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中心地区核心地段城市设计
东莞中央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导则
![东莞中央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087b6631126edb6f1a1051.png)
生态休闲景观带
金融广场 商业广场
商务联系景观轴
科技广场 商业休闲景观轴
6
金融商务区 国际消费区 科贸创新区
功能分区:主要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功能片区,北 部片区延续行政文化中心的职能,规划为金融商务 区;中部片区结合轨道站点的综合开发,规划为国际 消费区;南部片区对接南城总部基地,规划为科贸创 新区。
空间组织导引(弹性控制):
通过各个地块内建筑、植物、构筑物围合成的 庭院,组织开敞式的城市空间。建筑节点通过步行通 道、二层步行连廊联系,形成完整相通的城市公共空 间体系,体现商务社区促进交流的特点。整体布局统 一,区域边界清晰,创造出整洁有序的区域城市意 象。在广场等节点细部处理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和变 化,提高区域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建筑最高高度400 米,形成地标,裙房3到5层。
垂直功能设置(刚性控制):
公共设施布置在在公共广场周边,为办公人群 提供便利服务。功能在垂直方向分布体现公共功能围 绕着公共空间展开的原则。底层和地下一层布置公共 服务设施,建筑上部为相对单纯办公、酒店功能。
功能比例控制(刚性控制):
该区域商务功能比例超过60%,其他辅助服务功 能只占约40%,其中包括有商业服务,文化娱乐,酒 店住宿等。
科贸创新区
该组团位于基地南侧、新基河南岸 的位置,主要功能为科技企业区域总 部、科技研发与展示、商务办公等。以 科技广场为活动核心,周边布置科技创 新类的不同功能。
7
1. 整体控制要素导则
1.1区域
分区
国际消费区 平面功能分区(刚性控制):
以地铁为增长极,引发第一经济圈层—购物中 心;形成第二圈层—商品交易、品牌总部、配套商 务办公;又形成第三圈层—时尚展示作为衍生产 品;进而配置餐饮、公寓等其他配套圈层功能。功能 分区作为强制性制性要求指导地区项目建设。
积聚发展新动能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龙华区民治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
![积聚发展新动能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龙华区民治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6cccfcc0066f5335a8121f2.png)
积聚发展新动能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龙华区民治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8年第4期2017 年是龙华行政区开局之年,也是民治街道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民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积聚新动能,推动各项事业取得较好成绩。
一个经济更有质量、城市更富魅力、生态更加优美、民生更为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正在深圳北部快速崛起。
过去的一年,民治街道精彩走过!全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187.4 亿元,同比增长9.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 亿元,同比增长9.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0.7 亿元,同比增长26.3% ;进口总额16.8 亿元,同比增长19.4%。
号角声声,催人奋进。
民治街道,作为深圳都市核心区的优势地位不断牢固!紧扣发展战略定位,壮大市区增长极民治街道位于龙华、南山、福田、罗湖、龙岗五区交会处,与福田中心区仅一山之隔。
地理位置优越,加之国家级高铁枢纽深圳北站位于辖区,民治在深圳城市发展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从特区后花园到城市副中心,从中轴新城核心区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如今,市委提出实施中轴提升战略,民治更被赋予都市核心区的全新战略定位。
作为深圳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所在地,民治已发展成为龙华区乃至深圳市的人口大区和产业高地。
肩负高定位深层次的战略发展使命,依托高铁枢纽和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汇集全市人民关切中轴提升发展的期盼,民治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无不引人注目。
在《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龙华区将建成以深圳北站为核心、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CBD,打造深圳新经济增长极。
对于民治街道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发展战略、找准定位、制定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 年初,街道主要领导在工作务虚会上曾多次强调,必须准确分析研判形势,紧密结合各项发展战略,形成新的发展方向。
深圳市市民中心工程结构设计简介
![深圳市市民中心工程结构设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8c34fa91a37f111f1855bba.png)
大鹏展翅―深圳市市民中心工程结构设计简介吴时适(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二设计院,深圳518031)提要:介绍该工程大屋顶分缝、与下部主体建筑的变形协调、23000KN巨型钢牛腿等重大结构设计难题。
