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节气之美 体验先人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划人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2016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
与此相伴的是,很多学生不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等节气,对这一传统文化逐渐疏离。但不论如何,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如,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进校园,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便指出:“利用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
我们当如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育人价值?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相应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则可能产生偏差。我们深信,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抽象的文字知识,它历经数千年的探索,尊时守位、知常达变、文化创生、防患未然等智慧蕴藏其中;它亦可以成为我们读懂自己的先人、读懂脚下的土地、读懂身边万物的一个契机。落到具体实践,只有把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活动、自然环境、诗词歌赋等相融合,通过开发节气校本课程,或开展节气实践活动,方能使学生感受节气之美,体验先人智慧。这方面,很多学校、教师有着深入的思考、独到的做法。我们希望,通过本期“关注”呈现相关思考或经验,给您以启示。
一
申遗成功后,中国掀起了一股二十四节气热,这当然是极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对二十四节气的深层内涵理解不到位,流于表面形式,搞着一时热闹但不涉灵魂的花招,那么无论多好的事物最终也会被扭曲,再度沉寂下去。
如果把二十四节气当成抽象的文字知识,那它就显得太简单,人类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探索,一堂课四十分钟就能讲完——
—但这种六耳猕猴式的知识并没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把二十节气复原为今天的生活方式,那它又显得太遥远、太迂阔。而且依样画葫芦背后,丧失的是活生生的生活智慧,留下的是形式主义的外形躯壳。
只有以历史理解的方式,以重新领会古人何以如此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二十四节气的育人价值:劳动的艰辛和智慧,四季的更替与诗意,阳光的力量,大地的沉稳,万物在天地间不同的存在形态、生态,以及它们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命运。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是我们读懂先人,读懂这片大地,读懂身边万物的一个契机、一组密码。对它们的破译,带来的将是我们与祖先、大地深深共鸣的认同感,将是领会先人智慧和万物智慧的理解力,将是感受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所有词语不同温度的感受力。
二
传承传统文化,最可怕的就是生搬硬套,字面意思地把过去当成真理,而不能做到以今释古,以古通今。就二十四节气而言,可能被普遍照搬、采用的“太阳黄经”和“节气三候”,就是两个需要在今天重新理解、重新观察,而不能照搬照抄的固定概念。
按传统观点,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经分别为:春分0度(360度),夏至90度,秋分180度,冬至270度。但是其实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太阳根本没有绕着地球转,这个360度完全是假想出来的太阳轨迹。
科学的真相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又因为自身的倾斜,所以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就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特定地区的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所以白天和黑夜等长;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日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日最短。古人的解释相比于今天的天文科学,显然是落后的,我们如果为了“复古”而依然记忆那些早已经失效的死知识,那就是误人子弟了。
同样的道理,古书上的物候,每个节气依次出现的“三候”,今天是不是还符合,尤其是,是不是符合从海南岛到黑龙江南北差异那么大的地方,就值得商榷。
譬如,惊蛰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恐怕全国符合其中一两个物候的地方很少,而全部符合的绝无可能。如果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身边真实的物候,却去复制粘贴这些不知哪个朝代留下的物候记录,就会把“二十四节气热”变成有违科学精神的“读经运动”。
