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母语,关心母语 母语与母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母语

1.1什么是母语

母语,有不同的解释,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两种。

(1)《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

(2)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

人在幼年时习得的语言,通常是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

这两个解释,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其一,母语与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它是人们最初掌握的民族共同语;其二,母语是人们“最初”通过“习得”而获得的,与获得外语的“学习”过程是不一样的;其三,母语是人们交际和思维的“自然”工具,这种“自然”也有别于外语。

我们最初习得的语言,可以是民族标准语,也可以是某一方言,这又提出了“母言”的问题。

1.2母语和母言

母言,就是指人们最初习得的作为方言形态出现的民族共同语。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每个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的,他所习得的语言往往是方言,或者是带有方言特色的民族标准语;习得“标准”的标准语,是罕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母言就是母语,母语往往是以母言的形式出现的。

母言与方言有关,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方言,它是母语通常的存在

形式。从理论上说,母语包括了一种语言的各种地域变体,因此,如果说某人持某种母言,也包含持该母言所属的母语的意思。母语和母言的区分,是讨论问题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认识方言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方言及其地方文化的保护问题等等有重要意义。

1.3母语的意义

1.3.1母语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母语是一个民族得以构成的重要基础,母语缺失,民族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系联纽带,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另外,母语缺失也是民族文化缺失的表现。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承的基础。

就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等方面来说,必须依托在语言之上,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因此可以说,语言不仅仅是人的交际工具,语言还是人的构成部分,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那么失去母语,就等于失去一种最好的存在方式。另外,语言还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从民族的角度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凝聚着该民族对世界的各种认识。[iii]语言的特点就是民族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母语就是民族的文化。

1.3.2母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从历史的发展看,一个国家走向世界往往都伴随着语言的推广。在国际交流中发展自己的语言、推广自己的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国际交流范围日益广泛,交流内容日益复杂、

深入,随之而来的是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交流和碰撞。

因为各种国际原因,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范围十分广大的语言,英语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快速进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内,英语的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这种扩大有利于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有关部门对过于看重英语以致忽视母语的现象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现象有的存在于教育中、生活等许多方面。周建设指出了英语受到重视的两个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策导向的需要。

二、母语教育

2.1什么是母语教育

讨论母语教育,首先要认清语言教育的特点。语言教育与语言教学是不一样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能的活动,它还要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以影响,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的过程。一般来说,语言教育往往指母语教育。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认同母语文化。母语教育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活动,它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母语教育”,也可以说“外语教学”,而“外语教育”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本文所讨论的母语教育问题,指的是汉语作为母语的教育问题。2.2母语教育的战略地位

就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方面的,是综合国力的整体提高。

2005年上海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上,专家呼吁,中国不但要成为经济强国,而且要成为语言强国。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重视母语也是重视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李宇明指出,从理论上讲,语言是一律平等的,但现实中语言是有强弱之分的,而语言的强弱又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实力的强弱呈正相关”,“汉语的现状、国人的语言心理和一些涉及语言的政策与我国所处的地位不相称。与国家的和平崛起战略不适应。他认为汉语要走强就必须‘科学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国家开放急需加强外语教育,但也决不允许外语吞噬母语’”。可以说,母语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就个人而言,个人对母语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民族的态度。于漪认为:“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尊重自己国家、民族和语言的人,才能真正受到别人的尊重”。

母语教育和研究是信息化的第一要素。信息化程度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又是发展的条件,而信息化的根本是语言的信息化,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此外,汉语方言等都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忽视这些就是忽视了资源。

2.3关于母语教育的论争

关于近年汉语作为母语的教育,有这样一些看法:

(1)语文水平下降:原因之一是过分重视外语,“忽视母语教育,

致使外语地位过高,最终导致全民族语文水平下降”。2005年3月27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在11个省市开考,“在19个设有考点的城市中,只有11个考点正常开考,其余8个城市的考点因报考人数因未能达到专场30人而被取消”,对母语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另外,应试教育制度也是导致语文综合水平下降的原因。

(2)“全民语言教育基础普遍提高”:“衡量一个人语言水平或能力的唯一标准是其能否很好地让语言为自己服务”我国传统社会中语言教育是属于少数人的,相反,从现在多样的言语交际形式和丰富的言语作品看,语言教育水平是提高了。

(3)“重文轻语”: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的现象普遍存在;把语言文字的应用过于简单地归结为听、说、读、写;对语文教学中的文化问题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重知识轻能力。

三、2005年我国母语教育状况

2005年,许多关于母语及其母语教育的问题仍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母语教育也不乏亮点,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样化状况;语文高考大纲的变化及其高考自主命题等等。但也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国际上汉语热,国内的母语教育却显得很冷清;国内外语,特别是英语,备受宠爱,英汉双语教学很受追捧,汉语却愈来愈不被重视,以至有关人士指出,学生汉语水平低下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在大学,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等等。另外,语文课的性质仍然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