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第5卷增刊22009年12月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ChineseJournalofUndergroundSpaceandEngineeringV01.5Dec.2009广州地下空问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李于辉,张季超,丁晓敏,龚健(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环境岩土的定义,认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属于小环境的环境岩土问题,通过对广州市地质环境的简述,提出应注重基坑工程施工、隧道施工、工程土方与污泥和地震所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地下空间;扰动理论;工程环境中图分类号:TU37;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09)增2—1455—04DiscussionontheEnvironmentalGeotechnicalEngineeringProblemsabout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UndergroundSpaceinGuangzhouLIYu—hui,ZHANGJi—chao,DINGXiao—min.GONGJian(Co//孵geofCivilEngineering.Guangzhou‰沁砧酊.C.uangzhou510006。

China)Abstract: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urbanunderground8paPA:areinfavorofperfectingtheurbanfunc-tionsandmakefullofthecity§socialbenefim-environmentalandeconomicbenefim.Thedefinitionofthe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isdescribedinthispaper-an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facedinthedevelopmentoftheurbanundergroundspacebelongtotheenvironmentalgeotechnicalproblemsinmicroenvimnment.Throughbriefde-scfipfionofthegeologicalenvironmentinGuangzhou-theenvironmentalgeoteehnicalproblemswhichduetothefoun-dafionpitconstruction-tunnelconstruction.earthworkandsilt-且8welltheearthquakeputforward.inacldi—tion-thefeasiblesolutionmethodisalsodiscussed.Keywords:environmentalgeotechniealengineering;undergroundspace;perturbationtheory;engineeringenviron-merit1前言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寸J。

提高容积率报告

提高容积率报告

提高容积率报告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项目背景介绍•容积率概述•提高容积率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容积率案例分析•提高容积率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结论和建议01项目背景介绍本项目是由城市规划部门提出,旨在优化城市空间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规划部门认识到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需要充分挖掘现有土地的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项目来源1项目目的和意义23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增加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

项目可行性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哪些区域适合提高容积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对提高容积率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其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的影响。

对提高容积率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分析其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02容积率概述容积率是指地块面积为A的地块上,附着物的总建筑面积为B,二者之比即为容积率。

容积率是衡量一个小区居住密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土地使用强度的指标之一。

容积率的定义VS容积率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中,容积率的确定通常根据地块的性质、周边环境、用地规模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地形条件如山地、丘陵等会影响建筑物的布局和分布,进而影响容积率。

政策规定也是影响容积率的因素之一,如政府对环境保护、绿化面积等的要求也会影响容积率的确定。

道路交通的便利程度也会影响容积率的确定,交通便利的地块容积率可以相对较高。

容积率受到城市规划、地形条件、道路交通、政策规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 地块面积) ×100%。

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计算范围,容积率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进行计算。

03提高容积率的策略和方法03建筑间距合理控制建筑间距,在满足日照、通风等要求下,减少对空间的浪费。

地下空间案例整理

地下空间案例整理
新城建设中在高层设置了2处直升机起降坪,可用作空中救援。同时在建筑群的2层规划设置了47座空中连廊(已建13处),仅是部分缓解了高密度开发带 来的交通问题。地下空间的建设弥补了地上交通设施的不足,充分的人车分离; 2)地下空间采用低碳环保科技手段
建设真空垃圾收集、集中供冷、喷雾降温等环保能源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环境品质。 3)地下空间为市民提供绿色公共开放空间
商业、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主要交通设施建设,多分布在主干道和 轨道交通线两侧,强调公共空间与地下轨道站域的连通,打造高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发展 基地。 3)综合管廊与地下市政智能化运营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除雨水管道外其余9种管线的干管都被纳入综合管廊,上下水、 供电通信和垃圾收集系统等连接到每座建筑。高投入换来了基础设施的高效能和安全可靠性。 综合管廊运作全部采用信息化管理,每一个出入口及管廊内都装设了大量感应器和探测器, 管线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东京国际展示场(连接东京临海新交通线) 丰田大型综合展销中心(含地下)
案例借鉴 上海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约1.4km² 地上建筑总量158万m²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量约为18.4万m² 地下停车设施规模为57.6万m²
项目简介:位于上海都市圈重心,上海市区与长三角 地区交通衔接门户。 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联动 长三角。 交通特点:大规模停车集中在高峰时段到发, 要求 停车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散能力。 设计理念: 1)支援城市活动、引导经济发展、体现功能人性化、 实现环境生态化 ; 2)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地下城,支援枢纽交通功能 的高效发挥 及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地下一层,地下步行网络;地下二层,停车环路系 统;地下三、四层,轨道交通系统。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调研背景 (1)1.2调研围 (1)1.3调研方法 (1)1. 4 CBD专题研究 (2)1.4.1 CBD概念理解 (2)1.4.2 CBD类型 (2)1.4.3 CBD结构布局 (2)第二章调研容 (3)2.1用地性质 (3)2.1.1规划历史与对比 (3)2.1.2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2.1.3现状用地构成 (5)2.1.4分析 (5)2.2空间形态结构 (6)2.2.1空间形态布局 (6)2.2.2天际轮廓 (8)2.3建筑现状 (10)2.3.1建筑质量分析 (10)2.3.2建筑高度分析 (10)2.3.3建筑风貌分析 (11)2.3.4综合评价 (11)2.4交通分析 (12)2.4.1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12)2.4.2车行系统分析 (13)2.4.3人行系统分析 (13)2.5.公共空间体系 (14)2.5.1公共空间结构 (14)2.5.2公共空间类型 (15)2.5.3公共空间尺度 (16)2.5.4行为活动 (16)2.5.5地下公共空间 (18)2.5.6小结 (18)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19)2.6.1景观分析 (19)2.6.2视线分析 (20)2.6.3绿化植被 (21)2.7公共服务设施 (22)第三章综合评价 (23)附件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第一章调研背景1.1调研背景作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全长12公里的城市新中轴围。

