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孔子的诚信观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孔子的诚信观教学设计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孔子的诚信观教学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孔子的诚信观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1 孔子的诚信观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以介绍孔子诚信思想为主的社科论说文.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我国文明史,上至约束皇帝的“君无戏言”,下至约束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无不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重拾“诚信”,呼唤“诚信”的回归成了人们共同的期盼。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用“孔子的诚信观”引领读者对“诚信“一词的内涵进行了一次深刻解读。
文章开头从“诚信”一词的基本含义说起,指出“诚”是“内诚于心",“信”则是“外信于人",“诚信”即是“诚实守信"的简称,让读者从简明的解释中抓住“诚信”的本质含义。紧接着便切入正题,指出孔子的诚信论述有“为政、处世及个人修养"三个方面,并从这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三个方面在文中是自然断开,结构清楚,一目了然.
第一部分,从“为政”说起。孔子的诚信观在这方面的体现,强调的是“国家一定要取信于民,使老百姓信任自己的政府”,并以周幽王为政不信而招致国破身亡和商鞅立木为信的例子来说明孔子“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彰显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指出孔子认为诚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最基本原则,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孔子不仅自己把“恩义普施众人,取信于友"作为
自己一生志向的要义,同时也一直这样教导自己的弟子,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便是孔子思想的真传.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还进一步指出“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全世界普遍遵守的准则,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更好地说明“人不可能靠欺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第三部分,承接上文进一步论述诚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在孔子倡导的“仁”的五种品德中,“信”便是其中之一,并以“曾子杀猪示信”的例子说明孔子的诚信教育对其弟子的影响之大。
文章结束部分,再一次照应开头提到诚信的内涵、强调“民无信不立”的两层含义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文章的总体结构为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在分层论述时,每一部分都是以孔子的话做引子,引出下文,具体的论证过程中,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诚信思想,深刻理解诚信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能正确解读课文,借助课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列出课文内容要点;学习课文“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和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写作方法。
(三)在课堂讨论和课后学习中能够借鉴课文写作方法,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典型实例说明事理,做到理据相谐、条理清晰。
二、课文重点、难点提示
(一)孔子与弟子子贡、颜回、子路、子张的三段对话。
1。孔子与子贡的对话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当然,在强调以“礼”治国的同时,不反对逐步改良政治。孔子认为,仅仅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不行的,百姓只会为了不受法律的严惩而守规矩。而用礼仪廉耻等道德准则来引导百姓,让他们觉得做那些犯法的事情是耻辱的,他们就会自觉地不去做那些犯法的事。当然,这需要君主首先取信于民,这样才能达到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的目的。
2.孔子与颜回、子路的对话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问志,学生答志.从表面上看,答案各不相同,可实质上都是以“礼”为中心的.礼,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学生言志,虽然谈的是如何做人,好像有些离题,其实这些正是“礼”的日常表征,孔子的“志”当然就更离不开“礼”了。作为人师,孔子循循善诱,在这样一次日常谈话中,顺着学生的思想,阐述自己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当中,虽然孔子只说到一个朋友“信”之,但要做到“老者安之”和“少者怀之",“诚信”是最基本的前提。所以,这段对话所反映的其实
是孔子诚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礼治”国家国民的道德准绳。
3.孔子与子张的对话。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大妥当了。比如,一个人庄重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一个人诚信,仅仅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还远远不能满足被委以重任的要求;至于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就失去了慈惠的本意,变成了一种伎俩,
等等。孔子强调诚信,并不是说有了诚信就有了一切。在人性的各种品德中,诚信是一种最基本的修养,作为一个社会人,讲究诚信等品德是非功利的;如果说功利的一面,那就是人人都能成为“仁”人,这样社会就会和谐,生活就会安康,人类就会大同。
(二)王安石诗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世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课文中,王安石的这首诗是赞扬商鞅的,与商鞅的“立木以信”呼应。但结合王安石自己进行政治改革并失败的经历,这首诗的内涵就丰富多了.王安石改革失败的具体原因固然复杂,但从北宋当时的整体状况看,朝廷失信于民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无论是古代的君主,还是如今的各级各类领导,都会“成于信,毁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