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地高辛中毒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

合集下载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通的‎心室率,是较常用的‎经典药物之‎一。

但是此药物‎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合并用药不‎当可诱发或‎加重洋地黄‎中毒,临床上需要‎进行药物监‎测。

近年来,随着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不良反应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但地高辛的‎合理使用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电解质‎水平的监测‎,二是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三是积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注意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地‎高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N a+-K+-ATP酶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转而促进N‎a+-Ga2+交换,细胞内Ga‎2+水平随之升‎高,而有正性肌‎力作用。

在有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药物浓度尽‎管在2ng‎/ml(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在‎0.8-2ng/ml)以下时毒性‎反应仍可能‎发生。

因为K+或Mg2+的缺失增加‎了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的血清K‎+和Mg2+的浓度。

这些电解质‎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腹泻‎及呕吐等地‎高辛中毒的‎消化道症状‎。

我们临床上‎已观察到几‎例老年患者‎就是在地高‎辛浓度不高‎的情况下,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出现‎了这样的典‎型情况。

因此在合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如利尿剂‎、两性霉素及‎可的松等时‎应尤其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

并且在使用‎地高辛时,血钾浓度维‎持在3.8mmol‎/ml以上较‎安全。

2、关注地高辛‎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住院患者‎中,地高辛的应‎用以老年患‎者居多,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导‎致联合用药‎十分普遍。

多种药物都‎可以与地高‎辛发生相互‎作用。

下面列出需‎要特别注意‎且临床意义‎比较大的一‎些药物,供医生参考‎。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通的心室率,是较常用的经典药物之一。

但是此药物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合并用药不当可诱发或加重洋地黄中毒,临床上需要进行药物监测。

近年来,随着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不良反应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但地高辛的合理使用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电解质水平的监测,二是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三是积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注意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地高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转而促进Na+-Ga2+交换,细胞内Ga2+水平随之升高,而有正性肌力作用。

在有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药物浓度尽管在2ng/ml(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在0.8-2ng/ml)以下时毒性反应仍可能发生。

因为K+或Mg2+的缺失增加了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的血清K+和Mg2+的浓度。

这些电解质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腹泻及呕吐等地高辛中毒的消化道症状。

我们临床上已观察到几例老年患者就是在地高辛浓度不高的情况下,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出现了这样的典型情况。

因此在合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如利尿剂、两性霉素及可的松等时应尤其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

并且在使用地高辛时,血钾浓度维持在3.8mmol/ml以上较安全。

2、关注地高辛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住院患者中,地高辛的应用以老年患者居多,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导致联合用药十分普遍。

多种药物都可以与地高辛发生相互作用。

下面列出需要特别注意且临床意义比较大的一些药物,供医生参考。

2.1地高辛与大环内酯类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磷糖蛋白(p hosphor-glycoprotein,P-gp) 抑制剂,而地高辛为P-gp 底物,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抑制P-gp介导的地高辛跨细胞膜转运,增加其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其在肾脏的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50 %。

地高辛中毒患者药学护理

地高辛中毒患者药学护理

地高辛中毒患者药学护理地高辛(digoxin)是洋地黄类强心药,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脏正性肌力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该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有200多年历史,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且可降低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的复合危险,但因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药动学、药效学个体差异大等原因,常易引起中毒,5%~15%的住院患者服用该药后发生洋地黄中毒Ⅲ。

本文通过在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病例,结合患者个体特点,探讨对地高辛中毒可能的药学监护内容,为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1病例概况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反复胸闷、憋气5年,加重6d”于2010年9月29日人院治疗。

患者于2005年底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夜间睡眠时突发胸闷、憋气,由平卧位坐起后10min到半小时上述症状可缓解。

2007年2月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正常,行超声心动图后考虑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2007年3月到我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出院后仍时感胸闷、憋气.活动明显受限;2008年5月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感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一般活动不受限,出院后仍继续服用地高辛0.125mg•d及利尿剂,此后因劳累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加重;2010年7月,患者自行将地高辛加量至0.25mg•。

2010年8月21Et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一次,并呕出暗红色血液约100mL,其后时感恶心、呕吐。

2010年9月23日胸闷气短再次加重,不能平卧,且恶心呕吐较前加重,伴咳嗽咳痰,近4天基本未进食,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情况、精神状态、体力情况较差,食欲食量很差,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病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36.0oC,P76次•min~,R18次•min~,BP122/76mmHg(1mmHg=0.133kPa),BMI19.0。

患者慢性病容,表情痛苦,自主体位,神志清楚。

一例口服地高辛中毒致死的报道

一例口服地高辛中毒致死的报道

一例口服地高辛中毒致死的报道地高辛(狄戈辛)Digoxin,片剂0.25mg,口服吸收不规则,剂量应个体化,口服饱和量:成人1~1.5mg,维持量:成人0.125~0.25mg/d,分1~2次给药。

口服后经小肠吸收2~3h血浓度达高峰,4~8h获最大效应。

地高辛为中度强心苷,是常用的洋地黄苷,治疗量下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缩短心房和浦氏纤维有效不应期,并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此药安全范围小,过量中毒可致各类心律失常。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反复心悸、心慌、心累、气促10多年,加重1h,于2009年5月9日14时急诊入院。

病人于10多年前开始常于受凉或活动后出现心悸、心慌、心累、气促,常伴四肢麻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心动过速、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可缓解,长期服用地高辛等药治疗,病情控制不佳,未到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1h前病人担心拖累家人,自服地高辛100多片后感心悸、心慌、心累、气促、四肢发麻加重,被其家人发现急送我院求治。

入院查体:T 36.3℃,P 57次/min,R 23次/min BP 160/80mmHg(患者有高血压史)急性痛苦面容,神清语晰,神萎气促,查体欠合作,睑结膜红润,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闻少量湿鸣音,心率7次/min,心律不齐,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音有力,心浊界左侧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心尖搏动明显,双下肢轻度指压性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HB 141g/LWBC 14.5×10 9/L N80.6% PLT 218×10 9/L CO 2CP 24mmo1/L Na + 133.9mmo1/L Ce 86.3mmo1/L K + 3.51mmo1/L ECG:T波倒置,呈圆弧状,心律不齐,P波与QRS波群相对独立。

随机血糖18.1mmol/L综上所述,初步诊断为:①急性地高辛中毒;②III度房室传导阻滞;③窦性心律不齐;④冠心病;⑤心衰;⑥肺部感染;⑦高血压;⑧糖尿病。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心脏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

但是,过量使用地高辛会导致患者中毒,表现出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心跳过快或过慢等症状。

以下将介绍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率和体温情况,关注是否存在异常变化。

2. 应激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焦虑、兴奋、妄想等应激反应,及时纠正。

3. 胃肠道反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给予胃肠道护理。

4. 视力与耳鸣: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缩小、耳鸣等症状,及时观察并告知医生。