新中轴线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5.88平方公里。

广州珠江新城及亚运村考察报告

广州珠江新城及亚运村考察报告

广州珠江新城及亚运村考察报告为借鉴广州市重点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开展前海片区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5月23日至24日,由前海办喻祥和陈立新两位副主任带队,城市设计处、建筑设计处、土地利用处、市政交通处、直属二局、深规院和西北市政院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一行19人赴广州市参观学习,市前海管理局也派员参加了本次考察工作。

考察团与广州市规划局、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办公室、地下空间开发办公室等部门进行了座谈,并实地参观了花城广场和亚运城的规划建设情况,重点对新区土地整备、开发模式、水系规划、地下空间、地下交通、集中供冷、垃圾输送以及综合管沟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珠江新城概况珠江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将容纳17万-18万居住人口。

珠江新城中心区域包括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第二少年宫、超高双塔和电视观光塔在内的七大标志性建筑和37栋商业大厦已建成。

形成珠江与城市新中轴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规划定位为21世纪广州中央商务区(CBD)核心。

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496万平方米,共划分为14个20—40公顷的街区,分为商务行政办公街区、高层居住街区、金融贸易街区、文化活动街区、商业购物街区等,规划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于一体。

珠江岸线天际轮廓线与北部天河体育中心、88层中信广场共同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波浪形天际轮廓线。

而北岸两幢超高双塔与南岸电视观光塔三足鼎立,两岸三塔成沿江美景。

二、亚运城概况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中东部,规划中的广州新城东北部,用地范围包括京珠高速公路及地铁四号线以东,清河东路以南,莲花山水道、石楼涌和小浮莲山以西,规划中的长南路以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37平方公里,规划净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是第16届亚运会最大的一项亚运工程项目。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超大规模地下空间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实例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超大规模地下空间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实例

第09卷 第7期 中 国 水 运 Vol.9 No.7 2009年 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09收稿日期:2009-06-14作者简介:禤 俊,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超大规模地下空间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实例禤 俊(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摘 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超大规模地下空间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支护方案,施工管理,工程涉及地铁隧道保护设计、施工工艺。

关键词:地下空间;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地铁隧道保护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7-0267-02一、工程概况该项目是广州市政府为配合2010年亚运会召开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广州市目前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地下空间开发。

项目位于广州市21世纪新中轴线上,规划用地75.73公顷。

北靠黄埔大道,南临珠江,南北贯穿整个珠江新城。

区内有地铁三号线、五号线和城市新中轴线地下旅客自动输送线路穿过,周边主要为高级写字楼、星级酒店,其中有广州地标建筑“双子塔”、四大文化公建等标志性建筑。

本基坑开挖规模很大,基坑分为三层,开挖深度变化较大:一层地下室部分开挖深度约8.5m,二层地下室部分开挖深度约14m,集运系统位于本基坑中间,相对开挖深度约7.80m(如从±0.00算起开挖深度达21.80m)。

二、基坑支护方案1.人工挖孔桩加一到三道预应力锚索经技术经济比较,本标段的基坑支护主要采用φ1200@1600人工挖孔桩。

主要原因在于:(1)地质条件好,岩层埋藏较浅,部分下伏基岩是为砾岩;(2)周边建筑基坑部分锚索已伸入本基坑区域,钻孔桩施工难度大;(3)相对钻孔桩,质量较可靠,工期短,可大范围施工。

