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张西峰2

合集下载

脊柱内镜全可视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全可视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腰椎;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长期弯 腰负重、久坐等有关[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 法众多,大体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需 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始接受脊柱微创手术[3]。经皮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传 统的 TESSYS技术旁开中线较多,若存在高髂嵴、巨 大突出、游 离 椎 间 盘 等 情 况,则 治 疗 失 败 率 可 高 达 15.7%[4]。为此,近年来我院采用在传统 TESSYS技 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内镜全可视技术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53例,均为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 在滑县骨科医院脊柱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男 97例,女 56例;年龄 18~76岁,中位数 41 岁;L1~2椎间盘突出 1例,L2~3椎间盘突出 2例,L3~4 椎间盘突出 5例,L4~5椎间盘突出 92例,L5S1 椎间盘 突出 53例;腰腿痛持续时间 3个月至 10年,中位数 26个月;5例有同节段手术史,12例合并不同程度的 骨质疏松,17例合并高血压。所有患者均经过 3周规 范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个月(128例)的腰腿疼痛 VAS评分分别为 (7.2± 定影响[7-8]。此外,手术瘢痕可引起慢性腰痛,导致
1.3)分、(4.2±1.7)分、(2.6±1.1)分、(1.9±0.7) 恢复时间较长[9]。Feng等[10]的 Meta分析表明,椎间
分、(1.6±0.4)分。术后 3个月时按照改良 MacNab 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手术方式。
中医正骨 2019年 7月第 31卷第 7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9,Vol.31,No.7 (总 549)· 69 ·

脊柱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张西峰1

脊柱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张西峰1


腰腿疼痛是腰间盘突出症
的主要症状,但不是唯一
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
如下:



慢性腰痛。 椎旁压痛。 继发性下肢放射痛。 疼痛在平卧时减轻或消失, 在坐位和行走时间过长时加 重。 症状早晨最轻,晚上最重。 感觉异常。 肌肉萎缩和无力 腱反射异常。 脊柱侧弯。 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 加强试验、屈颈试验、闭气 挺腹试验、“4”字试验)
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张西峰
要点
基本概念 疾病诊断 治疗方法 典型病例介绍
脊柱微创与开放手术比较 围手术期的管理 康复指导
(一)基本概念
1、椎间盘:每二个椎体之间均有一个 软性连接,这个连接由上一个椎体的下 软骨板、下一个椎体的上软骨板、(将 上下软骨板连接在成一个密封装置的圆 环)纤维环和(密封装置中的一个弹性 物质)髓核等四个构件共同组成,这就 是椎间盘。它起到滑动关节、减震等作 用。
L4/L5极外出椎间盘突出及分型
L3/L4极外侧突出(突出上翻)
工作套管放置位置
取出的髓核组织
手术伤口
L4/L5、L5/S1同侧椎间盘突出
L4/L5
L5/S1
镜下看到突出的椎间盘
L4/L5(蓝)、L5/S1(红)伤口
镜下解剖
CT解剖
L4/L5椎板间工作套管放置情况
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手术治疗:包括全椎板、半椎板和部分韧带椎
板切除(俗称开窗法)等方法进行髓核摘除和 减压,一些重要的韧带和椎板不可避免的被切 除,不同程度破坏了脊柱的结构,影响了脊柱 的稳定性,存在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风险,术 后卧床和康复时间长,易发生脊髓硬膜和神经 根粘连,再次手术异常困难,常需要更彻底减 压松解和固定融合。

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8 例患者, 男1 4 例, 女1 4例; 年龄
2 7  ̄7 2 岁, 平均 4 2 . 1 岁。均为单节段突出, L ~ 5 1 5 例, L S
E 5 3
P o s t a c c h i n i F, P o s t a c c h i n i R.Op e r a t i v e ma n a g e me n t
8 5 . 7 。均无严重并发症 发生。结论
中 图分 类 号 : R6 8 1 . 5 3
经皮脊柱 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近期效果较好 。
关键词 :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 经皮 ; 椎间盘切除术 ; 内窥 镜 文 献标 识码 : B
腰椎间盘突出症( 1 u m 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 L D H) 是骨科 常见病、 多发病, 传统手术创伤较大, 术后瘢痕组织多, 并发 症较多。经皮脊柱内窥镜创伤小, 术后瘢痕形成少, 避免了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 , VA S ) 的 变 化情 况 , 术 后 4个 月 时 采 用 Ma c n a b功 能 评 分 标 准 评 价 效 果 。结 果 手 术 均 顺 利 完 成 , 手 术
时间 5 O ~1 8 0 ai r n , 平均 9 0 ai r n ; 术 中出 血 量 1 o ~3 O L, 平均 2 O mL 。术 后 不 同 时 间 点 随 访 腰 痛 和腿 痛 VAS评 分 均 较 术 前 明显 降 低 ( P< 0 . 0 1 ) 。 随 访4 个 月 时 按 照 Ma e Na b 标 准评 定 , 优1 5 例, 良9 例, 可3 例, 差1 例, 优 良 率 为

