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概述: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生态旅游概述

(三)生态旅游的理念
回归大自然 保护 社区参与 环境教传统的大众旅游忽视了对旅游对象的保护,生态旅游的主要贡献是 在规划时注重保护,实际上是注重目的地的管理。
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重点应该突出其环境教育功能,通过旅游活动和游客对 旅游产品的认识,达到其唤醒民众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功能,开展生 态旅游是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和方法。不仅教育游客, 也教育所有的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最终目的是提 高全民的环境素养。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
生态旅游概论 1.知识点 1.知识点 (1)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及标准; (2)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及要求; (3)生态旅游与其它形式旅游的关系; (4)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2.教学要求 2.教学要求 本篇重点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基本特 征、理论基础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征,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及 研究现状,了解生态旅游与其他形式旅游的关系, 掌握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可持续发 展理论。
生态旅游
闫守刚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 (一) “生态旅游”一词的提出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经过一定的学术酝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经过一定的学术酝 酿,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 酿,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 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来 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来 的。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有100多种,各自从不同 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有100多种,各自从不同 角度出发:有侧重于旅游的、有侧重于旅游开发 的、有侧重于旅游管理的、有侧重于旅游业的等。 正因为各自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说清孰是孰 非。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和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支持和促进都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1.环保性。
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强调旅游的绿色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特征。
2.文化性。
生态旅游注重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旨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高参与者对当地社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和文化保护。
3.教育性。
生态旅游强调教育和学习,通过旅游活动中开展生态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和社区教育等,让旅游者领略到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宝贵,从而增强个人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4.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即旅游活动应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也应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生态旅游源于1970年代的环保运动,是在环保理念下衍生出的一项旅游形式。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生态旅游在欧美国家开始兴起。
上世纪90年代末,生态旅游进入中国,主要表现为户外拓展、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同时也逐渐涉及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和乡村旅游等领域。
2010年以后,生态旅游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可持续、绿色、创新”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将生态旅游发展作为旅游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价值1.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能够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激活旅游资源,促进就业等多方面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导向,将旅游与自然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
3.传承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注重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持和传承传统文化,遏制文化的流失和消亡。
生态旅游概述

这种分法有助于人们对生态旅 游不同途径的经营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区 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 谐的文化;
第二,旅游者的行为不对或尽量 少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三,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改善当 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营。要避免大兴土木,将旅游对自然景
观的损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
小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特点
• 参与性 ——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 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 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 的一种旅游活动。还要求他们参 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 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 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 来,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理专业 研究生。
•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 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 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 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 工程和旅游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念在两个方面已明 显达成共识:
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
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是生态 旅游的基本科学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 依据内容,分为
①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 念;
②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 概念;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与体系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综合性与客观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生态旅游规划的关键环节,具有综 合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评价标准包括资源价值、环境质量 、开发条件等,评价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通过 综合客观的评价,可以确定资源的开发潜力和价值,为后 续的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评价结果可以为资源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特点
生态旅游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利益分配, 同时提供游客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起源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当时人们开始关注 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逐 渐成为全球旅游业的一个热点话 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 重视并发展生态旅游。
