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精品公开课课件
《灯笼》ppt课件完整版
跨界合作与创新
与其他艺术领域、设计领域进行 跨界合作,创造出更多元化、时 尚化的灯笼产品和应用场景。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和保存传统灯 笼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实现数
字化保护与传承。
06
灯笼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灯笼在节日庆典中的应用
1 2
春节 挂红灯笼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象征着喜庆和 吉祥。
装饰要适度
装饰过多会显得杂乱无章,影响整体美感;装饰过少则显得单调乏味。 因此,在装饰时要把握好度,做到恰到好处。
光源选择要安全
在选择光源时,要确保安全可靠,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的蜡烛等明火源。 同时,要注意光源的亮度和色温与灯笼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04
灯笼的用途与功能
灯笼的照明功能
提供光源
01
灯笼能为黑暗环境提供照明,使人们能够在夜间进行各种活动。
调节光线
02
通过灯笼的遮光或透光设计,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满足不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合的照明需求。
节能环保
03
相比传统灯具,许多现代灯笼采用LED等低功耗照明技术,更加
节能环保。
灯笼的装饰功能
美化环境
灯笼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图案设计,可以增添节日或特殊场合的气 氛,美化环境。
彰显文化
灯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使用可以彰显民族特 色和文化底蕴。
技术创新
引入现代科技,如LED灯、遥控器、感光控制等,使灯笼更加节能 环保,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设计创新
结合现代审美和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更具创意和艺术性的灯笼造 型和图案。
灯笼的未来展望
文化传承与旅游结合
将灯笼作为特色文化元素,与旅 游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
《灯笼》ppt课件完整版
制作材料选择与准备
竹篾
用于编织灯笼骨架的主 要材料,需选择干燥、
无裂纹的优质竹篾。
纸张
用于裱糊灯笼的表面材 料,一般选用宣纸、棉 纸等轻薄透光的纸张。
胶水
用于固定纸张和竹篾的 粘合剂,需选择粘性适 中、干燥后无色透明的
胶水。
颜料
用于绘制灯笼图案和色 彩的颜料,需选择色彩 鲜艳、不易褪色的颜料
。
工艺流程详解及技巧分享
02
灯笼的种类与制作工艺
常见种类介绍及特点分析
01
02
03
04
宫灯
造型丰富,结构精巧,富有宫 廷气派,是皇家专用的照明工
具。
纱灯
用薄纱糊成的灯笼,透光性好 ,轻盈飘逸,常用于节日庆典
。
吊灯
悬挂于室内或室外空间的灯笼 ,造型各异,具有装饰和照明
双重功能。
壁灯
固定在墙壁上的灯笼,提供局 部照明,营造温馨氛围。
灯笼的样式和图案也越来越多样化。
02
近现代时期
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照明技术的发展,传统灯笼逐渐被
电灯所取代。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载体,灯笼仍然受到人们
的喜爱和关注。
03
当代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社会,许多手工艺人致力于传承和创新传统灯笼制作工艺。他们
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改进方向。
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下次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03
依据。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思考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灯笼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了灯笼的起源、发展历程以 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意义
。
灯笼的种类和特点
第4课《灯笼》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作者简介
吴 伯 箫 (1906—1982) 原 名 熙 成 , 山 东 莱 芜 人,散文家、教育家。一生作品200多篇, 较著名的作品有《山屋》《菜园小记》《记 一辆纺车》等,主要散文集有《羽书》《北 极星》《忘年》等;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 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 选》。
(三)交流讨论 Q1、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交流讨论
快速阅读课文,从中找到有关家乡风俗的描写段落,并大声 朗读,品味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思考:围绕灯笼,作 者写了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明确: 主要提到的风俗有乡俗还愿挂灯笼,元宵节张灯结 彩,族姊远嫁大送大迎等等。
3
PART TWO 三找,体会灯笼之情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Q4、从这些事中,你能分析出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吗?
