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探析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免费

合集下载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尼采是德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很多哲学观点在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践行。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略论尼采的历史哲学思想摘要:尼采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促进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人需要历史,但过量的历史会损害生活。

历史对于三种人是必需的,同时历史也有三种形式。

后期,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在个人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上,尼采鼓吹杰出个人的作用。

尼采的历史观主要涉及历史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价值论。

关键词:历史;永恒轮回;非历史的;超历史的本文浅析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哲学。

他毕生关注历史问题,以历史意识的现实性所据有的生活意义为对象,将目光放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上,自觉地投身到他所要把握的某一历史瞬间中去,以便了解在今天什么才是关键所在。

尼采早期的历史哲学思想集中于《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一书中,主要讨论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的问题,即历史价值的标准问题。

贯穿于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历史不是一种纯知识、纯科学,历史也不是一概给人以力量的教育因素;历史应服务于生活;只有从生命的视角才能追问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只有已经懂得生活并为自己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需要历史。

因此,历史是为了生活、行动和为生命服务的愿望,而不是知识欲。

研究历史如果过分尊重历史,以至使生命、生活萎缩退化,那便颠倒了生命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生命是目的,历史是手段,历史是为生命、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尼采判断历史利弊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

在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尼采认为人不仅仅是吃、喝、拉、撒、睡,夜以继日,日复一日,同时还“忙于他们那点小小的爱憎和此刻的恩惠,既不感到忧郁,也不感到厌烦”[1]。

与没有历史的动物相比,人总要追溯自己的过去,“无法学会忘记,而总是留恋过去”[2]。

(完整word版)尼采哲学

(完整word版)尼采哲学

论尼采的强力意志摘要:尼采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他在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发展为权力意志论者,他的这一主张又被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承继.他的哲学主张,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哲学界的注意,然而在他去世后,却成为一种很有市场的思想潮流,尤其是当代,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很大.他在继承批判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基础上认为事物的生存意志除了求生存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求权力、求强大、求优势、求自身超越,真正的权力意志将对生命的肯定作为新的价值原则而建立,从而体现出它的创造性,因此在尼采哲学中,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权力意志论,才能真正理解尼采哲学。

关键词:尼采;权力意志一、尼采的强力意志思想产生的背景强力意志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一种价值尺度也译作权力意志的哲学理论,尼采的哲学思想形成于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即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尼采在垄断资本主义刚刚崭露头角的时代就主动地把论证社会的“强者”的权力意志当作他的哲学的根本目标,把他的整个哲学理论叫做“权力意志论"。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是当时德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雄心勃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

二、尼采的强力意志尼采把叔本华的“生活意志”变为“强力意志"。

他说:“世界除了强力意志之外,什么也不是;同样,你本人除了强力意志之外,什么也不是”。

强力意志实际就是生命力。

为什么这种力量是世界和人的根本呢?尼采并没有做过多的本体论论证。

“强力意志”与其说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不如说是一种经验的概括,带有假设性质。

他说:“假如我们成功地把我们全部本能生活解释成一种基本形式的意志,即强力意志的发展与繁衍,假如可以用所有的有机功能来指示强力意志,那么,我们就有权把所有的活力都毫不含糊地定义为强力意志”.在他的眼里,世界处于万类竞长、生生不息的状态,这就已经证明了能动的生命意志的普遍存在和支配作用。