5. 头晕和贫血: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和贫血,及时纠正。

护理:1. 停用地高辛: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地高辛中毒,应该立即停止其使用。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水和电解质的补充,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口服患者应该鼓励其多喝水,静脉输液的患者应该密切监测其出入量和电解质的补充情况。

3. 胃肠道护理:为了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的食物。

摄入量过低时,可使用营养流质或高热量液体等营养补充。

4. 给予镇静剂:如果患者出现了应激反应,可以给予一些镇静剂,如苯二氮卓、地西泮等。

但用药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沟通和安抚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可能减轻恶心、呕吐和焦虑等症状。

6. 注意安全: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平衡能力,以防发生摔倒等意外。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该注意控制用药剂量。

总之,地高辛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药物中毒,需要及时的观察和护理。

护士要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地高辛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心脏疾病药物,属于强心利尿药。

它作用于心肌细胞的钠泵,抑制钠-钾泵的活性,从而增加钠和钙的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

由于地高辛的窄治疗指数和强心作用,若用量超过或浓度过高,就会引起地高辛中毒。

地高辛中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包括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时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加强对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系统观察:地高辛中毒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心房扑动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停搏。

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和评估心电图检查结果。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呼吸系统观察:地高辛中毒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和嗜睡等症状。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以及呼吸音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呼吸道问题。

3. 消化系统观察:地高辛中毒常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粪便排泄情况以及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记录和报告相关情况。

4. 神经系统观察:地高辛中毒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视觉改变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握力等,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及时停用地高辛:一旦发现地高辛中毒的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停用地高辛,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2. 提供心血管支持:对于地高辛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下降,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抢救措施,如制止心律失常、给予正性肌力药物等。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地高辛中毒可引起血钾和血钠的紊乱。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和血钠水平,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补充或限制。

4. 逆行液体疗法:对于地高辛中毒严重的患者,可尝试逆行液体疗法,以加速地高辛的排泄。

冠心病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

冠心病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

冠心病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林良沫;黄春新;韩方璇【摘要】目的: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提高对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在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发现1例地高辛中毒的老年患者,临床药师通过分析病情,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和地高辛血药浓度,分析和讨论该患者地高辛中毒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给药剂量和联合用药等方面,并对患者进行有益的监护.结果与结论: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及时发现地高辛中毒患者,并采取停药、利尿等有效措施,避免病情恶化.临床药师应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协助医师调整给药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地高辛中毒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05【总页数】3页(P694-696)【关键词】地高辛中毒;药学监护;血药浓度【作者】林良沫;黄春新;韩方璇【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海南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地高辛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时应当监测其血药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剂量,做到个体化治疗。

海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理研究室曾监测到1例老年女性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高达5.0 ng/ml,药师遂进入临床参与该患者的药学监护,并分析导致该患者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某女性患者,87岁,住院号826490。

患者反复胸闷5年,恶心呕吐1个月再发3 d,于2015年9月9日17:00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胸闷,为心前区压迫感,无心悸,无活动后气促,在外院确诊为“冠心病”,予相关治疗(具体不详)后胸闷症状仍反复发作。

4个月前因“脑梗死”在我院治疗,期间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调节血脂稳定斑块、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循环、抑酸护胃等治疗,胸闷胸痛症状好转后出院。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地高辛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中毒,常见于心衰患者长期使用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的情况下。

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心脏强心药,能够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功能,但是一旦使用不当或过量就会引起中毒。

地高辛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视觉障碍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对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讨论一下。

一、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评估1. 定期测量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其用药情况和血药浓度是否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2. 观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精神状态改变等,及时发现中毒症状的变化。

3. 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多导联心电图可以帮助发现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心律失常等症状。

4. 注意观察患者的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及时处理这些消化系统的症状,避免加重中毒。

5. 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地高辛中毒常常表现为黄绿色的视觉异常,及时发现并引起重视。

6. 观察患者的心脏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心律不齐等情况及时处理。

二、地高辛中毒的护理措施1. 及时停止地高辛的用药,对于已经发生中毒的患者,应该立即停止地高辛的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适宜的心脏强化药物。

2. 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因为地高辛中毒会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导致水电解质严重紊乱,所以要及时给予补液、补钾等治疗,维护患者的内环境稳定。

3. 进行洗胃或胃肠减压,对于发生地高辛中毒后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洗胃或胃肠减压,以减少体内的地高辛吸收。

4. 维持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因为地高辛中毒可能引起心跳过速、心律失常等严重情况,所以要及时处理并监测患者的心脏情况,保证循环呼吸功能的正常。

5.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经常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于出现急性中毒、心律失常、休克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6.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地高辛中毒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精神和情绪上的不适,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

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

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李丹;余涛;吴玥;彭燕;叶鹏;肖宇博;宋金春【摘要】目的:探讨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及个体化给药方案。

方法结合患者特点,从肾功能、心功能、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及给药方案设计。

结果临床药师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分析,并协助医师调整方案,为患者设计合理给药剂量。

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协助医师实施地高辛个体化给药方案,可避免患者后续地高辛中毒反应发生。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35)009【总页数】4页(P1012-1015)【关键词】地高辛;中毒;药学监护;临床药师;给药,个体化【作者】李丹;余涛;吴玥;彭燕;叶鹏;肖宇博;宋金春【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武汉 43001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1;R969.3地高辛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60%的中毒剂量[1],而且个体差异较大,尤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用药[2]过多、合并疾病复杂以及对强心苷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即使常规剂量也可能引起中毒。

该药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最多的10 种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7%[3]。

尽管使用地高辛的心力衰竭患者已经从2001年的31.4%下降到2004年的23.5%,但是地高辛中毒事件引发的住院率却并没有降低[4]。

因此对地高辛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及药学监护尤为重要,临床药师可以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为其后续使用地高辛提供安全保障。

1.1 病例概况患者,男,80岁,体质量50 kg,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在外院予以对症止吐治疗后好转。

一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一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一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杨文欣;王树苓【期刊名称】《天津护理》【年(卷),期】2017(025)005【总页数】2页(P455-456)【关键词】地高辛中毒;抢救;护理【作者】杨文欣;王树苓【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2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洋地黄类药物,亦为一种常用强心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作用时间长,耐药性低,而且价格低廉,在各种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1]。

地高辛具有严格的使用要求,其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不遵循医嘱服用易发生严重的洋地黄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我科于2016年6月收治1例口服地高辛中毒患者,经过紧急抢救和护理,该患者于收治10日后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患者男,26岁。

因感情纠葛,数日未进食出现心悸,后自行上网查询得知地高辛可以缓解该不适症状,于是口服地高辛30余片,服药后3小时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入院查体:神清,面色晦暗,二便失禁,四肢无力,伴有心悸,无视物模糊,无黄视绿视,心率61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90/60 mmHg(1mmHg=0.133 kPa),血糖含量为4.9 mmol/L;心电图示:U波增高,并伴有Q-T延长,伴有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其生化检查地高辛药物浓度为4.7 ng/mL,钠浓度132 mmol/L,钾浓度为2.8 mmol/L。

