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理行为与心理活动-11年

合集下载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行为公式: B=f ( P. E )
B: 行为
P:人
E:环境
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在幼儿园,小朋友遵守纪律时,老师便奖 励他们一朵小红花,之后,这些小朋友越 来越遵守纪律。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上 述行为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2010年 真题】
▪ A.刺激一反应 B.认知一行为 ▪ C.符号一互动 D.环境一行为
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Abraham H.Maslow (1908-1970)
需要层次图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特点: 层次性、递进性 1、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 人类行为的类型 ➢ 1.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行为起源)
➢ 本能:遗传,不需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行为 ➢ 习得:后天与环境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中逐渐学习获得
➢ 2.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对社会的作用)
➢ 亲社会: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 反社会: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 3.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行为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 范)
▪ A.多样性 B.滞后性 ▪ C.动态性 D.稳定性
D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重点)
主要包括: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 文化、大众传媒
(一)家庭:由夫妻与子女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生活 的基础。
家庭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发生影响 家庭背景和家庭中的过去事件(纵向) 家庭成员间互动(横向) 家庭结构及其变化

人类行为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人类行为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人类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上的行为分析,旨在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以下是对人类行为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的摘抄。

二、基础理论1. 霍尔的人格理论霍尔(G. Stanley Hall)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霍尔提出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两种观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摘抄内容:“人格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了个体的基本心理结构,而环境则提供了个体发展的条件。

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个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用以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发展。

摘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本我代表个体的本能欲望,自我代表个体与现实环境的互动,超我代表个体的道德观念。

”3.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强调观察、实验和客观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

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摘抄内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会根据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行为分析1. 需求理论需求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需求的驱动。

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06咨询心理学知识(基础6章11年)

06咨询心理学知识(基础6章11年)

6.结束阶段。逐渐结束
7.检验阶段。对复发行为,给予处理
二、行为治疗概况
p439
* Wolpe对行为治疗的定义:使用行为学习原则和方法,
用于克服不良行为 * 认知-行为治疗(“内隐”与“外显”结合) * 行为治疗七个步骤:(减肥为例) * 行为治疗主要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基础)
第一节
概述
附:心理咨询咨询什么?(一位高三重点班学生的问题)
学生说: 父亲食言
班主任说:
学生的“问题 ”
钻牛角尖
家长说: 缺乏毅力
头痛、害 怕上学二 周
医生说: 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咨询什么?(一位慢性疼痛患者的心身问题)
某男,50岁,建筑工人。一年前因腰部外伤导致急性疼痛,经 过积极的治疗,其组织病理改变在3个月之内就已逐渐消除,但此后 疼痛仍继续存在,并出现许多习得性的消极行为症状,目前患者的 症状越来越复杂,被诊为慢性疼痛综合征。下表是患者在受伤后两 个不同病期的心身状态综合描述
(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反对唯心和巫术)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参考开篇附例) 心身统一观点 心理生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 整体观点 (三)限制性观点 p425-427
1.咨询师职责限制(不做婚姻中介)
2.时间上的限制 3.感情限制——
4.目标限制(不做躯体疾病治疗;不超额
预期效果) p427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二、行为治疗概况
p439
* Wolpe对行为治疗的定义:使用行为学习原则和方法,
用于克服不良行为
* 认知-行为治疗(“内隐”与“外显”结合) * 行为治疗七个步骤:(减肥为例)

自考大专《应用心理学》历年真题01-11年(1)

自考大专《应用心理学》历年真题01-11年(1)

