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儒道思想文化对北朝莫高窟佛教艺术的渗透
画 中 不 够 雅 观 , 符 合 儒 家 的 审 美 习 惯 。 所 以 在 莫 高 窟 不 壁 画 中 将 古 印 度 或 西 域 流 行 的 裸 体 或 半 裸 体 的 形 象 进
行 修 整 。 第2 2 的降 魔 图 , 构 图形 式 上 采用 了新疆 如 7窟 在 克 孜 尔 石 窟 “ 雀 洞 ” 模 式 。 个 妖 艳 的 魔 女 和 对 应 的 孔 的 三 三 个 丑 陋 的老 妪 。不 同 的是 莫 高 窟 里 魔 女 已上 下 着 衣 . 而 克 孜 尔 石 窟 中 的 魔 女 则 裸 露 无 遗 。 古 印 度 流 行 男 女
了 忠 孝 仁 义 等 儒 家 内 容 以调 和 儒 佛 之 间 的 矛 盾 。反 映 在
佛 教 壁 画艺术 中 , 出现 了许 多顺 应儒 家 孝道 的图像 。 则 莫
外 来 佛教 初 传 中 国 , 与 中 国 固有 的 以儒 道 为代 表 即 的思想 文 化处 在 相互 冲 突 和相 互融 合 的复 杂关 系 中 。儒 佛 道 三教 在 冲 突 中融合 、 展 , 成 了汉 代 以后 中 国思想 发 构
文 化 的 主要 内容 。 思 想 文化 的交融 中 , 教 及佛 教 艺术 在 佛
高 窟 北 朝 后 期 壁 画 中 多 次 出 现 了 “ 阁 提 本 生 ” “ 子 本 须 、啖 生 ”“ 事 太 子人 海 求 珠 ” 故 事 画 , 扬 的是 儒家 的“ 、善 等 宣 忠
君 孝 亲 ” 思 想 。供 养 人 像 则 出 现 了 画 像 群 和 通 壁 画 像 行
列 , 且 有 了榜 题 。 是顺 应 中国封 建社 会 里 的儒 家祖 先 并 这
开 始 了 一 个 不 断 中 国 化 的 过 程 。从 思 想 理 论 上 看 , 佛 教 “ 的 中 国 化 很 大 程 度 上 就 是 佛 教 的 道 化 和 儒 化 :而 外 来 佛 教 的道 化 和儒 化 最 早 主要 是 通 过 佛 经 的 翻译 表 现 出来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教的融合与互动不仅在于宗教信仰上的交叉,更是在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守则。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对于塑造人的品性和培养社会道德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和道教也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儒释道三教开始相互融合。
佛教以它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修行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佛教教义中的“三毒”即贪、瞋、痴与儒教的“三纲五常”有相似之处,都是教导人们远离贪欲、厌恶和愚昧的。
佛教倡导的慈悲和无私的精神,也与儒家的仁德之道相契合。
因此,儒教徒在崇尚仁爱之余,也开始接受佛教的一些教义,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儒家思想与佛教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国社会在道德层面的进步。
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达到真我境界,其强调的“无为而治”和“自然不执”,与儒家的为政和守礼的原则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在实践中,儒释道三教也有相互交流的机会。
道教与儒教的关系可追溯到古代的“儒风道化”现象。
在孔子弟子颜回的《问道》对话中,孟子说:“予未见好德,望道而行者也。
”这种儒道交流的思想,使得儒释道三教可以并存,互相补充和影响。
儒释道三教的互动不仅在于理论上的相互交流,也在于实践层面的合作。
文化领域中,三教间相互渗透的痕迹无处不在。
在《红楼梦》中,可见佛教对人物形象的引导和道教对爱情的修行。
在绘画、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形式中,儒释道三教的元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教倡导的仁爱、慈悲和自然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儒道佛三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影响
儒道佛三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影响中国历史悠久,传承着多种宗教信仰,其中以儒道佛三教最为深入人心。
这三教在我国文化和思想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儒道佛三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影响。
一、儒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影响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
早在周代,儒家思想就已经开始产生,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儒家思想主张“以礼治国”,认为礼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法则,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强调自律和自我完善。
在汉代,儒家思想得到了国家的正式认可,成为了中国官方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
儒家经典《春秋》、《论语》、《大学》、《中庸》等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读内容,儒学也成为了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儒家思想倡导的礼制文化、人伦意识和道德品质,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儒学的治国理念和道德伦理影响了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如司马迁、张载、朱熹、程颢等。
二、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影响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源远流长的宗教信仰。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老子、庄子等道家思想家的发扬和完善。
道教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内丹修炼和无为而治,注重个体修养和自我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唐代,道教成为了宗教组织,并受到国家的正式承认。
道教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一种丰富、大气、神秘的宗教形式,形成了孔庙、道观、天宫等神佛教堂和宗教组织。
道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推广和丰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道教的内丹修炼和无为而治理念影响了中国历代武士、文士和政治家,如李白、杜甫、康有为等。
三、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影响佛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异教思想,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任课教师:付优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班级:戏剧影视文学学号:222013308022019姓名:尹楚文2014年12月20日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
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
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
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
