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似的。”一句中“歌声”的三个定语能否去掉或换位?
不能。因为是清香,所以必须是远处。 既然是远处,那么必须在高出,否则,传 不过来。既然是远处,又在高处,必定渺 若有若无、若断若续之感,可见作者体物
茫。用这三个修饰语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
第四段运用了哪些叠词?有何好处?
“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
“像闪电一般”,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
察觉。生动形象。
2.通感
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听觉、 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间的息息相通,用甲感觉去描写乙
感觉,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这样
做可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明确:“曲曲折折的”,“缕缕”,“脉
脉的”等。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 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这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和层次? 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
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整体到 个别来写的。层次井然。
பைடு நூலகம் 欣赏几幅图片
弥 望 的 是 田 田 的 叶 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结合第四段所学,分析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 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句话的妙处?。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 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月光不是照在一个平面上, 高处着光,矮处不着光,有明有暗,互相交叉,像音节一样起伏,表现月光 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 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原 创 塘 ) 月 朱

(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笔名余捷、柏香、知白。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 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长 于扬州 ,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似的。”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 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 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 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
3.排比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
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 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
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
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
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拟人的运用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
篇,是一篇美文,它最大的特点是“美”,
那么大家想一想,这篇文章哪一部分最美?
四至六段的景物描写。





1.第四段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2.这一段抓住了哪些景物依次来写?
1.明确:月下的荷塘
2.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河水。
月下荷塘美在何处呢?
①整体意境很美:营造了宁谧、朦胧、
有袅娜地开着的
的 有 羞 涩 地 打 着 朵 儿





此段写的是什么? 既然是写月色,但只有第一句是写
明确:塘上的月色。荷塘上月色的迷蒙之美。
月色的,其他都不是,为什么?
明确:除一句外,其他均为侧面描写。如同写风一样,二者均为抽象之物,直 接写月色很难,须借助于其他景物方可写得生动,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 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本段就是通过写叶、花、黑影和倩 影等,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使月光有了实感质感。
朱 自 清 (
1 8 9 8 —1 9 4 8 • 8

配乐朗诵课文,读文入 境,尽量达到“美读” 。
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1.文中的景物描写很美,是一种淡淡的、朦胧的、细腻的、清新的美, 别有风味。 2.作者喜忧参半的淡淡的真情令读者产生同感。 3.文章提到的《采莲赋》《西洲曲》那嬉戏、快乐、深情感染了读者。 4.语言优美。
淡雅、清新的意境。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找找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并分析 其妙处。
1.比喻 、拟人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是舒展、飘逸、柔美的。句 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 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 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写出了荷叶 的风姿。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 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
找出本段描写月光时用得好的几个动词并分析其妙处。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 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 的情态,化静为动。“浮” 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 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 飘状态,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给人一种漂浮感, 与“薄薄的”照应。“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 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不是刻意而为,
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 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
了。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 “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 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 的氛围。也运用了比喻,这里的 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
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 转入本科哲学系。 “五四”后
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与俞平 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1923年 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