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酸化学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 第1期大学化学2007年2月
多酸化学简史梁建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滁州239000)
多酸化学是关于同多酸和杂多酸的化学[1],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至今已有
近200年的历史。

由同种含氧酸根阴离子缩合而成的称为同多阴离子(如MoO 2-4→Mo 7O 6-24),
其酸称为同多酸。

由不同种类的含氧酸根阴离子缩合而成的称为杂多阴离子(如WO 2-4+P O 3-4→P W 12O 3-40),其酸称为杂多酸[2]。

1 3个历史阶段
1826年,J.Berzerius 发现将钼酸铵加到磷酸中会产生一种黄色沉淀物,由此成功地合成了第一个杂多酸盐———122钼磷酸铵,但在当时还谈不上研究其组成问题,有人称此时期为多酸研究的史前时期[2]。

1864年,C .Marignac 合成并表征了第一个钨的杂多化合物122钨硅酸,标志着多酸研究时代的开始。

他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122钨硅酸的组成,得出Si O 2:WO 3=1:12,这就是今天的H 4Si W 12O 40・n H 2O 。

1872年,C .Scheibler 合成了122钨磷酸,但其组成在1909~1910年才由W.Gibbs 和M.Sp renger 确定。

其后,D.Klein 与F .Maur o 于1880年制得122钨硼酸,其组成是在29年之后才由H.Copaux 分析确定。

H.Copaux 不仅发展了C .Marig 2nac 的工作,还研究了多酸的多种合成方法,并报道了多酸异构体的存在。

M i olati 2Rosenhei m 学说的提出,使多酸化学的研究进入到第二个历史阶段[2]。

1908年,意大利托里诺工业大学的M i olati 从对多酸的电导滴定出发,根据电导滴定曲线拐点的位置,分析得出了钼磷杂多酸含有7个质子的结论,并给出了它的分子式为H 7P (Mo 2O 7)6。

Rosenhei m 则利用传统的乙醚萃取法合成了黄色的钼磷杂多酸。

为了确定其组成,Rosenhei m 向其中加入胍盐(CN 3H 5)2H 2CO 3,从而制得固体钼磷酸的胍盐。

参照M i olati 的写法,Rosenhei m 也认为钼磷杂多酸的化学式为H 7P (Mo 2O 7)6。

“M i olati 2Rosenhei m ”学说的基本内容是:无论是含钼还
是含钨系列的多酸,都可形成M 2O 2-7(M =Mo,W ),而杂原子P 、Si 等通常是六配位的。

如钼磷
酸可有6个Mo 2O 2-7与P 配位,故把钼磷酸分子式写成H 7P (Mo 2O 7)6形式并一直使用到1950年(实际上这种写法是不正确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Rosenhei m 是一位在多酸化学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化学家,他长期从事多酸化学的研究,同多、杂多的名称就是由他最先提出来的[2]。

1929年,Pauling 提出了12系列的多酸“花篮”式结构设想,使多酸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

按照他的设想,钨硅酸和钨磷酸可写成H 4[Si O 4W 12O 18(OH )36]和
H 3[P O 4W 12O 18(OH )36]。

他认为多酸的中心是硅氧四面体Si O 4或磷氧四面体P O 4,12个WO 6八面体通过共用角上的氧相结合,像笼子一样把Si O 4或P O 4关在其中,笼型的W 12O 18(OH )36呈电中性。

Pauling 的多酸“花篮”式结构设想表现出一代结晶学大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当时检测手段的局限,他没能进一步指出12个八面体中的每3个八面体成为二金属簇,3个MO 6共用3个棱和1个顶点的结构。

在多酸发展史中,瑞典乌普沙拉大学的L indqvist 为多酸化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使由于“二战”而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多酸化学研究得以恢复。

历史上曾有人错误地认为仲钼酸根是H Mo 6O 5-
24,实际上,1860年就有人提出过七聚体模型,但当时科学家认为7这个数字不好,而固执于六聚体的式子。

1937年Sturdivant 用X 射线衍射证明仲钼酸根是HMo 7O 4-24。

1950年L indqvist 报道了(NH 4)6Mo 7O 24・4H 2O 和(NH 4)4Mo 8O 26・5H 2O 的结构解析,指出Mo 7O 6-24和Mo 8O 4-26是由MoO 6八面体通过共用棱和角顶形成的。