人工挖孔桩最深19米,当每30m 的搅拌桩止水墙形成以后,即可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横向搅拌桩止水墙示意图2.深层水泥搅拌桩止水在基坑开挖边线,人工挖孔桩外侧设置两排φ550深层搅拌桩,内侧为一排φ550深层搅拌桩。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Zhujiang New Town Core Area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文_吴桂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胡凯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生何力宇 广州零号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师珠江新城核心区是广州市近年建成的CBD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城市标志之一,其设计与建设实践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系统梳理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工作的成果特点、联系和变化进行评析,并对其进行了总体评价。

珠江新城核心区(又称广州新中轴珠江新城段)占地1.4km2,经过20余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成型并获得普遍好评,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引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全市土地面积7434km2,珠江新城核心区占全市面积的0.013%,据统计2015年全市GDP总值为1.8万亿,珠江新城核心区GDP总值990亿, GDP总值占比为5.5%;同时它还是重要的城市标志,被誉为广州市的城市客厅。

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进行了多次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通过对其城市设计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我们可以理清其发展的连续性、各阶段的特点、联系和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反馈完善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广州同时期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总结其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对广州未来的城市设计及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检讨调整、深化实施、逐步完善等四个阶段。

图6 广州规划院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7 同济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8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总图图9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模型年)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1992年)1992年7-8月,广州市规划局委托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香港梁栢涛规划师建筑师事务所、广州市规划院等三家单位进行“广州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竞赛”,经专家评审后,托马斯公司方案胜出,其方案基本确定了珠江新城规划的总体构架。

沿江地下道路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沿江地下道路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沿江地下道路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邹峻;王盛集【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江开发正逐步成为国内众多城市的主要发展战略.一江两岸的综合开发以及地下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完善城市结构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结合广州市国际金融城临江大道工程,对沿江地下道路的总体布置、功能设计以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同类型项目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沿江地下道路;广州国际金融城;临江大道;关键技术【作者】邹峻;王盛集【作者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广州510060;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广州51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37+3.1在城市形成和建立的初期,人类就有择水而居的习惯,纵观国内外历史悠久的大型城市,总会有那么一条举足轻重的“母亲河”。

就像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上海的黄埔江,广州的珠江。

她不仅仅孕育了人类的生息繁衍,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资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江开发正逐步成为国内众多城市的主要发展战略。

由于江岸与生俱来的独特景观和人文气息,使得大多都市的政府办公区、CBD、商业中心、高档居住区都分布在沿江两岸。

如同上海黄埔江两岸的浦东和外滩[1],天津的海河两岸,广州珠江两岸的珠江新城CBD、琶洲会展区、金融城等。

一江两岸的开发已经成为完善城市结构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在这个建设开发的过程中,沿江的道路网络骨架的搭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新城市形态下的沿江地下道路的总体布置、功能设计以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将为日后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沿江地下道路的建设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1 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概述广州国际金融城位于广州都会区的核心区域,起步区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整体规划范围的中部,规划用地面积为1.32 km2。

高层建筑调研-地下空间利用及业态分布

高层建筑调研-地下空间利用及业态分布

案例二:温州车站大道前1-2#地块工程
【交通流线分析】
案例二:温州车站大道前1-2#地块工程
地 下 二 层 平 面 图
案例二:温州车站大道前1-2#地块工程
地 下 一 层 平 面 图
案例二:温州车站大道前1-2#地块工程
核心筒设计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案例分析之
朗豪坊
项目概况
最大程度上利用人流,并将人流迅速转换为购买力。
• 地下车库坡道设计
• (一)坡道类型
• 坡道的类型从基本形式上可 分为直线形坡道和曲线形坡 道。
• 在选择车库坡道类型时,并 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基地 条件的复杂性,往往难于采 用单一类型的坡道,常常出 现折线形坡道或直线与曲线
相结合等坡道。
• (二)坡道Leabharlann 置• 坡道在地下车库中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即坡道在车库主体 建筑之内;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外;坡道一部分在车库内,一部分 在车库外。三种情况各有优、缺点,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处理。
地下空间利用模式 1.“中心联接”发展模式(加拿大蒙特利尔)
2、“整体网络”发展模式(美国芝加哥 广州珠江新城)
3、“轴向”发展模式
4、“次聚焦点”发展模式