2001年10月应用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1.被称这临床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B )A 弗洛伊德B 魏特默C 荣格D冯特2.行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在人类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D )A 本能B 道德C 良心D学习3.人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是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叫(B)A 自我防御机制B 理想化偏见C 预防接种D机能反应4.评价中心是(C )A 一个地方B面军一个机构C 一种评价方法D一种评价的量表5.高唤醒水平可以促使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运动比赛项目是(A )A 举重B 高尔夫球C 体操D射击6.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主要目的是想获得其他好处,如威望、金钱等的攻击行为属于(D )A 敌意攻击B 反应性攻击C 愤怒性攻击D手段性攻击7.一种表现为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是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的焦虑叫(C )A 状态焦虑B 情景焦虑C 特质焦虑D 差应激焦虑8.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施予厌恶刺激或剥夺他正在享受的奖励刺激,这种行为矫正模式是(B )A 正强化B惩罚C 负强化D消退9.个人空间的范围(A )A前后大B左右大C前后左右等同D各人都不同10.为解决“环境危机”,环境心理学运用行为改变策略,也就是对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干预,属于这种方法的环境保护策略是(C)A.先行策略B.随后策略C .A和B都是D. A和B都不是二、多选11.法律心理学相对稳定的内容通常包括(ABCD )A 立法心理B 司法心理C犯罪心理D罪犯改造心理12.可以把体育心理学为家分为(ABC )A 临床型的B教育型的C研究型的D学院型的13.环境心理学家的主要学术根源有(ABC )A 心理学B建筑学C环境科学D医学14.锻炼对心理的好处有(ABCD )A 减少焦虑B 减少抑郁C缓解应激D提高自尊15.在进行绩效评估时经常会出现的失误有(ABD )A 极端化B片面化C多元化D趋中化三、填空16.应付应激的三大策略是自我调节(回避应激源)和(寻求指导和咨询)17.学校咨询的服务对象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2011年青少年心理卫生 试题 有答案

2011年青少年心理卫生 试题 有答案

2011考题选择题11988年提出衡量心理健康三种标准(内省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的是我国学者(B)A 马建青B 许又新C 陈仲庚D钟友彬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形式运算阶段的年龄是(D)A 0-2岁 B 2-7岁C 7-11、12岁D 11、12-15、16岁3在心理发展理论中,“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罗杰斯4主张“性力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的心理学家是(A)A弗洛伊德 B 华生 C 奥尔波特 D 歌德5一般来说,缺乏耐心、稳定性差、注意易转移、不愿意做深入细致工作的气质类型属于(B)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6自我意识的结构包含了三个方面,即(A)A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B 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C 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D 自我概念、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7皮亚杰关于自我中心的阐述正确的是(C)A 过度的自我关注会产生自我意识偏差,表现为自我中心B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具有两个特点:幻想观众和独特自我C 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和进行思考D 自我中心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8塞利认为应激中“全身适应综合论”的三阶段是(D) A 阻抗阶段、接受阶段、衰竭阶段B惊觉阶段、衰竭阶段、接受阶段C阻抗阶段、讨价阶段、接受阶段D惊觉阶段、阻抗阶段、衰竭阶段9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情绪的控制力增强了,情绪开始带有文饰性,这反映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具有(B )A 复杂性与多样性B 内隐性与外显性C 丰富性与外显性D多样性与内隐性10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属于(D)A 补偿 B 升华C 合理化D 投射11对考试的成败进行归因,以下属于稳定因素的是(B )A 运气 B 能力 C 努力 D 情绪12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属于(A)A 厌学 B 学习困难 C 考试焦虑 D 学习疲劳13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称为(A)A 同伴关系B 师生关系C 情侣关系D 同事关系14青少年用吸烟来引起异性的注意是一种(D)A 好奇心理 B 交往心理 C 补偿心理 D 表现心理15下列青少年过量饮酒的原因中,属于外在诱因的是(C)A 追求刺激 B 争强好胜 C 民族习俗 D 叛逆心理16父母与孩子在认识、情感和行为协调上都缺乏沟通,亲子间只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这种教养方式属于(D )A 民主型 B 溺爱型 C 专制型 D 忽视型17对教育事业、学生及其同事所持的正确的行为规范,称为教师的(B)A人格特征 B 职业道德 C 领导方式D 期望18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在对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进行深入思考的阶段,因而特别容易出现(C)A 成长性危机B 外源性危机C 存在性危机D内源性危机19针对自杀未遂者或救治生还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属于自杀预防的(C )A 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20成绩好的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这种现象属于(A )A 晕轮效应B 首因效应C 社会刻板印象D 从众效应填空题1异常人格是指各种变态人格和人格障碍。

