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我将从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植树的牧羊人》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体裁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处处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赞美了主人公人性的光辉。本文是一篇小说,篇幅较长,很好地切合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能够抓住关键句,品析语句,领悟主旨,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植树的牧羊人》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由此而彰显。

2、教材特点: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赞美了主人公人性的光辉。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2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二课时。在学习本文之前,本册书已经学习了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们懂得了一些阅读篇幅较长课文的技巧,有助于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实际以及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确定: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圈点勾画法默读课文,探究牧羊人的形象,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内涵,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牧羊人的形象,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内涵,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默读习惯,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以及“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两项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继续学习默读,并准确地感知人物形象特点。

(2)、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深刻体会牧羊人的形象。

5、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内涵,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教学难点

由于初中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性的体会人物形象特点,并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给学生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难度不大,但在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牧羊人那样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说教法

为能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我主要采用默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授课。“体验感受、探究思考、对话交流、读写结合”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因此,在课堂上,我要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四、说学法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1、圈点勾画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2、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给学生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难度不大,但在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牧羊人那样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节的创设,是兴趣激发的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会给大家讲植树老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从故事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便于下一步展开教学。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并明确人物形象特点

在此环节中,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默读这篇文章,并迅速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对人物形象初步建立感性认识。

(三)、品读课文,揣摩文句。独立思考: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人物形象特点,圈点勾画关键信息,作简要批注。并且带着鉴赏的眼光,从审美的角度,

体会作者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小说材料进行艺术的加工,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的创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随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初读课文时干瘪,平面的人物形象逐渐鲜明、丰满、立体。

(四)、小组内交流“个体学习”的成果,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要求学生用这样的答题模式交流阅读感受:这部分语段或词语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或精神,有什么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对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感性认识逐步趋向于理性认识。

(五)、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扩大交流范围,并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扶放结合,适时引导,师生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教师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规范的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并学会用规范的语言分析文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理解主旨,并找出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层面,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丰盈。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 请同学们谈谈你的评价和感受。

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的来来回回,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

示例2:抗震英雄武文斌:在军校学习就要毕业的他本不在领导考虑的救灾人员名单内,他坚决请缨,与战友共赴灾区救灾。34天内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其中3天的轮休日他也放弃了。最终劳累过度,他不幸因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牺牲。他2008年初刚结婚,本打算救灾回去后选日子补拍婚纱照,最后新婚妻子只能怀抱他的遗像拍照,完成英雄最后的遗愿。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把握主题的同时深入体会小说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深刻内涵,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引发学生对人性美的思考。

(七)、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牧羊人在生活中直面不幸,勇敢超越,实现人生价值,请你根据牧羊人事迹,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中把读落实到写上,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八)、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