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_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课程:机能实验基础医学院系临床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目的】1.了解电生理仪器的使用。
2.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以及潜伏期、幅值、时程的测量;3.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加深理解神经兴奋传导的概念及意义。
4.了解神经干兴奋后兴奋性的改变。
学习测定不应期的方法。
【实验动物】牛蛙【实验结果】图一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到一个先升后降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有刺激伪迹)。
时程为4ms,潜伏期为,最大幅度为,(当刺激强度为时)。
图二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测定每个电极间距25mm,时间约为,速度测定为s图三神经的不应期测定(按时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实验讨论】神经动作电位的观察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的客观标志是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
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与电极所接触的两点之间没有电位差,所以两电极之间也无电位差存在,扫描线为一水平基线。
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低于静息部位,当动作电位通过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水平,用电生理学方法可以引导并记录到此电位变化过程。
将一对引导电极置于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冲动通过时,两电极之间将产生一短暂的电位变化过程,即为神经干动作电位。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做不衰减的传导,它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由于引导方式不同,记录到的神经干动作电位有双相和单相之分,假如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坏,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此时可以记录到单相动作电位。
在神经干左端给与电刺激后,则产生一个向右传导的冲动(负电位),当冲动传导1电极(负电极)下方时,此处电位较2处低,产生了电位差,扫描线向上偏转,记录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在电生理实验中,规定负波向上)。
随后,冲动继续向右侧传导,离开1电极传向2电极处。
随后,冲动继续向右侧传导,离开1电极传向2电极处。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传导有一定的速度。不 同类型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不同,神经纤维 越粗则传导速度越快。
•蛙类坐骨神经干以Aa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 大约30~40m/s。
• 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距离(s) 与通过这段距离所需时间(t),可根据n= s/t求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 可兴奋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后,其兴 奋性会发生规律性的时相变化,依次经过绝 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
生理学实验目的
• 验证已知理论,探索未知规律 •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 培养基本科研素质:严肃的科学态度;
严谨的科学作风;严密的科学思维;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规则
• 实验前:预习(心中有数) 抬动物、领器械
• 实验中:认真观察,详细记录,轮流操作, 相互配合,报告老师
• 实验后:清点、清洗器械,值日
实验器材
1.仪器与材料: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神经屏蔽盒,蛙类手术器械。
2.药品:任氏液 3.动物:蟾蜍
方法步骤
1.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 破坏脑脊髓 • 剪去躯干上部和内脏 • 剥皮和分离两腿 • 游离坐骨神经
2.实验装置连接 3.神经标本的放置:
粗端放在刺激电极,细端放在记录电极侧 4.观察项目
• 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全或无 • 神经干动作电位: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
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加大。
•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 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 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 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 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 作电位即为单相动作电位。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传导速度测定实验目的:加强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原理:通过测出示波器上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和传导所需的时间,计算传导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的兴奋状态。
1.潜伏期法:测量第一个通道动作电位潜伏期的时间t,输入刺激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v=s/t。
2.潜峰法: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和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v=(s2-s1)/(t2-t1)。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
2.连接仪器,引导动作电位波形。
3.剪裁编辑图形,计算传导速度。
实验结果:1.(见图)2.计算S=10mm,t=0.33ms,v=10mm/0.33ms=33m/s分析讨论:1.我们通过对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结合神经干的特性进行分析:动作电位的起点本质是神经干中传导速度最快的一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达记录点引起的,潜伏期法测量的速度本质是此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而潜峰法的形成本质是各种神经纤维兴奋相互叠加后最强的部分。
如果采用潜峰法测量,由于“迁延效应”代表的时间不够准确,不能代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故应该采用潜伏期测量才更准确。
2,.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干表面传导,兴奋传播过程中造成引导电极下电位改变,故可记录到双相动作电位.通过两对引导电极可观察到兴奋由一对引导电极下传至另一对引导电极下所需时间,根据兴奋传播的距离和所需时间即可计算出传导速度.实验结论:本实验中测出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33m/s。
由实验可知,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受到有效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同一条神经干中不同的神经纤维兴奋性不完全相同,且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改变,兴奋以一定的速度在神经干表面传导,神经兴奋的传导依赖于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测定不应期的方法和原理,并加深对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的理解。
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实验动物
• 蟾蜍 • 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
物类似 • 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 • 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
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一)标本制备 (二)仪器连接 (三)观察与记录
标本制备
• 破坏脑脊髓 • 剥皮去内脏 • 分离坐骨神经 • 活性检测
连接装置
思考题
1. 通常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为何在波形、幅值上不对称? 2.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值有何变化?
