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19世纪法国绘画风格的演变

合集下载

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

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

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19世纪欧洲的美术中心仍在法国。

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文化艺术上显得最为活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及主要流派,希望能帮到大家!19世纪法国主要流派绘画特点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绘画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特色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义画派特色:在艺术上打破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呆板、虚伪的画风,注重个性表现和革新创造。

题材多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作品)中选择惊人事件,有一定的进步性。

运用想像和夸张手法,从构图动荡变化、色彩丰富、色调饱满等多方面着手,充满激越的情感。

现实主义画派特色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印象画派的特色是:早期印象画派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

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色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19世纪法国主要流派代表作新古典主义——大卫《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尔《泉》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库尔贝《打石工》、米勒《拾穗者》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新印象主义——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后印象主义——塞尚《静物》、凡高《向日葵》19世纪法国美术的巨大影响[1]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19世纪时,法国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大卫(J. L. David,1748~1852)以及其弟子热拉尔(Relaer,1770~1837)、维涅.勒布仑夫人(Vigge-Lebrun,1755~1842)、吉洛德(Girodet,1767~1824)、格罗(Gros,1771~1835)安格尔(Ingres,1780~1867)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六课19世纪法国美术主要流派及风格

第六课19世纪法国美术主要流派及风格
了向日葵这样一种颇有象
征意味的植物的饱满与生 机(虽然它们被放在瓶中). 画家通过描绘向日葵,向我 们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 也许还有更多...
《星夜》 凡高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 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凡·高更直 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 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 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 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
《拾穗者》
《晚钟》 米勒
印象主义
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①指 产生于法 国的印象主义画派;②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 印象主义美术思潮 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 性意义。印象主义流派出现 于1874年。
主要代表 马奈 莫奈 雷诺阿
《日出·印象》
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主义的代表。
其他
十四朵向 日葵
凡高自画像

下节更精彩—— 工具准备:铅笔 素描纸
1816年,“梅杜萨” 号军舰由于指挥者无 能,触礁沉没,军官 乘救生艇逃命,并对 试图登艇的士兵开枪。 义愤填膺的借里柯当 即创作了巨幅油画<梅 杜萨之筏>,该画取金 字塔式的构图,右下 角是已被浸泡得变色 的尸体,左面是抱着 儿子遗体,衰弱得无 法动弹的老水手,第 三组人是坚持了14天 的幸存者,他们发现 了海平面上的一点帆 影;正在把最健壮的 一个黑人推到高处去 挥舞衣衫。
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 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 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 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 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 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高中历史:19世纪以来的绘画艺术

高中历史:19世纪以来的绘画艺术

高中历史:19世纪以来的绘画艺术
1.19世纪初期的美术
(1)风格:浪漫主义。

(2)代表:法国画家籍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德拉克洛瓦以其《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2.19世纪中叶的美术
(1)现实主义美术:法国库尔贝的《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米勒的《拾穗者》以及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派绘画: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

(3)雕塑: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

3.20世纪以后兴起的立体画派
(1)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

(2)西班牙人毕加索是最有影响力的立体派画家,作品主要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等。

4.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当代美术突出表现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主流流派有50年代风行美国的行动绘画、欧洲兴起的众多后现代主义美术流派。

第1 页共1 页。

印象派绘画风格

印象派绘画风格

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绘画风格,它起源于法国,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明亮的色彩运用而著名。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特点是通过精确的光线和色彩运用来捕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追求直接、纯粹的观察和表达。

印象派艺术家们主张在户外写生,通过直接观察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捕捉到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他们强调观察到的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尝试以短暂的笔触或斑点来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绘画中注重细节、精确的描绘,印象派则追求表现印象和感受,关注瞬间的氛围和情感。