一、工程概况:1─主桁架 2─结构分缝 3─树状支撑东西各17组图一深圳市市民中心该工程是21世纪深圳标志性建筑,建成后将是市政府、人大的办公、政务活动中心,又是市民和游客参观、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方案阶段中外六家有名气的设计单位参加投标,美国李名仪/廷丘勒建筑事务所象征深圳在新世纪腾飞的大鹏展翅方案获评审专家全票通过。
后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二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原设计建筑面积21万㎡、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后有修改)。
结构设计简况:中部方塔、圆塔两栋高层建筑与东西两翼的两组公共建筑将象征大鹏展翅的大屋顶高高托起。
该工程钢筋砼、预应力砼、钢骨砼、钢管砼、钢结构、索结构都用上了。
参加技术疑难问题讨论的专家数十人,大大小小的专家会开了几十次,沈世钊、董石麟、沈祖炎、刘锡良、兰天、严慧……等国内知名人士都参加了,日本空间结构元老川口卫先生也参加了。
二、大屋顶设计如图一所示,大屋顶平面投影尺寸是486m长×(154m-─120m)宽,最大悬挑长度近50m,展开面积约6万㎡。
方塔四个牛腿与圆塔八个牛腿支承南北走向的四榀主桁架,加上东西两组建筑物各自伸出的17组树状支撑,构成大屋顶的支承边界条件。
大屋顶本身采用网架结构,中部是三层网架,焊接球节点,两翼是双层网架,螺栓球节点。
大屋顶原设计是由我院王启文、黄文两位博士与奥雅纳公司合作完成的。
建筑师仅仅给出大屋顶上、下曲线平面的等高线图,曲线没有任何规律,因此,大屋顶计算模型的建立是很关键的工作,王、黄二博士于1999年春节历时一个多月,反复计算、反复修改,建立了计算模型,最后完成施工图设计(我院设计施工图总用钢量为5505T)。
业主招标时允许投标单位进行设计优化,所有投标单位的设计都是在我院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的。
中规院-海口总体城市设计导则
![中规院-海口总体城市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8c5ff22bb68a98271fefa67.png)
■ 景观风貌总策略:整合滨海景观要素,构建凸显现代滨海城市特色的景观风貌体系;以滨海景观 统领与协调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 特色空间总策略:重点突出滨海特色空间走廊,组织“向海汇聚”的公共空间网络,构建空间舒 适、环境友好、活动丰富的特色空间系统。
■ 轴带贯通:打通“二横五纵”的城市主干脉络,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复合城市功能、交通、 景观的连续线性支撑体系。“二横”的骨架道路分别为滨海大道及其东延线、国兴大道-海秀路 及其西延线,“五纵”其中四条骨架道路分别为长海大道、丘海大道、滨江东路、兴洋大道,另 有与人民大道-五指山路-朱云路连线重合的空间发展廊道。
第2条 本导则的控制与引导范围分为市域和主城区两个层面,市域范围包括海口市全部行政辖区,主城 区范围以海口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北与海口市东、西行政界线围合的区域为主。
第3条 本导则包括总则、目标与策略、要素分类控制与引导、片区控制与引导四部分。
第1节 要素控制导则一:山水格局
第6条 保护海口“地脉结丘,江洋抱城”的山水格局,保持自然环境空间结构,凸显城市的山水生态特 色。
URBAN DESIGN GUIDELINE
5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 导则 附图4 重点城市设计项目分布图
第二章 目标与策略
■ 严格保护城市水系,控制滨水地带建设项目,开展水生态修复,管控海岸线、江岸线及周边区 域,治理红树林湿地、羊山湿地、白水塘湿地等,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提升水生态环境。
第8条 强化“两带两廊”生态结构,突出山水资源的结构性作用。
第4条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总目标为“滨海花园、魅力椰城”;空间设计定位为:面向国际的滨海“秀” 城、凸显生态的花园“绿”城、健康宜居的活力“乐”城、根植本土的魅力“名”城;城市风貌 定位为:海滨风采、田园风境、现代风尚、本土风情。
龙华旧城核心地区重点片区及地段城市设计(22精品PPT课件
![龙华旧城核心地区重点片区及地段城市设计(22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b84ca168884868662d603.png)
步行与自行车线路
步行与自行车 线路
场所建构
可达性
步行与自行车网络
赋予主要步行和自行车通道以公共功能,以增强通道 的活力,包括商业通道、游憩通道、邻里通道。各类型通 道通过用地功能来塑造不同的空间场所,以形成独具吸引 力和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规划将沿龙华将形成连续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 强化现有的过河通道,各主要跨河街坊均增设 过河通道。 建立龙华河同地区中心的视觉和空间通廊。
场所建构
设计重点
龙华河空间梳理
创造更多具有活力的与河流沟通和跨 河的路径。
塑造沿河不间断的亲水空间。 建立河流空间与周边开放空间视觉和 步行通道。
场所建构
设计重点
部分尺度宜人的街道,建议随道路改造增设骑楼,体现地 方特色并形成连续的人行系统。
形态控制
高度分区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500米和人民路和平路周 边300米空间形态以高层 为主。
龙峰塔周边和龙华 河沿线以多层为主。
突出城市空间差别, 形成更为有序的城市整 体高度特征。
图例
18米 24米 36米 54米 轨道交通站点 轨道交通4号线 绿地 通道
和平路轨道交通站点两侧
景华新村街坊
场所建构
设计重点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梳理
梳理轨道交通(轻轨) 与外部的步行联系。建立二 层、地面、地下三层步行体 系。
二层通道建立连接
地面空间向外蔓延
地下空间综合体
场所建构
公共空间
系统联系
建立“指状” 系统联系体系
生活街道等线性空间联 系公园广场等块状空间。
加强龙华河与周边地区 的联系。
城市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
![城市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5863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e.png)
