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4b94ee24a7302768f99393b.png)
保持床单元枯燥舒适,皮肤清洁枯燥
增强营养
遵医嘱肠外营养
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准,配合治疗.帮忙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功效锻炼
早期开始,循序渐进;主动和主动,等长和等张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包含足趾的屈曲背伸运动,股四头肌锻炼
按需吸痰
病情允许床头抬高30-45°
遵医嘱赐与化痰药物
气体互换受损
机械通气
实时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体液缺乏
迅速成立静脉通路
遵医嘱快速补液,输红细胞、血浆
密切监测CVP、BP、尿量的变更
疼痛
遵医嘱赐与镇静剂
积极治疗原病发,下降颅内压、加重疼痛
操纵时动作轻柔
皮肤完整性受损
皮肤擦伤处每日用碘伏消毒
受压部位减压贴庇护
多发伤护理常规之五兆芳芳创作
一、疾病概述
多发伤是单一创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且至少1个部位的损伤威胁生命,它不是各个部位创伤的复杂叠加,而是伤情彼此掩盖,有相互作用的症候群.
二不雅察及护理要点
项目
内容
护理要点
不雅察要点
清理呼吸道无效
密切不雅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咳嗽反射情况、SPO2、痰液粘稠度、血气阐发结果.
多发伤护理百科
![多发伤护理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15ab25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0.png)
多发伤护理百科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或接连遭受多个外伤或损伤的情况,通常包括多处骨折、多处创伤、多个器官受损等。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伤势较为复杂,治疗和护理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多发伤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一、多发伤的护理原则1. 综合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和相关并发症的存在,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紧急救治: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势,如大出血、气道阻塞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血液循环稳定,及时进行止血和抢救。
3. 创面处理:进行伤口清洁,去除异物,并进行创面修复和包扎,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4. 骨折护理:对于多处骨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固定和矫正,以保证骨折的稳定和愈合。
5.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变化,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6. 并发症预防:多发伤患者容易出现休克、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 心理护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伤痛和康复过程。
二、多发伤护理的具体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
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防止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保持患者的伤口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及时给予抗生素预防。
4. 骨折固定和矫正: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手术内固定等。
对于关节脱位,应进行及时的复位。
5.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局部麻醉药。
6. 早期康复训练:多发伤患者在伤势稳定后,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多发伤护理措施
![多发伤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514c5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4.png)
多发伤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通常包括骨折、创伤性脑损伤、内脏破裂等。
由于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复杂,且可能存在多个系统的功能受损,因此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帮助护士更好地为多发伤患者提供护理。
1. 快速评估和优先处理多发伤患者通常情况比较危急,因此护士需要迅速进行评估,并根据伤情优先处理。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创伤部位和程度等。
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应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伤情,如创伤性脑损伤、颈椎骨折等,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呼吸支持多发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因此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可以通过引流、吸痰等措施来实现。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气管插管或使用非侵入式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3. 控制出血和休克出血和休克是多发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如外周压迫止血、输注输血制品等。
对于休克的患者,护士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输入液体进行补液治疗。
4. 防止感染和伤口护理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容易感染,因此护士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护士在进行伤口护理时,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
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疼痛管理和镇静多发伤患者常常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因此护士需要及时评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口服镇痛药、静脉镇痛药等。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镇静状态,避免因过度镇静而导致意识状态下降。
6. 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的康复过程漫长,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护理。
护士应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同时,护士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c9dc04ff121dd36a22d82ac.png)
一、徐病概括
多收伤是简朴创伤果素制成的2个或者2个以上解剖部位益伤且起码1个部位的益伤威胁死命,它没有是各个部位创伤的简朴叠加,而是伤情相互掩盖,有相互效率的症候群.
两瞅察及照顾护士重心
名目实质照Fra bibliotek护士重心瞅察重心
浑理呼吸讲无效
稀切瞅察患者呼吸频次、节律、咳嗽反射情况、SPO2、痰液粘稀度、血气分解截止.