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
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
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
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
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
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
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
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
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
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
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
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
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与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与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革,文化交汇。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佛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种文化现象对中古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佛教艺术之源”。
本文就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与影响出发,探究佛教对这个时期的影响和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这种文化现象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大乘起信论》和《涅槃经》的传入,对佛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1、《大乘起信论》的传入和研究《大乘起信论》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经典。
它的传入对中国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经典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学者对《大乘起信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种研究不仅有利于佛教的宣传和传播,也有利于佛教的自身发展和壮大。
2、《涅槃经》的传入和研究《涅槃经》是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经典。
它的传入也对中国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中国的佛教学者对《涅槃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对该经典进行了解读和注释,使得这个经典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艺术领域,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佛教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佛教文化对儒道文化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发生了交集和相互融合。
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是因为它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联系。
这种联系使得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佛教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佛教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唐朝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与佛教的交融
唐朝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与佛教的交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也是中华文明的巅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而在唐朝的哲学思想中,儒家道家与佛教这三大思想流派的交融与碰撞,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哲学理念与思想观念。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它强调的是对人伦道德的追求与实践。
而在唐朝时期,儒家学说与佛教的交融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佛教强调的是超脱尘世世俗的生活观念,而这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
儒家通过与佛教的交流与对话,吸纳了佛教的一些教义,给予自己的学说以新的注解。
在唐代,儒家学者通常会将佛教与儒家的相似之处进行探究,试图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比如孔颖达就将儒家的“仁爱为本”与佛家的“舍利子”的教义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医心”之说,认为儒家应该像佛教的医生一样,用仁爱之心去化解人们的痛苦。
这种结合了儒佛思想的观念,让儒家学说更加深入人心。
道家是另一种对唐代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哲学流派。
道家注重的是个人的修养与境界的追求,强调的是“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与佛教的交流中,道家与佛教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佛教强调的是禅修修行,而道家的内观修炼与炼丹术则与之相似。
道家通过对佛教禅修的借鉴,加深了自己的修道理念。
在唐代,佛教的流行也给道家学说带来了一些冲击。
一些道家学者认为佛教的禅修最符合道家的修行方式,于是将禅修作为道家修行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在道家与佛教的交融与碰撞中,一些新的观念也应运而生。
比如王弼就提出了“心即是佛”的观点,认为人们只需要通过修炼心性,就能心灵纯净,达到与佛一样的境界。
总之,唐朝的儒家道家与佛教的交融给了中国哲学思想带来了新的范式与理念。
儒佛道三家的交流与碰撞,丰富了思想的多样性,也给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唐代文人墨客的笔记小说与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与儒道观念的交融,展示了唐朝思想的多元与包容。
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发展与影响
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发展与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以儒家、道家和佛教为代表的三大宗教自古以来就一直共存共荣。
这三教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哲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发展与影响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发展与影响。
一、儒释道三教的根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教协治之间的联系和根源。