明确: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 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2
PART TWO 二论,了解灯笼之俗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课堂交流
课文一方面叙事,另一方面抒情,有关“灯笼”的叙事组成 一个序列,所抒发的情感又成为一条线索。学生自读文章, 体会最让人动情的地方,圈画典型词句,旁注自己的体会。
祖父: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 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 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 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
灯 标 笼 题
吴 伯 箫
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课导入
灯笼,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儿童 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 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这是人 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 化内涵。
第4课《灯笼》课件(共30张ppt)2024
第4课《灯笼》课件(共30张ppt)2024contents •灯笼的起源与历史•灯笼的文化内涵•灯笼的制作工艺•灯笼的照明原理与应用•灯笼的欣赏与收藏•灯笼的现代应用与创新目录01灯笼的起源与历史最早的灯笼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灯具如油灯、火把等来照明。
古代照明工具礼仪与信仰军事用途灯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和信仰的象征,用于庆祝节日、祭祀祖先等场合。
古代军队也使用灯笼作为夜间行军的照明工具,以及传递信号的手段。
030201灯笼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纸质、竹制到后来的布艺、玻璃等材质。
材质与工艺灯笼的造型和图案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圆形、方形等,也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造型。
造型与图案灯笼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化内涵灯笼的历史发展传统灯笼现代创意灯笼地域特色灯笼特殊用途灯笼灯笼的种类与特点如宫灯、走马灯等,造型精美,工艺复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不同地区的灯笼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如福建的客家灯笼、广东的潮汕灯笼等。
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创造出各种新颖、独特的灯笼造型和灯光效果。
如广告灯笼、装饰灯笼等,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双重特点。
02灯笼的文化内涵灯笼的象征意义喜庆在许多文化中,灯笼是庆祝和喜悦的象征。
它们通常在节日、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中使用,为场合增添欢乐和热烈的气氛。
团圆在中国文化中,灯笼象征着家庭团聚和完整。
在中秋节等节日中,人们会挂起灯笼来祈求家人团聚和幸福。
光明灯笼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能够驱散黑暗和带来好运。
在古代,人们使用灯笼来照明,同时也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舞龙舞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常常与舞龙舞狮表演相结合。
巨大的龙和狮子形象由人们举着灯笼组成,表演者在灯光的映照下进行舞蹈,象征着祥瑞和好运。
灯谜灯谜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写在灯笼上供人们猜测。
猜灯谜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智慧和文化的追求。
《灯笼》优质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再见
• 了解词义
• 斡旋:调停,调解。 • 掌故:历史上旳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
事迹等。 •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 静穆:平静而严厉。 •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 了解词义
• 锵然: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 幽悄:幽深沉寂。 •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旳措施、道理和经验。 •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旳样子。 • 金吾不禁: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旳慈爱和牵挂,也 寄托着作者对亲人旳感谢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旳缘分,给作者留 下诸多美妙旳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别人; ④统计、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起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旳 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合作探究
2. 文章结尾一段所体现旳作者旳观点态度是什么?请 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并评价。
《灯笼》旳作者吴伯箫在回忆童年生活旳篇章里, 流露着爱国主义旳情感。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旳一种深 厚感情,是一种民族旳一种神圣美妙旳心理情感,蕴 藏于每个公民旳感情世界之中。这种情感集中体现为: 对养育自己成长旳祖国山河、文化、历史旳热爱;关 心祖国旳前途和命运,把个人旳命运同祖国旳命运紧 密地联络在一起;强烈旳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 祖国旳无限忠诚和为祖国旳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旳精 神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种爱国旳人。
本文以散文旳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有关灯笼 旳某些记忆,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 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旳主要 意义。激发了作者旳爱国情怀,同步体现了对时 局旳担忧和对将来旳期望。
1.丰富旳联想。文章由灯笼想到了祖父、母亲等亲人旳慈爱 和牵挂;想到了许多乡情民俗;想到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 温暖别人;想到灯笼统计、传承着家族历史;想到古代将领 挑灯看剑,抗击敌人旳情景。联想丰富,内容多样。 2.爱国旳情怀。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旳篇章里回荡着爱国主 义旳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妙童年 生活旳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 兵令胡人不敢南下旳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体现国难现 实,并大声疾呼,体现了爱国旳热情。
第4课《灯笼》课件(共30张PPT)
吴 伯 箫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吴熙成, 山东莱芜人,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和 教育家。60年代初期表现延安生活的名 篇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在新时期创作了《天涯》《忘年》等。