L indqvist 的另一贡献是对多酸溶液化学的研究。

1956年,P .Souchay 和J.Bye 提出了多酸溶液化学的概念;同年C .Ross otti 和S .Ross otti 在研究同多钒酸时指出:10VO +2+8H 2O =H 2V 10O 4-28+14H +,这对多酸溶液化学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当时的化学家认为一步生成这样大的H 2V 10O 4-28是不可思议的。

之后,他们到了牛津大学,与G .Lagerst om 及N.I ngri 共同研究多硼酸和多锗酸。

日本的Sasaki 从1956年开始研究多钼酸、多铬酸和多钨酸;此外,P .Souchay 作为多酸溶液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二战”后发表了不少关于多酸溶液化学的论文,其中两部专著Polyanions et Polyca tions (1963年)和Ions m ineraux Condens és (1969年)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

1959年,美国的Baker 等人第一次用X 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K 5[Co W 12O 40]・20H 2O 中氧的位置,结果表明MO 6八面体有一定的扭曲,从而为多酸化合物的特殊性质的解释提供了基础。

此间,德国的Jahr,前苏联的Sp itsyn,罗马尼亚的R i pan 和瑞典的Sill én 都对多酸化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我国的多酸化学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生物化学家吴宪第一次制备和分析了2:18系列的钨磷酸和钼磷酸的还原产物———杂多蓝(Heter opoly blue ),该方法至今仍被各国引用。

复旦大学顾翼东教授,南京大学戴安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郑汝骊、王恩波教授等都对多酸化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2005年8月23~27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化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市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3]。

我国的多酸化学研究近年来已经呈现出成果显著、蒸蒸日上的态势,得到国际化学界的认可和关注。

2 6种基本结构
1934年,英国曼彻斯特B ragg 研究小组的年轻物理学者J.F .Keggin 在实验室中合成出H 3P W 12O 40・5H 2O,他把该物质粉末的X 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与计算值进行比较,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Keggin 结构模型(1:12系列A 型)。

40年后,即1974年,再次测定证明Keggin 结构是正确的。

1953年,Da ws on 首次用X 射线衍射法测定了K 6[P 2W 18O 60]・14H 2O 的结构,结果表明其为三斜晶系。

Strandbery 在对Na 6[P 2Mo 18O 60]・24H 2O 的结构进行测定后指出:Na 6[P 2Mo 18O 60]・24H 2O 和K 6[P 2W 18O 60]・14H 2O 具有相同的结构构型。

此后一些有关2:18
系列杂多化合物的结构相继被测定出来,它们都具有与K 6[P 2W 18O 60]・14H 2O 相类似的骨架。

后人为纪念Da ws on,称2:18系列杂多化合物为Da ws on 结构杂多化合物。

早在1937年,J.A.
Anders on 就已经推测出1:6型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如:[I M o 6O 24]6-,其中I (Ⅶ):Mo =1:6,但
直到1974年才被最终确定下来,故称1:6系列杂多化合物为Anders on 结构杂多化合物,但第一个真正的Anders on 结构化合物被认为是1948年Evans 报道的[Fe Mo 6O 24]6-。

1953年,
W angh 首次合成了(NH 4)6[X Mo 9O 12](X =N i 4+,Mn 4+);1960年B r own .D.H 报道了1:9Be W 9的合成;上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合成了以P 、Si 、A s 为杂原子的钼的杂多化合物和以P 、Si 、A s 、Ge 、Sb 为杂原子的钨的杂多化合物,后人称此类化合物为W angh 结构(1:9系列)杂多化合物。

此外还有Silvert on (1:12系列B 型)结构,它们与Keggin 、Daws on 、Anders on 以及同多酸
的L indqvist 结构(M 6O 19结构)一起被称为多酸的6种基本结构[2]。

由于多酸化合物中原子数目较多,结构复杂,传统的描述方法是把它们的结构看成是以金属为中心的MO n 多面体通过共有角氧和边氧形成的组合。

由于受测试手段的限制,到1971年,能够进行结构解析的多酸晶体只有14种(其中单晶12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四圆X 射线衍射仪的普及,迄今已确定了100多种多酸结构,其中Keggin 结构和Da ws on 结构是两种常见的基本结构[4]。