城市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首先,商务办公区应该被合理划分和规划。
商务办公区是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吸引和集聚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功能。
在商务办公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到交通便利、办公环境、配套设施等因素。
为了方便员工的通勤,商务办公区应该具备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和道路网。
此外,办公楼应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宽敞舒适的办公空间,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商务办公区的配套设施也很重要,包括餐饮、娱乐、购物等,以满足员工的日常需求。
其次,核心商业区的规划设计也需要得到重视。
核心商业区是城市中心区的商业集聚地,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核心商业区的规划中,应注重商业的多样性和整体布局。
核心商业区应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公司、专卖店等各种零售业态,以及餐饮、娱乐和文化设施。
商业区内的道路和街区应宽敞而整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消费体验。
另外,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的设计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在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的设计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例如,商务办公区可以设计成绿色办公区,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核心商业区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化和景观的融合,打造宜人的购物环境。
总之,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的城市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重点部分。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吸引人才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注重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的布局和功能设置,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发展条件。
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二篇
![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aad8370722192e4536f6cb.png)
280 0.20 90
Z12 8427 0.55 144 50% 1049.0 105.0
79
0.36
75
Z13 7840 0.69 144 50% 578.0 58.0
274 0.22
90
Z14 16401 0.60 144 50% 1764.5 176.0 293 0.30 80
Z14-1 2427 0.74 144 50% 138.0 14.0
第二篇 CBD核心区总体控制性要求
核心区B2层退线
1.Z-5、Z-6、Z-7必须各退用地红线12.5米,让出 交通输配环的通道。 2.相邻二级地块(例如Z-3、Z-4、Z-5和Z-6)之 间必须预留7米宽内环车道。具体位置由相邻地块 开发商协商确定。
5 Z14-2
Z16
12.5m 12.5m
Z7
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二篇 CBD核心区总体控制性要求
东 三 环 北东 路三 环 北 路
国 贸 桥
国 贸 桥
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15m
13m
12m
15m 10m 10m
15m
15m
12m
12m
10m
10m
10m
10m
10m
10m
10m
10m
5m
5m
5m
5m
5m
5m
0m
15m
光华路
12m
10m 0m
Z-16
0m
380 0.27 82
Z8 8462 0.67 144 50% 684.5 68.0
265 0.21 89
Z9 7411 0.71 144 50% 500.5 50.0
中规院-深圳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
![中规院-深圳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32cb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0.png)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波士顿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波士顿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芝加哥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匹兹堡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横滨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新加坡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迈阿密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纽约
什么样子的滨水城市中心 ?
建筑组群风环境
参数城市辅助研究 1 人居舒适度 2 建筑高度 3 道路系统与可达性 4 空间句法
Sunlight hours between 10 am to 19pm on July 21st Test result from Eco-Tech
环境舒适度模型
Read the analysis result by script and import the result into Rhino.