在印象派中,色彩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的重要手段。

他们运用鲜艳的色彩,将视觉的冲击力引入绘画中。

印象派的艺术家将色彩分割为小的斑块或笔触,以反映光线的变化和物体的表面特性。

他们减少了形象之间的轮廓线,通过色彩的交融和反射来表现深度和体积。

印象派的色彩运用不再被认为是物品与光线之间简单的反射关系,而更多的是艺术家对于视觉印象的感知和再现。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还注重绘画材料的运用和技术的创新。

他们使用普通的颜料和刷子,将绘画材料的特性与艺术家本身的观察力结合在一起。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强调了即兴的创作过程和个人表达的自由。

艺术家们在勾勒形象和表现色彩的同时,试图捕捉到他们在创作中所感受到的瞬间和氛围。

印象派对于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局限,强调了画家的个人直觉和表达方式。

与传统绘画相比,印象派的绘画更加自由、活力四溢,注重感性的视觉印象。

印象派还对后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后来的现代艺术打下了基础。

总结起来,印象派绘画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明亮的色彩运用而著名。

印象派艺术家通过即兴的创作过程和自由的个人表达,捕捉到了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他们强调观察到的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深度和体积。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艺术史中的流派演变知识点

艺术史中的流派演变知识点

艺术史中的流派演变知识点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人类发展历程中艺术的演变与变迁。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艺术流派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艺术史中的流派演变,并重点从绘画和音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绘画流派演变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的重要阶段,它呈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念。

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流派主要有意大利的“弗洛伦萨派”和荷兰的“佛兰德派”。

弗洛伦萨派的艺术家以多纳泰罗为代表,追求人体的真实再现和透视原理的应用。

佛兰德派以杰拉德·达维特和彼得·勃鲁盖尔等人为代表,注重描绘细节和运用明暗对比。

2.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法国的一种绘画流派,以克劳德·莫奈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等人为代表。

印象派的画家追求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注重捕捉瞬间和自然景观的观感。

他们运用小小笔触的快速勾勒,带给观者强烈的光影感受。

3.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艺术领域的一股重要潮流,以巴勃罗·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等人为代表。

立体主义追求用立体图形表现物体的多个角度,打破传统透视法的束缚,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音乐流派演变1.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17至18世纪欧洲流行的音乐形式,以巴赫和亨德尔为代表。

巴洛克音乐注重复杂的和声和巧妙的曲式结构,追求声乐和乐器的和谐配合,给人以华丽、庄重的感受。

2.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18至19世纪欧洲流行的音乐形式,以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

古典音乐强调平衡和对称感,在音乐结构上注重主题的发展和变化。

它追求纯粹的音乐表现,给人以温和、优美的感觉。

3. 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音乐风格,以李斯特和柴可夫斯基为代表。

浪漫音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以丰富的旋律和复杂的和声为特点。

它给人以激情四溢、丰富多彩的感受。

总结:艺术史中的流派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19世纪以来法国绘画艺术的嬗变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19世纪以来法国绘画艺术的嬗变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19世纪以来法国绘画艺术的嬗变作者:张惠娟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14期摘要:在第一波女性主义浪潮背景下的19世纪绘画艺术变革,也是女性意识觉醒、争取平等权利、追寻主体性的注脚,为当代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关键词:女性主义;法国;绘画夏娃偷尝禁果后终于在中世纪遭遇审判,冠之以原罪的名,宣告女人——这个罪恶诱惑的生物应该感到羞愧,服从于管教,等待救赎。

细究西方发展历史,女性全面失声的现象在早期几个世纪似已成常态,在绘画艺术领域亦是如此。

直至19世纪迎来第一次女性主义思潮,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一、19世纪前女性形象探究(一)古希腊女神古希腊雕塑中最为常见的女性形象莫过于女神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智慧女神或者战神雅典娜所代表的意义即维护和平、谨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另外她的别名--厄耳伽涅,意为女工,希冀丰产,勤恳劳动来守护和平。

在那个男人统治的时代,女性虽成为艺术的常客,受崇拜,仍是维护男性统治的社会。

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同样也扮演男性赋予她的特定角色,体态风姿的形象满足男人肉欲和精神美双重需求。