按需吸痰
病情允许床头抬下30-45°
遵医嘱赋予化痰药物
气体接换受益
板滞通气
即时吸出痰液,脆持呼吸讲通畅
体液缺累
赶快修坐静脉通路
遵医嘱赶快补液,输白细胞、血浆
稀切监测CVP、BP、尿量的变更
痛痛
遵医嘱赋予镇定剂
主动治疗本收病,落矮颅内压、减少痛痛
支配时动做沉柔
皮肤完备性受益
皮肤揩伤处每日用碘伏消毒
受压部位减压揭呵护
使用气垫床
脆持床单元搞燥恬静,皮肤浑净搞燥
加强营养
遵医嘱肠中营养
评估病人营养情景,准确记录出进量
情绪照顾护士
闭心取饱励,取消焦急战恐惊,协同治疗.助闲患者竖坐战胜徐病的自疑心战怯气
功能锻炼
早期启初,顺序渐进;主动战主动,等少战等弛正在无痛的情况下举止,包罗脚趾的伸直背伸疏通,股四头肌锻炼
护士资格辅导:多发伤的护理常规通用一篇
![护士资格辅导:多发伤的护理常规通用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0489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7.png)
护士资格辅导:多发伤的护理常规通用一篇护士资格辅导:多发伤的护理常规 1一问:询问伤情、受伤部位及伤后做过何种处理。
二看:看面色、呼吸、瞳孔及伤部情况。
三摸:感觉皮肤温度和湿度、腹部压痛、反跳痛及四肢有无异常活动情况。
四测: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五穿刺:对疑有胸腹伤者应行胸腹穿刺,并做好记录。
二、实验室监测1.尿液监测:应每小时测量尿量,尿量小于30ml/h提示肾灌注不足。
如血压稳定,血容量已补足而尿量仍少,应考虑存在急性肾小管坏死。
2.血常规:在休克早期未进行液体复苏时,虽丢失大量红细胞,但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液体复苏后,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均下降,如果动态监测发现两者进行性下降,要考虑存在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3.电解质:创伤休克时血清电解质往往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使内环境紊乱,加重休克,另一方面亦影响抗休克治疗,因此应重点监测。
4.血气分析:严重多发伤时,大多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一般来说,休克时的酸碱平衡紊乱多为代谢性酸中毒。
5.血糖:严重创伤时机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血糖升高。
6.血乳糖:严重休克时,血中的乳酸水平上升。
三、重要脏器监护1.呼吸系统监护:包括临床观察和人工气道的管理;临床观察包括呼吸变化、神志变化、肤色变化等。
2.循环系统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色泽、体温和尿量,以判断循环功能的状况。
还应根据病情监测病人的心率、脉搏、无创血压、动脉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
3.肾功能监护:监护指标包括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内生肌酣清除率及生化检验。
4.中枢神经系统监护:颅脑损伤者病情变化快,因此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是关系到患者生与死的`重要环节。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内容包括对意识、瞳孔的观察与判断。
观察意识的方法是呼叫患者、询问问题,了解患者回答问题是否正确。
观察瞳孔主要看瞳孔的大小、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对称、对光反应是否灵敏。
质量标准1.ICU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交班是否详尽,符合要求。
多发伤的护理措施
![多发伤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3094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9.png)
多发伤的护理措施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通常是由于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护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创面处理、伤口感染预防、伤口愈合促进、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方面。
一、创面处理多发伤患者通常有多个创面,包括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
在处理创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清洁: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柔清洁创面,去除杂质和血块。
2. 消毒:对于开放性创伤,可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碘伏、氯己定等。
但对于闭合性创伤,不宜使用消毒剂。
3. 包扎:根据创面的大小和位置,选择适当的敷料进行包扎。
对于较大的创面,可使用纱布或海绵进行填塞,然后用绷带固定。
二、伤口感染预防多发伤患者由于创面较多,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 1. 保持创面清洁:定期更换敷料,清洁创面,避免创面积聚污物和细菌。
2. 使用抗生素: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避免交叉感染: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伤口愈合促进伤口的愈合是多发伤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措施: 1. 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促进新陈代谢和伤口愈合。
2. 保持湿润:使用湿润敷料或透明敷料,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伤口愈合。
3. 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敷料过久导致细菌繁殖和感染。
四、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疼痛管理措施: 1. 给予镇痛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
2. 冷敷或热敷:根据患者的需要,使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
3. 注意疼痛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措施。
多发伤的护理要点
![多发伤的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02af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d.png)
多发伤的护理要点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
多发伤的护理要点如下:
1.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快速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 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渗出等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4.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心理疏导等。
5. 心理护理:多发伤患者由于创伤严重,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6.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多发伤患者容易并发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 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多发伤的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多发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多发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c9fd2d1a0116c175f0e48a4.png)
多发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其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交通伤与高处坠落伤。