入院诊断为洋地黄中毒,室性早博,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

入院后遵医嘱立即吸氧,心电监护,利多卡因100 mg静脉推注。

数分钟后患者心悸症状减轻,心电图室性早博消失,行洗胃术,同时予以护胃,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心肌等静脉药物治疗,特级护理。

入院10天后患者地高辛药物浓度降至1.6 ng/mL,钾浓度升至3.52 mmol/L,心电图无异常,康复出院。

地高辛中毒一例报告

地高辛中毒一例报告

·病例报告·地高辛中毒一例报告作者单位:810000 西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温元善 陈嘉龙 刘景隆[关键词] 地高辛;中毒;分析 男,80岁,因“反复心悸、胸闷5年,加重伴恶心、呕吐3d”于2010年2月8日收住本科。

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等。

慢支病史二十余年。

入院前一周因“慢支并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在本地心血管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给予倍他乐克25mg/d、卡托普利25mg/d、地高辛0畅25mg/d、拜阿司匹林0畅1g/d及螺内酯20mg/d、呋塞米20mg/d。

入院前三天心悸、胸闷加重,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感全身乏力。

入院查体:半卧位,双肺散布少量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心率75次/min,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当日心电图(2010年2月8日)示:频发室早,室早呈二、三联律,ST-T改变;小生化示:钾3畅2mmol/L,钠132mmol/L,镁0畅52mmol/L,肌酐146畅7μmol/L,尿素氮15畅38mmol/L。

肌钙蛋白T<0畅1ng/ml。

入院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入院后扩血管、利尿、抗感染,同时停服地高辛及倍他乐克,盐酸胺碘酮稀释后缓慢推注等对症治疗。

于2010年2月10日患者胸闷气急加重,,咳嗽减少。

仍感恶心,进食差,小便少色黄,复查小生化示:钾3畅4mmol/L,钠135mmol/L,镁0畅56mmol/L,肌酐156畅8μmol/L,尿素氮19畅97mmol/L。

给予补镁、补钾治疗。

夜间心电监护示:房颤伴Ⅲ度AVB,心室率45次/min左右。

值班医师暂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针静点,晨起后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为3畅4ng/ml。

给予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继续利尿、补镁及补钾治疗,于2010年2月12日查小生化示:钾4畅0mmol/L,钠136mmol/L,镁0畅60mmol/L,肌酐183畅8μmol/L,尿素氮21畅45mmol/L。

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高辛过量中毒救治的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高辛过量中毒救治的病例分析