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人性渐渐苏醒,大量女性裸体艺术出现,神人同形同性意识显现,女神神性减弱,裸露的肉体充满性欲的诱惑,为了符合神圣精神内涵,雕塑家故意将维纳斯的动作比例、曲线弧度尽量调整,塑造端庄典雅的女神形象。

不管雅典娜还是维纳斯都闪耀着熠熠生辉的神性光芒,矗立在神坛之上。

她们背后隐藏着男性狡黠的笑容,默默托起男人的野心及满足他们的想象。

(二)中世纪女人妖魔化古希腊奠定了女性神性的基调,而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则将女性妖魔化推到极致。

夏娃的出生成了有力的佐证,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个附件,偷尝禁果更是人类堕落的源头。

肉体、性欲、诱惑和堕落成了女人的代名词。

在法国11世纪后天主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伴随而来的是女性地位一落千丈,父亲拥有家庭权力;教会要求单身,妇女禁止从事教会工作,受教育、工作、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画派被称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风格。

1、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2、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3、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來营造阴影的效果这就是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

印象派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现状,走向了革新。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了借用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完全要靠印象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他们,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这个画派随之诞生。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鲁昂大教堂》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系列,都是差不多在教堂正面角度的地方画的,但是莫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去描绘不同光线下的鲁昂教堂,充分表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的感受,注重对光线的描绘,不同天气情况下,教堂呈现出这几种不同的色彩。

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

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

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9世纪西方绘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19世纪,西方美术界繁荣发展,流派纷呈法国大革命前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其表现形式是:严整性、和谐性、理性的表现.代表作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注重感情表现、以色彩和笔法奔放为特征的浪漫主义美术,取代了注重理性的古典主义美术.在19世纪前半期,法国有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代表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纤夫19世纪60年代起,以青年画家为主的印象派绘画兴起.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式下,他们尝试以新的艺术形式,即用光与色来描述外部世界.代表前期法国莫奈日出·印象法国马奈后期法国塞尚荷兰梵高音乐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中心在奥地利和德意志.特点: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在音乐作品中,突出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民族乐派等代表贝多芬舒伯特(奥地利,歌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 德尔松(德,室内乐) 舒曼(德,感情) 肖邦(波兰钢琴曲为主)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歌剧在19世纪取得辉煌成就.意大利歌剧独占鳌头,代表罗西尼威尔第普切尼法国歌剧代表比才在俄国和东欧地区,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乐派音乐.代表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19世纪绘画艺术流派特点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

西方油画的发展及风格流派

西方油画的发展及风格流派

西方油画的发展及风格流派--印象派油画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

以马奈为中心的一批画家如莫奈、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德加、毕沙罗等人,在反对学院艺术的口号下,以创新的姿态进行艺术革新,并登上法国画坛。

1874年他们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展览,社会反响很大,参展作品中,有一幅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这样印象派绘画便由此而得名了。

印象派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学院派的因循守旧,主张艺术上的革新。

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

他们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直接对景写生,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这在绘画史上是很大的革命,也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由于印象派绘画很少反映人类生活的主题,使创作题材和内容受到很大限制。

马奈(1832~1883),是19世纪下半叶对绘画领域的革命起重要作用的绘画大师,他虽与印象派画家们有密切的联系,但并未参加印象主义画展,可是印象派的画家们始终是以马奈为中心,创造新的绘画理论和作品。

1832年马奈出生在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因为热爱艺术,他放弃了高官厚禄的前程,成为一位画家。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

他受过古典艺术的薰陶,作品中始终保持着宏大和庄重的气魄,他的画在造型上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但在色彩上还没有发展到其后一些印象派画家那样去分解物体颜色的程度。

