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微生物.ppt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 化妆品微生物

第十三章  化妆品微生物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6,7
6.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被检的纯培养物, 接种在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培 养24h,观察结果。凡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 内的小倒管中有气体者,即为阳性,表明该 菌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 气。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8
7. 明胶液化试验,取绿脓杆菌可疑菌落的纯培 养物,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37℃培 养24h,取出放冰箱10~30min,如仍呈溶解 状时即为明胶液化试验阳性,如凝固不溶者 为阴性。 8. 42℃生长试验:挑取纯培养物,接种在普通 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放在41~42℃培养箱中, 培养24~48h,绿脓杆菌能生长,为阳性,而 近似的荧光假单胞菌则不能生长。
第十三章
化妆品微生物
化妆品生境特性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种类及意义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与卫生标准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及预防 化妆品微生物研究前景
化妆品生境特征
1. 水 2. 蛋白质、淀粉等 3. pH值 (4~7) 4. 油、石蜡等无水的脂类不支持微生物生长。 5. 脂肪酸、醇、酯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6. 防腐剂
4. 化妆品检验的特点
• 样品的前处理:对于一些油性样品,要先加入 液体石蜡混匀,再加入Tween-80使之均质化, 然后加生理盐水稀释;亲水性的样品可以直接 用生理盐水稀释 • 中和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需要加入相应的中和 剂,如使用含酚类防腐剂的化妆品,可在培养 基中加入卵磷脂和Tween-80以消除抑菌作用。 • 培养基的高营养成分:目前推荐的菌落总数测 定和增菌用培养基是卵磷脂、Tween-80、大豆、 及酪蛋白消化培养基(SCDLP)或卵磷脂、 Tween-80营养琼脂培养基。
可将皮肤微生物带入化妆品中。

(2024年)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ppt课件

(2024年)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ppt课件
生产环境监控
定期对生产车间空气、 设备表面、操作台面等 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 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
2024/3/26
操作人员卫生管理
加强操作人员个人卫生 管理,如穿戴整洁的工 作服、定期洗手消毒等 ,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 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设备清洗消毒
建立设备清洗消毒制度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 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确保设备清洁卫生。
度都会影响其生长。
pH值
不同微生物对pH值的适 应性不同,过酸或过碱 的环境会抑制其生长。
9
营养物质
微生物生长需要碳源、 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
质。
常见污染微生物及其危害
01
化妆品中常见的污染微 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 病毒等。
2024/3/26
02
污染微生物会破坏化妆 品的成分和稳定性,降 低其使用效果。
方法差异
国内外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在具体操作和步骤上可能存 在差异,如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计数方法等。
限量标准差异
国内外化妆品微生物限量标准也存在差异,如总菌落数、 致病菌的种类和限量等。
20
05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微生物指标解读
2024/3/26
21
微生物指标设定原则及意义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通过设定微生物指标,控制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安全。
维护消费者健康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等健康问题,设定微生物指标有助于 维护消费者健康。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规范的微生物指标有助于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行业整体 水平。
2024/3/26
22
各类化妆品微生物指标要求
眼部化妆品
如眼影、眼线笔等,要求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CFU/g或 1000CFU/ml。

《化妆品微生物》

《化妆品微生物》
化妆品在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挤压、破损或长时间暴露在不良环境中,也容易受到微 生物污染。
03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与 标准
传统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
通过培养菌落并计数,评 估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程度。
大肠菌群测定
检测化妆品中是否存在大 肠菌群,以判断产品的卫 生质量。
致病菌检测
针对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 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 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进行 检测。
《化妆品微生物》
contents
目录
• 化妆品微生物概述 •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来源与污染途径 •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与标准 • 化妆品微生物控制策略与技术 • 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与预警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化妆品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细 菌、真菌、病毒等。
使用效果下降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死亡细胞残骸 可能导致化妆品的质地、气味等发 生改变,影响使用效果。
02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来源与 污染途径
原料带入
原料本身含有微生物
化妆品原料,如植物提取物、动物源 性成分等,在采集、加工、储存过程 中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
原料处理不当
原料在加工前若未经充分清洗、消毒或 存放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
快速检测方法
ATP生物发光法
01
利用微生物体内ATP与荧光素酶反应产生荧光的原理,快速检测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02
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待测微生物结合,实现快速、灵敏的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
03
利用PCR、基因芯片等技术,对化妆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狭义三大类)及其特点 及化妆品中检测的微生物
1)非细胞型微生物:为形体最小,仅含有一种核酸RNA或 DNA,或仅为传染性蛋白粒子,具有超级寄生性,包括病 毒、朊病毒等。(只做了解)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单细胞微生物,其细胞分化不 完善,无完整细胞核及核膜、核仁,拟核或称核质构成。
包括细菌(化妆品有要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和放线菌等6类医学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多细胞或单细胞微生物(真菌 (化妆品中霉菌酵母菌)),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易 在体外生长繁殖。
微生物的特征与化妆品中相关事项
主要特征 体小面大 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 1mm³,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 吸多转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极易将化妆品中的营养成分代 谢完,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生长繁殖快 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大肠杆菌能够在12.5-20分钟内繁殖1次。不妨计算一下,1 个大肠杆菌假设20分钟分裂1次,1小时3次,1昼夜24小时分裂24×3=72次,大概可产生4722366500万亿个(2 的72次方),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但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营养缺失、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化 等原因,微生物无法完全达到这种指数级增长。 已知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最佳pH范围为7.0 (6.6~7.5)附近,部 分则低于4.0。导致微生物复测的意义不大,只能代表每次的测试结果。因而对检测人员要求严格! 微生物的这一特性使其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发酵、单细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好朋友。但 是对化妆品生产而言就带来挑战。