进展 完善
新交通模式1 有轨电车( LRT ) TRAM 的复兴 优点: 投资效益比高(对比地铁及BRT) 服务品质高(准点、平稳、安全) 环境效应(低污染、低噪音) 欧洲、美国的有益经验 国内城市的尝试
进展 完善
新交通模式 1 有轨电车( LRT ) TRAM 的复兴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完善网络与成功经验
综合 交通 系统
空间构成
开放空间形成以内湖为核心面湖向海的空间结构
背景 历程
建筑图底
连续紧凑界面赋予商业价值 吸引力 的宜人街区 高效服务 空间网络
进展 完善
街道图底
适宜尺度 街道空间 利于行人体验 组织单向交通 丰富慢行 路网密度 街道界面 商业氛围
进展 完善
东莞市望牛墩镇新城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东莞市望牛墩镇新城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83062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1.png)
东莞市望牛墩镇新城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文本目录1.总则2. 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通则3.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4.配套公用设施控制5.绿地控制6.景观控制7.竖向控制8.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控制9.给水排水工程控制10.电力工程∏.通信工程12.燃气工程13.综合防灾工程14.管线综合工程15、附表:地块编号及指标控制表1 .总则1.1为保证东莞市望牛墩镇新城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新城市中心地区的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东莞市望牛敦镇总体规划(2002-2020)》编制本次规划。
本文本为东莞市望牛墩镇新城市中心地区规划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1.3本次规划规定适用于新城市中心地区规划范围内各地块、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相关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工作。
1.4在执行本份文件(文本及图则)的各项规定时,必须同时遵守国家、广东省及东莞市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等相关条款的规定。
1. 5 本文本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解释权属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2. 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通则2.1土地使用分类及控制2.1.1本次规划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采用《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的“表2.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规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共涉及8个大类22个中类。
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及代号表2.1.2本规划确定的地块主导使用性质不能轻易改变。
土地使用性质有其兼容性,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适当调整。
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发生变化时,该地块控制指标也应相应调整。
详见表2. 2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标2. 2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2.1.3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性质、用地界线及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文本和图则的规定。
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土地使用性质、用地界线及用地规模可有条件进行调整,但应符合以下规定:2.1.4. 1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范围的建设项目,应先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意见,经东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同意,再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皇冠街、天面村--城市重建典型案例分析
![皇冠街、天面村--城市重建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4aef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5.png)
➢具有亮点的产品设计、核心景观节点的打造、完善 的区域增值体系、合理的规划布局、最大化的公共空 间是功能组合发挥最大效益的前提,是区域持久发展 落实到微观层面上最关键的要素;
➢区域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化作为精神载体,需要保 留、制造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符号来打造区域的 “魂”。
世联研究案例
城市重建典型案例分析
皇冠街 英国格拉斯 Temple bar 爱尔兰都柏林 田面村 深圳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2007.12.25