的基因突变,结果显示,C MM L 患者中有93%至少有1种及以上基因突变,在此基础上又有47%的患者发现有S R S F 2基因突变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剪接分子突变在血液系统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S R S F 2基因在C MM L 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㊂R N A 剪接分子是一个大的分类,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有S F 3B 1㊁Z R S R 2㊁U 2A F 35和S R S F 2㊂这几种突变常见于存在病态造血的疾病中,如C MM L ㊁M D S 等㊂其中尤以S R S F 2在C MM L 为高㊂Y O S H I D A 等[2]在88例C MM L 患者中发现28%的患者具有S R S F 2突变,8%的患者具有U 2A F 1突变,4.55%的患者具有S F 3B 1突变;S C H N I T T G E R 等[3]选取了77例S R S F 2突变的C MM L 患者,结果显示,P 95是突变发生的位点㊂A S X L 1基因突变常见于髓系肿瘤患者中,更多见于C MM L 患者,还有部分M D S 患者[4-9]㊂S T E I N等[10]研究表明,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 L )和M P N患者中A S X L 1突变易发生于老年男性(>60岁)㊂经羟基脲治疗及未使用过羟基脲治疗的C MM L 患者A S X L 1突变比率基本一致,有学者提出,由于内在基因组的不稳定性,A S X L 1突变更可能是遗传异常,而不是由化疗引起的基因组损伤的结果㊂A S X L 1突变的C MM L 更容易转变为AM L ㊂P R A T C O R O N A 等[8]选取882例C MM L 转变为AM L 的患者,通过分析发现,与A S X L 1野生型比较,拥有A S X L 1突变者变为AM L 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偏少,细胞遗传学分析多为中危,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野生型,完全缓解率短于野生型,证明了A S X L 1突变是C MM L 患者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㊂鉴于该病病例数较少,与C MM L 相关的P R C A 患者的治疗最佳方案还是未知的㊂根据已有文献及作者经验,虽然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暂时增加血红蛋白,但也可能加速从C MM L 转变为AM L ㊂因此,在这些患者中应非常小心地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应在年轻患者中寻求骨髓移植㊂S R S F 2合并A S X L 1基因突变易产生贫血并易向髓系肿瘤转化,虽然如此,对减少C MM L 相关的P R C A 患者红细胞输血依赖,去甲基化是个可行的治疗方案㊂参考文献[1]M E G G E N D O R F E R M ,R O L L E R A ,H A F E R L A C H T ,e t a l .S R S F 2m u t a t i o n s i n 275c a s e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m y e l o m o n o c yt i c l e u -k e m i a (C MM L )[J ].B l o o d ,2012,120(15):3080-3088.[2]Y O S H I D A K ,S A N A D A M ,S H I R A I S H I Y ,e t a l .F r e qu e n t p a t h -w a y m u t a t i o n s o f s p l i c i n g m a c h i n e r y i n m y e l o d y s pl a s i a [J ].N a -t u r e ,2011,478(7367):64-69.[3]S C H N I T T G E R S ,M E G G E N D O R F E R M ,O H L M A N N A ,e t a l .S R S F 2i s m u t a t e d i n 47.2%(77/163)o f c h r o n i c m y e l o m o n o c yt i c l e u k e m i a (C MM L )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 a l l y f a v o r a b l e i n c a s e s w i t h c o n c o m i t a n t R U N X 1m u t a t i o n s [J ].B l o o d ,2011,118:274.[4]K A R S A ,J A N K O W S K A A ,M A K I S H I M A H ,e t a l .S pl i c e o s o m a l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a r e f r e q u e n t e v e n t s i n t h e d i v e r s e m u t a t i o n a l s pe c t r u m of c h r o n i c m y e l o m o n o c y t i c l e k e m i a b u t l a rg e l y a b s e n t i n j u v e n i l e m y-e l o m o n o c y t i c l e u e i a [J ].H a e m a t o l o gi c a ,2013,98(1):107-113.[5]T H O L F ,F R I E S E N I ,D A MM F ,e t a l .P r o g n o s t i c s i gn i f i c a n c e o f A S X L 1m u t a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y e l o d y s p l a s t i c s yn d r o m e s [J ].J C l i n O n c o l ,2011,29(18):2499-2506.[6]S T E I N B L ,W I L L I A M S D M ,O 'K E E F E C ,e t a l .D i s r u pt i o n o f t h e A S X L 1g e n e i s f r e q u e n t i n p r i m a r y ,p o s t -e s s e n t i a l t h r o m b o c yt o s i s a n d p o s t -p o l y c y t h e m i a v e r a m y e l o f i b r o s i s ,b u t n o t e s s e n t i a l t h r o m b o c yt o s i s o r p o l y c y t h e m i a v e r a :a n a l y s i s o f m o l e c u l a r g e n e t i c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ph e n o -t y p e s [J ].H a e m a t o l o gi c a ,2011,96(10):1462-1469.[7]G E L S I -B O Y E R V ,T R O U P L I N V ,R O Q U A I N J ,e t a l .A S X L 1m u t a t i o n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p o o r p r o gn o s i s a n d a c u t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 c h r o n i c m y e l o m o n o c y t i c l e u k a e m i a [J ].B r J H a e m a t o l ,2010,151(4):365-375.[8]P R A T C O R O N A M ,A B B A S S ,S A N D E R S MA ,e t a l .A c qu i r e d m u t a t i o n s i n A S X L 1i n a c u t e m y e l o i d l e u k e m i a :pr e v a l e n c e 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J ].H a e m a t o l o gi c a ,2012,97(3):388-392.[9]C A R B U C C I A N ,T R O U P L I N V ,G E L S I -B O Y E R V ,e t a l .M u t u a l e x c l u s i o n o f A S X L 1a n d N P M 1m u t a t i o n s i n a s e r i e s o f a c u t e m ye l o i d l e u k e m i a s [J ].L e u k e m i a ,2010,24(2):469-473.[10]S T E I N B L ,W I L L I A M S D M ,O 'K E E F E C ,e t a l .D i s r u pt i o n o f t h e A S X L 1g e n e i s f r e q u e n t i n p r i m a r y ,p o s t -e s s e n t i a l t h r o m b o c yt o s i s a n d p o s t -p o l y c y t h e m i a v e r a m y e l o f i b r o s i s ,b u t n o t e s s e n t i a l t h r o m b o c yt o s i s o r p o l y c y t h e m i a v e r a :a n a l y s i s o f m o l e c u l a r g e n e t i c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s [J ].H a e m a t o l o gi c a ,2011,96(10):1462-1469.(收稿日期:2019-04-21 修回日期:2019-08-16)㊃案例分析㊃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高辛过量中毒救治的病例分析戴 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江苏215500) [关键词] 地高辛; 中毒; 药学服务; 病例报告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5519.2020.02.057中图法分类号:R 969.3;R 595.4文章编号:1009-5519(2020)02-0307-04文献标识码:B地高辛是临床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在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具有一定地位,2018年中国心衰指南中其作为维持推荐等级(ⅡA ㊁B )药物[1]㊂该药安全范围窄,短期大剂量服用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㊃703㊃现代医药卫生2020年1月第36卷第2期 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 ,J a n u a r y 2020,V o l .36,N o .2及生命,作者在参与心内科临床药学工作中此种情况屡见不鲜㊂现报道1例短期内误服大剂量地高辛中毒的病例,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并协助临床医生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促使了患者好转㊂1临床资料患者,女,90岁,体重55k g㊂因头昏㊁乏力伴腹痛1周于2018年1月24日收入院㊂患者入院1周前自觉头昏㊁乏力,伴腹痛,有恶心,进食后加重,未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头孢西丁㊁奥美拉唑㊁丹参酮ⅡA 磺酸钠等治疗无好转,遂至本院急诊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诉近2周服用地高辛每次2~3片,每天1次㊂既往高血压25年,血压最高达170/110mm H g (1mm H g=0.133k P a),服用珍菊降压片,未规律监测血压,有心绞痛病史,间断服用麝香保心丸㊂有 心脏扩大 病史,应用利尿剂(呋塞米㊁螺内酯)㊂曾服用阿司匹林(因胃肠道不适早已停用)㊂入院查体:体温36.5ħ,脉搏40次/分,呼吸频率18次/分,血压160/70mm H g㊂神志清,心率40次/分,节律不齐,可闻及大炮音㊂双下肢未见明显指凹性水肿㊂入院实验室检查:血钾5.61mm o l/L,肌酐188μm o l/L,尿酸678μm o l/L,B型脑钠肽741.6p g/m L㊂心电图:心房颤动(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左心室肥大,S T-T改变㊂入院诊断:(1)洋地黄中毒;(2)扩张型心肌病;(3)心衰(心功能Ⅱ级);(4)高血压(3级);(5)肾功能不全;(6)高钾血症㊂入院收住冠心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给予吸氧㊁心电监护,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㊂停用地高辛,给予阿托品0.5m g肌内注射治疗,并给予呋塞米利尿㊁排钾等对症治疗㊂2018年1月25日测地高辛血药浓度6.1n g/m L,药学查房过程中药师追问患者病史,近期有黄㊁绿视症状,符合地高辛中毒症状㊂2018年1月26日静脉加用脂肪乳剂滴注,患者房颤具有抗凝指征,但家属拒绝㊂2018年1月28日患者心率38次/分,仍有乏力㊁嗜睡㊁恶心及腹部不适,考虑患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风险较大,因此,暂未使用,加用沙丁胺醇片口服,测地高辛血药浓度3.6n g/m L,药物清除慢,仍在中毒浓度范围,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1.8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症治疗㊂2018年1月30日患者病情较前好转,心率52次/分㊂2018年2月2日复查地高辛血药浓度1.6n g/m L,心率58次/分,查房时患者主诉手部痛风发作,加用碳酸氢钠片口服并给予塞来昔布㊁秋水仙碱镇痛控制炎症㊁肿胀等反应㊂2018年2月6日患者诉痛风症状缓解㊂降压药物方面药师与医生讨论,珍菊降压片中的氢氯噻嗪长期服用可引起电解质㊁尿酸等代谢紊乱,不能排除患者入院尿酸高㊁血钾异常与服药的相关性,而目前患者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C c r)<30m L/m i n]㊁高血钾情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暂时不宜应用,建议选择氨氯地平片,监测血压变化,医生认可㊂2018年2月9日复查心电图示:房颤,Ⅰ度房室传导阻滞㊂考虑患者心衰,出院可再次加用地高辛缓解症状,药师建议根据药动学参数计算地高辛用量,每次1/4片,每天1次㊂2018年2月10日患者病情好转给予带药出院㊂药师对患者进行出院用药教育,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地高辛的应用需特别谨慎,定期来院复查心电图㊁肾功能㊁电解质等㊂治疗期间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㊁实验室检查数据见表1㊂表1治疗期间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指标2018年1月25日2018年1月28日2018年2月2日2018年2月8日地高辛血药浓度(n g/m L)6.13.61.60.5血肌酐(μm o l/L)188162-105尿素(m m o l/L)17.916.2-7.6尿酸(μm o l/L)678765-385血钾(m m o l/L)5.613.75-3.82血压(m m H g)收缩压160135144130舒张压70656665心率(次/分)40385862注:-表示未测㊂2讨论2.1地高辛治疗指数及安全性影响因素虽然目前地高辛普遍应用维持量,但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中毒现象并不少见㊂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5000余例地高辛中毒急诊患者,其中78.8%的患者需住院治疗,95.8%的患者血药浓度大于或等于2.0n g/m