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要求(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下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实践教学的目标1. 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实习实训: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科研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学校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
2.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基地。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选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4.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5. 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6. 增强实践教学的安全性: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思政课六点要求
思政课六点要求思政课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确保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六点要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应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实践活动的组织。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要理论知识;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思政课应该与时俱进,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科技创新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思政课的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政课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思政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六点要求是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我们在教学中严格遵循这些要求,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思政课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对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要求。
思政课教学工作应注重政治性。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党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课教学工作应关注实践性。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思政课教学工作应注重针对性。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政课教学工作应注重互动性。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思政课教学工作应注重多元化。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求我们注重政治性、实践性、针对性、互动性和多元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政课教师工作要求规范
思政课教师工作要求规范思政课教师工作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以下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学历、学位要求: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
2、政治思想要求:教师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民族教育,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服务。
同时,教师应遵纪守法,认真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师德。
教师还应对国家、学生高度负责,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承担教学任务。
教师应认真研究和研究教育理论,努力掌握教学规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应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勇于创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还应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平等、互助友爱,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惯和宗教。
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理论知识,懂得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师工作的相关知识,如美育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计算机知识等。
4、能力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授课能力、板书能力、普通话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等。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及管理能力,如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做班主任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5、身体素质的要求:教师应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教书育人工作。
二、课前的准备1、任课教师上课前,须先了解所教班级的教学计划,明确所任课程的性质,如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或讲座课,考试课还是考查课,统招生还是自考生,以便确立备课、授课的水准。
2、选好适用的(或领取学校按有关要求配备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并认真加以钻研和研究,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请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六要标准
请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六要标准
1、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性:一个优秀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性,尤其是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基本原理,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2、独立思考: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便在政治理论课堂上以新的观点来展示,并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
3、言语娴熟: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言语如流,能够清楚准确地表达思想,能够以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专注于课程学习。
4、良好的教学风格: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风格,不仅要给学生以正确的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
5、责任心: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要有责任心,能够全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积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6、良好的管理能力: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够把握整个教学过程,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最新)中学思政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中学思政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准备与设计第1条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全面把握思政课程的整体要求和设计思路,明确该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第2条坚持以科学的基本理念指导教学设计。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
第3条教学设计凸显模块特色。
了解思政课程中所涵盖的四大学习模块(初中: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高中: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分别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心理和道德模块应注重引导学生自我体验和感悟,法律和国情模块则需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注重培养和落实法律意识和国情观念。
第4条依据教材和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通读、熟读整套教材,了解教材的系统框架和主要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对照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分层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第5条依据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了解学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全面、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明晰价值,突出重点,切中难点。
预测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疑惑点、争议点和课堂意外,做好必要的课前预设。
设计符合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
第6条收集、运用典型丰富的教学资源。
充分收集思政课教学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源,精心选取与教学相关的鲜活案例和凸显新时代特色的生活素材,并做适当的加工处理。
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课堂使用价值。
第7条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团队互助合作。
通过教师个人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调整等步骤开展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整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四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本学科教学要求采用表格形式表述,由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
“内容目标”采用《课程标准》的表述,展示相关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标依据。
“学习要求”提出了学生学习相关部分内容所应达到的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
“教学建议”对教师教学相关部分内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落实课标中相关的活动建议;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方面的建议;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建议等。
行为主体是教师。
本学科“学习要求”涉及或与之相当、相关的行为动词有:了解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知识的行为动词:了解、说出、知道、辨认、识别、列举、描绘、引述、复述等。
理解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行为动词:懂得、理解、明确、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赏析、感悟、体察等。
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行为动词:运用、应用、分析、解析、剖析、评析、评议、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坚持、树立、实践等。
必修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生活与消费二、生产、劳动与经营三、收入与分配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政治2 (政治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懂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4.12•【文号】教社科〔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4.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部研制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教育部2018年4月12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状况显著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继续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现就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为加强和改进我县中小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二)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三)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观念;(四)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品德;(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六)具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各门课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进取精神;(七)具有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和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八)具有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平等待人,敬老爱幼和言行举止文明的良好素质;(九)具有发扬勤俭节约,不浪费和爱惜公物的美德。
(十)具有感恩父母、学校、社会、党和政府的良好品德。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导之以行相结合;(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三)坚持原则,因势利导,注重普通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四)融思想性、知识性与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五)采取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相结合。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一)通过传统节日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通过邀请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等作报告进行教育;(三)采取文体活动、讲演和讨论,比赛演出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四)通过树立校内优秀学生的良好榜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进行思想教育;(五)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六)通过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进行教育;(七)其它各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和措施。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以下是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一、政治理论素养要求思政课教师作为政治教育的传承者和引导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
这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的熟悉和运用能力。
只有具备政治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才能够准确传达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理论,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
二、思政教育理念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当有明确的思政教育理念,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