[关键字]: 城市重建、中心区
[案例简介]: 通过成功城市重建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扭转区域形象,实现区 域价值增值的关键要素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2
1 深圳田面村——旧城改造的典范
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增加城市竞争力等目标因素综合起来,将一个社
区改造项目提升为一个城市的综合开发项目。
3
都柏林Temple bar —— 改造背景
Temple bar是传统的老城区和城市文化 中心。区域内分布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其 他名胜古迹。
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里曾经一度衰败不 堪,成为贫民居住区。
功能设施
创办了国有民办小学—北京景山学校深圳分校。建成了田面幼儿 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人之家、文娱中心等,新建2个篮球场和 足球场、网球场等。 在社区内建成2个街心公园,与中心公园形成环形区域。
1
田面村改造——背景分析
从城市功能上,不能更好的为周边的产业进行服务,原有的居 住等功能满足不了周边功能的需要,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
1
田面村改造——改造效果
外国日本东京中城MIDTOWN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ppt课件
![外国日本东京中城MIDTOWN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7bd634284ac850ac024257.png)
开发理念
三井不动产确立了 "Diversity","Hospitality","On the green" 这三个开发理念,“日本的价值”的开发愿景,
多样性DiversityLook for birds
in
A传统园林 B主题商业 C文化艺术、 D酒店公寓 E商务办公
A
B C
ED
三得利美术馆
中城东楼公寓
投资规模:由6家开发商投资3700亿日元(34 亿美元)
设计公司:设计总指挥是SOM,设计主创是日建设计, 景观设计是EDAW Inc,商业设施设计是 Communication Arts Inc和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地标建筑:‘中城大厦’(Midtown Tower)是一座地 下5层、地上54层的摩天大楼,高度为248米,超越了六 本木新城森大厦(森タワー)和东京都厅舍成为东京都内 最高的建筑物。
功能设施:东京中城内设有饭店、住宅、办公室、商业 与文化空间、医院、公园等多种设施。
入驻企业:许多企业都将总部迁往东京中城,包括 USEN、日本雅虎、富士软片、富士全录、Goodwill Group 等。此外知名电子游戏公司科乐美(KONAMI) 也将分散在东京各处的据点集中迁往东京中城。
MIDTOWN历史
陆军驻地 明治时期:
防卫厅搬迁,空出 10公顷可开发用地
2000年:
东京中城正式开业 2007年3月:
江户时代: 名门毛利家府邸
二战后:
美军将校宿舍, 之后成为日本防 卫厅所在地
2005年:
以三井不动产为首的六家公 司中标,开始“城市再生” 计划;同年以纽约中城为蓝 本,将这一区域开发命名为 “东京中城”
中规院:西乡中心地区重点片区及核心地段城市设计
![中规院:西乡中心地区重点片区及核心地段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8ff2f0856a561252d36fc4.png)
现 状 分 析
风 貌 视 觉 感 知
强烈的视线引导和对景设置
碧海湾公园与新湖路视线体系
西 乡 大 道
圣 淘 沙
共 乐 路
银 田 路
碧 海 湾 公 园
现 状 分 析
风 貌 视 觉 感 知
目前新湖路北侧多为旧村和旧工业区,建筑低矮,肌理细密; 新湖路南侧界面呈现新旧混合的效果,新建筑多集中在西乡大道西侧,其中 以“圣淘沙骏园”最为突出; 新湖路西段尚未完全打通,影响了交通及视线与西乡河及西岸的连通。
碧海湾公园与新湖路视线体系
现 状 分 析
风 貌 视 觉 感 知
视线受阻,西乡河与碧海湾公园之间的实现联系被隔断。 大尺度建筑群与低矮旧村之间高度与肌理的强烈对比。 特异的道路与建筑走向承载空间历史。
碧海湾公园与新湖路视线体系
2现
状 分 析
风 貌 视 觉 感 知
华侨新村
碧海湾公园与新湖路视线体系
愿 景 与 构 想
西乡生活、公共活动中心区
华侨城-红树林生活、休闲功能区
航空城特殊城市功能区
宝安-南山城市核心区
罗湖-福田城市核心区
轨 道 发 展 轴
在区域功能圈层中
工 作 内 容
汇 报 内 容
1 背景
2 现状
3 愿景 4 构想
5 蓝图
背 景
区位条件
范围划定 项目解读
相关规划
现 状
愿 景 构 想 成 果
现状解析
条件评述
工 作 内 容
主题定位
理想意象
研究范围城市设计策略
蓝 图
设计范围城市设计方案
研究范围城市设计图则
设计范围城市设计导则
项目区位
深圳市龙华街道行道树景观规划
![深圳市龙华街道行道树景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810cfff376baf1ffd4fada6.png)
深圳市龙华街道行道树景观规划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深圳市提出了以打造世界级的国家森林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为目标,至2020年形成一流的国际化城市环境,街道行道树景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重点分析了深圳市龙华区街道行道树景观规划的方法,对于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0.前言龙华区“四面环山”,生态控制面积约64平方公里,约占龙华区总面积的37%,绿化覆盖率达42%。
但是,龙华街道虽位于龙华区中心腹地,却无缘山林,是龙华区六个街道里唯一,几乎没有生态控制线覆盖的街道,绿化覆盖率排名最末。
在与深圳类似区域对比中,我们选取了同样是城市发展中的老城区罗湖、福田区,其中非自然山体覆盖的街道有13个,平均绿化覆盖率为24.92%,龙华街道绿化覆盖率只有18.26%,低于平均值。
1. 0上层规划1.1规划目标:摸清家底、描绘未来;整体风貌、统筹行动;城市品质、激发活力;引领发展、转型提升。