L;年龄大于85岁患者的危险性是40~84岁患者的2.4倍,女性是男性的2.3倍[2]㊂患者心功能㊁肾功能㊁血钾水平等与地高辛中毒的发生均具有相关性㊂此外,用药依从性也不容忽视,有研究调查了108例充血性心衰出院患者,3个月后能遵医嘱服药者仅占38.9%[3]㊂药师曾追问本例患者的家属,患者自行调整用量原因得知,患者在家自觉心衰症状加重,稍有活动心悸㊁心慌明显,于是自行增加剂量,导致中毒情况的发生㊂2.2患者症状鉴别,关联性判断本例患者出现头晕㊁乏力㊁腹痛伴恶心㊁心动过缓就诊于社区医疗中心,医生倾向于以基础疾病,如心衰㊁肠道感染等进行解释,未仔细了解用药史并将上述症状与洋地黄中毒相联系㊂提示使用该药时如出现无法解释的胃肠道反应或新发心律失常时应警惕地高辛中毒的可能,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需停药观察㊂此外,洋地黄中毒致视觉改变也具有代表性,典型表现为色视,尤其黄视㊁绿视㊁复视㊁畏光㊁暗点等,也有文献报道,但㊃803㊃现代医药卫生2020年1月第36卷第2期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J a n u a r y2020,V o l.36,N o.2上述视觉症状并非诊断所必须㊂2.3本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下降慢的原因和救治方法正常情况下慢性心衰患者停用地高辛后7d内可排除药量的92.0%,但本例患者停用5d血药浓度仅下降了40.0%,仍在中毒范围㊂考虑原因可能与患者肾功能减退有关(本例患者入院时C c r< 30m L/m i n),正常情况下服药后85.0%以原形药由肾脏排出,半衰期为36h;肾损害时药物排泄受阻,半衰期可达87~110h[4]㊂洋地黄中毒时因疾病本身应用利尿剂或胃肠道丢失引起的容量不足也可引起肾功能改变,二者相互促发㊂地高辛免疫抗原结合片段作为地高辛中毒救治药物在美国已应用30余年,其安全性和疗效无其他手段可与之相当[5]㊂但在国内,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此类报道鲜见㊂针对体外清除法文献观点各异,有研究表明,血液灌流和血透对地高辛中毒处置无益[6],也有学者认为,血液灌流治疗慢性地高辛中毒有效,但治疗过程中地高辛血浆浓度反跳,血液灌流需多次进行[7]㊂依据目前的条件及患者状况,本例患者停用药物,对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症状,并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等处理㊂有研究表明,脂肪乳对地高辛具有解毒作用,与地高辛本身的脂溶特性有关,脂肪乳可使药物结合到血浆中,减少靶器官中药物浓度,并可结合血液中游离的地高辛,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减轻中毒症状[8]㊂2.4本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老年患者大多数因伴随多系统疾病而需联合应用多种药物㊂如本例患者院外长期服用利尿剂㊁麝香保心丸等,外院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均可能影响地高辛的代谢排泄㊂据文献报道,螺内酯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上升25.7%[9];呋塞米能抑制肾小管对地高辛的排泄,使其半衰期延长至86h[10];质子泵抑制剂显著升高了胃液p H,减少了胃酸对其的破坏,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11];药典中明确记录了麝香保心丸中含有的蟾酥成分对心肌细胞能产生与洋地黄类似的作用,故不能排除上述药物的应用减慢了地高辛的代谢排泄,延长了病程㊂临床药师对在住院过程中本例患者应用的痛风药物秋水仙碱㊁塞来昔布等和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内容查阅了资料,未见明确的与地高辛相关的相互作用的报道㊂2.5洋地黄中毒与血钾改变本例患者入院时血钾5.61mm o l/L,分析其可能因素:强心苷可逆性抑制心肌及骨骼肌细胞膜钠-钾-腺苷三磷酸酶,导致细胞内钠离子水平升高,钾外流造成血钾升高㊂因此,高钾血症也可作为急性强心苷中毒的重要标志物之一㊂急性中毒时高钾血症的程度与病死率相关,有研究表明,91例过量应用地高辛中毒患者中最初血钾大于5.5mm o l/L的患者无一生存,而血钾小于5.0mm o l/L的患者则无死亡,此相关性也在摄入植物类强心苷,如黄花夹竹桃患者中得以证明[12],因此认为,血钾可作为地高辛中毒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之一㊂同时,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会提高,慢性中毒的概率也增加,而此类患者因肾功能减退也常伴高钾血症㊂在慢性中毒案例中低钾血症也常见,低钾㊁低镁及高钙血症增加了机体对地高辛的敏感性,这些患者中因心衰应用的袢利尿剂是低钾血症的常见因素,而中毒相关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㊁呕吐等也可造成血钾下降㊂2.6再次加服的必要性及个体化剂量选择本例患者高龄㊁心衰㊁肾功能不全,预后不佳,强心苷的应用对其心衰症状的改善有益,可减少住院次数且不增加病死率,如无禁忌证可小剂量再次加用,医生㊁药师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家属接受了相关治疗方案㊂关于治疗时的血药浓度,2018年中国心衰指南首次明确提及了地高辛治疗时的血药浓度的参考范围,与美国及欧洲国家心衰或房颤指南统一为0.5~0.9n g/m L[13],较以往普遍采用的0.5~2.0n g/m L变化较大㊂血药浓度监测取样时间推荐服药后8~12h,因该药分布属二室模型,先分布到血液,然后进入骨骼肌和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地高辛浓度为血中的30倍㊂服药后8~ 12h心肌细胞地高辛浓度与血药浓度比值达稳定㊂地高辛在体内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其药动学参数 半衰期为36h,表观分布容积(V d)=6.8 L/k g,口服生物利用度(F)70.0%,血浆蛋白结合率25.0%㊂估算出院时本例患者C c r27.22m L/m i n,参照指南推荐,将目标血药浓度设为0.9n g/m L,依据公式:维持剂量=最高稳态血药浓度ˑV dˑ(1-e-kτ)㊂其中k为消除速率常数,τ为给药间隔㊂将给药间隔设为24h,给药量可根据公式[14]调整为肾衰竭剂量=健康者剂量ˑ[1-F(1-C c r/100)]㊂其中F 为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的分数㊂维持剂量=1.2ˑ6.8ˑ(1-e-0.693/36ˑ24)=2.265μg/k g,则肾衰竭剂量=3.02ˑ[1-0.7(1-27.22/100)]=1.11μg/k g,本例患者地高辛单次剂量=1.11μg/k gˑ55k g= 0.061m g㊂因此,建议如需重新开始应用,每天剂量为1/4片,并注意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和心电图㊂药师对患者进行了教育,告知其服用方法,并提醒其注意与其他药物,如外形类似的呋塞米㊁螺内酯等加以区分㊂综上所述,本例患者为高龄老年女性,误服过量地高辛出现中毒,入院给予停用药物,纠正心律失常㊁心衰,促进药物排出,最终病情好转㊂药师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中毒症状,分析用药结构,对降压药品种的选择提出建议㊂出院前药师运用药动学知识帮助临床医生共同确定患者再次服用地高辛的剂量,并做好出院用药教育㊂地高辛治疗窗窄㊁个体差异大,受患者基础病㊁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多㊂此类患者在院期间临床药师需加强药学监护,患者好转出院时临床药师也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宣教,告知患者定㊃903㊃现代医药卫生2020年1月第36卷第2期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J a n u a r y2020,V o l.36,N o.2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一旦发生可疑症状,如不能解释的消化道症状或色视等应立即停药,来院就诊,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从而保证用药安全㊁有效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2]S E E I,S H E HA B N,K E G L E R S R,e t a l.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 v i s i t s a n d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s f o r d i g o x i n t o x i c i t y:U n i t e d S t a t e s,2005 t o2010[J].C i r c H e a r t F a i l,2014,7(1):28-34.[3]朱慧芬,徐香荷,苏少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依从性原因分析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0,22(10):194-195. [4]陈燕,林阳,王育琴.地高辛血清浓度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26):2432-2435.[5]K E L L Y R A,S M I T H TW.R e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d i g i t a-l i s t o x i c i t y[J].A m J C a r d i o l,1992,69(18):108G-118G. [6]MOWR Y J B,B U R D MA N N E A,A N S E E UW K,e t a l.E x t r a c o r-p o r e a l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d i g o x i n p o i s o n i n g: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r e c o mm e d a t i o n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E X T R I P W o r k g r o u p[J].C l i n T o x i-c o l(P h i l a),2016,54(2):103-114.[7]黄阳,储腊萍.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病患者慢性地高辛中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分析心脏病学杂志,2011,11(3):134-135. [8]邵锋,李良海.脂肪乳治疗地高辛中毒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21(6):445-446.[9]乔华,贾兴平,刘继保.地高辛尿药浓度与血药浓度关系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5):67.[10]王建宇,邹前芽,张斓.地高辛药物浓度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8):56.[11]林良沫,黄春新,韩方璇.冠心病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5):694-696.[12]B I S MU T H C,G A U L T I E R M,C O N S O F,e t a l.H y p e r k a l e m i a i na c u t e d i g i t a l i s p o i s o n i n g:p r o g n o s t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s[J].C l i n T o x i c o l,1973,6(2):153-162.[13]高磊,肖建强,何国平.78例地高辛中毒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10):66-69.[14]韩国柱,苏成业.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3.(收稿日期:2019-06-07修回日期:2019-10-11)㊃案例分析㊃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治疗1例H R S患者的疗效分析黄赟,杨雪莲,赵一鸿(贵州航天医院输血科,贵州遵义563000) [关键词]肾替代疗法;肾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肝肾综合征;血液凝固;病例报告D O I:10.3969/j.i s s n.1009-5519.2020.02.058中图法分类号:R575.3;R459.5文章编号:1009-5519(2020)02-0310-03文献标识码:B肝衰竭可发生肝细胞合成㊁解毒㊁排泄及生物转化等功能的严重障碍,进而导致肝脏受损[1],如凝血功能异常㊁谷丙转氨酶(A L T)㊁谷草转氨酶(A S T)㊁总胆红素(T B I L)㊁非结合胆红素(I B I L)和结合胆红素(D B I L)升高,清蛋白(A l b)降低等,通过抑制肝细胞再生造成肝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导致全身多个组织㊁器官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最终可发展为肝肾综合征(H R S)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2]㊂肾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排泄器官,功能受损后肌酐㊁尿素氮和尿酸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 F R)明显降低[3]㊂K R AM E R等[4]首次成功运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 R R T)联合血浆置换治疗H R S患者,通过液体交换不停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㊁快速清除,有效阻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胆红素等对肝细胞的损伤并改善凝血功能[5],促进肾脏排毒功能的恢复和肝细胞的再生,达到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的目的㊂为此,通过观察本院收治的1例严重H R S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通过相关生化指标和各类肝肾功能评分的变化,总结C R R T联合血浆置换治疗H R S的疗效㊂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㊂因发热㊁咳嗽5d,皮肤及巩膜黄染㊁上腹饱胀㊁无尿4d于2017年12月8㊁9日先后就诊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因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及异地就医的诸多不便,于2017年12月10日转诊于本院肾内科,入院时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如肝㊁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㊁血常规等)结果显示,红细胞1.91ˑ1012L-1,A l b31.6g/L,肌酐799.00μm o l/L,G F R6.64m L/m i n,A S T 966.30U/L,A L T205.80U/L,T B I L900.53μm o l/L㊂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伴肝㊁肾功能明显受损,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阳性,遵循感染科会诊意见后予以保肝治疗㊂该患者血红蛋白48g/L,血气分析血液p H7.34㊁二氧化碳结合力8.41mm o l/L,考虑为重度贫血㊁酸中毒,肾内科予以心电监护,增加氧浓度,右侧消毒行无菌操作,予以股静脉穿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先后于入院后第2㊁4㊁6㊁9㊁17天分5次给予C R R T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000m L,共计10000m L㊂检测并记录2017年12月10-26日患㊃013㊃现代医药卫生2020年1月第36卷第2期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J a n u a r y2020,V o l.36,N o.2。