尼采的真理观及其诠释学意蕴

尼采的真理观及其诠释学意蕴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33141页尼采的真理观及其诠释学意蕴张志平摘要:在尼采看来,人从本质上讲就是权力意志,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其追求权力的意志支配.他批判传统哲学中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强调真理只不过是对人有用的虚构,并由此认为在科学㊁艺术㊁宗教和道德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区别.尼采的真理观与诠释学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诠释学思想既有语言性的一面,也有前语言性的一面;既有非理性和主观性的一面,也有理性和客观性的一面;更接近于一种实然诠释学,而非应然诠释学.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把尼采思想当成对主观主义的神化,瓦蒂莫认为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在本质上是虚无主义的,这些评价需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澄清或纠偏.关键词:尼采;真理观;权力意志;诠释学;意蕴D O I:10.19836/j.c n k i.371100/c.2020.06.014对尼采来说,人从本质上讲就是权力意志,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其追求权力的意志支配.基于此,尼采批判传统哲学中符合论意义上的绝对主义和客观主义真理观,转而强调真理的主观性㊁相对性㊁条件性和价值性,认为权力意志乃是真理的最终根源,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一种对人这种生命存在物有用的虚构,是人为了提升生命价值㊁增强生命力量㊁实现权力意志之目的而创制出来的工具.尼采的真理观与诠释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尼采那里,真理即解释,即给没有意义的世界引入意义.作为权力意志,人追求 真理 的过程就是对世界进行解释性的价值立义和评估的过程,就是通过自己持续的解释活动塑造和重塑世界存在,并由此让自身生命力量不断增长的过程.尼采说:世界的价值在于我们的解释;从前的各种解释都是透视性的价值评估 凭借它们,我们才能因为权力的增长而在生命中也就是在权力意志中幸存下来;人的每一次提升都伴随着对那些比较狭隘的解释的克服;权力的每一次增强和增长都开拓出让我们相信新视域的崭新视角和手段 这种想法遍布于我的著作中.与我们相关的世界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事实,而是基于贫乏观察的虚构和近似(a p p r o x i m a t i o n);它是 流变的 ,就像处于生成状态的东西,就像总在变化却永远无法接近真理的虚假:因为 根本就没有 真理 . ①虽然尼采思想具有丰富的诠释学意蕴,对其后的诠释学发展也起过推动作用,但在西方诠释学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尼采并没有占有一席之地.在其论文«尼采美学与诠释学的解释问题»中,尼古拉斯 戴维就认为,尼采哲学的很大一部分都涉及解释问题,尼采思想对海德格尔㊁伽达默尔㊁哈贝马斯㊁利科等人的诠释学思想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尼采及其早期的美学思想却没有被公正地纳入欧洲哲学的诠释学运动,也没有被吸收进诠释学美学的传统之中②.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很大改观,意大利哲学家贾尼 瓦蒂莫(G i a n n iV a t t i m o)就把尼采思想作为一种虚无主义诠释学加以专门研究.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尼采真理观的深入剖析,发掘其丰富的诠释学意蕴,并澄清学界有关㊀收稿日期:20190617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哲学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志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34;z h p z h818@s h n u.e d u.c n).①㊀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T h eW i l lT oP o w e r,an e wt r a n s l a t i o nb y W a l t e rK a u f m a n n,a n dR.J.H o l l i n g d a l e,e d i t e d,w i t hc o m m e n t a r y b y W a l t e rK a u f m a n n,V i n t a g eB o o k s,A D i v i s i o no fR a nd o m H o u s e,I n c.,Ne w Y o r k,1968,p.330.②㊀N i c h o l a sD a v e y, N i e t z s c h e sA e s t h e t i c sA n dT h eQ u e s t i o n o fH e r m e n e u t i c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 o f A e s t h e t i c s,1986.26(4),p.328.331尼采诠释学思想的一些误会或纠正其中存在的偏颇.一、尼采的真理观尼采真理观的提出是建立在他对前人真理观的批判与颠覆上的,而在前人真理观中,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符合论的真理观又是他抨击的靶心.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真知或有关真理的知识,理论认识的目的就是发现真理①,真理(t r u t h )并不存在于事物当中,而是存在于思想或判断当中,而衡量判断是否为真的标准就在于判断是否符合事实②.对亚里士多德这种符合论真理观,尼采并不陌生.他说: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是发现真理的艺术.但是,采纳亚里士多德感觉主义认识论的伊壁鸠鲁学派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以嘲讽的态度拒斥对真理的探求: 哲学是一种生存的(l i v i n g )艺术 . ③这句话也很好地概括了尼采的真理观,那就是:一方面,如果把 真理 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那么,尼采认为要发现这样的真理是不可能的 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真理,并会对探求这样的真理的人抱以嘲讽,另一方面,如果把 真理 理解为生存的艺术,那么,尼采不仅不否认这样的真理存在,而且还承认我们所有类型的知识和理论都属于这样的真理,因为它们都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发明或虚构出来的㊁对人有用的工具而已.那么,尼采批驳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并把真理视为一种生存艺术的依据何在呢?对尼采来说,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强调认识与实在的符合,强调作为真理的认识即知识应该具有确定性㊁永恒性和不变性,但是,如此一来,它也就预设了作为认识对象的实在世界具有确定㊁不变或永恒的自在本质,以及作为认识者的人可以无条件地通达这样的自在本质,并以此为前提,否则,两者就无法相符.但是,在尼采看来,这样的拥有不变的自在本质的世界并不存在,它只是人把自己的渴望投射到他自身之外的结果④,只是人为了避免遭受无常之苦而认为应该如此存在的世界⑤.至于人生活于其中并唯一可通达的世界事实上是无常的㊁始终处于生成和流变中的.不仅如此,对于这个无常的世界,人也并不是无条件地㊁绝对地认识到其本身的;相反,它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是通过人的感官呈现给人的,并且是人的权力意志塑造或重塑的结果.尼采说: 认识实在的感官是获得按照我们的意愿塑造事物的权力的手段.在塑造和重塑中获得欢乐一种原始的欢乐!我们只能理解一个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 ⑥既然作为我们认识对象的世界并不是自在的㊁无条件的世界,而是关系性的㊁相对于我们或由我们创造的世界,那么,我们所谓的 客观真理 其实也就是关系性的㊁相对于我们或由我们创造的 真理 ,因为我们正是把世界理解为这样的 真理 ,或者说,正是通过这样的 真理来理解世界的.基于此,符合论意义上绝对的客观真理或自在知识也就是不可能的和荒谬的.尼采说: 真理 概念是荒谬的(n o n s e n s i c a l ). 真G假 的整个领域仅适用于关系,而不是 自在 (i n Gi t s e l f ) 根本没有 自在的本质 (e s s e n c e Gi n Gi t s e l f ),正如根本不可能有 自在的知识 (k n o w l e d g e Gi n Gi t s e l f)那样. ⑦针对这种关系性的㊁相对性的真理,尼采说: 有很多种眼睛,甚至斯芬克斯(S p h i n x )也有眼睛 所以就有很多种 真理 ,所以就没有真理. ⑧在此,尼采用眼睛喻指认知条件.如果 眼睛 指431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A r i s t o t l e ,M e t a p h y s i c s (英文版),W.D.R o s s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第35页.A r i s t o t l e ,M e t a p h y s i c s (英文版),第132页.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47.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99.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316.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72.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334.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291.不同物种的 眼睛 ,那么,人类拥有的真理就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如果 眼睛 是指每个人的 眼睛,那么,真理就是相对于个人的,由此,真理也就与意见无异.事实上,尼采有时候也正是这样认为的.他说: 一切都是流变的㊁不可思议的㊁难以捉摸的;相对来说最持久的东西 乃是我们的意见(o p i n i o n s ). ①在尼采这里,真理的相对性不仅体现在 眼睛 这样的认知条件上,而且也体现在真理的衡量标准上.他说: 真理是如何被证明的?通过权力感的增强 通过效用(u t i l i t y )通过不可或缺性(i n d i s p e n s a b i l i t y ) 总之,通过它所带来的种种好处(a d v a n t a g e s ). ②又说,真理 或许代表的只是对某个种族和物种的便利性 单凭有用性,它们就足以被称为 真理 . ③既然能否增强人的权力感㊁是否对人有用是衡量一种认识或理论为真的准绳,那么,一旦其对人的有用性丧失或不再有助于增强人的权力感,其真理性就会因此而丧失.由此也可见,与亚里士多德不同,在尼采这里,人之追求真理并不是纯粹为了求知,而是有着极强的实践目的.这种实践目的,用尼采的话说,就是 出于追求权力的动机,出于对高人一等的需要 ④,或者说,是为了役使实在㊁控制他人和他物⑤.既然真理之为真理与其在价值上的有用性是分不开的,作为 真理 的所谓 事实判断 ,或者,作为 真理 之代名词的 知识 ,也就与价值判断无异,或者说,事实判断或知识本身并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其价值指向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尼采说: 知识 的意思:在此,就像 好 和 漂亮 一样,这个概念也应该在其严格的㊁精确的含义上,即人类中心论和生物学的意义上被理解. ⑥由此,尼采也就把真理或知识生物学化了,看成至少是人类相对的,或者说,以人类的权力意志为转移的.在尼采看来,虽然人追求真理的动机是为了增强自身的权力感㊁提升对事物和他人的控制力,但是,人却基于道德的虚伪而不肯承认所谓的 真理 只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虚构的,因为人承认真理是虚构的就等于承认自己是爱造假或爱说谎的,并因此是不道德的.为了让自己在道德上能够显得体面一点,人就把自己所构造的 主观真理 伪装成 客观真理 ,并为这种 客观真理 构想一个相应的 自在世界 .符合论真理观即根源于此.他说: 真理的准绳 事实上只是这样一种系统性的造假体系对生物的有用性;既然一种动物所知道的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它自己的保存,人在此或许确实有权谈论 真理 ,但是, 一种道德命令开始发挥作用:没有生物会想要欺骗自己,没有生物会欺骗所以,有的只是求真意志 ⑦.由此可见,对尼采来说,虚构所谓的真理并不是人的过错,因为人要生存下去离不开这样的虚构,但是,不承认自己对真理的虚构,而是把这种虚构标榜为是有关自在世界的客观认识,那就是人道德上的不是了.作为对人有用的虚构, 真理 在尼采这里还有很多替代说法,如,真理是假设㊁信念㊁价值评估㊁冒险㊁惯性㊁谎言㊁工具㊁错误⑧等等.对尼采来说,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去徒劳地寻求所谓的客观真理 ,就不会因为求之不得而感到灰心丧气,因为这样的 客观真理 根本就不存在.他说: 根本就没有真理这一信念,这一虚无主义信念,对那些作为知识的卫士无休止地与丑陋的真理作战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解脱.因为真理就是丑陋的. ⑨尼采在真理观上的虚无主义倾向直接导致了他对各门学科或不同文化领域之间的界限的抹消.531尼采的真理观及其诠释学意蕴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327.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50.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78.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49.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p .266267.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p .266267.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315.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73,p .276,p .276,p .291,p .451,p .202,p .290.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598.他把形而上学㊁自然科学㊁道德㊁艺术㊁宗教等都当成儿戏或谎言①,甚至把逻辑法则和数学命题也归入其中.他说: 追求逻辑真理的意志只有在假定所有事件根本上具有虚假性之后才得以坚持下来. ②在他看来,人不能违背矛盾律只是人无能(i n c a p a c i t y)的表现,而不是人拥有 真理 的证据③;人之所以发明或虚构逻辑法则,同样只是为了便利(f a c i l i t a t i o n )或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④.正因如此,对人来说,逻辑法则充其量就像康德的 绝对命令 那样只具有 应然性 .尼采说: 逻辑公理并不包含真理的标准,而只是针对什么应该被当成真的所颁布的命令. ⑤由于逻辑与理性有关,而理性仅仅是人这种动物才具有的禀赋⑥,所以,基于理性的逻辑也只是人类相对的;反过来说,倘若人类被毁灭,逻辑也就不复存在.虽然尼采也意识到他对逻辑的这种看法会遭到逻辑学家们的拒斥,但他仍用挑衅的语气说: 一条假定无可辩驳 它为什么因此就应该是 真的?这样追问也许会让那些把自身的局限性看成事物的局限性的逻辑学家们感到愤怒:但是,我早就向逻辑学家们的这种乐观主义宣战了.