalHeight44cm年代:商代晚期质地类型:铜器功用类型:酒具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具有东夷特色的青铜方尊这件方尊,与传世的“亚丑”方尊和“亚丑者〓”方尊的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相同,特别是与后者,连重量都完全相同。
成组的“亚丑”器多出土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大型商墓中,可见殷墟第一六○号商墓的墓主与当时的东夷人之间存有某种特殊关系。
3、云纹高足玉杯规格:高14.5厘米年代:秦代质地类型:玉器功用类型:酒具收藏地:西安市文管会两汉玉高足酒杯的先祖.此类高足玉杯,普遍流行于两汉时期,如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承盘高足玉杯,和洛阳出土的三国时期魏国的白玉酒杯,在形制上与这件高足玉杯极为相似。
这件秦代的云纹高足玉杯就是它们的鼻祖。
世界第七大奇迹秦王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但在这短短的十九年里,为世界人类创造了许多的奇迹,让世人叹为观止。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就是令人最为惊叹之处。
4、鸟篆纹铜壶规格:高40厘米年代:西汉质地类型:铜器功用类型:酒具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系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一件精美的青铜酒器。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https://img.taocdn.com/s3/m/829924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4.png)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唐代Ta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介绍唐代釉陶精品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
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
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
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
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
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
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
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 =========================================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 jumping horse介绍骏马醉舞伴酒兴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古代酒器酒具选
![古代酒器酒具选](https://img.taocdn.com/s3/m/d55e1d06227916888486d7a2.png)
古代酒器酒具选史前时期酒具:黄陶鬶史前时期酒具:白陶鬶夏商周时期酒器:青铜方尊夏商周时期酒器:象形铜尊夏商周时期酒器:双联漆杯夏商周时期酒器:陶质贮酒器夏商周时期酒器:白陶鬶夏商周时期酒器:黑陶|象鼻盉夏商周时期酒器:莲鹤方壶夏商周时期酒器:偃师商城铜斝夏商周时期酒器:龙耳虎足铜方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鸟篆纹铜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漆画枋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温酒炉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青铜合卺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镶琉璃铜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白玉觥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四神温酒炉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隋唐酒器:舞马银壶隋唐酒器:褐釉双龙耳壶隋唐酒器:镶金牛首玛瑙觥隋唐酒器:鎏金胡人头执壶隋唐酒器: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隋唐酒器:金杯和金釦玉碗隋唐酒器:双身龙耳白瓷瓶隋唐酒器:鸬鹚杓隋唐酒器:凤首龙柄青瓷执壶隋唐酒器:掐丝团花金杯隋唐酒器:八棱人物金杯隋唐酒器:金花鸳鸯银羽觞隋唐酒器: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隋唐酒器:宣徽酒坊银酒注子隋唐酒器:狩猎纹高足银杯宋辽金元酒器:影青温碗注子宋辽金元酒器:鱼形提梁银壶宋辽金元酒器: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宋辽金元酒器:耀州窑青瓷倒装壶宋辽金元酒器:白釉莲花温碗注子宋辽金元酒器:蓝釉爵杯宋辽金元酒器:朱碧山银龙槎宋辽金元酒器:镂空折枝花高足杯宋辽金元酒器:伎乐纹双人耳玉杯宋辽金元酒器:黑釉剔刻花瓷扁壶明清时期酒器:斗彩高士杯明清时期酒器:彩漆鸟形杯明清时期酒器:金瓯永固金杯明清时期酒器:琥珀荷叶杯明清时期酒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明清时期酒器:犀角槎杯明清时期酒器:带托金酒注明清时期酒器:项圣思蟠桃形紫砂杯明清时期酒器:仿哥窑高足杯明清时期酒器:青花海兽高足杯明清时期酒器:青花缠枝莲纹杯明清时期酒器:金托金爵杯酒器和水器酒器和水器均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主要种类。
酒器主要可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
水器多用于盥洗,所以亦称为盥器,又可分为注水器,承水器,盛水器三种,器型不多,主要有盘、鉴。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6e409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6.png)
青铜器酒器分类一、酒器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酒器作为饮酒的工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其中,青铜器酒器作为古代酒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青铜器酒器的分类青铜器酒器按照形状和功能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将从形状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