是否符合动作电位的“全或无”规律?为什么? 3. 如果用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除以时如果神经
干标本足够长,将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距离加大,动作电位 可出现数个波峰或突起,试解释其原因? 4. 如果用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除以时间(t1) 来计算传导速度与本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量其潜伏期、幅值以及时程
原理
神经纤维的兴奋表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 和传导
神经的兴奋部位对于未兴奋部位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 现电位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局部电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号输入 刺激输出
+-
坐骨神经标本
C1 C2
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神经屏蔽盒
保持组织活性(任氏液) 神经干与电极密切接触 刺激强度渐增(0.1 V起)、时间不宜过久
观察与记录项目
1. 动作电位波形与刺激强度的关系,测量 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数值
生理学实验课件 蛙类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速度、不应期的测定
上相幅值 刺激
伪迹
mV
0
-35
潜下伏相期幅值
时程
刺激伪迹:刺激形成的电变化在神经干表面 的传导,可作为刺激开始的标志。
S
R1
R2 R3
R4
神经干
神经干
标本屏蔽盒
S1 S2
R1 R2 R3 R4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原理:
V=s/t
通道1 通道2 通道3
t1
t t2
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的测定原理:
三、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不应期
实验报告封面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日期: 温度:
蛙类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传导速度、不应期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及步骤 略(详见《生理科学实验》P83~P87) 三、结果
图1 1通道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
表1 蛙类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传导速度、不应期的测定结果
5-3
本实验中相关数据的记录
•阈刺激 •最大刺激强度 •双相动作电位上下相幅值 •双相相动作电位上下相时程 •动作电位潜伏期(t1、t2) •动作电位间隔时间(t)
实验后数据处理:
• 打印1通道双相动作电位的图谱; • 按表5-2列出实验结果的相关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图1 1通道双相动作电位
相呼应。
预习:
实验二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三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要点: 各种处理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及其原理;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方法,渗透性溶血的 原理。
S
中枢端
R1
R2 R3
R4
神经干
神经干
外周端
标本屏蔽盒
S1 S2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目的和原理】神经纤维的兴奋表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通常称为神经冲动。
在神经细胞外表面,已兴奋部位带“负电”,未兴奋部位带“正电”,用引导电极引导出此电位差,输入到示波器,则可记录到动作电位的波形。
本实验用细胞外记录法,可引导出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产生一个可以传导的动作电位,它依局部电流或跳跃传导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其传导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有无髓鞘等因素,可用电生理学方法来记录和测量。
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学习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及其基本波形的判断和测量。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其不应期的测定方法,通过调整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测定坐骨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电子刺激器、示波器(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操作方法详见3(8。
2(连接装置(见图8-1-1)。
3(准备仪器:(1)刺激器:调节刺激器各项参数:刺激方式连续刺激,频率16Hz,刺激强度0.5v,波宽0.1ms。
调节延迟使动作电位的图像位于示波器荧光屏的中央。
(2)示波器:灵敏度:1,2mv/cm,扫描速度:1,2ms/cm,引导电极输入到示波器的“AC”端,双边输入,刺激器的“同步输出”接示波器“外触发输入”,触发选择设置为“同步触发”。
4(观察项目:屏蔽盒S1 S2 R1 R2 R3 R4N输出上线下线刺示激波器器图8-1-1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装置图(1)测量单、双相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时程和振幅,填入下表:时程振幅潜伏期动作电位格毫秒格毫伏格毫秒第一相双相动作电位第二相(2)测算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V=S/?t (米/秒)式中:S为R1到R3的神经干长度,以米为单位。
神经干AP引导及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ppt课件
实验目的
• 学习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 察看坐骨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波形 • 了解测定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原理、
方法
•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 器材药品:蛙手术器械〔蛙板、玻璃板、 粗剪刀、组织剪、有齿镊、探针、玻璃分 针、图钉〕,生物信号采集处置系统及相 关电极、计算机、神经屏蔽盒、烧杯、滴 管、培育皿、铁架台、任氏液等。
检流计
兴奋区
打印结果 逐渐添加刺激强度,察 看动作电位变化,测定 阈值。
2.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刺激器
输入通道
+-
R1 R1’ R2 R2’
S
Δt
传导速生兴奋后,其兴奋性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依次阅历绝 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凡期和低常期。
•采用两次脉冲刺激,逐渐减小波间隔,察看第二个AP逐渐 向第一个AP接近,当第二个AP刚开场消逝时,此时的波间隔 即绝对不应期。
思索题
• 神经干为何产生双相AP?
