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生活

选课制度

北大的选课方式是按照意愿点抽签决定,说起来比较复杂,等来了北大就清楚了。每个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需要选择自己新学期的课程,以专业课和必修课为主,也会选择部分其它院系面向全校开课的选修课程。每个学生每学期学分上限是25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每星期1小时的课程(不包括作业),如果是实验课、体育课可能1个学分需要占更多的课时。如果学生修了双学位,主修专业加双学位的总分

一般不超过30学分/学期;如果学生有辅修专业,主修专业加辅修专业的总分一般不超过25学分/学期。

一个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包括140多个学分,很多学生出于未来发展的考虑都会超额修课。如果学生还修双学位的话就需要额外完成45学分左右的培养计划。

通识教育

北大能给你提供非常好的不同学科的教育资源,至于算不算所谓的“通识教育”,留待后人判断。我刚入学的时候,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除了英语、政治课、体育等全校必修课外,还要求学生修12学分的通选课(相当于通识课)与8学分的跨学科平台课。其中12学分的通选课必须来自6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理工、社科、哲学、史学、艺术等。

当我还是个萌新的时候,选课也曾经非常的走心,结果选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我的感觉是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在选择非本专业课程的时候还是会权衡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精力。看重GPA的学生会选一些给分好的课程,课业压力大的学生会选一些相对轻松的课程。当然,在权衡的过程中还是听过了非常多的好课(或许是因为通选课好课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比如赵克常老师的地震概论、陆绍阳老师的世界电影史、陈波老师的逻辑学导论、朱青生老师的艺术史、初晓波老师的对外关系等等,都收获了非常多有趣有用的知

识。说起来非常惭愧,好多次白天赶完作业去上艺术史,在课上因为太困了睡着,又醒来好几次,但仍然被朱青生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所折服,大概这就是真正的北大老师吧。

北大老师

北大的老师基本上汇集了国内专业领域的各种大牛。有人说清北不过是汇集天下英才,不过在我看来,能接受这些大牛老师的教诲反而是作为学生的一种幸运。

各个学院的官网上都可以查到老师们的教育经历和学术经历,基本上都是国外顶级名校博士或者专业领域内数一数二的学者。很少在北大招生环节看到对老师的吹捧,完全是一项非常有竞争力的加分点啊!当然,有的老师可能偏学术一些,有的老师行政工作比较繁重,也有的老师开课一课难求。大部分老师都非常重视给本科生的授课,那种在讲台上浑身散发着光芒的感觉真的会令学生终身难忘。

对我来说,四年匆匆过去,真的很庆幸能遇到非常多的好老师,一次次带给我思维的乐趣,一次次教会我人生的哲理,也一次次带给我勇气和力量。衷心地感谢这四年遇到的好老师们。

学习与成绩

有人说清华的本科生像高中生,北大的本科生像研究生。可能人文社科类的学院确实是比较宽松,但是北大的四大“疯人院”(数院、物院、信科、化院)的学生还是(被逼得)很刻苦的。肯定没有“进了大学就轻松了”的说法。当然,辛苦和努力与否取决于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在疯人院也有养老、浑水摸鱼的人,在养老院也有学成狗的人。想保研的,在专业课上多花功夫,或者跟着老师科研搬砖;想出国的,刷好GPA和托福;想毕业就工作的,就得早早开始规划实习。北大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给学生的足够的宽松和

自由。你付出什么样努力,完全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北大自由散漫的学风对学生的成绩不做具体的要求,但是在一批聪明勤奋(如狼似虎)的同侪身边,无论是同辈压力还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打算,总不至于学得太水。并且奖学金、保研、出国交换都是和GPA密切相关的,说成绩不重要都是骗人的。

每到期末考试季节,北大周边的肯德基、麦当劳、咖啡屋都能看到成群的北大学生在刷夜(北大校内除了某些宿舍楼内自习室可以通宵刷夜外,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区域都不通宵开放)。我记得大二考刑事诉讼法的时候,好像整个学院前一天晚上都没睡觉。该拼的时候都还是很拼的。

娱乐活动

北大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每年秋季和春季刚开学时候的百团大战颇为壮观,据说18年有近160个社团参加了百团大战招新活动——从三角地到二教,从大图到新太阳,满满都是社团的摊位。

各种活跃在北大的社团包括文武学社、风雷街舞社、猫协、爱心社、山鹰社、元火动漫社、AIESEC、剧社、健美协会、阿卡贝拉清唱社、思维拓展协会、北大剧社、鼓玩协会、中西乐器社等等,总能找到同好的社团。还有谜一样的“起

床协会”和“解放清华协会”等,社团众多,再加上各个院系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请来的国内外大牛讲座,因此一年到头的活动非常丰富。但是我感觉大部分学生因为课业压力、或者忙于考试、实习、交换,其实并不会也不可能把大量时间花在各种活动上面。

有些活动办得非常赞,比如“北大之锋”辩论赛、“北大剧星”、“校园十佳歌手”。很多参加十佳的学生后来真的出道当歌手了,足见比赛的水平。一些比较活跃的社团举办的活动和演出常常一票难求,比如阿卡贝拉清唱社的周年演出。作为一只大四狗竟然都没去过,汪汪汪!

那些拉赞助能力很强的(土豪)学院的新年晚会也值得一看,总之和高中生举办活动的水平相比,不是一个量级的。因此,还是建议高中生不要把精力放在各种活动上,和大学里的活动相比,真的是小水花。

另外,北大百年讲堂经常有各种高规格的演出和刚上映的电影。北京西区爱乐的平安夜音乐会、元旦期间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演出、英国TNT剧院的莎翁剧、圣彼得堡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意大利爱乐乐团或管弦乐团的新年音乐会都是每年的保留节目。

自由散漫

如果说黑隔壁用“又红又专”,那黑北大大概就是“自由散漫”。北大给学生的整体感觉就是非常自由。晚上几点回宿舍、回不回宿舍都没人管你。上课爱听不听,爱来不来。班主任如果是研究生那肯定比你还早离开学校,如果是老师也不太会干涉(其实是太忙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自由的另一面是责任——没有人管你,你能不能自己管好自己。比如交学费这件事情除了新生入学会通知你一下,之后你得自己关注学校财务部的消息,每年财务部都有一批忘记交学费的学生。再比如申请奖学金,如果自己不去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