⑦二、真理观的诠释学意蕴对尼采来说,真理即解释,也正因如此,他通常会把真理与解释相提并论,并把求真意志的本质界定为解释的艺术.他说: 求真意志 在此阶段本质上就是一种解释的艺术:这种艺术至少需要解释的权力.⑧那么,尼采为什么会把真理等同于解释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首先对解释性和非解释性作出区分.就人与对象 无论是事物还是文本 的关系而言,如果我们把两者的关系理解为人无条件地㊁就对象自在的样子如其所是地认识对象,或者,理解为对象自在地㊁无条件地㊁如其所是地向人自行显示自身及其意义的话,那么,两者之间的这种绝对客观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非解释性的,即人乃是绝对的旁观者,他对对象的感知或认识不掺杂任何人的因素或成分.与之相反,如果对象的存在及其意义,始终受到人的感官㊁前见㊁理智㊁意志㊁欲望或需求的规定和限制,并因此有人的因素介入其中的话,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解释性的.在这种关系中,人不再是绝对的旁观者,而是被动或主动的参与者与建构者⑨.尼采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 解释 一词的.对尼采来说,传统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预设了人与认识对象非解释性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通常所谓的 真理 作为认识乃是以人的感官㊁理智及其概念性㊁语言性的理解力为前提的,浸透着人的意志诉求㊁情感想象或本能需要等,从而是有条件的和相对于人的,并因此是解释性的.尼采的真理观有着丰富的诠释学意蕴,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我们所感知㊁认识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非 自在 的世界,而已经是我们解释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我们用感官感知世界或用我631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327,p p .451452.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77.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p .278279.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91.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79.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278.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p .290291.F r i e d r i c hN i e t z s c h e ,T h eW i l lT oP o w e r ,p .317.参见拙作«阐释现象的现象学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第47页.为了行文需要,本文将 阐释 改为 解释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在此对 解释 的理解与诠释学史上对 解释 的一些理解并不完全吻合.比如,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强调解释就是要发现文本的自在意义或作者的原意,并因此与符合论真理观的诉求是一致的.至于尼采意义上的 解释 ,则更接近于伽达默尔诠释学对解释的理解,即解释是有条件的㊁受限的.们所谓的 真理 描述世界时,我们并不是在客观地感知或描述自在的世界本身,而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对世界的如何显现及其 所是 和价值作出相对于我们自己的解释或评估.(2)所有的解释都是 虚构 或 儿戏 ,都是根源于解释者的权力意志.就此而言,根本没有绝对客观㊁正确的 真实 解释,或者说,任何解释都没有其 自在 基础.(3)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解释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只有对解释者或解释者共同体的生存发展有提升㊁促进或推动作用的解释,才能被视为 真理 .就此而言,衡量解释之真理性或合理性的标准就在于解释的有用性.(4)解释者由于权力的增长会超越其狭隘的解释视域,并开拓出新的解释视域,而新的解释视域作为真理的出现又会促进其权力的增长①.就此而言,解释者权力的增长与其解释视域的拓展是相辅相成的,解释的 真理 也因此具有其历史性,处在不断的生成和差异化当中.(5)真理㊁解释与价值这三者是相互统一的,所谓的 事实判断 也是价值判断,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或者说,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解释 ,并且也都基于 解释 .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些基本点逐一加以分析.就(1)而言,类似于康德,尼采也认为,人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是相对于人的感官的现象,人从一诞生并生存在这个物质世界上,其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就是解释性的.不仅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如此,与社会世界㊁艺术世界㊁道德世界的关系亦复如此,即它们都是人的解释活动参与建构的结果②.既然人的解释活动弥漫在人的所有生存领域,就此而言,在尼采这里,解释活动就不仅仅是人的在世活动之一,而是作为人在世存在的根本活动渗透在人的所有其他在世活动之中,并构成后者得以可能的前提.尼采的这一观点使得解释活动对人来说具有一种本体论意义,并因此意味着一种本体论诠释学.詹姆斯 里瑟尔(J a m e sR i s s e r )就认为: 对尼采来说,很显然,解释不可能再被看成只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仅限于一种特定的活动,即探究文本的意义.如今,人们认为,对世界的任何言说都离不开解释.尼采终其一生都从未在这一洞见上动摇过.从其未公开出版㊁写作时间很晚的笔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更容易理解的表述: 只有事实 我会说:不,事实恰恰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解释. ③否认纯粹事实的存在㊁把解释活动本体化㊁使人介入到世界存在意义的生成当中,这使得尼采比海德格尔㊁伽达默尔更早地进行了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并对后者的思想产生了影响.有关尼采对海德格尔的影响,伽达默尔就说: 在提出存在问题并由此反转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方向中,海德格尔的真正前辈既不是狄尔泰也不是胡塞尔,而是尼采.④需要指出的是,在尼采这里,解释活动事实上可分为前语言性的和语言性的两种.由于尼采把感官对世界的纯粹感知本身也当成一种解释,单纯感官的感知活动就是一种前语言性的解释活动.这种解释活动一方面在人还没有语言或不会说话时就已经存在,另一方面无需语言或符号也可以进行.与尼采不同,伽达默尔则把所有的解释活动都归结为语言性的解释活动,因为对于伽达默尔来说,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⑤.在«尼采的修辞学语言模型以及对诠释学本体论的修正»一文中,杰夫 米切尔林(J e f fM i t s c h e r l i n g )就认为,在尼采那里,前语言㊁前概念的想象活动比语言更为根本,而当代哲学诠释学则认为,所有的理解都是以语言为特征的,理解因此必然是语言性的.米切尔林赞同尼采的观点,认为在语言被创造出来之前,人就已经在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出各种生存决731尼采的真理观及其诠释学意蕴①②③④⑤这一点根据引言中的引文就可看出.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对道德的历史演变的追溯就表明,没有什么绝对的道德,道德也是有赖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基于自身利益的建构.J a m e sR i s s e r , T h eD i s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t h eT e x t :N i e t z s c h e sD o u b l eH e r m e n e u t i c ,R e s e a r c h i n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1985.15,p p .133142.H a n s GG e o r g G a d a m e r ,T r u t hA n dM e t h o d ,s e c o n dR e v i s e dE d i t i o n ,t r a n s l a t e d a n d r e v i s e d b y J o e lW e i n s h e i m e r a n dD o n a l d G.M a r s ,T h eC o n t i n u u m P u b l i s h i n g G r o u p ,L o n d o n ,2006,p .248.H a n s GG e o r g G a d a m e r ,T r u t hA n d M e t h o d ,p.x x x i .定,就如动物那样,因此,诠释学本体论不应该停留在语言化的存在层面,更应该深入到前语言的层面①.不过,伽达默尔并非没有意识到人与其他动物相同的一面,他只是更强调人与其他动物差异的一面.在伽达默尔看来,所有生物都拥有 环境 (e n v i r o n m e n t /U m w e l t ),但只有人拥有 世界 (w o r l d /W e l t ).他说: 因此很显然,与所有其他生物不同,人拥有一个 世界 ,因为其他生物并不在同样的意义上拥有对世界的关系,而是可以说被嵌入到它们的环境中. ②对伽达默尔来说,环境与世界的区别在于,环境是生物置身其中㊁受其制约并依赖之的周围世界(U m Gw e l t ),它与生物的机体或身体有关,而世界则意味着人对环境的独立与超越,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与人的理智和精神相关,是人通过语言所理解的.当伽达默尔谈论理解时,他正是在世界的意义上谈论的.由于对世界的理解只能通过语言进行,而世界也是语言理解的产物,所以,世界与语言本身就是一体的或具有同构性.伽达默尔说: 因此,语言(l a n g u a g e )起初就是指人的语言,这同时也意味着,人的在世存在原初就是语言性的(l i n g u i s t i c ).我们将不得不探究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样才能获得恰切的眼界以洞见到这一事实,即诠释学经验从本质上讲就是言语性的(v e r b a l ). ③如果说尼采所理解的解释适用于伽达默尔所说的环境和世界,并因此在前语言层面上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话,那么,伽达默尔所理解的解释则仅适用于世界,并且是唯独人才具有的现象.简言之,前者是广义的,而后者是狭义的.一旦意识到两人对解释活动的理解本身有所差异,两人的分歧似乎也就没有初看上去那么大了.就(2)而言,尼采的观点乍一看会给人留下主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印象,因为,他用 虚构 或 儿戏 为解释定性,会让人以为在他眼里解释完全是主观任意的,没有任何理性的依据或客观的基础.伽达默尔提到尼采时,就曾称尼采思想是 令人绝望的极端主义 (t h e d e s pe r a t e e x t r e m i s mo fN i e t z s c h e )④或 试验性的极端主义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e x t r e m i s mo fN i e t z s c h e )⑤.在«解释的激情:伽达默尔与尼采论解释的主观性»中,尼古拉斯 戴维(N i c h o l a sD a v e y )也指出,无论是伽达默尔还是德里达都相信,尼采的解释哲学(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s p h i l o s o p h i e )是对主观主义的神化或崇拜,或者说,意味着一种恣意的主观主义(r a m p a n t s u b j e c t i v i s m )⑥.对瓦蒂莫来说,尼采的这一观点则意味着一种他所赞赏的虚无主义诠释学.由于主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并不相同,下面我们就对这两种评价分别加以剖析.就伽达默尔和德里达的评价而言,把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定性为恣意的主观主义,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也是一种误解.这是因为,尼采对 解释 的理解是很宽泛的,既有透视性主观主义的一面,也有透视性客观主义的一面,或者说,既有恣意㊁极端的一面,也有逻辑㊁理性的一面.前一点从尼采把解释当成虚构或儿戏就可以看出,而对于后一点则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具体来说,虽然作为现象的事物按照尼采的观点已经是人通过其感官 解释 的结果,但是,由于人的感官作为一种既定的生理条件,人并不能对之随意加以改变,感官性的 解释 因此虽然是 感官相对的 ,但不仅具有个体的稳定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类的齐一性.就此而言,这样的 解释 就具有一定的 客观性 ,如果我们在此把 客观性 理解为人不能对之随意加以改变的话.更进一步讲,当尼采把通常与理性紧密关联的逻辑和数学都称为有用的虚构或解释时,很显然,这种意义上的解释按通常的理解实际上是完全理性的,尼采所做的只不过是给这类理性的东西贴上不同的标签或作出不同的性质界定而已.无论如何,831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⑤⑥J e f fM i t s c h e r l i n g , N i e t z s c h e sR h e t o r i c a lM o d e l o f L a n g u a g eA n d t h eR e v i s i o no fH e r m e n e u t i cO n t o l o g y ,T h e E u r o p e a n L e g a c y :T o w a r dN e w P a r a d i g m s ,R o u t l e d g e ,1997,2(2),p p .382387.H a n s GG e o r g G a d a m e r ,T r u t hA n d M e t h o d ,p .441.H a n s GG e o r g G a d a m e r ,T r u t hA n d M e t h o d ,p .440.H a n s GG e o r g G a d a m e r ,T r u t hA n d M e t h o d ,p .166.伽达默尔说: 相反地,有一种无意识的倾向去尝试极端的可能性,即使它们不能总是结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尼采的试验性的极端主义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参见:H a n s GG e o r g G a d a m e r ,T r u t hA n d M e t h o d ,p.535.N i c h o l a sD a v e y , H e r m e n e u t i cP a s s i o n s :G a d a m e rV e r s u sN i e t z s c h eo nt h eS u b j e c t i v i t y o f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S t u d i e s ,1994,2(1),p p .4560.。

