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宏观课件 第十四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宏观课件 第十四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3c52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8.png)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Yi h(Pi P e ) Yi*
Pe Pˆ b(Pi Pˆ)
Yi h(Pi [Pˆ b(Pi Pˆ]} Yi* 即:
Yi h(1 b)(Pi Pˆ)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受到来自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批 判。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领袖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和明尼
苏达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在他们1981年出版的著作《理性预期和计
量经济实践》一书中包括了许多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根本性贡
献。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厂商在决定产品时如何 获得有关其他商品价格变 动的信息?
——用对P的期望值Pe来 代替未来的真实价格。 ——如何确定未来的价 格期望值?
Yi h(Pi P) Yi*
Yi h(Pi P e )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确定未来的价格期望值
极端情况:厂商非常无知,把自己观 察到的价格变动作为所有其他商品价格 变动,并且变动幅度相等,这样Pi等于 Pe 。
事实不会如此,因为如果这样,经济 波动就不会产生。GDP就不会背离潜在 GDP。
事实上,人们会对价格进行预测。
Yi h(Pi P) Yi* Yi h(Pi P e ) Yi* Pe Pˆ b(Pi Pˆ)
Pi=P P’’i
如果整个经济的潜在产出量是Y*,那么 第i个厂商的最佳产出量就是Y*/N,记作Y*i。 再假定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i,一旦我们把 一个微观厂商的供给从整个供给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dbeff1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6.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派别,与传统经济学相比,更加注重市场自由和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政策主张通常涉及四个方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接下来,本文将就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进行详细探讨。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关键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的货币紧缩或货币扩张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并保持经济稳定。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中央银行应享有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减少政治干预的风险。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财政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实施适度的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应避免财政过度扩张以免引发通货膨胀。
三、供给政策供给政策是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削减行政限制和鼓励市场竞争等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率,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改善教育和培训体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四、净出口政策净出口政策是指通过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鼓励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跨国经济合作和资金流动。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汇率政策,以确保货币兑换率的稳定,从而帮助促进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涵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f46fe87cd184254a3535cc.png)
二、市场连续出清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市场连续出清。在最 作者信初息的:时候,这个假设认为,在每一个时点上,产品市场和劳动
市场都是出清的。 这个假说是备受争议的。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
和价格调整缓慢,市场可能无法出清,从而,经济处于一种持 续的不均衡状态。同时新凯恩斯主义提供了一系列的微观机制 来说明为什么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劳动市 场。
思考与练习
1.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假设政府支出暂时增加,请说明均衡效果。可以用政府支出的波动 来解释经济周期吗?也就是说,当受1到政府支出的暂时冲击时,该模型能否解释关键经济周 作期者事信实息?:请详细说明。 2.假设政府支出的暂时增加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永久性提高。这种暂时性冲击的永久性效果 肯呢个来自政府支出改善了基础设施并提高了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证明这种对政府支出的暂时 性冲击可能导致与关键事实相一致的经济周期波动,并说明结果。 3.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假设企业受到乐观情绪的感染,她们期望将来全要素生产率会更高。 a.确定其均衡 b.如果这种乐观情绪和悲伤情绪导致GDP波动,该模型是否可以解释关键的经济周期事实? c.假设面对乐观情绪,货币当局希望稳定价格水平。他应该做什么?请详细解释、 4.假设有一场自然灾害摧毁了部分资本。中央银行的目标是稳定价格水平。鉴于这一目标,中 央银行应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5.假设中央银行观察到实际GDP 下降。如果央行认为GDP因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而下降,并且真 实经济周期理论正确,他竟如何应对?