临床特点有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伤势严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伤后并发症和感染率高。
【护理常规】1.急救护理(1)解除通气障碍: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患者的基础,解除通气障碍首先要开放呼吸道,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保证机体用氧。
(2)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①无心搏、呼吸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如为心室纤颤或无脉性室速应立即给予除颤。
②止血:根据出血部位和性质的不同,选用指压、加压包扎、填塞、止血带或手术等方法迅速控制伤口的出血。
③体位:根据受伤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休克患者选择休克体位,下肢未受伤者可抬高下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④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并维持循环稳定.2.缓解疼痛(1)制动:骨与关节损伤时可通过固定和制动减轻疼痛,颈椎和脊柱需证实无损伤方可解除制动。
对有连枷胸、反常呼吸者,可行棉垫加压包扎外固定、呼吸机正压通气行气道内固定或行肋骨牵引固定术,以减少反常呼吸的影响。
(2)体位:多取平卧位。
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3)镇静、镇痛:根据疼痛强度,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3.伤口护理(1)开放性伤口做好清创前的准备,适当抬高患肢,以利伤口引流和减轻肿胀。
(2)闭合性伤口24h内给予局部冷敷,以减少局部组织的出血和肿胀;24h后改用热敷,以促进炎症和血肿的吸收;同时注意观察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变化。
4.功能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功能性并发症。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出血及感染性休克:观察患者渗液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肢体发凉、脉搏细速等表现,及时告知医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
![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1edf2559b89680202d82523.png)
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
1.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衣裤,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按ABBCS检查方法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按伤情备好急救物品。
具体检查方法为:A(airway),气道有无堵塞;B(breathe),呼吸深度和频率;B (bleeding),体表出血部位;C(cerculate),脉搏、血压、末稍循环;S(sense),意识、反应。
2.迅速吸出口鼻腔、咽部的呕吐物、血块等异物,取出活动性义齿,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
3.给予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应用呼吸机者配合医生调节好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注意观察氧疗和通气效果。
4.迅速建立两条或以上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复苏,首选尚志、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尽量不用下肢静脉;常规选用16~18号留置针;采用加压输液装置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5.根据不同的伤情选择伤员的体位:一般创伤取仰卧位;颅脑伤、颌面部伤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胸部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腹部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休克病人取仰卧中凹位。
6.使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伤员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病人面色、神志、瞳孔、体温、皮肤温度等情况,并做好各项记录。
7.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及出入水量,并做好记录。
8.对于经抗休克治疗仍不能维持血压的病人,或有开放性骨折、胸部开放性创口等需手术的病人,立即做好配血、皮试、备皮、更衣等术前准备。
9.注意抬高受伤肢体,骨与关节损伤时局部固定、制动,疑有脊髓损伤者给予颈托保护病人的颈部。
10.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并及时记录。
1。
多发伤的护理-
![多发伤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49ba5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2.png)
腹部创伤探查指征
二、收治多发伤,我们这么做
①腹穿有积血,置管引流≥250ml/h,且持续数小时不减 ②有空腔脏器破裂的依据:腹穿有胆汁、胃肠内容物、混
浊液体;膈下有游离气体; ③腹腔损伤后HCT、Hb进行性下降,且输血仍不能延缓其
下降的速度; ④排除其它部位损伤后,仍存在靠升压药维持的难以纠正
全身可扪及广泛皮下气肿,左侧胸廓上部扪及骨擦感,双 肺呼吸音低。
提示:病人肋骨有骨折,可能存在气胸的可能。 处理:予肋骨固定带固定胸壁,准备用物协助医生做胸腔
闭式引流术。注意观察有无气泡逸出,有无血性液引出,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有无水柱波动。
气胸的紧急处理
二、收治多发伤,我们这么做
目的: 解除对肺部的压迫,缓
二、收治多发伤,我们这么做 1、生命体征——体温 T:35.6oC 予保温: 空调温度调高
加盖被子 静脉补液时输热液体
2024/10/2
1、生命体征——心率
二、收治多发伤,我们这么做
P:136次/分 提示:
心率快可能与血压低休克有关,予加快补液速度 疼痛应急反应 氧和低,氧供不足有关
2024/10/2
解呼吸困难 方法:
用粗针头从第二、三肋
间进行穿刺排气。
胸部外伤
二、收治多发伤,我们这么做
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腹穿抽出游离性 不凝血。 提示:病人腹腔存在出血,可能出现腹腔脏器的破裂, 需要手术探查。 处理:积极行术前准备,如导尿,安置胃管,作抗生 素敏试,备皮,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2024/10/2
保护脑细胞
二、收治多发伤,我们这么做
亚低温/特殊物理降温 体温每下降1 OC,耗氧量和脑血流量下降6.7%,脑体积下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8315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1.png)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同一患者在一次事故或者事件中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格式。
二、多发伤的急救1. 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急救前,应首先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呼吸、循环、神志等方面。
可以使用Glasgow昏迷评分、ABC急救法等进行评估。
2. 住手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应迅速住手出血。
可以采取直接压迫、提升患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控制出血。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受阻的情况,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侧卧位等方法。
4. 赋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缺氧的情况,应及时赋予氧气。
可以使用氧气面罩、鼻导管等赋予氧气。
