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PPT
合集下载
皮下注射 PPT课件
![皮下注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d08e806edb6f1afe001f71.png)
4.环境准备 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9
操作步骤
1.吸取药液
2.核对
3.选择注射部位
4.消毒
5.二次核对
6.排气
7.穿刺
8.推药
9.拔针、按压
10.注射器毁形
11.核对
预防针刺伤
12.整理、记录
10
操 作 要 点
1.持针姿势: 侧卧式持针,食指固定针栓 2.进针角度:针尖与 皮肤呈30°~40°
3.进针深度:针梗的1/2-2/3 4.抽回血
5.无痛注射原则:两快一 慢伴匀速
11
操作要点图片纠错1
1.注射部位选择错误。 2.消毒方法错误。
12
正确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三角肌下缘。
13
正确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周围螺旋式消 毒,直径在5cm以上。
14
操作要点图片纠错2
1.进针角度过高。 2.进针深度过深。
15
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3
概 念 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
下组织的方法。
4
目的
1
用于不宜口服, 且需在一定时间 内发挥药效的药 物,如阿托品, 肾上腺激素等。
预防接种,如各
种菌苗、疫苗。
2
3
局部供药,如局 部麻醉用药。
5
上臂三角 肌下缘
部 位
上臂外侧、后背、 两侧腹壁、大腿 前侧、外侧
6
Hale Waihona Puke 操作 准备1 患者准备 2 用物准备 3 护士准备 4 环境准备
注 意
事项
18
7
解释注射目的、
2 操作方法、药物
作用、配合要点。
了解病情、治 疗情况、用药 史、过敏史。
9
操作步骤
1.吸取药液
2.核对
3.选择注射部位
4.消毒
5.二次核对
6.排气
7.穿刺
8.推药
9.拔针、按压
10.注射器毁形
11.核对
预防针刺伤
12.整理、记录
10
操 作 要 点
1.持针姿势: 侧卧式持针,食指固定针栓 2.进针角度:针尖与 皮肤呈30°~40°
3.进针深度:针梗的1/2-2/3 4.抽回血
5.无痛注射原则:两快一 慢伴匀速
11
操作要点图片纠错1
1.注射部位选择错误。 2.消毒方法错误。
12
正确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三角肌下缘。
13
正确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周围螺旋式消 毒,直径在5cm以上。
14
操作要点图片纠错2
1.进针角度过高。 2.进针深度过深。
15
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3
概 念 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
下组织的方法。
4
目的
1
用于不宜口服, 且需在一定时间 内发挥药效的药 物,如阿托品, 肾上腺激素等。
预防接种,如各
种菌苗、疫苗。
2
3
局部供药,如局 部麻醉用药。
5
上臂三角 肌下缘
部 位
上臂外侧、后背、 两侧腹壁、大腿 前侧、外侧
6
Hale Waihona Puke 操作 准备1 患者准备 2 用物准备 3 护士准备 4 环境准备
注 意
事项
18
7
解释注射目的、
2 操作方法、药物
作用、配合要点。
了解病情、治 疗情况、用药 史、过敏史。
基础之皮下注射法护理课件
![基础之皮下注射法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40e2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c.png)
缓慢推注药液
推注药液时要缓慢,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
用消毒棉球轻压注射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注射后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疼痛等不适症状。
记录注射情况
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及患者反应等信息。
03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注射前注意事 项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
确保注射前医嘱和患者信息准 确无误,防止误操作。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操作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 问题,提高学员应对能力。
考核标准与方式
操作步骤的规范性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 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熟练度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 速度。
考核标准与方式
•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问答题或选择题等方式,评估学员对 皮下注射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皮 下注射法是常用的给药方式,能够确保胰岛素在体内 缓慢释放,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在注射过程中,需 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以降低感染和脂肪硬化的风险。同时,注射前应核对 胰岛素的剂量和类型,确保准确无误。注射后应定期 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02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
01
02
03
04
注射器
根据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合适 的注射器。
注射针头
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确保针 头无弯曲、无倒钩。
药物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 有效期。
消毒液
75%乙醇或0.5%碘伏。
评估病人
询问过敏史
确认患者是否对所注射药物过敏。
推注药液时要缓慢,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
用消毒棉球轻压注射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注射后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疼痛等不适症状。
记录注射情况
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及患者反应等信息。
03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注射前注意事 项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
确保注射前医嘱和患者信息准 确无误,防止误操作。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操作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 问题,提高学员应对能力。
考核标准与方式