论尼采透视主义的真理观

论尼采透视主义的真理观

第24卷 第5期2008年 5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 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 ure Vol.24,No.5May ,2008文章编号:1000-8934(2008)05-0033-05论尼采透视主义的真理观高 阳,郝 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 100049) 摘要:尼采力图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传统真理观,提出了透视主义真理观:尼采通过揭示传统真理观所预设的本体信念的非理性根源,撼动了基于神目观的绝对主义真理观的根基;通过阐明认识所依赖的透视视角的种类和特点,批判了传统相对主义真理观中唯我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通过向价值关系的回溯,凸显出真理与生活实践和生命的形而上追求的紧密关系。

尼采透视主义真理观将人性关切和实践理性引入到对真理的哲学反思中,为全面理解真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文语境。

关键词:尼采;透视主义;真理观;价值;权力意志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8-01-29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科学文化哲学研究”(人教字[2002]90号)作者简介:高阳(1978—),女,山东泰安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哲学硕士生;郝苑(1980—),浙江绍兴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哲学博士生。

真理的本质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对真理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同,科学主要旨在探求真理。

因此,真理观又构成科学观的重要内容。

尼采作为一位划时代的哲学家,对西方传统观念都进行了颠覆,其中也包括西方传统的科学观。

尼采对西方科学观的颠覆,突出体现于他根据权力意志哲学而提出的透视主义的真理观。

尼采的真理观由于它初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表述方式和非系统的论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遭到了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误解。

本文力图从科学哲学和生存论的视角,对尼采的真理观进行系统的重构和细致的澄清,希冀由此能给予尼采透视主义真理观更为全面的描述和更为公正的评价。

尼采的真理观一辨

尼采的真理观一辨

On Nietzsche′s view of the truth 作者: 李弢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出版物刊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0页
主题词: 尼采;真理观;艺术;创造性;宗教
摘要:尼采指出,孤立抽象的真理并不存在.真理是完全拟人化的,是一群活动的隐喻.他批判以往的哲学和宗教将真理确认为是存在或上帝本身,揭示二者所谓的真理都有其禁欲主义道德根源,从而反对这种真理的暴政.人们以求真理的意志只是去获得对存在物的信仰,却没想到去创造一个应当存在的世界,而只有创造性的强力①意志才能使得一切都在生成中永恒地回归.艺术作为颓废的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反运动,它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艺术家具有生产性和创造力,艺术赋予人真诚的幻想和信念的快乐,因为艺术是以谎言的形式来讲述真理.。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先驱之一。

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哲学、文学和艺术。

尼采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他的理性主义思想激起了无数探索和思索的思潮。

在尼采的思想体系中,理性是一种超越传统道德和规范的思考方式。

他批判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认为人们过多地依赖传统道德,导致理性被压抑。

他主张以理性为基础,解放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从传统的束缚下解放自身。

尼采主张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如好与恶、真与假等,提出了超人(Übermensch)的理念。

超人是一种追求个体价值和完善人性的理想形态,他们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以自身的意志为指引。

尼采认为超人是一个基于理性主义的理想形态,在这个形态中,人们能够超越传统的道德和规范,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也与现代科学有一定的共鸣。

他强调人类需要基于理性和观察来获取知识,而非凭借宗教信仰或权威的教导。

他批判了德国的哲学传统,认为一味地沉浸在抽象的概念中会导致对真实世界的失去兴趣。

他主张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实践,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尼采并不认同理性主义的绝对主张。

他认为理性是一种有限的工具,不能回答所有问题。

他警告人们不要过分依赖理性,要理性与情感和直觉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真实的认识。

他主张创造属于自己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抱着对抗一切的态度。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相契合。

他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提倡自我实现。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而非盲从于传统或社会的期望。

这种个体主义的思想在当代社会日益重要,人们越来越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

然而,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他的一些观点被认为过于激进和极端,尤其是他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以及对权威和宗教的质疑。

一些人认为,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无法满足人类的情感和情绪的需求,而且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罗素与尼采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感性观念

罗素与尼采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感性观念

罗素与尼采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感性观念【正文】在近现代哲学中,罗素与尼采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哲学家,他们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以及理性与感性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和思考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罗素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罗素是逻辑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着眼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

在他的《科学与哲学》中,罗素认为知识是基于经验和推理的建立,它是通过直觉、感觉和观察等方式获取的。

他提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概念,强调了通过实证方法来验证知识的重要性。

罗素认为真理是与事实相一致的命题,它是可证伪的。

在罗素看来,知识的建立必须依赖于严格的逻辑和科学方法。

他致力于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发展,并提出了数学的公理化体系。

他追求着客观、合乎逻辑的知识,试图通过逻辑的推演和科学的实证来揭示真理。

二、尼采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与罗素不同,尼采的哲学观点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人类的体验。

他对知识和真理的探讨更多地关注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层面,他批判了旧有的道德和宗教观念,提出了“超人”和“意志至上”的概念。

尼采认为知识是主观的,它是个体通过自身体验和感受来建立的。

他强调人类应该关注个体的欲望、冲动和情感,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来获取真理。

尼采质疑了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观点,认为它们限制了人类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对于真理,尼采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它是个体主观意识的产物。

他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并主张个体应该通过创造和行动来实现真理。

尼采的观点对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三、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感性观念在罗素与尼采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理性与感性观念的不同强调。

罗素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注重逻辑、科学和实证的方法。

他认为真理可以通过逻辑的推演和科学的实证来获取。

相反,尼采则注重感性的价值,他强调个体的体验和创造力,认为真理是通过个体的主观意识来建立的。

他批判了过度理性主义的观点,主张个体的情感和意志的表达。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尼采哲学思想浅析一、叔本华及尼采尼采所处的时代人们高扬理性关注物质生活,认为理性和科学技术能给人带来终极幸福。

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在遇到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之后开始瓦解,叔本华将世界本质看做是生命意志,每个个体都被生命意志支配,个体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整个生命受伟大的生命意志的控制,于是摆脱生命意志枷锁唯一的出路就是结束生命。

叔本华自身的学术观点不够彻底,但是深受叔本华思想影响的中国清代学者王国维就以亲身经历贯彻了叔本华的思想,他自杀了。

尼采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其整个哲学思想的基调也是悲观的,但是他称自己的哲学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两类,即积极的虚无主义和消极的虚无主义。

缥缈消极的虚无主义是现代人在否认一切价值观念之后表现出的一种无所适从和自我沉沦的状态,一切旧传统价值遭到否认之后处于彻底的价值虚空之中,丧失信仰无人管束做什么都可以的失控儿童。

而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指在批判一切传统价值之后重新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在对一切旧价值感到失望之时,身处绝境却不自暴自弃,起身反抗从而克服虚无主义,这种反抗精神在尼采思想中就表现为高扬生命活力的酒神精神和权利意志。

其积极的虚无主义使他认识到生命本身的悲剧性质,即能够自由运用理性思索整个宇宙的人生命却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宇宙之间的张力使人必须承认自身的悲剧性。

但同时,在认识到个人是被伟大的生命意志所控制之后,应该勇敢地面对悲剧的人生,用顽强的生命力来战胜掌控一切的生命意志,这也就是尼采与叔本华最大的区别所在。

二、尼采对理性的批判尼采对理性批判的靶子首先对准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强烈地批判苏格拉底以来欧洲历史上的理性主义。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句话成为后世理性主义的开端,这里知识就是理性的代表,苏格拉底认为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才能得出对人类有用的知识。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摘要】尼采是一位对传统观念持批判态度的哲学家,他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颇具深度。

在对真理的批判中,尼采认为真理是由特定权力关系和需求所塑造的产物,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而在对道德的批判中,尼采指出道德是基于弱者的利益而建构的,他主张超越传统道德规范,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力。

尼采的批判思想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发了对人类认知和行为准则的重新思考。

尽管尼采的观点颇具争议,但他的思想却为人们带来了对真理和道德更为深入的探讨,激发了人们对于权力、自由和个体价值观的思考。

结合尼采的批判和观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真理与道德的复杂性和多重性,进而拓展我们对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关键词】尼采, 真理, 道德, 批判,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引言"是文中的开端,也是引领读者进入主题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在其著作中对传统的观念提出质疑,并倡导人们重新审视真理与道德的概念。