1. 形状分类(1)杯:杯是最常见的酒器之一。
青铜器酒杯形状各异,有圆杯、方杯、腹大口小杯等。
其中,方杯多为四方形或八方形,具有古朴的风格;腹大口小杯则为上宽下窄的形状,方便握持。
(2)壶:壶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
青铜器酒壶常见的形状有直口壶、弯口壶、长颈壶等,各具特色。
直口壶一般有细长的颈部和宽口,利于倒酒;弯口壶则具有弯曲的口部,方便饮酒;长颈壶则带有长颈,有利于保存酒液的香气。
(3)盖杯:盖杯是一种带有盖子的酒器。
青铜器酒盖杯造型优美,盖子上常雕刻有动物、花纹等装饰,增加了艺术性。
盖杯既可以保持酒液的温度,又可以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
(4)罐:罐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常用于存放酒液。
青铜器酒罐通常有两个耳部和一个口部,造型古朴大气。
罐的容量较大,适合于家庭聚会或宴会等场合使用。
2. 功能分类(1)酒器:酒器是专门用于盛装酒液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盛装酒液,保持酒液的温度和口感。
同时,酒器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常常雕刻有各种纹饰和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审美。
(2)祭器:祭器是用于祭祀活动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在古代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祭器一般具有较大的容量和独特的形状,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青铜器酒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的纹饰常常使人叹为观止。
(3)礼器:礼器是古代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在古代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礼器一般具有庄重的外观和精美的装饰,以体现尊贵和尊重。
青铜器酒器作为礼器,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常常使人为之倾倒。
三、青铜器酒器的文化价值青铜器酒器作为古代文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酒器类别
![中国古代酒器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92ac0a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3.png)
中国古代酒器类别中国古代酒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器逐渐从纯粹的功能性容器发展为艺术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特色。
在中国古代,酒具不仅用于存放酒水,还被视为重要的礼仪物品,用于传统宴会和宗教仪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酒器的类别。
1.酒壶酒壶是一种用于装酒的容器,多数为陶器或瓷器制成。
在古代中国,酒壶广泛使用并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和样式。
酒壶的设计考虑到了使用的方便性和外观的美观性,有些酒壶还会有镂空的装饰,增加了艺术价值。
2.酒杯酒杯用于饮酒,是古代宴会和宴席的必备之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杯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友谊和欢乐。
酒杯的材质多样,包括瓷器、玉器、金属器等。
在杯身的设计上,也经常采用传统的纹饰和图案。
古代的酒杯往往是手工制作的,每个杯子都有着独特的细节和装饰,彰显了古代艺术家的技艺和创造力。
3.酒托酒托是一种用于放置酒杯的小台子。
它有助于保持杯子的稳定,避免摇晃和倾倒。
酒托多数由木材或红木制成,具有精美的雕刻装饰。
有些酒托还附有小把手,方便携带和使用。
4.酒盘酒盘是用来放置酒杯和酒壶的大型容器。
它通常由铜制成,有时还会使用其他贵重金属,如银和金。
酒盘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酒盘上的装饰常常采用浮雕、镶嵌和刻花等工艺,展示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5.酒碗酒碗通常较小,用于喝酒。
古代的酒碗形状多样,有些是浅碗形,有些是高脚碗形。
酒碗的底部常常雕刻有吉祥图案和纹饰,象征好运和祝福。
一些精美的出土文物中的酒碗已成为研究古代艺术和手工艺制品的重要资料。
6.酒瓮酒瓮是古代用来贮存大量酒水的容器。
它通常由陶瓷制成,具有较大的容量,并以其坚固、耐用和保鲜功能而受到重视。
许多古代酒瓮上都镶嵌有精美的陶瓷图案和纹饰,使其成为重要的艺术品。
总结:中国古代酒器的种类丰富多样,每种酒器都有其独特的形状、材质和装饰。
这些酒器不仅是古代社交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艺术和手工艺的精华之一。
中国古代酒具
![中国古代酒具](https://img.taocdn.com/s3/m/102bb13e67ec102de2bd8986.png)
1、觥(gong):酒器,盖作兽头形。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觥筹:酒杯和酒筹。
酒筹用以计算饮酒的数量。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羿者胜,~~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 罍(lei):同“罍”盛酒的器皿,形状像壶。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怙。
”《礼记•礼器》:“庙堂之上,~尊在阼。
”(阼:古代东面的台阶,迎客宾处)4、尊:古代酒器(同樽)。
《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觞三行管子趋出。
”元稹《有酒》诗:“有酒有酒香满尊,居宁不饮开君颜?”5、樽:酒杯。
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醅(pei:没过滤的酒)。
”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觞(shang):酒杯。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
”颜延之《陶徵士诔》:“念昔宴私,举~相海。
”7、钟:酒器。
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
”8、盅:饮酒、喝茶用的没有把的杯子。
9、斗:盛酒器物,也叫羹斗,有柄。
《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黄 :gou长寿。
指老人。
”《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酌(zhuo):酒杯,酒。
