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鲁教版 精讲本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中考化学鲁教版 精讲本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https://img.taocdn.com/s3/m/47dc72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6.png)
知识点1:燃烧与灭火(☆☆☆)
概念:可燃物跟□1 氧氧气气发生的剧烈的□2 发发光光、发
热的氧化反应
(1)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燃 烧
□ 条件②可燃物与
3
充充足足氧氧气接触 气
三者 缺一
□
③可(燃即物可的燃温物度燃达烧到所其需自要身的的最低4温着着点度火)火点不可
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快太,快不便,于不气便体的于气体集的。
率
收集
2.CO2的干燥与净化 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怎样将这些杂 质除去,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呢? (1)装置图(B、C、D瓶的连接顺序不能颠倒)。
(2)各装置中药品的作用
a.饱和NaHCO3溶液:吸吸收收二氧二化氧碳化气体碳中气混体有的中混氯化有氢的气氯体。 b.AgNO3溶液:检检验验氯化化氯氢氢化气气氢体体是气否体被是完否全被吸收完。全吸 c.浓H2SO4:吸吸收收收二氧二化氧碳化气体碳中气混体有的中水混蒸有气(的或水干蒸燥二气氧(化或碳)。
④CO22++CC=高==温==2CO
2CO;
⑤HH22CCOO33=====H=2HO2+O+COC2↑O2↑;
⑥CCOO22++HH22OO======HH2C2OC3O3;
⑦CCaaCCOO33++22HHCCll======CCaaCCll2+2+H2HO2+O+COC2↑O2↑;
⑧CCOO22++CCaa((OOHH))22======CCaaCCOO3↓3↓++H2HO2O;
(3)用途:①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②可用于灭火;③农 业生产中的气体肥料;④工业上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的重要原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a815a101f69e3142329485.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8e6a4ec281e53a5902ff36.png)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 现象?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现象?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即A+BC→B+AC? 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3、特殊的燃烧? 自燃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 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H2,CO,CH4,C2H5OH,面粉二、灭火与防火1、灭火原理? 降低火场温度?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2、常用灭火器? 水? 酸碱灭火器:化学方程式? 干粉灭火器:化学方程式? STOP30灭火器:价格昂贵附:STOP30有多项优点胜过传统灭火器,它能彻底扑灭不同类型的火灾(例如因纸、油、溶剂和燃料引起的火灾),且可以安全地使用在最高达380伏特的电器用品上。
它是高度耐热的。
STOP30尺寸小巧,重量只725公克,高26公分(厘米),直径73公厘(毫米)。
STOP30于数秒内立即生效,使用者只需要摇晃罐子,取下卡笋,再按下去喷出泡沫。
STOP30 主要由含多价添加剂(阴离子及酸硷性兼备的张力活性剂、甘油及防腐剂)的水组成,以氮气推进, 该成分会形成快速覆盖火焰的泡沫。
泡沫产生一层薄膜,阻绝氧气,防止死灰复燃,令火焰在几秒钟内熄灭。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docx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08773f5ff00bed5b8f31d4e.png)
第六章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重点)1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点燃C+2MgO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 点燃2 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②要掌握含C H 0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 •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1)火警电话:119(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ab67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c.png)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
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
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六单元 燃料与燃料 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料与燃料 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6e88d1647d27284a7351d8.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1. 燃烧(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满足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要想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提醒】a. 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一种属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灭火只能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不能降低着火点。
b. 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H2在Cl2中能够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及意义①需要足够的空气或氧气,如架空木材,火燃烧更旺。
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如工业燃煤时,常将块煤磨成煤粉。
意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1.灭火原理灭火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美国森林大火砍伐出隔离带。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如做饭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用水灭火、用嘴吹灭燃烧的火柴。
如果想灭火,只需要满足上述3个条件之一即可灭火二、燃烧条件的探究注意: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铜片的作用:导热。
(2)水的作用:热源、隔绝空气(或氧气)。
2. 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
(2)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或氧气)。
3.实验设计铜。
4.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5. 装置的评价与改进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会造成空气污染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3.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1)家用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切不可开灯检查,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da821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f.png)
1.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D
A.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
C. 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
D.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
A. 先变红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CO2 (2)与水反应:CO2+H2O ==H2CO3
(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H2 2H2 O2
2CO2
(2)毒性(煤气中毒)
CH4 CH4 + O2 点燃 CO2 + H2O
B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蓝后变紫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A. 灭火 B. 制干冰 C. 制化肥 D. 温室肥料
4.香烟燃烧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该气体是 A. CO2
( B.