5. 固定骨折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骨折的情况,应及时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石膏等进行骨折固定。
6. 保暖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低体温的情况,应及时保暖。
可以使用毯子、加热器等进行保暖。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临床观察对多发伤患者应进行临床观察,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程度等方面。
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并报告医生。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剧烈疼痛,应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冷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3. 伤口处理对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应进行及时处理,包括清洁、消毒、覆盖敷料等。
注意伤口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并及时报告医生。
4. 密切监测多发伤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尿量、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 饮食护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饮食难点,应进行饮食护理。
可以赋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避免过于刺激性食物。
6.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和恐怖感,应赋予心理支持。
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安慰和鼓励。
四、结论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伤的护理常规
![多发伤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bec311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8.png)
多发伤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受伤原因、部位等;损伤程度及性质。
2、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有无休克表现。
3、呼吸情况,气道是否通畅。
4、有无活动性出血。
5、有无致命性损伤。
6、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
7、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二、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
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
3、建立两条外周静脉通路或中心静脉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合理补液,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4、查找引起休克的原因,控制活动性出血,做好术前准备。
5、各脏器损伤的急救护理:(1)颅脑损伤: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脱水治疗,积极完成术前准备。
(2)血气胸:胸带固定胸壁,配合医生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3)腹部损伤:配合完成B超、CT、腹腔穿刺等检查,积极完成术前准备。
(4)骨与关节损伤:妥善包扎固定,做好术前准备。
6、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根据医嘱合理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7、观察伤口及引流管的情况,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观察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8、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尿色。
9、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恐惧感。
三、健康指导要点1、有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深呼吸及腹式呼吸训练,鼓励有效咳痰。
2、向骨折的患者解释保持牵引肢体功能位的必要性。
3、告知留置管道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注意事项1、颈托固定,防止颈髓损伤。
2、病情不稳定时,避免搬动患者。
3、处置脑脊液耳漏、鼻漏时,不能用棉球堵塞。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多发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多发伤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27674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a.png)
多发伤患者的护理常规【定义】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有效、及时、主动的护理配合,对于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观察要点】一、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的变化,了解病人颅脑损伤的情况。
二、观察患者有无反常呼吸,有无张力性气胸和开放性气胸。
三、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氧分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判断休克程度。
四、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足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
【护理措施】一、执行ICU 一般护理常规。
二、配合医师尽快实施一问、二看、三测、四摸、五穿刺的五步检诊程序;一问:问外伤史、外力的方向、受伤部位、伤后表现和初步处理。
二看:看面色、呼吸、结膜、瞳孔、伤部情况。
三测:即测血压,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
四摸:摸脉搏、皮肤的温湿度、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有无异常活动。
五穿刺:对疑有胸腹腔损伤应立即进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必要时重复穿刺。
三、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四〜六L/min。
若无呼吸、心跳者,则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和心肺复苏术,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四、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以纠正休克。
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
五、多发伤患者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给予心电监测并有效止血。
六、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
七、辅助检查在抢救护理同时,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工作,及时查明病因,采取对症处理。
急诊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
![急诊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4b2f9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5.png)
急诊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评估】1.评估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如休克、呼吸困难、未控制的大出血。
2.病史包括受伤机制、使用药物史、有无昏迷等。
