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医简答试题及答案
![中医简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4639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0.png)
中医简答试题及答案一、中医的起源与发展中医起源于古代华夏族群的实践经验,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医的基本原理1.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讲究辨证论治。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及体征,以明确病因和病机,以达到治疗目的。
2. 中医注重平衡,追求阴阳的调和以及五行的协调,认为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提倡养生和预防为主,注重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三、中医诊断方法1. 望闻问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部表现,倾听其言语和呼吸声,以及对病人的脉搏进行判断来诊断疾病。
2. 四诊合参:根据患者的望、闻、问、切的结果,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分析病机,确立诊断。
四、中医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调理人体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特有的疗法,通过刺激具体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揉、按等手法对人体进行按摩,以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调理身体,起到疏通经络,舒筋活血的作用。
4. 中医调养:中医注重养生,通过合理的饮食、锻炼、起居调节等,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五、中医养生原则1. 调和阴阳: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注意调节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2. 适度运动:不论年龄大小,适量的体育锻炼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合理膳食:饮食要清淡、均衡,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充分享受生活中的喜悦,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六、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中医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认可和重视。
中医治疗方法的独特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治疗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选择。
中医试题大全及答案
![中医试题大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c9b7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c.png)
中医试题大全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特色,运用针灸、草药、按摩等疗法,维护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系统。
2. 中医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体质理论等。
3. 何为中医的辩证论治?中医的辩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脉象、舌苔、声音、面色等综合分析,通过辨证施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中医中的几种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推拿按摩、气功、食疗等。
5. 中医草药的使用是否有副作用?中医草药的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二、选择题1. 关于中医四诊法的说法,下列哪个是正确的?A.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B. 四诊法包括望诊、听诊、问诊、切诊。
C.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摸诊。
D.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感诊。
答案:A2. 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治疗疾病?A. 通过给予草药内服达到治疗作用。
B. 通过运用针具刺激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
C. 通过按摩特定部位来达到治疗作用。
D. 通过练习特殊的呼吸法来治疗疾病。
答案:B3.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医的草药治疗方法?A. 汤剂B. 饮片C. 方剂D. 粉剂答案:D4. 中医的治疗理念主要是?A. 以疾病为中心进行治疗。
B. 以症状为中心进行治疗。
C. 以人体整体状态为中心进行治疗。
D. 以西医理论为中心进行治疗。
答案:C5. 中医的体质理论是基于哪个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 阴阳学说B. 气血学说C. 脏腑学说D. 经络学说答案:A三、综合题(设置一个综合题,该题可以有多个小问,每个小问可以用例1、例2等标记)例:综合题1:中医草药的分类有哪些,分别主要适用于哪些疾病?小问1: 中医草药的分类有哪些?答:中医草药主要分为上药、中药、下药三类。
上药多为泡水冲服,中药主要为煎煮煮汤剂,下药多用于外敷。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f5a85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a.png)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中“五行”指的是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气C. 金、木、水、火、风D. 金、木、水、火、雷答案:A2.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与哪三个因素密切相关?A. 气血、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气血C. 阴阳、五行、脏腑D. 经络、气血、脏腑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摸答案:D4. 中医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A. 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B. 治疗尚未出现的疾病C. 预防疾病发生D. 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复发答案:C5.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理论中的哪一方面?A. 脏腑学说B. 经络学说C. 五行学说D. 气血学说答案:A二、多选题6.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A. 饮食不节B. 过度劳累C. 情绪波动D. 环境因素答案:ABCD7.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哪些?A. 草药治疗B. 针灸治疗C. 推拿按摩D. 食疗答案:ABCD三、判断题8.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的状态。
()答案:正确9.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克土,土克水。
()答案:错误(木克土,水克火)10. 中医的“四气调神”是指调节人的精神状态,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综合分析病因、病位、病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一原则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和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2. 解释中医中的“气血”概念。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则是营养和滋润人体的重要物质。
气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对中医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中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中医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中医学考试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e598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c.png)