VS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域和控制 区域、制定严格的游客管理措施、推广生 态旅游活动、加强科研监测和科普教育等 。
案例三:乡村地区的生态旅游规划
乡村地区的定义与特点
具体措施
乡村地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地区, 其特点是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 地方特色。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当地文化和特色产品、 开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活动等。同时,需 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确保乡村地区 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措施与实施方案
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规划 的顺利实施。
03 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多样性与独特性
详细描述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自然景观包括山水、动植物、气候等,人 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这些资源在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各具特色,为生态旅游提 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第六章生态旅游

第三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资源不受污染和破坏。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和阅历的需要。 (3)实现强持续性效率。 (4)建立一套旅游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和市场管理机制,实 现规范化和科学化。 (5)建立人与自然多方面的协调关系,保护旅游地的生命力 和多样性。
一、生态的区分
生态是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环境(空气、日光、水、温度、湿 度、土壤、岩石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1.原生态
2.次生态
3.泛生态
第二节
国际比较与生态旅游
二、中外生态旅游现状比较
1.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旅游业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正 在成为国际潮流。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 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接待地则多数为大量的经济相对 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号召世界各国开
2.明显的经济效益
3.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个要素。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
(3)强调发展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4)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整体协调性; (5)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展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它使生态旅
游成为了全球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第二节
国际比较与生态旅游
青海三江源地区
贵州黎平侗乡
第二节
国际比较与生态旅游
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旅游虽然比世界某些旅游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 发展势头却非常明显。目前我国正在结合自己的国情和旅游业又 好又快发展的实际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 道路,使生态学观念在旅游系统中全程体现,使人人都成为自觉 的生态旅游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从而推动人类文明 的进步。
生态旅游的意义

生态旅游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生态旅游不仅能满足人们休闲、观光的需求,还能促进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促进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旅游,游客可以直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生态旅游地区往往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这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推动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许多生态旅游地区位于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生态旅游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形成产业链条,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丰富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体验不同的生活习俗。
这有助于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
提升生活质量生态旅游提供了一种健康、绿色的休闲方式,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放松身心的空间。
在自然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参与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身心健康。
同时,生态旅游还强调环保理念的传播,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通过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和偏远地区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此外,生态旅游还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文化体验、提升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会和谐。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第一篇: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对生态旅游的认识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发展、人类环境意识的逐渐觉醒以及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生态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
由于生态旅游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为当地社区居民谋富,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在旅游产业中一直扮演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引领者和创新者的角色,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受到了旅游界、生态保护界的广泛重视。
生态旅游的出现和兴起,反映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身文明发展与生存环境演变的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顺应了时代发展促进旅游的大趋势。
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白然景观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它不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
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作为核心内容, 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白然的大课堂。
生态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生态旅游内涵与特点把握不到位,生态旅游标准欠缺,产品项目不够突出地方特色,社区居民利益考虑不多,解说系统没有反映出旅游对象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等。
更有一些自然型旅游景区举生态旅游之名,行破坏生态之实,致使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这些都需要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去解决,以确保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态旅游,应该说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也许正是基于某些研究者或解说者对生态旅游的泛化理解,才使得我国生态旅游的泛化现象日趋严重。