地下空间的组织形式
建筑物有地下室,但是这个地 下层和地下其它的网络没有联 系,它是孤立的。

地下空间的组织形式
这是一个大楼和另一个办公楼 连接在一起,也包括一个地下 通道和地下层,地下通道以期 与其它的建成后的地铁,商业 联系起来。
案例一:北京银泰中心
【建筑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
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柏悦府专 享大堂 柏悦居 专享大堂
柏悦酒店专享 大堂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2.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缺乏有效的规划控制
目前大多数城市规划编制并未包括地下空间内容,即使是后补的地下空间规划,实际上也很难实现有效控制。首先,地上地下空间存在关联,而后补规划多是一种简单自述,没有建立与地面规划之间的联动优化修改机制。其次,两个不关联或单向关联的规划之间实际上是两张皮关系,难以发挥整体协同的控制效果。目前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近乎虚设的现象比较突出。
近年来,清华大学地下空间利用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与管理研究。在开展北京、天津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以及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广泛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国际经验
近百年来,国际上城市出现了空间与功能设施地下化的趋势。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等老牌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首尔、新加坡等城市,形成了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得到几方面的规律和经验。
3.取得综合效益是地下空间利用可行性的基础和可持续性的保证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直接成本约为地面建设的2~3倍,只有当城市经济、空间密度、地价等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获得节地与节能、景观与环保等正面效益的综合平衡,才有总体的经济可行性。根据日本的经验,地下街以步行交通集散和停车为主业,在其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商业,其高额利润能弥补停车收入的不足和无经济效益可言的步行空间的维护成本,一般经过10年左右经营能收回投资并开始盈利;香港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台北、首尔的地铁商场等,都考虑了为地铁筹集资金的途径和策略。
近百年来,在国际城市复兴和新城建设过程中,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通过空间形态竖向优化克服“城市病”,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布局原则和成功模式。上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大力发展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和集约化,并将一部分公共建筑布置在地下空间,这对有效扩大空间供给、提高城市效率、减少地面占用、保护地面景观和环境,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设计

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设计

城市建筑┃建筑设计┃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A RCHITECTURAL D ESIGN49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he Space Design of Hoi Sham Sand in the New City of Pearl River■ 郭 颖 ■ Guo Ying[摘 要]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城市颇为重要的课题。

寸土尺金的广州一直在不断重视及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的价值。

地下空间是建筑的根基,做好地下空间的设计尤为重要。

作为2010广州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地下空间的设计者,感觉除了亚运会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外,更多的是技术思考。

通过地下建筑设计的过程思考,对地下空间的功能性利用、地下空间的停车功能、赛时地下空间的作用、地下空间与景观的交融设计、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地下空间的平战结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广州2010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式。

[关键词] 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地下空间 功能 赛时 景观 平战结合[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ity. Guangzhou, where the land is very expensive, has been in constant attention and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The underground spac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do a good job of underground space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s the designer of the 2010 Guangzhou Asian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main venue for the underground space, feel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Asian Games left our good memories, more technical thinking. Through thinking the process of the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design, the author study many aspects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underground space parking function, games underground space, the blend design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landscape, the user-friendly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and the peacetime combination of design on the underground space, then introduces the way tha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 Guangzhou 2010 Asian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of the main venue.[Keywords]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Asian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main venue, function, race mom- ent, landscape, combine peacetime with wartime一、 项目简介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及公园工程坐落于珠江新城海心沙岛,是第16届广州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花城广场地下空间结构关键技术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花城广场地下空间结构关键技术

二区
一区
-2层
三四区
一二区
结构概况
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基准期:50年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久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作用计算);8度(抗震措施) 结构抗震等级:
框架——二级;板柱结构的柱——一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人防抗力等级:核(常)5、核(常)6、常6 级 设防水位标高:+8.000米
空心钢管混凝土楼盖 后浇带钢箱(板)变形装置 无梁楼盖内置环式型钢剪力键 据不同净距关系确定不同托换方案 地震作用的有限元整体计算分析 设隔振橡胶支座 ,并分析计算
二、空心钢管混凝土楼盖技术
面对的工程问题
荷载大:大规模的绿化,覆土较厚(大部分为1.0~1.5m,局部达4.0~
5.0m);人造水面、雕塑、假山、公园设施等等;目前广州市最大的地下人防 单体工程,故各层需考虑核五~核六级人防荷载;空旷区域须考虑日后举办大 型公共活动、摆放大型花架、装饰品等;部分道路为消防车通道,须考虑消防 车荷载。
本工程所面对的技术难题
(1)顶板荷载大、跨度大、允许结构厚度小 (2)结构超长,常规后浇带存在不足 (3)无梁楼盖荷载大板厚受限导致节点冲切难满足 (4)大范围、大跨度、近距离跨越地铁隧道 (5)全埋式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 (6)市政隧道横穿主体内部,引起振动与噪声问题
对应的结构解决方案
顶板荷载大、跨度大、允许结构厚度小 结构超长,常规后浇带存在不足 无梁楼盖荷载大,板厚受限,冲切难满足 大范围、大跨度、近距离跨越地铁隧道 全埋式地下结构 市政隧道横穿主体内部引起振动与噪声
该工程主体建筑为全埋式地下室,主要为地下二层,局 部地下一层或地下三层。其中地下三层为轨道交通APM的 站台及区间;地下二层为车库及大巴车场;地下一层为商 店及下沉广场;地面为市民广场。其中地下一、二层设有 与周边多栋建筑的连接口。本工程同时是广州市目前最大 的单体地下人防工程。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项目深化设计论文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项目深化设计论文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项目深化设计摘要:金穗路北区地下空间项目是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集交通衔接、商业开发、城市公共广场、地下空间利用等功能融合的城市地下综合体。