中医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五脏是指心、肝、脾、肺和肾,其中“五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心B. 肝C. 脾D. 大肠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藏精”功能相关?A. 肝B. 脾C. 肺D. 肾3.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些脏腑?A. 肝、心、脾、肺、肾B. 肝、心、肺、肾、脾C. 肝、脾、心、肺、肾D. 肝、肾、心、脾、肺4.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哪些因素密切相关?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热C. 风、寒、暑、湿、火、热D. 风、寒、暑、湿、火、燥5.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听病人的呼吸和声音C. 询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D. 触摸病人的脉搏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对症下药D. 个体化治疗7.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时,容易导致哪些外邪侵袭?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热C. 风、寒、暑、湿、火、热D. 风、寒、暑、湿、火、燥8.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个脏腑与“主运化”功能相关?A. 肝B. 脾C. 肺D. 肾9.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哪些内容?A.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B. 阴阳、虚实、寒热、表里C.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D. 阴阳、寒热、虚实、表里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A. 针灸B. 草药C. 推拿D. 手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医理论中的“六淫”包括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E. 火1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些脏腑与“主藏血”功能相关?A. 肝B. 脾C. 肺D. 肾1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B. 热C. 温D. 凉14.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以下哪些脏腑与“木”相对应?A. 肝B. 心C. 脾D. 肺15. 中医的“五味”包括哪些?A. 酸B. 苦C. 甘D. 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3bdf6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6.png)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什么所主导?A. 气血B. 脏腑C. 经络D. 阴阳答案:A. 气血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之一?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D. 切诊(注:切诊是中医四诊之一,选项D错误)3. 中医中的“五行”理论是指哪五种元素?A. 木、火、土、金、水B. 风、热、湿、燥、寒C. 心、肝、脾、肺、肾D. 酸、苦、甘、辛、咸答案:A. 木、火、土、金、水4. “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A. 脾胃的重要性B. 脾胃与先天禀赋的关系C. 脾胃与生长发育的关系D. 脾胃与疾病治疗的关系答案:A. 脾胃的重要性5. 中医认为,哪种体质的人更容易感到手脚冰凉?A. 阴虚体质B. 阳虚体质C. 痰湿体质D. 湿热体质答案:B. 阳虚体质二、填空题1.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答案:气、血3. 中医治疗原则中的“辨证施治”是指根据______来决定治疗方法。
答案:病人的具体病情4. “肾为先天之本”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肾的先天禀赋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阴阳”理论。
答:中医的“阴阳”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且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
在人体中,阴阳代表了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两个方面,如阴代表寒、静、内、下降等,阳代表热、动、外、上升等。
中医通过调和阴阳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描述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答: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生)和相互制约(相克)的关系。
中医学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b41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7.png)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一、选择题1.哪一部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C )P1A.《难经》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黄帝内经使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2.中药最早的分类方法是以下哪一本书提出来的( B )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千金要方》D.《本草备要》神农本草经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365种,最早提出分类方法。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整体观念的内容(D )A.人是一个有机整体B.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C.人与社会的统一性D.以上都不是4.能够反映疾病现阶段本质的是( D)A.病B.症状C.体征D.证5.人体的脉象常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秋季脉多表现( B )A.洪B.浮C.弦D.沉(二)多项选择题1.《伤寒杂病论》的成就是( ABE )A.确立辨证论治B.被称为方书之祖C.提出最早的中药分类法D.为针灸学专著-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E.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专著2.以下哪项是辨证论治的正确运用( AB )A.证同治亦同B.证异治亦异C.证同治异D.同病同治E.异病异治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 AD )A.整体观念B.唯物论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E.辩证法4.中医学的证能够反映以下哪项内容(ABCD)A.病变原因B.病变性质C.病变部位D.邪正关系E.病变过程5.属于症的表现是( ABD )A.发热B.头痛C.感冒D.恶寒E.中风二、简答题1.整体观念的含义?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整体即完整性和统一性,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2.何谓症、证、病?症:主要指症状,是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是病人诉说的不适。
如:头痛、发热、恶寒…以及医生感官直接感知的各种外部表现。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概括,它包括病变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
中医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6acca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b.png)