这种泛化的确为某些旅游经营者严重危及生态的旅游经营送去了一块“金字招牌”,也的确为经营者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生态破坏,造成了社会对生态旅游的严重误解,以致影响了旅游业的声誉,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业在如今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然而,伴随着人们对旅游的日益重视,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旅游活动来认识和欣赏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规模旅游,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并与当地社区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同时,确保不危害或减少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并为未来世代提供满意的旅游体验。
而生态旅游则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动。
首先,政府需要颁布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政策,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方式,如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等。
其次,教育和宣传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
这不仅包括对游客的教育,也包括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社区的教育。
只有通过大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另外,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也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投资和推广生态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并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景观进行旅游开发,同时设立公共设施和服务,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这些项目不仅创造就业机会,还鼓励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最后,旅游业界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
各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从业者、非政府组织和游客,应该加强对话和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旅游发展的策略和计划。
自己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自己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强调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以及提供深度的教育和文化体验。
它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注重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1、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这意味着在开发和运营旅游活动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这包括限制游客数量,防止环境污染,以及采取适当的垃圾处理和资源管理措施。
2、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
3、当地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应当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让当地人从旅游活动中获益,同时也有机会参与到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决策中。
这不仅可以增强当地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4、教育和文化体验
生态旅游应当提供深度的教育和文化体验,让游客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这可以通过导游讲解、互动活动、工作坊等形式实现,帮助游客提高环保意识,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
5、责任和道德行为
生态旅游强调对环境和社区的责任和道德行为。
游客和旅游业从业者都应当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遵守当地的法律和规定,采取负责任的旅游行为。
同时,也应当倡导绿色旅游,鼓励游客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和住宿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已经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们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这种注重与自然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不仅能够提供美妙的体验,还能帮助保护环境。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旅游方式。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强调与自然互动的体验,同时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生态旅游能够帮助保护自然环境。
许多景区和自然保护区都建立了旅游管理制度,限制游客数量和行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例如,一些海洋保护区限制游客进行潜水和浮潜的时间和地点,以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此外,生态旅游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使人们逐渐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的观念。
其次,生态旅游也对当地社区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许多生态旅游项目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这些项目通常会重视当地文化和传统,吸引游客了解当地文化,并购买当地产品和手工艺品。
通过生态旅游,当地社区能够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产业,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生态旅游对游客个人有深远的影响。
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宏伟。
许多研究表明,与自然互动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并激发创造力。
生态旅游鼓励人们走出城市,远离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重新与大自然进行联系。
这种与自然的互动不仅对个人有益,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然而,要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目标,还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游客也应增强环保意识,遵守旅游规定,不在自然保护区内乱丢垃圾或破坏生物栖息地。
生态旅游

黄石湖:是美国黄石公园内最大的内陆湖,海 拔2300多米,面积352㎞²,最深处达118米,它的唯 一出口是黄石河,它实际上是黄石活火山口的中心,
数量急增、粗放经营、低层次开发是这一时期旅游业发 展的主流。旅游活动及相关的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 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正是在这个生态意 识十分淡漠的阶段,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 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部、蒙大拿州南部和 爱达荷州东部三个州的交界处,总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但99 %的面积都没有开放,任其保持原生状态。主要目的是为野生 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观
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一 个存在,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成 为一一个整体。儒家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 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 人合一”的思想。《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 定了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后世儒家进一步发 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 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
黄石国家公园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旅游区,每年到访游客 达200万人次。它以保护原生生态环境为前提,适度地开展旅游 活动,并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黄 石国家公园的建成和开放开创了现代生态旅游的先河。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

提高文化素养
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和体验 不同的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 养和审美水平。
生态旅游的环境价值
保护自然环境
01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
提高环保意识
02
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自然环境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高他们
的环保意识。
