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性测试(1)(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性测试(1)(含答案)

阶段性测试(一)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ɡ)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ɡ) 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 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 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 河蚌.(bànɡ)得不偿.失(chánɡ) 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 羁.绊(jī)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解析A.秣—mò;B.轧—yà;D.剖—pōu。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

B.因饮水机行业发展过快,而相关部门监管乏力,饮水机市场出现大量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

解析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C.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不合句意。

D.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

使用对象不当。

B.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符合句意。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格致中学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模块试卷及答案

格致中学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模块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福州格致中学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模块试卷整理人:鼓楼校区马茜特别提示:(1)所有选择题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2)答题卡、答案卷上必须将班级、姓名、座号等填涂完整、清楚,如有缺失或不清,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朝觐(jìn)水獭(lài)怵(chù)惕众口铄(shuò)金嗜(shì)杀管籥(yuè)濯濯(zhuó) 涂有饿莩(piǎo)A、所有加横线字的注音都正确B、所有书写都正确C、只有加横线字的1注音错误D、只有1个字书写错误。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吾王不豫,吾何以助:犹豫 B.―游―豫.为诸侯度:法度,标准C.从兽无厌谓之荒:满足 D则与禽兽奚择哉:区别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结交民②域不以封疆之界:限制B、①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助②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省。

C、①强恕而行强:竭力、尽力②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显示D、①旷安宅而弗居旷:空旷②征于色,发于声:征服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毅力②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B、①仪封人请见:把自己引见给某人②敏以求知之者也:勤勉被C、①慎而无礼则葸:畏惧②君子笃于亲:忠厚D、①贤贤易色:尊重,崇尚②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5、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谨庠序之教:小心办好、认真做好②秋省敛而助不给:节省③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窃取④孳孳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⑤则盍反其本矣:何不⑥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统治⑦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糟蹋、残害⑧利与善之间也:差别⑨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伤害,残害A、加横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B、只有1个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C、2个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D、3个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B直好世俗之乐耳C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则必餍酒肉而后反②愿闻其指B、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②刑于寡妻C、①涂有饿殍而不知发②卒然问曰D、①今之乐由古之乐也②什一,去关市之征8、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是一项是A、①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②且而从辟人之士也B、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②植其杖而芸C、①立之斯立道之斯行②无欲速,无见小利D、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②举直错诸枉9、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D、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B、尝独立,鲤趋而达庭C、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D、明日,子路行以告11、对下列加线虚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②不足,又顾而之他③王语暴以好乐④暴未有以对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12、对下列虚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而燕民悦②弃甲曳兵而走③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其如是,孰能御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B、①不以其道得之②子路行以告C、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是鲁孔丘之徒与D、富而可求也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4、下面用“/”断句、不正确的—项是A、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B、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C、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D、然则—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1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虽欲有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人如果要自行断绝跟日月的关系.那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力而已。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88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88

福建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测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A卷(50分)一、基础积累(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6分)(1)木铎()(2)曳()兵(3)惮()赫(4) 一yǘ()(5)商gǔ()(6) ǎo()堂2、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 子曰:“,。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 ,造次必于是,。

(3) ,,天下可运于掌。

(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得志与民由之;。

(5) 合抱之木,。

,起于累土3、对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赫:光明、显耀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几个C.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文化D.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伐:讨伐4、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与其从辟人之士B.其横逆由是也C.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D.夫揭竿累,趣灌渎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3分)A.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B.特上弗以为政C.而民悦之,使王天下D.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二、文化经典阅读(15分)(一)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9分)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

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①,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

然则举乌获②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

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子归而求之,有馀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1.在下面语境中,“君子”和“小人”是指地位意义上的君子、小人,还是指道德人格意义上的君子、小人?“道”是指仁义之道,还是指礼乐教化之道?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答:【答案】地位意义上的君子、小人 / 礼乐教化之道。

【解析】回答第一问关键在于揣摩“割鸡焉用牛刀!”的意思,"割鸡"指县令之职,因此是从地位上来说;回答第二问关键在于揣摩“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了,因此是从道德人格意义上来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①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拥有长期为国效力立功的大臣,才能称得上是“故国”,所以国君选拔任用人才很重要。

B.齐宣王认为,齐国没有“亲臣”是因为他昔日没能分辨出“不才”之人,所以向孟子询问“识其不才”的方法。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综合检测题1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综合检测题1