他对色彩的处理比较完整,每一色块都很协调柔和,又很鲜亮,给人透明和清新之感。

《吹笛子的少年》是马奈的一幅著名的作品,在总的暗调子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奥林比亚》也同样运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段。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解析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解析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解析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法国社会的重大变革时期,同样在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时诞生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承接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反对繁冗浮华的洛可可主义,并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做了铺垫。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作品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丰厚财富,其代表画家大卫还亲自参与法国大革命,是革命中的艺术旗手,所以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出现与整个欧洲大陆的文化发展紧密关联,它推崇古典时代,受到古典主义绘画的启迪,以意大利庞贝古城的挖掘为契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传统和古典主义美学理论的熏陶下和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卫;庞贝古城;温克尔曼;法国大革命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是一场波及全欧洲的学习古典艺术的思想文艺运动,法国是新古典主义美术发生与发展的中心。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背景。

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有大卫、安格尔、热拉尔、勒布仑、普吕东、格罗、洛兰等。

其中,以大卫和安格尔最具代表性。

大卫把革命与艺术相结合,而安格尔则是为艺术而艺术,把简洁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新古典主义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文史哲百科辞典》里对新古典主义的定义是,“18世纪50年代兴起的在美术和建筑领域中注重古典式的宁静与考古式精确形式的艺术流派,80年代至19世纪初在一切视觉艺术领域中盛行。

新古典主义通过采纳古典形式体现了重建理性和秩序的意图。

其产生背景是古典遗址的考古发现。

”虽然这里简要提到了新古典主义的产生背景,但其历史背景远不止这些。

从整个艺术史的研究上来看,虽然新古典主义美术跨越了18和19两个世纪,但在艺术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新古典主义美术之前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美术等和之后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考察相对来说稍显薄弱,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更是鲜有探究。

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演变

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演变

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演变
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演变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法国启
蒙运动。

在这一时期,艺术家开始追求现实和真实的表现形式,反对前期浪漫主义和装饰艺术的虚幻和夸张。

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法国19世纪早期:法国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始于19世纪早期,主要代表是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的作品着重描绘历史和政治题材,以及描写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

2. 现实主义的绘画和社会批判:19世纪中叶,法国的现实主
义艺术家,如卢梭和库尔贝,开始通过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来批评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他们的作品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力图揭示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剥削。

3. 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19世纪后半叶,自然主义和写实主
义成为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分支。

自然主义强调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真实和细致的描绘,尤其是对人体和自然景观的表现。

写实主义则重点描绘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和工人运动。

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初至中期,苏联和其他社会主
义国家的艺术家们开始通过现实主义艺术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他们的作品强调劳动和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

5. 后现实主义: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艺术逐渐与其他艺
术流派融合,包括抽象表现主义和概念艺术。

这些艺术家试图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来表达现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总体而言,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传统题材转向对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的关注的过程,同时也受到科技、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印象派特点

印象派特点
《日出-印象》
马奈:(1832-1883) 他在传统绘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础上革新技法,善于运用鲜 明响亮的色彩,简洁准确的笔触,以及减少中间色调,加强明暗 对比等方法来作画。其成就主要是在表现外光方面和肖像画方面。
德加:(1834-1917) 擅于从不寻常的角度描绘对象瞬间的动态,描 绘在灯光下、日光下人物与物体的温和色彩。题材多取自于芭蕾 舞剧院、咖啡馆和赛马场等。他除了用油画工具外,兼用色粉工 具,后期亦作雕塑。
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 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 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 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 所呈现的种种风格 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 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 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 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 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 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 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风格方面: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 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 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 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 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
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 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 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 情感、个性的表现.
《 舞 台 上 的 舞 女 》 德 加

十九世纪欧洲美术发展概况

十九世纪欧洲美术发展概况

十九世纪欧洲美术发展概况十九世纪美术发展概况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千百年来传统观念和对权威的迷信,使思想获得解放,个性得到尊重,同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这个时代里,艺术观念得以更新改变,风格问题开始出现,幷有意识的追求不同的风格样式。

在整个十九世纪法国成为西方艺术的中心,绘画艺术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产生厌倦,这就造成了欣赏趣味撒谎那个的差异,幷形成各种流派挺起,大放灿烂的繁荣局面。