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互动早在古代就已经成形。
相传,春秋时期的孔子曾经拜访道家的老子,道家的传统思想对孔子和他的儒家教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在思想和哲学上都有着相互交织的关系。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而道家则更强调“自然”,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活。
佛教传入中国后,也与儒家和道家产生了深刻的互动和影响。
儒释道三家之间的协治关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二、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儒释道三教的协治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汉朝时期,儒道合一的“道教”,充分地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互相印证和发展。
在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影响了不少文人士大夫。
这些文人和佛教教士互相学习,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出现了许多能够融合佛教、儒家、道家的文化。
宋代时期,儒道佛的三家思想日益趋于平衡。
三教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三、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影响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化、哲学和社会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在文化领域,儒释道三教的相互印证和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
在哲学领域,三教之间的思想汇聚,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繁荣和发展。
在社会领域,三教协治的思想理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可持续的影响。
中国的道德、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在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影响下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四、儒释道三教协治的启示在今天,儒释道三教协治的思想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浅谈儒道禅三家思想
浅谈儒道佛三家思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基本可以说是儒道佛三家的共融。
三家思想构成了我国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为我们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指导思想。
几千年来,三家思想互相争斗攻击,互斥异端。
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也不断在交融。
我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受到其影响,从吃穿住行各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儒道禅三家极具深度的思想。
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一、三家思想的异同:1、儒家—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误解(好多人认为,我们现今社会官方实行的思想和儒家思想一样,这是错误的,我个人认为儒家思想好比我们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规范。
)儒家倡导的是“人”,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当今,整个社会强调的是“法治”,社会中的这种秩序的维护,依靠的是制度化的规范,条条框框将人的行为规范在可行的制度范围内。
(完整word版)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
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
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
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
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
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宗教组织本身的发展也需要政权的支持。
再比如统治集团有其主导的意识形态,这是居于领导地位的集团、阶级的代表或政党的统治意志、原则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统治者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也以意识形态为思想后盾,国家政权在依靠手中拥有的强制手段进行统治之外还需要在道义和意识上为自己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制造舆论,这在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
儒道对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影响
儒道对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影响【摘要】佛教的传播过程即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由于佛教与在中国思想中占有主体地位的儒道两家的思想能够很好地结合,使佛教的中国化内核得以迅速地构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理论。
本文试通过对儒道两家的分析,透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以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道家儒家中国化佛教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从两汉之际传播到中国,历经两晋南北朝的消化吸收,隋唐初期大乘化意义上的佛教文化初步自觉,以及中唐以后中国特有佛教宗派禅宗的确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不只是佛教所拥有的话语解释权的一些语汇逐渐为汉地人士所掌握并大众化,同时,佛教的思维模式以及取向也深深地内化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心理倾向。
从学术角度讲,学者大多认识到佛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之重要,佛学对道家、道教哲学及其宗教哲学体系建立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儒释道三教合一趋向中的重要地位。
从宗教意义上看,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实现却是充满了对传统魔法意义上信仰的怀疑与消解,对于强烈的宗教情怀、盲目的信仰有较强的批判,对于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理性化一面有较大的功用,也同时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上有较积极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环境还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政治社会,佛教中国化之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思想和民众世俗生活接受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因此,佛教的传播过程即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由于在中国思想中占有主体地位的儒家和道家与佛教很好地结合,加上魏晋玄学的推波助澜,使佛教的中国化内核迅速地构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理论。