3.全身系统地、反复地检查,包括各项生理指标、解剖损伤、临床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急救护理】1.治疗原则(1)先治疗后诊断,边治疗边诊断。
(2)先处理3种可迅速致死而有可逆的严重情况,即通气障碍、循环障碍、未控制的大出血。
(3)出血性休克经大量输血、输液治疗无效时应追究原因。
(4)紧急情况下在急诊科进行手术。
2.紧急救护程序VIPC(1)V(ventilation)迅速建立呼吸通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I(infusion)恢复血容量,迅速建立两个以上静脉通路,及时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即细胞外液,防止休克发生或恶化。
(3)P(pulsation)监护心脏搏动,维护心泵功能,心脏压塞是破坏心泵功能的主要原因,一旦确诊,立即心包穿刺或切开。
若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4)C(controlbleeding)控制出血,广泛的创面渗血可以用纱布加压包扎。
若有大血管损伤,可立即用止血带止血。
(5)器官损伤的急救处理(1)颅脑损伤①颅内血肿者,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更衣等。
②出现脑疝者,立即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
③对于颅内有金属异物的不能给予拔出。
(2)胸部损伤①张力性气胸者,立即用粗针头在患侧第2-3肋间刺入排气,针尾安一橡皮指套,在其顶部剪一小口,使之成为活瓣排气针。
②处理开放性气胸者,用5〜6块凡士林油纱封闭伤口,使之成为闭合性。
③闭合性血气胸者,尽快配合医生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瓶。
④有浮动胸壁者,用大棉垫外固定该胸壁,减轻反常呼吸运动。
⑤疑有心脏创伤者,给予心电监测,如出现心脏压塞三联征,迅速配合医生行剑突下心包穿刺或就地行开胸术。
(3)腹部内脏损伤①配合医生行腹腔穿刺、床旁B超、腹部CT。
②准备剖腹探查的病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留置胃管、尿管、备皮等。
多发伤的护理常规
![多发伤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35a70f619e8b8f67c1cb9ff.png)
参考文献
[1]高芙蓉,肖志勇.初级创伤评估ABCDE法在麻醉恢复室交接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4):180-181。
[2]张阳春,吴敏,季学丽,李玫,陈旭峰.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2):9-13.
根据休克指数计算补液速度:采用休克指数计算补液速度,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用休克指数公式进行补液, 补液速度的准确率为92.31%[5]。
根据血压指导补液速度。采用血压指导补液速度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 维持收缩压在70~90 mm Hg在第1个30 min内快速输入晶体1000~1500 m L, 胶体500 m L, 休克缓解后则减慢补液速度, 否则继续加快补液速度或适当应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其补液速度的准确率为90.1%[7]。经补液后, 血压仍无回升者要查明是否有活动出血, 尽快控制出血;维持中心静脉压在 (6±2) cm H2O, 过低时加快补液速度, 过高则减慢或适当应用利尿药物。
因胸部创伤引起的张力性气胸,立即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迅速闭合伤口;大量血胸者可予胸 腔引流固定连枷胸 等对症紧急处理。
3、C循环: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血压、心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四肢温度、末梢颜色、尿量。
通过触摸患者的挠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搏动,可初步判断血压;
在评估的同时,护理人员建立两条粗大的静脉通路。根据对伤者的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止血,则可大量地进行液体复苏,但止血不确切时,则只能进行维持低血压液体复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则可。
多发伤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多发伤患者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093d9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e.png)
摘要:多发伤是指由一种致伤因素所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的严重损伤,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
本文针对多发伤患者术后护理,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心理护理1.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包括恐惧、焦虑、绝望等情绪。
2. 加强沟通:医护人员应以亲切、耐心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心声,关心患者需求。
3. 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如心理暗示、放松训练等。
4.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二、基础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生命安全。
2.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3. 脱水与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发生。
5. 肢体护理: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按摩、抬高,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饮食护理1.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情况,评估营养需求。
2. 制定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患者进食:给予患者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4.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分配餐次,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四、康复护理1.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2. 物理治疗:采用按摩、理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3. 心理康复: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4. 家庭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家属了解康复锻炼方法,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五、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 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2.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多发伤护理措施
![多发伤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eff6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5.png)
多发伤护理措施多发伤是指由单一因素或多个因素引起的多个部位或器官的严重损伤。
评估伤情、急救处理、疼痛管理、心理支持、预防感染、功能康复、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在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中至关重要。
1.评估伤情: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观察是否有开放性损伤、出血、骨折、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评估伤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以便准确判断伤情。