尼采认为,传统的真理观念是一种权力的工具,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道德观念则是一种约束,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与创造力。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尼采的思想,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思考与反思。

2. 正文2.1 尼采对真理的批判尼采对真理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哲学的批判之上。

尼采认为,传统的哲学观念中,真理被视为客观存在的绝对标准,而这种观念导致了对人类主体性的忽视和剥夺。

他指出,现代哲学一直试图通过客观的、普遍适用的真理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的存在,然而这种真理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无法充分理解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多样性。

尼采认为,真理是由人类主体根据自身经验和感知构建的,而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独立实体。

他提出“意志到权力”的概念,主张真理的建构应该是个体主体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接受外部规范的过程。

(完整word版)浅谈对尼采的人生哲学的认识

(完整word版)浅谈对尼采的人生哲学的认识

浅谈对尼采的人生哲学的认识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2班魏海龙学号(201003140235)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尼采年轻时便开始思考人生的哲学,对他影响深远的是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但是与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消极厌世情绪不同的是,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求生存,而是创造,是一种强大的、不可遏制的创造冲动,即权力意志。

在尼采看来,“只是生命所在的地方,即有意志:但是这意志不是求生的意志,而是权力意志。

”尽管尼采的很多哲学思想都是非理性的,但其价值观也包含着积极向上的合理思想,认识他的哲学思想无疑对于加强我们个人哲学思想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尼采上帝死了权力意志人生哲学正文:一、“上帝死了”,唯一能够拯救我们灵魂的,只有我们自己.谁都知道,“上帝死了”是尼采著作中出现的一句重要的话。

尼采“上帝死了”观点一出,在西方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他的意思是说,人类信仰上帝的心死了。

换言之,人的一切活动不再听命于神的旨意,而是随心所欲。

但如果我们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尼采说出“上帝死了”这句话,这句话的意义究竟何在,那么就会发现,人们对这些问题其实不甚了了.这种现象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黑格尔的一句箴言:“一般说来,熟悉的东西之所以不是真正知道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悉的。

“上帝死了”这句话意味着:超感性世界已经失去了作用力。

它不再有生命力了。

形而上学,即被尼采理解为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哲学已经终结了。

尼采把自己的哲学理解为形而上学即对于他说来的柏拉图主义的对立物。

尼采认为:“上帝之死”对于人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上帝之死一方面造成了全面的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

传统的善恶法则无效了,人世陷入一片混乱;另一方面又使“人类中的创造者得以复活。

”人类由此摆脱屈从于被创造物的境地,开始创造自己的价值,探索自己的生活意义。

而这又必须通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过程来实现。

人是价值的赋予者,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价值关系而不是认识关系。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探析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探析
特 的肯定一切都在流变和 毁灭 、肯定矛盾和斗争,即
肯定“ 变化” 的观念 ,甚至 根本 否认“ 存在” 这个概念 的 思想 。另一方面,尼采也 否定具体事物本身。在他看
唯理论 。但总的来说, 自亚里士多德 以降,符合论 的 真理观一直是 占统治地位的定义。所谓“ 符合论” 的基
来 ,持续、同一 、实在等等 都是一种虚构 ,事物本身 、
真理 。由此 ,尼采给真理下 的定义是 : 那么什么是真 “
理呢?一群活动 的隐喻、转喻和拟人法,也就是一大
堆 已经被诗 意地和修辞地强化、转移和修饰 的人类关 系。它们在长 时间使用后 ,对一个民族来说俨然 已经
成 为固定 的、信条化的和有约束力 的。真理是我们 已 经忘掉其为幻想的幻想,是用 旧了的耗尽 了感觉力量
而进行 的各种标记 的分合 。” 】 [( 4 )
梳理尼采 的思想,从他那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格 言、警 句和 片断中,去理出他在真理 问题上 的基本 思想 ,认
为尼采在这一问题上与他 的其它思想 一样 ,也是有其
内在 的逻辑体系的,那就是权力意志思想贯彻始终 。
他把意志看成世 界的本原 ,是决定世 界运动 、变化和 发展 的终极原因,是人们的全 部认识 。它既是认识的 基础 , 也是认识的大 厦,人连 同人 的认识 , 都是意志。 简言之,除了从意志到意志以外,再没有别 的事物和 现象 。 他说:世界就是一种 巨大无 比的力量” [()一 “ ,] “ 1
中图 分 类 号 :B 1 . 56 7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7 -142 1)4 0 1— 5 6 23 0 (0 00 — 00 0
真理 问题历来是哲学论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西 方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中它主要属 于认识论的范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形而上学试图为真理和道德奠定超验的基础。

而尼采认为真理和道德的真正基础并非超验的存在物,像自我这样的实体,而是权力意志。

现代人的精神的异化就源于对真理和道德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必须对真理和道德进行价值重估,才能实现人类个体的创造性价值。

标签:尼采;真理;道德;权力意志要研究尼采对真理和道德的批判,当然不能绕过康德的启蒙思想和他的批判哲学。

尼采指出康德为自己提出了描绘支配知识和道德要求的法则的任务,然而,他却没有对这些观念进行评价。

因而,康德的批判从总体上讲是失败的。

在尼采看来,康德的论证中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努力在理性中为绝对命令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这导致尼采去检验康德主张先验判断的可能性所必需的假设。

这一假设就是先验自我的观念:一个可以同其在思想、行为和情感中的经验的表现区别开来的非偶然的、非经验的“自我”。

尼采详细解释了自我观念得以可能的条件,从而削弱了人们对这一观念的信念。

尼采指出,对一个非—历史的自我的信仰隐藏在我们的语言的结构中。

语言在哲学上不是中性的。

他写道:“一些个别的哲学概念不是什么随意的东西,不是什么自为地生长的东西,而是在彼此的联系和类似中产生出来的。

……恰恰在语言的类似性存在之处,以下情况完全不可避免:由于共同的语法哲学——我指的是由于相同的语法功能的无意识的统治和引导——一切东西从开始起就为了一些哲学体系的一个同样的发展和系列而准备好了,正像对世界解说之某些其他的可能性来说道路看来已关闭。

”〔1〕P157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表明我们对于自我和存在的信念是由于语言强加给我们的主——谓区别才可能的。

他在《善恶之彼岸》中通过谈及“我思”这个陈述解释了这一点。

在这个陈述中事件思被分解为一个事件“思”和一个主体原因“我”。

这意味着我“在”思考。

我们的语言的结构已经确定了作为先验意识的自我的结构。

尼采断言我们实在应该把我们自己从这种词的诱惑中解放出来。

如果我们停止对直接的语言的事实的信念,我们就会发现:“我从何处取来思想这个概念?为什么我相信原因和结果?什么东西给我权利去谈到一个自我,并且甚至谈到作为原因的一个自我, 并且最后还谈到作为思想——原因的一个自我?”〔1〕P153尼采认为语言和世界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

赵广明:论尼采的“整体性”真理

赵广明:论尼采的“整体性”真理

赵广明:论尼采的“整体性”真理赵广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一思考整体、整全、大全、绝对统一性等,是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基本理路,从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善的理念,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谢林的绝对同一、雅斯贝尔斯的大全等等,都表明了这一理路的源远流长和重要性。

哲学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整体性”问题,从中可以管窥他们最幽深的哲学思考,而尼采特别值得重视,因为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哲学总是在寻找具有最终确定性和决定性的东西,这种东西被定名为真理,而尼采对真理的寻找和思考,恰恰是对传统哲学及其真理观的批判和解构。

《善与恶的彼岸》就是从这种批判和解构开始的。

在尼采看来,真理概念,深刻体现出传统哲学的偏见与迷失,对最确定最本质最真实东西的探究,使西方哲学和精神从一开始就误入歧途。

西方哲学史所呈现出的真理史,乃是真正的“谬误的历史”,在其中,当初被视为绝对真理的东西,一步一步变成虚无,一个曾经的“真实世界”(Wahre Welt)一步一步失真,最终变成了寓言。

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用极为简洁生动的文字,勾画出西方哲学的心路历程。

这节文字题为“‘真实的世界’如何最终成了寓言——一个谬误的历史”,首段如下①:真实的世界,哲人、虔诚者和有德行者是可以达到的,——他生活于其中,他就是它。

(理念最古老的形式,比较明智、简单、令人信服。

对这个句子的改写:“我,柏拉图,就是真理。

”)柏拉图用他的理念思想几乎一劳永逸地确定了西方哲学的根基和品性,理念就是真理,而看见、把握、领会了永恒理念的人,就是哲人,就是虔敬和道德的化身,也就是真理的化身。

哲学坚信绝对的求真意志或纯粹的精神可以达到绝对真理,这种达到同时意味着他们自身生命存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真理化,意味着他们的信仰和道德。