本项目的设计深化过程需要重点解决立体交通系统、城市广场空间、地下商业布局以及安全消防疏散等问题,旨在建设成为与周边相邻地块的办公、商业、公建、景观、市政配套等有机结合的广州城市新形象,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效应。

关键词:珠江新城地下空间交通商业abstract: jinsui road north district underground space projec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projects in the pearl river new city, guangzhou city.it is the urban underground complex convergence for the set of traffic, business development, urban public square,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functional integration. 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to deepen the process need to focus on resolv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system, urban plaza space, underground commercial layout and safety and fire evacuation issues, aimed at building the adjacent land with the surrounding office, commercial, public buildings, landscape, municipal matching combination of guangzhou city a new image to create a greater social value and effect.key words: ground floor, pearl river new city, the spac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中图分类号:u49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项目背景广州市政府自2006年启动的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工程,旨在提高与完善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商务配套服务功能;优化该区域的多层次立体交通条件;加强与塑造珠江新城中央广场的整体形象。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设计特点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设计特点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设计特点史海欧;罗燕萍【摘要】阐明广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区的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在国内第1次将自动导向胶轮系统应用于市政公共交通,从系统制式选择到设计技术要求、运营管理模式等,不同于常规钢轮钢轨系统.阐述作为国内首条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全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设计上大胆采用新系统、新技术、新工艺,并按车站无人值守的理念大大简化车站设备管理面积和隧道通风等系统,为类似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提供借鉴.%APM system in Zhujiang New Town of Guangzhou city is the automatic guiding rubber -tyred metro system which is first applied for public transit in China.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es on the choice of the system mod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peration management, etc, the Zhuangjiang New Town urban rail is the automatic underground rail transit line in a true sense in China. In the design of the innovated system, new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are adopted, and in line with the the idea of building a no-man-on-duty station,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area and tunnel ventilation system are simplified. This project can be taken for reference by similar projects and urban rail transit design.【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无人值守;资源共享;花城广场;广州珠江新城【作者】史海欧;罗燕萍【作者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10;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121 工程概况花城广场是广州市新中轴线的珠江新城中央商务CBD核心区,周边39栋商业办公和公共建筑共120万m2,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总建筑面积约50万m2;花城广场占地约56万 m2,海心沙亚运公园占地17万m2。

CBD案例分析.doc

CBD案例分析.doc

CBD案例分析摘要:广州市珠江新城是广州未来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区,其发展源于广州“东进”与“国际化”的战略,从“城市中心区”上升为“21 世纪CBD”,现在又再次面临亚运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广州市先后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检讨等多种城市规划方案指引珠江新城建设。

如今的珠江新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商务发展氛围成熟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多样高质量和市政基础配套高效多功能的现代化CBD。

珠江新城的规划体现了一种动态完善的思路,其未来的发展仍然主要取决于广州的整体国际化程度,但珠江新城必然将对此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CBD;商用物业;酒店市场;市政配套时至今日,CBD 的概念无论是对于专家学者还是普罗大众,都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词汇。

但是CBD 的建设却不会与对CBD 的狂热一样短暂。

CBD 发展的程度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培育有效的CBD 商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提高区域(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CBD(中心商务区)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在城市中心围绕地价峰值点形成的土地利用高度化、集约化的区域。

在城市及区域各个发展阶段,CBD相应集中了最高级别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地域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核心,是城市及区域繁荣、发展的动力源及标志。

