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能量课件
《食品营养学》课件第1章 营养素与能量
![《食品营养学》课件第1章 营养素与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89dd0c663968011ca2009145.png)
✓ 3.按空间结构分:①顺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2个氢 原子位于双键同侧;②反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2个 氢原子位于双键异侧。
✓ 4.按人体必需性分:①必需脂肪酸(EFA);②非必需脂 肪酸(NEFA)。
葵花籽油 11.0 26.0 59.0 棕榈油* 59
39
10
棉籽油 27.9 16.5 55.6 椰子油* 92
6
2
(二)必须脂肪酸及其生理功能 ✓ 1.概念 ✓ 2.生理功能 • 组成磷脂的重要成分. • 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 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 • 维护视觉、保护皮肤免受视觉损伤等.
四、食用油的营养评价 ✓ 1.消化率:熔点低于体温的可高达97%~98%,高于体温
蛋氨酸+半胱氨酸 3.5 3.4 2.4 3.2 1.2 2.8 2.3
苯丙氨酸+酪氨酸 6.0 5.5 7.3 6.2 3.2 7.2 3.8
苏氨酸
4.0 2.8 3.1 3.6 2.8 2.5 2.9
缬氨酸
5.0 3.9 4.6 4.6 3.2 3.8 4.8
色氨酸
1.0 1.0 1.0 1.0 1.0 1.0 1.0
(1)消瘦型:主要是能量供应严重不足所致,以消瘦 为其主要特征。
(2)水肿型:主要是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以全身水 肿为主要特征。
✓ 2.蛋白质摄入过量 (1)加重肾脏负担。 (2)加快骨质疏松。 (3)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 (4)增加患癌的危险性。
五、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一)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食品营养学PPT课件
![食品营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904b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4.png)
以及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
结构和营养摄入量。
营养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对营养的认识
通过营养教育,人们可以了解食物中 的营养成分和作用,以及如何合理搭 配食物以满足自身营养需求。
预防慢性疾病
正确的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 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 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的饱腹感
总结词
食品的饱腹感是指食品在摄入后使人产生饱足感并减少进食 量的能力。
详细描述
食品的饱腹感与其体积、纤维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因素有关 。高纤维、高蛋白的食品通常具有较强的饱腹感,能够减少 进食量并控制体重。了解食品的饱腹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膳 食计划,控制饮食摄入量,促进健康。
04
营养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 用
03
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的能量价值
总结词
食品的能量价值是指食品在人体内通过代谢产生的能量,通常以千卡(kcal)或千 焦(kJ)为单位进行衡量。
详细描述
食品的能量价值取决于其含有的三大产能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经过代谢产生能量,供人体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食 品的能量价值对于制定膳食计划和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大数据技术 的发展,精准营养将更加精准地评估个 体的营养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方
案。
精准营养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提高健 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
功能性食品的研发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食品,如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天然、安全、高效和可持续性。
食品营养学第三章人体需要得营养素和能量ppt课件
![食品营养学第三章人体需要得营养素和能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624b703b3567ec102d8a50.png)
男 50~ 轻体力活动 中体力活动 重体力活动 9.62 10.87 13.00 7.94 9.20 7.94 8.80 8.00 8.36 9.20 7.53 8.36 7.10 8.00 2300 2600 3100 1900 2200 1900 2100 1900 2000 2200 1800 2000 1700 1900
具体来说是指机体处于静卧、空腹、清醒 但不思维,室温条件下所需能量的消耗。 包括维持肌肉紧张状态、血液循环、呼吸 活动,以及与生长有关的腺体分泌和细胞 代谢活动等。基础代谢是人体最低限度的 能量需求。 基础代谢率:BMR,Basal Metabolic Rate 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 量。 基础代谢能量消耗有体表面积和体重估 算两种方法。
三 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能量推荐摄入量采用一般人群的平均需要量 2000.10 我国建议:18-49岁成年男性根据轻 等、中等、重等劳动分级强度的不同,其RNI分别 为2400、2700、3200kcal/d,女性则分别为2100、 2300、2700kcal/d。 在膳食能量摄入比例方面,碳水化合物供能占 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114%.