2011年312心理学真题 题解(1)

2011年312心理学真题  题解(1)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丘脑是感觉神经重要的中转站,除嗅觉以外,所有输入信息都通过丘脑传向大脑皮层。

下丘脑,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

海马,与记忆有关。

桥脑,对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本题为常识性知识,需要考生对各种生理器官的功能精确记忆。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初级视觉区位于枕叶内,接受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视觉;初级听觉区位于颗叶内,产生听觉;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内,产生不同形式的感觉;言语运动区位于额叶内,功能是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本题为常识题,需考生熟记大脑皮层各区的位置及其功能。

考生在记忆时,可边记,边在自己的大脑上指出相对应的脑区帮助记忆。

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听觉理论。

位置理论包括行波理论和共鸣理论。

共鸣理论认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耳蜗底部的纤维较短,靠近蜗顶的纤维较长。

像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的声音产生共鸣。

当声音频率高时,短纤维发生共鸣;而当声音频率低时,长纤维发生共鸣。

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

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逐渐增高。

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

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所在部位也不同。

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从两种位置理论来看,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都位千底部。

本题为基础知识点、细节知识点,需考生对听觉的各个理论熟记,并对听觉的各个理论可解释的声音范困熟练掌握。

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感觉现象。

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称作联觉。

感觉适应:由于持续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其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如,明适应、暗适应。

节律与人类行为的习惯形成有何关系?

节律与人类行为的习惯形成有何关系?

节律与人类行为的习惯形成有何关系?一、生物节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1. 生理节律对睡眠行为的影响生物钟是人体内部调控生理过程的重要机制,它与人类的睡眠行为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生理节律,如每天早晨醒来、下午疲惫等,这些都是生物钟的调控作用。

生物钟控制睡眠的过程中,一般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这些都是生理节律不同步造成的。

因此,了解生物节律对睡眠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2. 心理节律对行为的影响人的行为与心理节律密切相关。

比如,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对工作、学习的注意力、反应速度以及思维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

在心理节律的调控下,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和情绪特征。

研究发现,经过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节律,人们可以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任务,使其在高峰期完成,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日常习惯对节律形成的影响1. 日常作息习惯对生物节律的影响人的生理节律与日常作息习惯相关。

定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人体调整生物钟,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相反,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常常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人体的生物节律、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2. 日常习惯对心理节律的影响恰当的日常习惯对于人的心理节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制定规律的饮食、运动时间,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增强心理韧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经常参与正面的社交活动、充实的娱乐休闲等,也是调整心理节律的良好方式。

这些日常习惯的形成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三、改变不良习惯对节律调控的重要性不良习惯会破坏人体的节律调控系统,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熬夜、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睡眠质量;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工作等也会打乱心理节律,增加心理压力。

因此,改变不良习惯对于维持良好的生物节律和心理节律十分重要。

南开24年秋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业参考一

南开24年秋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业参考一

24秋学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业参考1.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选项A:自我同一性选项B:机能自主选项C:创造性自我选项D:统我参考答案:B2.属于小肌肉运动技巧的是()。

选项A:系鞋带选项B:单腿跳选项C:向后跑选项D:拍蓝球参考答案:A3.()不是婴儿动作发展的原则。

选项A:顺序原则选项B:头尾原则选项C:近远原则选项D:大小原则参考答案:A4.儿童身体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在()年龄阶段。

选项A:0-3岁选项B:3-6岁选项C:6-12岁选项D:12-18岁参考答案:A5.鲍比认为,婴儿依恋的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在()。

选项A:0-3个月选项B:3-6个月选项C:6个月-2岁选项D:3岁-6岁参考答案:C6.鲍比认为,婴儿依恋的有差别(有选择)社会反应阶段在()。

选项A:0-3个月选项B:3-6个月选项C:6-12个月选项D:12-18个月参考答案:B7.关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A: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选项B:心理学要忽视环境因素选项C: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选项D: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属于行为反应参考答案:B8.下列关于婴儿的论述正确的是()。