1.2规划范围:龙华街道位于龙华区中部,东与龙岗坂田接壤,西接大浪,南邻民治,北与观湖、福城相连,辖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居全区之首,是深圳极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之都和区域核心商圈。
下辖景龙、龙园、三联、华联、清湖、油松、松和等7个社区工作站,管理服务人口74.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7.5万人。
龙华街道有三横三纵的主干道交通路网,三横分别为华清大道、清泉路与工业路;三纵为龙观路、和平路与梅龙大道;两条过境高速为梅观高速南北向连接福田区、龙华区与东莞市,机荷高速东西向连接宝安区、龙华区与龙岗区。
1.3规划定位:根据《龙华新区绿地景观风貌提升专项规划》与《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龙华区内各街道发展特点与形象定位如下:龙华街道为商业休闲+活力中心,民治为现代商务+门户形象,大浪为自然生态+时尚创意,观湖为科技宜居+行政中心,观澜为生态休闲+人文历史,福城为工业发展+生态和谐。
龙华街道建设目标:充满活力、现代精致的商业城区,高密度旧城区绿化发展的典范,龙华区最耀眼的中央花园。
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
![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e4d5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5.png)
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深圳市民中心是作为深圳市政府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心场所,承担着政务办公、文化展览、大型活动举办等多种功能。
因此,在设计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功能的需求以及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首先,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建筑形象对城市景观的塑造至关重要。
因此,市民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现代化的特点,同时与周边建筑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采用简约而时尚的建筑风格,搭配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在保持建筑美观的同时,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其次,深圳市民中心建筑的功能布局需要灵活多变。
市民中心作为市政府办公的核心场所,政务办公室的设置需要满足政府的日常办公需求。
同时,市民中心还需要提供文化展览、大型活动举办等功能,因此,建筑方案应保证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并通过设计灵活的空间划分,使其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三,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市民中心作为重要的公共场所,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筑方案应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采光等因素,降低对机械设备的依赖,使建筑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应注重功能的立体化体验。
市民中心是广大市民参与政务、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用户体验。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使市民中心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同时,建筑方案应注重创新和科技的运用,提供多种数字化服务手段,方便市民的使用。
总之,深圳市民中心建筑方案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兼顾政府办公和公共服务功能,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用户体验。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优化和考虑,才能够为深圳市民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美观时尚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市民中心。
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319c8402d276a200292e02.png)
比例尺
6 .天际线控制指引 天际线的控制主要为三条重要的界面,分别是杨泗港快速通道、江城大道和滨湖路, 杨泗港天际线柔和舒缓、江城大道天际线逐步递减,沿滨湖路天际线层次多样,前景 韵律平和,背景节奏丰富,整体空间意向统一而富于变化。
7 .沿湖断面控制指引 墨水湖是该片区的重要的景观资源,规划应保证其利益的公共性和共享性,本片区建筑高度(H) < 建筑与墨水湖 的距离(L)* 0.7 ,以此来达到墨水湖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和良好的空间秩序。
住宅主要使用涂料、面砖 整体风格体现武汉特色、墨水湖周边体现水景风情 环墨水湖设置统一标示系统,商住用地设置统一广告 滨湖绿地内、居住区内部的景观设施保持形象统一 沿墨水湖进行灯光照明布置
5.其他控制指引 (1). 本片区主要体现沿路的景观性、沿湖的开敞性、沿水渠的趣味性。 (2). 若本片区进行整体开发,商业设施的布局宜沿湖、总港走廊布置,并形成一
界面控制形式 控制路段及范围
界面形式指引
绿化指引
骑楼、底层架 空形式
室外商业 休闲空间
阳篷与 阳伞
特色广 告及标 示系统
大树冠遮阴乔 木
丰富、多层次 的灌木