背景链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九 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震碎了许多文人墨客们心中的美 好幻想,这其中就包含作者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 这使得吴伯箫感到十分愤慨,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不吐不快。于是他在坚持 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用以排解满腔的愤慨。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激 越着爱国的热情,即使是在加快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里,也充满着这种爱国的 激情。《灯笼》正是这一时期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7 我回忆元宵节跟着龙灯跑半夜……
对灯笼的喜爱
8 族姊远嫁,当时大送大迎,满街灯火,如今官衔灯映照 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褪色的朱门……
流露出伤感之情
9 我回忆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字。
对在纱灯描字的喜爱
10 我想象宫灯的温暖和汉献帝灯笼做伴的凄凉。 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11 我由灯笼联想到保家卫国的古代名将……
板书设计
回忆祖父、母亲
灯
笼
怀念乡情、民俗
凭古吊今,抒发报国之情
个人情感 怀念故乡亲人
升华
家国情怀 抗日救国誓愿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 火把,数探海灯,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联系全文,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与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 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优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 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灯笼》ppt课件24完美版
目录
• 灯笼的起源与历史 • 灯笼的种类与制作工艺 • 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 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 • 灯笼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灯笼》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灯笼的起源与历史
起源传说及文化背景
古代神话传说
灯笼的起源与古代神话传说紧密相 连,如“天灯”、“神灯”等故事, 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3
兔子灯
兔子灯为三头并列共一体,中间的头很大, 俗称“兔婆”,两边的头较小,故称“细兔 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红、白、绿纸糊成, 中插灯芯,点燃后提着走。
制作材料及工艺流程
制作材料
竹条(或木条)、宣纸、胶水、剪刀、细绳等。
工艺流程
设计造型→扎骨架→糊纸→装饰美化。
民间艺人的匠心独运
01
匠心独运的创意
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民俗文化传承
国际文化交流
灯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 一,在现代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民 俗活动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 因。
中国的灯笼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成 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展 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意文化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的制作材料和 工艺不断创新,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生活增添了新 的色彩。
光明与希望
灯笼能为人们带来光明, 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行。
在节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春节
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挂起 红灯笼,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喜
庆的氛围。
元宵节
元宵节是赏灯的重要节日,各种造 型各异的灯笼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中秋节
中秋节时,人们会在赏月的同时点 亮灯笼,增添节日的浪漫氛围。
《灯笼》PPT精品教学课件
- .
1.把握主要内容,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2.品味精彩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体会作者情感,培养担当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目标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代初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吴伯箫的散文常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引申出深刻的内涵。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
吴伯箫早期散文与后期散文各有怎样的特点?课外再读几篇吴氏早期散文(收于《羽书》集中,于20世纪40年代初出版)和他新中国成立后写的一些散文(收于《北极星》集中,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体会两个时代散文的各自特点。
布置作业
谢谢观赏
二是书面语化。
“……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出自传统戏曲剧目《逍遥津》;“忘路之远近”出自《桃花源记》;“金吾不禁”借用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雪夜入蔡”源自《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萧萧班马鸣”引自李白诗《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吹角连营”“挑灯看剑”等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世
不同生活场景
旧时江南水乡
延安
西北地区黄土高原
山东乡村
不同民俗
社戏
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革命习俗等
安塞腰鼓
灯笼
不同主题
追忆童年往事向往美好生活
回到延安的激动万分展望延安未来的豪情万丈
第4课《灯笼》课件 (共28张PPT)
缘 母子情深
段落 6
7 8 9 10 11
学习任务单
(续表)
事件
情感
村头红灯高照, 安慰孤行客的心
③_乡__俗__浑__厚__,__给__人__温__暖_
元宵节,痴迷于各种灯
节日热闹,温馨难忘 民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 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感慨岁月沧桑
俗 缘
④_在__纱__灯__上__描__红_______
领域( yù )
思慕 注意字形。
褪色( tuì )
偏旁为“衤”。
暖融融
人情圆滑
区分于“事故”。
斡旋( wò ) 怅惘(chànɡwǎnɡ) 燎原( liáo ) 马前卒( zú )
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
溺炕(niào) 恐吓( hè )
犬吠( fèi ) 磷火( lín )
司马懿( yì ) 乡绅(shēn)
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 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 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 了人的耳目的”
蕴含的意义