《化妆品微生物》课件

《化妆品微生物》课件
《化妆品微生物》ppt 课件
目录
• 化妆品微生物概述 • 化妆品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 • 常见化妆品微生物及其防治 •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案例分析 • 化妆品微生物安全使用建议
化妆品微生物概述
01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种类
01
02
03
细菌
常见的有痤疮丙酸杆菌、 棒状杆菌、葡萄球菌等, 可能引发皮肤感染和炎症 。
长繁殖速度。
化妆品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国家标准
各国政府制定相应的化妆品微生 物卫生标准,对化妆品中的微生
物指标进行限制。
企业标准
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 要求,制定更为严格的微生物卫生 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制定国际 标准,促进各国在化妆品微生物卫 生标准方面的统一和协调。
常见化妆品微生物
污染来源
生产环境湿度过高、包装容器污染、产品原材料污染
防治措施
控制生产环境湿度、定期对化妆品进行霉菌检测、选择无霉菌的包 装容器、加强产品原材料的卫生管理
酵母菌性化妆品污染及其防治
常见酵母菌
酿酒酵母、毕赤酵母等
污染来源
生产环境湿度过高、化妆品原材料污染、使用过程中污染
防治措施
控制生产环境湿度、加强化妆品原材料的卫生管理、定期对化妆 品进行酵母菌检测、避免使用过程中交叉污染
化妆品微生物安全
05
使用建议
注意化妆品的储存和使用方式
避免将化妆品放在潮 湿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以免滋生细菌。
不要将不同种类的化 妆品混合使用,以免 产生化学反应或交叉 污染。
使用化妆品前要洗手 ,避免将细菌带入化 妆品中。
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购买化妆品
选择知名品牌的化妆品,避免 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导致 化妆品出现异味、变色、 分层等现象,破坏产品质 量。
降低产品性能
微生物可影响化妆品的质 地、稠度、稳定性等性能 指标,降低产品的使用效 果。
缩短产品保质期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缩短 化妆品的保质期,给消费 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隐 患。
04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03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危害
对皮肤的危害
01
02
03
引起皮肤感染
化妆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在 皮肤上繁殖,可引发各种 皮肤感染,如痤疮、皮炎 、湿疹等。
引发皮肤过敏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或 过敏原可引发皮肤过敏反 应,如红肿、瘙痒、刺痛 等。
破坏皮肤屏障
微生物可破坏皮肤的天然 屏障,使皮肤变得脆弱, 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损伤 。
检测标准与法规
国际标准
如ISO、欧盟化妆品法规等,规定了化妆品中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和 检测方法。
国内标准
如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行业标准等,也规定了相应的微生物检测 要求和标准。
法规要求
各国政府对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和监管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 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未来研究方
微生物种类的深入研究
未知微生物探索
发掘和鉴定化妆品中未知的微生物种类,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功能,为化妆品的微 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微生物互作机制
研究化妆品中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机制,揭示其在化妆品中的生态平衡和稳 定性中的作用。
微生物与化妆品成分的关系
探讨化妆品中微生物与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为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和安全性评 估提供科学依据。
06

化妆品微生物

化妆品微生物

确保原料在干燥、通风、阴凉的条件 下存储,避免微生物的繁殖。
原料预处理
对原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洗、 烘干、研磨等,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 和减少微生物的滋生。
生产设备清洗和消毒
设备清洗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彻底清洗, 去除设备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
设备消毒
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 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消毒剂,对生产 设备进行全面消毒,确保设备无菌。
优化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确保生产过 程中的卫生条件,减少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性。
改善储存运输条件
提供良好的储存环境和运输条件,避免化 妆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包装材料消毒
对包装材料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处理, 确保包装材料无菌无污染。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微生物污染问题
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期监控,记录关键操作和 环境参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
04 化妆品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与标准
传统检测方法
菌落计数法
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菌 落数量,评估化妆品中的 微生物污染程度。
显微镜观察法
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化妆 品中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
生化鉴定法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代谢产 物或特定生化反应,鉴定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种类。
化妆品微生物
目 录
• 微生物基础知识 • 化妆品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特性 •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 化妆品中微生物检测方法与标准 •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与防范 • 总结与展望
01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最全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