人们会将单个市场的价格变动基本上都归为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很 大规模的改变产量。这就是卢卡斯供给曲线的含义。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2da06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9.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价格为核心,通过供需关系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体系。
它在20世纪初期得以兴起,并成为了经济学的主流思想,对现代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对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
它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认为经济周期和失业率等宏观经济现象是暂时的,可以通过市场机制逐渐恢复到均衡状态。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一些新的经济现象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如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等。
发展历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的经济学家如费雪、卡普兰等开始宏观经济现象,并尝试将微观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通论》的思想,强调政府干预对于经济的必要性。
此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两个主要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认为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的变化引起的。
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导致的。
研究方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理论分析主要采用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AS-AD模型等,来分析经济周期、失业率、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实证研究则通过收集和整理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检验宏观经济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案例分析则针对具体的宏观经济事件,运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深入剖析,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优点在于其理论基础扎实,逻辑严谨,可以较为准确地解释一些宏观经济现象。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9-第八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9-第八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fc9cba46e45c3b3567ec8bfa.png)
四、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一)理性预期学派对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初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 论分析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的:一是经济行为当事人都是寻求 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二是市场会趋向供求均衡。这种理论 的最大缺陷是认为资源始终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绝不会有 持续的大量的短缺和失业。显然,这样的经济学是不能解释经 济周期问题的。 卢卡斯在1977年《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和1978年《失业政策》 等文章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经济周期问题的看法,明确 地提出他的经济周期理论。
二、预期与理性预期
所谓 理性预期 ,“它假定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 一切有关的、可以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 理”。 在这一基础上,经济主体对经济变化的预期是有充分 根据的和明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且不会轻 易为经济主体所改变的。
穆思指出: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它们与 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 ‘合理的’预期”。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代表人物巴罗、基 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泰勒等。 主要贡献: (1)提出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 (2)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3)创立应用宏观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泰勒的专业知识和学术领域主要为宏观经济、货币经济学和国 际经济学。他对现代货币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为中央银行和世界 各地的金融市场分析奠定了基础。他在1993年所提出的货币政 策规则“泰勒规则”,已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所 奉行,其后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也主要是对其理论的发展,或 是致力于参数的选取方面。该规则的核心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 (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宏观经济的当期数据,来定量 地预期该国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行动的模型。从投资实务的角 度而言,泰勒规则被广泛用于利率期货等投资的分析中。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ddd49151e79b89680226b6.png)
–一般正式接受新古典主义理论都从没有货币的单一经济—— “鲁宾逊模型”入手,在讲清储蓄和消费关系后,再引入卡斯库普曼模型,以建立资本积累,消费与生产的动态关系,然后 再引入劳动力市场模型,最后研究与货币市场相互作用的关 系——货币交易模型。
14.4 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
•新古典宏观的理论
–新古典宏观存在严重的不足:
e
–得到:
–目前的价格是过去价格的函数,也就是说价格是一个时间上 自相关的序列。不仅目前的价格受过去的价格的影响,而且当 前的产出水平Y也受过去的价格的影响。 –上式基本反映了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假设:价格粘性和总需求 确定总产出。
14.4 新古典宏观与析经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入手,整个理论建立 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
• 一个命题
–政策无效命题: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 相一致时,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
• 两个启示
–两个启示:一是预料中的政策与预料外的政策,其效 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二是如果政策制定者不知道公众 对其决策的预期,则也就无法知道政策实施的后果。
• 两点建议
–建议二
• 由于人们的主观期望会对经济活动的后果产生客观 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一点来实现一些经济目标。
• 例如:如果一个经济的通货膨胀率太高的话,就可 以宣布要减少货币供应量,从卢卡斯供应方程我们 可以看到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就会马上期望通胀 率要下降,从而改变其价格期望值。
14.4 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
一、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 卢卡斯判据的总结
“当政策发生变动时,人们的预期也会变动,由 于预期影响经济行为,而行为的变化会使经济 模型中的各种关系(系数)发生变化,从而使 得根据这种经济模型制定的经济政策失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dad47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e.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0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b2604cfe4733687e21aab4.png)
第七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产生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主要代表人物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主义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利用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大规模的批判。
