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

学校:黄凤山小学

姓名:李彦梅

时间:2013年1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

黄凤山小学李彦梅

【内容摘要】“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提出结构化预习,并将它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使结构化预习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先学的理念,为教师课中导学起了奠基作用。本文论述了结构化预习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落实“以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自主学习文本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结构化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蹊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难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载课堂,在交流展示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学习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合理有效的结构化预习,是教学本质的回归,是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的具体体现,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所谓结构化预习即深度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有计划、有章法地进行自学,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自行解决现有问题。在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结构化预习这一环节的重要性。现就小学数

学学科结构化预习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把握年级段的差异,提出预习要求

各年级段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自学能力不同,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结构化预习要求。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高年级重在训练思维,培养学习方法。

二、规范常规性步骤,细化方法指导

“问题导读单”是结构化预习的依托,我们督促学生严格按照单子进行预习。要以《问题导读--评价单》为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并链接与本节课相关的前面学过的知识,再阅读课本内容1-2遍,为更好的预习做好铺垫。

具体采用“六字诀”法:

1、查工具:查以前学过的,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等。

2、划重点:用彩色笔对新课中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等,以“”或“”划出来,并对新名词术语用“。。。。。。”或“”打上重点符号。

3、动手操做:因为理科学习中有动手操作的题目,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这些需要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4、思例题:读完题后先不要看答案,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再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与自己的解法有何异同,并查漏补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5、练习题:练课本上的“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例题及课后“随堂练习”、“习题”。

6、记问题:对一些不懂的地方用“?”作标记,便于引起注意,为后面生成问题做准备。

三、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

有的学生把预习简单的理解为读书或完成问题导学评价单,这是十分片面的。“读”并不是只让学生读数学课本,而是让学生认真地读一读导读单中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分析,这些都是课前每位老师在研读课本,查阅资料以后让学生掌握的本堂课的知识点,简单明了,在预习之后对照看看自己能理解多少,同时,认真读一读导读单中的知识链接,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执着的探究方法。有同事也认为阅读数学文本,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这也是很重要的。但我认为,数学课本固然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是专家的精挑细选之作,可是在实践中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很强的自主性,读课本也只是一种形式,如《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这一课中,学生从一开始展示中就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而且每位学生表述都倒三下,得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我们都知道,科学家是在经历无数次的严谨实验之后才得出的结论,那么,这样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吗?教给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吗?又如:在《质数和合数》这一课中,学生也找出了1—100每个数的因数,按要求分类之后,每一个组都得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只含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数就叫质数”,我们都知道,这样严密的话语可是专家无数次的推敲之后才定论的,学生之所以有这样准确性的话语,

就是因为在课前阅读了文本,记住了结论性的话语,之后老师问了一句:也就是说含有两个因数的数就叫质数对吗?学生尽然点头。因而在自主性没有养成前如果课本中有定论性的话语时,就尽量少让学生阅读课本,而是让学生在阅读并完成导读单之后再去阅读教材内容,这样效果会比较好。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学生形成一定的预习能力之后,我们还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具体操作过程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预习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但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预习要讲究方法,有的同学习惯死记硬背,这很不好,应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先自己推导一遍,再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本上的相对照,看看自己推导过程是否正确,然后,想想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预习例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的依据及格式,也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在预习时还要根据数学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做到数形结合,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