(1)Keggin 结构(1:12系列A 型) 具有Keggin 结构的杂多阴离子结构通式为[X M 12O 40]n -(X =P 、Si 、Ge 、A s 等,M =Mo 、
W )。

四面体的XO 4位于分子结构的中心,相互共用角氧和边氧的12个八面体MO 6包围着
XO 4。

Keggin 结构杂多阴离子共有α、β、γ、δ和ε型5种异构体(图1[5])。

图1 α2Kegg i n 结构图2 α2Dawson 结构
(2)Da ws on 结构(2:18系列)
这是一类与Keggin 结构一样重要的杂多化合物。

具有Da ws on 结构的杂多阴离子结构通式为[X 2M 18O 62]n -,两个四面体XO 4以角氧相连,位于分子结构的中心,其余18个八面体MO 6
相互共用顶角、边,并分布在两个四面体的周围(图2[5])。

3 三大学派五大研究中心
与法国P .Souchay 齐名的还有前苏联的Sp itsyn 和美国的Baker,他们被称为多酸研究的三大学派。

近代多酸化学的研究已由三大学派发展成五大研究中心,即日本、法国、俄罗斯、美
国和中国[2]。

在日本,东京大学的Sasaki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杂多酸的滴定及晶体结构的研究;在法国,Jeannin长期从事多酸的解析;在英国,N.I ngri从事磷酸与钼酸的溶液平衡研究,同时对所形成的杂多酸钠盐进行结构研究;在德国,继Jahr之后,J.Fuchs主要从事同多酸的结构解析;在中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用四圆X射线衍射仪,成功地解析了多个稀土杂多酸及杂多蓝单晶。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酸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书院式的研究阶段,由于未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应用价值,因此发展较为缓慢。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多酸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如较大的体积、较高的分子量、能储存并传递电子、晶格氧可以在固体内部迁移、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强的布朗斯泰德酸性以及易被萃取等。

这些特殊性质使它们在许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目前,多酸的合成已进入分子的裁剪和组装阶段;纳米结构、高聚合度多阴离子、夹心式多阴离子、新型有机金属多酸盐、杂多蓝、电荷转移多酸超分子、具有两个顺式端氧的多酸及具有空半球结构的多阴离子化合物相继被合成出来;一批新结构、新规律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多酸化学的基础理论成果;多酸的应用也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其中以杂多酸为酸型、氧化2还原型或双功能新型催化剂已在工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例如,1972年日本率先以122钨硅酸为催化剂进行丙烯水合工业化并获得成功;1982年以122钼磷酸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醛气相氧化制甲基丙烯酸;1984年以122钼磷酸为催化剂异丁烯水合制叔丁醇,生产规模达万吨级,成为举世瞩目的先进工艺;1986年以122钨磷酸为催化剂,T HF制聚氧基四次甲基乙二醇等共8个项目均取得成功。

如今,多酸化学又进入了生命科学领域。

有研究表明[3],许多多酸化合物是有生物活性的,如高选择性地抑制酶的功能,可以抗肿瘤、抗病毒、抗H I V感染等。

[Sb9W21O86]n-的盐曾在法国用于A I D S的临床治疗。

此外,多酸在新型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如非线性光学材料、高质子导体、伏异磁特性材料等领域都有振奋人心的开创性工作。

目前多酸化学已经发展成为涉及有机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领域。

多酸化学不仅以其丰富多彩的科学内涵在基础研究方面受到关注,而且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已有10余篇多酸化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 a ture 杂志上[3]。

今后多酸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6]:⑴对多酸化合物的应用和功能性质方面的开发研究;⑵对多酸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只有把这两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多酸化学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古老的多酸化学,经历了百余年的变化发展,现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果用分子器件一词来概括其众多功能特性也许是不为过的[2]。

总之,多酸化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郑汝骊,王恩波.化学通报,1984,9:12
2 王恩波,胡长文,许林.多酸化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 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秘书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10:1956
4 耿艳.化学教学,1999,8:28
5 瞿伦玉,龚剑,陈彪.化学通报,1995,6:26
6 何则强,张平民,高孝恢,等.化学世界,2001,4: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