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脊柱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损伤小、恢复期短、疗效确切、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优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脊柱内窥镜技术包括: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及完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FLD)等。

正确认识脊柱内窥镜技术,严格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本文将总结各种脊柱内窥镜手术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Abstract] Spine endoscopic technique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is with many advantages,such as a little injury,short time for recovery,curative effect,keep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pine,and so on.Spine endoscopic techniques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D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which could be classified as 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ful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FLD).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spinal endoscopic techniques,strict indications and skilled operating skills is the key to good effect.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status and progress of various spinal endoscopic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LDH applications.[Key words] Spine endoscopic technique;Lumbar disc herniation;Surgical treatment;Review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常见病、多发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专访张西峰(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专访张西峰(全)

腰椎间盘突出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

这里面有一个原则:人是原装的好。

所以要在缓解疾病的情况下选择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比如开放性融合治疗和微创治疗都能治好的话,一定是选择微创治疗。

张西峰301好大夫在线:腰椎间盘突出症,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张西峰大夫:首先我们要了解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的性质。

腰椎间盘突出是人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退行性疾病。

和各种癌症、恶性疾病的性质不同,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非致命性疾病。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才需要外科治疗。

如果不太严重,可以采用各种保守的方法,比如卧床休息、康复理疗来缓解症状。

如果卧床休息后能继续上班,能恢复日常生活,就不要做手术,微创手术也不做。

卧床休息、康复理疗不能恢复的情况下才要治疗。

好大夫在线: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有微创手术和开放性融合手术,患者应该选哪种呢?张西峰大夫: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这里面有一个原则:人是原装的好。

所以要在缓解疾病的情况下选择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比如开刀治疗和微创治疗都能治好的话,一定是选择微创治疗。

好大夫在线:微创手术能够完全治愈吗?张西峰大夫:这个“治愈”的概念和肿瘤等恶性疾病的“治愈”概念要区分开。

退行性疾病所说的“治愈”是缓解疾病,只要缓解到病人能忍受的状态,就达到目的了。

它和恶性疾病说的彻底治愈,也就是疾病不再发生了,不再犯了,是两个概念。

就像我们的汽车一样,车轱辘坏了需要修理,再坏再修理;但如果发动机坏了,那一定要把它换了,要不然就要进垃圾厂了,二者性质不同。

好大夫在线:相比于微创手术,融合手术的治愈率会不会更高一点?张西峰大夫:外科手术的效果和医生的能力非常相关,而医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

有人做的手术复发率高,有人复发率低,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除此之外,融合手术和微创手术的疗效差别并不是太大,甚至有时候微创治愈率、复发率、翻修率都比开放手术低。

这也不是我的个人观点,有文献可以作证。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探究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探究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探究摘要:目的评价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具体疗效。

方法整理出本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78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

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9例)。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

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和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和创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后1天、3天,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实施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就是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但也可能和长期劳损、遗传、腰骶先天异常等因素相关,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同时伴随下肢疼痛[1]。

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已经不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就需要介入手术治疗[2]。

本次研究整理出本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78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评价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理出本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78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

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9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1:18,年龄介于26-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6.7±4.2)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0:19,年龄介于23-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5.3±4.5)岁。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体会路军强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体会路军强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体会路军强发布时间:2023-06-07T08:34:34.7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路军强[导读] 研究脊柱内窥镜下的手术方法。