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生态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的特点
保护优先
生态旅游强调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必须优先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 遗产,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强调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受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当地 居民成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
境的协调发展。
03
生态旅游的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资源
包括山水、森林、湖泊、海洋等自然 景观,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 和美学价值,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吸引 力。
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游客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和探索动植 物的生态习性,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 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人文生态资源
游客管理问题
生态旅游需要有效的游客管理 措施,以减少游客对环境的影 响,并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 度。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性问题
生态旅游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生态旅游的对策
强化环境监测与评估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 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 生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积极推广可持 续发展理念,提高游客和当地社 区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的理念与实践

生态旅游的理念与实践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旅游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人们心中的旅游渐渐不再只是为了满足对美景、异域风情等而发生变化,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新型旅游理念,更多的人开始注重旅游过程中的环保、可持续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态旅游的理念与实践。
一、生态旅游理念1. 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修复和维持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旅游方式。
它强调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因此会在旅游计划中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
2. 生态旅游原则(1)保护环境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旅游活动应该是环保友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避免破坏景点的天然生态环境。
(2)合理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满足当地居民的发展需要、季节旅游高峰和旅游安全等问题,避免国内外游客的高度集中并形成人海行动,打造一个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治理系统。
(3)保护文化生态旅游不仅要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还要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文化现象。
旅游的发展应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不能让旅游活动对本土文化造成破坏。
(4)善待当地人保护环境、文化和居民共同存在。
在旅游活动中,要友善、礼貌、尊敬和欣赏当地居民,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生态旅游实践1. 全生命旅游全生命旅游可以帮助旅游者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通过观察自然界,可以了解环保、生态保护等知识,以及当地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等信息。
2. 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注重环保的旅游方式。
它强调减少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采取公共交通工具、预订低能耗酒店、骑自行车和步行等方式来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3. 社区旅游社区旅游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旅游方式。
它强调保持当地的真实性和文化,让旅游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地的生活,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同时也可以关注当地的人民基础,并支持当地民间的绿色经济。
名词解释生态旅游学的概念

名词解释生态旅游学的概念生态旅游学是一门研究生态旅游现象的学科,它结合了旅游和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致力于探索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增加,生态旅游学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生态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由各种生物体和非生物体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
在生态旅游学中,生态系统是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和破坏。
其次,生态旅游学还涉及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和增进未来世代的需求。
在旅游业中,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文化和社区,并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机会。
生态旅游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文化冲突。
生态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了解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并提出改进和保护的建议。
生态旅游学的实践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规划、管理和市场营销等。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要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文化相协调。
管理方面,要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市场营销方面,则要将生态旅游的理念和价值传递给游客,吸引他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学的意义在于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行动。
通过研究和实践,生态旅游学为如何在旅游活动中保护环境、促进社区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指导。
同时,生态旅游学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鼓励人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尽管生态旅游学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生态旅游学需要与各个相关学科进行合作,例如生态学、旅游管理学、社会学等,以实现跨学科的研究和综合解决方案。
生态旅游

还有,一些地方对是否适宜进行生态游缺乏精心周密的科学考证,盲目开发,将一些原本不具备条件的区域强行建设成所谓的生态旅游区,其结果事与愿违,不但劳民伤财,更使林木、水源、植被、物种等遭受严重破坏。看来,“名不副实”的生态旅游危害实在大。
其实,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这对于经营者来说,必须遵循“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对景区要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应禁止任何活动,缓冲区只允许进入从事研究观测活动,只有实验区才可允许从事旅游等活动;同时,要科学确定、严格控制生态旅游容量,把游客数量确定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游客而言,参加生态旅游,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见到鸟虫鱼兽不要去打扰,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悯物,并通过摄影、写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和审美自然,不要随便丢弃果皮、塑料袋等杂物,不要攀登和折摘树木,不要污染水源,做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生态旅游概述.ppt

本章讨论 内容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 生态旅游的特征与类型 生态旅游的原则与标准 生态旅游的作用与影响 生态旅游与相关旅游的关系
2021/8/24
讨论
一、什么叫生态旅游