开阔草坪
高层连续界面 杨泗港快速路段
多层韵律界面
滨湖路段
绿化连续界面 片区内步行街段
绿化开敞界面
水渠滨水段
4.建筑景观控制引导
(1).建筑组合 (2).建筑风格 (3).环境设计
UPDIS
1.3 天津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导则
A.地块控制
D. 可持续发展场地策略:
B. 技术指标:
街区尺寸 道路转角 建筑退线 地块绿地率 联合停车
C. 建筑形态
街墙高度与连续界面
龙华旧城核心地区重点片区及地段城市设计方案
![龙华旧城核心地区重点片区及地段城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1c65c6529647d26285215.png)
现状领域图
稳定中 城市
变化中 村庄
变化中 城市
稳定中 城市
稳定中 工业
形态感知
肌理
图底关系 整体城市肌理分区明显,沿道路以街坊为单元围合布局
为主,部分街坊空间无序。
人民路城市肌理呈现南北两段特征。北段以连续街道、 围合式街坊肌理的特征为主,广场空间不完整;南段呈现块 状的城市肌理和破碎的城市空间肌理的特征。
城市印象
城市个性
人民路 随着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人民路正经历着剧烈地空间再造,而这种快速的再造过程,
使得人民路空间破碎,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觉到,人民路给我们的印象是如此短暂… 人民路,快速更替的面容,变得模糊而陌生…
形态感知
土地使用
已建成城市建设用地 占总面积的98%。
城市建设用地中以居 住、工业、道路用地 为主。
形态与结构
城市意象
特
形象与特征
色
+
公共空间
设计主题
场所建构
可达性
活 力
+
高度
形态控制
秩
界面
序
土地利 用规划
图例
二类居住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绿地 行政办公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 广场用地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水域
设计总图
图例
主要建筑 街坊 开放空间 通道 二层通道 地下空间 轨道交通站点 公交转乘站 轨道交通4号线
商业娱乐核心风貌区:
发挥中心作用,强化商业、商务职能; 展现旺盛的城市活力和繁荣特性。
现代居住风貌区:
延续现有街区尺度,体现 “宜居”特征; 打造高质量居住环境。
现代商住风貌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30
PART 2 目标与策略
3. 城市设计策略
(1). 有机衔接,突显门户
②.完善景观控制体系
• 山水背景:梅林山体、民治水库、民治河 • 中心体系:地区中心——新客站及站前区域、 片区商业中心——六个商业片区; • 主要路径:交通性景观路径——留仙-民德路、 玉龙-民康路、梅龙路 生活性路径——民治大道、民旺路、民乐路; • 门户节点:新客站轴线东延地区 • 绿地:联系成网络 • 标志物与标志建筑:各区域中心 • 认知节点:主要公共空间
PART 1 背景与现状
4. 现状分析——景观体系、道路交通、公共空间
(1). 景观体系——空间意象
• 商业地区:沿民治大道形成集中的4块; • 绿地地区:主要为3块菜地和民治公园; • 主要生活性路径:民治大道、民宝路; • 主要交通性路径:梅龙路、布龙路 • 入口节点:民治大道与布龙路的交叉口、
2. 地理区位
(3). 承担二线拓展区控制建设的压力
龙华新城包括两部分: • 二线拓展区 (以空地为主) • 民治中心区 (由于政府对二线拓展区土地的严格控制,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民治中心区承担了这个地区强大 的建设需求,基本上已经建满)
民治中心区现状风貌
二线拓展区现状风貌
a
9
PART 1 背景与现状
a
7
PART 1 背景与现状
2. 地理区位
(2). 深圳中轴线向北延伸”第一站”
按照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民治 地区位于深圳市城市中轴线上,是城市中轴线向 北延伸的第一站。
a
龙华老中心
观澜河发展轴
大脑壳山
深圳新客站
梅林创意中心 莲花山
会展中心 接海岸线发展轴
接深圳河发展轴 8
PART 1 背景与现状
a
1
PART 01. 背景与现状 PART 02. 目标与策略 PART03. 整体城市设计 PART04. 地块详细设计 PART05. 城市设计分图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CORE DISTICT OF MINZHI CENTRAL AREA
a
2
PART 01
背景与现状
(2).研究范围
• 民治中心地区核心地段(2.15k㎡)
完善城市设计体系,提升城市空间形象
• 详细设计地块(97.9ha)
需要重点改善和打造的亮点地区
a
4
PART 1 背景与现状
现状空间环境分析
提出城市设计目标
寻求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
对内与对外两个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策略
相互校核
法定图则
整体城市设计 + 重点地区详细设计
3. 相关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2001-2005) •《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 •《宝安总体城市设计》 •《深圳市龙华二线拓展区城市设计》 •《国家铁路深圳新客站综合规划》 •《宝安BA402B-23&BA402B-25号片区[民治中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
a
23
PART 02
目标与策略
1. 城市设计目标 2. 成功案例分析 3. 城市设计策略
a
24
PART 2 目标与策略
1.城市设计目标 民治中心地区核心地段城市设计目标:
与二线拓展区有机衔接的, 配合突显深圳陆域门户形象的, 山水共生、尺度宜人、充满活力气息的综合生活服务区
a
25
PART 2 目标与策略
A
B
aCΒιβλιοθήκη B A CB C A
C
C
22
PART 1 背景与现状
5. 问题综述
由于快速城市化推动而自发建设形成的民治中心地区,在城市设 计阶段重点要解决的5个问题:
NO 1.
与二线拓展区的 有机衔接
NO2. NO3.
突显深圳新客站 门户形象 完善提升地区的 中心职能
NO4. NO5.