• 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AP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 增大,这与单根神经纤维AP的“全或无〞特点 能否矛盾?为什么?
• 为何神经在一次兴奋后会出现不应期?
本卷须知
• 神经尽能够分别得长一些 • 留意坚持标本潮湿 • 制备标本时尽量防止用锋利器械,以免损伤神经 • 刺激强度由弱至强,防止过强刺激损伤神经 • 神经外表液体不可过多构成积液,以免发生短路
实验报告书写:
日期—— 班级—— 实验号—— 指点教师 李晶
实验称号
1、实验目的 2、实验动物 3、实验器材和药品 4、实验方法 5、实验结果 6、讨论 7、结论
实验方法、步骤
㈠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 1.破坏脑、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剥皮后将用过器械及手洗净〕 4.分别两腿 5.游离坐骨神经并制成坐骨神经标本。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传导速度与不应期测定
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传导速度与不应期测定一、实验目的应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电生理实验方法,观察牛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包括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了解并熟悉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记录方法和测定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双相动作电位:两个引导电极分别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神经干一端兴奋时,兴奋向另一端传播并依次通过两个引导电极,可记录到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偏转波形。
单相动作电位: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组织有损伤,兴奋波只到达第1个引导电极,不能传导至第2个引导电极,则只能记录到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
2.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一个可以传播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依局部电流或跳跃传导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其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直径、内阻、有无髓鞘等。
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是由一群不同兴奋阈值、传导速度和幅值的峰形电位所总和而成,为复合动作电位。
测定该复合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和经过这些距离所需的时间,即可根据V=S/t计算出神经干兴奋的传导速度3.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可兴奋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发生规律性的时相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再刺激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
利用双刺激可检测神经对第2个刺激的反应,了解其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的变化,从而判定神经组织的兴奋性的变化三、实验结果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1.1从0.8v逐步调节刺激器强度测试神经干的阈强度,当产生很小的动作电位时,此强度即为神经干的阈强度,为0.1v,截图如下1.2继续加大刺激强度,测试最适刺激强度,继续加大刺激强度直至动作电位不再增大,此数值是最适刺激强度,为0.3V1.3测试潜伏期,分别在在刺激伪迹前和动作电位的起始转折处建立光标,记录潜伏期实验结果,为0.7ms1.4测试电位时程,分别在动作电位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建立光标,记录动作电位时程实验结果,为3.9ms1.5测试上相波的幅值,分别在动作电位的基线,上相波顶点处建立光标,记录上相波的幅值实验结果,为1.723mv1.6测试下相波的幅值,分别在动作电位的基线,下相波最低点处建立光标,记录下相波的幅值实验结果,为1.063mv1.7夹伤神经干,保存动作电位图1.8测试潜伏期,分别在刺激伪迹前,动作电位的起始转折处建立光标,记录潜伏期实验结果,为0.45ms1.9测试电位时程,分别在动作电位的起始位置,动作电位的结束位置建立光标,记录动作电位时程实验结果,为1.8ms1.10测量上相波的幅值,分别在动作电位的基线和上相波顶点处建立光标,记录上相波的幅值实验结果,为1.3mv1.11总实验记录表格如下2.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2.1调节刺激器强度以产生最大动作电位,调整后,再分别点击通道1刺激伪迹开始位置和上相波开始位置,此距离用时为T1=0.71ms2.2分别点击通道2刺激伪迹开始位置和上相波开始位置,此距离用时为T2=1.20ms2.3电极距离d=0.01m,传导时间t=T2-T1=0.49ms2.4总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测得传导速度为20.41m/s3.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3.1调节刺激器强度以产生最大动作电位,调整后开始试验,刺激间隔设置为6ms,缩短刺激间隔时间,观察第二个动作电位,逐渐缩短两刺激间隔时间至第二个动作电位刚好变小,此时的刺激间隔时间即为动作电位的恢复周期,时间为4ms3.2逐渐缩短刺激间隔时间,第二个动作电位刚好消失,则该不应期为绝对不应期,时间为1ms四、结果分析1.神经干的阈强度为0.1v,最适刺激强度为0.3v,说明当神经干受到适宜的刺激的时候可以产生神经冲动,且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刺激的强度增强而增强,当神经干被夹伤后,双相动作电位变为单相动作电位,说明神经冲动无法经过损伤部位进行传导2.测得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为20.41m/s,在图像中除了动作电位的图像还有刺激伪迹的图像。
实验一神经干不应期及神经冲动传导
两对引导电 极间距离应 尽可能大。
用刚能使神 经干产生最 大动作电位 的最大刺激 强度刺激神 经。
01
02
03
04
05
06
1
盖上神经盒的盒盖,并接 地,防止干扰。
2
在观察双相动作电位时, 如果第二相动作电位波幅 太小,可将两个刺激电极 的距离保持在最小,但不 能碰在一起,引导电极2 与 刺激电极的距离保持 在2 cm左右,逐渐加大 引导电极2与正负极之间 的距离,则第二相动作电 位的振幅可逐渐增大。