参与地高辛中毒患者的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

参与地高辛中毒患者的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

摘要:目的为临床药师在肾内科参与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充分考虑患者的消瘦、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特殊的病理生理状况,进行用药分析,建议医师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的监测,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

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特点,从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

患者及时停用地高辛,待地高辛血药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后,再启用小剂量地高辛进行治疗。

结论肾内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可从药学的角度发挥优势,实现个体化用药,避免中毒现象发生,保证了临床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临床药师;地高辛;中毒;用药分析;药学监护;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ng in Drug Analysis andPharmaceutical care on a patient with poisoning induced bydigoxin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ephrology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the therapy for a patient with poisoning induced by digoxin. Methods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d in pharmaceutical care on a patient with poisoning induced by digoxin. Inconsideration of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uch as marasmus, cardiacinsufficiency,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so on, clinical pharmacists analyzed the drugs of the patient and suggested physician monitor serum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in order to provideindividualized pharmaceutical care. Results Tak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 intoconsiderat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assisted physician actively to provide reasonable drug therapy scheme for patient from drug interac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patient disused digoxin and continued to use small doses of digoxin after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decreased to normal range.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 in nephrology departmen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can play advan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rmacy to provide individualized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avoid poisoning.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digoxin; poisoning; drug analysis;pharmaceutical care地高辛是洋地黄类强心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正性肌力药。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地高辛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中毒情况,通常发生在治疗心衰、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患者中。