思政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能力要求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展高效的思政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灌输正确的知识和理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思考。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思政课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学科知识储备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政治理论素养,还需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储备。
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只有掌握了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传达和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五、社会实践经验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教师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思政课所学知识。
六、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前言为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规范和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并结合四川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将课程标准的规定细化和分解为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学生为本,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提高学习实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2.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导向作用。
3.坚持实效性原则,明确教学具体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学提供正确导向。
4.坚持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推动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二、格式与项目本学科模块教学要求由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两部分构成。
“教学要求”采用表格形式表述,由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
第一项“内容目标”,为《课程标准》的表述,展示教学的课程标准依据。
第二项“学习要求”,为教学要点的表述,原则上按教材体系排列,提出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应达到的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
“学习要求”涉及或与之相当、相关的行为动词有:“了解”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知识,其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知道、辨认、识别、描绘、列举、引述、复述等。
“理解”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行为动词包括:理解、懂得、明确、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赏析、感悟、体察等。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其行为动词包括:运用、应用、分析、解析、剖析、评析、评议、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坚持、树立、实践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立足核心素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课堂教学准备(一)理解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
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分析教学实际1. 学生实际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认知规律和心理状况,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学习困惑点等,了解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
2. 教学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教学资源、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课时安排、地方文化特色等,为明确教学重难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方法,适切开展教学活动创造条件。
(三)确定教学计划与实施策略教学计划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总体安排,使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制定教学计划。
1. 学期教学计划在每学期开学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了解本学期的课程内容,基于学情,科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 单元教学计划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研读,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厘清单元与各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安排单元教学进度。
3.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应突出把握每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核心概念。
二、课堂教学设计(一)确定目标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结果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章节、单元以及整本书的视角出发,体现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层次性、适切性、可行性。
首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铸魂育人为根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弘扬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青海省中小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青教基〔2019〕102号
政策导航青海省中小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青教基〔2019〕1()2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伕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和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对全省中小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有效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坚持全过程管理,贯穿思政课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坚持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思政课教学工作制度;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三、总体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践行“四爱三有”的总体要求。
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政治要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政治性是第一位的。
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信仰,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情感人,感染、激励、引导学生们拥有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
思维要新: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并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
视野要广: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
思政课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所站的位置,所具有的眼界和视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自律要严:从人类行为规制的路径来看,主要分为自律和他律两种。
他律是外在约束,要通过内在的自律起作用;自律是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修养,应该说反求诸己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自我修养、内圣外王作为道德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格要正:这可以说是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它融汇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这五个方面的要求。
思政课教师的高尚人格加上真理的力量,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
性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思政课教学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提升。
下面,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实地考察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四、教学评价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可以采用考试、论文、实践报告、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六、学生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七、教学环境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需要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需要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大思政课四个基本要求
大思政课四个基本要求
1.政治敏感性:大思政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能够正确观察和判断当前社会、国家和世界的政治形势与趋势,积极参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政治生活。
2.宏观视野:大思政课要求学生具备宏观视野,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和国际形势,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掌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
3.全面素质:大思政课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素质,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还要关注社会民生,关注个人与家庭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问题,注重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4.实践能力:大思政课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方式,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1 -。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
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而思政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相应的要求,以下是我认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六个要求。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动态,以及具备较强的批判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各种问题。
其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亲身参与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
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践经验更是至关重要的支撑。
第三,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因此,教师应该自觉遵纪守法,端正言行,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第四,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胸怀。
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和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灌输自己的观点。
只有通过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胸怀,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五,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耐心和细心。
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困难,或者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疑惑,细心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他们逐步理清思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最后,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
时代在发展,理论在创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道德品质、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胸怀、耐心和细心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
思政课教师四个要求
思政课教师四个要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要求,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政治素养、教学能力、教育情怀和学科知识。
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下面我将分别阐述这四个方面的要求。
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它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
政治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觉悟,二是政治道德修养。
政治思想觉悟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积极参与党的各项工作。
政治道德修养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政治道德,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做到清正廉洁,不谋取私利。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它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质。
教学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理论水平,二是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理论水平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要熟悉教学法和教学方法,要掌握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能力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要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它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的灵魂素质。
教育情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情怀,二是人文关怀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要热爱祖国,要热爱人民,要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人文关怀情怀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人文关怀情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安全。
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它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基础素质。
学科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学科知识,二是其他学科知识。
思政课学科知识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思政课学科知识,要熟悉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掌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其他学科知识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能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思政课的教学相结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领,紧扣时代主题,围绕