《楚辞•招魂》:“华~既陈,有琼浆些。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以奏尔时。
”12、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 者,浮以为大白。
”( :jiao把杯中酒喝干。
浮:罚)13、角(jue):酒器。
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
”14、觯(zhi):一种盛酒的器皿,似尊而小。
《礼记•礼器》:“尊者举~,卑者举角。
”15、壶:古代一种盛粮食或酒浆的器皿。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古代饮酒的器皿
![古代饮酒的器皿](https://img.taocdn.com/s3/m/6627b0d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d.png)
古代饮酒的器皿古代饮酒的器皿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居住时代。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器皿来盛放和享用酒类饮品。
这些器皿的形状、材质和饮用方式都与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密切相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常见的饮酒器皿。
1.角觥(jiǎo gōng):角觥是古代中国饮酒的器皿之一,它来源于白鹿角制成。
角觥独特的造型,具有一端尖锐而另一端开口,可以倒酒。
角觥的主人通常会以它来款待宾客,并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觥的大小也可以反映人们的身份和地位,它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2.玉杯(yù bēi):玉杯是中国古代贵族和皇室常用的饮酒器皿。
玉杯通常由上等的玉石制成,外观光滑、纹理精美。
玉杯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与祥瑞、吉祥的象征物有关,同时玉杯也被视为一种奢华的象征。
在古代,举行重要场合的宴会时,玉杯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以示隆重。
3.金银杯(jīn yín bēi):金银杯在古代中国是富有和权力的象征。
这些杯子通常由黄金或白银制成,外观华丽、光彩照人。
金杯和银杯多用于贵族、王室和富商举办的盛宴上。
拥有金银杯的人可以向来宾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同时也凸显了他们的崇高身份。
4.青铜爵(qīng tóng jué):青铜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酒器,它源于青铜器的发展。
青铜爵一般造型独特,容积较大,用于举行宴会时供宾客饮用。
青铜爵通常由青铜制成,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纹饰,展示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美学观念。
爵的形状通常是高大的杯身,杯口和杯底都扩大,方便盛酒和稳固放置。
5.瓷杯(cí bēi):瓷杯是中国古代及现代常见的饮酒器皿之一。
瓷器的制作技术首次出现在中国,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杯外观光滑、质地坚硬,透明度高。
瓷杯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和用途来选择。
瓷杯的使用广泛,既可以在宴会上使用,也可以在家庭聚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
以上介绍了古代中国常见的饮酒器皿。
酒器
![酒器](https://img.taocdn.com/s3/m/c760890476c66137ee06199b.png)
1.原始社会: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两种,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器形有壶、尊、鬶、觚、罍和蛋壳黑陶杯等。
蛋壳黑陶高柄杯:山东龙山文化最高级的饮酒具英文名称: Eggshell black pottery cup with high stem规格: 口径8.5厘米、底径4.2厘米、高16.8厘米年代: 山东龙山文化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收藏地: 山东大学考古系出土地:此杯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2.夏: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少数为漆器。
器形有陶觚[gū]、爵、尊、罍[léi]、鬶[guī]、盉[hé],铜爵、斝[jiǎ]和漆觚等。
灰陶大口尊:此尊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是一件陶质贮酒器英文名称: Grey pottery zun with a big mouth规格: 高39厘米年代: 二里头文化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3.商: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作辅助。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盉、斝,铜觚、爵、尊、罍、卣[yǒu]、斝、盉、瓿[bù]、方彝[yí]、壶、杯子、挹[yì]等。
原始瓷器主要为尊,象牙酒器仅有杯子一种,漆器保存不好,可辨器形者有漆觚和杯子等。
青铜方尊:1990年出土于安阳殷墟郭家庄第一六○号商墓中,具有东夷特色的青铜方尊英文名称: Bronze rectangular zun规格: 通高44厘米 Total Height 44cm年代: 商代晚期质地类型: 青铜器功用类型: 酒具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象牙觥[gōng]杯:象牙觥杯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中,由象牙根段制成英文名称: Ivory gong-shaped cup规格: 通高55厘米、杯身高42厘米、壁厚0.9厘米年代: 商代晚期质地类型: 牙骨器功用类型: 酒具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周:以青铜酒器为大宗,原始瓷酒器略有发展,漆酒器品类较商代晚期为多。
酒器
![酒器](https://img.taocdn.com/s3/m/993af9280722192e4536f638.png)
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 Banp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船形彩陶壶 Boat-shaped painted pottery pot 规格:口径4.5厘米、宽24.9厘米、通高15.6厘米 Mouth Dia. 4.5cm· Width 24.9cm· Total Height 15.6cm
.