中医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A. 五行学说B. 阴阳学说C. 脏腑学说D. 经络学说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A. 气B. 血C. 津液D. 精答案:A4.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的哪个理论?A. 五行学说B. 脏腑学说C. 阴阳学说D. 经络学说答案:B5. 中医理论中,与肺脏相对应的情志是:A. 怒B. 喜C. 思D. 悲答案:D6.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A. 主运化水谷B. 主疏泄C. 主藏血D. 主气化答案:A7. “肝开窍于目”是中医的哪个理论?A. 五行学说B. 脏腑学说C. 阴阳学说D. 经络学说答案:D8. 中医中“肾藏精”中的“精”指的是:A. 精液B. 精气C. 精血D. 精津答案:B9. 中医理论中,与心脏相对应的情志是:A. 怒B. 喜C. 思D. 悲答案:B10. 中医理论中,与肺脏相对应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阴阳平衡;气血和畅2. 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肝;心;脾;肺;肾3.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强调的是_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4. 中医理论中,肝主_________,心主_________,脾主_________,肺主_________,肾主_________。
答案:疏泄;神明;运化;呼吸;藏精5.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答案:春;夏;秋;冬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19bed3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6.png)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物质是:A. 气B. 血C. 津液D. 精答案:A2. 五脏中,具有“藏精气而不泻”功能的脏器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八纲”之一?A. 阴阳B. 表里C. 虚实D. 寒热答案:A4.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下列哪项不是脾的主要功能?A. 运化水湿B. 统摄血液C. 转化食物D. 调节呼吸答案:D5.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手太阴肺经?A. 中府B. 太渊C. 合谷D. 列缺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之一?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7.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六淫”邪气?A. 风B. 寒C. 湿D. 热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七情”之一?A. 喜B. 怒C. 忧D. 惊答案:D9.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下列哪项不是肝的主要功能?B. 藏血C. 调节情绪D. 转化食物答案:D10.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A. 风池B. 心俞C. 肺俞D. 肾俞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A. 饮食不节B. 情志不畅C. 劳逸失度D. 环境变化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五味”?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ABCD3.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些属于“五脏”?A. 心B. 肝D. 胆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六腑”?A. 胃B. 胆C. 小肠D. 膀胱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奇恒之腑”?A. 脑B. 髓C. 骨D. 脉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用以解释和指导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说明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fd2e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f.png)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脾、胆、肾D. 心、肝、脾、肺、胃答案:A2.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主要来源于:A. 食物B. 呼吸C. 遗传D. 环境答案:A3. 中医的“四诊”包括: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触C. 望、听、问、切D. 望、闻、触、切答案:A4.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对应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中医的“八法”之一:A. 汗法B. 吐法C. 下法D. 补法答案:D(八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二、填空题6.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精、气、神、_、_。
答案:血、津液7.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指_。
答案: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8.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人的_、_、_、_等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答案:体质、病因、病位、病性9.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_。
答案:咸10. 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_条主要经络。
答案:十二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医的“阴阳学说”。
答案: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人体中,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
例如,阴代表寒、静、内、降等属性,而阳代表热、动、外、升等属性。
12.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如何与人体脏腑相联系的?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对应。
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反映在脏腑功能上。
例如,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通过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医可以分析和治疗脏腑间的疾病。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375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e.png)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简答题(10分)试题: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分别是哪几部?答案:四大经典著作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2. 多选题(20分)试题:下列哪些方法属于中医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触诊D. 问诊E. 切诊答案:A、B、C、D3. 判断题(15分)试题: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答案:正确4. 名词解释(10分)试题:什么是气血不足?答案:气血不足是指人体机能活动所需的气体和养分不足,导致机体功能减退或疾病发生的状态。
5. 简答题(15分)试题:请解释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即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病情、脉象、舌象等信息,确定病人所患的病证,并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6. 名词解释(10分)试题:什么是中医的“寒邪”?答案:中医中的“寒邪”是指寒冷的外来病因,如寒冷天气、寒风等对人体机能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7. 简答题(20分)试题:请解释中医的“针灸”疗法。
答案: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将细针插入人体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8. 综合题(20分)试题:请根据中医理论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在中医治疗上,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答案:根据中医理论,每个人的体质、机能和疾病表现可能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考试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