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深入把握时代特征,强化学习者党性修养,深化学习者正确认识世界和自我认知;二是把联系实际贯穿始终,从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出发,在深入认识当前社会热点话题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和全局为依据,将新的学科视野和分析视角融入到教学课堂,使学习者在追求实用性、实效性的同时能够体会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理性、权威性;三是注重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强化考核,促使学习者能够在比较、综合、深刻、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习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教学有料、学生实践。
思政课程的要求
思政课程的要求一、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思政课啊,那可是特别重要的课呢。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同学们成长的道路。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思政课能给同学们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同学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儿,好的坏的都有,思政课就能教会大家如何去分辨是非对错。
比如说在网络上,信息多得眼花缭乱,有些信息是积极健康的,可有些就是误导人的,思政课能让同学们有一双慧眼,去挑选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而且啊,思政课还关乎到同学们的品德修养,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尊重呢。
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同学们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像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啊。
这些原理可不是干巴巴的文字,它们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理解社会现象的大门。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知道社会是怎么发展的,国家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来的。
熟悉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咱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里面蕴含着数不清的智慧和优秀的价值观,像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思政课要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些,让这些价值观扎根在心里。
2.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思政课上,可不能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要能自己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比如说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同学们要能想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公平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并且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提高同学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当遇到一些道德两难的情况时,比如在保护自己利益和帮助他人之间抉择的时候,同学们要能依据所学的思政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3. 情感目标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咱们国家这么伟大,有壮丽的山河,有优秀的人民,思政课要让同学们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祖国,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
要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思政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可是咱们社会的行为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词每个都有深刻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前言为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规范和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并结合四川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将课程标准的规定细化和分解为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学生为本,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提高学习实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2.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导向作用。
3.坚持实效性原则,明确教学具体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学提供正确导向。
4.坚持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推动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二、格式与项目本学科模块教学要求由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两部分构成。
“教学要求”采用表格形式表述,由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
第一项“内容目标”,为《课程标准》的表述,展示教学的课程标准依据。
第二项“学习要求”,为教学要点的表述,原则上按教材体系排列,提出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应达到的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
“学习要求”涉及或与之相当、相关的行为动词有:“了解”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知识,其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知道、辨认、识别、描绘、列举、引述、复述等。
“理解”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行为动词包括:理解、懂得、明确、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赏析、感悟、体察等。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其行为动词包括:运用、应用、分析、解析、剖析、评析、评议、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坚持、树立、实践等。
第三项“教学建议”,对教学提出较具体的建议。
包括: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建议;落实课标中相关活动的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求等。
“教学建议”不是刚性要求,而是教学导向,运用主体是教师。
三、模块教学要求(一)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1.教学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生活与消费1.1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3.知道货币的其他职能。
4.了解纸币发行的原因、含义、优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
5.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6.了解信用卡和支票在经济往来中的用途。
7.了解外汇、汇率的含义,理解汇率的变化。
8.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9.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通过文字、图片和有关经济实例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基本职能。
◆通过经济实例,描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导学生认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创设演示、交流等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分析相关实例,在帮助学生理解汇率变动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开展讨论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因素及其产生影响的途径。
2.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4.理解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5.知道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6.评述价格变动对生活与生产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等现象,理解价值、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通过事例和数理推演,引导学生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选用鲜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与生产的影响。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平等和尊重劳动等意识。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1.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恩格尔系数变◆收集广告词、调查同学的生日消费情况,分析“广告”和生日消费行为中所蕴含的消费心理。
◆分析相关消费事例,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消费原确的消费观。
化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4.理解几种常见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比较、评价相关消费行为。
5.理解理性消费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则,做理性的消费者。
◆联系消费观念的变化与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联系环境方面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理念。
二投资与创业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类型。
2.了解利息、利率和利息税。
3.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4.了解股票的特点、股东的权利以及股票投资的特点及收入构成。
5.了解债券及其分类。
6.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和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
7.比较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通过学生亲自或模拟存款、计算利息收入,引导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种类和特点,树立税法意识。
◆设置具体情境或调查不同的投资行为,比较几种投资方式,初步树立现代理财观念。
◆根据家庭收入情况,制定一个家庭投资理财方案。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又要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投资对个人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1.了解企业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2.了解公司的含义、设立、组织机构及其社会责任。
3.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4.了解公司制的优点。
5.理解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
6.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收集企业经营的案例,探究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收集企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收集国内外企业兼并或破产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积极意义。
2.6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1.了解劳动的意义和我国的就业形势。
2.理解就业的意义及扩大就业的措施。
3.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探究就业与自主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开展调查访问,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了解各种就业途径、创业方式及其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觉提高就业创业素质。
◆收集、探究与劳动者权益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劳动者的主要权利,树立尊重劳动和法律的意识。
观。
◆在探究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角度分析就业的作用。
三收入与分配3.7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3.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4.评析我国当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5.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调查某一家庭收入情况,了解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及其必要性。
◆收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事例,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和奉献意识。
◆结合社会热点,组织课堂讨论或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体会当前我国调整分配政策中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及重要性。
3.8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了解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
2.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了解财政收支关系。
5.分析我国财政的作用。
◆评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大型建设项目或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
◆搜集近年来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相关材料,说明财政对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
3.9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理解税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的主要税种。
3.理解我国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作用。
4.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税法意识。
5.了解违反税法的主要表现。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讨论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就近调查人们纳税的情况,给税收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引导学生树立纳税人意识。
◆分析违反税法的案例,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四面对市场经济4.10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了解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了解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理解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分析具体经济现象,体会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
◆模拟市场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市场规则与信用的作用,树立法规意识和诚信观念。
场经济的意义。
4.理解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
4.11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3.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分析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典型事例,说明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评述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政策措施,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4.12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2.理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