操作步骤的规范性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 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熟练度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 速度。
考核标准与方式
•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问答题或选择题等方式,评估学员对 皮下注射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皮 下注射法是常用的给药方式,能够确保胰岛素在体内 缓慢释放,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在注射过程中,需 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以降低感染和脂肪硬化的风险。同时,注射前应核对 胰岛素的剂量和类型,确保准确无误。注射后应定期 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02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
01
02
03
04
注射器
根据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合适 的注射器。
注射针头
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确保针 头无弯曲、无倒钩。
药物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 有效期。
消毒液
75%乙醇或0.5%碘伏。
评估病人
询问过敏史
确认患者是否对所注射药物过敏。
最新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精)课件.ppt
![最新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33eb3725c52cc58bd6bea9.png)
精品文档
观察与记录
1、观察注射过程中 要点说明:
患者的反应、用药
后的疗效和不良反 对注射胰岛素者,
应
要密切观察有无低
血糖发生,注射后
2、在注射单上签名, 切勿剧烈运动、按
必要时做好记录
摩、日光浴等
精品文档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谢谢观看
(2)黑发不献知给大勤家几学句我早很喜,欢的白话 首方悔读书迟。
精品文档
评估
1、患者病情、用药史、 家族史、不良反应史等
2、营养状态、注射部位 组织状况(有无疤痕、 炎症、硬结等)
3、药物的性质、作用及 不良反应
要点说明: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 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内组织
4、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 度及心理反应
精品文档
告知
注射的原因、 药物副作用、
注意事项
要点说明:
注射胰岛素者要 首先准备好食物
精品文档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环境:清洁、舒适、适合无菌操作 3、用物:治疗盘、治疗巾、弯盘、棉 签、5%碘伏、注射器、药物、手消毒 液、注射卡 4、患者:取舒适体位
精品文档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 大腿前侧及外侧、腹部、后背
精品文档
实施
1、消毒、抽取药液 2、协助取合适体位 3、定注射部位 4、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第皮十下九注章射技静术脉操输作液流与程输血
高晓明
精品文档
定义: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精品文档
护理目标
遵医嘱对患者皮下注射。确保 注射安全,操作规范,并将操作 不适降低到最低限度。
精品文档
操作流程: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记录
观察与记录
1、观察注射过程中 要点说明:
患者的反应、用药
后的疗效和不良反 对注射胰岛素者,
应
要密切观察有无低
血糖发生,注射后
2、在注射单上签名, 切勿剧烈运动、按
必要时做好记录
摩、日光浴等
精品文档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谢谢观看
(2)黑发不献知给大勤家几学句我早很喜,欢的白话 首方悔读书迟。
精品文档
评估
1、患者病情、用药史、 家族史、不良反应史等
2、营养状态、注射部位 组织状况(有无疤痕、 炎症、硬结等)
3、药物的性质、作用及 不良反应
要点说明: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 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内组织
4、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 度及心理反应
精品文档
告知
注射的原因、 药物副作用、
注意事项
要点说明:
注射胰岛素者要 首先准备好食物
精品文档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环境:清洁、舒适、适合无菌操作 3、用物:治疗盘、治疗巾、弯盘、棉 签、5%碘伏、注射器、药物、手消毒 液、注射卡 4、患者:取舒适体位
精品文档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 大腿前侧及外侧、腹部、后背
精品文档
实施
1、消毒、抽取药液 2、协助取合适体位 3、定注射部位 4、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第皮十下九注章射技静术脉操输作液流与程输血
高晓明
精品文档
定义: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精品文档
护理目标
遵医嘱对患者皮下注射。确保 注射安全,操作规范,并将操作 不适降低到最低限度。
精品文档
操作流程: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记录
胰岛素皮下注射PPT课件
![胰岛素皮下注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20b5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f.png)
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和蛋 白质的分解。
胰岛素分类及特点
01
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和效应,胰岛素可分为速效、短效 、中效、长效和预混等多种类型。
02
特点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具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峰值时 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用消毒棉球或酒精棉片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 向外进行皮肤消毒,直径约5cm。
03 待干
等待皮肤自然干燥,避免用嘴吹或用手扇。
掌握正确进针角度和深度
进针角度
使用4mm或5mm的 针头时,可垂直进针 。使用8mm的针头时 ,需捏起皮肤并以45° 角进针。
进针深度
确保针头全部刺入皮 肤,但避免刺入肌肉 层。
固定每日三餐及注射胰岛素的时间,避免出现低 01 血糖或高血糖。
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02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作息习惯,以免影响 03 胰岛素的疗效。
饮食结构调整原则
01 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和脂肪的比例。
