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15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5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维新教育教育的渐次推进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⑴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⑵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此外,为了更好更快地学习西学,康有为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

●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

第三节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二.清末的留学教育(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今日之患,在民智不开,故士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这种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

他主张废八股,改试策论,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严复:八股取士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

(二)兴学校,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重视师范教育、女子教育●梁启超:“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康有为《大同书》的学校体系:–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严复: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三)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严复:“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梁启超:“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康有为:“定宪法以出政治,明格致以兴艺学。

”湖南时务学堂1897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和学政江标都倾向维新,在谭嗣同的推动下,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

其它●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等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创立。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师大版第十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教案教学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师大版第十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教案教学笔记
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规定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并从1909年起实施。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民国成立后改称清华学校)。清华学校学生经过8年的高强度学习,到美国后一般可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大部分人都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学堂对提高中国留美学生的层次和系统引入西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性质:
以癸卯学制为主建立起来的新教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建立起来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教育制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与经济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三节留学教育
一、留日高潮的兴起
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中日文字接近易于通晓,西书已由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日本的风俗习惯近似于中国等原由,认为应将日本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这样到1901年1月清廷议行新政前,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应不下200人。
论学西学
在教育上,他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不仅提倡学习西学的科学知识,而且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认为他们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严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主”,“政体”,“科学”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教育上的主张是:一、全面学习西学,包括西方的自然、工艺、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二、改革科举制度,因为它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三建立近代学制,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制系统;四倡导女子教育,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

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保留自己的基业,这些措施虽然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但对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措施,学制的颁布,科举的废除,教育体制的变更对20世纪的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关键词: 新政教育改革学制一、教育改革的背景19世纪末,正当日本和欧洲列强为瓜分中国而矛盾重重的时候,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为了达到加速瓜分中国,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调,旨在最终完全瓜分中国。

于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最终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才撤出中国。

此时各列强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最广泛的程度,中国几乎一半的土地都沦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

他们主要的行动在于对中国矿山,铁路的争夺,外国在华的投资也大大的发展起来。

事实上他们通过《辛丑条约》来控制中国,主宰中国。

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不过二三亿美元,但是在实施新政的那天达到了1.5亿美元。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晚清政府。

为此,1901年1月29号,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了“世有万古不变之常,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且指令“各个部门,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事实上揭开了新政的序幕。

事实上作为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心态的变化对本次的新政的事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

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府处,作为督化“新政”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

从此逐步推出“新政”,事实上主要包括改革管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奖励工商四个大的方面,本篇只对改革学制的内容以及教育当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探讨。

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直隶省的高等教育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清末新政这一特殊的历史进程以及直隶在这一历史进程当中所处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共同促进了直隶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隶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在新政时期处于全国前列,有力地推动了直隶省高等教育走向近代化,并由此带动了直隶社会方方面面的近代化。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广泛搜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与文献,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探讨清末新政时期直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刻背景,对改革的内容进行总结,从中分析归纳直隶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最后找出对于当今高等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的启示。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

第一部分是绪论,作为本文的第一章,总体论述本文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与核心概念的界定等。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共有三章。

第二章主要探讨清末新政十年的直隶高教改革的背景,主要是从清末直隶新政的推行、直隶各级官员对于改革的重视、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以及预备立宪的实行这几件大事对于直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入手,从而分析直隶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第三章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的整体归纳与论述。

从创办新式高等学堂、高等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阐述以及培养、储备、引进高等教育人才等方面来论述。

第四章是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思考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教育的改良与革新对于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第三部分为结语,是对本文全文的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此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第三章 清末新政

第三章 清末新政
文化普及。村村有私塾,处处有书院 塑造民族性格 培养共同的价值观 士绅阶层的塑造
社会结构的中心——士绅
科举制直接促成了两个中心的形成:其一,在流动不 滞的社会结构中的士绅阶层;其二,在社会价值体系 中的科举功名。
士、农、工、商四种社会力量围绕着两个中心建立 了社会生活的秩序。这两个中心的重合与互动,构成 了社会结构的重心,也构成了日常生活的重心。
第三章 清末新政
一、教育改革 二、政治体制变革
「夫今日之中國,本千鈞一髮之際,存亡危急之秋, 以言乎外,則機會均等之政策並起於列強,以言乎 內,則革命排滿之風潮流行於薄海,禍機已兆,後 患難言」。
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發現除了改革,已別無他路。
1901年清廷向全國人民宣佈實行「新政」。
一、教育改革
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贡士们按这次考 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试题是 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贡士们立 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 议。
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 鎏。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 钧儒等。
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 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总之,学堂本古学 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 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 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有光荣。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赞律、行 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
1901年6月,开经济特科;8月,废八股文程式,试 策论;9月,谕令各省设立学堂。