现代城市中央商务区主要由商务办公、金融和服务类三大职能设施构成,当代城市CBD拥有以下基本特征:1.拥有高盈利水平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2.拥有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3.具有最高的交通可达性,无一例外处于城市干道系统的核心;4.拥有最高的地价;5.与城市最初的发源地,目前的地理中心有一定的关联性;6.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技术设施和城市景观;7.借助信息交换维持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控制作用;8.趋向于在社会组织体系中形成一个阶层,这一阶层与信息、科技领域重合的趋势显著。

国际性大城市中,CBD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集中了大量跨国公司总部,还有高层次、专业化的商务服务,包括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广告业等。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作者:张雅丽庄苏琳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7期摘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新区中心区是城市未来拓展开发最核心的区域,其中央绿轴是公共活动和生态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国内比较典型的中轴线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案例,结合城市新区的建设特征,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理念,并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研究其地下空间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及景观设计,以期对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一、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发展概况(一)城市新区地下空间发展概况为了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各大新区纷纷开始规划建设。

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在城市新区崛起阶段,地下空间规划是对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前瞻性、系统性的建设统筹,对城市新区的地上地下空间协调发展起到了有效控制和科学引导的作用。

郑州郑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南京江北新区、雄安新区等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统筹规划设计,其新城建设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概况近年来,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到普遍关注。

中央绿轴作为新区中央轴线,两侧一般分布有多个大型公共设施,诸如行政中心、商务办公楼、文化展示中心等,商业价值较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中央绿轴有强大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城市中央绿轴作为城市重要的活动场所,有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能量流,具有强烈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城市中央绿轴作为城市的重要形象代表,地面是公园绿地或者广场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受限,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城市中央绿轴地区的城市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地区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案例研究以北京奥运轴、天津文化中心、广州中轴线、深圳市民广场、沈阳市府广场、沈阳中央公园、上海世博轴等国内著名的城市和区域重要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分析重要中轴线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地面功能、周边功能和地下空间功能定位等情况,为城市新区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经验借鉴。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第11章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第11章

2.地下设施及交通规划设计
2)基于“中心广场”的南北连接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由于花城大道隧道的原因,地下一层的空间被分割成南北 两个方向。“中心广场”不仅是连接南北的节点,同时又有连 接地下一层商业街和地面的作用(图11. 3-2) 。
3.环境质量保障技术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3.环境质量保障技术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2)真空垃圾处理系统
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区内39 栋商业建筑及大型广场商业配套等地下空间每天产生的生活垃 圾,只要投入垃圾投放口,就能通过真空吸力,从密封管道收 集到中央收集站。在海心沙岛采用流动式垃圾压缩机,在垃圾 装车点进行现场垃圾装载压缩后,再由城市环卫部门定期统一 收运处理。
4.防灾减灾技术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②防火分区中的任一点,距离疏散楼梯口或通道口不大于50m。 ③所有装修材料均按不燃材料控制。 ④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分隔。 ⑤地下空间与集运系统相连接时,相连处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⑥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车进入的要求。 ⑦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设置封闭楼梯间。
4.防灾减灾技术
(2)防火对策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1)建筑防火 ①防火分区的划分 区域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2000m2, 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 m2,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500 m2,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并直通到地下 一层安全区域。防火分区面积计算时不计入消防泵房、污水泵 房、废水泵房、水池、厕所等房间的面积。

广州发现三大断裂带有26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广州发现三大断裂带有26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广州发现三大断裂带有26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去年一年广州发生83宗突发性地质灾害,加上前段时间珠江新城等区域频频地陷,引发不少市民对广州“地底世界”的关注。

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独家获悉,广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重要子课题——《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与地下空间资源区划》报告已经出炉,初步摸清了广州城市的“地下迷宫”。

研究发现,东西向瘦狗岭断地质裂带、北东向广从断裂带、北西向广三等三条断裂带区域不适合开发地下空间。

焦点一:番禺地下空间开发条件优于天河此前,有专家认为,广州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但由于地质调查投入不够、地质调查精度不足,导致如广州地铁、新白云机场等大型项目开工前根本无地质数据可依,结果往往选在地质灾害区,开工后麻烦不断。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从2005年开始启动广州城市地质调查,目前已经完成,广州也成为全国首批6个完成城市地质调查的城市之一。

作为此次调查的项目之一,《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与地下空间资源区划》报告初步摸清了广州城市的“地下迷宫”。

报告将广州市地下空间划分为:浅层(地面下0~15米)、中层(地面下15~30米)和深层(大于30米)。

通过对广州城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容量估算,浅层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量面积约1022.09平方公里,约占调查区域总面积的86.03%。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供的“浅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综合评价图”显示,天河、越秀等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地并非浅层地下空间开发的最佳选择,反而是番禺大片区域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良地区。