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乃至不同的地理(比如海边和沙漠),物候是大相径庭的。我们要让学生感受的,是自己脚下那片土地的物候和阳光,而不是故纸堆里的死知识。
所以,一个理想的有关物候的观察、记录、交流模式,就是利用今天的科学知识,利用今天的互联网,在每一个节气里,多地区联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物候描述。利用这种观察和描述,我们甚至能够清晰地记录天鹅和大雁迁徙的路线和时间,记录不同纬度和海拔,同一种花朵开放的先后顺序。
关注guɑn zhu 10
进而,我们可以和古人的观察与记录对照,纠正古人的历史记录错误,或比较那个时代与我们今天气候的冷暖。如,杜牧的《清明》一诗写到清明节杏花盛开,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个信息,或比较两个时代的冷暖差别,或在确信两个时代冷暖的前提下,考证诗歌创作的真实年代。研究性学习,就蕴含在这样的观察、阅读和思考里。
三
比物候观察等研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领会二十四节气对古人的意义。而这一点,正因为我们今天越来越疏远、淡忘了古老的农业方式,所以更容易曲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本来面目——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不是阴历,不是洋历,而是中国人自己的太阳历、农业历。
中国人为什么要创造二十四节气?因为我们是以农业为根基的部落和民族。在我们先人繁衍、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就是黄河、长江流域(以两条主要河流之名,也代表了附近的钱塘江、淮河、海河等流域),我们最宜种植庄稼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它甚至能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部落的存亡,一个皇朝的成败。所以,把二十四节气和农作物种植进行密切关联,才是二十四节气的本色,其余所有其他元素,都是这一根基上的各种延伸。
物候,开始不是以科学家的兴趣而观察的,也不是以诗人的兴趣而观察的,而是以农人的兴趣而精心观察的。它首先是农人对天空和大地的把握——
—甚至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死知识,活生生的物候,大地和万物的气息,才是确证是否适宜播种的信号。
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可以还原一万年前古中国人在南方驯化水稻,七八千年前在北方驯化粟米的情景,还原约四千年前从远方引入麦子的情景,以及从明朝开始,引进番薯和玉米,真正解决饥饿问题的往事……
我们可以猜测,为什么水稻会有插秧这个“庄稼幼儿园”的特殊环节?这是纯粹的迷信、多此一举,还是古人极其伟大的智慧?
我们可以推演,同一种水稻如何进化出早熟和晚熟两类品种。我们可以站在古人的立场,来考虑如何配置庄稼,如何提高土地的肥力,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生存问题。以及,我们可以考虑种植水果、药材或者蚕桑、茶叶是不是更为合理?为什么北方的游牧方式,居然是最低效的土地使用方式?也就是说,在农业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有了经济学的考虑方式,有了商业的考虑方式。
我们进而可以去反思,中国究竟是农业的中国,还是隐藏了一个商业秘史的中国?或者,我们的重农政策,是不是反而伤害了农业?甚至延误了中国?
四
二十四节气最终蕴藏着的,是中国古人面对诸多生存难题所创造的朴素的生存智慧。但生存下来之后,那些依赖于农业,但已经脱离了农业,仅仅成为农业的观察者、歌唱者的诗人,就赋予了二十四节气以美学的意蕴。
我曾说,每一首唐诗、宋词都有它特定的温度。古中国的诗人们,习惯了从身边的物候写起,并把自己的情绪和理想寄托在大地、天空、草木和候鸟上。所以我们大部分诗词,都带有二十四节气的烙印,都可以被编排进二十四节气中。2007年,我就是基于这一思考,设计了“农历的天空下——
—中国古诗词之旅”的晨诵课程,现在已经以各种版本流行于全国各地。
但二十四节气既不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全部,也不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创造,对它的过度拔高是没有必要的。在国外,同样也有类似的创造,甚至年代可能更早——
—但确实没有像我们这样成为几千年的生活参考。而在中国历法中,我们还有一个和阳历同样重要、当年甚至更重要的阴历,它是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晦)为依据的月亮历。
就节日而言,除了清明和冬至,二十四节气的其他节气都没有成为重要的古代节日。而阴历日子的节日可就太多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还有一月一元旦、春节;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
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创造节日的密码方式,而这些节日带来的欢愉与悲哀,带来的政治记忆,都和二十四节气同样重要,同样深刻地刻印在历史里。
所以,只有把二十四节气融入中国古代历法中,融入中国历史中,融入中国诗词、文章、绘画和养生中,融入这片土地和它之上的万物和阳光中,它才有自己更恰如其分的荣耀。这些,才是二十四节气与教育课程之间当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