中国统治阶层的认可,与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契合使佛教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
在印度,佛教在公元世纪已渐趋湮灭了。
中国化了的佛教成为佛教的新的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它的发源地——印度,成为了佛教的第二母国,影响进一步波及世界。
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历史脉络
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历史脉络中国古代的儒家、佛家和道家三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宗教。
这三家思想之间有着复杂而又深远的联系和影响。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道并流、儒释合流的历史脉络是不可忽视的。
在先秦时期,儒家、佛家和道家分别形成并发展。
儒家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理论基础,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鼓励人们向上努力,并追求社会和谐。
佛家注重个体修行,追求个人的解脱和超脱。
道家则主张放下欲望,返归自然,追求内在的和谐。
这三家思想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但又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如人性的塑造、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佛家和道家之间开始产生思想的交流和影响。
尤其是佛家和儒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文化上的较为紧密的合流。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教义对儒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儒家的儒教思想强调家族义务、社会道德和人伦关系,但在个人信仰和灵性追求上并不够完善。
而佛家强调个人的信仰和修行,提供了儒家所缺乏的心灵寄托和平等观念。
这使得儒家学者开始思考如何将佛教思想融入儒家体系,并对儒家进行改革和更新。
一位重要的儒家思想家孔颖达提出了“儒释合流”的观点,他认为佛家与儒家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
他主张将儒家的经典思想和佛家的修行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儒家的内在修养和灵性追求。
孔颖达的思想得到了一些儒家学者的认同,并形成了一派名为“创新儒学”的学说。
创新儒学提倡在传统儒家学理的基础上加入佛教修行的方法,通过修心养性达到身心的和谐和内在的平静。
除了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外,道教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无为而治”、“隐逸而志”等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儒家启示。
儒家学者如王楚、王夫之等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儒家理论中融入了一些道家的观念,如“养生”、“守拙”等,使得儒家理论更贴近人性和自然的规律。
这种儒道合流的思想在唐代的道统之争中达到了高潮,儒家和道家的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向。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自古以来,中国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史,其中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便是其一个重要的方面。
儒家强调礼仪、道家注重自然、佛家见性成佛,这些思想理念看似互不相同,却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交汇与融合。
本文旨在从历史、文化和哲学多个层面来讨论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一、历史背景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演变,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渐渐形成,并相互影响。
唐代是佛教文化在中国最为繁荣的时期,佛教思想不断与儒道两家互相交流,形成了许多经典著作。
例如,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撰写的《论佛心经》,从儒家的观点论述佛教思想,强调佛教与儒家的交流与融合。
在宋元明清时期,儒家、道家、佛家三教文化的深入交流则罕见程度。
二、文化互动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在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三教思想相互传播,互相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互动是禅宗的出现。
禅宗是佛家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家道教思想的融合产物,儒道两家也受到其影响。
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佛教深刻开拓了人性灵魂的世界,道教孕育了自然世界的神秘力量,儒教培育了中国传统骨髓的社会伦理”。
这一综合理念成为中国文化中动态平衡的基础。
三、哲学交融儒家、道家、佛家三教哲学的交融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现象。
儒家注重人的本质和社交伦理,道家强调自然和自我内在的力量,佛家强调敬畏生命和追求内心的平静。
通过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三家哲学形成了诸多共性。
例如:道家注重“无为而治”,儒家强调“有为则非”,佛家则谈到“如如不动”。
三家哲学在表述的方式和立场不同,但均强调放下个人欲望与人性盲区,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境界的完美,这些共性之处极大地促进了三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程。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重要的方面。
历史背景、文化互动以及哲学交融这些方面都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交融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儒家与佛教
浅谈儒家与佛教佛教和儒教是中国三大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与道教并成为三大宗教,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思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佛教与儒教的联系以及二者对我们的启示。
一、儒家和佛教的区别。
首先,从特征上来看,佛家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
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
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
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而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
