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与婚姻文化[优质PPT]
American Family Values美国家庭价值观PPT精选文档
• Belief in Christian-based values
• Opposition to some elements of feminism
• Opposition to abortion while actively supporting abstinence education
• Belief in adop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abortion
• A 2002 government survey found that 95% of adult Americans had had premarital sex. • The median age of first premarital sex has dropped in that time (1950s) from 20.4 to 17.6.
(Same-Sex Couples, SingleParent Housholds, Adoption of children by gay couples) • Acces to contraception and abortion • Living wage • Sex eduction • Social Programs • Financial Aid for familes
same-sex and polygamous long-term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single-parent families • Belief in a woman's right to abortion • Belief in Planned Parenthood programs that offer contraception • Belief in government-funded financial aid to families • Support for sex education in public schools • Belief in practicing and teaching tolerance, patience and understanding for alternative lifestyles • Belief in universal healthcare and family-friendly employment laws (maternity leave, personal leave, emergency family leave) • Support for freedom of religion
第五章 美国人的家庭和家庭婚姻观
(3)对社会的影响
①家庭功能社会化。家庭的一些传统功能逐渐消失, 但家庭的新功能“消费功能”加强了。 传统家庭至少发挥了经济、教育、保护、娱乐、宗 教、生育后代和家人间亲情等功能,但今日其中许 多功能 已经转移到了社会,被学校、警察和疗养 院等机构来完成。 ②犯罪问题。家庭背景与犯罪、虐待、玩忽职守、 吸毒成瘾等问题有密切关系。 ③照顾老龄人问题。单亲家庭及无子女家庭增多, 以及美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如何照顾老龄人这 一问题日益突出 。
(5)房地产业的发展
1970-1980年,美国人口增加2300万, 而新建住房就达到2000万套。 20世纪7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发展使住房条 件得到改善,年轻人离开父母另建他们自己 的新居成为可能;离婚的夫妇用卖掉的旧房 子的钱分户而居;老年人在丧偶后也能独居, 因为房屋的产权是经济保障的新来源。
(6)同居(cohabitation)
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普通法律履行结婚登记手续而居 住在同一所住宅里。 美国女性的结婚率从1970年的每千人76.5,下 降到2004年的46.5,最后到现在的39.9。而男 性的结婚率降到了自1960年以来的最低点,从 69%将到了55%。 根据美国美国年度婚姻状况报告的统计,2004年 美国未婚同居夫妇的数目上升到超过了5百万。在 美国几乎超过一半第一次结婚的人士事前都有着同 居关系。 目前美国有21个州规定,男女双方自愿同居后自 然形成合法婚姻,无需领取结婚证书和举行仪式, 这种婚姻形式被称作“习惯婚姻”。
(8)群居(communal living)
1960年代性解放运动之后,婚姻家庭神圣性被扫 荡一空,男女性爱的秘密被揭露,对一切都显得无 所谓的西方年轻一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再也不愿 意像父辈那样自我约束、小心谨慎地过日子,他们 从家庭里走出来,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 又一个现代人群居部落。 这种单身群体生活试验在70年代形成高峰,90年 代开始进入低潮,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消失。 群居村试验者自己在面对情感、性爱、生育、子女 抚养,以及父子关系确立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时也是 束手无策。
社会学——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书123页
友谊型、同 好型、利益 型、信仰型
组织程度 群体目标 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分工不严格,没有明文规定的规范) 正式群体(社会成员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组成的)
低 不明确、泛目标
高 明确、目标专一
控制手段
习俗、道德
纪律、规章
满足需要
多方面的、个人为主
部分的、社会为主
•初级关系:一种个人的、情感的、不容易置换的关系, •初级群体为人们提供人格发展的机会,在人们与他人或 群体发生冲突时,它是主要的认同来源和安全来源。 •次级关系:一种特殊的、缺乏情感深度的关系,不提供 感情支持或作为自我表达的工具,达到务实的目标。
11
2、从群体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初级群体
• • • • (1)群体规模小 (2)群体整合性强 (3)群体成员面对面的互动 (4)群体的持久性
• 举例:在我们学校中哪些是首属群体?哪些是次属群体? • 邻里、伙伴群、友群
12
(2)内群体和外群体
• • • • •
按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进行的一种划分 我群 他群 内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认同,与其关系密切,并有强烈归属感的群体 外群体:内群体成员之外由其他人结合而成的,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群体
社会学——婚 姻与家庭
• 地位: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 先赋地位: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地位 • 自致地位: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
2
什么是社会
• 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 • 由人类的模式化行为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 • 社区:聚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规范结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美国人的家庭生活 PPT
方法总结4
美:体格+情感+社交能力
教育方法PK
方法总结4
中:说教
美:实践、游戏
反思
你的家庭教育? How about yours?