鉴于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彻底同凯恩斯主义决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卢卡斯于1972年发表《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率先将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等人在货币主义的旗帜下,以理性预期为分析工具,重新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一般价格水平、就业与产量决定的理论,强调经济体系的自我调节机制,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逐渐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
但在当时,理性预期学派被看作是货币主义的分支,是一种激进的货币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学派有广泛的发展,在经济学领域开始了理性预期革命。
1985年,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12版中,用理性预期学说重新撰写了宏观经济学,并将理性预期学派正式列入主要经济学流派之中。
《经济学》第12版的出版,标志着理性预期学派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学流派的产生。
理性预期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重要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名称已不足以体现该学派的全部特色。
另外这些重要发展本质上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于是,西方学者称其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979年,萨金特在其《宏观经济理论》著作中,曾将他们的理论称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或NCM).于是一些学者就借用这个名称,简称其为“新古典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由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与理性预期学派大体相同,有的经济学家仍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称为理性预期学派。
2.主要代表人物(1)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1937—)罗伯特·卢卡斯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d2f9e80f61fb7360a4c655b.png)
(二)周期波动与一般价格变化
1、相对价格波动影响经济人行为,不影响经济总量;
在经济中,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消费偏好引起相对价格的变 化,对单个经济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新技术的引入导致新产 品或生产成本的下降,社会资源会从其他产品的生产中转移 到该产品的生产中来。但是技术和消费偏好可能被市场之间 的相互作用抵消,因此,相对价格的波动不影响经济总量的 波动。
本章主要内容
1、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产生的背景和 主要特色; 2、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 4、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主张; 5、正确评价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重点及难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周期理论、 政策无效性主张
第一节 概述
(三)经济波动的根源是货币供给
经济周期波动的是经济人不完全信息下对一般价格水 平作出错误判断的结果,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是 货币冲击,即波动的根源是货币数量的意外变化。
在长期中,由于人们能够获得完全信息,货币冲击的影 响消失,经济恢复到自然率的增长路径。因此,任何稳定 经济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货币主义
在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在短期内,总需求影响产出,但影 响总需求变化的不是投资,而是货币数量的意外变化和经济人调 整未预期到的货币冲击需要时间,导致总需求在短期内不稳定, 从而引起经济波动。
主要分歧:波动根源
与其他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不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提出了经济周期的预期决定论。但由于其自身内部对经济 周期起因的不同解释又分为两派,即所谓的货币经济周期 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前者以卢卡斯和巴罗为代表, 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需求变化,影响经济周期性的因 素是外生的;后者以Kyland、Prescott、lang、Plosser为代 表,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供给,产出波动是持久的,影 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外生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678455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3.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试图将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与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个人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私有化是保护个人利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私有化,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自由和更大的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能力。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挥其调节作用。
2. 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国家干预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然平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浪费。
相反,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3. 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自由化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通过贸易自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金融自由化,可以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推动经济自由化进程,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保护个人利益、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化等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ea275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f.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干预的经济学派。
以下是一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政策层面上的建议:
1. 建立稳定的货币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稳定的货币政策,保持低通胀和稳定的汇率。
政府应该确保货币供应量和需求相匹配,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 减少政府支出和债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限制政府开支和债务,以避免财政赤字和国债累积。
政府应该寻求减税和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以促进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3. 促进自由贸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开放的国际贸易,认为自由贸易有助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增长。
政府应该积极寻求自由贸易协议和减少贸易壁垒,以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
4. 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权利,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法律制度和执法力度,确保私有财产得到合理的保护。
5. 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
6. 改善市场机制和竞争环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消除扭曲市场机制和不正当竞争。
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法规和减少垄断行
