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选择题

合集下载

专题03 诗歌鉴赏选择题(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专题03 诗歌鉴赏选择题(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导学案(三)选择题【真题体验】(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方法指导】解答古代诗歌综合性选择题“三步骤”第一步,反复咀嚼,读懂诗歌。

第二步,选项切片,找敏感点。

细读选项,依据常见设误点,圈定选项中的敏感词语。

第三步,分析比对,定出答案。

综合比对四个选项,用排除法确定存疑选项的正误,并选出答案。

选择题常见设误点设误一:重点词句含义理解(2022全国乙卷)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课件
3、命题内容: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知识梳理
结合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复习古代诗歌答题中,容 易出现以下失误:
1 理解词句含意不准确 2 把握意象意蕴不深入 3 分析情感及态度偏颇 4 赏析技巧失误 5 赏析语言风格失误 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信息含量大,涵盖对语言、 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的赏析,且常常在细微处设误。 因此答题时,考生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仔细分析, 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的错误点,就有助于顺利作答。
借此表明了自己内心的寂静。
2 把握意象意蕴不深入
• 想起长安处处草萋萋,上天对此也
故都①[唐]韩偓
迷惘怀[注疑]①。此诗是诗人受权臣朱温嫉恨,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野被外驱塞逐出雁朝偷廷入,宫在中外宿地听,到宫迁院都乌的鸦消留 塞掩天雁鼻涯已计烈侵④士池成空籞终垂y不ù涕觉②,,宿地冯,下谖宫强⑤鸦魂无犹必路恋噬学女脐鸣墙③鸡啼。恋•恨。。天矮 悔息竹自计涯墙 没后篱己:壮啼 及写笆的楚的之肚王士。 。。类脐夫白。来人②白比郑池③空喻袖籞噬流悔用:脐泪恨“宫:莫掩中以,及鼻池人无。之塘不辜计周能④死”围咬掩者除的到鼻饮
2025届诗歌鉴赏之
选择题

第一课时
一、复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角度和设误角度。 (考什么?怎么考?)
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怎么解?)
3.提高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得分能力。
二、考点解读
1、题型的变化: 由两道主观题变为选择题(4选1)+主观题
2、考查侧重点的变化: 由单纯的考查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鉴赏。
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怎么解?)

《观沧海》选择题及解析

《观沧海》选择题及解析

《观沧海》选择题及解析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解析】D“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解析】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而不是抒发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

3、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林密草丰的特点。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

C.“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表现大海包容一切的广博胸怀。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和诗歌的内容没有接洽。

【剖析】B此处是实写。

4、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诗歌首句点明了诗人观沧海的时间和地点。

B.诗歌以“观”字总领全篇,墨客登上碣石,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艺术技巧判断错误和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是选择题的高频设错点,更加侧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是近几年的命题新趋势。

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

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真比对,就可以顺利作答。

一、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的“8大方式”和应对策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许道宁画①XXX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选项ABC选项表述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山川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出格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局部的篇幅。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C[C项理解毛病。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毛病,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 应对策略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某些句子有特殊语言征象,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XXXXXX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XXX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XXX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XXX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XXX时知杭州。

③唐朝XXX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XXX有第一人XXX,公是否?”XXX怕被扣留,骗他说:“彼XXX,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XXX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选项A选项表述本联用XXX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XXX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XXX十分相似。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带答案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带答案解析古诗词目录: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XXX/XXX二、XXX左迁XXX有此寄/XXX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XXX课外古诗词: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六、江南逢XXX/XXX一、《观沧海》赏析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XXX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答案】1、D解析:“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夜上受降城闻笛/XXX九、秋词(其一)/XXX十、夜雨寄北/XXX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XXX十二、潼关/XXX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赏析题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XXX据说好友XXX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背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平,实在是写出了XXX 荒远和XXX对朋友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答案】1、D剖析: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三、《次北固山下》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XXX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答案】1、D剖析:表达的不是壮志未酬,而是思乡的情怀。

语文高考试卷诗歌真题

语文高考试卷诗歌真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B.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 诗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D. 诗歌整体上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A. AB. BC. CD. D2. 下列诗句中,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似的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AB. BC. CD. D(二)简答题3. 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了怎样的意境?答案:这句诗描绘了海上日出和江水春天的景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4. 诗中“归雁洛阳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案: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将归雁人格化,使归雁具有了情感,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选择题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壮阔的景象。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黄河的壮美。

C. 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D. 诗歌整体上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壮阔河山的热爱。

()A. AB. BC. CD. D6. 下列诗句中,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境相似的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30题精练

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30题精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十、(2018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 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八、(201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二、(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一、选择题A. 杜甫B. 李白C. 李商隐D. 王之涣2.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主题是:A. 思乡B. 思友C. 赏月D. 咏史A. 夜雨B. 寄北C. 巴山D. 秋池二、填空题1. 《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______之情。