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然后,想到对世人的影响。
儒家是站在宫殿上看人世,把伦理道德看得较重。
佛家是站在天上看人世,把一切都看空了。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因此,佛家更注重心理。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儒家更注重做人。
接着,从入世超世方面谈起,佛教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
佛经中说人生有八种苦痛: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
经此八苦纠缠,人的一生才算得上圆满。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槃。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第一、信三世。
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
第二、信六道。
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古代中国,儒家、佛教和道家是三大主要的宗教思想流派,也被合称为“三教”。
这三教之间既有融合互补的一面,也有激烈的争鸣对立。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思想交流和影响三个方面探讨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一、历史背景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是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爱、礼法等传统。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吸纳了中国文化元素,朴素的佛教教义让广大民众受到吸引。
道家则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不可避免地展开。
二、思想交流儒释道三教在思想上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借鉴。
首先,儒家与佛教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佛教重视解脱生死的教义影响了儒家的思想,使得儒家注重人性的弘扬也开始融入佛教思想中。
同时,儒家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为佛教注入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其次,儒信合一的观念也进一步促进了儒道两教思想的融合。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的相通点,使得儒道两教融合得以实现。
三、影响儒释道三教的交流与争鸣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释道三教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佛教以律仪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影响了中国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儒家的社会伦理观念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和深化家族道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而道家的自然无为观念则为个体寻求心灵的宁静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提高了普通人的精神层次。
总结来看,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既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内涵。
儒家注重人伦,佛教强调解脱,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着古代中国社会与个体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现代的社会建设和思想交流,我们可以从三教的相互融合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构建更加和谐与富有包容性的社会。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现象,它凝聚了古代智者的智慧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探索。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古代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古代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容小觑的。
这两种思想体系从印度传入中国,被汉族人民所接受,并与本土文化交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阐述,包括宗教、哲学、文化、道德和艺术等方面。
宗教影响佛教和道教都是中国六大宗教之一,影响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观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汉朝,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代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结晶。
佛教思想强调放下执念、超越世俗,提倡修行、禅定和慈悲为怀。
这样的思想导向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他们更加注重心灵的净化和对命运的超越。
道教则是源自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强调修炼、神仙和养生之道。
道教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万物生灵平等,反对苛求功名利禄和世俗之善。
这样的思想体系也深入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观念。
它们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哲学影响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哲学影响尤为深刻。
佛教始于印度,其思想要素包括空、缘、苦、集、因果等,是一种观照现实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吸收了儒道二家的思想,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的中观思想哲学影响尤为深远,强调“缘起”、“无我”和“中道”等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则是反儒反佛的独立哲学思想,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道教哲学主张无为而治,直面自然和现实,提倡平衡和谐,反对功利主义和世俗之善。
道教的自然观和人性观也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文化影响佛教和道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艺术、文学、建筑等文化元素被融入中华文化,并且开创了多种文化形式,如佛教艺术、文学经典和庙会文化等。
佛教在中国的艺术表现中,塑像、壁画、绘画和文字艺术都有其特定形式表现。
佛教艺术造型简洁,色彩鲜艳,神秘玄妙。
道教文化则以其神话故事、传说、神仙、符咒等元素影响了中国文化,道教的思想被融入民间文化中,形成了许多特色民俗,如道教武术和道教棒槌戏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三教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三教交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儒、道、释三教交融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儒、道、释三教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思想流派,分别代表着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释家的救度众生。