简明中外史第五六章清末的教育

简明中外史第五六章清末的教育
2、废除八股文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设 立经济特科,选拔维新人才);
3、讲求西学,建立新式学堂(令各省府 厅州县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 新式学堂)。以上措施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 了强大的冲击力,由于封建官僚的抵制,这 些措施大多并未实施即被废止,但它掀起了 一股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在1898到1912年间所使
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 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 总办和副总办。创办於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 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
北京大学,严复成为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
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它是戊戌维新时光绪帝 在1898年筹办的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图为 1903年京师大学堂重要教职员合影。
教会学校的教学
教会学校的办学因国别、教派和程度、专业的不同,教学 内容也有差异。就中小学程度的学校而言,总的来看课程 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宗教课, 通常都是教会学校的主课。学《圣经》 及各种宗教书籍、教义, 还要参加宗教仪式和宗教集会, 以及教会组织的传教活动。
第二类是传统的中国经学课。请一些信教的旧儒生讲课, 从《三字经》读起,一般都要读完《四书》,女校则读 《女儿经》。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 礼逊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基督新 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 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200年 前,他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 典》。他第一个把《圣经》译 成中文,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在 澳门开办了第一个中西医合作 的诊所。他揭开了基督新教在 中国的传教历史。
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定教育宗旨
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事 业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其最高长官是尚书,其 次为左、右侍郎。学部下设5个司,即总务司、专 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在地方设立提 学使司管理教育,长官为提学使。

第九章 清末新政

第九章   清末新政

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制分为三段七级:
(1)初等(一段):蒙养院 4年 初等小学 5年 高等小学 4年 (2)中等(二段):中学堂 5年 (3)高等(三段):高等学堂 3年 相当于大学预科 大学堂 3—4年 分科大学 通儒院 5年 如不计蒙养院,共计25—26年

学制横向分三部分
直系教育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性

1、教育宗旨中成文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 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这实际是洋务派“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方针的再现。
2、课程繁多,课时过多,教学周期过长。 3、《癸卯学制》充分体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封建传统观念,整个学制中,女子教育毫无地位, 规定“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女子只可 家庭教之”。
2、西方列强在华教育活动及其对西方学制的 介绍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启迪 。 3、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为新学制的产生奠定 了实践基础。 4、近代各阶层人士对西学和新式学制的倡导 为近代中国学制产生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癸卯学制的前奏 1

于1901年8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规定:“除京 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
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
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这一诏书成为清政 府制定新学制的前奏。
癸卯学制的前奏2

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 程》既“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校系统。它成为1904年癸
卯学制的雏形。
第二节、癸卯学制与补充条例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分为优、初两级 :
初级——相当于中学堂,五年制,招高 小毕业生。目的:培养初、高、小教师。 优级——相当于高等学堂(大学预科) 由初级或中学毕业后升入。目的:培养 初级师范教师,及中学堂教员、管理员。 修业3年。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2.1政治背景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

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

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

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

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

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

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废八股考试,改 试策论,等学校 普遍开设后,再 废科举
1
创办学校,改变 传统教育内容, 传授科学技术, 培养新型人才
2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 他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
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清末新学制的确立 (二)癸卯学制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 对“壬寅学制”进行修改,于1904年 1月 (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 《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清政府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 落实,1904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 学务大臣。1905年12月,清廷批准成立学 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 关。学部内分为五司,即总务司、专门司、 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设视学官专任 巡视京外学务。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906年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 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 全省学务。1906年5月,学部奏定,在各 厅、州、县建立劝学所,管辖本地学务。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1906年 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朝廷下 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 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 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 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 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
1.了解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2.掌握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及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第二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创立。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孙家鼐管理大学 堂事务。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务停顿。1902年学堂 恢复(京师同文馆1902年亦并入京师大学堂)。 1910年发展为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 商七科的大学。1912年始更名为北京大学。
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容闳、郑观应、 薛福成、马建忠、陈炽、何启、胡礼元 (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 (二)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 (三)全面学习西学 (四)倡导女子教育
(一)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西学的传 播与导入;再加科举取士只选 取单一的政治人才,不利于科 技教育的发展。 王韬:“时文不废,人才不生, 必去时文尚实学,乃见天下之 真才。” 郑观应:建议“选材于学校” , 或者另立一科,“挂牌招考西 学”。
(二)建学会:强学会、
保国会、南学会、圣学会、 务农会等 (三)设报馆 :《中外纪 闻》、《时务报》、《国 闻报》、《湘学报》、 时务学堂教师合影 《蒙学报》。
三、维新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策论;经济特科) (三)讲求西学,建立新式学堂 (将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铁路、农务、蚕桑 等实业学堂)
意义:
①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前学制出 台的前奏; ②对中国学术走向及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明 显影响; ③带有明显的封建教育痕迹[奖励出身]。
四、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生平简介 2、教育改革主张