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种说法。 依据内容,生态旅游概念大致可分为三大旅在游空概间念上从甲地
环保观光车、环保厕所、吸烟区等)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参与景区各项旅游服务、出租民 族服装、出售民族旅游商品等
2021/8/24
分析
3、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开发理念
——坚持保护与开发“双赢”,实现生态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建立了园林防火监控系统,制定了森林防火扑救预警方案,成立了防
—火设—指施关挥设闭部备(沟、,1内专坚)所职持坚有消对持宾防居绝馆队民色,、进在巡 行建景山 护筑区队 林外、 防规义 火划务 救建灭 火设火 教了防 育“火 ,九保 坚寨护 持沟站 对民;游俗投人文入进化巨行村资“”配入(置沟晚消须上防知娱” 乐的卫妥续—还(面全控同宣使与—学真打—活 生 和 善 旅—制时—此且九测正建,传8造—5—动活经地游,还浓从举减寨算体设 修 (—.世5率)保营处政自配郁开2走少沟,现了 建 如界%0的((((先,障服理策动置的在了创九了沟 沟通0生1植在实,务了。2345更了国尘造寨九内格内藏了年态))))被景施人工“换8际埃了沟寨游调不羌以旅7覆月辆开强护保区游均作保保客与许前和的人2民石游5盖后环内客不,景辟化林景洁列游最转景吸年“族油精率,保引“低实”用)人大换观烟绿排防富建无液保品。九型进沟于现与袋。活容中 一 ,筑森化护的色污火民寨车内了“6“,同 动 量心 致 违特至林气胆0通治放沟载游 居 富0智排时 对 为和 的 反色上火为略元在式道污在、 民 民能泄景 海入 木 者。1”灾燃和/2全流沟 由 ”首型物月区 子沟 质 罚且的的料气0国动外 农 的全通,位的处 观 款在佳开6的魄000率厕住 牧 关自过同影造的 景绿绩。发多 2人0先所” 型 系动自时响生 亭型,理色公0/元实日。; 向 ,免动还。态 和至和念观里“ 九 保以施实。每 旅 落水打安广 木体今,光道九 寨 护上现九“年 游 实冲包排场 桥量还显车路寨 人 生了)寨限拨 环 了环后了。 、上保示,上归 辛 态上等量沟专 保 社保,6站,持了并,来 勤 资厕一坚旅0款 经 区型运道与着九实铺0自不 呵 源系决游营 居8多生行,自寨行设60动看护的列3按”服民名0态景实然人统了.多化水环有措5此策务参居厕区行环民一“%万,”境力施环的略型与民所外人境发循黑元厕、见的境森。角生从—”进车高展环色作所全证深容林根色态事—行分度现载化,为管入力。量覆据转管保处流和代客”采景理落指盖规换理护理。谐旅游柏用区人实标,的率划、。安,游览油电居性,,可科环、路子民持 化,粪便(处6理)机限械量化。旅沟游内仅保留一个餐厅,供游人午餐,有效地控制和治
生态旅游

1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态旅游是指“一切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游览、度假等活动”; 狭义的生态旅游具有严格意义, 它是指“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旅游”[1]. 一般来讲, 我们通常所指的生态旅游是狭义上的生态旅游, 是一种发生在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的自然地区及与之相伴的文化遗产地和传统社区的非大众化的特殊旅游.1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机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 生态旅游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到了25 %~ 30 % , 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 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良好, 2002 年旅游人数达2 000 万, 收入近5.2亿元人民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2 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高潮,1 生态旅游开发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其法制化、规范化相对滞后, 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还有待完善. 开发者往往只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出发, 重利益、轻保护, 盲目开发, 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生态”泛化和滥用的现象. 而且, 目前开发生态旅游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 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 旅游项目和设施建设的环境评价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及技术指标等都是空白[6].3. 4. 2 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行经验的增加, 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 他们更倾向于参与性强和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 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就需要不断创新, 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更丰富的旅游产品. 一般来讲,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层次即游览观光; 提高层次即娱乐、购物和专门层次即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7]. 目前, 八里沟景区旅游发展仍停留在基础接待阶段,缺乏深层的旅游产品和娱乐休闲项目, 面临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3. 4. 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挑战生态旅游资源是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 同时, 生态旅游对游客的素质和环境保护观念要求很高. 在景区, 存在着当地居民不了解生态旅游, 甚至损害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和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对资源和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的行为. 景区成立后, 游客的大量引入, 尤其是当游客的容量超过了景区的环境容量时,将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产生极大的破坏. 八里沟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 同样面临着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威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往往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 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地区. 为此, 需要从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出发, 注意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 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风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 科学规划旅游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加强旅游教育和管理, 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
生态旅游

2、重视旅游容量
• 一个生态旅行团在哥 斯达黎加多为10-20个 人,很少看到大巴上 下来大批游客的情形。 这限制了对自然的扰 动,也保证了游客能 静心欣赏,充分体验 自然。
3、保护当地人的利益
当地居民对家园了解热爱
通过培训参加做导游
获得收入
更加热爱保护家园
4、教育意义
• 雨林中的导游 • 国家生物多样性 研究所
1)欧美国家 • a: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 b:英、法、德:提出“森林向全民开放”。 • c:西班牙的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 点。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案例
一万多年前,黄石公园原是印地安人的狩猎区,1807年, 随著路易斯与克拉克探险队的远征及第一位进入黄石公园的白人 约翰〃寇特的探勘,黄石公园才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直到1872 年,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黄石国家公园成 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如今,黄石公园地处美国西部爱 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处的熔岩高原上,总面积8,987 平方公里。公园自然景观有以石灰石台阶为主的热台阶、大峡谷、 瀑布、湖光山色、间歇喷泉与温泉等。黄石公园内栖息着60种哺 乳动物,12种鱼,6种爬行动物,4种两栖类动物,以及100多种蝴 蝶和300多种鸟。其中不乏世界珍稀动物北美野牛、灰狼、棕熊、 驼鹿、麋鹿、巨角岩羊、羚羊等。由于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长 达100多年的旅游历史中众多特许经营商加盟园内,每年约有300 万游客到公园旅游,有1/3的美国人一生中至少黄石公园一次,如 今黄石公园已经成为旅游者的天堂。
三、我国生态旅游开发
(一)我国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 代表。 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 海湖等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 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 等为代表。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述
自学&思考
1、生态旅游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的?