选项A:婴儿相信所有物体都是有生命的选项B:婴儿有时间概念选项C:婴儿不能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反应选项D:婴儿能够看清100米以外的物体参考答案:A9.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

选项A:3个选项B:4个选项C:5个选项D:6个参考答案:B。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章青春期课件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章青春期课件

第二节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与父母的关系
1、亲子关系的变化。 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增强 ,开始经常以审视和质 疑的目光看待甚至公开 反抗父母的权威,从而 导致原有亲子关系格局 被打破。
2、亲子关系的冲突原因和影响
B、认知发展学观点认为,心理能力的阶段性变 化是引起青少年行为迅速改变的原因,个体在从青 少年中期到晚期时的认知重组导致了亲子冲突的增 加。
第五节 青少年越轨与犯罪
一、越轨与犯罪的相关理论
标签论的主要观点
1、犯罪是社会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给某些人留下 的特殊印记,社会通过立法、司法把某些行为规 定为“犯罪”,犯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2、社会给轻微违法行为的人贴上标签,使其逐渐 成为“越轨者”的自我印象,并且自甘堕落,造 成犯罪现象不断增加。
挫折攻击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人的攻击行为是 因为个体遭受挫折引起的,攻击是挫折的一种后 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前提。
挫折是否引发攻击行为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挫折的强度、个体对挫折的认识和理解、社会 习得的意志。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1、贪财型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最高, 而且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享乐主义)
第三节 青少年性心理与性问题
一、早熟与晚熟 早熟青少年——身材更高大、体重更重、肌 肉更发达,性成熟更早。 早熟男生:异性交往、体育活动出色、更受 欢迎、排斥 早熟女生:适应性问题、焦虑;心理早熟、 取得成就
第四节 电视、网络与青少年 一、电视与青少年 电视对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学习能力的负面影响: 1、视力下降 2、影响饮食与发胖 3、减少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4、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性行为影响 5、无助于理性思维的养成,对思考能力的削弱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B卷 附答案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B 卷 附答案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______和______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2、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____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_____。

3、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______和习惯化了的_____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4、注意保持在某一______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______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

5、表象具有______和______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

6、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 认同和______ 。

7、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 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______ 的关系。

8、从______到_____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9、有意后注意是在_____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_____的注意。

10、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______ 和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 )水平。

A.强 B.弱 C.中等D.偏低2、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3、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4、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 )A.感觉B.知觉C.需要D.能力5、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 )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存在主义6、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7、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A.表现性因素B.知识性因素C.组织性因素D.个体性因素8、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人类行为学解读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与生理因素

人类行为学解读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与生理因素

人类行为学解读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与生理因素人类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学科。

它通过多种方法和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了解这些因素,对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更详细的方式解析人类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一些心理和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人类行为学主要关注人类行为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和驱动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认知是指我们对外界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情绪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和调节机制。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和目标导向。

个体差异则是指人际间在认知、情绪和动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人类行为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是观察研究。

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并记录相关数据,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表现。

观察研究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人类行为,以获取真实的行为数据。

而实验观察法是在实验室中创造特定条件和情境,以研究特定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

除了观察研究,实验研究也是人类行为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实验研究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测量因变量,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是实验中被操纵或控制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根据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变量。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会对一个群体进行分组,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的变化。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不同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在人类行为学中,生理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理因素指的是身体和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

例如,脑部结构和功能,荷尔蒙分泌和遗传因素都可以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神经科学技术(如脑扫描技术)和生物学标记物(如血液样本)来研究这些生理因素。

通过结合心理和生理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和原因。

总结起来,人类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解读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生理因素。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关建字摘要:模式,社会,社区,家庭,幼儿,评价,每题,社工,心理,政策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7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o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2.自我意识的产生是在()A.胎儿期Bo婴儿期C.幼儿期D.儿童期3.赋权理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案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制度性障碍B.案主的个体性错误C.案主的社会地位低Do案主的无意识4.社会政策研究的正式渊源始自于1837年()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研究会”。