有不少区域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则要先打上问号:广州西北部花都区部分地区、金沙洲、大坦沙一带,地处广花盆地岩溶地质结构集中分布的区域;白云山西麓旧白云机场一带,位于广从断裂带分布区域。

而广州重点规划的白云新城位于旧白云机场,周边区域正处于白云山西麓。

在此前规划时,白云新城就数度传出因为地质复杂“控高”的消息,而去年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还将白云新城被列入地灾防治重点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城市财政蓝海”还是“短期财政工具”?——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徐辰袁奇峰【摘要】随着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地下空间价值逐步显现。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亚运时期广州重要的形象工程”,但其建成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对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制度创新进行了解析,将其核心内容分为寻利型制度创新与寻租型制度创新。

并指出在寻租型体制的基础上,地下空间开发成为了政府和城投公司的短期财政工具。

“城投所有,城投开发”体制导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缺乏可经营性,是其失败的核心原因。

对此,进一步提出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体制应转向具备“审慎商业原则”的“城投所有,市场开发”及“市场所有,市场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珠江新城 ;地下空间;开发体制;制度创新1. 引言1.1 珠江新城1993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广州新的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自此开始了漫长的18年建设征程。

2000年的《GCBD21——珠江新城规划调整》,政府明确把珠江新城作为广州CBD 的建设项目。

2010年亚运会,珠江新城中轴线两侧的世界级建筑群,四大标志性公共设施及南岸广州电视塔成为展示广州现代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珠江新城地下商业空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由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城投公司)于2006年启动,2010年初步完成建设。

政府及社会对地下商业项目寄予厚望,期待能够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地下商业区,弥补珠江新城商务区“无商业”的缺陷。

然而项目建成至今,商业经营仍未走上正轨,反倒是一系列质量问题的暴露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方案缺乏创意。

中央广场方案重点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广场景观设计,二是地下空间与广场的连接。

在目前的方案中,中央广场景观设计方案较为平庸,地下商业项目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局限于“孔洞状”阶梯,在地面完全感受不到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存在;(2)地下空间质量问题。

自2011年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珠江新城APM线漏水和渗水现象严重,地下空间在广州几次大暴雨中“水漫金山”。

[1,2](3)地下空间缺乏维护。

行走在珠江新城地下商业广场“花城汇”,经常可以看到落满枯叶的电动扶梯,长满锈迹的铁质扶手,贴面瓷砖脱落的墙壁,阻止前行的围栏标识。

(4)地下商业经营堪忧。

2011年9月花城汇北区试营业,UV影院、大创百货等商家相继开业。

在经历了16个月漫长试业后,花城汇才宣告正式开业。

实地调研结果显示,花城汇中区及南区招商困难,客流稀少,商家经营状况堪忧。

1.3 问题提出珠江新城是广州核心CBD,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上文所述的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如此关键地区的地下空间会出现从方案设计、施工维护、商业运营的一系列问题?是开发主体的能力、定位还是资本问题?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问题是个案还是一系列制度问题的体现?将会对广州地下空间开发产生怎样的影响?2. 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2.1 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准开发”①的制度变迁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源于人防地下工程。

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

1951年,成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制定了“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人防建设方针。

60年代末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人防建设高潮。

[7]70年代提出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地下空间开发要体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相结合的概念,出现了将人防工程改造成为城市交通设施的案例,如北京地铁,广州的九号工程等。

人防部门在行政体系上属于军区和地方双重管理,地下工程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以军事防御为目的,以各级人防部门作为建设主体,以上级拨款及本级人防经费作为基金来源,以划拨方式获得地下空间资源。

修建完成的人防地下工程属于国家所有,由地方人防管理部门管理,可用于平战结合经营,收益归国家所有,并统一用于人防建设。

由于人防工程以“老鼠洞”模式为主,空间经营性差,资产不可经营,难以实现资本的循环,只能称之为“建设行为”。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地下空间价值开始体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地下空间开发。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在事实上确立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制度。

2001年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规定地下工程应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允许建设单位对其投资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自营或者依法进行转让、租赁。

虽然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地下空间开发,但由于地下空间虽分层设权但并未确权,产权制度基础并未建立。

这一阶段,开发商开始在人防框架下开发地下空间。

单建地下空间③如人和集团投资开发人防工程并将其用作地下商场,通过出租或转让商铺经营权的方式获取回报④。

结建地下空间如居住区配建地下车库的开发⑤。

虽然由于产权问题,“人和模式”融资困难⑥,配建地下车库更是纠纷不断,但可以看到,这一阶段的地下空间开发已经以“营利性”为目的,形成了具有经营性的“资产”。

产权限制使之不能转化为资本,可以称之为“准开发”。

2.2 地下开发可以成为城市财政蓝海广州的商业地产自2007年开始实现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投资额增长,商业地产建设量与投资额保持一致。