应用微创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选择60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用计算机对患者进行随机化,其中Ⅰ组(n=30)进行了侧后路脊柱内窥镜杨氏椎间盘手术,Ⅱ组(n=30)行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手术;并对两组病人的术后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Ⅰ组和Ⅱ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6.13±5.79)mⅠn与(78.39±6.32)mⅠn,Ⅱ组比Ⅰ组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出血量与手术前比较,Ⅰ组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经一年追踪观察,Ⅱ组优良率为93.3%,与Ⅰ组(90.0%)比较,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与侧后路脊柱内窥镜杨氏椎间盘手术的长期优良率,且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魏县手足创伤医院骨科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内窥镜下的手术方法。

应用微创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选择60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用计算机对患者进行随机化,其中Ⅰ组(n=30)进行了侧后路脊柱内窥镜杨氏椎间盘手术,Ⅱ组(n=30)行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手术;并对两组病人的术后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Ⅰ组和Ⅱ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6.13±5.79)mⅠn与(78.39±6.32)mⅠn,Ⅱ组比Ⅰ组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出血量与手术前比较,Ⅰ组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经一年追踪观察,Ⅱ组优良率为93.3%,与Ⅰ组(90.0%)比较,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与侧后路脊柱内窥镜杨氏椎间盘手术的长期优良率,且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张西峰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待修订2014-11-11

张西峰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待修订2014-11-11

第四章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技术第三节适应证的选择与手术操作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返修概述无论传统的开放手术还是现在的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手术,都有一定的翻修率。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的返修方法多再次后正中入路的方法。

由于再次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需要通过前一次手术的瘢痕组织,所以较初次手术困难程度大很多,对手术医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相应会高很多。

传统的返修方法常常采用椎管减压、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明显增加了手术创伤的级别。

随着脊柱内窥镜技术越来越成熟,实现内窥镜下翻修手术,将极大的降低翻修手术的难度,同时降低翻修手术带给患者的的痛苦。

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原来的手术入路,脊柱内窥镜多采用后外侧入路的方法,避免了从原来瘢痕中进入手术部位,避免了手术瘢痕带来的显露障碍。

即使选用了后正中入路,穿刺扩张瘢痕也比开放手术中直视下显露瘢痕的难度下降了许多。

许多内固定手术的围手术期,及远期发生了许多需要再次手术的情况。

在特殊的情况下,内窥镜手术可以进行很好的补救,在此节一并叙述。

病因人腰椎的退行性变,不因做过腰椎手术而停滞,因此腰椎间盘远期复发与人腰椎的继续退行性变有关系。

腰椎间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多久算复发,多久算没有取干净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

多数专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是指术后6个月以后同一阶段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相符合。

但文献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再手术患者中多数发生在术后半年时间内。

对于脊柱内窥镜术后能否再次内窥镜手术的判断,笔者认为:一般术后2小时,麻醉作用消失,下肢症状缓解没有达到80%的缓解率,要怀疑是否有椎间盘组织残留压迫。

如果短期术后比如3天再次发生了严重的坐骨神经痛,甚至超过了术前的疼痛,要高度怀疑有椎间盘组织残留压迫,可行MRI进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时间一般限定在6个月以上。

301张西峰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微创

301张西峰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策略和方法选择发表时间:2010-12-25 发表者:张西峰疾病的防与治是两方面的,一面是医生,一面是患者。

疾病原则发生前,大家要预防发病,发病后要在医生的帮助下战胜疾病,大家协同对付给我们造成麻烦的腰突。

首先对医生讲,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于突友来说,要“上工治未病”“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给大家鼓鼓气啊:腰突无论多么严重,也没有什么可怕。

说白了就是“死不了”,它又不是肿瘤。

顶多是治疗的过程长,治疗的效果差,康复的时间久,复发的时间短。

腰突总会有康复的那一天,这么一想我们对付这个顽疾是否就乐观多了?人体是生物性的,人是社会性的。

人是物质的,但是为人治病又不能把人当做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进行处理。

就是人在疾病之上还有心理(情感、情绪、性格)和社会背景(教育、经济条件、医疗经费负担情况)等非生物性的问题。

医疗治疗行为是复杂的社会性行为。

每个医生都期望自己的患者完全康复。

但是依据医院的医疗条件、个人的医疗水平、熟练程度、当时实施治疗时的客观条件等等,决定了这个行为的不确定性。

大家迫切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是我们好大夫网站能够积聚人气的根本原因。

是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所有突友的聪明的地方,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