过去艺术描绘的内容题材局限于宗教故事、古代神话,或是风俗、肖像之类,而这时期开始把任何能够激发想象或引起兴趣的实践作为描绘对象美术创作的题材和内容大大扩展了。

艺术家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以前受命于教会或宫廷,没有摆脱过工匠的地位,而新时代的艺术家则被视为独立个性的天才!美术学院和官方开始举办展览会,使艺术作品走向市场。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光与色彩的研究以及中国。

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引入。

新的视觉语言和艺术审美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因此,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各种艺术运动和思潮相继产生,将欧洲艺术发展推向高潮。

如果站在模仿写实的角度来看待艺术发展的话,古希腊课视作第一个高潮,意大利文艺复兴是第二个高潮,十九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就可以称作艺术发展的地三次高潮。

以大卫和安格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新古典主义兴盛于十八世纪中期,十九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恢复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

新古典主义不同于十七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排斥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就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

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1. 概述“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所指的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

它的产生,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2. 背景18世纪下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巨大的革命运动即将来临,渴求改变现状的法国民众对散发着没落贵族气息和华丽脂粉的“洛可可”艺术越发反感。

他们都期待庄重严肃的新艺术风格作为宣传革命号召人民的有力武器希望艺术能够发挥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

资产阶级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中找到适合他们作为行动典范的共和主义英雄题材,来为当时一触即发的法国大革命服务。

18世纪中叶,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发表了《古代艺术史》一书大力宣传古代社会的纯洁,静穆,提倡古典美的艺术思想。

他说:“艺术应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掘,使壮丽辉煌的古代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激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崇拜在思想界,古典精神成了美的最高标准,法国因此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古代艺术。

3. 特征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希腊,罗马的艺术为范本,主张以古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一种庄严典雅的风格;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注重古典式的宁静和考古式的精确,但不是对17世纪古典主义的简单复古。

崇尚古代,以古人的美德为典范,使之为社会服务,专注个人英雄主义与忠实于道德和职责的行为。

这是选择题材的宗旨。

在艺术手法上效仿古代艺术刚健有力的轮廓与简洁明快的构图,用以取代洛可可艺术的繁缛性与错觉性。

4. 代表人物1.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和代表性画家。

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

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

Arts circle美术界ARTS CIRCLE2010/8TEXT/卜燕梅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19世纪巴比松画派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外物的真实感受,“面对自然,对景写生”是他们的要求和口号,因此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描绘题材的独立道路。

米勒的作品《春》创作于1873年,是以色彩深浅和素描关系变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内容,画面坚实,但仍具有古典主义的影子。

大家从卢梭的《水滩》仍然可以看见色彩还没有成型。

而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新印象主义的绘画发展则革新了艺术色彩的发展。

一,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艺术色彩色彩随着社会历史在不断的进展,艺术领域也必定随之更替变化——印象派应运而生。

周教授继而对印象派及代表画家和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

大家知道印象派是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等。

印象派绘画是一场对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精神和写实语言的艺术变革。

而印象派绘画的这种革新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绘画创作从室内走到室外,画家开始真正面对自然作画。

二、由传统的较理性绘画内容的表现转为自主的个人情感的表达。

三、对艺术色彩和光的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创新的表达。

印象派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开始了写生,对于这一行为,在绘画场所的变化的同时,更深刻的是绘画方式和内容表现的变革。

这种有意识的行为,改变了西方人几百年在画室作画的传统绘画方式,是现代各国画者出外写生很好的典范。

印象派这一变革性行为是为了在阳光下对景写生,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和光影的微妙效果。

色彩在阳光下丰富多彩、稍纵即逝、变幻多端。

印象派对色彩和光的认识更加深刻,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对外光不断的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印象主义对色彩的真正探索源于风景画的研究,正是周教授所说,从19世纪中叶的巴比松画派,开始有意识的走出画室去表现自然外光下的物体,这只是一种习作而非印象派那样的创作,也只是把传统的以人为主的描绘对象转向了以外在景物的描写;巴比松画派的真正目的不是在自然中寻找光和色彩的艺术价值,没有形成独有的艺术体系,而是重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感受。