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坐骨神经 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 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 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原理 神经在一次兴奋的过程中,其兴奋性也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 而后才恢复正常。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 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一次 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刺激(S1) 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再用一个测试性刺激(S2),在前一兴奋过 程的不同时相给以刺激,用以检查神经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 位的幅值,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当刺激间隔时间长于 25ms时,S1和S2分别所引起动作电位的幅值大小基本形同。当 S2距离S1接近20ms左右时,发现S2 所引起的第二个动作电位 幅值开始减小。在逐渐使S2 向S1 靠近,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幅值 则继续减小。最后可因S2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内而 完全消失。
08
蒸馏水加至(ml) 1000
成份
浓度(%) 任氏溶液 乐氏溶液 台氏溶液
氯化钠(NaCl) 20 32.5毫升 45.6毫升 40.0毫升
神经干动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原理和传导过程;2.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方法;3. 分析神经干动作电位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是指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系列电生理现象。
当神经纤维膜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起邻近神经纤维的兴奋和传导。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神经干动作电位,了解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等参数。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2. 实验器材:坐骨神经干标本、任氏液、刺激器、示波器、记录仪、玻璃分针、粗剪刀、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滴管、蛙毁髓探针、BL-420N系统;3. 实验药品:2%普鲁卡因。
四、实验方法1. 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将蟾蜍麻醉后,解剖出坐骨神经干,置于任氏液中,用玻璃分针轻轻挑起,去除周围组织;2. 安装电极:将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分别固定在坐骨神经干的两端,连接BL-420N系统;3. 刺激和记录:启动刺激器,给予坐骨神经干一定强度的刺激,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记录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4. 重复实验:改变刺激强度,重复实验,观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1. 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在实验条件下,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约为15.2 m/s;2. 不应期:在实验条件下,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约为0.5 ms;3. 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的关系: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传导速度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4. 刺激强度与不应期的关系: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不应期逐渐延长。
六、实验讨论1.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原理是,通过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的传播距离和时间,计算出传导速度;2. 不应期的产生原因: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的产生原因是,神经纤维在兴奋时,膜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此时钠离子内流受到抑制,导致动作电位不能立即产生;3. 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不应期的关系: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呈正相关,但并非线性关系;刺激强度与不应期呈正相关。
实验一_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电生理学实验方法。
4.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基本原理: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作电位即为单相向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的动作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
坐骨神经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金冠剪、眼科剪、毁髓针和玻璃分针)、蛙板、固定针、不锈钢盘、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计算机生理信号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
四方法步骤:1.蟾蜍的单毁髓与双毁髓一手握住蛙或蟾蜍(可用纱布包裹蟾蜍躯干部),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蛙或蟾蜍的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使头端向下低垂; 另一手持毁髄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触划,当触及到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此处与两眼的联机成等边三角形)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髄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即可进入枕骨大孔(图t-1)。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捣毁脑组织。
如毁髄针确在颅腔内,实验者可感到针尖触及颅骨。
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冋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的后肢突然蹬直,而后瘫痪如棉(图t-2),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如动物仍表现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必须重新毁髓。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使蟾蜍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如被射入,则需立即手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2.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1) 剥制后肢标本(图t-3)(2) 分离两后肢(图t-4)(3) 分离坐骨神经(图t-5)3.测定:阈刺激、最大刺激,打印不同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重叠显示波形。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不应期的测定