A.美国B.德国C.英国D.中国5.-般而言,幼儿期指的是()这段发育和生长时期。

A.从母体分娩出直到第四周B.从。

岁到2岁C.从。

岁到6岁D.从3岁到6岁6.()主要是指,对于那些身患无法治愈的重病,而本人又自愿终止生命的人,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他们无痛苦地死去。

A.成功的死亡B.安乐死C.临终关怀D.接受死亡7.()理论认为择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婚姻本身就是一个交易的过程。

A.互补需要B.交换C.角色D.价值8.()的形成是儿童时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A.弱势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同龄群体9.在对正式结构组织的研究中,()是一种核心研究对象。

A.公司制B.科层制C.首长负责制D.非政府组织10.青春期的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特征或者说是缺陷在于()。

A.心理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生理和社会的成熟度Bo社会的成熟度大大超过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速度Co生理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度D.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同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llo中年人失业的影响主要有()oAo家庭收入的减少B.失业者家庭地位的下降C.割断了失业者与社会的联系D.失业人员人格出现偏差12.男性歧视的主要表现有()。

心理学自考题-1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心理学自考题-1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心理学自考题-11(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

他用的是______•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本题题干中的教师,正是运用了问卷与谈话两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

考生在掌握调查法内容的同时,应注意它与观察法、测验法和实验法的区别。

答案为B。

2.在四种典型的生物节律中,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A.年• B.月•**分钟D.日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解析] 在生物节律中,年、月、90分钟三种循环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不算太大,而日周期则有重大影响。

答案为D。

3.在催眠状态下,有些被催眠者可能会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该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______• A.感觉麻痹• B.感觉扭曲和幻觉• C.解除抑制• D.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C[解析] 一般情况下,那些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是受到抑制的,人们不可能让被试去做。

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他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

该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解除抑制。

答案为C。

4.知觉恒常性通常包括三类,下面不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是______• A.大小恒常性• B.重量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

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答案为B。

5.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容量大• B.保持时间长• 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D.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在接收什么、做什么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解析] 长时记忆的容量大,保存时间长,一般被认为是无限的。

人类生理行为与心理活动

人类生理行为与心理活动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心理学因素 人格因素 低自尊 完美主义倾向 高神经质水平 冲动性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心理学因素 青春期心理特点 拒绝成熟 依赖 独立
情绪因素 抑郁 焦虑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 经济发达 社会文化 瘦为美 追求苗条 家庭因素 母亲 不安全依恋 家庭治疗观点 家庭功能失调 关系 → 问题
神经系统
生理行为 心理活动
摄食行为
摄食行为 的发生 摄食中枢 下丘脑 饥饿中枢 饱足中枢
摄食障碍
摄食行为异常 综合征
患病率 0.5 ~ 1 %
死亡率 4%~10%
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故意并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降至 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严重营养不良
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症状表现 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 故意限制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的其他行为 常见有抑郁情绪 内分泌改变 营养不良
总体睡眠质量显著差
分数大于5分 40%;主观评价中认为自己的睡眠 状况“良好”或“较好”的占77.3%
睡眠障碍
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睡眠质量不高?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环境
身体锻炼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的异常及与睡眠
有关的一些异常表现
睡眠减少 失眠
睡眠过多 梦游 夜惊 等
睡眠障碍
失眠
睡眠时间不足
睡眠质量不满意
睡眠潜伏期延长
睡眠维持障碍
睡眠质量下降
总睡眠时间缩短
日间残留效应
睡眠障碍
失眠表现 入睡困难、早醒或易醒 睡眠不深、多梦
睡眠障碍
失眠原因 精神因素 躯体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摄食障碍