2.急救处理:多发伤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首先应止血,防止出血过多引起休克或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对开放性伤口进行彻底清创,以减少感染风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3.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疼痛,应给予有效的镇痛治疗。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以缓解疼痛。
同时可采取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4.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其积极面对伤情。
如有需要,可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
5.预防感染:多发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需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体温、血象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6.功能康复:多发伤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需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如理疗、运动疗法等。
在康复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以免加重病情。
7.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往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需给予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选择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白粉、牛奶等。
同时可采用鼻饲、静脉营养等途径,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8.并发症预防:多发伤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迹象。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勤翻身、按摩下肢、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问题/关键点
1 •心跳呼吸骤停
2 •休克(失血性,心源性,感染性)
能衰竭6 • MODS 7 .疼痛8 .恐惧 初始评估
1. 气道情况: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颜面紫绀等情况
2 .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3 .循环情况: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出血量
4 .意识水平,瞳孔情况, GCS 评分
5 .到达时间、生命体征、疼痛评分
6 .受伤时间,损伤机制,有无现场昏迷史
7 .性别、年龄、过敏史、既往病史
&充分暴露,检查全身的受伤情况 持续评估
1 .生命体征
2 .意识水平、瞳孔变化情况,持续 GCS 评分
3 .气道通畅情况
4 .呼吸情况:呼吸的频率节律型态
5.循环情况:监测血压,不稳定时期每 5-15分钟评估一次血压,平稳后可改
30分钟到1
小时评估一次,评估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表现以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6 .尿量:尿液的颜色,性状,量
7 .腹部体征:有否膨隆,有无腹膜刺激征的出现
&肢体活动情况:有无运动障碍
9 .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 X 线,CT , B 超,MRI ,腹腔穿刺等特殊检查结果
10 .用药后效果评价:止痛剂应用后 30分钟评估疼痛评分
11 .评估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的情况 1. 无心跳呼吸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连接心电监护如为室颤或无脉 性室速立即予除颤。
2.
有呼吸的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
95 %以上。
3.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4. 开通至少两路大的静脉通路(至少 20#留置针)并保持一路接输血器。
5. 予颈椎和脊柱制动直至证实无损伤。
(注意:当证实脊柱可解除制动时,应记录时间 及做出决定的医生姓名并评估肢体的伸展功能)。
6. 抽取血标本:CBC 、BG , PT 、APTT , CX7,术前免疫及备血,必要时对怀孕妇女检 查RH 类型。
7. 床边备好吸引物品和复苏设备。
& 制动/夹板固定骨折及错位的部位,对有连枷胸、反常呼吸者,可进行棉垫加压包扎外 固定,呼吸机正压呼吸行气道内固定或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以减少反常呼吸影响。
及早 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保证供氧。
9. 清洗伤口并覆盖敷料(注意:尽量保留一些暴力事件受害者身体上的证据如枪伤或刀 刺伤的伤口)。
10. 协助医生放置有创性监测通路监测血压。
11 •备齐有关导管如吸引管、胃管、胸管等。
12•插入导管,如腹部/盆腔部位疼痛/创伤患者完成肛检后予留置导尿管,观察患者 的尿量、颜色、多发伤护理常规
3 .低氧血症
4 .感染
5 .肾功
性状。
13•必要时做心电图,尤其是胸部钝性创伤者。
14•保持患者体温正常,必要时使用液体加温器或予以温热棉被覆盖。
15.予以止血或根据病情需要予液体/血液输入,及时做好皮试,给予TAT注射。
16•对合并血气胸的伤员,应及时协助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减轻胸腔压力,改善肺气体交换功能,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次性引出1000~1500ml以上血量或引流3
小时内,引流速度在200ml/小时以上者,做好紧急剖胸探查术的准备。
17.监测出入量。
18•密切关注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9•疼痛的护理在根据医嘱使用有效止痛剂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暗示性语言及精神护
理,以增强止痛的效果。
20・心理护理主动关心、同情伤员,紧急处理做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让伤员
有安全感。
做好说服开导工作,消除伤员急躁情绪。
尽可能多地接触伤员,多与其交谈以解除其孤独感和压抑感。
21.安全护理两侧床栏拉起,防止坠床。
教育
1 •心理护理多发伤因为意外受伤,起病急,对于突如其来的伤痛,患者常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等多种情绪反应,担心今后能否继续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些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还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怕声响、怕震动、有不安全感、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焦虑等,同时还会伴有偏瘫、失语、癫痫等,患者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安慰、解释、关心和鼓励,多与患者谈心,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2 •饮食急性期指导患者暂禁食禁水,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
3 •休息与活动颈椎骨折者颈托固定,脊柱或骨盆骨折患者卧背板、硬板床或气垫床。
指导患者不可坐起,翻身时身体成一直线。
肾挫伤早期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可减轻疼
痛,防止挫伤后继发性出血和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4 •随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的目的、药物的作用、液体滴入的速度、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合理用药并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5 .宣教和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