“灯笼”具有 深厚的历史文 化积淀,成为 民族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 村头高挑一挂红灯。好像灯柱上还惯例 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灯笼”成为 乡村艺术的重 要构成,成为 文化符号
内容
相关描述
蕴含的意义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
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
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
乡村年 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 “灯笼”装点
节景象 亨油坊出的灯谜”
了乡村的节日,
《灯笼》PPT精品课件
知识备查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
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 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 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知识备查
典故
“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 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 (公元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 讨伐,屡遭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 和十一年(公元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 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 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 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 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灯笼安慰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
深入探究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 却早已褪色了。
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 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 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结合2-9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寄寓 着怎样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灯笼有着怎样的重大意 义?)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事情,倒是一路 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那种熙熙 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深入探究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 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 就都是。”
用比喻、拟人和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 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很多,突出了“我”对 灯笼的爱好。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分三部分)。 提示:先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哪些段落在抒 写我与灯笼结下的缘分?)
《灯笼》完整版PPT课件
祭祀与庆典
在古代,灯笼也被用于祭祀和庆 典活动中,象征着光明和吉祥。
4
灯笼的历史发展
材质与工艺
随着历史的发展,灯笼的材质和制作 工艺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纸质到后来 的布质、玻璃等材质,工艺也日趋精 湛。
文化与象征
灯笼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 团圆、喜庆和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
2024/1/26
18
05
灯笼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2024/1/26
19
灯笼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024/1/26
节日庆典
01
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中,人们会挂起红灯笼,象征喜庆和
团圆。
景观照明
02
灯笼作为一种独特的照明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园林
和家庭装饰中。
文化传承
03
许多地方将灯笼制作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灯笼来传
灯笼的未来展望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灯笼有望实现智能化控制,如通过手机APP 远程控制灯笼的开关、亮度等。
绿色环保
环保理念的普及将推动灯笼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无污染的环 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文化创意
灯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未来有望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与动漫、游戏等元素的结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作品。
2024/1/26
17
灯笼的书法艺术
1
经典诗词书写
选取古代经典诗词作为书写内容,运用楷书、行 书等字体进行书写,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
吉祥语书写
以福、寿、喜等吉祥语为书写对象,采用篆书、 隶书等字体进行创作,表达美好祝愿和祈福之意 。
第4课《灯笼》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吴伯箫(1906-1982) 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 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吴伯 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 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 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文化 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会长、《写作》 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 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名,成当选全国文联 理事1982年8月病逝。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品味语言
吴伯箫的语言别具一格,读来饶有趣味,吟咏品味语言风格。
第⑪段: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 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 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事件 着灯笼,迎接祖父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 乡俗还愿,安慰孤客 追龙灯跑,伴小灯眠 族姊远嫁,姊家荣衰 纱灯描红,喜悦爱好 联想宫灯,体味历史 挑灯看剑,抗击敌人
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什么作用?初读课文祖父夜行 的灯笼
(长幼 情笃)
慈母准备 的小纱灯
(母子 情深)
乡俗还愿 的灯笼
(质朴 乡情)
山城小县的 元宵灯笼
垫。
品味语言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常常体现 在作家运用语言的特有方式上。
下面这些有关语言风格的词语,哪些可以用来描述这篇课文?