. . Mouth Dia. . cm· Base cm· Height . cm
Eggshell black pottery cup
Yellow pottery gui
规格:通高29.2厘米 Total Height 29.2cm
黄 陶 鬶
White pottery gui
白 陶 鬶
规格:高29.2厘米 Total Height 29.2cm
Bronze rectangular zun
青 铜 方 尊
象形铜尊Bronze zun shaped of elephant
White pottery gui
白 陶 鬶
Grey pottery zun with文 化 灰 陶 大 口 尊
Black pottery he with elephant-noseshaped spout
四、隋 唐 酒 器
鹦鹉杯Cup made of conch
Green—glazed twin hu
绿 釉 联 体 壶
舞 马 银 壶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 jumping horse
White porcelain ewer
白 瓷 执 壶
Blue—glazed hu with two handles
Covered white porcelain zun
图解青铜器之二-酒器.1
![图解青铜器之二-酒器.1](https://img.taocdn.com/s3/m/920b24eb647d27284a735146.png)
角
• 斟酒器,形制与爵相似,不同之处是无流,口部两侧均为尾。 • 多为深腹圆底,少量有盖。
觚
• 饮酒器。 • 最早见于商早期,其形制变化不大,为一有圈足的侈口高体杯。商早期觚体 一般较粗,商中晚期器型细长,并在圈足下加上边圈。觚与爵是一组基本的酒 器,也有与斝组合的,常相伴出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觯(zhì)
尊
• 裸酒器,在裸礼中裸酒(以酒洒地)以祭神或祖先,称裸斝。 • 鼓腹平底、侈口双柱,三角锥形空足,腹部一侧有鋬,弧形,鋬孔较大。 • 初见于夏晚期,柱较小,形似鬲;商早中期形制变化不大。至商晚期盛行, 西周中期后逐渐杯其他酒具取代。商末周初斝形似爵,腹部变大,出现方形腹, 双柱增高且有菌帽装饰。
斝(jiǎ)
• 裸酒器,在裸礼中裸酒(以酒洒地)以祭神或祖先,称裸斝。 • 鼓腹平底、侈口双柱,三角锥形空足,腹部一侧有鋬,弧形,鋬孔较大。 • 初见于夏晚期,柱较小,形似鬲;商早中期形制变化不大。至商晚期盛行, 西周中期后逐渐杯其他酒具取代。商末周初斝形似爵,腹部变大,出现方形腹, 双柱增高且有菌帽装饰。
图解青铜器之二
酒 器 之爵、角、觚、觯、杯、斝、尊
爵
• 斟酒器,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其形式仿自陶爵。 • 器体如杯,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pàn,把手),下有三足。 • 最早见于夏晚期,商早中期爵壁很薄,腹部扁圆形,平底,无柱或有钩形小 柱,细锥足;自商晚期到西周,爵壁厚实,流和尾上翘,柱的顶端有菌形、帽 形装饰,足很长,三角形,外撇。也有腹部方形的爵,很少见。
• 饮酒器。 •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有圆体和椭圆体两种,大多数有盖。西周早期较 为流行,西周晚期出现颈细长的圆形觯。到春秋时期,觯有自名“耑”者。
宋朝人喝酒用的器具
![宋朝人喝酒用的器具](https://img.taocdn.com/s3/m/401804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a.png)
宋朝人喝酒用的器具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时代。
当时的宋朝人在喝酒时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器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宋朝人喝酒时使用的器具,按照列表划分好。
酒器类:1. 瓶:宋代人用来盛放酒的器具之一。
宋代的瓶多为陶瓷制作,有高瓶、匣瓶、樽瓶等多种形状和大小。
2. 壶:宋代人喜欢用壶来保存酒,尤其是使用陶瓷制成的小巧壶。
壶有长颈和短颈之分,上面通常还有盖子,方便保存。
酒杯类:1. 碗:宋代的酒碗多为陶瓷制成,形状较为简单,口径较宽,便于饮酒。
碗的造型多样,有浅碗、高碗、宣碗等。
2. 盏:宋代的酒盏也是陶瓷制成,形状小巧玲珑。
盏的底部有个小孔,可以通过小孔倒酒,倒酒时会有流光溢彩的效果,十分赏心悦目。
3. 杯:宋代的酒杯多为金属制成,如铜制、银制等。
杯子造型精美,通常有镂空花纹,显得华丽而典雅。
酒具类:1. 纸扇:宋代人在夏日饮酒时,会用扇子扇扇,扇风徐徐,以凉爽身心,增添喝酒的乐趣。
2. 筷子:喝酒时,宋代人常常用筷子夹起酒菜品尝,筷子成为不可或缺的酒具之一。
3. 筒子:宋代人在宴会上用来盛放酒的木质大筒,又称作"醺坛"。
筒子高大结实,装酒时可以装上百斤的酒,非常方便。
酒盒类:1. 璧盒:宋代的璧盒多为漆木制成,造型精美,可以装放酒器和酒具,便于携带。
2. 匣子:宋代的匣子通常是木制的,像一个小小的箱子,可以用来存放酒瓶、杯盏等酒具,具有保护和便携的作用。