这三大思想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
儒家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尊重长辈、师长、父母等,注重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而在道家思想中,强调的是个体修养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道家认为个体应该超脱尘世的喧嚣,追求身心的和谐与自然的境界。
这两者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各自有其独立的发展,但相互交织成一幅画卷,形成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佛家的思想对儒、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汇合。
佛教强调人间苦难的解脱和修行的境界。
佛教的崇高理念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融入到儒、道思想中。
佛教教义与儒家的仁、义、礼、智相结合,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而在道家思想中,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这种儒、道、释三教的交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
儒道释三教交融的最佳体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红楼梦》以清代的封建社会为背景,通过宏大的叙事和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儒、道、释三教的共存与交融。
小说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既受到了传统儒家的影响,注重家族忠诚和人情道德,又多次表现出道家超脱尘世的情怀。
而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形象,更是展现了佛家的解脱和超凡的境界。
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情感和行为,作者曹雪芹成功地将儒道释三教的思想交融融入到小说的故事情节中。
还有一个体现儒道释三教交融的例子是古代独特的文化节庆活动。
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是一个充满儒道释三教元素的节日。
春节期间,人们会祭祖、拜神、敬贤,这是儒家思想中尊敬祖先和师长的传统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道思想对佛教的影响学院:旅游学院年级:2014级班级:旅游管理类四班姓名:吕晗雪学号:201441100134摘要:儒家偏于世间法,道偏于出世法,佛法则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而已出世法为究竟,在中华人文的时空观,形成了可纵可横的三个阶梯与稳固的三足鼎立。
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儒术重社会哲学辩证法,佛学则以微观事物辩证与论证方法,探索着人之根本,自然之根本,宇宙万物之根本;作为独特的人学,辨证着人生之方方面面,解释了许多哲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古今中外的各门哲学,没有圆满解决关于心的答案,东方西方的历朝历代,存在究竟反省关于人的真理,而佛教哲学本身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释迦牟尼佛教传入禅宗汉族佛教三教并行儒释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又叫“释教”、“佛陀”、“浮屠”、“浮图”。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一、佛教的创立及传入1.佛教在印度创立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正处于种姓奴隶制时期。
这一时期印度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列国纷争,诸侯称雄,阶级斗争十分激烈,民族矛盾极端尖锐。
古印度伽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悉达多于二十九岁时出家,辗转修成无上正等正觉,创立佛教。
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
”佛姓新称乔答摩,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
此后,佛教在印度逐渐壮大。
释迦牟尼坐化一百年后,部派分裂。
2.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光大于中国。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土,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在隋唐时期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儒道思想凝聚复合的产物,特别是汉传大乘佛教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历史上诸多帝王将相,仕宦大夫无不用佛教思想理念陶冶性情,规范身心,并用其倡导伦理,净化社会。
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人们多把释迦牟尼与黄帝、老子相提并论,视为同类的神,而当时佛教学者也称佛教为“佛道”,“道术”,谓“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理惑论》)。
二、儒教和道教——中国的本土宗教中国文化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自夏、商、周三代前后以伏羲画八卦而建立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文的基础,“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是《易经》代表着原始、质朴、科学、哲学的中华文化的最早阐释。
第二阶段为周、秦之际,产生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互为异同的天下,复经秦、汉前后的演变,渐次形成儒、道、墨三学说思想特立独出的形态。
第三个阶段为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产生隋、唐以后儒、释、道三家鼎峙的局面。
从此,经历了宋、元、明、清,形成文(文学)哲不分,文史不分,学用不分的异曲同工的东方人文特征。
1.道教的诞生及发展道教是中国古代民间产生的一种宗教。
其渊源大体有4个方面:1、古代的原始宗教与巫术;2、神仙思想与方术;3、谶讳学;4、黄老思想。
道教信仰老子的“道”,把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2.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可以归结,儒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一个“人”字上,儒学就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是以人为本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三代以前是“天”与“神”的世纪,时至孔子时代,便自然地回归了一个“人”的本体与转变,至此,则天人合二为一。
综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其核心在“顺乎天而应乎人”上,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无不将探讨“天”“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三、佛教在中国对儒道的冲撞及融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自三国,佛教与道教在宗教观上开始分家。