要想深入研究中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经典著作和理论,掌握中医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常用疗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中医专业知识水平。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对于保健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说,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和医学素养。
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73b338a32d7375a4178065.png)
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一、病因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性质:风性轻扬开泄,易行善变;风主动,多兼他邪。
致病特点: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病位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
症状动摇不定,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湿邪的致病特点和异同点?寒邪:寒凉、凝滞、收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
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拘急。
湿邪:重浊,粘滞,趋下。
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损伤阳气,侵袭下部。
见头身困重,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阻遏气机,病程缠绵难愈。
异同点:均为阴邪,损伤阳气,均能阻滞气机。
但是寒性凝滞收引,疼痛为重要表现。
湿性重浊粘滞趋下,分泌物秽浊症状粘滞,易侵袭人体下部。
3.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春多风、夏多暑、秋多燥、冬多寒地域性---北方多寒、南方多湿相兼性---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为病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易发生转化4.七情内伤的含义和特点。
七情内伤:是指导致了或诱发了疾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它已成为致病因素,属于病理范畴。
特点: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可影响原有的病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可诱发疾病和加重病情。
5.痰饮、瘀血的含义、形成以及其临床共同特点是什么?痰饮:是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的病理产物。
这种病理产物形成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经络,阻碍气血,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一般以较稠浊者为痰,清稀的为饮。
狭隘之痰饮,指咳吐之痰涎。
广义之痰饮,指由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痰饮形成: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导致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临床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易扰乱神明。
多见滑腻舌苔。
淤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中医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1c5c4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6.png)
中医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这里的“精”指的是什么?A. 精液B. 先天之精C. 后天之精D. 生殖之精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肾藏精”指的是先天之精,即父母遗传的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解析:中医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其中“切”是指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而“触”不属于四诊方法。
二、填空题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气、血、津、液解析:精、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认为构成人体的五种基本物质。
三、判断题1.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答案:正确解析:脾在中医理论中确实被认为是后天之本,主要负责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
2. 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与情绪调节无关。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不仅负责疏泄体内气机,还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肝气郁结会导致情绪不畅。
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用来解释和归纳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解析: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治疗方案。
解析:“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和针对性,通过辨证来确定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试题及答案简答
![中医试题及答案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e830d46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1.png)
中医试题及答案简答一、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性,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何为“阴阳五行”学说?答案:“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3. 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是什么?答案:“四气五味”理论指的是中药的性质和味道,四气包括寒、热、温、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
这一理论用于指导中药的配伍和应用。
4. 何为“经络”?答案:经络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是中医理论中气血运行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基础。
5. 请解释“五脏六腑”的概念。
答案:“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分类,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6. 中医的“七情”指的是什么?答案:中医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认为它们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7. 何为“八纲辨证”?答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位置,将疾病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进行辨证。
8. 请简述“三因制宜”原则。
答案:“三因制宜”原则是指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9. 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什么?答案:“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用来解释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理论,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气候类型,六气指的是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状态。