这里的“不战”指的是保守治疗。

所以,保守治疗是所有突友应该首选的治疗方法。

腰突最常见的两个误区:第一是拒绝有创治疗,第二是要求彻底治疗。

阶梯治疗的原则:按照这个阶梯治疗:保守治疗,介入治疗(臭氧、冷凝汽化、激光),微创治疗(内窥镜手术,MED手术,小切口手术,微创融合手术),开放手术。

任何手术都是一定的适应症,没有权威方法之说。

对每个病人来说,不需要按照这个梯次逐个尝试。

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即可。

动态选择治疗方法的原则(骑驴看唱本的原则)腰突治疗的一个误区,要求彻底治愈。

违反了动态选择治疗方法的原则,容易陷入过度治疗的误区。

脊柱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张西峰2

脊柱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张西峰2

脊柱微创手术的定义
脊柱微创手术是指经非传统手 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 仪器或其它手段进行脊柱疾患 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和方法。
脊柱微创手术的方式
经皮内窥镜下突出椎间盘气化切除(PLED) 经皮椎间盘切吸(PLD) 颈、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臭氧和
激光消融 经皮椎体成形/经皮后凸成形(PVP/PKP)
该手术为新开展的微创技术 ,多数患者对 手术有顾虑 ,担心疗效不佳。介绍同类患 者行微创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增强病人 的信心,使患者自觉配合医护各项治疗 活动。
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 CT及 MRI检查等;既往吸烟者劝导戒烟 , 以免术中咳嗽增加腹压和加剧术中出血; 术前 1 d手术区备皮 ,做好抗生素、麻醉 药及碘过敏试验。
➢ 介绍同类患者行微创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增强病人 的信心,使患者自觉配合医护各项治疗活动。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脊柱微创手术要在透视辅助下进行,许多病人很担心放射性辐射对 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手术情绪。
向病人解释术中X线定位的意义,强调术中X线剂量不足以对人体造 成危害,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 柱转移肿瘤以及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后路椎间盘镜(MED)
脊柱微创技术
经皮椎 体成形 (PVP)
后路椎间盘镜(MED)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椎间孔镜手术入路操作示意图
脊柱微创手术的优点
手术创伤小 手术出血少 恢复快 疗效满意 皮肤切口小,瘢痕小,外形更美观 住院时间短,可降低医疗费用 疾病复发时容易补救
是非患者乐意接受的方法)
椎间盘突出症固定融合手术
节段腰椎活动度丧失,相邻节段退变 创伤巨大(多需备血输血) 经济费用昂贵(一般3~5万) 远期有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不佳 一般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 时间成本巨大:住院和康复时间长(第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思考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思考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思考
张西峰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13(026)010
【总页数】3页(P797-799)
【作者】张西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 10085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后路显微内窥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报告 [J], 张毅;黄象望
2.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J], 罗刚;李长青;周跃
3.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J], 王华凡
4.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J], 邱淳烈;李国有;宋亚东;陈琛
5.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脊柱病微创治疗学习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内镜技术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脊柱内镜技术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IN AMBULATORY SURGERY SUN Tao1, LU Guang2, ZHANG Xi-Feng3, SHU Wei2, NI Bing2, LI Yong-Jie2, ZHU Hong-Wei2 △ (1 Beijing Xidian Clinic, Beijing 100048, China; 2 Beijing Institute of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3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utcomes of the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in day surgery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28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in ambulatory surgery group and 77 cases in inpatient surgery group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and reviewe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MacNab criteria. Results: Based on the MacNab criteria, the outcomes of 75.3% patients in ambulatory surgery group and 83.3% in inpatient surgery group were excellent and good, respectively.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ere no permanent complications in each group.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is safe and effect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Key words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Ambulatory surge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 3~4 d水肿减轻 ,患者无腰腿痛症状 , 指导患者加强腰背肌及双下肢肌肉锻炼 ,增强 脊柱的稳定性。锻炼应循序渐进 ,不可过度劳 累 : 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
轻者可腰围保护下床行走,避免作腰部前屈活 动。

术后功能锻炼

对入院前卧床时间1个月以上,全身情况 较差者,术后3d当疼痛减轻或基本消失 后,可在床上行腰背肌锻炼,指导患者 取俯卧位,双手置于腰背部互相握住, 头后伸,胸部抬起使之离床,每天3~4 次。
椎间盘突出症固定融合手术



节段腰椎活动度丧失,相邻节段退变 创伤巨大(多需备血输血) 经济费用昂贵(一般3~5万) 远期有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不佳 一般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 时间成本巨大:住院和康复时间长(第 一次住院12~15天,康复8~12周;第二次 住院10~12天,康复4~6周)
术后护理——疼痛护理
同术前 评估 用药