实 验 原 理(二)
实验原理(二)
可兴奋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而被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发 生规律性的时相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为了测 定神经一次兴奋之后兴奋性的变化,可先给神经施加一个条 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再用一个检验性刺激在前一 兴奋过程的不同时相给予刺激,检查神经对检验性刺激的反 应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来判定神经组织的兴奋性 的变化。
防止神经过度牵拉和压迫,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屏蔽盒内不要放过多的任氏液,以免电解质在刺激电极与
记录电极之间形成“短路”,使刺激伪迹过大。 4.要经常用任氏液浸润及清洗标本,防止干燥,勿用清水冲洗。 5.测量传导速度时,两对引导电极间距离越远越好。
思考题
思考题
1. 通常所记录的双向动作电位为何第一相幅 度大于第二相?在什么情况下可记录到一 个对称的双向动作电位?
神经屏蔽盒
坐骨神经标本S1S2 Nhomakorabear2
r3
r1 r4
进入BL-420生物信号显示与处理软件主界面,在菜单栏选择“实验项目→ 神经肌肉→神经干动作电位或电位传导速度、不应期测定”实验模块。
5.实验观察与测定
⑴双相动作电位; ⑵单相动作电位; ⑶测定传导速度; ⑷不应期。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神经干要分离得尽量长。神经主干上的小分支要剪去。 2.神经干分离过程中,尽量减少神经与金属器械及污物接触。
实验十八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不应期 的测定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与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学习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的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方法,观察动作电
关于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指导
关于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指导一、实验目的:1.观察牛蛙坐骨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比较神经干与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区别。
2、了解神经干电位的特点二.实验原理:动作电位:指的是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指标。
双相动作电位:如将两个引导电极分别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动作电位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可引导出两个相反方向的电位偏转,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三.实验材料1.动物:牛蛙或者蟾蜍2.药品:林格液3.器材:蛙板,蛙类手术器械一套,滤纸,烧杯,手术线,棉球,RM6240生物信号记录系统,刺激电极,屏蔽盒。
四.实验方法:1.制备坐骨神经标本①破坏蛙的脑脊髓②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③后肢剥皮④清洗干净⑤分离左右后肢⑥游离出坐骨神经⑦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⑧清理标本2.连接实验装备3.系统调试:①开机并启动RM624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②本实验采取单通道记录,将一对引导电极与通道一连接,刺激电极连接至刺激器输出接口。
③将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坐骨神经中枢端放在刺激电极上,外周端放在引导电极上)4.项目观察:1.观察细胞外引导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测定幅值及时程2.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3.测定不应期:记录下第二个动作电位刚消失时的两个刺激脉冲之间的波间隔,此时的波间隔值即为绝对不应期。
用不应期减去绝对不应期即为得出相对不应期。
五.实验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写解释双相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记录动作电位的时程,幅值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动作电位不应期的测定刺激强度与复合动作电位幅值的关系六.注意事项1.制备神经标本过程中,应避免用手捏神经或镊子夹伤神经。
2.为了防止神经干标本干燥,制备过程中应不断滴加任氏液,使其保持良好兴奋性。
3.将神经干放在屏蔽盒之前,用刀片轻刮引导电极,以保证电极和神经干密切接触。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兴奋不应期的测定一、实验结果:动作电位的引导: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兴奋不应期的测定:二、数据处理:1.电位的引导:潜伏期:0.6ms时程:1.9ms幅值:9.30mv2.传导速度(潜峰法):两个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t2-t1):12.24ms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2-s1):2.5cmV=(s2-s1)/(v2-v1)=2.5/12.24(cm/ms)≈2.04m/s3.兴奋不应期时间:由图可知:绝对不应期:1.25ms有效不应期:3.80ms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3.80-1.25)ms=2.55ms三、实验结论:1.引导的动作电位的潜伏期为0.6ms,时程为1.9ms幅值为9.30mv。
2.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2.04m/s。
3.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时间为3.80ms,其中绝对不应期时间为1.25ms,相对不应期时间为2.55ms。
四、实验讨论:1.为什么这次实验动作电位的引导的动作电位是双相的?答:当膜在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下爆发动作电位时,兴奋膜上的动作电位呈现外负内正的去极化状态,这样兴奋部位和邻近静息电位产生了电位差。
当兴奋传到第一根引导电极的时候膜外为负电位,相应第二根引导电极处膜电位为正,此时两根引导电极之间产生了一个正电位差,经过放大器放大,出现一个正的动作电位;当兴奋传到第二根引导电极时,膜外电位为负,第一根电极膜处电位恢复到0,此时产生了一个负的电位差,同理产生了一个负的动作电位,故为双相动作电位。