(图1)商业地产的高速增长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强劲需求:其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带来的刚性需求;其二,房地产调控政策使流动资金由住宅物业转向商业地产物业投资;其三,广州定位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商业地产是新一轮发展扶持的重点。

地下商业是商业地产组成部分,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成本较低,商业运营前景良好。

图1 1997-2011年广州市商业地产投资额及增长率随着城市空间及商业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地下商业价值开始显现,人防平战收入逐年递增。

1987年至2008年,累计收取平战结合收入13173万元,由1987年平战结合收入3.8万元,占年度人防专项收入的1%,扩大到2008年度的760万元,占当年人防专项收入的18%。

2012年广州市人防办收入预算为9076.53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4943.45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为2418.48万元,上年结余(上年人防平战结合收入)1714.6万元,平战结合收入在人防收入中已占首位。

其分配由人防法规明文规定:1999年起实施的《人民防空财务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人防财政专户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人防办公室按规定存入同级财政部门专户的人防建设资金。

”“财政部门要保证其专款专用,及时按计划拨付,不准将存入财政专户的人防资金平衡本级财政预算或挪作他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用于人防建设。

”地下空间经营性利益显现,地方政府却不能从中获得财政收入。

因此,政府迫切需要建立另外一套制度,参与地下空间开发,与人防部门分利。

举办亚运会实现了广州城市资本的高度集中,促进了城市快速持续的发展。

[8]但也给城市财政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亚运主要融资平台的广州城投公司,亚运期间主要承担了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建设开发,包括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广州塔建设及海心沙建设的费用,债务迅速膨胀。

在土地出让金收益不佳的情况下,2012年1-4月,广州用市本级财政给城投和水投两大集团还本付息,占了财政支出的18.4%。

2012年7月,城投公司从“融资平台类公司”整改为“一般类公司”后,城投每年需要自偿经营性项目利息约在21亿元至30亿元之间。

因此,广州市政府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资源注入城投公司,避免融资平台破产。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解决当下城市投融资债务问题,并成为重要的城市财政蓝海⑦。

2.3 制度创新基于以上制度创新背景,2012年2月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第三章第十五条明确:“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除符合划拨条件外,均应实行有偿、有期使用。

”根据2010年《转发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调整我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计收标准的通知》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地下商业按地上商业计收标准的50%计收土地出让金。

除依法可划拨外,其他新建地下建筑按工业用途基准地价的20%计收土地出让金。

”新规设立了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解决了困扰开发的地下空间权问题。

其实质是在《物权法》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国家立法的基础上,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使得地下空间权具备了可操作性,并参考国有土地出让制度,设立了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标准。

第五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下空间的房地产权利登记,按照法律、法规和广州市房地产登记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办理。

”原本属于人防平战结合项目的地下商业无需缴纳诸多适用于房地产行业的费用,经营成本较低。

新规施行后,对经营性地下空间征收房地产相应税费,将会增加地下商业经营成本,并显著增加政府的税费收入。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为了回答“诺斯悖论”交易成本增长的矛盾⑧,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寻租型体制与寻利性型体制,以及相应的国家目标、收入及制度安排。

⑨(表1)的产权缺陷;设立土地出让金制度和税费制度,开辟了城市财政蓝海,使得税收最大化。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都可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一些结构外不可获得的追加收入,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按诺斯的观点,上述制度创新举措明显属于寻利型体制。

地下空间彻底实现了“建设”到“开发”制度的变迁,制度创新既是制度变迁的核心过程,也是其结果。

但是,在建立寻利型体制的同时,政府出于自身利益以及解决融资平台债务危机的需求,设立了区别化的产权界定方式。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利用市政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广场等公共用地和政府储备用地建设经营性单建地下空间项目的,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的方式出让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七条规定,“属于以下情形的,可以协议出让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原土地使用权人利用自有用地开发建设地下空间项目的。

(二)与城市地下公共交通设施配套同步建设、不能分割实施的经营性地下空间。

”利用本条规定,政府实现了诺斯所述的“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产权,获取租金”的目标,是典型的寻租型制度创新。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平台,广州市城投公司可以划拨获取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城投主导地下空间体制的建立埋下了制度伏笔。

3.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3.1 选创意还是选功能?2005年广州市政府举办了珠江新城中轴线景观与地下空间开发国际竞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