为,促进良性的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7.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政府应该提供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政策,包括减税、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基金的设立。
这些是基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建议,在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fa71f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1.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引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出发,研究整个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对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
历史回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陷入经济大萧条。
曼昆(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体长期存在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的问题。
然而,凯恩斯经济学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引发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个体理性行为、均衡价格的存在等。
与凯恩斯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动实现均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包括一般均衡模型、增长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这些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的变量和假设,分别研究了市场均衡、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等问题。
•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研究了资源配置和市场清算的问题,通过考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行为,分析了市场均衡价格的存在和唯一性。
•增长模型:增长模型主要关注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该模型通过引入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变量,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动力。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随机冲击和时间因素,用于研究经济波动和经济政策的效果。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意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以下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一些重要意义:1. 政策效果评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可以用来评估特定经济政策的效果,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通过模型模拟和分析,可以预测政策的影响,并找到达到特定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
2. 市场失灵的研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研究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外部性、公共产品等问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动态一般均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动态一般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108710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6.png)
• 国际投资政策应该考虑长期效果与短期影响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增长与发展政策中的应用与启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增长政策中的应用与启示
• 经济增长政策应该关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 经济增长政策应该考虑长期效果与短期影响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政策中的应用与启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 财政政策效果评估
• 经济增长与发展政策分析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中的挑战
• 数据质量与可靠性的问题
• 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的误差
• 宏观经济政策的多重均衡问题
02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思想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起源
03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模型设定
• 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
•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模型
• 单部门模型与多部门模型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 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
•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
• 货币政策规则的长期效果与短期影响
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在财政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DOCS SMART CREATE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动态一般均衡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基本概念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 个体行为最大化原则
• 市场均衡分析
• 价格与数量的调整机制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fa7eb86529647d26285226.png)
在解释政府政策为什么会 失败时,理性预期学派喜 欢用林肯的一句名言:
你或许能永远地欺骗一些人或 能一时地欺骗所有的人,但你 却不能永远地欺骗所有的人。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论点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根
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作出预 期,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依据的。市场会发生一些偶然 情况,成为干扰因素,但可以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因 此可以选出最小风险的方案,以预防不利后果的侵害。例 如在确定房租、债券利息、议定工资、规定供给价格时, 都可把未来价格波动估计进去,订得高一些,以防止因通 货膨胀而降低收入。同时,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反应不 如公众那样灵活及时,所以政府的决策不可能象个人决策 那样灵活,因此政府任何一项稳定经济的措施,都会被公 众的理性预期所抵消,成为无效措施。甚至政府拟要实行 的政策,其意向很快被公众猜透而采取防卫措施,迫使政 府放弃实行。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 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要保持经济稳定,就应听任市场经 济的自动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所以,一般认 为理性预期学派是比货币主义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努力,使萨金特从一个逃 避数学的经济学学生成为一个在经济研究中自 如使用很多高深的数学工具的经济学家!他的 治学风格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许多学 生数学功底都很强,比如他早年指导的博士生、 现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拉尔斯汉森 (Lars Hansen)。
很多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子都知道拉尔斯汉森 的数学很强,但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恐怕说不 上来。据说他当年在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攻读 经济学博士时,也辅修数学系博士班的大部分 课程,他在数学系积累的学分足以使他申请数 学系博士学位,以至于有人说他和数学系博士 的唯一区别,是他只是最后没做一篇数学博士 论文而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5c2cfe448bd63186bdebbc6e.png)