再评估
记录
康复护理——心理康复

术后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因惧怕疼痛对康复锻炼都 有恐惧心理,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承受。 一部分患者及家属因对锻炼知识的缺乏,害怕康 复训练对手术效果不利。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患者 和家属进行耐心说服、安慰,解释,消除患者的 恐惧、焦虑等情绪。

术后合理利用抗生素治疗。 观察伤口渗血及预防感染 本术式最大的优
点是出血较少 ,可用透气性好的薄型敷料 或 创可贴,增加患者舒适度 ,并注意观察切口周 围有无肿、痛 ,有无突然腰痛加剧等症状;保 持切口敷料干燥 ,及时发现和预防切口感染及 椎间隙感染。
术后护理——饮食护理



局部麻醉术后患者即可 恢复正常饮食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 高钙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术前护理——训练指导
轴线翻身配合 呼吸方法训练 床上二便训练 肢体活动锻炼 有效咳嗽训练 手术姿势练习
术前护理——术前体位训练

术前训练侧卧位及俯卧位 ,指导患者侧卧 时患侧朝上 ,双下肢屈髋屈膝 ,躯体稍向 腹侧倾 ,以利手术需要。示范术后卧位时 必须进行的功能练习 ,如双下肢踝关节、 膝关节屈伸锻炼 ,有利于术后及时观察双 下肢感觉及运动等恢复情况;训练预防神 经根粘连的直腿抬高和恢复肌力的腰背 肌锻炼。
脊柱微创手术的定义
脊柱微创手术是指经非传统手 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 仪器或其它手段进行脊柱疾患 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和方法。

脊柱微创手术的方式
Βιβλιοθήκη 经皮内窥镜下突出椎间盘气化切除(PLED) 经皮椎间盘切吸(PLD) 颈、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臭氧和 激光消融 经皮椎体成形/经皮后凸成形(PVP/PKP) 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 柱转移肿瘤以及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后路椎间盘镜(MED)
腰背肌训练法




(1)桥式运动,双桥、 单桥,做等长运动。 (2)俯卧位,双手自然 放在体侧,下半身不动, 让病人努力抬起上半身。 (3)俯卧位,双手放在 额下,在伸膝状态下交替 过度伸展髋关节。 (4)燕飞状态下做等长 运动
五点支撑
三点支撑
四点支撑 燕飞
腹肌训练法


(1)仰卧位,伸直双下肢,将双脚放在一个 和床面成30度角的平台上,静立;然后轮流做 单侧下肢屈膝屈髋动作及轮流做单侧下肢的伸 膝屈髋动作;然后做双下肢同时伸膝屈髋动作; 然后在屈膝屈髋位,做躯干由仰卧位向坐位训 练,反复进行。 (2)仰卧位,患者双手抱头,双下肢伸展足 尖向下,在此状态下双下肢抬高10度,持续10 秒;在上一个姿势基础上,治疗师将患者双脚 固定,病人上身缓慢抬起,然后停在60度角的 状态上
骨科围手术期 1 2 3 4 降低术后 并发症
提高患者对 减轻术后疼 使患者更早 痛 的 手术质量的 提高患者生 开展康复训 整体评价 活 练 质量 提早恢复与早期运动需要有效控制运动痛!
镇痛目标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术前护理——皮肤准备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多有病程较长、长期卧床多方求 医治疗病史,因此需要检查与手术相关的皮肤是否清洁、 完整,有无感染性创面及瘢痕等。 如有局部感染征象,应行局部治疗或必要的全身治疗并择 期手术。
疼痛评估流程

对于评估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护士将 评估结果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 施 对于疼痛评估≥5分的患者,护士应在医 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 估一次,直至疼痛评分<5分。特殊情况 时遵医嘱进行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方法
主要使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NRS)”进行疼痛评估 对于交流困难的患者,如儿童(3-5 岁)、老年人、意识不 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运用Wong-Baker 面部表情 量表(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进行评估
术 前 护 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体位训练
适应性训练 疼痛护理 皮肤准备 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身心需求,进
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应根据患者情况耐心、细致的讲解手术的目的、意 义,详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优缺点 ,强调手术过 程的安全性 ,消除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 ,以最佳