哲学,即热爱智慧、追求真理,正是哲人的生活方式。

但尼采不这么看,他认为柏拉图是整个谬误历史的根源②:从古到今人类犯下的最严重、最持久和最危险的错误就是教条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即,柏拉图所发明的纯粹精神和善本身。

尼采的生存哲学以及现实意义探析

尼采的生存哲学以及现实意义探析

尼采的生存哲学以及现实意义探析尼采通过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通过对酒神精神的弘扬,颠倒了近代哲学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地位,开创了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

同时,他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成为现代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先祖,他是以审美的哲学来批判整个现实的世界,批判所有对人的创造性的束缚,在他看来,哲学本是关于活生生的个人对于人生意义的不懈寻求。

没有个人意志的人是毫无价值可言的,离开人生意义的寻求无所谓理性,真正的哲人是寻求着人生智慧的探索者。

作为一个反传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尼采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通过对基督教的批判,呼唤“超人”的出现。

他主张发挥生命意志的力量来与悲惨的人生作斗争,实现生命的意义。

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决定了人的本质也决定了人的价值和命运。

人生不过是生存意志的幻影,是空虚的,没有什么价值,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噩梦,充满着痛苦,他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尼采也把生命意志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承认生命意志本身是痛苦的。

但是他认为,要用生命意志同痛苦作斗争,即使结局是失败,但通过毁灭自身,获得生命的壮美,痛苦是人获得幸福、给人生注入意义的前提。

因此,他的哲学是一种建立在悲观主义基础之上的乐观主义人生哲学。

那么,尼采是怎样理解这个痛苦的人生,是用什么方法来面对,对我们现在对人生的看法又有什么影响呢?一、尼采生存哲学的产生和基本观点1.生命哲学的产生尼采对当时欧洲把“理性”置于世界和哲学的中心的做法非常不满,因为在这种理性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西方弥漫着一种乐观主义情绪,认为凭着理性和科学,人类社会就会不断进步;凭着理性和科学,就可以解决人生的一切问题。

尼采对这种理性主义哲学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他们这种乐观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乐观主义,它只停留在人生的表层,而没有深入到人生的真相。

因为科学不可能为人生提供真实的意义,世界的意义要靠人去赋予。

浅谈尼采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的哲学思想

一、尼采及其哲学思想的初步认识寄语:哲学是人生观的学问。

哲学是心灵的完善。

哲学是生命的诗。

或许这是一次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我的一生!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我把尼采看作是一个自诩为“太阳”的狂者,一个看破一切,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屑一顾”的顽固的老头子。

我觉得他是一个狂人,一个敢于以不同于他人的理解方式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表达自己思想的狂人。

我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分析这样一个狂人所散发出的独特的哲学的花香,至少我认为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作一个能够闻到这种花香的蜜蜂。

我只是在书中去寻找并搜索花香所飘散的路径,追求对尼采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比较简单而理性的认识。

当然,不能仅仅建立在我读完关于尼采哲学思想的一本书(《尼采成功意志学》)后乱谈一点不负责任的话——我还不敢说对他能有什么评价,毕竟我认为我还没有达到一个学者评价一个哲学大师的水平。

所以,我同时也参看了被称作“存在哲学大师”的马丁·海德格尔的《尼采》。

海德格尔和一切存在主义者都把尼采看作是为他们开拓了道路的人。

海德格尔的《尼采》我也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

他对尼采的哲学思想有比较系统的分析。

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看懂了,也承认我现在还不能完全依照海德格尔的思维去分析一个德国老头子的满纸带着嘲讽口气却很深奥的哲学思想。

不过,在看《尼采成功意志学》的同时参看海德格尔的《尼采》,用海德格尔著作中的一些我能够理解的东西,帮我渐渐有一点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学说。

二、从尼采的生平谈点感想如果说在读一位哲人的著作之前不了解哲人的生平或者说他的人生际遇或轨迹,我们很难说服自己在读著作的时候能真正把心融入哲人的思维中去。

尼采,德文名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尼采1844年出生在一个新教牧师家庭。

尼采:可怕的真理

尼采:可怕的真理

尼采:可怕的真理但是,即使尼采正确地诊断出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为什么同情痛苦的道德会成为承受痛苦者认识其创造潜力的障碍呢?尼采的关键思想是,在一个执着于追求幸福和消除痛苦为目标的文化中,年轻的尼采和贝多芬们将挥霍自己的潜力以追求这两个目标,而不是仅仅追求创造性的工作。

毕竟,如果承受痛苦很糟糕,那么你的所有努力就是要竭力避免痛苦;如果幸福是好事,那么它就应该成为我们做一切事的目标。

但是,人类的卓越不仅与追求幸福格格不入,而且也与逃避痛苦格格不入。

如果尼采的猜测性心理学是准确的,那么我们得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

讲究快乐和充满同情的文化贬低痛苦的价值,优先考虑如何消除痛苦,因此,人类天才的光荣场景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没有贝多芬,没有尼采,没有哥德。

但是,如果缺乏这些创造天才,尼采认为,我们就无法对叔本华的存在挑战作出回应。

回顾起来,叔本华认为,如果考虑到人类毫无道理可言的痛苦的必然性,这样的生活就不值得过。

作为对叔本华的回应,尼采在其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非常稳定地提出了充满活力的观点:正如他在《悲剧的诞生》1886年的新序言中所说,“世界的存在只有在作为美学现象的情况下才有可辩护的理由,”这样一种世界“诱惑人们持续活下去。

”最关键的是,尼采对美学体验的描述完全与康德的观点相反,康德觉得审美体验“与利益关系考虑无关”。

尼采赞同司汤达(Stendahl)的美学体验公式,即“幸福的美妙承诺”,也就是它产生“意志(利益)的觉醒”:尼采在后来的《道德的谱系》中写道“特别的甜蜜和美学条件的完整特征的根源或许就源于“肉欲”(sensuality),虽然它现在被转化,不再作为性刺激进入意识领域了。

”简而言之,审美体验是一种升华了的性体验。

“艺术是人生的最大刺激”(《偶像的黄昏》),一种激发情感的东西,让当事人有一种活着的愿望。

但是,人生只有在我们持续享受天才场景的情况下才能是感受到审美的愉悦,这恰恰是尼采认为的带来威胁的犹太教-基督教道德。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赵修义本文提要:尼采著作中,真理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合义。

辨析这些不同含义便可看出从否定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入手,根本否定认识论范围内的真理,进而否定本体论上的真理(即真实),把真理问题归结为价值问题,并且把“真理”视为少数强者通过灵感和直觉获得的体验,以及运用想象力和虚构力所创造的人生理想和世界图景,这就是尼采在真理问题上的基本思路。

真理问题历来是哲学论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尼采的哲学中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涉及到他在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方面的诸多思想。

然而,尼采对真理问题的论述,有许多互相矛盾的论断,给人以扑朔迷离的印象。

他时而声称:“并没有什么‘精神’,也没有什么理性,什么思维,……什么真理,这一切全是无用的虚构”(1),“根本没有真理“(2)。

时而又说:“我是真理之声”,“我是第一个发觉虚伪之为虚伪而发现真理的人”。

(3)那么,尼采在真理问题上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主张呢?如果有的话,何以作出如此矛盾的论断呢?笔者认为,尼采虽然常常被称为诗人哲学家,他的著作本身往往是格言、片断的汇集,似无严密的逻辑,但他的思想仍有其一以贯之的内在联系,在真理问题上也是如此。

不过,尼采在表达这些思想时,往往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同一个概念以不同的含义,使人难以捉摸。

就“真理”概念而论,尼采有时是指认识论上的真(与错误相对立),有时是指本体论上的真实(与虚妄相对立),有时则是指价值论上的真诚(与虚伪相对立);在认识论范围内,有时是指符合论意义上的真,有时又是指效用论意义上的真。

辨析这些不同的含义,澄清尼采在不同场合不同论断的真实意义,便可理出尼采在真理问题上的基本主张,从而加以恰当的评价。

本文拟就此做一尝试。

一真理问题在西方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中主要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的标准等等,一直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符合论的真理概念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观念。

所谓“符合论。

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命题或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尼采ReasoninPhilosophy哲学中的“理性”

尼采ReasoninPhilosophy哲学中的“理性”

尼采ReasoninPhilosophy哲学中的“理性”本期约稿:曹启锋上上期LR借罗素(Russel)之口讲述了现代人推翻了真理的客观实在性,以更加自由和多样的方式主观地阐释整个世界。

然而人类的历史进程怎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转变呢?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终结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德国大哲学家尼采了。

今天分享摘自于他《偶像的黄昏》中“哲学中的‘理性’”这篇文章,文中他阐述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一些谬误,在根源上撼动了“the objectivity of the truth”。