图形推导Lucas总供给曲线(3)
(2)现设物价上升到P1(P1=2P0),工人对现行总体 物价上升的信息不知道,仍按原来的预期Pe决定劳动的 供给,而厂商按现行的总体价格P1决定劳动的需求,由 于P1>P0= Pe ,实际工资W0/ P 1下降,厂商愿意雇佣 更多的工人,Nd曲线右移至Nd( W0/ P1 ),均衡就 业量N1生产的产出为Y1,在D图得到B点。
(3)同理,当实际价格下降,工人的预期价格不变时, 可推导到另一点C。
连接A、B、C得到一条曲线,即Lucas 供给曲线。 当预期价格变动,可得到另一条Lucas 供给曲线
16
Y
Y=f(N)
Y
45
YF
N
NF
P
Ns P1
Y B
LAS
W0/P0
P0
A
W0/P2
P2
C
Nd(W0/P0)
Y
N2 NF N1
14
图形推导Lucas总供给曲线(2)
(1)设初始货币工资为W0,实际总体物价水平为 P0,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为Pe,且P0= Pe, 工人按预期价格Pe形成对劳动的供给Ns ( W0/ Pe ),厂商按P0形成对劳动的需求 Nd( W0/ P0 ),实际工资 W0/ P0= W0/ Pe恰使愿意工作的人都找到工作,即实现了充 分就业,就业量NF所能生产的产出为YF ,在D 图上得到 P0与YF相对应的A点。
3)如果经济变量的理性预期值与实际发生的数值不一致, 那么这种预测误差只能来自t 期无法预期的在 t+1发生 的随机干扰ε,所以预期误差只能是随机的、不可改 善的。
7
第二节 Lucas的货币周期理论
该理论由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AD函数和一 个被称为意外供给的Lucas总供给函数构成。
第七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ff9d0be65ce05087632138c.png)
• 事实上,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经济当 事人提取正确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他们 的判断很可能出错,从而把一般物价水平 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混淆,结果使 产出和就业偏离了自然率水平。但由于人 们形成了理性预期,这种偏离很快就会得 到纠正,即使在短期内经济也处于其均衡 水平上。
• 意外的总需求冲击(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的意外 变动造成)将引起市场价格的意外变化,这将对 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造成价格预期误差(不完全信 息假说),从而引起厂商和工人对产品和劳动供 给的调整(跨期替代假说),这将造成经济总量 的波动,即产量和就业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自 然率假说)。一旦经济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预期 误差将迅速调整产品与劳动的供给(理性预期假 说),由于价格与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市场持续 出清假说),产量与就业将会迅速恢复到其长期 均衡水平。 • 在这种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总量受到的需求冲 击被认为主要源于没有预见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 因此它也被称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所 包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无效论。
• 三、货币意外冲击模型、 • 当发生价格水平意外时,即当实际价格水平高 于预期值时,厂商和工人会把它当成是自己产 品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经济中产 品供给和就业量的上升。在没有价格水平意外 的情况下,经济将保持在它的自然水平上。
• 卢卡斯认为,经济中一般有两类干扰:一类是 由货币数量变化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 另一类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引起的相对价格水平的波动。很显然,在决定 增加或减少产量和劳动供给时,只有相对价格 的变动才是至关重要的。在人们预期到的情况 下,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和 就业,而只会影响其名义量,这就是“货币中 性”的含义。
• 卢卡斯根据货币周期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 国家出现的滞涨现象作出解释。 • 按照货币周期理论,如果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会观察到价格和产量的协同运动;如果冲击完全 是意料之内的,价格仍然会变,但产量不会变动。 假设冲击既有意料之外的成分又有意料之内的成 分,那么价格和产量都会上升,只是价格会上升 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内的情况下的幅度, 而失业率下降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幅度。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是不稳定的, 它取决于货币供给增加后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 成分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产生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主要代表人物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主义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利用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大规模的批判。
鉴于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彻底同凯恩斯主义决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卢卡斯于1972年发表《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率先将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等人在货币主义的旗帜下,以理性预期为分析工具,重新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一般价格水平、就业与产量决定的理论,强调经济体系的自我调节机制,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逐渐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
但在当时,理性预期学派被看作是货币主义的分支,是一种激进的货币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学派有广泛的发展,在经济学领域开始了理性预期革命。
1985年,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12版中,用理性预期学说重新撰写了宏观经济学,并将理性预期学派正式列入主要经济学流派之中。
《经济学》第12版的出版,标志着理性预期学派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学流派的产生。
理性预期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重要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名称已不足以体现该学派的全部特色。
另外这些重要发展本质上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于是,西方学者称其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979年,萨金特在其《宏观经济理论》著作中,曾将他们的理论称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或NCM).于是一些学者就借用这个名称,简称其为“新古典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由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与理性预期学派大体相同,有的经济学家仍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称为理性预期学派。
2.主要代表人物(1)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1937—)罗伯特·卢卡斯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1937年9月15日出生于华盛顿州的亚基马市,父亲是船厂的装配工,母亲是时装设计师。
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70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得到教授职位。
1975年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95年10月10日,由于:“他发展与应用了理性预期假说,并因此改变了宏观经济分析和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曾担任过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会长等职务。
卢卡斯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981),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学实践(1981,与托马斯·萨金特合著)。
重要论文有“预期和货币中性”、“对经济周期的理解”等。
罗伯特·卢卡斯虽然因发展和应用了理性预期假说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本人却未能“理性预期”到自己能够获得这一荣誉,而他的前妻芝加哥大学本科时的同学丽塔·莉莉·科恩(Rita Lilli Cohen)却预期到了这一点。
他们俩1959年结婚,1982年分居。
在1989年办理离婚手续时,丽塔提出若是卢卡斯在1995年年底之前获得诺奖,她应该分得全部奖金的一半。