中国教育史02-第一节课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_38

中国教育史02-第一节课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_38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接受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呼吁, 颁谕旨令立即停罢科举。
至此,中国历史上历时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最终宣告终结。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 “学而优则仕”教育体系的崩溃, 促使学校教育勃兴。
1905年,为保证现代学制切实执行,开始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忠君”和“尊孔”强调维护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了传统 教育的根本特征。
尚公、尚武、尚实 与德育、体育和智育相对应,强调实学和国家 本位
虽然此教育宗旨的核心是“忠君”,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思想。
但该宗旨重视德育和体育,培养国民爱国主义,重视知识的应用, 有进步意义。
作为第一个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对以后教育目标的形成产生了 很大影响。
1903年7月,清政府令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 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 新的章程包括二十个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 学制”。
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对教学宗旨、课程设置、学 校管理等作了规定。
首先,培养目标做了不同规格的要求,打破了培养官僚的单一目的。
其次,增设人文学科、外语、体操、手工、自然学科等课程, 打破儒家经典独尊地位。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未施 行。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的 学制系统。
壬寅学制由三段七级构成。 由下至上分为三个阶段: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横向上分为三类学校: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
中学、师范、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以贡生、举人 和进士的头衔。 有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也比较重视实业和师范教育,女子 教育排除在外。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签订了《辛丑条 约》,矛盾激化。 为了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维持封建统治,1901年1月推行 “新政”。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变革和探索新的发展方式。

在这个时期,教育领域也经历了许多改革和创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末年的“新政”教育改革。

这些教育改革在当时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就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背景清朝末年是中国传统社会面临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教育领域也成为了变革的焦点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了三大主要问题:一是中国被列强侵略,国家危机迫在眉睫;二是中国内部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三是文化与教育领域的滞后,无法与时俱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清朝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政”教育改革。

在这一时期,清朝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措施,主要包括:设立学堂,开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行西学等。

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和对传统教育体系的不满。

这也是政府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发展。

二、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内容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设立学堂新政教育改革中,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学堂设立工作。

这些学堂主要包括了官办学堂、私立学堂和传教学堂等,涵盖了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地区。

通过设立学堂,政府试图扩大教育资源,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2.开设新课程在新政教育改革中,政府开设了许多新的课程,包括了自然科学、外国语言、数学、地理等。

这些新课程的开设,使得中国教育体系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3.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新政教育改革还包括了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政府试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论清末“新政”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

论清末“新政”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

论清末“新政”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作者:蒋映洪李江源来源:《高教探索》2009年第03期摘要:本文认为,清末“新政”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既有较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更有深刻的教训值得总结。

关键词:清末“新政”;高等教育制度;制度变革“戊戌变法”的失败无疑是清末整个改革事业遭遇的一大挫折,不过,就近代中国教育制度变革的过程而言,这挫折只不过是一首乐曲中的休止符,短暂的无声之后却是更为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

在传统教育制度模式的合法性根基已经受到普遍质疑的世纪之交,随着清政府内政与外交危机的加剧,外来观念与知识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冲击着我们这古老的土地和文化,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

变法图强,走西方的路,成为愈来愈多的人的共识。

至1901年,清廷在内外压力之下,不得不宣布实行“变法”。

一、清末“新政”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清末“新政”时期,整个教育处于大变革、大改组、大分化时期,清政府有关政策的鼓励和导向、科举取士制度的废除、改书院为学堂、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大批学生留学日本以及对日本进行大规模的学务考察等促使了教育制度的迅速变革。

1. 颁布高等学校立学宗旨和教育宗旨“新政”以前,虽然孙家鼐、盛宣怀等人曾提出过高等学校的立学宗旨,但清政府一直没有全国统一的、明文规定的立学宗旨。

“新政”以后,随着学制的制订,清政府先后颁布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立学宗旨和教育宗旨。