2. 诗中的“______涨秋池”形象地描绘了夜雨的景象。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______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盼。

三、判断题1. 《夜雨寄北》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南方游历时所作。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是指四川地区的夜雨。

(√/×)3. 《夜雨寄北》与《夜泊牛渚怀古》是同一首诗。

(√/×)四、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夜雨寄北》这首诗的意境。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意象有何独特之处?3. 请阐述《夜雨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诗歌鉴赏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请分析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的妙处。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诗人在诗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六、对比分析题1. 将《夜雨寄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

2. 请对比《夜雨寄北》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中的“夜雨”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七、改写题1. 请将《夜雨寄北》改写为一封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以现代诗的形式,重新创作《夜雨寄北》这首诗。

八、联想与想象题1. 请根据《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内容,描绘一幅夜雨寄北的画面。

2. 假设你是诗人李商隐的朋友,收到这首诗后,你会如何回复?九、综合运用题1. 结合《夜雨寄北》这首诗,谈谈你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认识。

2. 请以《夜雨寄北》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十、文学常识题1.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有何特点?2. 《夜雨寄北》属于哪一类诗歌?请简要介绍该类诗歌的特点。

诗歌赏析练习题

诗歌赏析练习题

诗歌赏析练习题诗歌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和隐晦的意象描绘,传达着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

赏析诗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文学素养,更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诗歌赏析练习题,通过思考和分析这些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1. 请选出下列各句中的抒情诗句: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分析以下两首诗歌的主题,并指出它们在情感上的共同之处:《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使用了修辞手法“拟人”的句子:a)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 春风吹又生,春雨润万物;c)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4. 解释下列诗句的意义:a) 草长莺飞二月天;b)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分析以下两首诗的韵律形式:《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长恨歌》 - 白居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请从上述题目中选择一题,写一篇赏析该题目的诗歌。

以上是一些诗歌赏析练习题,通过思考和分析这些题目,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诗歌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形象、音韵和意象等元素打动人心。

通过学习和赏析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思想的深度,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赏析诗歌的魅力,享受其中的艺术享受。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H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瞑”,创设岀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牛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一一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屮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Z美。

氏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Z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Z 艰苦,敌军Z强悍,边地Z荒凉,都于此七字屮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Z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诗歌鉴赏选择题训练2附有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训练2附有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训练本套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

1.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2.对下面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3—4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3.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酾(shī)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4.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C.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诗歌鉴赏选择题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理解正确的是(C)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山色却是无边无际的。

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山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山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

2理解不正确的是(A)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3理解不正确的是(D)A首联写远望之景。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颈联写细望之景。

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

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4理解不正确的是(C)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

C第三句是说泰山非常有运气和福气。

D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理解不正确的是(B)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颔联写远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课件39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课件39张

1.《登岳阳楼》中“___昔__闻__洞__庭__水____,___今__上__岳__阳__楼____”两句既 有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的期盼,也有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
2.《登岳阳楼》中“____吴__楚__东__南__坼___,___乾__坤__日__夜__浮____”两句境 界广阔、气魄宏大,透露出了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 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抱疾:指生病,本诗中可从后文“重瞳健”得知,皮日休患 的是眼疾。 杜门:释义:1、闭门。2、古代长安城门之一。 杜门:杜门 (奇门遁甲中八门之一),一个人生在世无财,无官运,维独姻缘甚佳,长寿,逢劫时,天命助其度劫, 适合多灾的职业却逢凶化吉,其命一生平安,火克木,宫临艮,坤二宫,无性命之忧。 本诗中用杜门,喻含诗人希望好友早日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见寄:“见”在这里是用来指说话人自己,指称性副词,和“见谅”“将怪”中的“见”用法和含义一样。“见寄”就是“寄给我”。 这类诗在标题里一般还会有“酬”“和”等 词,意思是酬和谁谁谁给我写的一首诗,或者在标题里直接指明谁(在哪在什 么情况下)给自己写了诗,比如《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和卫韦使君秋夜见寄》(丘丹)、《和裴迪 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黄庭坚)等等。 本诗的标题意思是:酬和 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部编版九上诗歌鉴赏选择题前7首带答案版

部编版九上诗歌鉴赏选择题前7首带答案版

前7首诗歌选择副标题09月26日初中语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原题: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烈的艺术感染力。