2、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 3、生态旅游的内涵是什么? 4、生态旅游的特点有哪些?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 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 旅游活动,它既不同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也有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 展起来的。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旅游者的主动性与否决定着旅游行为的进行。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
旅游方式。
传统旅游在促进经济增长
新华网长沙6月30日电.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峰峰秀丽。 记者近日重游此山时却发现,这里有3个山峰被人为地削了 “脑袋”,峰顶树林被砍,取而代之的是宾馆、店铺等人工 建筑,特别是南天门等核心景区内兴建的40多座宾馆、店 铺等建筑物,使优美的景区几乎成了嘈杂的闹市,与“五岳 独秀”的美誉很不相称。目前山上景区拥有50个床位以上 的宾馆上十个,大大小小的楼堂馆所40多个,面积近2万 平方米;此外,景区还有民房建筑2万平方米。这些宾馆大 多数是擅自改变用地性质,违法违规改建、扩建而成。 景区内楼堂馆所林立,对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记者在微园宾馆外看到,大堆垃圾随意堆放在门外。不远处 就是著名的景点皇帝岩。南天门商业一条街上,46个门面 的生活污水未经任意处理,直排到屋后的景区。一名店主说, 不仅污水乱排,而且粪便也直接流到山上。原本清澈的山泉 变黑了,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也受到了破坏。衡山山体多为花 岗岩结构,地表仅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土层,一旦在山上乱建 楼堂馆所,山体就会遭到很大破坏。去年7月,因山体被破 坏,在大雨冲刷下,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造成了2 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山前一条溪流的河床几乎被冲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湿地
森林 海洋
荒漠
淡水
草原
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
天山雪岭云杉林
荔波喀斯特森林 (贵州)
尖峰岭热带雨林 (海南)
蜀南竹海 (四川)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 海滨
三亚
2.湖泊
长白山天池
3. 温泉
4. 河流
长江
黄石公园温泉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1.北极地区
2. 南极地区
3. 山岳冰川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总面 积有300平方公里,它是1993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的,是我 国亚热带绿阔叶林中心地带,这里大片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 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广东被称为岭南,即五 岭以南,南岭是我国著名的 山系之一。南岭又是长江与 珠江的分水岭,华中与华南 气候的分界线。南岭山脉的 许多特有而珍稀的动植物, 都是以这里为源中心和分化 中心。物种非常丰富,因此 它是地球北回归线上遗留的 绿洲。
广东第一峰石坑崆冰挂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最高的地方海拨 高度相差1700米,由于海拨高度的变化 ,植物生长随地理环境变化呈带状垂直 分布,海拨800米以下为典型低山常绿 阔叶林,马尾松与阔叶树混合林,以及 杉木人工林,海拨800-1500米为中山常 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并分布有广东松 、长苞铁杉、福建柏为主的亚热带优良 树种的中山针叶混合林。
1. 植物园
2.野生动物园
华南植物园
肯尼亚国家动物园
3. 世界园艺博览园
4. 自然博物馆
禄丰恐龙博物馆
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1.中华五岳: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 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东岳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五岳之首 ,主峰海拔1545米,台阶6600级。 古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活 动,秦始皇、秦二始、汉武帝、 章 帝、安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 宗、宋真宗、清康熙帝、干隆帝等 十二个帝王、帝后曾到过泰山。据 说汉武帝7次到泰山,乾隆10次到 泰山。泰山自远古起就有封禅活动 。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 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 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能够产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综合 效益的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生态旅游资源认识误区 (1)生态旅游资源就是“自然景物” (2)生态旅游就是到保护区旅游 (3)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森林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不等同于自然景观和森林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也不仅仅去保护区旅游
天南第一猿人
北京看墙头
北京看墙头, 西安看坟头, 广州看铺头, 张家界(桂林)看山头, 柳州看木头, 九寨看水头, 苏杭看丫头, 上海看人头, 南京看石头(雨花石), 山东看馒头。
张家界看山头
九寨看水头
上海看人头
茂陵 汉武帝陵墓修建时 间长达五十三年。 西安看坟头
金鞭溪
人文生态系统
农田 龙胜梯田
城市
水库
3. 渔区
长沙千龙湖全国钓鱼比赛
4. 农家
黄姚古镇
1. 田园风光
2. 牧场
云南元阳梯田
园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园林四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 体、植物等。
颐和园
1.中国园林:不求轴线
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 循, 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 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 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 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 人作,宛自天开"。
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 内,相传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 。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 境内,相传是普贤菩萨道场。
四川峨眉山
浙江普陀山
浙江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 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 中的一个小岛 。相传是观音菩 萨道场
安徽九华山