1.3 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 体表面积与体型(身高、体重); 年龄:年龄不同,各组织所占的比例不同; 性别:与去脂组织有关,男性多; 营养及机能状况:疾病感染时,基础代谢增加; 气候等。 基础代谢在每日能量总消耗中占60-70%
2.体力活动: 大约占总能量需要的15-30%,但是变化大。 体力活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相同性别、年龄、 体重和身体组成中影响个体能量需要的最重要因 素。这与劳动强度、从事劳动时间、对劳动熟练 程度有关。即劳动强度越大、从事劳动时间越长、 对劳动越不熟练所消耗的能量越多。 我国现阶段一般把成人体力活动分为三级: 轻体力活动、中等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 其具体能量消耗见相关表格。
食品营养学 能量
![食品营养学 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a7136043a6c30c2259019e56.png)
三、能量代谢测定
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般是测定单位时间内机体所释放的能量, 即能量代谢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 量表示,kJ/m2.h
直接测定法:精确,复杂,须专用设备 间接测定法(气体代谢法):较精确,研究工作中
最常用。 心率推算法:根据心率与热能消耗成正比的关系,
简便,但个体差异大。
体重平衡法:最简单,只适于成人,结果供参考。
三、能量代谢测定
生活观察法
(1)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估算 详细记录每天各项活动的时间→查出各项活动能量 消耗率→算出各项活动能量消耗量→合计。注意记录 时间不少于一周。例如: 前例男生20岁,1.75m, 70kg,他一天活动和能量消 耗如下:
三、能量代谢测定
食物成分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混合性食物
食物热效应(占成分能值) 4%~5% 5%~6% 30% 10%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不同能量物质的食物热效应不同的原因
各营养素消化吸收后转变成ATP贮存的量不同,蛋白 质为32%~34%,低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38%~40%, 而其余的则变成热量。
由食物脂肪经消化吸收后变成脂肪组织的脂肪其消耗 的能量要低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转变成糖原或脂肪消 耗的能量,而由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 质,或代谢转化为脂肪,其消耗的能量更多。
95
37.6 (9.0)
蛋白质
23.64 (5.65)
92
16.7 (4.0)
乙醇
29.70 (7.10)
100
29.7 (7.1)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成人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
儿童与孕妇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品营养学课程全套课件-2024鲜版
![食品营养学课程全套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3cc3d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7.png)
食品营养学课程全套课件•食品营养学概述•基础营养知识•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分析•食品加工对营养价值影响目•营养与健康关系探讨•实践应用:个性化营养方案制定录01食品营养学概述食品营养学定义与重要性食品营养学定义研究食物中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
食品营养学重要性指导人们合理选择食物,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预防营养相关疾病,促进健康。
食品营养学历史与发展食品营养学历史自古代就有对食物与健康关系的探讨,但现代食品营养学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食品营养学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更多营养素的作用机制和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学与其他学科关系与医学关系医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的科学,食品营养学为其提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营养策略。
与农业科学关系农业科学关注食物生产和加工过程,食品营养学则关注食物中营养素的变化和保留。
与食品科学关系食品科学关注食品的理化性质、加工和贮藏等方面,而食品营养学则关注食品中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成分。
02基础营养知识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其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如膳食纤维、水等,对保持身体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030201营养素分类及功能能量平衡与营养需求能量平衡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避免肥胖或营养不良。
营养需求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的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以满足需求。
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参与。
针对一般人群的膳食建议,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等。
膳食指南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疾病的营养建议,如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需要特别注意的营养问题。
营养建议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等。
《食物能量》PPT课件
![《食物能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0b19c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4.png)
甘油醛
二 羟基丙酮
糖的分类
醛糖:葡萄糖、半乳糖、(脱氧)核糖
按功能基分
单糖
酮糖:果糖
按碳原子数目分:丙糖、丁糖、戊糖、己糖
寡糖 :双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三糖、四糖等
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右旋糖苷
多糖
杂多糖: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肝素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由β-D-葡萄糖单位经β-1,4-苷键连接而成 的长链分子,一般无分支链。
1、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能量需要量 = BMR × PAL WHO于1985年 推荐使用Schofield公式