) O2
D
C. H2
D. CO
5A. .实大验理室石制和取稀二盐氧酸化碳需要B.用石的灰一石组和药稀品硫是酸(A )
CO2
原理
实验室 制法:
原理 :CaCO3+2HCl == CaCl2+H2O+CO2↑
装置 :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 :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检验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fbf0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9.png)
知识点 促进燃烧的方法
使燃料充分燃烧,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勤俭能源的重要措施。
知识点 促进燃烧的方法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产生一氧化碳中毒,若是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 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病情严重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并 立即送医院治疗。
知识点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点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用二氧化碳作溶剂的油漆,克服了 常用尤其给人带来危害的油漆的缺点。二氧化碳是气体,通常不 能作溶剂。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在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力,使二氧化 碳处于气态与液态相互转变的一种状态。这样,就可使其作溶剂 从而使油漆溶解。所用二氧化碳是合成氨厂、炼油厂的副产品, 并不需要制取。使用二氧化碳喷漆,干得快,光泽好,不会产生有毒 污染物。
知识点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污染物及成因
(1)酸雨——大量含硫矿物燃料的燃烧,易污染河流、土壤、腐 蚀金属。 (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易使人患各种呼吸道疾病。 (3)温室效应——大量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增多,后果是使 地球气候变暖、变旱。
知识点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空中死神: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 雨水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
知识点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在美国旧召开之际,专 注于能源转型资产研究的智库“碳追踪计划”推出了其最新研究 报告。该报告测算,全球的化石能源需求将会在202X~2030年间 见顶并开始降落,而由此带来的资产风险尚未被化石能源行业及其 投资者充分认识。
知识点 灭火的原理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91965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1.png)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CO
2
+ heat
2.增加可燃物的表面积:木条燃烧比木块燃烧快。
3.提高可燃物的温度:用火机点燃纸张。
4.添加助燃剂:酒精灯用酒精作为助燃剂。
注意: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为了实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尝试。
同时,安全第一,防火防盗,保护生命财产。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7.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它们所含元素不同,煤主要含有碳、氢、硫、氧等元素,石油主要含有硫、氧、氮等元素,而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等元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动植物尸体的腐烂。
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极
端气候事件等问题。
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植被覆盖,开发绿色能源等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化学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9ba54d8b14e852458fb5771.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①;②;③。
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常采取的方法有: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可燃物的性质、、。
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措施有:①;②。
3、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指的是可燃物在空间内发生,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如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
注: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均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必须。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和,它们都属于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元素,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元素。
(3)天然气:主要成分(化学式为),是较清洁的能源。
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石油:石油分馏(属于变化),石油化工(属于变化)(2)煤:煤的气化、液化和焦化(都属于变化)3、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醇 (俗称: , 化学式)化学性质: 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考点梳理:1、知道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认识其对人类的作用及燃烧产物的危害。
◆过程方法:例1: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解析: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93d8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0.png)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一. 燃烧基础知识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燃烧: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放出光和热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特征:火焰、放热、放光、产生新物质。
2.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燃烧条件:燃料、氧气(空气)、着火温度。
•燃烧过程:初燃、燃烧、持续燃烧。
3. 燃烧产物和热能利用•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氧化物。
•热能利用:直接和间接利用。
二. 燃料与热能1. 燃料的分类•燃料分类: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燃料。
•燃料的比较:来源、特点、利用情况。
2. 燃料的热值•燃料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
•燃料热值计算公式。
•燃料热值与燃料利用效率的关系。
3. 不同燃料的利用方式与环境影响•化石燃料:高效利用、环境影响(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优缺点、减少环境污染。
三. 燃烧与环境保护1. 燃烧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
•水体污染:废水排放。
•土壤污染:废弃物处理。
2. 燃烧产生的其他污染物•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
•有毒物质:例如一氧化碳。
3. 燃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措施•燃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减少污染的措施:采用环保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四. 安全用火与火灾预防1. 安全用火知识•火源的选择和使用。
•用火注意事项:禁止夜间燃放烟花爆竹、注意电器的用火安全。
2. 火灾的成因和蔓延途径•火灾的成因:火源、燃料、氧气、着火温度。
•火灾的蔓延途径: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火灾的预防与应对•火灾预防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火灾应对方法:扑灭初起火灾、报警、疏散逃生。
五. 燃料与社会发展1. 燃料与能源问题•能源需求与燃料供应的关系。
•能源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燃料的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燃料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燃料》章末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燃料》章末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e34cac6bec0975f465e2de.png)
《燃料》章末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及没有普及的原因。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知道温室效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5.了解几种常见的燃料,并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6.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氢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3. 氢气的用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的燃料。
【要点诠释】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如果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2.验纯的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
若声音很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3.由于氢气在制造、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完全突破,所以氢能源还没得到广泛应用。