安徽九华山:位于安徽省 池州市境内 ,相传地藏菩 萨道场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 • • •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云南省丽江玉龙雪山架设3条索道,每条索道都伸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每 小时单向运送客流量达426人。专家分析,这些索道的建设和运营,导致大 量游人涌入,使亘古冰川遭到破坏,部分冰川开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 花卉被游客践踏、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当年规划时还存在的 珍稀动物,现在已难觅踪迹。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南坪县。是白水江上游白河 南岸一条大支沟。海拔在2000米以 上,森林面积占42%,沟内原有九 个藏族村寨,故名九寨沟。原为林 区,在崇山峻岭中,自然风光极其 优美,分布有108个湖泊,各湖之间 多飞瀑,如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 ,气势磅礴。有大熊猫、金丝猴、 扭角羚等珍贵动物。是大熊猫、金 丝猴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三.生态旅游资源
(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 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 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 表现:(1)全球变暖导致世界各地冰川的溶化引起海平 面的上升,灾害性气候 • (2)臭氧层破坏 • (3)酸雨肆虐:“空中杀手”,是因其危害植物、残杀 鱼类、腐蚀金属并直接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水体污染 • (4)荒漠化扩展 • • 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定义及内容
• • • • 分类: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定义: 内容:地文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生物生态旅游资源 •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 定义: • 内容: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人造文化型生 态旅游资源
(二)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 崇尚自然,向往绿色,返璞归真,闲云野 鹤式生活 • 不同层次的旅游者都趋向自然生态,环保 之旅
(三)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 的旅游方式。 • 无烟工业的误导——肆意破坏 • 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盲目发展 • 非耗竭性的误导——人满为患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山 县,主峰祝融峰,海拔 1512米,主要景点有南岳 庙、黄庭观、九仙观、祝 融殿等。南岳衡山在五岳 中是最美的,在五岳中处 在最南边,所以一年四季 景色都非常秀丽,因此人 们常说“南岳独秀”。
西岳华山
西岳华山:位于距西安市一 百余公里的华阴市城南,海 拔1997米,以险峻著称。 有五峰,朝阳(东峰)、落雁( 南峰)、莲花(西峰)、五云( 北峰)、玉女(中峰)。因东南 西三面是悬崖峭壁,只有柱 峰顶向北倾斜打开了登华山 的道路,所以有“自古华山 一条路”的说法。
江西龙虎山
江西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 潭市西南20公里。传说神灵 曾派张陵及弟子来此炼丹。
湖北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 口市境内,属大巴山东段分支 ,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修仙得 道飞升之地。
安徽齐云山
安徽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城西15 公里处岩前镇 ,明代嘉靖和万历 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 真人祖师三代奉旨驻留齐云山, 建醮祈祷、完 善道规、修建道院 ,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 活动中心 。
黄龙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 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 ”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 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 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怒 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占我国 云南三江并流 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 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 动物种数。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 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 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 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 级保护植物,2003年列入《世界 自然遗产名录》。
• • • •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云南省丽江玉龙雪山架设3条索道,每条索道都伸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每 小时单向运送客流量达426人。专家分析,这些索道的建设和运营,导致大 量游人涌入,使亘古冰川遭到破坏,部分冰川开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 花卉被游客践踏、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当年规划时还存在的 珍稀动物,现在已难觅踪迹。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包括卧龙、 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 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 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 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 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 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 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曾被自然保护国际选定为全球25 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 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 态区之一。2006年7月作为世界自 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皇家园林:比私家园 林更肃穆,宏大,比 较注意园林中建筑的 式样和布置得格局; 造园的思想路线:皇 家追求长生不老,国 泰民安(一池三山, 五海)。
承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追求个性的解 放,寄情;清雅,自然, 随意。
苏州留园
拙政园
2. 西方园林:追求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
法国凡尔赛宫
意大利台地园
科普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南岭的地貌结构比较特别,山下是贫脊的石灰地貌 ,山上是肥沃的花岗岩地质,而且在花岗岩里面包含有 石英岩层等10几种岩层地质。 在上山的途中你看会到形色各异的瀑布,整个瀑布 群全长2300米,行程大约一个半小时,沿途经过原始林 ,以及八个大小不相同各有特色的瀑布群。 南岭上还有广东省最高峰1902米的石坑崆以及被人 们称作“小黄山”的美景。
喀斯特风光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石灰 岩发育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