地高辛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常用药物,但是过量使用或者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

地高辛中毒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视觉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及时观察和护理是地高辛中毒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下面将对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观察1. 一般情况: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状态、面色、体温、呼吸、心率和血压等。

地高辛中毒患者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情况,面色苍白或发绀,体温可能升高,呼吸和心率不规则,血压可能升高或降低。

2. 心电图监测:地高辛中毒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因此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3. 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定期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帮助判断地高辛中毒程度和指导治疗方案。

4. 呕吐物观察:地高辛中毒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和呕吐,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气味和是否含有地高辛,有助于判断中毒程度。

5. 水电解质平衡观察:地高辛中毒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需要定期监测血清钾和镁水平。

6. 视觉和神经系统观察:地高辛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视觉障碍,包括黄绿色视觉障碍、模糊视觉和较好的光敏感性等,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震颤、头晕、共济失调等,需要及时观察和评估。

二、护理1. 停止地高辛的使用:一旦发现地高辛中毒,应立即停止地高辛的使用,避免继续中毒,但需谨慎,避免出现急剧的心衰表现。

2. 紧急处理:对于严重地高辛中毒患者,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择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补钾治疗等。

3. 引导患者剖腹呕吐:对于地高辛中毒患者,可以通过咽喉刺激或者使用盐水来引导患者剖腹呕吐,帮助清除体内的地高辛。

4. 补液:地高辛中毒患者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易导致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 赋形败神经酸(DigiFab)治疗:对于严重地高辛中毒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赋形败神经酸(DigiFab)治疗,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地高辛。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1. 引言1.1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地高辛是一种治疗心衰的药物,但是当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时,就会发生地高辛中毒。

地高辛中毒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药物中毒,需要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观察地高辛中毒的患者需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头痛、视力问题等症状。

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在观察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在护理方面,对于出现地高辛中毒的患者,首先需要立即停止地高辛的使用,并洗胃以排出体内的药物。

可以使用血液透析或血脱水来清除体内过量药物。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地高辛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中毒,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有效的应对地高辛中毒病情。

2. 正文2.1 引起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地高辛中毒是由于地高辛(digoxin)过量或长期使用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其主要原因包括:1. 不正确的药物剂量:地高辛是一种心血管药物,必须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肾功能等因素来调整剂量。

如果医生开具的处方剂量过大或者患者自行超量服用地高辛,容易导致中毒。

2. 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中毒。

与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抗生素等一起使用时,可能增加地高辛在体内的浓度,从而导致中毒。

3. 肾功能不全:地高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全,地高辛的排泄就会减慢,药物在体内积聚,增加中毒的风险。

4. 高钾血症:地高辛中毒时,体内钾离子水平也可能升高,而高钾血症也会加重地高辛的毒性。

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地高辛中毒的发生。

患者和家属也需要加强对地高辛的了解,遵循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以及定期检查肾功能等,以减少中毒风险。

1例口服大量地高辛突发心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个案护理

1例口服大量地高辛突发心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个案护理

护理措施——洗胃
洗胃
插管深度65cm,头低足高位、左侧卧位为主侧卧 位,左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更换 洗胃液给予33℃温水20000ml,洗出液无色无味 拔管前吸出胃内残留液体,反折末端拔出胃管, 洗胃结束后嘱患者头偏向一侧
护理措施——08:47心跳骤停
护士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频率
2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
526. [6] 陈永强.《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J].中华护理
杂志,2016,51(2):253-256.
个案护 理
地高辛 中毒
请专家批评指正!
授课人:XXX
时间:201X年X月
18
目标: 患者配合治疗
护理问题及目标
组织灌注不 足
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有关
目标: 能触及大动脉搏动
不能维持自 主呼吸
与心跳骤停有关
目标: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护理措施——监护
急诊科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律、心率变化 建立静脉通路,合理补液 稳定患者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心脏病、高血压
过敏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病情变化 08:47患者心跳呼吸骤停,予以心肺复苏术 09:34未恢复自主循环,心电图呈停搏心律,患者死亡
护理评估
入科查体
T 36.5℃ P 110次/分 R 20次/分 BP 147/68mmHg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2.5mm,对光反应均灵敏
双肺呼吸音1
实验室检查
WBC:7.81×109/L RBC:4.61×1012/L
HB:135g/L
ALT:37U/L 肌酐105.7umol/L
CK-MB:18 钾:5.07mmol/L

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付晓秀;胡爱君;刘腾;赵志刚【摘要】目的探讨对地高辛中毒老年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服务的方法.方法结合患者个体特点,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电解质水平、肾功能、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益的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应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协助医师调整给药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地高辛中毒.【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3(022)018【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地高辛;中毒【作者】付晓秀;胡爱君;刘腾;赵志刚【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600;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6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R972+.1地高辛是临床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适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心室率增快的患者,是目前唯一长期应用不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的正性肌力药物。

但地高辛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有效量接近中毒量的60%[1],且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最多的10种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7%[2]。

地高辛在老年患者中应用较多,而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能力与正常成年人相比有很大差异,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普遍存在联合用药,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会对地高辛的血药浓度产生较大影响,发生地高辛中毒的几率显著增加。

笔者在此通过临床实际病例,就如何对地高辛中毒患者开展药学监护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主诉“间断腹痛,伴恶心、纳差10余天”于2012年5月28日收入消化内科。

患者10余天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中上腹隐痛,症状进食后明显、饥饿时好转,与排便无关,伴大便不成形,每2~3天1次,体重下降1 500 g。

临床药师独立查房参与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

临床药师独立查房参与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

临床药师独立查房参与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
刘军刚;李丽君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13(013)002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临床工作方法与思路.方法:临床药师与医生合作,独立查房参与1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为医生提供用药咨询和帮助,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分析、总结出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通过深入参与临床用药实践,有利于提高自身临床工作能力和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水平.
【总页数】3页(P184-186)
【作者】刘军刚;李丽君
【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兰州 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呼吸内科,兰州 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临床药师对心功能不全合并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J], 刘秀梅;贺含珍;张一;刘平
2.临床药师参与业务院长查房的方法与体会 [J], 石慧;冯俊逸
3.临床药师参与地高辛中毒合并华法林过度抗凝患者的治疗 [J], 刘秀梅;方圆;毛新奇;石迎迎;葛春丽;陈楠
4.临床药师参与我院肺病科查房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析 [J], 蒋勇;高玉祥;丁侣霞
5.临床药师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房颤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 [J], 刘秀梅;华之卉;毛新奇;陈楠;都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段宝霞;果茵茵【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年(卷),期】2014(11)12【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severe infec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point. Methods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d in therapy and monitored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and vancomycin. The dosage wa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Clinical pharmacist recommendations were adopted, the dose of digoxin was timely adjusted.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can fi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clinical ca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itself.%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感染伴药物中毒患者治疗方案中的作用与药学监护的切入点。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感染伴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对地高辛及万古霉素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医生采纳,及时调整了地高辛的剂量,纠正了药物中毒。