个性与行为概述

个性与行为概述
欠缺反应型: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没有愤怒或恐惧。 易患过敏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
抑制反应型:“我应该反击他”,有愤怒或恐惧,但不 敢表现出来。易患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周期性偏头痛。
第二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
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
独立型:善于独立思考,个人信念坚定、有主见、能独立发挥力量;但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缺少独立见解,容易盲从、屈从权势;遇事惊慌失措,逃避
现实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性格并非天赋,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教育的结果
性格发展的年龄因素
阶段 年龄
形成期 定性期 成熟期 更年期
5-10 11-17 18-55 56-65
环境因素影响
家庭是培育个体性格的摇篮。 学校是个体尝试和选择性格发展的时期。 社会文化决定性格发展的大方向。
人格成长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受到关怀
抑郁质的人对此情景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 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三、气质在管理中的作用
1。气质无好坏优劣之分。气质是心理特征和表现方式的区别,气质 不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水平,不决定一个人的社 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2。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感情和行为,进而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和对环境 的适应。 在环境变化时,应注意对不同人进行不同的引导。

0310-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0310-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会系统的时空结构作为一种基本框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确定了个体 在整个社会系统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构成个人角色扮演的大舞台,从而规 定着人类行为的形态和发展。
从时间上说,人的行为必然受到生物钟(自然时间)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从空间上说,物理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要素都有一定的空间关系(物理空
间),不同跟社会和文化还会对不同物质要素的占有和使用做出某种规定 (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空间结构),这些无疑会影响人的行为。
纵向的生命周期维度(life cycle dimension)
➢ 分析人类行为在整个生命过程(从胎儿期直到老年期)中的演化。
第10页,共44页。
第二节 人类行为的三个层面
一、生物生理层面
人类个体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其行为发展必然受到生物和生
第一,人的基本生物性状受遗传信息的控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 知的需要 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第23页,共44页。
三、社会层面
除了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人类行为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如果说,生理和心理因素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部环境,那么,社会因 素则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外部环境。
盖其人际、环境、精神和生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从而为社工提供一个普 遍性的分类评估框架。
第9页,共44页。
四、人类行为评估的基本框架
阿希福特等人提出的分析框架,主要采取两个维度:
横向的生物—心理—
社会维度(bio-psycho-social approach)
➢ 分析人类行为的三个层面——生理(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
在对人类成长过程的分析中,弗氏的重点是儿童期,而埃氏关 注的目光延伸到了整个生命过程。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作者:郭浩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02期[摘要]文章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注重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