02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
生活方式
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 、运动习惯等,也会影响 胰岛素的剂量需求。
避免低血糖风险
了解低血糖症状
患者应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如出汗、 颤抖、头晕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低血糖发生
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胰 岛素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 内。
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预防 低血糖的发生。
患者教育在并发症预防中作用
提高患者认知
帮助患者了解胰岛素注射的正确 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知
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和蛋 白质的分解。
胰岛素分类及特点
01
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和效应,胰岛素可分为速效、短效 、中效、长效和预混等多种类型。
02
特点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具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峰值时 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用消毒棉球或酒精棉片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 向外进行皮肤消毒,直径约5cm。
03 待干
等待皮肤自然干燥,避免用嘴吹或用手扇。
掌握正确进针角度和深度
进针角度
使用4mm或5mm的 针头时,可垂直进针 。使用8mm的针头时 ,需捏起皮肤并以45° 角进针。
进针深度
确保针头全部刺入皮 肤,但避免刺入肌肉 层。
固定每日三餐及注射胰岛素的时间,避免出现低 01 血糖或高血糖。
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02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作息习惯,以免影响 03 胰岛素的疗效。
饮食结构调整原则
01 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和脂肪的比例。
02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
生活方式
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 、运动习惯等,也会影响 胰岛素的剂量需求。
避免低血糖风险
了解低血糖症状
患者应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如出汗、 颤抖、头晕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低血糖发生
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胰 岛素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 内。
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预防 低血糖的发生。
患者教育在并发症预防中作用
提高患者认知
帮助患者了解胰岛素注射的正确 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知
皮下注射ppt课件
![皮下注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3d4db10661ed9ac51f32e.png)
精选ppt
12
a1胸腺肽
• 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 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 皮下或肌内注射。 • 皮下应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拇指和
食指捏住皮肤皱折,呈30°~40 ° 进针, 拔针后应按压3~5分钟。
精选ppt
13
肾上腺素
• 皮下注射,1次1mg。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 霉素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 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 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 状。
射完成,拔针后按压5~10min。 • 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风、严重
肝肾疾病、严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患者应慎用。 •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0天。 • 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时,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坏死,一般发生在
注射部位,其先兆表现为紫癜、浸润或疼痛性红斑,有或没有临床症 状。如出现皮肤坏死应立即停药。 • 偶有注射部位小血肿,偶有坚硬的小结出现,但不表示肝素的包囊形 成,这些小结通常几天后消失。 • 皮下和静脉注射过量的主要临床征象为出血,应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其 它凝血指标
精选ppt
18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预防及处理 选择粗细适合、质量过关的针头。针头不宜反复消毒, 重复使用。 不可在局部皮肤有硬结或瘢痕处进针 注射时勿将针梗全部插入皮肤,以防发生断针时增加 处理难度。 若出现针头弯曲,要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采取 相应的措施,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一旦针体断裂,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瞩病人放 松,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避 免残留的针体随肌肉收缩而游动),迅速用止血钳将 折断的针体拔出。若针体已完全没入体内,需在X线 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458fb19b89680202d82536.png)
加快药物吸收。 (4)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熟练掌握注射技术。 4.处理流程 停止在此部位注射→局部热敷或按摩→用50%硫酸镁热湿敷→观察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1.发生原因 (1)针头本身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针尖有钩等。 (2)穿刺部位有硬结、瘢痕。 (3)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局部肌肉张力高。 (4)注射操作不规范。 (5)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不匹配,刺入过深均可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2.临床表现 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 3.预防 (1)选择质量合格的针头。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 (3)注射时取舒适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勿将针体全部刺入皮肤内。 (5)如出现针头弯曲,应明确弯曲的原因,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6)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宜小,刺入深度酌减。 4.处理流程 稳定患者情绪→患者保持原体位→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针体→针体如已完全
