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及其理念
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
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运用。
相比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他们会根据学生的背景和能力,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独立探究。
在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逐步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总的来说,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创造更为丰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1 -。
谈谈数学问题情境教学
谈谈数学问题情境教学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将数学问题和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教学
方法。
它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
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取情境。
情境应该紧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
够引起学生兴趣,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挑战学生的思维
和能力。
二、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
决问题,例如计算物品的容积、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等。
三、反思探究。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
反思和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四、分享交流。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同时,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一、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情境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境,结合学科知识,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
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
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生活化。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
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增强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应
用价值。
2. 注重问题情境的启发性和挑战性。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 强调知识情境的整合性和系统性。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将数学知识与情境整合,设
计具有一定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应用方法。
二、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具体的教
学情境和实施策略。
下面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介绍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提出问题教学法在情境引导中的应用
在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感知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购物结账的情境,然后提
出一个与实际购物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
初探新课标下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初探新课标下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早在1999年11月,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跨文化教育研究所汪秉彝、吕传汉两位教授带领他们的研究生们通过对我省中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并在全省的部分中小学开展了实验研究,笔者有幸参加了培训和实验。
我县自2004年9月使用新教材(人教版),我认为“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新教材的编排理念和精神。
现浅析如下:一、“情境·问题”教学的现实意义1、“情境·问题”教学有利于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情境·问题”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激发学生探求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
因而开展“情境·问题”式教学切合新课程的要求。
2、“情境·问题”教学有利于新教材的教学。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材较之传统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
老教材是按照已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体系,由简到繁,逐条逐块层次分明的进行编排,主要反映的是作为科学的数学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其主要职责就是向学生传递一些已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
因而呈现的是一个个枯燥而且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题目等,叙述方式也简单刻板,缺乏生机。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这些客观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因此老教材就是数学的一个“范本”。
新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
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层次性,例题的规范性、习题的模仿性明显不如老教材,代之的是大量的“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活动”、“实验与探究”等,它只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
“情境+问题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双减”背景下教与学的分层策略数学课程相关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突出一定的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确保整个数学工作面向所有学生,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得以有效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也明确指出“差异属于一种重要的资源”,而承认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可以保证素质教育实施效果。
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能局限于知识传输层面,而要融合多个教育因素,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初中数学教与学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通过运用该教学模式,可以突出初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与针对性,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相关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初中数学为教学案例,首先,介绍了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分层教学的优点;其次,针对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及优点(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主要是指在参照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首先,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做好对学生的分层工作,结合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
其次,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分层次设计模式,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最后,结合每个学生认知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设计。
(二)分层教学的优点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材编排的目的和分层教学的目标是使教师清晰、深刻地认识自身所主导的教学进程,强化对教材教法的不断钻研,同时深入领会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分层施教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二,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得以全方位发展。
高中数学“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初探摘要: “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问题导学进行适当整合,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进行合理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预设时突出“导入、探究、思辨、实践、应用”等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
“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情境、问题的双重启发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进而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问题引领情境模式课堂教学我校在2000年开展“目标---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在这浓厚的科研环境下,本人带领着数学组的全体成员于2011年8月承担了天津市市级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校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经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问题导学进行适当整合,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进行合理融合,初步形成了“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
一、高中数学“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内涵“情境---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在教学预设时突出导入、探究、思辨、实践、应用等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使学生在情境、问题的双重启发引导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进而实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运用问题”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
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发现与生成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的学习、探索、理解、运用知识的过程。
这里的情境引领与问题引领的关系的是灵活的、多样的,有共同引领、递进引领、嵌套引领,若是研究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就采用并列式加以引领,若是研究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就采用递进式加以引领,若是研究复杂的综合问题可以采用嵌套式加以引领,它们互为基础、互为补充、互相升华。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情境”使“问题”丰满圆润,“问题”使“情境”具有了灵魂。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原理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建构主义,就是指创设学生主动探究的情境,通过师生的合作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全面和丰富。
在此基础上,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主张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完整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该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既注重外在的教学情境的模拟,又强化学生“心境”的营造。
对“问题情境教学”进行划分,可以得到“问题”“情境”以及“问题情境”这三个基本概念。
“问题”包括起始状态、目标、障碍、方法这四个基本要素,在生物学科中,问题既涉及问题情境,又涵盖生物概念、原理、实验、生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
“情境”是一种前后关系,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下获得知识、实现知识的具象化的。
本文中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境”与“情”两个要素特征,“境”即问题情境,“情”指的是在“境”的基础上所引发的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教学意义,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教育模式的学科化发展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设置“问题情境”,生硬地套用新课标的要求,将生物教学置于并不合适的问题情境中,或者是单一地将问题情境作为课程教学的引子,将这一系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理解成“情境创设”,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也不能在教学中获得知识与情感的综合体验。
相比较于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生物的内容体系更加完善,知识点也更加繁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以内容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新知识内容的学习中。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与实验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生物实验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特征,通过这些可观察、可实践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现象的本质。
浅谈“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的特点“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情境为起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激发兴趣。
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
2.启发思维。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贴近生活。
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境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学习单调乏味。
而采用“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出行等)引入相关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使用“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正是符合这一点的。
通过情境的设定和问题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3.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以知识点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采用“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则可以更多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4.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情境”引导“问题”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有更持久的记忆。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及其理念
我们希望的课堂教学,应是高效 益的教学!