10. 何为“四诊合参”?答案:“四诊合参”是指中医诊断疾病时,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以获得全面、准确的病情信息。
以上简答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中医学简答题
![中医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fe6013ad02de80d4d840f2.png)
简答题1、相须和相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有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相须和相使均可提高疗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在相须的配伍中,药物之间是平等、并列关系;而在相使的配伍中,药物之间是主辅关系,辅药为增强主药疗效而设。
2、【参考答案】由于胆在解剖形态上亦属于空腔器官,在其生理功能上亦有助于传化水谷,且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之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所以说胆为六腑之一。
因胆贮藏的胆汁为清净之精汁,不藏水谷,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与一般的六腑又有所不同,故又属奇恒之腑。
论述题:1.何谓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
2.试述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1.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分)。
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2分);②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2分);③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2分);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2分)。
2.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2分);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2分)。
中医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9ba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b.png)
中医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形成的重要里程碑是()。
A) 唐宋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五代十国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 春秋战国时期2.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
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六经学说D) 气血学说答案:A) 阴阳学说3. 中医的辩证施治方法是指()。
A) 观察病人脸色判断病情B)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辨识病情和施行治疗C) 进行针灸疗法D) 服用中药药物治疗疾病答案:B)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辨识病情和施行治疗4. 中医学中,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
A) 生命本质B) 病毒C) 脏腑功能D) 运动锻炼答案:C) 脏腑功能5.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A) 针灸、中药、推拿B) 手术、放疗、化疗C) 拔罐、耳穴贴压、小儿推拿D) 仅限于中药治疗答案:A) 针灸、中药、推拿二、判断题1.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实践经验。
()答案:正确2. 中医学只强调对症治疗,不注重预防措施。
()答案:错误3. 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不能相互融合。
()答案:错误4. 中医学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疾病,对于复杂疾病无法发挥作用。
()答案:错误5. 中医学主张治疗保健应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什么是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整体观念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指视人体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健康与疾病看作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失衡所导致的,强调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医整体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即将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并将人体看作是自然界变化运动的一部分。
2. 中医中的经络系统是指什么?经络系统在中医理论中的功能是什么?答:中医中的经络系统是指经脉、络脉和穴位等组成的通路系统。
经络系统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调节气血运行、沟通脏腑器官、调节阴阳平衡等功能。
中医认为,经络是整个人体内外联系的纽带,通过调整经络的畅通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的效果。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4d29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3.png)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 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C. 四诊八纲和理法方药D. 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摸答案:D3. 中医理论中“肾”的主要功能是()A. 主藏精B. 主疏泄C. 主运化D. 主受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病因()A. 六淫B. 七情C. 饮食D. 遗传答案:D5.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精D. 主受纳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治法()A. 汗法B. 下法C. 和法D. 补法答案:D7.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指()A. 呼吸的空气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D. 身体中的水分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八纲辨证()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答案:A9. 中医理论中“肝”的主要功能是()A. 主疏泄B. 主运化C. 主藏精D. 主受纳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脏腑()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的“五行”包括()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六淫”()A. 风B. 寒C. 暑D. 湿E. 燥答案:ABCDE3. 中医的“四诊”包括()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七情”()A. 喜B. 怒C. 忧D. 思E. 恐答案:ABCDE5. 中医的“八纲”包括()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E. 气血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精、气、______、血。
答案:津液2. 中医的“四气”是指寒、热、______、温。
答案:凉3. 中医理论中的“三焦”是指上焦、中焦和______。
中医考试题库大全和答案
![中医考试题库大全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ef42b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4.png)
