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基础知识
一、辨阴阳虚损证候
1.阳虚证表现:虚寒之象(+气虚)
2.阴虚证表现:虚热之象(+血虚)
二、气病证治
1.气虚证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加重,头晕目眩,自汗,脉虚,舌淡嫩以疲乏、气短、脉虚、动则加重为辨证要点。治法:补虚益气
2.气陷证
【临床表现】气虚+内脏下垂,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见腹部坠胀,或见脱肛、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的现象。舌淡、脉弱等,为气虚的指征。
体瘦而弱,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治法:益气升提
3.气不固证
表现:气虚+或自汗不止;或遗尿;或大便失禁;或崩漏、滑胎;或遗精等。
4.气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神情淡漠或昏愦无知,大汗不止,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
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辨证的基本点。
5.气滞证
【临床表现】胀痛、窜痛、攻痛,时轻时重;按之无形,随情绪而变化,脉弦。
以胸胁、脘腹等处或损伤部位的胀闷、胀痛、窜痛。治法:理气行滞
6.气逆证(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阳上亢,肝气上逆。)
【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喘促;呃逆,呕吐,嗳气,呕血;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以咳喘或呕吐呃逆等为突出表现。治法:理气降逆
二、血病证治
1.血虚证
【临床表现】面白淡白或萎黄,唇、爪、眼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手足发麻,四肢拘急不利,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治疗:补血养血方药:四物汤
2.血脱证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脉微或芤等。
3.血瘀证
【临床表现】1.局部刺痛,痛处不移而拒按,常夜间加重;2.局部肿块,质硬,按之不移;3.唇、甲紫暗,或皮下、舌上有瘀点瘀斑,或皮肤丝状红缕,青筋显露。4.出血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5.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6.舌质紫暗或有青紫色斑点7.脉涩,或结代,或无脉。治法:活血化瘀
4.血热证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心烦,失眠甚则燥扰发狂、神昏谵语;或见各种出血色深红,或发斑疹,或为疮痈;舌质红绛,脉数疾等。血热证以身热口渴,斑疹吐、烦躁谵语、舌红绛、脉数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治法:清热凉血止血。
5.血寒证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局部肌肤紫暗、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月经后期,经色紫暗夹血块;舌淡紫苔白滑,脉沉迟或弦涩等。治法:温经活血
三、辨津液证候
1.津液不足病证
表现:咽干口渴,口唇干燥,皮肤干枯无泽,大便干结,小便短少黄赤,舌红少津,脉细、治法:养阴增液
2.水液停滞证
(一)水肿
1.阳水
【临床表现】发病急,恶寒发热身痛,眼睑面部先肿,渐及全身,尿少,身重,体倦,脘闷纳呆,苔白腻,脉浮或濡。
治法:由表证者,疏风解表,宣肺利水无表证者,健脾利水
2.阴水
【临床表现】发病慢,全身浮肿,下肢肿甚,尿少,面色恍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少便溏,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二)痰证
1.风痰(肝风夹痰上扰清窍)
【临床表现】痰清稀多沫;眩晕面青,胸胁满闷,时有躁怒,苔白腻,脉弦。
治法:祛风豁痰。
2.热痰(邪热煎津成痰,上犯于肺)
【临床表现】咯痰黄稠,咽喉肿痛,心中烦热,甚则发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豁痰
3.寒痰(寒凝为痰,上犯于肺)
【临床表现】痰清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治法:温肺化痰
4.湿痰(脾虚湿聚为痰,痰浊犯肺)
【临床表现】痰白滑量多,易于咳出,身重体倦,胸闷呕恶,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燥湿化痰
5.燥痰
【临床表现】痰少而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鼻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润燥化痰
脏腑辨证
第一节辨心病证候
心的生理病理:
1.心气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胸闷 + 气虚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剧,舌淡,脉虚)治法:补益心气;
2.心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或痛 +阳虚(畏冷肢凉,面唇青紫,自汗,气短,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结、代)
治法:温通心阳;
3.心阳暴脱证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心痛剧烈、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附: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鉴别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表
证候相同点不同点
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面色淡白或白,舌淡苔白,脉虚
心阳虚畏寒肢冷,心痛,面色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
心阳暴脱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脉微细欲绝)
4.心血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血虚证(头晕,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治法:养血安神
5.心阴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阴虚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安神
6.心火亢盛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便秘尿赤,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灼痛,尿血或狂躁谵妄,神识不清或见吐血、衄血。
治法:清心泻火
7.心脉痹阻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
瘀血: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
痰浊: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
阴寒: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气滞:胀痛,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治法:化瘀散结,宣痹通阳;
8.痰迷心窍证
【临床表现】本证常见于癫、痫及痰厥等病证:
感受湿浊之邪:(痰厥)临床见面色晦滞、脘闷呕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中痰鸣,甚则昏不知人,苔白腻脉滑。
癫证:临床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苔腻,脉滑。
痫证:临床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中如猪羊叫声,醒后如常人,苔腻脉滑。
9.痰火扰神证
【临床表现】外感热病:可见发热烦躁,面赤口渴,气粗,便秘尿黄,吐痰色黄,或喉间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