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梳理过小孤山大孤山.pdf

合集下载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一、重点实词1、列置烽燧陈列、设置2、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3、又深秋潦缩积水4、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5、上干云霄冲、直入6、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8、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9、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10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11、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二、重点虚词1、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2、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3、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4、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5、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四、词类活用 1、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2、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1、倒影(于)水中2、方立(于)庙门3遂行泛(于)澎蠡口《庖丁解牛》一、重点实词 1、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踩 3、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4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5、“奏刀騞(huō)然奏进6、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7、进乎技矣超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9、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10、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11、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乎大骨 14、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 15、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硎:磨刀石17、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18、如土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19、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20、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文言知识梳理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言知识梳理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古今异义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答案: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二、一词多义1.起(1)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2.比(1)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 )(3)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 )(6)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 )文言实词识记方法指导语法判定+语境分析,可以快速断定词语的含义,如“比去”,“去”是动词,离开。

“比”应为副词,可译为“等到”。

“不可与小孤比”,根据语境,可知“比”是“比较”的意思。

3.特(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 )答案:1.(1)凸起,耸立(2)起立,站起(3)起事,发动(4)动身,出发2.(1)比较(2)靠近(3)等到,及(4)比起……来(5)比拟,认为和……一样(6)近来3.(1)突出地(2)只,不过(3)特别,特地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__________( )2.如宝.装屏风__________( )3.岸土赤而壁.立__________( )4.上.干云霄__________( )5.晚.泊沙夹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下雨 2.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3.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4.名词作状语向上 5.名词作状语在夜晚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山当是其一也。

(完整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过小孤山大孤山一词多义:之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然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古今异义词: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古义: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不能通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

重点词组: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词类活用: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

二、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1、宝装屏风: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2、皆名天下:扬名,名词作动词3、上干云霄:向上,名词作状语4、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向南,名词作状语5、掠江东南去:向东南,名词作状语6、岸土赤而壁立: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7、晚泊沙夹:在晚上,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判断句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结构后置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被动句《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奏刀騞(huō)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进乎技矣:超过。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重点实词1、列置2、亦与它石迥3、又深秋潦4、碧峰巉然孤起5、上干6、信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8、尝加营葺、9、倒影水中,胜景10有俊鹘抟11、不与江水乱二、重点虚词1、自数十里外望之2、信造化之3、徙倚久之4、复以5、碧峰巉然孤起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相发挥四、词类活用1、极2、皆以杏仁澄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此山当是其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1、倒影(于)2、方立(于)3遂行泛(于)澎蠡口《庖丁解牛》一、重点实词1、庖丁解2、足之所履踩3、肩之所踦(yǐ)4砉(huā)然向响 5、“奏刀騞(huō)然6、 7、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9、批郤:空隙。

10、11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经脉。

肯:紧附在骨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 14、割肉 15、断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硎:磨刀石17、间隙。

18、散落在地上 19、心满意足20、善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3、善刀而藏之三、古今异义1、古—没有不是今—2、不外乎以神遇—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3、视为止,行为迟—;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4、古——虽然这样、但是今——特殊句式1、省略句技盍至此乎此乎2、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3、状语后置新发于硎于硎新发4、宾语前置5、视为止,行为迟视为(之)止,行为(之)迟陈情表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闵,通“悯”,所忧愁的事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二、词类活用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

《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

2023-11-09•孤山概述•过小孤山•大孤山•两山比较•结语目录01孤山概述两座孤山均呈尖塔状,高耸入云,相互呼应。

山峰山体山脉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山脉连绵起伏,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03山体概貌0201孤山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气候孤山位于长江南岸,地形陡峭,江面开阔。

地形山上有多条溪流汇入长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地理环境两座孤山都有许多历史传说,如小孤山相传为尼姑思凡下界所化,大孤山相传为神仙所化。

历史文化背景历史传说山上留有许多文化遗迹,如古代石刻、寺庙等。

文化遗址许多古代文人墨客曾登临孤山,留下许多文学作品,如古诗、游记等。

文学作品02过小孤山岩石奇特小孤山的岩石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山势陡峭小孤山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是长江沿岸的一座重要屏障。

植被丰富山上植被丰富,有多种野生动物栖息。

山体特征小孤山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历史背景民间传说中,小孤山是由一位美丽的女子化身而成,保佑着过往的船只平安。

民间传说小孤山的文化价值很高,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文化价值历史传说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山上有多处人文景观,如寺庙、碑刻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旅游服务小孤山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包括餐饮、住宿、导游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自然景观小孤山自然景观优美,是旅游者喜爱的景点之一。

