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实施后在华跨国药企面临药价下降压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医改实施后在华跨国药企面临药价下降压力

英媒称,在华药企在产品定价方面承受着压力,中国增加可报销药品和加快药品审批或有助于它们扭转销售增长放缓局面。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 月17 日报道,在中国市场上正承受定价压力的世界各大制药公司希望,中国扩大药品准入并加快审批流程将有助于它们提高销售额。

Quintiles

报道称,多家公司报告在华销售额增长放缓甚至下降,比如默克今年第一季度在华销售额下降了3%。阿斯利康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其在华销售额增加7%至7.82 亿美元,相比之下,2016 年和2015 年的销售额增幅分别为10%和15%。赛诺菲表示,2016 年其在华销售额增长9%,约为上一年增速的一半。

葛兰素史克认为,今年第一季度其成熟产品在华销售额下降5%,部分原因在于其肝炎药拉米夫定在中国面临竞争压力。去年其在华销售额就已下降了12%,该公司认为原因在于包括降价在内的医疗改革。

报道称,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遇到困难,核心原因是本世纪头十年初建立起来的那种模式已经瓦解。在那种模式下,中国允许外资药企以较高价格销售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品牌药品,这类药品的价格常常是普通药品的3 至5 倍。

但是,2011 年以后,伴随着公共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这块市场开始萎缩(纳入公共医保的药品最高可报销80%费用)。公共医保体系中包含招标流程,在这个环节药企和省级政府以谈判方式确定药价。自那时以来,由于每个省都把其他省份商定的最低价作为谈判起点,药价有所下降。

报道称,中国80%以上的药品销售额来自公立医院,过去一年里北京方面颁布了新政策,禁止公立医院将它们所分销药品的价格定得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