肤湿冷,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3.预防 (1)注射后避免剧烈运动,局部按摩,按时进餐。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掌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有计划地更
换注射部位。 (3)抽吸胰岛素剂量要准确,不可随意改变剂量。 (4)消瘦或皮下脂肪少的患者,捏起注射部位刺入深度酌减,进入角度减小。 4.处理流程 评估→初步判断→绝对卧床→通知医生→快速查血糖→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
快速补充葡萄糖→监测血糖变化→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发症处理
(一)硬结形二成、皮下注射技术操作2及并发症处理
1.发生原因 (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 (2)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3)对于一些难以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1.发生原因 (1)针头本身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针尖有钩等。 (2)穿刺部位有硬结、瘢痕。 (3)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局部肌肉张力高。 (4)注射操作不规范。 (5)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不匹配,刺入过深均可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2.临床表现 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 3.预防 (1)选择质量合格的针头。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 (3)注射时取舒适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勿将针体全部刺入皮肤内。 (5)如出现针头弯曲,应明确弯曲的原因,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6)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宜小,刺入深度酌减。 4.处理流程 稳定患者情绪→患者保持原体位→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针体→针体如已完全
肤湿冷,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3.预防 (1)注射后避免剧烈运动,局部按摩,按时进餐。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掌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有计划地更
换注射部位。 (3)抽吸胰岛素剂量要准确,不可随意改变剂量。 (4)消瘦或皮下脂肪少的患者,捏起注射部位刺入深度酌减,进入角度减小。 4.处理流程 评估→初步判断→绝对卧床→通知医生→快速查血糖→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
快速补充葡萄糖→监测血糖变化→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发症处理
(一)硬结形二成、皮下注射技术操作2及并发症处理
1.发生原因 (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 (2)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3)对于一些难以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PPT课件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f7e7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f.png)
正确进行皮下注射操作
注射准备
注射操作
拔针与按压
再次核对医嘱和药物信息, 确认无误后准备进行注射。
用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 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
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 1/2~2/3。固定针头,抽动活 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
液。
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棉签轻 压进针处,快速拔针后继续 按压片刻,防止局部出血。
注射后局部出现淤血,可能是由于注 射时针头刺破血管或抗凝剂对局部组 织的刺激所致。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注射技术培训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抗凝剂皮 下注射技术培训,确保掌握正确
的注射方法和技巧。
患者评估
在注射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 评估,包括凝血功能、过敏史等
,以制定个性化的注射方案。
药物管理
严格遵循医嘱,确保药物剂量准 确,避免过量使用抗凝剂。
提高患者满意度
规范的护理操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 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02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患者病情及用药史评估
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凝血功能 状况及并发症情况,以确定抗凝剂的 使用必要性和剂量调整。
用药史评估
详细询问患者过往用药情况,包括抗 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避免药物 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未来抗凝剂皮下注射的护理服务 可能会拓展到远程领域,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接受专业 的指导和护理。
THANKS。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 录
• 抗凝剂皮下注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 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随访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皮下注射法ppt课件