知识点二、碳的单质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磷片状固体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光泽略有金属光泽硬度自然界最硬软导电性无良好导热性良好良好用途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2.CO2和CO的比较:CO2C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干冰易吸热升华。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略小于空气密度。
化学性质可燃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a188f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2.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必背)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3、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走可燃物易错点: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
二、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1、(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一氧化碳的产生点燃点燃高温C+O2 ====CO2(碳充分燃烧) 2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2====2CO(2)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一氧化碳有毒,是化学性质)(3)预防: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化学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氢气燃烧爆炸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化石燃料煤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属于化学变化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产品为汽油、煤油等天然气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料的充分燃烧1.节约能源2.减少对环境污染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三、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93b99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0.png)
2.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某些仪器和药品制取气体,下图所示
A~E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BE
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aCO3+2HCl====CaCl2+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
(2)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简向外拉出一段距离,装置C(装有水)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片刻后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不下降,这一操作
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 气密 性。
(3)向装置A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
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
A. 石油炼制
B. 太阳能发电
C. 燃煤脱硫
D. 酒精作燃料
2.(2022眉山)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C )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B. 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比白磷高
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
压的作用
【关键点拨】
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 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燃烧与燃料知识梳理
![燃烧与燃料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2ba910a216147917112812.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5、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如:瓦斯、汽油、天然气、氢气、面粉尘、棉尘等。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如轮胎爆裂、锅炉爆炸(长期水垢附着导致受热不均匀)、气球爆炸等。
二、化石燃料及其利用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的化学式: CH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点燃2CO2+3H2O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三大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7fb8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5.png)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 2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
②可燃物与O 2的接触面积。
③O 2的浓度。
4、【促燃方法】①增大可燃物与O 2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②增大O 2的浓度。
(或加快空气流动)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内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内鼓入富O 2空气Fe 在纯O 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5、【爆炸】①原因: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化学爆炸四要素:可燃物、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在有限的空间内。
②分类: 注意: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内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
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①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③隔绝空气(或O 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7.【注意】: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镁条既可以在O 2中燃烧,也可以在N 2和CO 2中燃烧。
【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80b2c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d.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焰、光热以及废气等现象。
燃烧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燃烧的原理以及燃料的选择对我们理解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有关燃烧与燃料选择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料的分类燃料是指能够进行燃烧的物质。
它们主要可分为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两大类。
1.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指由生物体经过长时间埋藏、分解和变质而形成的燃料。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主要能源来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加热、交通等领域。
2. 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是指由生物体或其代谢物质作为能源来源的燃料。
例如,木材、秸秆、柴火等都是常见的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在一些地区被广泛使用。
二、燃烧的要素与条件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通常有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只有当这三个要素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燃烧才能发生。
1. 燃料燃料是发生燃烧的物质,它能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光热等现象。
燃料可以是固体(如木材、煤)、液体(如汽油、柴油)或气体(如天然气)。
不同的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火焰颜色、光亮度等特征。
2. 氧气氧气是燃烧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能与燃料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空气中的氧气是主要提供燃烧所需的。
在实验室或一些特殊环境中,也可以采用纯氧气进行燃烧。
3. 点火源点火源是引发燃烧的初始能源,它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将燃料与氧气反应起来。
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
通常情况下,燃料的挥发性越高,点燃所需的能量越低。
三、燃烧与能量转化燃烧是一种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与氧气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的能量,并释放出来。
这种能量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燃烧反应可以用通式进行表示,例如: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烷烃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其中,燃料是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废气,而能量则可以利用于发电、供暖等方面。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全套ppt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311cb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7.png)
点燃
2C2H2+O2 = 4C+2H2O
点燃
2C2H2+3O2 = 4CO+2H2O
后果:浪费燃料;污染环境; 可能造成煤气(CO)中毒.