方法总结4
总结
孰好孰坏?利弊大讨论 中VS美
方法总结4
建议
不要用自我中心和本位主义来 解读他人的行为,而是用更广 的心胸来接受不同的价值观
方法总结1 方法总结4
美国人的家庭&生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庭结构 家庭观 家庭教育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nuclear family
两代人:夫妇+子女
家庭结构 扩展家庭(extended family)
至少由三代人组成的
方法总结4
家庭结构
混合型家庭 blended family
(继父母家庭)
方法总结4
家庭结构
单亲家庭 single parent family
方法总结4
家庭结构
超级学团
领养家庭 adoptive family
朱莉&皮特
家庭结构
丁克家庭 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
二人世界
方法总结4
家庭结构
同性恋家庭 homosexual couples
方法总结4
gay fathers
lesbian mothers
家庭观 圣经的家庭观:上帝VS父母
方法总结4
家庭观 个人独立、个人权利、自由平等
方法总结4
中美家庭观PK
家庭责任
方法总结4
中美家庭观PK
对待老人的态度
方法总结4
美国文化之家庭课件family_life_
Family values
The following are what a majority of Americans agree as family values: 1. Respecting one’s parents 2. Being responsible for one’s actions 3. Having faith in God 4. Respecting authority 5. Married to the same person for a lifetime
Cohabitation
Cohabitation, or trial marriage has become widespread in America.
Many people, who choose to delay marriage or remain single, view cohabit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marriage. Approximately 45% of young people have cohabited for some length of time.
Divorce
Before 1970, divorce laws ha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ault. After 1970, all the 50 States adopted no-fault divorce. Divorce should be granted on the basis of 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that have caused the irremediable breakdown of the marriage . The majority of American women value companionship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arriage. Other values, such as having economic support and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children, although important, are seen by many as less important. If the couple is not happy, the individuals may choose to get a DIVORCE.
The American family美国的家庭PPT课件
10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mily
traditional family no divorce living near other
family members children obeying
their parents women focusing on
domestic duties and motherhood believe god
6
Marital status
❖Status
Attitude
7/10 Americans said that being married was better than being single.
Fact
They are also marrying later and having fewer children.
❖There is a nostalgia for the mythical good old days.
❖A return to that model would require women to give up the gains of the past 30 years and return to patriarchal models, something not many are willing to consider.
4
The changed family dynamics ❖The reason
美国文化之爱情与婚姻
Company Logo
Wedding Ceremony
When the wedding party is gathered by the altar, the bride and groom exchange vows. It is traditional to use the words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 Following the vows, the couple exchange rings. Wearing the wedding ring on which finger? It is worn on the fourth finger of the left hand because of a very old (and incorrect) idea that a vein or nerve runs from this finger directly to the heart.
Company Logo
Warm-up activities: Put the following event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by numbering them 1-7. start with the earliest
It is a party held for a bachelor shortly before he enters marriage, to make the most of his final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activities a new partner might not approve of, or merely to spend time with his male friends (who are often in his wedding party afterwards). Bachelor parties are usually planned by the best man or the friend of the bachelor that has the most extensive partying experience and, occasionall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bachelor party planning company.