结论临床药师可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找到临床监护的切入点,协助医生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53 ·地高辛(digoxin )是洋地黄类强心药,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脏正性肌力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该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有200多年历史,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且可降低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的复合危险,但因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药动学、药效学个体差异大等原因,常易引起中毒,5% ~ 15%的住院患者服用该药后发生洋地黄中毒[1]。

本文通过在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病例,结合患者个体特点,探讨对地高辛中毒可能的药学监护内容,为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病例概况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反复胸闷、憋气5年,1例地高辛中毒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裴 斐,李红岩(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摘要] 通过剖析临床药师对1例地高辛中毒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服务,探讨如何选择适宜的药学监护切入点,对可能发生的地高辛药物中毒进行药学监护。

结合患者个体特点,可以从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有无心脏基础疾病及其他影响地高辛敏感性的全身因素或疾患、电解质水平、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药学监护。

改变地高辛敏感性导致患者中毒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用法用量、患者的基础疾病、电解质水平、肝肾功能、联合用药种类等相关,临床药师可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特色,将相关疾病的临床知识与地高辛的作用特点有效结合,对使用地高辛的患者进行有益的药学监护,以避免或减少洋地黄中毒。

[关键词] 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地高辛;中毒[中图分类号] R9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1)06 – 0353 – 03Pharmaceutical care on an old patient with poisoning induced by digoxinPEI Fei, LI Hong-yan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ABSTRACT] One case of pharmaceutical care on an elderly dilated cardiomyopathy patient with digoxin toxicity was analyzedto discuss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entry points for monitoring the potential digoxin toxicity.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carry out the pharmaceutical care by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factors as breakthrough points, including individu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monitoring of serum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with or without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systemic diseases, electrolyte levels, drug interac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were various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isoning induced by digoxin, such as serum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usage and dosage of digoxin, the patient's existing physical illness, level of electrolyte,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and combination medication. Clinical pharmacist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and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clinical knowledg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digoxin, and provide helpful pharmaceutical care on patients using digoxin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isoning induced by digoxin.[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Pharmaceutical care; Digoxin; Poisoning加重6 d ”于2010年9月29日入院治疗。

患者于2005年底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夜间睡眠时突发胸闷、憋气,由平卧位坐起后10 min 到半小时上述症状可缓解。

2007年2月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正常,行超声心动图后考虑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2007年3月到我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出院后仍时感胸闷、憋气,活动明显受限;2008年5月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感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一般活动不受限,出院后仍继续服用地高辛0.125 mg ·d -1及利尿剂,此后因劳累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加重;2010年7月,患者自行将地高辛加量至0.25 mg·d -1。

2010年8月21日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一次,并呕出暗红色血液约100 mL ,其后时感恶心、呕吐。

2010年9月23日胸闷气短再次加重,不能平卧,且恶心呕吐较前加重,伴咳嗽咳痰,近4天基本未进食,患者自发[作者简介] 裴斐,男,副主任药师,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

Tel :(010)66937243,E-mail :pei_fei_@·临床药师园地·病以来睡眠情况、精神状态、体力情况较差,食欲食量很差,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病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 36.0 ℃, P 76次·min-1,R 18次·min-1,BP 122/76 mm Hg(1 mm Hg = 0.133 kPa),BMI 19.0。

患者慢性病容,表情痛苦,自主体位,神志清楚。

HR 76次·min-1,律齐,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左锁骨上可见一约5 cm手术瘢痕,其下可触及起搏器。

全身无水肿,其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BNP > 35 000 pg·mL-1,血浆D-二聚体10.89,尿素11.21 mmol·L-1,ALT 97.3 IU·L-1,AST 83.6 IU·L-1,其余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功能Ⅲ级。

2 主要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前有呕血症状,入院时恶心呕吐症状仍较明显,食欲食量极差,精神和体力状态亦较差,近2个月内服用地高辛剂量为0.25 mg·d-1,入院后查地高辛血药浓度大于5 ng·mL-1,远远超过地高辛的治疗浓度0.5 ~ 2 ng·mL-1,明确患者上述症状为地高辛中毒表现,立即采取停药措施。

由于患者呕心呕吐并4 d 未进食,给予20%脂肪乳注射液(C14-24)250 mL·d-1静滴补充能量;临时给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肠溶片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并保护胃黏膜,密切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及食欲食量等情况有无好转,继续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待其浓度恢复正常后再考虑重新加用并小剂量规范应用。

患者入院时心功能较差,首先给予呋塞米片20 mg·d-1和螺内酯片20 mg·d-1利尿,同时小剂量起始给予ACEI类卡托普利片(12.5 mg,bid)和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 mg,bid);为缓解患者胸闷、气短的症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d-1扩血管,改善心肌血供。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其地高辛血药浓度(C)、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肝功能、血钾、BNP变化,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患者入院时明确地高辛中毒诊断并立即停服地高辛处理一周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由入院时的大于5 ng·mL-1降至1.43 ng·mL-1,且患者停服地高辛后恶心呕吐症状和食欲食量逐渐好转,第5天时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精神好转,食量明显增加,夜间睡眠平卧位休息,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停用脂肪乳;由于利尿剂的应用,患者在入院第7天时血钾3.38 mmol·L-1,给予氯化钾注射液静点,氯化钾缓释片及枸橼酸钾溶液(10 mL)口服补钾,2 d后血钾恢复正常范围;患者肝功能也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尿素氮、BNP仍高,提示患者心、肾功能仍较差。

由于病情需要,于2010年10月8日以小剂量0.125 mg·d-1加用地高辛,并严密监测患者有无再次中毒表现。

3 药学监护与讨论3.1 患者一般情况患者为老年女性,因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功能不全长期坚持服用强心药地高辛0.125 mg·d-1,后因病情反复加重将其剂量增加至0.25 mg·d-1。

增加用药剂量的两个月内出现了原有病情未有的恶心呕吐、食欲食量明显减退、精神体力极差等症状,入院后查地高辛血药浓度大于5 ng·mL-1,明确患者为地高辛中毒诊断。

入院时,BNP > 35 000 pg·mL-1,提示患者心功能很差,同时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3.2 地高辛中毒原因有文献报道,对505例使用地高辛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中发现,在有效浓度范围内(0.5 ~ 2.0 ng·mL-1)的有338例(66.9%),出现中毒症状有5例(1.5%);血药浓度 > 2.0 ng·mL-1的患者有51例(10.1%),出现中毒症状有29例(56.9%),可见当地高辛血药浓度大于2.0 ng·mL-1时,中毒发生率明显增加[2]。

某医院临床药师在对心衰病人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工作中发现,地高辛血药浓度> 2 ng·mL-1的病例中,有1/4是因为给药剂量过大或给药方法不当所致[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