当时卢卡斯认为自己获得诺奖的可能性极小,就漫不经心地答应了。
后来当丽塔按离婚合同拿走他的一半奖金时,卢卡斯后悔莫及,认为丽塔简直是个女巫。
(2)托马斯·萨金特(Thomas.J.Sargent ,1943—)托马斯·萨金特出生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964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文学学士,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
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他是卢卡斯的追随者,主张经济自由。
他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模型中的理性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学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
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宏观经济学》,与卢卡斯合著的《理性预期和经济计量实践》等。
(3)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1944—)罗伯特·巴罗出生于美国纽约,他于1965年获得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969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哲学博士。
曾在芝加哥大学、罗彻斯特大学任经济学教授,现在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主要研究宏观经济中的就业、货币和经济周期问题。
他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在西方经济学界有相当的影响。
他的代表性著作是《货币、就业与通货膨胀》(1976)、《现代周期理论》(1989)和《宏观经济学》(1993)。
(4)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1943—)、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芬恩·基德兰德出生在挪威,是挪威公民。
1973年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现在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校区的教授;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出生在纽约,1967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现在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研究员。
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因在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决定因素等问题的研究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共同获得2004年的130万美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明福德(Patrick Minford,194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利物浦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教授明福德,出生于英格兰,1964年获得牛津大学的文学士学位,1970年和1973年分别获得伦敦大学的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76年开始在利物浦大学任教。
在西方经济学界,他有“英国的卢卡斯”之称号。
其代表作为《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译本。
其他代表人物有尼尔·华莱士(Neil·Wallace)等。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发展阶段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所以从货币主义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是由于正统货币主义存在一定的缺陷:(1)适应性预期假说与理性人假定相矛盾在适应性预期中,人们仅仅根据过去的信息来进行预期,完全不考虑现在可能获得的其他信息。
此外,当预期的变量值与实际变量值不一致时,经济主体只能缓慢与部分地修正预期。
在适应性预期假说下,人们的预期会犯系统性的错误,而不能吃一堑长一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显然,适应性预期假说与理性人假定相矛盾。
根据适应性预期导出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从而意味着只要中央银行不断地增加货币供给量,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不断地右移,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就有持续的交替关系。
另外,正统凯恩斯主义也吸收了垂直的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使得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逐渐综合,模糊了两者的界限,大大减弱了货币主义对正统凯恩斯主义的攻击力。
(2)固定货币增长率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不一定能够稳定经济弗里德曼坚持货币需求函数相当稳定,因此,要求用固定货币增长率的单一货币规则来稳定经济。
然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衰退。
1980年的美国通胀率上升到13.4%,失业率达到8%。
1982年,通胀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失业率达到10%,形成了严重的滞胀局面(部分原因是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的国际石油价格由1978年的每桶14美元上升到34美元)。
如果货币需求函数本身不稳定,那么,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不一定能够稳定经济。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阶段,当时被称作理性预期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
该阶段的主要贡献是:将理性预期假说运用到宏观经济学研究之中(创新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的弹性价格和弹性工资假说引入宏观经济学;创立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命题。
(2)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罗、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和约翰·泰勒(John Taylor,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等。
他们在该阶段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创立了应用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3大假说理性预期假说、持续市场出清假说和总供给(自然率)假说构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尽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接受所有三个假说,然而持不同主张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也可能只支持其中一个或二个假说,而没有必要把三个假说统统接受。
一、理性预期假说1.三种非理性预期(1)静态预期(Statical Expectations )静态预期完全按照变量的过去值来预期变量的未来值,即使错误不断,也从不修正。
蛛网模型(见附录)中的预期就是这种预期。
其形式为:1-=t et P P (2)外推型预期或外插型预期(Extrapolative Expectations )外插型预期是指凯恩斯“通论”中的预期。
凯恩斯认为预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对于有些经济变量,是可以主观估算出其有关的概率分布的;但另一方面,另一些经济变量却根本无法通过计算形成预期。
例如投资决策,企业家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常常缺少估计投资盈利与否的客观基础,全凭过去的投资盈利情况与自己的主观预测或血气冲动(由生理与心理情况决定)行事。
其形式为:)(211----+=t t t et P P P P α 其中α的大小,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心情的乐观程度:假设从t -2期到t -1期价格上升了,乐观的人将预期这种上涨趋势持续下去,即1=α,悲观的人预期未来的价格会下降,即1-=α。
若0=α,就变成静态预期了。
外推型预期有以下特征:预期的形成缺少可靠的基础,易受情绪的支配;预期被看作是外生变量;预期不受有关经济变量与政策变量的影响。
(3)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指适应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主要根据某种变量的过去值来形成该变量未来的预期值。
如果预期不正确,即预期的变量值与实际变量值不一致,经济主体就会按照实际变量值与预期变量值的差额来逐渐地(不是一次性地)调整预期偏差。
以通货膨胀为例,对t+1期的适应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述公式来表示:)(1e tt e t e t P P P P -+=+α 在适应性预期中,人们只能随着价格的变动来滞后地调整对价格的预期。
是一种被动的后顾式预期。
由于适应性预期仅仅根据过去预测未来,因而只有在将来的情况同过去的情况相类似时,这种预期才可能是大致准确的。
但是将来的情况不一定与过去情况保持相似,而且经济政策本身也会加剧未来与过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