中医考试题库大全和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学说C. 经络学说D. 气血津液学说答案:A2. 五脏中,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器是()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3.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主要依赖于()A. 气血B. 阴阳C. 五行D. 脏腑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摸答案:D5.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二、多选题6.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疾病?()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属于中医的“五脏”?()A. 心B. 肝C. 肺D. 胃答案:A, B, C8. 中医的“八法”包括以下哪些治疗方法?()A. 汗法B. 下法C. 和法D. 温法答案:A, B, C, D9. 以下哪些是中医常用的药物归经理论?()A. 归心经B. 归肝经C. 归脾经D. 归肺经答案:A, B, C, D10. 中医的“三焦”指的是()A. 上焦B. 中焦C. 下焦D. 心焦答案:A, B, C三、判断题11.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答案:正确12.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克土,土克水。
()答案:错误1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
()答案:错误1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的状态。
()答案:正确15.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指的是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预防观。
17.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经典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e9f1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1.png)
中医经典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黄帝内经》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内容包括黄帝问答、医学理论、诊断方法、疾病分类等方面。
2. 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有哪些?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以及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
3.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有什么作用?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用来描述人体生理、病理的相对状态。
通过了解阴阳的平衡与失衡,中医可以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4. 中医的四诊法是什么?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来辨识疾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来辨识疾病;问诊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摸诊患者的脉搏来辨识疾病。
5. 中医的疾病分类有哪些?中医的疾病分类包括寒热病、虚实病、脏腑病等。
根据病情的特点进行分类,有助于中医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二、论述题中医经典的研究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医经典的深入研究,可以继承传统医学知识,发扬中医学的优良传统,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
1. 中医经典的研究对于继承传统医学知识至关重要。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依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
通过对中医经典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渊源和思想体系,掌握传统医学的精髓和传承医术的方法。
只有将中医经典作为学习的基础,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
2. 中医经典的研究对于发扬中医学的优良传统至关重要。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其中记载了许多优秀医家的经验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可以发扬中医学的优良传统,传承医学家的智慧和经验,为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中医经典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至关重要。
中医经典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中医经典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一、病因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性质:风性轻扬开泄,易行善变;风主动,多兼他邪。
致病特点: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病位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
症状动摇不定,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湿邪的致病特点和异同点?寒邪:寒凉、凝滞、收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
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拘急。
湿邪:重浊,粘滞,趋下。
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损伤阳气,侵袭下部。
见头身困重,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阻遏气机,病程缠绵难愈。
异同点:均为阴邪,损伤阳气,均能阻滞气机。
但是寒性凝滞收引,疼痛为重要表现。
湿性重浊粘滞趋下,分泌物秽浊症状粘滞,易侵袭人体下部。
3.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春多风、夏多暑、秋多燥、冬多寒地域性---北方多寒、南方多湿相兼性---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为病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易发生转化4.七情内伤的含义和特点。
七情内伤:是指导致了或诱发了疾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它已成为致病因素,属于病理范畴。
特点: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可影响原有的病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可诱发疾病和加重病情。
5.痰饮、瘀血的含义、形成以及其临床共同特点是什么?痰饮:是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的病理产物。
这种病理产物形成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经络,阻碍气血,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一般以较稠浊者为痰,清稀的为饮。
狭隘之痰饮,指咳吐之痰涎。
广义之痰饮,指由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痰饮形成: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导致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临床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易扰乱神明。
多见滑腻舌苔。
淤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是一种致病因素。
淤血形成:血离经脉,血液运行不畅。
临床共同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入夜尤甚。
肿块多固定不移、质硬。
色紫暗,久见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二、脏腑辨证2.心脉痹阻证临床上如何分型?各自表现如何?瘀血内阻型多因阳气不足,或气机阻滞,血运迟缓,血滞成瘀,瘀阻心脏脉络所引起的心胸剌痛,固定不移,口唇紫暗等证候。
痰湿困遏型胸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成痰,或因嗜食肥甘,导致痰湿停聚,阻遏胸阳,心脉不通而出现心胸闷痛,痰多乏力,头身困重的症状。
寒邪凝滞型寒邪内侵,困遏胸阳或胸阳不足,阴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心脉不通而出现的心痛剧烈,畏寒肢冷的症状。