读文章之前先思考几个问题:1. 考察一个对象时,把它从外界脱离出来或把它放置于具体的环境里,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探究它的“本质”?2. 是否存在比实在的事物更高级的理念,其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举个例子,你相信语法是实际存在的吗?'REASON' IN PHILOSOPHYYou ask me which of the philosophers' traits are really idiosyncrasies (nature)? For example, their lack of historical sense, their hatred of the very idea of becoming, their Egypticism. They think that they show their respect for a subject when they de-historicize it, sub specie aeternitas (in the disguise of eternities)--when they turn it into a mummy. All that philosophers have handl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ve been concept-mummies; nothing real escaped their grasp alive. When these honorable idolators of concepts worship something, they kill it and stuff it;they threaten the life of everything they worship. Death, change, old age, as well as procreation and growth, are to their minds objections--even refutations. Whatever has being does not become; whatever becomes does not have being. (传统哲学家认为存在的事物不会变化,变化的事物不是存在) Now they all believe, desperately even, in what has being. But since they never grasp it, they seek for reasons why it is kept from them. 'There must be mere appearance, there must be some deception which prevents us from perceiving that which has being: where is the deceiver?''We have found him,' they cry ecstatically; 'it is the senses! These senses, which are so immoral in other ways too, deceive us concerning the true world. Moral: let us free ourselves from the deception of the senses, from becoming, from history, from lies; history is nothing but faith in the senses, faith in lies. Moral: let us say No to all who have faith in the senses, to all the rest of mankind; they are all 'mob.' Let us be philosophers! Let us be mummies' Let us represent monotono-theism by adopting the expression of a gravedigger! And above all, away with the body, this wret ched idée fixe (fixed idea) of the senses, disfigured by all the fallacies of logic, refuted, even impossible, although it is impudent enough to behave as if it were real!'With the highest respect, I except the name of Heraclitus. When the rest of the philosophic folk rejected the testimony of the senses because they showed multiplicity and change, he rejected their testimony because they showed things as if they had permanence and unity. Heraclitus too did the senses an injustice. They lie neither in the way the Eleatics believed, nor as he believed--they do not lie at all. What we make of theirtestimony, that alone introduces lies; for example, the lie of unity, the lie of thinghood, of substance, of permanence. 'Reason' is the cause of our falsification of the testimony of the senses. Insofar as the senses show becoming, passing away, and change, they do not lie. But Heraclitus will remain eternally right with his assertion that being is an empty fiction. The 'apparent' world is the only one: the 'true' world is merely added by a lie. (Heraclitus is a Greek philosopher who believes permanence is an illusion as all things are in perpetual flux.)…The other idiosyncrasy of the philosophers is no less dangerous; it consists in confusing the last and the first. They place that which comes at the end--unfortunately! for it ought not to come at all!--namely, the 'highest concepts,' which means the most general, the emptiest concepts, the last smoke of evaporating reality, in the beginning, as the beginning. This again is nothing but their way of showing reverence: the higher may not grow out of the lower, may not have grown at all. Moral: whatever is of the first rank must be causa sui (self-cause). Origin out of something else is considered an objection, a questioning of value. All the highest values are of the first rank; all the highest concepts, that which has being, the unconditional, the good, the true, the perfect--all these cannot have become and must therefore be causes. All these, moreover, cannot be unlike each other or in contradiction to each other. Thus they arrive at their stupendous concept, 'God.' That which is last, thinnest, and emptiest is put first, as the cause…At long last, let us contrast the very different manner in which we conceive the problem of error and appearance. (I say'we' for politeness' sake.) Formerly, alteration, change, any becoming at all, were taken as proof of mere appearance, as an indication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hich led us astray. Today, conversely, precisely insofar as the prejudice of reason forces us to posit unity, identity, permanence, substance, cause, thinghood, being, we see ourselves somehow caught in error, compelled into error. So certain are we, on the basis of rigorous examination, that this is where the error lies.It is no different in this case than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sun: there our eye is the constant advocate of error, here it is our language. In its origin language belongs in the age of the most rudimentary form of psychology. We enter a realm of crude fetishism when we summon before consciousness the basic presupposi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language, in plain talk, the presuppositions of reason. Everywhere it sees a doer and doing; it believes in will as the cause; it believes in the ego, in the ego as being, in the ego as substance, and it projects this faith in the ego-substance upon all things--only thereby does it first create the concept of 'thing.' Everywhere 'being' is projected by thought, pushed underneath, as the cause; the concept of being follows, and is a derivative of, the concept of ego. In the beginning there is that great calamity of an error that the will is something which is effective, that will is a capacity. Today we know that it is only a word. (他到处看见行为者和行为,他相信意志是普遍的始因;他相信“自我”,作为存在的“自我”,作为实体的自我,并且把对于“自我——实体”的信仰投射于万物——他藉此才创造了“物”这个概念……存在到处被设想、假托为始因;从“自我”概念之中方才引伸、派生出了“存在”概念……在开端就笼罩着错误的巨大厄运,误以为意志是起作用的东西,意志是一种能力……我们现在知道,它不过是一个词儿罢了)Very much later, in a world which was in a thousand ways more enlightened, philosophers, to their great surprise, became aware of the sureness, the subjective certainty, in our handling of the categories of reason: they concluded that these categories could not be derived from anything empirical--for everything empirical plainly contradicted them. Whence, then, were they derived?And in India, as in Greece, the same mistake was made: 'We must once have been at home in a higher world (instead of a very much lower one, which would have been the truth); we must have been divine, for we have reason!' Indeed, nothing has yet possessed a more naive power of persuasion than the error concerning being, as it has been formulated by the Eleatics, for example...'Reason' in language--oh, what an old deceptive female she is! I am afraid we are not rid of God because we still have faith in grammar.。

尼采:平庸之中藏有真理

尼采:平庸之中藏有真理

尼采:平庸之中藏有真理尼采最有名的一句话,一听就记住的:“上帝死了,要重新评价一切。

”“上帝死了……”这句让人记得特深!平庸藏真理,即使平庸的头脑也有最熟知的真理。

因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这些真理太平庸了。

这种人仅仅对占有刺激和诱惑力的真理的平庸精神感兴趣。

就像现在,人们会遇到这样一个给人带来不快的论点。

从那个时候开始,平庸的英国人便更加尊重这种精神了——在这里,我所指的是达尔文、穆勒和斯宾塞——它突兀而起于欧洲审美的中间地带,并且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实,谁愿意对其中的功利性产生怀疑呢?这种精神早晚会成为人们的主宰。

人们认为这些高贵而会飞的精神是那么地伶俐,然后为此搜集大量卑微的事实,急于得出一个结论,但是这大概没有一点意义——他们,作为一种例外,刚开始就认为这种“规则”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最终,与其说这些人的学识渊博,倒不如说是他们做得多。

也就是说,是某些新意,阐明了一些新的价值!知与能之间形成的那道沟壑或许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因为,能者,是伟大风范的创造者。

与之相对的必然是无知者。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达尔文式的科学发现而论,人们可以将一定程度的褊狭、贫瘠和辛勤,处理得很好。

最终,人们却不能忘记,他们凭借其深刻的平庸已经使欧洲精神出现了总体上的萧条。

因为人们将它称之为“现代观念”,或者是“18世纪观念”,或“法兰西观念”的东西,使德意志精神“深沉”的厌恶掀起了浪潮,这些都源于英国。

毫无疑问,法国人在这里仅仅充当了这些观念的猢狲或演员,同时一些人也扮演了英国的优秀士兵。

同理,遗憾的是,法国人也充当了他们第一批以及最彻底的牺牲品,因为最后,由于“现代观念”的盎格鲁的可恶味道,使法兰西的灵魂变得非常稀薄,致使今天,在非信仰的影响下几乎又回想起了它的16、17世纪,以及它往日深沉的激情力量和高贵的发明。

可是,人们必须闭紧嘴巴恪守住历史的公正原则,并且对眼前片刻的假象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欧洲的贵族们,他们还是情感的贵族、审美的贵族、风俗的贵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4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6No.4 2010年8月J.CENT.SOUTH UNIV.(SOCIAL SCIENCE)Aug.2010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探析杨俊(中南大学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3)摘要:在真理问题上,尼采通过否定传统的符合论(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和本体论意义上的真理(即真实),把真理归结为价值问题,认为只有有利于权力意志的才是真理,并强调只有少数强者通过灵感和直觉才能获得。

关键词:尼采;西方哲学;真理;视角主义;权力意志;价值中图分类号:B51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0)04−0010−05真理问题历来是哲学论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西方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中它主要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这一问题在尼采的哲学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涉及到他在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方面的诸多思想。

但是,翻开尼采的著作,我们发现他对真理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有些甚至给人以自相矛盾的印象。

那么,尼采在真理问题上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主张呢?若有,他又何以作出那些彼此矛盾的论断呢?本文通过仔细梳理尼采的思想,从他那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格言、警句和片断中,去理出他在真理问题上的基本思想,认为尼采在这一问题上与他的其它思想一样,也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的,那就是权力意志思想贯彻始终。