美国人的家庭和家庭婚姻观
(2)继亲家庭(step-family)
再婚不仅是两个成年人的結合,而通常也包括前次婚姻中至少 一方的继子女,此种父母双方中至少一方结过婚,并带来前次 婚姻所生的子女,其所组成的家庭,我們俗称为「继亲家庭」 (step family)。 继亲家庭中,家人彼此互动关系之建立比一般家庭来得苦难。 通常继亲家庭由初期成员彼此认识、适应、调适到后期的逐渐 凝聚共识与正常运作,常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父母再婚,使得子女成为“两个家”的成員。多数继亲家庭子 女,不仅与目前家庭有所牵连,也同時与未或监护权之父母有 往來。在此情況下,子女需在两种不同的情境下,扮演不同的 角色,且尚需承受两套不同的家规与期待。当亲身双亲产生冲 突时,子女会被夹在中间无所适从。
2、现代美国家庭
城市家庭成为现代美国家庭的典型形式。 家庭不再是生产和分配中心,而是生活中心。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功能也由学校取代。 核心家庭为主,出现了丁克家庭(Dink Family)。
二、现代美国家庭婚姻及家庭婚姻观
(一)大变动中的美国家庭
1、家庭类型多样化 传统的核心家庭一去不复返了。 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单身家庭、丁克家庭、混合家庭、同性 家庭、少年家庭。 2、家庭规模小型化 工业化前一般都是大家庭;工业化后家庭规模由扩大型向核心 家庭转变;60-70年代美国家庭规模进一步逐渐缩小。 3、家庭功能简单化 大部分家庭成员跳出家庭圈子,走向社会,家庭成员淡化了彼 此感情依恋,孤独感和疏远感增加。 4、家庭概念复杂化 5、择偶标准和方式的改变
(8)群居(communal living)
1960年代性解放运动之后,婚姻家庭神圣性被扫 荡一空,男女性爱的秘密被揭露,对一切都显得无 所谓的西方年轻一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再也不愿 意像父辈那样自我约束、小心谨慎地过日子,他们 从家庭里走出来,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 又一个现代人群居部落。 这种单身群体生活试验在70年代形成高峰,90年 代开始进入低潮,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消失。 群居村试验者自己在面对情感、性爱、生育、子女 抚养,以及父子关系确立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时也是 束手无策。
当代美国人家庭与婚姻模式的演变及其影响
当代美国人家庭与婚姻模式的演变及其影响一、美国人家庭模式的演变一般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人的家庭经历了从大家庭(extented family,指至少由三代人组成的家庭)到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指由已婚夫妇和未满18岁的孩子所组成的家庭)的演变。
①大家庭是北美殖民地开发初期到19世纪工业化这段时间的主要家庭模式。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核心家庭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逐渐取代了大家庭的主导地位。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人的价值观偏向于个人主义和性开放,加上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风潮抬头和女权运动的兴起,美国核心家庭受到巨大的冲击,家庭模式趋向于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双亲家庭(即核心家庭)比例下降。
以前作为主体的双亲家庭在所有家庭类型中的比例在近几十年里急剧下降。
具体地说,亚太裔和白人中的双亲家庭所占比例较高,西班牙语裔(以下简称“西裔”)、印第安人与阿拉斯加土著(归为一种类型,后同)中的双亲家庭所占比例次之,黑人中的双亲家庭所占比例则最低。
――单亲家庭数量增多。
单亲家庭尤其是女性单亲家庭数量明显增长。
在各族裔中,黑人单亲家庭比例最高,其女性单亲家庭比例高达45.1%;印第安人与阿拉斯加土著、西裔次之;亚太裔和白人单亲家庭比例最低。
――单身户增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单身户数量不断增加,40余年间增长了3.27倍。
1960年,美国的单身户为689.6万户,占总户数的13.1%;到1980年和2003年,美国的单身户分别增长到1829.6万户和2943.1,万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5.4%和17.7%。
其他家庭模式还包括非婚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等,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另外,当代美国人的家庭户和非家庭户的规模也在日益缩小。
1970-2000年间,5人及5人以上的住户所占比例从20.9%减少到10.4%,而1人和2人的住户所占比例却分别从17.1%和28.9%增长到25.5%和33.1%。
美国的风俗习惯PPT课件
❖ 4.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佩戴头饰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的女子在适婚年龄都会 头戴花环,以区别于已婚妇女,象征着童贞。
❖ 5.新娘礼服的颜色代表着传统,也有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童贞,美国 和英国常用的黄色是爱神和富足的象征。
要真正全面的了解美国文化及其影响力要从美国的家庭文化着手从了解美国家庭文化在教育领域产生24美国的孩子们26传统节日篇你们知道哪些典型的美国的传统节日27情人节29华盛顿诞辰日30愚人节32复活节33植树节35母亲节36阵亡将士纪念日38国旗日39父亲节41独立日美国国庆节42劳动节43退伍军人节44万圣节45感恩节46圣诞节
识来解答大自然中的秘密。美国人破除感的最显著例子表
现在他们对人自身的认识上。《圣经》上讲,上帝创造了
人。在美国,近95%的人自称相信上帝。但美国人对医生
开胸破肚移植心脏、肾脏等“动手动脚”行为非但无异议,
反而赞叹不已。更有甚者,美国人竟然违背“上帝造人”
之千古常理,胆大妄为地搞起试管婴儿。当然,最令人难
❖ 3. 在美国城乡,咖啡店(兼营冰淇淋)、麦当劳快餐店比比皆是,前者恰似中国四 川的茶馆,后者很像中国河南的面馆。到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一个多美元,吃一 碟冰淇淋二三美元,边吃边聊,十分惬意。美国的冰淇淋堪称一绝,有各式各样 的,上面还撤满了脆香的果仁,十分好吃。
.