2.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无衰减现象的意义?答: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3.通常所记录的双相动作电位的第一相和第二相何以在波形、幅值上不对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记录到对称的双相动作电位?答:(1)由于神经干由各种神经纤维混合而成,在一对引导电极下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和种类均不同,当产生动作电位时每一引导电极下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的数量及总类也均不同,故第一相和第二相在波形、幅值上不对称。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及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并按要求制备出完整的蟾蜍坐骨神经标本2、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不应期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坐骨神经标本制备2、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3、坐骨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1、实验材料: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探针、粗剪、手术剪、眼科剪、镊子、玻璃分针)、蛙板、滴管、培养皿、烧杯、棉线、棉球、滤纸片。
2、实验试剂:任氏液3、实验仪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打印机、、神经标本屏蔽盒四、实验要求1、学会用细胞外电刺激诱发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方法;掌握生物电记录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熟悉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操作;2、要求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操作。
五、实验原理:可兴奋组织如神经纤维在受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电位将发生一系列短暂的变化。
由安静状态下的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兴奋状态下的膜外负膜内正的去极化状态。
因此,在膜外兴奋区相对于未兴奋区来说电位为负。
这种电位差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引起邻近未兴奋区的去极化,使兴奋沿细胞膜传向整个细胞,而原来的兴奋区的膜电位又恢复到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水平。
这种可传播的、短暂的膜电位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
可兴奋组织在一次兴奋之后,其兴奋性要经历一个规律的时相变化,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
六、实验方法:一)、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1、仪器装置准备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相关电极。
2、制备蟾蜍坐骨神经标本(3)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用左手在背部捏住脊柱尾端,让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cm处剪断脊柱,剪除全部下垂的头及内脏,保留后肢,腰背部脊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要求: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电生理学实验方法。
4.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基本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作电位即为单相向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的动作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
坐骨神经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金冠剪、眼科剪、毁髓针和玻璃分针)、蛙板、固定针、不锈钢盘、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计算机生理信号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
四方法步骤:
1.蟾蜍的单毁髓与双毁髓
一手握住蛙或蟾蜍(可用纱布包裹蟾蜍躯干部),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蛙或蟾蜍的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使头端向下低垂; 另一手持毁髄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触划,当触及到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此处与两眼的联机成等边三角形)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髄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即可进入枕骨大孔(图t-1)。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捣毁脑组织。
如毁髄针确在颅腔内,实验者可感到针尖触及颅骨。
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冋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的后肢突然蹬直,而后瘫痪如棉(图t-2),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如动物仍表现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必须重新毁髓。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使蟾蜍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如被射入,则需立即手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2.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
(1) 剥制后肢标本(图t-3)
(2) 分离两后肢(图t-4)
(3) 分离坐骨神经(图t-5)
3.测定:阈刺激、最大刺激,打印不同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重叠显示波形。
4.测定:双相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时程、电位值1、电位值2,打印结果与数据。
*注意:先通过调节补偿,使基线位于0水平。
*选做:单相动作电位测定(测定内容同上)
参数:触发采样,单通道输入,刺激A输出,选单刺激A。
其它参数自己调节。
记录动作电位常用刺激波宽0.1ms;常用滤波200-1000Hz;常用时间常数0.01;常用采样时间20us;常用采样点数500-1000。
五实验结果:
1.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图)
2.动作电位测定分析(图)
六讨论:
1.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