不同活动强 度的PAL值
计算20岁轻体力活动男性每日能量需求量? 提示:体重60kg,PAL1.5 结果是2395.5kcal
2、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能量代谢和平衡 人体摄入的能量主要用于满足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
能的恢复耗能
除此之外,还受到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大脑的活动情况)
孕期营养生理变化 -- 体重增长
孕期平均增重约12kg,其中各种比例如下。 胎 儿:约3.4kg 血 液:1.2kg 胎盘及羊水:约1.5kg 细胞外液增加:1.5kg 脂肪组织增加:约3kg 子宫和乳房增加:约1.4kg
(四)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卡价【☆】
名称 碳水化合物
生理能值或卡价 (Kcal/g)
4
蛋白质
4
脂肪
9
如果一个人某天从食物中摄取了碳水化合物
300克,脂肪50克,蛋白质70克;那么此人一天摄
入的总能量就是:
3、食物来源的分配
碳水化合物=2100*(55%~65%)Kcal=(1155~1365)Kcal 克数 (1155~1365)/4=(288.75~341.25)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即人体在 安静和恒温(18-25℃)条件下,禁食12h后,静卧、 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此时能量仅用于维持体 温、呼吸、血液循环及其他器官的生理需要.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率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如:蛋白质的食物能值为23.64kJ,代谢产物 中含有具有一定能量的尿素、尿酸、肌酐,它 们的能值为5.44kJ,蛋白质的消化率92%。蛋 白质的生理能值为
(23.64-5.44)×92%=16.7(kJ)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Sarccharide糖类
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供给量70%的人体所需能量。 特殊重要性:脑组织的唯一来源
贮能形式: 肝糖原:量少,维持血糖水平 肌糖原:量多,骨骼肌运动
供能途径: 有氧氧化 无氧酵解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直接计算:kcal 男 BM=66+13.7× 体 重 ( kg)+5.0× 身 高 ( cm)-6.8× 年 龄 ( y 女BM=65.5+9.5×体重(kg)+1.8×身高(cm)-4.7×年龄(y 再用上例:某男生20岁,1.75m,70kg,求其BM?
1 能量的来源与能值 2 人体的能量消耗 3 能量代谢测定 4 能量平衡 5 能量的供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陈代谢—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
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能量代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成人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
儿童与孕妇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生长发育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M) & 基础代谢率(BMR) 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章 能量与宏量营养 素
——专题1 能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狂吃不胖?? 喝水都胖??
本章内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物质 碳水化合物
食物能值 17.15 (4.10)
消化率% 98
生理能值 (KJ)
16.8 (4.0)
脂肪
39.54 (9.45)
95
37.6 (9.0)
蛋白质
23.64 (5.65)
92
16.7 (4.0)
乙醇
29.70 (7.10)
100
29.7 (7.1)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体内氧化放能(千卡/克)
4.35
4.消化率(%)
92
5.生理有效热能(千卡/克)
4.0
脂肪 9.45
9.45 95 9.0
碳水化合物 4.10
4.10 98 4.0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同物质的能值kJ/g(kcal/g)
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
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 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即生物体利用能 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途径。 异化作用: 简单说,异化作用就是把自己变成非己。异化 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 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 吸作用是异化作用中重要的过程。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同的营养素蕴含的能量不同,它们为人体提供能量的 多少还受消化因素的影响。
食物中热原质
蛋白质
1.体外彻底氧化产生热能(千卡/克)
5.65
2.体内不完全氧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含氮有机物(尿素、 1.30 肌酐等)产生热能(千卡/克)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体只能利用食物中蕴藏的化学能(C-H)。
ATP既是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
能物质,肌酸磷酸(CP)是ATP的主能库。
单位:卡(cal,kcal),焦耳(J,kJ)
能量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FAT 脂肪
特点: 各种能源贮存的主要形式; 氧化时放能多,短期饥饿 时供能。
存在形式: 组织脂质:细胞成分,以 类脂为主,不是能源。 贮存脂质:供能物质。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Protein 蛋白
各种细胞主要成分,供能不如糖、脂重要。
特点: 特殊情况下供能, 体内氧化不彻底, 释放能量少。
一、能量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能值:能量值,或热能值。
食物能值(热能系数):食物彻底燃烧(体外燃烧)所
测得的能值。
生理有效能量值:食物中人体可利用的能值。
生理有效能值= (食物能值-代谢废物能值)×相应的消化吸收
BM估算
(a)用体表面积计算 (b)直接计算 (c)粗算法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用体表面积计算 BM=体表面积×BMR×24 其中: 体表面积(m2)= 0.0059× 身 高 ( cm)
+0.0126× 体 重 ( kg)0.1603 BMR查书(P38) BM=(0.0059×175+0.0126×70-0.1603) 例:某男生20岁,1.75m, 7×01k6g1,.5求×2其4B=M67?99(kJ)(1625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