点燃
2C2H2+5O2 4CO2+2H2O
活动天地6-4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2.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3.增大氧气浓度 4.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5.增大氧气浓度
CO2? ▪ 3.收集气体后如何验满? ▪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CO2?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 结论。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课堂练习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 为什么?请改正?
长颈漏斗没有 插入液面下
没有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
出气导管太长, 伸入了液面下
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 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 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
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 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 集气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讨论:
▪ 1.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 ▪ 2.怎样检验制取的气体是
(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 无害物质。
(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4)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
作燃料。
选择燃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 1.石油化工
--化学变化。
2.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气化:煤 不完全燃C烧O、CH4、H2 等 • 煤的焦化:煤 隔绝空气加强热 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整理
1、燃烧的概念与条件
(1)概念:可燃物与________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2)条件:①物质具有__________
②可燃物与__________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的____________。
(3)注意:着火点指的是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即:
①清除________或隔离_________;
②隔绝_________;
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___________以下。
(2)注意: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灭火只需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3、促进燃烧的方法
(1)硫粉燃烧:①在空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进燃烧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燃烧产物:常用燃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当氧气充足时,燃料充分燃烧,生成 ________ ,当氧气不足时,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____________。
以碳燃烧为例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爆炸: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粉尘在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 时,在_______________ 内遇____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
6、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都是_________再生能源,都是混合物。
(2)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7.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燃烧时会生成________和 __________,同时以______ 和________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因而是很好的能源。
但同时还会排放出________ 和__________等,造成环境污染。
8.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__________不同,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是
_________变化。
(2)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9.二氧化碳的循环(1)产生途径:动植物的___________、化石燃料的_____________等。
(2)消耗途径:植物的______________。
(3)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易造成_____________。
10.温室效应(1)加剧原因:人类社会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____________含量逐年升高,使全球变暖;(2)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防治措施:减少______________ 的使用;使用 _________型能源;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11.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直接或间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而降低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如少开私家车、多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
(1) 药品: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验满方法:将 ________________ 放在集气瓶口,若____________ ,则气体收集满。
(6) 放置: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 _________ 在桌面上。
(7)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_ 中,若________________,表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
(1)能否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2)能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3)能否用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或碳酸钙粉末)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4)为什么二氧化碳能做灭火剂?
13、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色味的体,密度比空气的,
溶于水;二氧化碳在加压和降温冷却下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此固体易。
(2)化学性质:①在烧杯中放置两根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然后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和的化学性质。
小结化学性质一:二氧化碳既不能也不能。
②把CO2气体通入到石蕊试液中,色石蕊试液变色,原因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结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能与反应,生成。
③把CO2气体通入到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这是由于生成了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常用这个反应来鉴定CO2;
小结化学性质三:二氧化碳能与反应,生成和。
14、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的原料;(2)做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
(3)用于_____________;(4)生产尿素、碳酸氢铵及做气体肥料;(5)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可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