以上是宋代人喝酒时常用的一些器具,这些器具不仅具备实用性,而且在造型、材质上也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这些器具的使用,也反映了宋代人对美食和酒文化的重视,是宋代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酒器种类
![古代酒器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17b30de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8.png)
古代酒器种类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地区的饮酒习惯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一些古代酒器的种类:
1.觥(gōng):觥是古代中国酒器的一种,通常由玉、陶瓷、青铜等材料制成,形状像一个高脚杯,底部有一只小口,用于装酒。
觥在古代宴会和祭祀仪式中广泛使用。
2.觞(shāng):觞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酒器,与觥类似,但形状略有不同,通常呈长颈瓶状。
觞多用青铜或陶瓷制成,也在宴会和祭祀中使用。
3.瓮(wèng):瓮是一种古代中国的大型酒器,类似于陶罐,用于存放大量的酒。
瓮可以用来盛装酒水,并随时供人饮用。
4.尊(zūn):尊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一种,用于盛放酒水或祭祀用的液体。
尊的形状多样,有些类似于酒壶,有些类似于酒杯。
5.壶(hú):壶是一种常见的古代酒器,用来盛放酒。
壶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些如同小瓶,有些则像大水壶。
6.鬲(gé):鬲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一种,外形像一个大锅,通常用于烹饪、盛装食物和饮酒。
7.罍(léi):罍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一种,形状像一个长颈瓶,有时被用作酒器,供人饮用。
8.醴(lǐ):醴是古代中国用来祭祀神灵的一种酒,也是一种古代的酒器名称。
醴的制作和用途与宗教仪式有关。
这些只是古代酒器中的一部分种类,不同的文化和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酒器。
这些古代酒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习惯,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器酒具(一)史前时期酒具:彩陶双联壶规格: 口径6.5厘米、高20厘米Mouth Dia. 6.5cm·Height 20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Yangsh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郑州市博物馆Zhengzhou Museum主题词或关键词: 合卺杯壶红陶辅助分类项: 酒具中文名称: 彩陶双联壶英文名称: Painted pottery twin pot彩陶双联壶原始社会的彩绘“合卺杯”此壶1972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泥质红陶,整器为双壶并列,两腹之间有椭圆形口相连,侈口,矮颈,鼓腹,平底,两壶外侧各有一竖耳。
器身施红陶衣,再绘黑彩,腹部满饰平行线条,平行线条间,一壶绘三条斜行短线,另一壶绘三条竖行短线。
中国人喝“交杯酒”的悠久习俗早在战国时期,人们结婚时就已经有喝交杯酒的习俗,如战国楚墓中曾出土的彩绘联体杯,即为结婚时喝交杯酒使用的“合卺杯”。
大河村出土的这件彩陶双联壶亦是双腹相联,成双成对,是否也有新人喝交杯酒之意呢?此件器物造型新颖,色彩鲜艳,是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彩陶中唯一的一件联腹壶,堪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艺术精品。
船形彩陶壶规格:口径 4.5厘米、宽24.9厘米、通高15.6厘米MouthDia.4.5cm·Width24.9cm·T otalHeight15.6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BanpoCultureoftheNeolithicAge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theHistoricalMuseumofChina主题词或关键词:壶红陶辅助分类项:酒具中文名称:船形彩陶壶英文名称:Boat-shapedpaintedpotterypot最早的船形酒器该器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泥质红陶,口部呈杯状,器身横置,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
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鱼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