1903年1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重订学堂章程折》中说:“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其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1]1903年1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中说:“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正合三代学校选举德行道艺四者并重之意。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第一节建立学制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次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从此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

在这种形势下,清统治当局对外为了“结与国之欢心”,对内为了缓解国人空前强烈的不满和愤怒,不得不赶忙于1901年宣布恢复“新政”,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下诏变法,在斥责康有为等不是变法,而是乱法以后,指出“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损益科条?朕何尝概行除旧,酌中以御?”要求臣下“各就现在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教育领域实际上完全恢复了三年前被扼杀的“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如科举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将各地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兴办农、工、商实业学堂等。

同时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设计新教育体制构建方案。

壬寅——癸卯学制出台前至少有两部前奏曲:其一,1898年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参酌本国情况,拟出《京师大学堂章程》,该章程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

《京师大学堂章程》共8章5 4节,有总纲、学生功课、学生入学、学成出身、聘用教习、设官、经费等项。

京师大学堂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这个章程为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二,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于是,各类大中小学应运而生。

但是各学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学校性质、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堂之间的统属衔接关系均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势必需要一个学制系统给予规范。

此外,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由中央兴办的以高等教育属性为主的一类学校如何向下延伸,由民间、地方兴办的以初、中等教育属性为主的一类学校如何向上衔接,散落各方、处于游离状态的各个教育实体如何系统化、整体化?至20世纪初,学制的建立已成大势所趋、呼之欲出。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清政府颁布了改革科举制度的上谕:在第二年便废除了八股文:改试策论:同时还下旨废除了武举:从此八股文退出了历史舞台。

社会急需多样化的人才来服务社会:那么这就又促使了兴办新式学堂共识的达成。

新式学堂的建立在清朝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到清末庚子之变以后:“育学兴才:实为当今急务。

”3至此:1901年: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了兴学诏书:命令各省和府及州县都兴办学堂:府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

据当时的学部统计:“19 04 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 所:学生 92169人; 1909 年学堂总数猛增为 52346 所:学生达156.027万。

简论清末_新政_时期的教育改革

简论清末_新政_时期的教育改革

简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崔改梅(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史与法律系,河南濮阳 457000)摘要: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它虽然无法实现王朝的自救,但其改革措施却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7)05-0081-02 收稿日期:2007-03-05作者简介:崔改梅(1970-),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了应付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寻求同资产阶级的某种妥协而被迫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它虽然无力挽回其万劫不复的历史命运,但“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却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庚子之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朝野上下,无不感受到这一非常之变所带来的强有力震撼。

京津陷落之后,西方列强虽然没有把西太后列为“罪魁祸首”,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拉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逃”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

“两宫微服出走,间关道途,昼餐无糗粝,夕休无床榻,饥寒羸瘁,有平民所不堪者,况万乘之尊乎?”[1]痛定之余,不能不有所“振作”,不能不引出一点反思:“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旰焦劳,朕尤痛自责,深念我中国之弱,在于积习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

文法庸人籍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谋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

以致成此大畔,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需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

”[2]这段话用光绪皇帝的口气表达了西太后的心理,有责人之意而无罪己之心,但多少还是触及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弊病,这是一个顽固冥钝的人物在严酷时势逼迫下产生的一点反思,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迟来而又易失的反思,但它毕竟促成了“新政”的开场,揭开了晚清最后十年“变法自强”活动的序幕。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是在中国经历了严重的内忧外患之后,在清朝统治集团痛感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由清政府自上而下和地方官吏自下而上地推动进行的一场较全面的改革。

新政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短暂的十年,留下了许多自身无法完善的缺陷,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为了培养人才,清末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步骤,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内容全面,涉及程度深刻的一系列变革。

一、清末新政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国家。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对欧美“蛮夷”之邦不屑一顾。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的打击之后,清朝统治者感到的只是“颜面”尽失,尚未意识到应有振兴之举,而有识之士深知泱泱大国已是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为救危亡,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良派冲破阻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在国内投资设厂,开始了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其一系列的活动被称为洋务运动。

由于经营管理的落后性,洋务运动并未将中国引上“富强”的现代化道路。

甲午战争一声炮响,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甲午战争惨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为了摆脱亡国灭种的厄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奔走呼号,倡导变法维新,企望以此来改变国运,使清政府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实现强国保种。