术前 1 d手术区备皮 ,
术 后 护 理
病情观察与护理
体位护理
饮食护理
伤口护理 疼痛护理 功能锻炼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措施
术后护理——病情观察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除了对术后患者血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外,还应关注患者肢 体的感觉活动情况。深浅反射 ,括约肌功能恢复 , 双下肢远侧肌群活动情况 ,疼痛及麻木情况。 年老体弱者给予吸氧,放宽镇痛药的应用。 对于术前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应 及时监测其病情变化。

术后护理——体位护理


术后 4~6 h平卧位 ,以利于患者伤口压迫止血, 尽量保持腰背部挺直,防止扭曲。 佩戴软腰围 保护腰部 ,翻身时保持轴线翻身 , 保 持腰背部直立 ,卧位以仰卧位或侧卧位为宜。保 持脊柱的自然曲度 ,避免扭转 ,防止过早剧烈活 动使残存椎间盘突出致复发。
术后护理——伤口的护理
并发症防治与护理
血肿

腰椎微创术后可发生皮下和深部血肿 , 患者有局部剧烈疼痛和局限性包块出现。 一旦发生 ,局部给予沙袋压迫 ,其后给予 冰袋冷敷 ,对冰敷无效疼痛加重者 ,可敞 开伤口置引流管引流 ,并指导患者术后 3~4 d勿下地负重活动及弯腰等,必要 时配合理疗。
椎间隙感染

临床症状是剧烈腰背痛和腰背肌痉挛 , 体温升高 ,实验室检查有轻微的白细胞总 数升高或正常 ,血沉明显增快等 ,MRI检 查最可靠。一旦发生应制动 ,任何刺激均 可引起疼痛加剧;同时足量应用广谱或敏 感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可切开冲洗椎间 隙 ,置双管引流。


术后功能锻炼


由于本术式是微创手术 ,术后即可进行踝关节 和双下肢屈伸运动 ,但频率不宜过快 ,动作须 到位 ,每天3~5次 ,每次 2~3 min; 术后早期直腿抬高锻炼是防止神经根粘连的有 效措施 ,术后第 1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 ,初次 由 30°开始 ,逐渐加大抬腿的幅度 ,并指导 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每日 2次,每次 30 min;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胸腰椎骨折
颈椎病
椎体结核
椎体肿瘤
椎间孔镜手术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选择 正中线右侧旁开 12 cm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插 入导针 ,术中定位腰椎间盘突出间隙 ,依次导入 扩张管 ,再顺序选用 1~3#环锯扩开椎间孔 ,注 入亚甲兰染色 ,放入工作通道并固定。清除视 野内软组织 ,止血后 ,显露出淡蓝色突出的椎间 盘组织 ,顶压神经根 , 用髓核钳将神经根管内突 出椎间盘逐一夹除。神经根松解彻底后 ,用射 频装备清除术野中残存椎间盘组织 ,彻底止血 , 冲洗伤口 ,缝合皮肤。
对应用止痛药物的患者应观察药物的副作
用。
腰部疼痛的发生过程—肌紧张可引发并加重腰痛
各种诱发因素
化学介质
激活感觉神经末梢
异常的神经冲动
肌紧张—疼痛的恶性循环
传入神经纤维 脊髓 脊髓 大脑
反射性肌紧张
肌肉 缺血
肌肉痛
缺氧
腰痛
疼痛评估流程


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此后每日 对患者进行至少2次评估(在护理巡视测量体温、脉搏、 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时进行),或根据医嘱进行评估, 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中。当患者镇痛不满意主诉 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 《疼痛评估表》中 医生根据护士评估结果,于患者入院后在体格检查时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活动时疼痛程度,并记 入病历。此后每日查房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该手术为新开展的微创技术 ,多数患者对 手术有顾虑 ,担心疗效不佳。介绍同类患 者行微创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增强病人 的信心,使患者自觉配合医护各项治疗 活动。
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 CT及 MRI检查等;既往吸烟者劝导戒烟 , 以免术中咳嗽增加腹压和加剧术中出血; 术前 1 d手术区备皮 ,做好抗生素、麻醉 药及碘过敏试验。
阶梯治疗
微创治疗 注射治疗 药物治疗 所谓阶梯治疗就是从物理 治疗依次到药物治疗、注 射治疗,最后到微创治疗 的治疗阶梯
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 抗炎镇痛药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缓解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