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
爱酒及酒具人们喜欢美酒,当然希望能拥有永远喝不完的佳酿,而船是永远飘浮在水中的,用船形壶装酒,人们会觉得酒就像船下的水一样永远饮之不尽。
可见,当时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对装酒的器具还特别重视。
酒船——海量者的向往酒船是容量较大的一种酒器,用酒船来饮酒,说明饮酒者酒量之大非常人可比。
作为酒器的酒船,较多的是玉船和瓷船,如现藏广州市文物商店的景德镇窑青花瓷船就是此类酒器。
苏轼的“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就是反映有以酒船罚酒的情景。
人形彩陶壶规格: 口径9.2厘米高33.4厘米Mouth Dia. 9.2cm·Height 33.4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Majiay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the Historical Museum of China主题词或关键词: 壶红陶辅助分类项: 酒具中文名称: 人形彩陶壶英文名称: Human-figure-shaped painted pottery pot介绍史前女娲和夏娃的“结婚证”此壶1974年出土于青海乐都柳湾墓地的一座墓葬中,泥质红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颈,鼓腹,腹下部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环耳。
器正面自领至腹部有堆塑和彩绘相结合的裸体人像,似为男女两性的复合体。
施黑彩。
器背面和两侧绘圆圈纹,圈内填网格状纹饰。
史前雕塑艺术的杰作这件彩陶壶是史前雕塑艺术的杰作。
头像部分就运用了雕镂、贴塑、刻画和绘画等不同的艺术手法。
头部的各器官既安排得恰到好处,又注意表达人物的表情,使人的面部显得生动传神。
人形彩陶壶出土地——柳湾遗址青海乐都柳湾遗址,是黄河上游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
自1974年以来,进行过多次发掘,发掘的墓葬多达上千座,出土文物达三万多件。
然而人形彩陶壶却不多见,可谓凤毛麟角。
正是因为它造型奇特且极为罕见,整个器物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此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举行祭祀仪式时专用的酒壶,或者是在举行巫术活动时用来驱邪镇鬼的法具。
灰陶大酒尊规格: 口径30厘米高59.5厘米MouthDia.30cm·Height59.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Late Dawenkou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the Historical Museum of China主题词或关键词: 灰陶酒尊辅助分类项: 酒具中文名称: 灰陶大酒尊英文名称: Big gray pottery zun介绍酒神庇护的大口尊此尊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口大腹深,底部尖突。
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
有人说这组图像是古代的“图腾”,但多数人认为是酒神的形象。
史前豪富者的酒具这种大口酒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器之一,一般都发现于大墓之中,且数量极少。
这说明一般的氏族成员是不能用这种器具酿酒的,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尤其是刻画图像的大口酒尊,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
更有意思的是,凡随葬大口酒尊的墓葬中,都同时随葬丰富的温酒、斟酒和饮酒器具,反映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们对酒的喜爱和占有。
陶文——文字的雏形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提到文字的起源问题,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事实上,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
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八千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山东省丁公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不断出土有章法的陶文。
这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至少较殷墟甲骨文要早得多。