地区重点打造的 地铁站点 维护和保证地区 自然环境
二层步行天桥
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生
活空间。
二层步行天桥
商店
公园
a
公共服务设施
29
通往住宅的步行廊
PART 2 目标与策略
3. 城市设计策略
(1). 有机衔接,突显门户 ①.明确空间组织结构
• 二线拓展区——遵循轨道交通“珠链 式”开发的模式,沿轨道站点展开用 地布局,自北向南依次是上塘路站综 合功能区、规划中心区、新客站综合 换乘中心和白石龙综合功能区。
相关成果参考:
•《深圳市城市与建筑设计标准与准则》 局技委汇报版
•《深圳经济特区公共空间体统规划》
•《深圳经济特区步行体统规划》
•《深圳市规划局详细蓝图编制指引》 试行搞
a
10
PART 1 背景与现状
3. 相关规划
(1). 《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
依据《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之新城规划》, 龙华新城定位为以大型交通枢纽 为依托的城市中心功能拓展区 (副都心),为深圳市“四大新 城”之一。
分析现状
明确目标
技
相互校核
寻求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提出城市设计策略
术 框
+ 整体设计
详细设计
架
(体系梳理+蓝图指引)
(重点地区的设计)
指导
法定图则图表
城市设计分图指引
用地的开发和管理
a
6
PART 1 背景与现状
2. 地理区位
(1). 大型交通设施布局的地区
位于深圳几何中心的 民治及二线拓展区是深圳 市大型交通设施布局的重 点地区,主要包括——深圳 新客站、轨道4号线、轨 道5号线、轨道6号线、梅 观高速、福龙路、布龙路、 梅龙路。
a
12
PART 1 背景与现状
3. 相关规划
(3). 《龙华二线拓展区城市设计》
综合客运交通功能为主的口岸型枢纽地区; 依托轨道交通枢纽的商务副中心; 花园城市的门户地区; 高标准建设的生态化新城地区。
(4). 《国家铁路深圳新客站综合规划》
构筑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综合、布局合理、 换乘便捷、运作高效的一体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同 时,依托新客站的建设,带动整个中部综合组团的发 展,提升城市整体的形象和地位。
维多利亚港湾
东涌
27
PART 2 目标与策略
(3).重点把握主要路径和主要节点
主要节点(门户节点):以半圆形超高层住宅围合的“大门” 直接
面向机场方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主要路径:联系机场和市区的主干道成为体验大屿山新市镇 门户形
象的主要景观路径。 • 主要标志物(地铁站与酒店); • 道路线型(曲线产生变化的景观); • 道路界面(山体与简洁的建筑界面交相辉映); • 道路景观(丰富的道路绿化、完善的标识体系)。
a
18
PART 1 背景与现状
4. 现状分析——景观体系、道路交通、公共空间
(2). 道路交通——道路体系
交通性主干道
生活性主干道
次干道
a
19
支路
PART 1 背景与现状
4. 现状分析——景观体系、道路交通、公共空间
(2). 道路交通——公共交通
本地区居民公共出行方式为公交出行,公交线路全部分布 在民治大道上,站点有限,居民公共出行困难。
梅龙路与民宝路的交叉口 • 公共空间节点:民治公园、万众城广场、
南康百货广场 • 标志性建筑标志物:民治街道办、万众
城、南康百货 • 各类建筑界面:居住界面、旧村界面、商业
界面、设施界面、工业界 面、绿色界面、空地界面
a
17
PART 1 背景与现状
4. 现状分析——景观体系、道路交通、公共空间
(1). 景观体系——高度分区
梅龙路界面的连续性,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强化本区与轨道站点的联系,同时建立本区与 羊台山的视觉和景观联系,强化公共空间特征。 • 城市交通:保证民德路与新客站之间交通流的顺畅,避免主次干道造成对两侧街区步行交通的分隔。 • 边界、节点、视点—视廊—天际线:注重以梅林关为视点,沿主要道路所欣赏到的城市天际线的塑造。 • 城市夜景与环境设施:美化和强化民治河两侧的商业街区,营造夜间商业氛围。
a
11
PART 1 背景与现状
3. 相关规划
(2). 《宝安总体城市设计》 民治中心城区
• 城市设计目标:重点改善现状居住、商业等配套设施的标准,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 空间形态:中心区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民治水库周边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 公共空间:加强本区主要公共设施、商业设施与二线拓展区、龙华老中心地区配套设施的联系,注重沿
2.成功案例分析
香港机场门户地区 (北大屿山新市镇)
选取理由:香港门户、东涌中心区、地铁、 自然环境
(1).区位
北大屿山新市镇位于大屿山北部,紧靠香港国际机 场,是作为香港机场生活基地而建设的香港第三代 新市镇。
北大屿山新市镇主要建于北大屿山沿岸一带填 海得来的土地上,有东涌经大蚝一直延伸至小蚝湾, 呈线性发展,新市镇和香港机场岛之间相隔一条宽 200米水道,市区开发主要集中在东涌和大蚝,同 时建有公共及私人住宅,至2010年,在东涌和大蚝 分别可容纳15万人和5万人,工业开发及公用设施 主要设在新市镇东面末端的小蚝湾。
1. 项目背景 2. 地理区位 3. 相关规划 4. 现状分析 5. 问题综述
a
3
PART 1 背景与现状
1. 项目背景
(1).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