03大孤山山体特征高度与海拔大孤山的高度和海拔较高,是当地较为突出的山峰之一。

山体形态大孤山的山体形态呈现出陡峭、险峻的特点,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

岩石与土壤大孤山的岩石和土壤种类较多,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等,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名称由来据传大孤山的名字来源于一位古代的将军,他在战斗中牺牲,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座山命名为大孤山。

历史背景大孤山在古代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和冲突。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整理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整理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参看课后注解)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重点虚词(参看绿色通道)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古今异义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词类活用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译文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

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

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

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

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

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

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

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

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

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基础知识总结2012.11.11一、词类活用1、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2、得尽.所历妙:形容词作动词,尽情欣赏3、皆名.天下:名词作动词,名闻4、上.干云霄:名词作状语,向上5、愈近.愈秀:形容词作动词,靠近6、晚.泊沙夹:名词作状语,在晚上7、微雨.:名词作动词,下雨8、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名词作状语,向南9、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10、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形容词作名词,奇观二、古今异义1、信造化..也:天地,自然界;特异的事物..之尤物2、与江山相发挥..:辉映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管辖4、舟人指点..岸如赪:用手指或其他物点示三、、一词多义1、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耳:超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过分,过于2、自南朝自.武昌:从自.当高出金山之上:自然3、而突兀而已..:罢了徙倚久之而.归:顺承岸土赤而.壁立:并列4、然杰然.特起:……的样子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然而实不然.也:这样然.小孤之旁,颇有沙州蒹薇:但是,然而5、幸幸.有舟楫迟:幸而,幸亏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幸.可广问讯:希望6、相二山东西相.望:互相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还: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儿无薄禄相.:容貌,相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愿为小相.:司仪,赞礼之人7、拟已非它山可拟.:比,比拟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模仿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比划8、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用盖以.此得名也:因复以.小艇游庙中:凭,借皆以.杏仁澄之:用9、是此山当是.其一也:判断动词是.日风静:这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这(时),现在四、重难点词语1、此山当.是其.一也:应当;其中2、又秋深潦.缩:积水3、小孤属.舒州宿松县:隶属,归属4、凡.江中独山:凡是,一切5、上干.云霄:冲,插6、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确实7、但.祠宇极于荒残:只是8、三面临.江:面临,靠着9、盖.以此得名也:大概10、徙倚久之.而归:音节组词11、方.立庙门:刚12、俄.复开霁:不久13、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才;体会14、南江则.极清澈:却。

2020-2021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 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

2020-2021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 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1)复错误!(2)过错误!(3)信错误!(4)之错误!(5)然错误!(6)以错误!(7)而错误!二、词类活用(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名词作动词,下雨)(2)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岸土赤而壁.立(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的水光山色。

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2)信造化之尤物..也古义:特异之物。

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四、文言句式(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语后置句)译文: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一下。

(2)信造化之尤物也。

(判断句)译文: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3)复以小艇游庙中。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我)又乘小船(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

(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省略句、被动句)译文:其中有一天因为被风阻挡,(船)不能行走.(5)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省略句、被动句)译文:南唐时被奉化军管辖,现在被定江军(管辖).[资料链接]错误!陆游因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而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这篇文章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错误!古代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

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风物、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性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性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性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性游记。

过小孤山大孤山 (15)讲解共44页文档

过小孤山大孤山 (15)讲解共44页文档
过小孤山大孤山 (15)讲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过小孤山大孤山》总结全面剖析

《过小孤山大孤山》总结全面剖析

识记陆游名诗句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问题4:第2段引诗句“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有什么作用呢?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问题4:第2段引诗句“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有什么作用呢?
1.用“游踪”(船由长江下游上行)为线索, 把四个景点贯穿在一起
2.用各景点的共同特点把四个景点联系起来 (水)
3.注意景点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澎浪矶和小孤 山)
4.运用对比手法把景点结合在一起(大孤山 和小孤山)
本文主旨是什么?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 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
江山如此多娇,引英雄陆游直折腰
⑤壁:像墙壁一样。
• 4、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 ①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②落星之类,皆名天下。 • ③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 • 【讲解】 ①突兀:高耸峭拔,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耸的山峰;②名
:名气,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名气、闻名;③澄:使动用法,使…… 澄清。
• 5、简要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 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②神曰“安济夫人” • ③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 【讲解】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若以楼观亭榭稍饰”;②省略句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解析)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古今异义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①相发挥..②①古义: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二、一词多义1.起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比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3.特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山当是其一也。