31
5、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创造史。一 切科学知识的诞生及其理论的应用都是创造性 智慧的结晶。比如: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 物。 因此,数学具有创造的本性。数学的创 造本性赋予了数学教育的创新使命,数学成为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
② “科学”课的
“情境——问题——探究” 教学模式
16
③ ―英 语”课的
● 巧设情境,导入主题——利用情境,巩固 主题——情境表演,拓展主题教学模式 ● 创设情境,教师提问——朗读训练,学生 提问——听说练习,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④ “信息技术”课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再创情境,发现问 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21
2、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从事教学活动的环 境,产生教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 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相关信息的内在 联系,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 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 对数学的热爱等。
22
20
问题意识的行为表现:
好奇心;怀疑;困惑;探究;揣测。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 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的点拨、示范, 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 生正确的质疑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猜测的 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切入 点。
41
(8) 不要硬拖着学生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问 题”教学轨道,要善于利用学习的“生成点” 进 行教学; (9)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10)运用启发式教学讲授,注重提出问题与解决
教学教案中的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
教学教案中的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是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它们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有意义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和设计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并将情境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应用场景。
例如,在教授数学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进行货币的计算和找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在情境中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一种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分析解决方案等步骤,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并通过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通过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境教学与问题解决的结合应用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可以相互结合,共同应用于教学中。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情境,并提出与情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旅行情境,让学生根据旅行计划解决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规划路线、如何选择交通工具、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
“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
“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是初中思品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者都属于“情境+问题”式组合设计(情境是基础,问题为纽带),但“问题情境”侧重于情境的有效性,“情境问题”则侧重于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能否优化“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是衡量思品课堂教学设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从而成为思品课教学智慧与灵性优劣的重要参照!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课堂情趣盎然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具有思考性、思辨性、启迪性的情境,通过问题的组合与串联,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知识的认知中,从而在情感、思维上催生学生的道德考量和品行提炼。
正如课标所强调的,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因此,创设富有情趣韵味和思维力度的问题情境,是开启思品课堂真实、高效、简约的重要手段。
1. 强调情境的生活性,让学生在问题中“遐想”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赋予知识一定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懂得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激发起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会从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例如,在“做自尊自信的人”教学中,笔者先讲了一则真实的“黑气球”的故事:有一个因肤色而自卑的黑人小孩,不敢和白人小孩玩,连买气球也挑黑色的。
卖气球的老人告诉他:“气球能不能升上天,不是因为它的颜色。
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然后设问:黑人小孩为什么不敢与白人小孩一起玩?老人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位黑人小孩后来会怎样?供学生探究讨论。
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习兴趣;探究式问题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 突出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问题中“畅游”问题情境背后蕴含着多层次、多维度的意义,其价值往往是多元的。
设置富有情趣的问题情景,可以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和思维动力,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是开启有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情境与问题”教学.吕。汪。(已改)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践探究吕传汉汪秉彝一、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提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科学家、高新科技人才的重任;基础教育为科学家,高新科技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
各种专家、人才的关键素质就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各种创新行为与创新成果都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陶行知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数学学科教学是学科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而,无论是针对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为实现新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目标,学校数学教学都必须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把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溶为一体,展示数学发生、发展与创造的面貌。
这既是过去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当今数学教学目标的必要内含。
新数学知识的获取以数学问题的提出为基础,这是为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所证明的客观事实。
希尔伯特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
正是他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影响着20世纪数学的发展。
数学发展史中的平行公理问题、尺规作图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四色问题、费尔马问题、四元素问题、方程问题、函数问题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提出数学问题的巨大价值及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明确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
”可以说,没有数学问题的提出就没有数学问题的解决,也就没有数学科学的发展。
数学是数学问题的科学,是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的科学。
同时,数学又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产物,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是数学创造的成果。
因此,数学的本质是创造或创新。
所以,我们认为教数学就是要教数学的创新精神,展示数学创新的思想与方法,传授数学创新的事实;学数学就是要学数学的创新观念,养成数学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掌握数学创新的知识。
以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以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一、情境教学的基本理念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依托的教学方法。
它的基本理念是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真实性:情境教学要求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而不是简单地从教科书上获得知识。
这种真实的情境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也可以是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者虚拟的情境模拟。
2.体验性: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性:情境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这种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也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4.综合性:情境教学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它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
以下是一些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1. 现场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考察或实地探究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实际情境中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或情境,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培养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5. 虚拟实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设计一些虚拟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的情境进行学习。
教案设计中的情境教学方法