佛教主有生必有死,以“无生”为理想,斥责道教愚惑欺诈;道教主养生长寿,以“不死”为目标,抨击佛教是“修死之道”。
道教还指摘佛教为“夷狄”之教,是老子出关用以教化不知礼仪的胡人的产物,不适用于文明的华夏;佛教则揭露道教行“三张伪法”,败坏人伦,造反闹事。
到南北朝,佛教要求包容儒道而为三教之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庐山慧远分佛教为“内道”,儒学为“外道”,确立了“内外之道可合”的原则,认为佛教理应发挥社会教化的作用,为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秩序服务:但是僧尼“出家”即是变俗,在仪行礼制上,必须保持独立的风貌。
他又依据佛教传说,贬低“天地”的地位,认为“天地”以“生生”为大,故“功尽于运化”;佛教倡无生不变,故“不顺化以求宗”。
慧远认为《周易》的“生生为大”,《老子》的“天地”大都属世俗世界,不能和佛教的出世领域相比。
2.隋唐辽宋时的禅宗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
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
一部举足轻重的中国禅宗史,在此可以为儒、道两家文化甚至中华文化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甚至在宋、元、明、清儒、道两家的思想流变中,如果脱离禅宗,便没有两者延续与发展的精神;在中华文化流淌的血液与灵肉的躯体里,离开禅宗,便无法书写这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纲,也没有中华人文现代的辉煌。
3.隋唐佛教与宋明理学隋唐佛教把儒家的心性学说佛性化、本体化,而形成了佛教特有的心性理论。
他们认为,人的本体即是人自身的本性,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统一起来讲求佛性,就有了成佛的根据。
佛教禅宗是集中讲心性的宗派,他正是以本体的性净自悟为宗旨的。
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着明显的宗教功能。
四、汉族佛教——禅宗禅宗又名佛心宗。
教外别传。
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
1.禅宗建立禅宗的建立,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以惠能为代表的禅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或本土文化有着广泛的回应和吸收,特别是融入了儒学的伦理观,甚至禅宗的自力原则也和墨家的自力精神有相近之处,这里站在禅宗伦理的角度,以礼、孝、忠三个观念为个案,简要叙述并分析禅宗对儒学的吸收,以突显禅宗的社会伦理的特色。
2.禅宗基本思想“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简称,意译为修习方法,禅宗以“禅”概括佛教的修行实践,‘静虑”。
禅原本是佛教普遍奉行的一种故而得名。
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宗派。
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
惠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
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其禅法以定慧为本。
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
惠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
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3.禅宗中的儒学礼丛林制度中对儒学伦理的吸收,内容之一是注意到儒学的等级秩序思想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而将此种思想引入僧团管理中。
佛教讲众生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因而也不承认人的等级差别,这一点是和儒教“爱有差等论”有别的,但由于等级秩序观念在僧团管理中有其特殊的作用,禅宗实际上也常常是在管理技术上重视儒教等级思想的意义。
内容之二是注意到儒学中以血统为核心的凝聚力的形式,提出法统的体系,也可以看出法统和儒家血统思想的联系。
孝儒家伦理中,孝的地位实际上具有某种本体性的意义,被视为人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品德,而这种对于孝的重视,也影响到禅宗。
在儒学对佛教的伦理批评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批评佛教违背了儒家的孝道,禅宗在进行佛教中国化的思考时,对孝的问题非常重视,出现两种重孝的倾向:一是明确佛教的立场,强调佛教的孝论要比儒学的孝论更完备,这以圭峰宗密为代表;二是更倾向于从儒学的立场来讨论佛教的孝,这以明教契嵩为代表。
忠忠的观念是儒学伦理中又一个重要命题,在东汉之后,其地位提到了孝道之上,而以忠孝合说,忠在先。
儒学对佛教的批评,也包含了从忠观角度的批评,指责佛教入国破国,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影响到国家的秩序,禅宗对这种批评同样十分关注,在建构禅法体系的过程中,回应了这种批评,也纳入了忠的内容。
从社会作用上讲,佛教和儒学的忠没有冲突,儒教阳助王化,佛教阴助王化,但由于形式表现不同而招致非议。
4.道家思想对禅宗的影响“道”与“空”、“禅”、“佛”“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所具有的万物本体、终极存在的意义,和“道”的无限性、永恒性的特征,被禅宗吸取、调整、改造成为宇宙真实、佛教真理、最高境界和众生佛性。
禅宗的“会道”、“达道”,其实质是在主体心灵世界消除灵与肉、心与物、主体与客体、本性与行为、现实与理想的差别、对立,以实现主体性的无限发挥和精神的绝对自由。
“无为”“静观”与“无修”“观照”与“道法自然”命题相应,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重要命题。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至乐》云:“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庄子·知北游》又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是把无为而无不为视为天地万物的生成方式、存在方式。
老庄的这种思想对于慧能禅宗一系的禅修方式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老子》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轻必以重为本,躁必以静为基。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基础。
这表明了中国佛教学者明确地肯定了老子的主静观为中国禅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后来,如道信的“看净”,弘忍的“看心”,神秀的“观心”,乃至正觉的“默照”都可以从老子的“静观”说中寻找某些思想源头。
综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儒道思想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思想,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道接受佛教教义,佛教与儒道相融合,成功地在中国传播开来,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佛教——禅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极大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民族,中华文化以无以伦比的儒、释、道为根本体用,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放射着不朽的光芒。
中华民族更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她对宗教的探索显示了非凡的理解力和天才的创造力,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