他们认为只要有了皇帝的支持,变法就会轻而易举。

于是,他们积极筹措,向全国各地发布上谕。

但是,中国守旧势力之强大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不但发往各地的变法条文成为一纸空文,而且变法最终以六君子的流血,皇帝的囚禁和康、梁落荒日本而草草收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爆发,由于清政府错误的外交政策致使英、法、俄等八个国家结成同盟联合侵华,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北京陷落,曾支持义和团运动的慈禧太后担心受到联军的惩罚,携光绪皇帝仓促离开紫禁城,一路西逃。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大举侵略,清朝统治者深感政权统治的危机,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

其中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现代启示一、清末教育新政实施的背景1.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这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根本原因。

义和团的排外行动以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深感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

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对内满足国民对新式教育的需求、缓和阶级矛盾,对外希望培育新式人才以维护帝国的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的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广开新学堂等。

戊戌变法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其教育改革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种学堂的建立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既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又为其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为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教育改革之后,日本近代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日本教育近代化迅速发展,并挤入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国情相似,文化相似,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成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范本和重要借鉴,晚清统治者便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

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晚清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建忠
(四)倡导女子教育
陈虬 提出中国应当依照西方 “设女学以拔取其材,分 等录用”的主张,并认为 占人半数的妇女不读书, 是“无故自弃其半于无用, 欲求争雄于泰西,其可得 乎?” 郑观应还专门撰写了《盛世 危言· 女教》,讨论女子教 育的相关问题。
陈虬
二、维新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万木草堂(1890-1898) 时务学堂(1897-1898) 北洋西学堂和南洋公学 经正女学(1898-1900)
“鼓民力”、“开民智”;“兴 民德”。 3、批评八股取士:①“锢智 慧”;②“坏心术”;③“滋 游手”
4、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他指责
1、政治意义: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 质的运动,揭露了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 促进了思想解放。 2、教育意义: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学说, 冲击了封建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资产 阶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3、说明了教育救国之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 院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生平简介 2、论教育作用和任务
“开民智”;育“新民”。 3、教育改革主张:①变科 举、兴学校;②师范学校, 群学之基;③倡导女子教 育;④改革儿童教育⑤改
革学制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1、严复简介 2、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
意义:
①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前学制出 台的前奏; ②对中国学术走向及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明 显影响; ③带有明显的封建教育痕迹[奖励出身]。
四、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生平简介 2、教育改革主张
废八股:“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 而八股致之也。” 兴学校:乡村设小学、县立中学、省府设 高等学校及大学。
京师大学堂(1898年6月11日获准,11月开学)
京师大学堂
孙家鼐
京师大学堂的特点:
①京师大学堂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又是最 高教育行政机关,各省学堂均归其管辖; ②明定大学(仕学院)、中学、小学三级制; ③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 会通”为宗旨; ④明定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内容; ⑤注重仪器设备。
思考题
论述维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京师大堂的创建及其意义 简述早期维新派的教育主张 试论维新派对中国近代学校系统的设想 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郑观应是最早勾画中国 近代学制轮廓的思想家, 他认为传统教育不可能培 养出工商业人才。第一, 他仿照西方学制提出设立 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 学制系统,“州县设小学, 府及省会设中学,京师设 大学”。第二,他首次建 议改书院为学堂。
郑观应
(三)全面学习西学
马建忠认为,西学的内容 极其丰富,应当扩大向西 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 化学习层次。 郑观应将西学分为天学、 地学、人学,即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 陈炽批评洋务教育“弃其 精英而取其糟粕,遗其大 体而袭其皮毛。”
第二讲 维新教育
一、早期维新派的教育主张
二、维新教育实践 三、维新教育改革 四、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一、早期维新派的教育主张
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容闳、郑观应、 薛福成、马建忠、陈炽、何启、胡礼元 (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 (二)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 (三)全面学习西学 (四)倡导女子教育
(一)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西学的传 播与导入;再加科举取士只选 取单一的政治人才,不利于科 技教育的发展。 王韬:“时文不废,人才不生, 必去时文尚实学,乃见天下之 真才。” 郑观应:建议“选材于学校” , 或者另立一科,“挂牌招考西 学”。
王韬
(二)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创立。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孙家鼐管理大学 堂事务。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务停顿。1902年学堂 恢复(京师同文馆1902年亦并入京师大学堂)。 1910年发展为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 商七科的大学。1912年始更名为北京大学。
(二)建学会:强学会、
保国会、南学会、圣学会、 务农会等 (三)设报馆 :《中外纪 闻》、《时务报》、《国 闻报》、《湘学报》、 时务学堂教师合影 《蒙学报》。
三、维新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策论;经济特科) (三)讲求西学,建立新式学堂 (将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铁路、农务、蚕桑 等实业学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