先秦诸子选读综合检测(一)(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舞雩.(yú) 无適.(dí) 不舍.(shè)昼夜 B .攘.(rǎnɡ)鸡 墦.(fán)间 粢盛.(shèn ɡ)既洁 C .朝觐.(jìn) 讼.(gōnɡ)狱 疾.(jí)首蹙安页 D .巡狩.(shòu) 庠.(xián ɡ)序 发于畎.(quǎn)亩 【答案】D(A 舍:shě,B 盛:chén ɡ,C 讼:sòn 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莞尔而笑 舍瑟而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B .松柏后雕 不悱不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C .弃甲曳兵 缘木求鱼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D .法家拂士 侧隐之心 钻燧取火鲧禹决渎【答案】C(A 做—作,B 雕—彫,D 侧—恻)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B.⎩⎪⎨⎪⎧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C.⎩⎪⎨⎪⎧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答案】C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B .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C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D .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

E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F .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答案】BD(BD 都当“缘故”讲,A 原有的本领,C 所以,E ,故意,F 旧)二、(9分)5.下列寓言和它所揭示的主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揠苗助长 ②守株待兔 ③郢书燕说 ④郑人买履 ⑤攘鸡a .今世学者多似此类b .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c .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d .如知其非义则速已矣e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一) 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一) 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阶段质量检测(一)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部分阅读题(共计55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每题2分,计10分)(一)阅读本段,回答1~3题。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昭公知.礼乎(懂得)B.揖.巫马期而进之(作揖)C.君取.于吴,为同姓(攻取)D.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袒护)解析:选C C项,“取”同“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而.知礼,孰不知礼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揖巫马期而.进之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解析:选D 例句和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解释为“如果”。

A、B两项均为连词,表承接;C项为连词,表转折。

3.对“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一句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的矛盾。

B.孔子不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并巧妙地解决了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的矛盾。

C.孔子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但不承认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存在矛盾。

D.孔子不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也不承认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存在矛盾。

答案:A(二)阅读本段,回答4~5题。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先秦诸子散文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一

先秦诸子散文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一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丰赡.(zhān)谄.媚(chǎn)畎.亩(quán)亟.待解决(jí)畏葸.不前(xǐ)B.孝悌. ( tì ) 恸.哭( dòng) 朝觐.( jìn ) 揠.苗助长(yà)猝.不及防( cù )C.譬.如( pì) 哂.笑(shěn) 龟.裂(guī)强恕.而行 ( sù ) 稗.官野史 (bài )D.水獭.(tǎ)秦桧.( Huì) 怵.惕 (chù ) 绚.丽多姿 (xuàn) 放辟邪侈.(chǐ)2.下列词语的书写,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布衣疏食集腋成裘偃旗息鼓诛连九族B.见危受命流连忘返因材施教言不及义C.囿于成见忿忿不平脉膊微弱民生凋蔽D.置若罔闻察颜观色愤世嫉俗金壁辉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B.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

C.实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

只要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D.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市区已基本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C.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运行平稳,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

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没有影响力。

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墨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

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

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

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综合检测题2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综合检测题2

先秦诸子选读综合检测(二)(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浡.(bó)然 愠.(wèn)色 贫而无谄.(chǎn) B .餍.(yàn)足 攘.(rǎnɡ)鸡 弃甲曳.(yè)兵 C .庠.(xián ɡ)序 饿莩.(fú) 粢盛.(chén ɡ)既洁 D .揠.(yàn)苗 拂.(bì)士 啜.(chuò)菽饮水 【答案】 B(A.愠:yùn ,C.莩:piǎo ,D.揠:yà。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埏埴 荑稗 怵惕侧隐B .樽祖 蓬蒿 恂目之志C .练实 齐谐 忿然作色D .慧忠 园圃 贵必敖贱【答案】 C(A.侧—恻,B 祖—俎,D 慧—惠。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鲁孔丘与?(判断动词,是,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 B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参与) C .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 D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安抚) 【答案】 A(是:代词“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仪封人请见.见.其二子焉 B.⎩⎪⎨⎪⎧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欲辟.土地,朝秦楚 C.⎩⎪⎨⎪⎧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以.吾一日长乎尔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答案】 A(A.见:引见,介绍。