气机郁结型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心脉不通,故出现心胸胀痛,善叹息,随情志变化而症状增减等证候。
3. 心病辨证中热证有哪些证候?心阴虚证: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心火亢盛证: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痰火扰心证: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肝血虚和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肝阴虚:肝脏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之证。
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头目失养;面部烘热——虚火上炎;胁肋灼痛——虚火灼伤肝络;或手足蠕动——虚风内动;阴虚证,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肝血虚:肝血不足,濡养失职之证。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头面失荣;视物模糊或夜盲——血不养目;爪甲不荣——筋脉失养;或肢麻、震颤,肌肉瞤动——血不养筋而生风;或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血海空虚;舌淡,脉细——血虚二者都有头、目、筋、肝络失养的症状,但是肝阴虚有阴虚证的表现,肝血虚,有血虚证特有的表现。
5.肝风内动证四型的临床鉴别?6.脾气虚和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脾气虚:腹胀,食后胀甚,纳少,便溏,或脘腹坠胀,肛门气坠,内脏下垂,或见各种慢性出血。
面色淡黄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脾失健运)。
脾阳虚:腹胀,纳少,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泻下清稀,形寒肢冷,倦怠乏力。
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而弱。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二者均具备腹部症状。
脾气虚证,仅为脾功能减退的症状和气虚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表现,脾阳虚证,则为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既有脾气虚证的表现,又有阳虚阴盛、寒湿内停的症状。
7.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脘腹痞胀或痛、食少。
纳呆、口粘腻、便溏。
泛恶欲呕。
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身目发黄。
面色晦暗。
白带量多。
舌淡胖。
苔白腻。
脉缓或沉细。
8.如何鉴别脾气虚证与脾虚气陷证?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中)气下陷证。
二证均有脾气虚的发病基础;脾气虚证以纳呆、腹胀、便溏兼气虚见症为特点;脾虚气陷证是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以内脏下垂为特点。
9.肺气虚和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肺气虚主要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短,动则尤甚,痰多清稀;声低懒言,面色淡白或,神倦疲乏;或有恶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肺阴虚主要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消瘦,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或痰中带证候 性质 主症 兼症 舌象 脉象 肝阳 化风 上实下虚证 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蹇舌强不语;卒然倒地,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不语 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步履不正 舌红苔白(黄)腻 弦而有力; 弦细有力 热极 生风 实热证 手足抽搐,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 高热神昏,躁扰如狂 舌红绛数而有力 阴虚 动风 虚热证 手足蠕动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舌红少津弦细数 血虚 生风 虚 证 手足震颤,肌肉瞤动, 肢体麻木 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 舌淡苔白 细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肺气虚除了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肺部的症状(肺+气虚)。
而肺阴虚则是肺的症状加上阴虚的症状(肺+阴虚)10.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而发哮。
胸脘满闷。
形寒肢冷,痰多色白。
舌淡,苔白腻或白滑。
脉濡缓或滑。
11.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肾阳虚: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
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
浮肿,腰以下甚。
面色黧黑或白。
畏寒肢冷,下肢为甚。
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
辨证要点:全身功能低下与寒象共见。
肾阴虚: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阳强易举,经少经闭、崩漏。
形体消瘦,咽干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阴液亏虚,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男子遗精、女子经少与虚热表现共见。
12.肾精不足证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儿童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两足痿软。
性欲减退,生育机能低下,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
健忘恍惚,神情呆钝。
发枯易脱,齿松早脱。
耳鸣耳聋。
腰膝酸软。
舌淡,脉弱。
辨证要点: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功能低下、早衰。
13.肾气不固证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小便频数清长,尿后余沥不尽,夜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
滑精、早泄。
带下清稀量多。
月经淋漓不尽。
胎动不安,滑胎、小产。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阴液亏虚。
舌淡,苔白,脉弱。
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膀胱,精关,任带失固与气虚表象共见。
三、中药学1.中药配伍的临床意义?①药物配伍后产生协同作用而增强了疗效,临床应该充分利用。
(相须、相使)②药物配伍后可能产生拮抗而抵消或消弱原有的功效、作用,用药时应注意。
(相恶)③药物配伍后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在使用有毒药物、烈性药物时,必须考虑选用。
(相杀、相畏)④药物配伍后可以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者,原则上应该避免应用。
(相反)中医简答题注意事项:1.简答题具体考哪个这个我也不能完全确定,因此只能提供一些可能性供大家复习参考,因此不能保证靠谱性和全面性。
这个只是我根据老师课件后面的习题和上课强调的弄出来的东西。
2.脏腑辨证的答法:脏器病变的相应症状+阴阳气血虚实证共有的症状+舌象+脉象。
答题方式很重要,舌、脉不要漏。
答题可能用到的部分基本元素:阴虚共性;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
舌红少苔或,脉细数。
阳虚共性:畏寒肢冷、神倦面白、口淡不渴、便溏溲清、尿少浮肿。
并常伴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证候。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细弱。
气虚共性: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声低气短、或头晕目眩、自汗、动则加剧。
舌质淡,苔薄白。
血虚共性: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经少或闭经。
舌质淡,脉细无力。
寒症共性:畏寒肢冷,冷痛喜暖,小便清长、大便清稀,面白。
苔白而润,脉紧或迟。
热证共性:身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小便黄,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红或大或数或滑。
3.大家可以去打印店买往年的真题来做,刷选择题应该会靠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