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这件大口尊的上腹部,刻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符号,或称"刻画图像"。
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汉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也有学者考证,这件大口酒尊上刻画的图像,就是滤酒图或酒神像。
将这些神秘的图案刻画在酿酒尊的外表,寄托了大汶口文化居民对酒虔诚的希望和祈求。
当时人好酒,当然希望能酿出多而美味的好酒。
然而,由于酿造技术的局限,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醪变酸。
所以,当时人就觉得,在冥冥之中应有神灵在主宰着从粮食到酒的变化过程。
为了确保能酿出美酒,人们便将想象中的酒神图像刻在酿酒器具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赐给他们美味佳酿。
袋足陶鬶规格: 通高30.6厘米Total Height 30.6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题词或关键词: 鬶辅助分类项: 酒具中文名称: 袋足陶鬶英文名称: Bag-legged pottery gui介绍西夏侯人的肖形酒器该器系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居民遗留下来的酒器精品,1962年出土于山东省曲阜市西夏侯遗址。
夹砂陶,呈橙红色,椭圆形侈口,敞口流的根部明显收敛,上粗下细的高颈向前倾斜。
腹体呈三角形。
低裆,裆顶较宽平。
足尖里加泥球。
三足尖的间距大体相等。
有仿索状和宽带状两种把手。
表面修磨得较光滑。
腹间加一周绳索状附加堆纹,面及颈下都装饰方形泥突或泥饼。
陶鬶发展中期的标准器形山东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常见的陶鬶,经历了三次大的器形变化。
最早是平底实足形鬶,后发展为细颈高裆大袋足鬶,龙山时期呈高流、长粗颈、袋足,腹部不如以前那么肥硕,整体匀称可爱。
西夏侯遗址出土的这件陶鬶,就是陶鬶发展到中期时的标准器形。
西夏侯遗址发现的二十余件陶鬶,普遍施有陶衣,表面修磨平光,没有烟熏的痕迹,器腹内壁也没有粘附水锈。
这说明,陶鬶在早期和中期偏早阶段,主要当作斟酒器使用,其温酒的功用只是到后来才出现的。
猪形灰陶鬶规格: 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Length 21.5cm·T otal Height 18.5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Dawenkou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the Historical Museum of China主题词或关键词: 鬶辅助分类项: 酒具中文名称: 猪形灰陶鬶英文名称: Pig-shaped gray pottery gui介绍摹仿家猪身形的陶质酒具猪形灰陶鬶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三里河遗址。
整器呈猪形,四肢缺失,外表呈灰褐色,类似猪皮的颜色。
头部粗短,双耳上翘,嘴两侧微露獠牙。
猪身肥胖,脊背平直,圆臀上安有较高的器口,与猪的身体相通,口沿部斜出喙状流,背部有扁圆的横扳,臀部有上翘的小短尾巴。
古代猪的身价猪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家畜之一,并成为财富的象征,在很多遗址内都发现了丰富的猪骨骼。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生前以猪为主要肉食,死后也用猪随葬,以示富有。
仅三里河遗址内用猪下颌作随葬的墓就有十八座,最少的两块,最多的达三十七块,随葬猪下颌多的墓葬中,其他随葬品也多,墓葬的规模也大。
据专家研究,这件猪形灰陶鬶的造型是以家猪为其原型的。
猪被大汶口文化居民作为财富的象征,加以炫耀,有人复原大汶口文化的房址时也不忘在墙壁上画几个猪头,以标识该房主的身份地位。
猪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而以猪的形象来制作酒器,也显示了大汶口人对酒的喜好。
彩陶觚规格: 高15厘米Height 1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Dawenkou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题词或关键词: 觚辅助分类项: 酒具中文名称: 彩陶觚英文名称: Painted pottery gu介绍大汶口文化的饮酒器该器出土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尖圆唇,大口外侈,曲腹较深,小平底,底沿外凸较宽。
器内器外皆施红彩,器外腹在红彩地上又绘以黑彩弧线三角,犹如黑地上彩绘的红色花瓣纹一样,也许这正是几千年前东夷匠师所想达到的艺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