品味语言 深入文本细细品味吴伯箫的文字,体会吴伯箫散文的艺术风格。
品味语言 文中有这样两段话特别有感觉,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第①段: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 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 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 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 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 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灯笼》ppt示范课件
散文 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吴伯萧
4 灯 笼
第一部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02
第4课《灯笼》课件
第4课《灯笼》课件•灯笼的起源与历史•灯笼的文化内涵•灯笼的制作工艺•灯笼的艺术表现目录•灯笼的现代应用与发展灯笼的起源与历史古代照明工具祭祀与仪式军事用途030201灯笼的起源灯笼的历史发展材质与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的材质从最初的纸质、竹编逐渐演变为布艺、玻璃等多样化材质,制作工艺也越发精湛。
设计与艺术灯笼的设计逐渐融入了各种艺术元素,如绘画、剪纸、雕刻等,使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
文化与象征灯笼逐渐成为各种文化和节日的象征,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代表着团圆、喜庆和吉祥。
灯笼的种类与特点宫灯走马灯民间灯彩现代创意灯笼灯笼的文化内涵灯笼的象征意义光明与希望的象征团圆与幸福的象征平安与吉祥的象征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重要的文化符号01节日庆典的必备元素02民间艺术的代表03灯笼与民俗活动的关系猜灯谜舞龙舞狮元宵节期间,人们会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供人猜测,这已经成为了元宵节独特的民俗活动。
走百病灯笼的制作工艺01020304骨架材料外皮材料装饰材料光源材料制作灯笼骨架,使用竹篾或铁丝按照设计好的形状进行搭建。
流苏、中国结等进行装饰,增加美观度。
文化内涵深厚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制作灯笼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
造型多样灯笼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制作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的灯笼。
材料丰富制作灯笼的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工艺精细制作灯笼的工艺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包括搭建骨架、制作外皮、装饰和安装光源等。
灯笼的工艺特点灯笼的艺术表现灯笼的形态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灯笼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灯笼的基本构造灯笼由骨架、灯身、灯穗等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协调,构造精巧。
灯笼的装饰美观灯笼上常装饰有吉祥图案、福字、剪纸等,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 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又由于“灯”字音和 [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 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 相传的意义。
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 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 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文题解说
文章题目《灯笼》是本文的写作对象,也是作 者行文的线索,简洁明了。
文本链接
灯笼,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 制骨架,而蒙以 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 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 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3.继续朗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 的含义。
(1)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引用母亲的话语,引出关于小时候在村里上学的往事,母 亲为“我”特别预备小纱灯和消夜食品。这一句话看似突 兀,却表露出母亲浓浓的慈爱。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 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 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 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 英雄的敬慕之情。
4 灯笼
情境导入
在今天人们看来灯笼只不过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 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 的必需品。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 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 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灯笼也承载 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吴伯箫的散 文《灯笼》。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积累重点词语, 熟悉本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体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3.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 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 担当精神。
作者档案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
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他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 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 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 集》《忘年》等文集;
课文精读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 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 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 做铺垫。
2.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 用?
概括写儿时有关灯笼的回忆。用“想 起……想起……想起……”引用排比句,细 数提起灯笼引发的回忆,也引领下文具体回 忆与灯笼有关的内容。
简要概括一下文中叙述了有关灯笼的哪些事情?讨 论明确:
(1)没月亮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 (2)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 (3)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 (4)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5)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 (6)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7)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8)赞美塞外帐营中的灯笼,豪情满胸。
(2)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 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 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 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 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5.总结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生难字词
斡旋:调停,调解。
未始:未必。
垂珠帘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翠羽流苏:指宫灯上的各种装饰物。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幽悄:幽深寂静。
数不着:算不上。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响起的号角声。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静穆:安静庄严。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生难字词
争讼(sòng) 领域(yù) 静穆(mù) 思慕(mù) 怅惘(chàng wǎng) 铿(kēng)然 褪(tuì)色 熙(xī)熙然 斡旋(wòxuán) 燎原(liáo) 族姊(zǐ) 暖融(róng)融 马前卒(zú) 神袍(páo) 焚(fén)身 神龛(kān) 皎(jiǎo)洁 处境可悯(mǐn) 夜深星阑(lán)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 ,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结合文章,分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今天我们如何 看待这种情感态度?
(1)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 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 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无精打采。
熙熙然:指一Leabharlann 温和欢乐的样子。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整体感知
数一数,文中提到哪些灯笼?
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红灯笼,元宵节龙灯 、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 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正值抗战时期, 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 御外辱的主题。
作者说“灯笼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 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 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