教案设计中的情境教学方法一、引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我们需要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情境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互动教学方式,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情境教学方法以及它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
二、情境教学方法的概念情境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情境中,结合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将学习场景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情境教学方法的特点1. 学习情境真实性:情境教学强调将学习场景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2. 学生主体性: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知识应用与实践: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促使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情境教学方法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1. 学习目标的设定:在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学习目标,明确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结合情境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学习目标设计成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境,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 情境创设:在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数学课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计算价格和找零钱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 学习活动的设计:在教案设计中,我们需要结合情境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合作、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4. 评价方式的选择:在教案设计中,我们应该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方法强调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因此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高艳影 2153002048 小学教育(数学方向)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简言之,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就是以数学情境为基础, 以数学问题为纽带的启发式教学。
目录
一 教学思想 二 教学目标指向
三
活动结构
四
操作要领
五
参考文献
一、教学思想
教学的基本理念: (1)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 (3)重视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4)重视学生的数学“获得” (5)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模式的核心: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目标指向
教学目标:在学生中建立数学问题意识,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 力,加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把创新教育落实在数学学科 教育中。 教学宗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活动结构
“情境——问题” 教学模式
创设 数学情境
提出 数学问题
解决 数学问题
应用 数学知识
四、操作要领
教师 学生
采取以启发式为核心 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恰当把握两种教 学的度)
采取以探究式为主的 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数学情景的创设 紧扣教学目标,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靠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又要具有较丰富的数学信息,形式尽可能的生动直观,易于理解。
所选取的素材是 否为学生所熟知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注重对学习 过程的评价
重视评价学生 提出、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 多样化
五、【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No.8101:95-100. [2]汪秉彝,吕传汉,杨孝斌.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开放的数学教学[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4,01:92-96. [3]吕传汉,汪秉彝. 中小学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中小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5,01:86-90. [4]夏小刚. 关于“情境—问题”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91-94. [5]罗玉华,吕传汉. 浅谈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中情境学习的理念与策略[J]. 江苏教育研 究,2008,No.2715:53-56. [6]汪秉彝,吕传汉. “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探索[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52-54. [7]汪秉彝,吕传汉. 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 数学教育学报,2000,04:34-37.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理念。
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认知和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让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以下是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一些核心理念:
1. 情境导向:通过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有趣、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境。
2. 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体验,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语文知识。
3. 实际应用:强调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4. 学科整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展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跨学科的语境中更全面地理解语文。
5. 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水平和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6. 实践与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形成对语文知识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旨在使语文学习更有趣、贴近生活,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数学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置于实际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思考和学习,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和有感染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 选择适宜的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选择适宜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认识小数》,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假设自己去商店买东西,用小数计算所需要的钱数。
在教学《求多项式的值》,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多项式的值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感知实际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可以选择和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或者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情节或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购物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卖家和买家的角色,增加情境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3.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购物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商品的总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购物情境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小组角色扮演,学会合理搭配商品和计算价格,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及时总结和反思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及时总结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梳理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数学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情境教学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真实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这些情境可以来自于日常生活、工作、商务等各个领域。
在学习面积与体积时,可以引入家具的设计,并通过计算面积和体积来解决家具摆放、空间利用等实际问题。
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情境教学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物,通过测量和观察,发现各种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应用。
通过真实情境的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情境教学注重学生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这种互动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数学情境教学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综合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学 习信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 习信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激 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 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 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 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 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解决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 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思维。 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思维。