B.辟:①同“避”,躲避,②开辟。

C.厌:①同“餍”,满足,②嫌。

D.以:①因为,②用。

)二、(9分)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小人之过也必文.B .己欲立而立.人 C .风.乎舞雩 D .饭.疏食饮水 【答案】 B(B 是使动用法,其它的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第1单元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夯实双基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封人请见.(xiàn)从者见.(jiàn)之见.(xiàn)其二子子路反见.(jiàn)B.木铎.(duó) 问津.(jīng)执舆.(yú) 怃.(wǔ)然C.长沮.(jù) 桀溺.(nì)殆.(dài)而耰.(yōu)而不辍D.荷.(hé)蓧芸.(yún)草食.(sì)之奚.(xī)自【答案】C(A.从者见之:xiàn,B.津:jīn,D.荷hè)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请.见(请求) 从.者(跟随)孔丘之徒.(弟子) 耰而不辍.(停止)B.孔子过.(拜访)之为.(是)孔丘知津.(渡口) 对曰:“然.”(是的)C.何.(怎么)德之衰不可谏.(匡正,挽回)殆.(危险)而拱.而立(弯腰鞠躬)D.不仕无义..(不讲义气) 犹可追.(追赶)何患.(忧虑、担心) 子为.(是)谁【答案】A(B.过:经过,C.拱:两手在胸前相合,D.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无义”即不合宜)3.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

③是鲁孔丘之徒与④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⑦植其杖而芸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答案】D(②桀,通“杰”,③与,通“欤”,④而,通“尔”,⑤辟,通“避”,⑦芸,通“耘”)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明日..,子路行以告。

D.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答案】 D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之至于斯.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仪封人请.见璧有瑕,请.指示王C.对曰:“然.”夫子怃然.曰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曾不若.孀妻弱子【答案】D(A.斯:①这个地方,②那么,B.请:①请求,②请允许我,C.然:①对,是的,表示同意。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试卷期中试卷高二选修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试卷期中试卷高二选修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试卷期中试卷高二选修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试卷2010.5.6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天下可运于掌。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民为贵》)(4)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

(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

”(6),,:此之谓大丈夫。

(7)孟子说:“,。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都是反对享乐主义的千古佳句。

(二)文言文阅读(18分)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2.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谆谆然命之乎命:命令B.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示:显示C.践天子位焉践:登上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受:接受3.下面的句子,加点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A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此之谓也B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C 谆谆然命之乎夫然后之中国D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4.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B.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C. 此之谓也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我们传统的教育。

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

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有人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民都是明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读先秦诸子,就是让当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

你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

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能给你安一颗心。

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我们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摘编自鲍鹏山讲演稿《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有删改)材料二: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

(《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

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理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

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

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都与《论语》一脉相承,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

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更是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

先秦说理散文中,常有抒情因素。

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具有积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期中试卷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云翳(yì)惆怅(chàng)奢侈(yí)海市蜃楼(shân)B.回溯(shuî)劲敌(jìng)雾霭(ǎi)蓊蓊郁郁(wēng)C.作揖(yī)混淆(xiáo)濡养(rú)美味佳肴(yáo)D.悄然(qiāo)哽咽(gěng)蹊跷(xī)鬼鬼祟祟(suì)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1)经过反复,他们了解决的办法。

(2)他长辈或者生病的老婆,都很细心。

①磋商②商定③侍候④伺候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惊奇的东西。

B.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妈妈一样,愿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D.我在记忆的浅海里穿梭,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5.下列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约从离衡(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B、外连横而斗诸侯(普通动词,与……争斗)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动用法,使……灭亡)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争:动词作状语,争着)6.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B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C ①乌鸟私情,愿乞终养②愿陛下矜悯愚诚D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媪曰:“尔败矣。

”妇曰:“伏局。

”7.、与“臣,东周之鄙人也”中“鄙”的意义相同的一句()A、蜀之鄙,有二僧B、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乱世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8.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D、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踟蹰不能去。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B、赢粮而景从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合从缔交10.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往来,共其乏困..之力不及此 B.行李C.亦去.之 D.吾不能..早用子二、诗歌鉴赏(每题4分,共8分)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请具体说明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之清的?(2)诗的尾联描绘了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的情绪。

三、默写(共5分)(1) ,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民为贵,,君为轻。

四、阅读(共47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9分)蔡文姬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

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一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诚实相衿,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今所诵忆,才四百余篇耳。

”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

”文姬:“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列传》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适.河东卫仲道适:到……去B、而重.嫁于祀重:多,这里指嫁妆丰厚C、犯法当.死当:判处D、犹能忆识.之不识:知识、学识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蔡文姬“博学有才辩”的一组是()①文姬诣曹操请之②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③今所诵忆,才四百余篇耳④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⑤乞给纸笔,真草唯命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丈夫去世,膝下又无子,蔡文姬回到家中重新过上安宁平静的日子。