![皮下注射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baf6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6.png)
•
-正确核对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 情况 -向患者解释目的, 取得患者的配合 -环境准备
5
皮下注射法【操作步骤】
—核对医嘱、评估患者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检查用物有效期、正确核对药液
—再次核对患者,正确使用PDA
—协助舒适体位
—选择注射部位
—消毒注射部位
—消手、戴手套
—抽吸药液
—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6
皮下注射法【操作步骤】
—穿刺(抽回血) —推药 —拔针 —按压 —操作后处理用物
7
皮下注射法动作分解
8
(1)消毒:常规 消毒 (2)进针:左手 右手 角度 深 度 (3)拔针:干棉 签轻压针刺处
9
左手、右手(方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 注射前详细询问用药史 – 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
皮下注射法
1
皮下注射法
hypodermic injection ,H,将少量药液或 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 -不宜口服给药、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 – -预防接种 – -局部麻醉用药
2
皮下注射部位: 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
后 背、大腿外侧方
3
皮下注射部位
4
皮下注射法【操作前评估】
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 层
13
皮下注射法健康教育
– 长期注射者,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 位的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 充分吸收
14
15
-正确核对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 情况 -向患者解释目的, 取得患者的配合 -环境准备
5
皮下注射法【操作步骤】
—核对医嘱、评估患者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检查用物有效期、正确核对药液
—再次核对患者,正确使用PDA
—协助舒适体位
—选择注射部位
—消毒注射部位
—消手、戴手套
—抽吸药液
—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6
皮下注射法【操作步骤】
—穿刺(抽回血) —推药 —拔针 —按压 —操作后处理用物
7
皮下注射法动作分解
8
(1)消毒:常规 消毒 (2)进针:左手 右手 角度 深 度 (3)拔针:干棉 签轻压针刺处
9
左手、右手(方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 注射前详细询问用药史 – 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
皮下注射法
1
皮下注射法
hypodermic injection ,H,将少量药液或 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 -不宜口服给药、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 – -预防接种 – -局部麻醉用药
2
皮下注射部位: 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
后 背、大腿外侧方
3
皮下注射部位
4
皮下注射法【操作前评估】
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 层
13
皮下注射法健康教育
– 长期注射者,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 位的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 充分吸收
14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 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 入药液剂量准确。 7、“两快一慢”即进针快、 推药慢、拔针快。
8、长期皮下注射(如胰岛 素),会引起皮下脂肪萎缩或 增生。因此,在注射的时候, 要经常更换部位,以免吸收不 良。
5
注意事项
1、进针操作手法:一手绷紧 局部皮肤(过瘦者提起皮肤) 另一手平持注射器,示指固定 针栓,与皮肤呈30°--40°角, 快速刺入皮下,进针的深度为 针梗的1∕2--2∕3
2、注入药液操作步骤:松开 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无回血, 缓慢注入药液,同时观察患 者反应
3、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 45°,以免刺入肌层。 4、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 激作用的药物作皮下注射。
4
操作流程
3
1
接到医嘱、转抄、 核对→至病房→评 估环境(清洁,安 静,光线适宜)→ 核对,身份识别 (床号、姓名、手 腕带等) →
与患者交流(XX床, 您好,您叫什么名 字?由于您现在餐 后血糖很高,遵医 嘱需给您皮下注射 XX个单位的胰岛素, 一会请您配合一下, 好吗?)→
2
评估注射部位(现 在我先来看看您的 皮肤情况,好吗?) 询问用药史,过敏 史,观察注射部位 局部皮肤状况。) →嘱患者入厕→返 回治疗室→洗手, 戴口罩 →
皮下注射法
定义 目的 常用注射部位 操作流程
注 意 事 项
1
定义
定义
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2
目的
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目 的
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预防接种
3
部位
注射部位的选择
常用的皮下注射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上臂外侧 两侧腹臂 大腿前侧和外侧 臀部 后背
6 5
4
准备用物【注射盘 (内有2%碘酒、 75%酒精、无菌棉 签),2ml注射器 (检查包装袋是否漏 气、有效期等),56号针头,药液(按 医嘱备)弯盘,注射 单或医嘱单,无菌注 射盘】 →
核对医嘱,按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抽取药液 →携用物至病床旁→ 核对,解释,取得合 作→(XX:您叫什么 名字?马上就要给您 注射药液了,请您配 合一下,好吗?)→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略)→消毒皮肤→再 次核对,取得合作 (XX,一会进针会有 些疼,请您忍耐一下) →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进针 →注入药液 →拔 针(注射毕,干棉签轻 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 按压片刻) →
7
与患者交流,交待注 意事项(XX,现在已经 给您打完针了,您不 适症状很快会有所缓 解,您先休息会,我 会经常来看您的)→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位→处理 用物→洗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