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回归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2-0101-03一、引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man in society)和社会情境中的人(man in the situation),[1]着重于探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中,人类行为模式及其适应行为与内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2]因而在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中成为社会科学中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的跨学科基础课程,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掌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核心概念;学生掌握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学生掌握人类毕生发展的状态特征,并学会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和处理人类行为现象;培养学生历史的、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课程探讨人类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因而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要求高;二是,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在理解课程核心视角和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学生还需要掌握人类从婴幼儿时期至老年时期等八个不同生命阶段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表征;三是,课程内容动态性强,随着对人类身心以及社会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课程需不断地对各种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食障碍
常有病理性怕胖 ; 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 ; 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 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继发的暴食。
摄食障碍
暴食症 binge-eatnig disorder 暴食行为 无极端补偿性行为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生物学因素 人口因素 性别 5%~15% 年龄 14~18岁
摄食障碍
摄食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摄食障碍
三级预防模型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睡眠
人如何保持清醒状态? 睡眠如何发生?
被动的过程 主动的过程 睡眠中枢 下丘脑 脑干 大脑皮质 神经递质 睡眠因子 多肽 褪黑素
睡眠
人类睡眠有两个不同时相
眼快动相
睡眠脑电图
睡眠结构
非快速动眼睡眠 (NREMS)
第一期睡眠(轻睡期)
快速动眼睡眠 (REMS)
第二期睡眠
第三期慢波睡眠 第四期慢波睡眠
核心睡眠
正常成人睡眠结构模式
睡眠潜伏期ຫໍສະໝຸດ 一个睡眠周期总的睡眠时间
觉醒
1 2 NREM 3 4
REM
1
2
3
45
67
8
时 间 (h)
*Winokur A, Reynolds CF III. Primary Psychiatry. Nov/Dec 1994:22-27
觉醒 RE M12 3 4
1
2
3 时4间 (h) 5
6
7
8
1
2
3
4
5
时间 (h)
6
7
8
*Winokur A, Reynolds CF III. Primary Psychiatry. Nov/Dec 1994:22-27
睡眠
睡眠深度 睡眠时间 睡眠习惯
睡眠
睡眠的发生机制 ? 睡眠的生理意义 ?
人类生理行为与心理活动-11年
神经系统
生理行为 心理活动
摄食行为 摄食行为 的发生 摄食中枢 下丘脑
饥饿中枢 饱足中枢
摄食障碍
摄食行为异常 综合征 患病率 0.5 ~ 1 % 死亡率 4%~10%
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AN anorexia nervosa
故意并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降至 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严重营养不良
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一项: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 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
正常平均体重(㎏)= 身高(㎝)- 105 体重指数(BMI) = 体重(㎏)/ 身高(m)2 正常体重指数18~24(㎏/m2)
摄食障碍
常可有病理性怕胖:…异乎寻常地怕胖…,…过低的体重界限…; …广泛内分泌紊乱。…; 症状至少已3个月。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 。
睡眠障碍
失眠原因 精神因素 躯体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睡眠障碍
失眠的诊断 CCMD-3 失眠几乎是唯一症状 ; 具有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 至少每周三次,至少持续一个月 ; 排除失眠系躯体疾病所继发或精神障碍的伴发症状
睡眠障碍
失眠的治疗 首先查找原因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症状表现
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 故意限制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的其他行为 常见有抑郁情绪 内分泌改变 营养不良
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诊断 CCMD-3
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 更低。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
摄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 BN bulimia nervosa 反复地、不可抗拒地、冲动性地大量进食, 继而采用各种不当方法以避免体重增加
摄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的症状表现 频繁的暴食行为 担心体重增加而采取的诸多行为 情绪障碍
摄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的诊断 CCMD-3 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 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 至少有以下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自我诱发呕吐;滥用泻药;间歇禁食; 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或利尿剂。…。
睡眠障碍
27%
18%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睡眠卫生意识(2006,邹枝玲等)
总体睡眠质量显著差 PSQI分数大于5分 40%;主观评价中认为自己的睡眠状况“良好”或“较好”的占77.3%
睡眠障碍
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睡眠质量不高?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环境
身体锻炼改善睡眠质量
谢谢观赏
REM
非眼快动相 NREM
睡眠
NREM (正相睡眠 )
无快速的眼球运动
保持一定张力
脑波变慢
生命体征 ↓ 代谢 ↓
NREM
S1
S2 纺锤波
浅睡
S3 δ波
S4 δ波
深睡
慢波睡眠


REM 异相睡眠 快波睡眠 快速 水平 眼球运动 肌张力消失 脑电波 低波幅快波 生命体征↑ 波动 代谢↑ 梦
剥夺睡眠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的异常及与睡眠有关的一些异常表现 睡眠减少 失眠 睡眠过多 梦游 夜惊 等
睡眠障碍
失眠 睡眠时间不足 睡眠质量不满意
睡眠潜伏期延长 睡眠维持障碍 睡眠质量下降 总睡眠时间缩短 日间残留效应
睡眠障碍
失眠表现 入睡困难、早醒或易醒 睡眠不深、多梦
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
睡眠潜伏期
总睡眠时间
觉醒 REM
1
2
4
NREM
3
4
1
2
345
时间 (h)
67
8
*Winokur A, Reynolds CF III. Primary Psychiatry. Nov/Dec 1994:22-27
睡眠结构模式
正常成人 失眠患者
睡眠潜伏

睡眠周期
总睡眠时间
觉醒 RE M1 2 3 4
生化因素 5-羟色胺
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 基因研究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心理学因素 人格因素 低自尊 完美主义倾向 高神经质水平 冲动性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心理学因素 青春期心理特点 拒绝成熟 依赖 -- 独立
情绪因素 抑郁 焦虑
摄食障碍
危险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 经济发达 社会文化 瘦为美 追求苗条 特殊职业 家庭因素 母亲 不安全依恋 家庭治疗观点 ▪ 家庭功能失调 ▪ 关系 → 问题 ▪ 问题 →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