19世纪末的法国美术

19世纪末的法国美术
6
塞尚的这幅画是为他夫人画的肖 像。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 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 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表现 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 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而是采用色彩 造型法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 的结合。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 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他 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 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 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被人称为“西 方现代绘画之父”。
15
3
•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印象主义陷入危机,一些富有创新精神 的画家已认识到印象派肤浅的一面,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 中形式的观念,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体的线条、色块和体 面。他们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要渗透作者的主观 情感和情绪,而不同意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纯客观的表现和对 外光与色彩的片面追求,主张用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 观形象。他们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 因此他们笔下的 形象是变形了的物象。
19世纪末的法国美术
——后印象主义艺术 形态概述
1
•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续、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 象,存在于19世纪80~90年代,不含有风格的意义。又译作 “印象派之后”,曾译成“后期印象派”。 • 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社团,也不是一个派别,他们没有印 象主义那样定期举行过展览,也没用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 言。他们被冠以“后印象主义”的称号,仅仅是后人为了 把他们和印象主义区别开来所使用的一个名称。后印象主 义一词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用来描述文森特〃梵高、高更和 保罗〃塞尚等为代表的一群画家以及画风的。该词由英国 艺术评论家并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福莱提出的。他 想对保 罗〃塞尚立论,就需要一个新术语。几十年来,法 国人并没有将这三个人和印象主义加以区别,只是近期才 用这一术语把他们和那些主要名家区分开来。虽然保 罗〃塞尚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和那群画家起展出作品, 但“后印象主义”仍是一个方便的术语用来突出这三位后 来的画家,而且他们也确实与该群体十分不同。

法式风格的起源和发展

法式风格的起源和发展

馆内各种真正中世纪的杰出家具,镶板和建筑碎⽚的组合陈列,创造出浓郁的浪漫⾊彩。

3)新时期新风格的探索:
19世纪⼀种室内设计风格中的“学院派”(19世纪流⾏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种设计⽅法)⽐较流⾏。

这是⼀种保守的风格,他受到⼗七⼋世纪法国古典建筑的启发,在室内装饰中⼤量使⽤雕刻,镀⾦和贵重⼤理⽯等;奢华过度照明创造出富丽堂皇的⽓氛,适宜于宾馆,百货酒店,歌剧院和显贵们⽤以炫耀的室内空间装饰。

正是在19世纪这样⼀个如此崇拜复古主义的背景下,法国的设计师们利⽤新材料创造出⼀种新的风格,以不对称,易产⽣动感的“s‘形曲线为主要特征,并运⽤到室内装饰的各种制品上。

这样的“新艺术运动”虽受艺术与⼿⼯艺思潮的流畅线条和简约家具设计的影响但抛弃了学院派模式。

它在形式上的灵感来⾃于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

阅读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19世纪法国绘画风格的演变
答:19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兴盛和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也处于的动荡不安中。

在这种社会情势下,法国美术进入最活跃、最辉煌的阶段。

依次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美术流派,一个个美术流派产生,一批批美术家涌现,在各种艺术思潮的交锋、碰撞中,推出了众多各具特色、姿容分成的美术杰作,堆起了欧洲美术史上有一座高峰。

新古典主义在18世纪末期19世纪出达到高峰。

同以古典美为典范,但注重从现实生活及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摆脱那种脱离现实的抽象、绝对的美的概念的束缚。

艺术形象趋于生动丰满。

从创作倾向而言,此时的古典主义可以分为革命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

雅克·路易·达维特是革命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作品主要表现积极的革命英雄主义。

代表作品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处决了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等,《马拉之死》是他肖像画的代表作,表现对革命者的礼赞。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被称为古典主义最后一位大师,他是继他的老师达维特之后,在法国画坛影响最大的古典主义画家。