最全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

在包装车间设置空气净化系统,保持空气洁净度,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
定期对包装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设备表面无菌。
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如穿戴洁净的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等,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
选择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仓库储存化妆品,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有利量控制
对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控制,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允许范围内。
表面卫生监测
定期对生产车间的地面、墙壁、工作台等表面进行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
员工卫生管理
加强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如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定期洗手、禁止在生产区域吃喝等,以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微生物污染。
采用货架储存,避免化妆品直接接触地面,减少微生物的交叉污染。
对仓库进行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对储存的化妆品进行定期抽检,一旦发现微生物超标,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04
CHAPTER
化妆品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彻底清洁皮肤,去除油脂、污垢和汗液,为化妆品的使用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
品牌信誉受损
微生物污染事件一旦曝光,将对品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销售量减少。
02
CHAPTER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03
原料储存
确保原料在干燥、清洁、低温的条件下储存,避免微生物的繁殖和交叉污染。
01
选用高质量原料
选择经过严格筛选和检验的优质原料,确保原料本身不含有害微生物或过多的微生物负荷。
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妆品的微生物学检查

化妆品的微生物学检查

或 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低 A
的平皿的菌落数
9.
三、细菌、真菌总数检董
5.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个,则应按稀
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个,则应按稀释
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匕; (5)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个之间, 其
1 1365 164 20
16400
报告方式 (CFU/mL 或 CFU/g)
16000或 1.6*1。4
2 2760 295 46
1.6
3 2890 271 60
2.2
4 不可计 4650 513

5
27
11
5
6 不可计 305 12

38000
27100 513000
270 30500
38000或 3.8*1。4
;•;
i
27100或 2.7*1。4
]
513000或 5.1*1。
5
270或 2.7*1。2
1
31000或 3.1*1。4
7
0
0
0

<1*10
f
21(
(1)
试验:应无菌生长。
(2)
试验:供试品+阳性对照菌, 应检
出相应的阳性对照菌。
(3) 控制菌检查:依相应的检查方
法进行。
、控制菌检查一检查流程
供试品
增菌培养
分离培养
纯培养
生化反应试验 染色镜检
(A
使被检药物中的 被 检菌增殖,避 免出 现漏检。

《化妆品与健康》PPT课件

《化妆品与健康》PPT课件
• 露华浓、雪完美含有强致癌物质
五、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禁用化妆品
• 欧莱雅风盈持久透气两用粉饼spf17浅肤色 • 欧莱雅风盈持久透气两用粉饼spf17象牙白 • 欧莱雅风盈持久透气两用粉饼spf17自然肤色 • 欧莱雅完美防晒三重隔离露spf20 pa++ • 美宝莲恒莹全天候粉底液spf14 pa+自然色 • 美宝莲瞬妆3合1粉条spf15自然色 • 香奈儿国际之蓝色几何美白祛斑霜
化妆品中含有的某些特殊成份如雌性激素类物质,可 能会引起儿童假性性早熟症状。化妆品因误服引起中毒 事件偶见报道,如婴儿舔食母亲面部脂粉而引起急性铅 中毒;儿童误服香水、剃须后润肤香水而引起乙醇中毒 反应等。
平皱化妆品“平”出满脸红斑
停用葡萄籽抗敏平化妆品后脸上会 出现小红点,奇痒难忍
美容场所
2009年国家质监局公布的禁用化妆 品名单
• 欧莱雅风盈持久透气两用粉饼spf17浅肤色 • 欧莱雅风盈持久透气两用粉饼spf17象牙白 • 欧莱雅风盈持久透气两用粉饼spf17自然肤色 • 欧莱雅完美防晒三重隔离露spf20 pa++ • 美宝莲恒莹全天候粉底液spf14 pa+自然色 • 美宝莲瞬妆3合1粉条spf15自然色 • 香奈儿国际之蓝色几何美白祛斑霜 • 丁家宜美白防晒乳液 • 小护士美白嫩肤霜 • 小护士日夜滋养露(丽斯达日化有限公司 • 羽西亚光粉底霜spf6 • 羽西防晒防水啫喱spf15 • 羽西科蒂布兰卡天然润白粉饼spf15 • 雅芳凝白防晒日霜
4.爽肤水的瓶子是非透明的,绝对不要买。因为无法鉴别。
化妆水
乳液: 1.闻味道。好的产品纯净,不需要浓重的香料来 压抑产品异味。
2. 如果是乳液,拿一杯清水,把乳液倒进水 里一点点,如果浮在水上边,证明里边含油 石 酯(这是现在化妆品不推荐用的),晃一晃,水 变成了乳白色,证明了里边含乳化 剂,这样的 化妆品是不好的。如果倒在水里,乳液下沉到底 部,证明不含油石酯,这 样的是可以用的。油 石酯会伤害皮肤,造成皮肤干燥缺水,因为它是 堵塞毛孔的主要 原因,久而久之,毛孔会越来 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