B.蔡文姬在北地流亡了十多年,后来因她父亲蔡邕的好友曹操痛心其没有子嗣,于是用金璧把她赎回,蔡文姬才得以归汉。

C.董祀犯法,蔡文姬当着众多公卿名士和远方使者的面极力辩白,才洗刷了董祀的冤屈,使他免于一死。

D.蔡文姬父亲留下的书籍,没有能保存下来,但她能记诵四百余篇。

曹操派出书吏,帮助蔡文姬整理成书。

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2分)译:(2)操曰:“诚实相衿,然文状已去,奈何?(4分)译:(3)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4分)”译:(二)阅读《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两段话,完成16~17题(每小题3分,共9分)①“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②“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16.关于这两段诗中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君既若见.录”,“同是被.逼迫”中,“见”“被”同义。

B.“我有亲父兄..暴如雷”中加点词都为偏义复合词。

..”,“性行C.“逆.以煎我怀”中的“逆”字与“难以逆料”中的“逆”同义。

D.“何意出此.言”,“君尔.妾亦.然”三个加点字意思不同。

17.关于这两段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两段都表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B.①、②两段都诉说出刘兰芝艰难的处境。

C.第①段中可见出刘兰芝仍有幻想,与第②段不同。

D.第②段中可见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失望,与第①段不同。

18.下面是对《孔雀东南飞》首尾两段的分析,其中方框处依次选填正确的一组词语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开头,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作手法,创造了□□□□的气氛,起到了□□□□的作用。

兰芝、仲卿死后合葬,坟地中松柏梧桐茂盛,鸳鸯相向夜鸣的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象征着二人的□□□□永远长青,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对青年男女的□□□□。

A、缠绵悱恻、吸引读者、忠贞爱情、深深喜爱。

B、悲惨凄凉、吸引读者、高贵品质、深切同情。

C、缠绵悱恻、提摄全篇、忠贞爱情、深切同情。

D、悲惨凄凉、提慑全篇、高贵品质、深深喜爱。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那无法忘记的眼神——韦延才郑光奇是一个农民,今年60岁,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看见这位老人的时候,是去年6月初的一天,那时一场暴雨引发的特大山洪还没有停息。

我是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下去,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见到郑光奇的,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

仅仅是一天之间,郑光奇就与儿子天人两隔,就在昨天,郑光奇在村小学里当教师的儿子为抢救被山洪冲走的学生,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那个被洪水冲走的孩子得救了,但他的儿子却被洪水冲走永远回不来了,直到今天人们才找到他儿子的遗体。

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能不悲伤么?郑光奇是和老伴、女儿来处理儿子的后事的,他老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多次哭昏过去,被送到了医院抢救,由女儿和学校安排的一名教师陪护着。

或许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在与郑光奇接触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只有一句话:“人都已经走了,就让他安心地走吧。

”我们安慰着老人,希望他能节哀顺变。

当我们告辞时,郑光奇没有说话,他只对我们点了点头。

但我看到他的眼里,分明有一丝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之情。

一个星期后,村小学校长带我们来到郑光奇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个被郑光奇儿子救起来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了。

孩子叫郑克,在村小学里读三年级。

不知是因为腼腆,还是因为那次灾难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郑克始终拉着他母亲的手。

孩子的父亲告诉我们,在来的时候,曾给郑光奇打了一个电话,说他是要带着孩子过来,亲自向老人表示感激之情和救命之恩的。

校长上去敲了敲门,对着屋里说明了来意,但里面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是一个低矮的土坯瓦房,墙上的灰沙多处脱落,那扇门也很陈旧,门板间开着很大的缝。

郑克父母拉着郑克,在门前跪下,说:“阿伯,您出来吧,郑克的命是你们儿子给捡回来的,从此之后,郑克就是您的儿子。

我们都是您的亲人。

”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说:“快叫爸爸妈妈。

”但孩子没有叫,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下来。

正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屋里传来郑光奇老人的声音:“你带着孩子快走吧,我不想见到你们。

”可能是孩子的到来,勾起了老人的悲伤吧。

于是我们和校长就劝郑克父母先带孩子回去。

他们点了点头,带着孩子有点依依不舍地走了。

孩子走后,校长又上去敲门。

郑光奇老人打开了门,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

落座后,老人的话依然不多。

我们尽量不提他儿子的事情,只是询问他家里的一些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的,老人却摇了摇头。

可当我们站起来要走时,郑光奇却一把拉住校长,说:“有件事校长你一定要帮忙。

”校长点了点头,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努力解决。

郑光奇看着校长,说:“以后叫郑克不要再来认我们做什么父母了。

”校长正想说什么,郑光奇又说道:“一个小小的孩子,别让他的心里有太多的压力和负担。

”郑光奇说着,往郑克他们走的地方看了看。

我看见郑光奇往外看的眼神,是那么的平静。

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