( )翻译:2.信造化之尤物也。

( )翻译: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者也。

( )翻译: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翻译:五、语句翻译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翻译: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翻译:5.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翻译:答案解析一、答案: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二、答案:1.凸起,耸立/起立,站起/起事,发动/动身,出发 2.比较/靠近/等到,及/比起……来/比拟,认为和……一样/近来 3.突出地/只,不过/特别,特地三、答案:1.下雨 2.(1)用宝石(2)向东南方(3)像墙壁一样(4)向上(5)在夜晚四、答案:1~3.判断句 1.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26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26

写作背景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记》, 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 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是时,陆游被起用 为夔州(今四川奉节) 通判,由故乡山阴(今 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因 作《入蜀记》以记其胜。
小孤山 小孤山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 竹木郁郁葱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海潮至 此,不复而 上,故有“海 门第一关”之 称。
却无高下优劣之分。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然
⑴杰然特起 ……的样子
⑵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但是 ⑶实不然也 这样
⑷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2.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⑴晚泊沙夹 ⑵岸土赤而壁立 ⑶掠江东南去 ⑷上干云霄 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上:向上,名作状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整体感知:
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泊沙夹→ -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 州,泊湓浦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一自然段◇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一自然段◇
问题1:烽火矶的形象特点是什么?从文章 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作者采用什么描写方 法?
烽火矶: 突兀而已 嵌岩窦穴, 怪奇万状, 色泽莹润
峭石: 杰然特起, 丹藤翠蔓, 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
方法: 远近结合 有形有色 点面结合, 比喻修辞. 烽火矶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2:在作者笔下,小孤山具有什么样的形象 特点?
问题2:在作者笔下,小孤山具有什么样的形 象特点? 你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 描绘小孤山的美景吗? 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课件3: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

课件3: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
对与江州有关的古人 论 节度,今为定江军
的敬叹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 点出抗金名将张浚,
传 还,尝加营葺,有碑载 暗示作者胸怀
闻 其事 逸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
增添神话色彩,使文 事 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章更加引人入胜 实不然也
原文内容
作用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 丰富作品内容,

增强文学色彩,
前人诗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 同时也为景物添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相关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宋孝宗乾道五 年(1169),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 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 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他以日记纪行, 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 大孤山》是他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3.运用对比手法写景。主要是小孤山与大孤山 的对比。通过对比,所写景的特征更为鲜明,如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 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望之如浮水面”。
3.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但全文结构非常紧凑。请 分析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各自特征, 可能会失之分散,因而作者通过几种方法密切了景 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 群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从而构成整体背 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 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
景物的千姿百态。(2)写景重点突出。写小孤山着墨 最多,作者借登临览胜的机会,较详细地描写景物, 而且还写庙宇传说、前人诗咏、近人事迹,内容丰 富,重点突出。(3)运用对比法、比较法。如写小孤 山,以金山、焦山、落星山比较;写大孤山,以小 孤山比较;写水,则动静、缓急、清浊对比鲜明, 写出江与山的特色。(4)语言洗练,用字恰切,风格 清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古今异义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①相发挥
..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答案: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
二、一词多义
1.起
(1)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
(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
2.比
(1)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 )
(3)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 )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 )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 )
(6)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 )
文言实词识记方法指导
语法判定+语境分析,可以快速断定词语的含义,如“比去”,“去”是动词,离开。

“比”应为副词,可译为“等到”。

“不可与小孤比”,根据语境,可知“比”是“比较”的意思。

3.特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
(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 )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 )
答案:1.(1)凸起,耸立(2)起立,站起(3)起事,发动(4)动身,出发2.(1)比较(2)靠近(3)等到,及(4)比起……来(5)比拟,认为和……一样(6)近来
3.(1)突出地(2)只,不过(3)特别,特地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__________( )
2.如宝.装屏风__________( )
3.岸土赤而壁.立__________( )
4.上.干云霄__________( )
5.晚.泊沙夹__________( )
答案:1.名词作动词下雨 2.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3.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4.名词作状语向上 5.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此山当是其一也。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造化之尤物也。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2.判断句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3.判断句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

4.状语后置句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一下。

五、语句翻译
1.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矫健的鹘用利爪抓住水禽,掠过江面向东南
方飞去,非常壮观。

(采分点:方、东南)
2.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采分点:虽、
盖)
3.(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
上才能喝。

(采分点:以、乃)
六、将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又有一石,不附山,________________,高百余尺,________________,罗络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数十里外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__________,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答案:1.杰然特起丹藤翠蔓如宝装屏风 2.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