他把意志看成世界的本原,是决定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们的全部认识。

它既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大厦,人连同人的认识,都是意志。

简言之,除了从意志到意志以外,再没有别的事物和现象。

他说:“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1](36)“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1](39)“世界就是权力意志”,“你们自己也是这个权力意志”,[2](1067)“此外一切皆无”![2](701)一、传统真理观之批判什么是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一直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近代哲学史上由此而形成了两大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

但总的来说,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符合论的真理观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定义。

所谓“符合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命题或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是这样定义真理概念的:“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所以人们以任何事物为是或为不是,就得说这是真的或是假的。

”[3](79)这就是命题或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如实地描写或陈述了外在事物的性质、状态或联系。

真理就是命题与世界上有关事态的符合关系。

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也坚持此种观点。

他说:“在我看来,所谓真理,顾名思义讲来,不是别的,只是按照实在事物的契合与否,而进行的各种标记的分合。

”[4](566)尼采在论述真理问题时,有许多场合就是针对传统认识论中的这种符合论真理观而发的。

他也把真理视为与“真正的实存相符合”的认识,把与实在不相符合的认识称为“错误”。

但是,尼采对符合论的真理观却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因而常常给“真理”一词打上了引号,并对它加以抨击和批判。

他的批判一方面针对符合论的本体论前提,否定“存在”和“真正实在”本身;另一方面则从人的认识的制约性入手来否定达到真正实在的可能性。

符合论真理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从本体论上肯定作为宇宙本体的存在和具体事物的实在性。

尼采则认为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不可信的。

一方面他否定“存在”或“真正的世界”本身,推崇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肯定一切都在流变和毁灭、肯定矛盾和斗争,即肯定“变化”的观念,甚至根本否认“存在”这个概念的思想。

另一方面,尼采也否定具体事物本身。

在他看来,持续、同一、实在等等都是一种虚构,事物本身、“自在之物”、“确定不移的事实”也是一种虚构。

“一切收稿日期:2010−03−05作者简介:杨俊(1973−),男,浙江临海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德国哲学,古希腊哲学.第4期杨俊: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探析11事物皆变,没有永恒的事实,也无表述它们的绝对的真理”,[5](13)“事物的产生完全是设想者、思维者、愿望者、感觉者的事业”。

[2](191)“总之,与我们相关的世界,它“是‘流动’的,是生成的,是一个不断变化而永远不会达到真理的假相(falsehood),因为没有什么‘真理’”。

[2](205)既不承认一个真实的世界的存在,也不承认表述这个世界或这个世界上的固定的事实的真理,这便是尼采的结论。

其实,尼采对符合论真理观的批评,更主要地是来自他在认识论上所持的视角主义(Perspektivismus,或译“视界主义”)。

按照这种观点,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人对世界所作的投射(project),其视角由人的生理组织、生存需要、权力意志等因素所限定,因此人在认识过程中受种种视角的限制,即使存在着真正的实在或确定不移的事实,也不可能获得与实在相符的认识,即不可能有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

他认为,人的认知主要受三个“视角”的制约。

首先是感觉的视角。

尼采认为,人的视觉、听觉等等,受自己生活和活动范围的限制而形成了一个视角(horizon)。

它将感觉包围起来,人只能在此视角之内去看世界。

在《曙光》一书里,尼采写有“牢狱”一节,把感觉的视角比作监狱的大墙,人如同在监狱中一样,只能在大墙背后观看世界。

久而久之,形成了人的感觉习惯。

“我们的感觉习惯使人堕入谎言和感觉的欺骗,然而这些正是我们的一切判断和知识的基础。

”[6](93)他还把人比作蜘蛛,把受视角支配的感觉比作蛛网,认定人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蛛网中活动,除了抓住感觉习惯织成的蛛网之外,什么也抓不住。

总之,由于我们的认识从其根基处(感觉),就陷入了谎言和错误,因而我们也就无法达到与实际相符合的真理。

其次是语言的视角。

尼采很重视语言,认为人是群居的动物,有交往和相互沟通的需要。

因此,人的意识是同语言的发展同时并进的。

人的认识也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但语言本身却是限制人达到实在的一种视角,因为语词和语法结构在认识上打下了自己的印记,使人的认识有一个视角,这种语言视角使人很难达到世界的真相。

他还认为语词本身是多义的,“只指明人和物的关系”,并不指明任何确定的事实。

而且由于言语者操纵语言的运作,所以任何命题都不是对世界或事实的客观的说明,而仅是言语者的主观的“解释”。

这种观点有点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因此尼采对语言视角的分析的思想,已越来越引起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家的关注。

总之,借助于语言进行的认识,无法获得与实在或事物相符的知识,也就是说,语言的视角使人根本不能得到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

由此,尼采给真理下的定义是:“那么什么是真理呢?一群活动的隐喻、转喻和拟人法,也就是一大堆已经被诗意地和修辞地强化、转移和修饰的人类关系。

它们在长时间使用后,对一个民族来说俨然已经成为固定的、信条化的和有约束力的。

真理是我们已经忘掉其为幻想的幻想,是用旧了的耗尽了感觉力量的隐喻,是磨光了压花现在不再被当作硬币而只被当作金属的硬币。

”[7](106)第三,生命本能的视角。

在尼采看来,认识只是人这种特殊的动物保存自己、役使实在的工具,根本问题是能否在保存生命、发扬生命的斗争中获取成功。

因此,他认为感觉和语言这两种视角还不是最根本的,因为二者都受制于生命本能。

只有从对生命的成功是否有用或有利的视角去行动、去认识,才是认知的最基本的视角。

一切与利害关系无涉的客观知识,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他甚至认为,生命活动要取得成功,与其说是需要与实在相符的真理,不如说更需要错误。

他说,“真理不是最高价值标准,更不是最高的权力。

要假象、幻想、迷惑、生成、变换(要客观化了的迷惑)的意志要比这里的要真理、现实、表面的意志更深刻、原始、‘形而上学’”,[2](444)“‘真理’比谬误和无知更为不祥”,[2](578)“放弃错误的判断也将意味着放弃生命和拒绝生命”。

[1](4)由于非真理是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人们实际上并不追求符合论意义上的那种真理,也不可能达到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

尼采否定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强调认识对主体的依赖关系,即人的视角对人的认识的支配作用,从而夸大了认识和真理的主观性、相对性和多元性,并进而推出了彻底否认任何真理的结论。

他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

连斯芬克斯都有眼睛。

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真理’。

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真理”。

[2](610)“根本没有真理”,“真理乃是幻想”。

[8](144)通过否定符合论的真理观,用价值去吞并认识,从而否认认识本身,这是尼采真理观的一个基本主张。

他认为认识论同形而上学、神学一样都是“畸胎和尚未成形的科学”,[9](24)还常常把认识打上引号,表明他事实上并不承认有所谓对外物的认知,而且断言“‘认知’本身是一个矛盾的概念”。

[8](169)二、“人的真理”抛弃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概念,把“真理”二字打上引号并断言根本没有真理,这是尼采在许多场合一再加以重述的思想。

但是在另一些场合尼采也谈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12认识论范围内的真理,并把它们称为“人的真理”。

那么,什么是人的真理呢?尼采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真理概念从而把由人提供基础的命题或判断称之为真理呢?从尼采的大量论述来分析,他似乎把真与非真视为命题或判断的一种性质。

当人们确信某一命题时,就赋予它以真理的性质,并判定其为真。

由于这一命题之真是人赋予的,故称之为“人的真理”。

按尼采的哲学,人之所以确信并赋予一些命题以真理的品格,完全是出于维系和增长生命的需要。

他认为,任何事物要生存下去,必须有一堆信念,必须要有所判断,必须对一切重要价值深信不疑,因此,它就必须把某事物看成真的,而并非某物本身就是真的。

他说:“要把‘情况就是如此如此’变成‘事情应该变得如此如此’的意志。

”[2](616)他还说:“‘我认为某物如此’,这样的估价乃是‘真理’的本质,通过估价表现出来的保存条件和增值条件。

”[2](279)这种出于生命活动的需要而被人看成是真的判断(并非符合于客观事物或存在的判断或命题)即“人的真理”。

尼采在谈论“人的真理”时所用的真理概念,类似于后来实用主义者的概念。

他说,“我们‘认知’(或相信、或想象)的,正是对人这一种属的利益有用的那么多”。

[8](245)人们对知识及其真实性的追求,“只不过以大多数人利益上的有用性为目标”。

有用即真理,这是尼采与实用主义者的相似之处。

但尼采的有用主要是指对权力意志——作为世界和人的本体——有用。

在他看来,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就看它是否符合某种权力意志的要求。

任何一种理论,只要它对满足权力意志的要求有作用,就应当认为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

他说:“认识的作用就是权力的工具。

很明显,认识与权力相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