6
社交
❖ 1说话有礼貌
❖ 2尊重个人稳私
❖ 6.鲜花代表激情和奖赏,传达出繁荣富饶和出类拔萃的讯息,有幸接到新娘 花束的人将有好运气,也会是下一个喜结良缘的人。
❖ 7.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 家人会在婚礼上将新娘抢回去,新郎必须空出右手来随时应战。
文化人类学第七讲-婚姻与家庭
❖ (7)社会化功能。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最重要 的一个环境。家庭还是人开展社会活动的重要和基本的单位。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体之内选择配偶(pèi ǒu)的规定。内婚制与 血缘、民族、宗教、等级、阶级等有关。 ❖ 2、外婚制:指的是必须从自己所属某种群体 之外选择配偶(pèi ǒu)的规定。外婚制以血 缘外婚制最为普遍。 ❖ 外婚制是建立群体间联盟的重要文化手段。
第六页,共27页。
❖ 三)优先婚 ❖ 1、交错从表婚 ❖ 又称姑舅表婚,指姑姑和舅舅家的儿女有优先婚配的权利和
义务。 ❖ 2、夫兄弟(xiōngdì)婚 ❖ 即当女子的丈夫死后她必须嫁给亡夫的弟弟,而亡夫的弟弟
也有娶寡妇的权利和义务。(转房) ❖ 夫兄弟(xiōngdì)婚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指
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民族都行过此俗。 ❖ 3、妻姊妹婚 ❖ 妻姊妹婚是男子在与某家长女结婚后,有娶妻子达到婚龄的
第二页,共27页。
❖ 同性婚姻:荷兰(2001)、比利时(2003)、 西班牙(2005)、加拿大(2005)、南非 (nán fēi)(2006)、挪威(2009)、瑞典 (2009)等国家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
❖ 日本:2015年3月31日,东京都涩谷区议会 投票通过承认同性伴侣法案,4月1日起生效。 这是亚洲第一例承认同性伴侣的地区法规。
❖ 离婚的原因: ❖ 没有后代 ❖ 关系不和睦 ❖ 感情破裂 ❖ 在今日的美国,大约50%初婚都以离婚告终。 ❖ 禁止离婚的国家:爱尔兰、菲律宾、马尔他、巴拉圭、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概念为当时的社会 制度所确认,男女两性以永 久生活为目的的结合。
美国一位现代学者曾经说过:“婚姻就是彼 此性的满足和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西方人的婚姻观念:婚姻是男女之间的契约 关系,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一个 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 起,一旦发现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 权作第二次选择。
美国家庭教经济 意识。这也集中反映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 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 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 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 的精神。
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讲究传宗接代、夫妻 百年合好一定终身。祭祀祖先的任务为主。 在中国社会中婚姻的位置很重要。
婚姻不是男女两个人的大事而是男女双方的 父母与家族的大事。
美国人的婚姻
宗教婚姻:传统式的,在教堂中由牧师主持宗教仪式婚礼而 结合的婚姻,在美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婚姻形式。
世俗婚姻:婚礼不采取宗教仪式,而由地方官或其他人主持 并领取结婚证书。世俗婚姻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 的缅因、佛蒙特、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得 岛和康沓锹格6个州普遍得到了公认
家庭教育的任务:
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 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3、为子女的学校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美国的法律将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定为感恩节。美国学校从11月21日起开始放 秋假,感恩节这天所有商店也关门不营业。最忙的算是机场、高速公路,大家都从 四面八方赶回家,与父母家人团聚。美国感恩节和圣诞节的庆祝有点类似中国的春 节,但感恩节侧重家庭的聚会,全家一定要团圆,在一起祷告、吃烤鸡等;圣诞节 主要是侧重朋友之间的赠送礼品,当然也包括家庭聚会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礼品馈赠 。美国人认为,家庭的重要功能是扶助、关爱与怜悯,忽略了这些职责,就相当于隔 绝了信仰的基础。家庭不仅提供生子、养育和纪律,也成为传承信仰和延续信仰的 主要管道。家庭在这个时代分外重要,不仅因为它赋予人生命的完整,也因为它指 向信仰的真实。现代人渴望家庭,实际是渴望一个从容安息的世界。