虽然安格尔否认自己是肖像画家,但是恰恰是在肖像画方面,他取得了最值得肯定的成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女人体是安格尔最喜欢描绘的对象,也是他一生中下功夫最大,在艺术中有独到之处的领域。

《大宫女》曾因背部过长引起了争议,代表作《泉》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其他人体作品还有《瓦尔平松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19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自达维特之后,积极策战斗精神退化,代之而起的是消极的保守的官方学院派。

学院派古典主义陈陈相因,僵化的规范使其艺术收到极大地束缚,而缺少内在的火力,因此不仅其每部分化,而且受到浪漫主义的严峻挑战,在激烈的斗争中,古典主义走向衰微,而浪漫主义则日趋活跃。

泰奥多尔·热里柯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笔触活跃,富有动感,充满激情。

其代表作《帝国骑兵团的军官在冲锋》、《受伤的骑兵》、《爱普送赛马》以热烈的场面,夸张的动感和气势等,表现了这位年轻画家的澎湃的激情。

费迪南·维克多·欧仁·德拉克洛瓦作为浪漫主义的主将,在美术史上有最
要地位。

仅创作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美术作品,成就斐然,重要的是为美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而且留下了许多颇富文学和历史价值的日记,发表了一些见解鲜明的美术论文,从而铸成了他“浪漫主义狮子”的形象。

《自由引导着人民》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浪漫主义绘画中最光辉的篇章。

1830年以后,浪漫主义开始滑坡,在艺术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由现实主义取代。

现实主义美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坚持“为生活,问民众而艺术”的主张,赞美自然,歌颂劳动,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斗争。

绘画方面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如柯罗、米勒、巴比松画派,主要描绘自然风光和农村田园生活,一类是库尔贝和杜米埃倾心于政治斗争,作品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和批判性。

柯罗振兴了衰落两个世纪的法国风景画,把19世纪的风景画推向了空前的高潮。

代表作有《纳尔民桥》《沃尔特拉镇》、《威尼斯早晨》、《孟特枫丹的回忆》、《林妖的舞蹈》。

米勒在美术史上独树一帜,是地道的农民画家,代表作《播种者》、《倚锄者》、《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

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画派的领袖人物,是现实主义画家中轰动当时,影响深远的一位。

当然他的轰动与影响不光来自艺术,而且来自他的艺术细想和政治活动。

代表作有《石工》、《向牧羊女施舍的姑娘们》、《塞纳河畔的姑娘》、《画室》、《断崖》。

奥诺雷·杜米埃是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创作与政治紧紧联合在一起,代表作有《七月英雄》、《立法肚子》、《高康大》、《拿破仑之洲》、《三等车厢》等。

印象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画家们在艺术主张上面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在反对官方沙龙和守旧的学院派方面同一。

主要追求光、色效果。

印象派是一个对世界美术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派,对传统美术形式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在光与色的探索中,对美术的发展,转化做了巨大贡献。

爱德华·马奈被视为印象派的领袖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有《苦艾酒的嗜好者》、《左拉肖像》、《吹笛子的少年》、《草地上的午餐》和《国内战争》等。

克洛德·莫奈是印象派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代表作有《印象·日出》、《阿尔让特依的游艇》、《花丛中》、《草垛》等。

爱德加·德加是印象派中独具特色的人物画家,尤以擅长舞女著称。

代表作有《舞台上的舞女》等。

彼埃·奥古斯特·雷诺阿是印象派中长于画人物,以描绘妇女儿童形象著称的画家。

代表作有《画家的女儿》、《看书的少女》、《秋千》、《包厢》等。

新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有联系和区别,都对光与色进行研究,但新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原理进一步发展,吧春色分割成点,块排列在画布上,通过人的视觉作用达到和谐,因采用色彩分割法,也成为分割主义,也称为“点彩派”。

代表画家有乔治·修拉,代表作品有《阿尼埃尔的水浴》、《镜前的化妆妇女》、《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保罗·西涅克,代表作有《马赛港的入口处》、《科恩卡尔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