B. “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人对现实的逃避。

C. “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慧。

答案:B解析:ACD.赏析正确;B.赏析错误,词人用“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而B项中的“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水调歌头》一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整首词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选项表述】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平易,夹叙夹议,呈现出和杜甫 《登高》相似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比对分析】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沉郁苍凉的风格”错误,本诗 引用了“鲁人疑海鸟”“庄叟恶牺牛”的典故,语言典雅,并不浅切;且此诗 直抒胸臆,传达出不慕名利、乐观旷达之意,并不“沉郁苍凉”。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问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庐山引出江南风光,写景笔力刚健,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 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 B.词人用语巧妙,如将人生比作“孤舟”,以“河倾斗落”指天将破 晓,以胡笳声暗指国土被侵占。 C.全词以景结情,其中的“彻”不仅指胡笳“吹”的时间之长,也指 词人内心“寒意”之深。 D.全词以议论为主,情感表达沉郁顿挫,时间与空间相融,期待与感 慨交织,意蕴深长。
2.错解诗句意思 【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朝 刘筠 华林酒满劝长星①,青漆楼②高未称情。 麝壁灯回偏照昼,雀航③破涨欲浮城。
钟声但恐严妆晚,衣带那知敌国轻。 千古风流佳丽地,尽供哀思与兰成④。 [注]①劝长星:为王朝的命运而祝祷。典出《世说新语·雅量》,东晋太 元末,晋孝武帝于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 何时有万岁天子!’”。②青漆楼:《南齐书·东昏侯纪》载,齐武帝所建兴 光楼,颇高大华丽,以青漆涂饰、世谓之“青楼”。③雀航:即朱雀浮桥,在 建康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以船舶连接而成。④兰成: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 诗人庾信的小字,其曾作《哀江南赋》。这里以兰成代指后代的骚人墨客。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得就是边塞将士得生活,描绘边地得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得复杂感情,就是宋代边塞诗得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得“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吹奏哀怨得《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得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得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得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得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得一项就是()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得比喻,绘出了雨得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得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得气氛、忙得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得风光及繁忙得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得热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

3、选出理解有误得一项就是()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这就是唐代诗人王维作得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B、这里得“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就是老朋友得意思.C、诗得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得时间、地点与环境气氛。

D、诗得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得惜别之情.4、选出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时。

A、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得画上题写得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得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得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得景物,如鲜嫩得蒌蒿、短壮得芦芽、逆水上游得河豚。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典题示例】1.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

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人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错误,攀援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

故选D。

2.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

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

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全册带答案)部编版九下专题训练:古诗词赏析选择题说明:古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整理了以下习题进行集中训练,希望收到好的效果。

教材目录:课内古诗词(9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词四首课外古诗词8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定风波(莫听……)/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临江仙•忆洛中旧游/陈与义破阵子•为陈……/辛弃疾太常引•建康……/辛弃疾满江红/秋瑾浣溪沙(身向……)/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南安军/文天祥十五从军征别云间/夏完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南乡子•登京口……/辛弃疾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过零丁洋/文天祥课内诗词赏析选择题: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下面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分析: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大雁飞往衡阳,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2、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春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能够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缅怀亲人和家乡的豪情。

D.这首诗豪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分析:D.这首诗豪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错误,这首词表达的思乡,立功立业的情怀。

二、江城子作者:苏轼(宋)1、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朝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古诗鉴赏选择题练习20则

古诗鉴赏选择题练习20则

古诗鉴赏选择题练习20则1、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下列各句中对于原诗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中对春天的西湖作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

B.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胜景作了细致描绘。

C.尾联,作者借“一半勾留”来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D.全诗以“湖”字开头,以“湖”字作结;以“湖”为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2、登太白楼王世贞(明)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①济水流。

【注释】①潺湲:水缓缓流动貌。

15.对作品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追忆先贤,展示长啸登楼的豪迈身姿,笔力雄健。

B.颔联崇仰高士,思接千载,使全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C.颈联写海天明月.气势壮阔,为全诗增添高远意境。

D.全诗前两联写心中所忆,后两联写眼前所见,虚实结合。

3、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①辛弃疾千峰云起。

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②。

新来莫是,别有说话?【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

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15.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4、[中吕]满庭芳·武林感旧(元·汤式)钱塘故旧,东吴霸业,南渡京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学习专题诗词赏析选择题集锦1、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

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

“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5、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6、对《相见欢》(李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对“离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语言朴实,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可想见其人处境之孤寂,心境之萧条,为整首词渲染了凄凉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名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别是一番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7、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8、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9、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

“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即景抒情,情悲且壮。

“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不得很精当,且有气势。

D、“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沉痛而从容。

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10、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11、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12、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13、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14、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15、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16、阅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五),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A、一二句写诸葛亮“万世不朽”的英名和作者面对遗像的感受。

B、三四句概括诸葛亮的功业,赞扬他如鸾风高翔,独步云霄。

C、五六句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相比,也不相上下。

D、七八句慨叹诸葛亮难以改变汉朝灭亡的命运,赞扬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17、对陆游《书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首联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