美国人的婚姻属性:婚姻纯属个人私事, 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属于不道德问 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最喜欢的人生活 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有权选择第二次,若有一方爱上第三 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 :强迫两个不想爱的人在一起是残忍的。 在西方的婚姻观中。在建立家庭之前后都 始终讲究一个情字。有情可谈,无情免谈 。
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产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 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 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 ,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 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
美国离婚家庭如何
对待孩子
(1) 把问题限制在夫妻之间的范围内,当面对孩子时,家长的角色应保持一致与和谐。 夫妻之间的事,与家长和子女维系关系无关。告诉孩子:就算爸妈不和,两人仍会永远爱 他和照顾他。 (2) 不要隐瞒事实和欺骗孩子,应该用坦诚的态度与孩子谈论问题。包括个人内心感受和 事情的进展,都应该尽量对孩子坦诚,保持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3) 向孩子保证家长之间发生的问题不是他的过错,而修复的责任也不在他。勿教孩子向 对方隐瞒或者故意造谣,两个大人之间的事,应该只由两个大人解决。 (4) 不管婚姻的状态如何,双方都应关心和参与孩子的生活。分居和离婚对孩子是相当有 害的,但是如果孩子与两个家长都能够保持定期和良好的接触,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产 生,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5) 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说另一位家长的不是,每次对对方的指责都会在孩子的内心引起 很大的矛盾与冲击。如果不得不说,每说一项不是,至少同时说出一项对方的优点。 (6) 再婚的父母,不应逼孩子称呼自己的新伴侣为“父亲”或“母亲”。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 方面权益的规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 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 ,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 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但有时极端的民 主也使美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 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习惯法婚姻:不经正式仪式而结合的婚姻。美国有21个州认 可习惯法婚姻。男女双方同意结合后,夫妻同 居就自然形成了合法婚姻,无需领取结婚证书 和举行仪式
美国人的婚姻目的:1、坠入爱河的恋人希 望恋情有个完美的结局。2、寻找长久的异 性的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和心理 上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他们的眼里,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 姻,低质量的婚姻。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美国 人的离婚率居高不下。这次没有找到,下次可 能就找到了。虽然婚前同居、非婚同居十分普 遍,但这并不表明美国人是在游戏婚姻,其实 他们每一次都是很认真的爱情等等
当代美国家庭的 多元化趋势
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离婚、同居、未婚生育和同性恋人 数剧增,结婚率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随之出现的
单亲家庭、 继父母家庭、 丁克家庭、 异族通婚家庭、 领养家庭、 同性恋家庭等,
使美国家庭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美国异族通婚家庭
美国于1967年通过异族婚姻 合法化,到今天已是40周年 ,在这40年里,亚裔异族通 婚的比例直线上升,尤其是 在亚裔女性。但是异族婚姻 却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根据纽约布鲁克林人协会 求助热线的不完全统计,华 人女性异族通婚的离婚率高 达40%以上
美国家庭
从社会设置来说,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 群体形式。(社会设置,即组织起来满足一个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 结构丛)
从功能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供养老人,性满足,经济合作,普遍意义上人类亲 密关系的基本单位。
从关系来说,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