7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和 提出新的学习问题; 提出新的学习问题;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身就是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身就是 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科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提 出有意义的问题, 出有意义的问题,而一个好的知识应 用问题本身又构成一个好的学习情境。 用问题本身又构成一个好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敢问 让学生敢问
尝试参与) (尝试参与 学 生
设 置 情 境
学生主体情境
让学生会问 让学生会问
(激发内因 激发内因) 激发内因 (有效参与) 有效参与
提 出 问 题
多元学习情境
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善问
(内外结合 内外结合) 内外结合 (理性参与 理性参与) 理性参与
初中数学“情境 问题 问题”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校本化教研模式
注重数学应用
学做、 (学做、学用)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
3
中小学“情境 问题” 中小学“情境——问题”教学基本模式为: 问题 教学基本模式为:
学生学习:质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索 学生学习 质疑提问、 质疑提问
设 置 情 境
观察、 (观察、分析)
提 出 问 题 探究、 (探究、猜想)
28
3)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 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 个性与学龄的差异,因人而异、 个性与学龄的差异,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质疑提 随着学龄段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 问。随着学龄段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 知识的难度也在增加, 知识的难度也在增加,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 的难度也在增大。这时, 的难度也在增大。这时,教师应针对教学中的重 难点, 为什么? 点、难点,主动地多向学生提些 “为什么?” 正确吗? 是什么?”“怎么办 怎么办? “正确吗?” “是什么?”“怎么办?”来引 导学生质疑思考。 导学生质疑思考。
10
简而言之,学科 “情境——问题”教 学就是以学科情境为 基础,以学科问题为 纽带的启发式教学。
11
2、要灵活应用数学 要灵活应用数学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 “情境 问题 基本数学教学模式 可以拓广、派生出其 它教学模式。
12
诸如: 诸如:
问题——讨论 讨论——评价”; 评价” “情境——问题 情境 问题 讨论 评价 “情境——问题 问题——反思 反思——问题”; 问题” 情境 问题 反思 问题 讨论——讲授 讲授——问题”; 问题” “问题——讨论 问题 讨论 讲授 问题 问题——讨论 讨论——反思”; 反思” “讲授——问题 讲授 问题 讨论 反思 等等。 等等。
21
2、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所谓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从事教学活动的环 教学情境 产生教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 境,产生教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 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相关信息的内在 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 联系,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联系,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情感体验, 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 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 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 对数学的热爱等。 对数学的热爱等。
25
2)加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加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 生自己提出问题。 生自己提出问题。” 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 流传的名言: 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 索问题。 索问题。” 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 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 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 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 教学发动——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教学发动 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学习保持——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情感和智力参与); 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学习保持 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情感和智力参与); 正确导向——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 朝着获益的方向. 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 正确导向 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 朝着获益的方向.
20
问题意识的行为表现:
好奇心;怀疑;困惑;探究;揣测。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 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的点拨、示范, 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 生正确的质疑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猜测的 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切入 点。
26
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 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破绽 等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 教师更喜欢学生提出难住老师的 问题,这样师生就可共同带着问题 下课后去再学习、再思考。
27
实践证明:中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实践证明:中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而且能够 提出好的问题。 提出好的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又带着更多的问 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按照这种教育理念,我们的教学不应单以知识 传授为目的,更应该重视在求知过程中激发学生 的问题意识、逐步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 题的方法、形成学生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为目的。
2
问题” 一、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 数学“情境 问题 式
1、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基本模式 、中小学数学“情境 问题” 问题 为:
学生学习:质疑提问、 学生学习 质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索 质疑提问
设置数学情境
观察、 (观察、分析)
提出数学问题 探究、 (探究、猜想)
解决数学问题 求解、 (求解、反驳)
18
二、学科“情境——问题” 教学的基本理念
反思中小学数学“情境 问题” 反思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 问题 教学近十年来的实验研究, 教学近十年来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到如 教学基本理念: 下教学基本理念:
19
1、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感到一些难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感到一些难 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 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 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将激发学生积极 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 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活动中,只有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 感到自己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感到自己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激 起学习中的思维火花,而且这种问题意识越强烈, 起学习中的思维火花,而且这种问题意识越强烈, 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越富有创造性。 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越富有创造性。
15
“敢问、会问、 善问” 课堂教学模式
① “语文”课的
“答疑、激疑、悟疑、感悟”教学模式;
② “科学”课的
“情境——问题——探究” 教学模式
16
③ “英 语”课的
● 巧设情境,导入主题——利用情境,巩固 主题——情境表演,拓展主题教学模式 ● 创设情境,教师提问——朗读训练,学生 —— 提问——听说练习,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 教学 模式及其理念
1
•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数学“情境 问题” 问题 • 学科“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理念 学科“情境 问题” 问题 •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特征与导 数学“情境 问题” 问题 学方法 • 三个教学案例 •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待深入研究 数学“情境 问题” 问题 的课题
解决学科问题 解决学科问题 学科 (求解、反驳) 求解、反驳)
注重学科应用 注重学科应用 学科 (学做、学用) 学做、学用)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
14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心理安全情境
教师 启导 (创设外因 创设外因) 创设外因 质疑
④ “信息技术”课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再创情境,发现问 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17
数学“情境 问题”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既是一个 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又是一个新的正在 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 探索中的教学。 探索中的教学。 它力图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中; 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力图将实现素质教育、 力图将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目 建立在数学学科教学上。 标建立在数学学科教学上。
23
3、重视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1)正确认识“去问题教学” 正确认识“去问题教学” 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 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教学主 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 的程度则是检查学生对问题( 的程度则是检查学生对问题(书本或教师提 出的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情况。 出的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情况。学生没有带 着问题走进教室,也没有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着问题走进教室,也没有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去问题教学”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去问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