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 明确:人生的境界 •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 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 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 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 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 境界。
研读课文
• 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 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
• 自然境界的人做事“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 会的风俗习惯”,“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 有一记者前往山区,碰到一放羊娃。记者问: “你放羊为什么?”“卖钱。”“卖了钱干什 么?”“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孩 子。”“有了孩子呢?”“放羊。”这个放羊娃 的境界就是自然境界。他的悲剧在什么地方?对 自己所做的事情缺乏觉解,对自己的人生境界缺 乏领悟。所以有句话说治“贫”先要治“愚”。
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 3.生活中这样的人多不多?多!
• 读高中为了考大学。考大学为了得到好工 作。好工作为了生活得好。
• 项羽和曹操,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奸雄, 但他们都是功利境界,因为他们都是为自 己。
正确看待功利境界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物,交到警察 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过了几天,失主登门,表示 谢意后,拿出一些钱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想,拾金 不昧怎么能收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 果你不收这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按 规定,失主必须拿出部分丢失财物作为报酬。大家想 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 道理?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 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是第一本必 读之书。百年之前,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 有西方学术;迄今为止,外国人因有冯友兰 而知中国哲学。所以,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 哲学,是不能不谈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
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 筑工地,他禁不住想上前去问一问 这些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 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 到:“我在砌墙。”一个说:“我 在工作。”一个说:“我在让这个 城市变的更美。”为什么干同一件 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 不同呢?
上人评往赎他往回?子来是贡帮相助的融他错的们误,恢在不复于可自把绝由原,对本就化可人。以人现从都代国能社家达会获到承得 认的的行补道为偿德和功标奖利准励,超。尊拔孔重到子个了的人大学利多生益子数,贡人,这难把是以鲁社企国会及人的的从进外 步己些追是国木会人子了高反东人个,复圣求难赎赐损再一路度常西的结对礼人大以回 , 伤 去 头受。情。私果来即到赎牛牛于”能而做这、把德,,子你回,:促,够空到样悖道当这但贡的自子子进牺做的,使逆德作就拒品己路)路,社牲到所同很 人 的 公 是绝行遇收救你会我,谓时多情标德让了 难 下;起但错的一但高也人的准,道国 的 了一不了发个如大会家 同 。名对道无两德领!向展幸果全导的 胞 孔溺赎德限种尴取国补 了 子水有福违,致补人是拔做尬家偿 。 高者推全背对虚偿望世高法,领。 兴",金动人人于假取而上,只让孔 地那,作 类 性 一不补却最或会普子说人鲁用也而个实偿步邪者得通说:感国"金鲁许一人之。。恶把到民:谢就",赐国在味来风“他违的个一众没不人(端一地说,克送有 反从闻而此道会一德定败而会坏色勇社变于会进救风而落气远水。者道了德。而去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走近哲学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
(冯友兰)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蜡,是爱智 慧的意思。
什么是境界?
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 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佛教 有所谓“六境”说法,是指基于六根之官能与 六尘之接触,然后由六识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
举现象,再概括本质,由表及里。 • 总分总结构
第二部分
• 7-11段 论述了什么? • 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
境界的 • 作者认为人怎样达到“天地境界”呢? • 7-8两段,通过哲学,帮助人们达到最
高境界 • 第9段引用柏拉图的理论,有什么作用? • 对比,强调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
• 怎么理解“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 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 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第10段)
天地境界举例
梁衡认为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 到如此绝妙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大有大 无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 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 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这六个“大 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 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 “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 种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 大德。这真可以说是达到了天地境界。
明确:梁漱溟:道德境界,因为他 有气节,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 会;
冯友兰:功利境界。
文革结束以后,天下有气节的学 者还是对冯友兰曾经的学术变节 痛骂不休,但晚年的冯友兰闭门 造车,专心写作七卷本的《中国 哲学史新编》,著作完成不久就 与世长辞了。这时的冯友兰处于 什么境界?
明确:天地境界。为什么呢?晚 年的冯友兰,“不依傍他人,不 顾及荣辱”。冯友兰的这种晚年 省悟被称作“冯友兰现象”。尽 管这种现象代表的往往只是一份 迟来的醒悟,但同样是必要的醒 悟。冯友兰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 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 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举例 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 不谋其利”,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体现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有: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林觉民 为天下人谋永福 • 诸葛亮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 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 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 利”。
• 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有什么区别? 道德境界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明确 一个为社会,一个为自己
• 道德境界:“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 事情,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 了‘正其义而不谋其利’”
•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是否存在交叉
的情况? “子"子有贡贡功赎赎人利人:意鲁"义用国”自有与己一“的道符法钱合律做:严如了格果一鲁的件国道好人德事在意,外义本国”见 这到应两同该者胞被遭恐树遇怕为不并道幸不德,是典沦“范落水为,火奴夫隶不子,相为只容何要”反能的而够,要把事这批实些
• 雷锋只是一个兵,并不妨碍他是一个道德境界的人;而 一些贪婪成性,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利益的人终
将被人们所唾弃。
• 听故事“洗钵去”,想一想:怎样才能使 我们平凡的人生达到更高的境界?
• 有一个人到寺庙去出家,并拜见了方丈赵 州。那人说:“请师傅教我修行。”赵州 问:“你吃过粥没有?”那人回答:“吃 过了。”赵州说:“那么,先去把碗洗一 洗。”
功利境界
• 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 •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
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所做的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 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 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1.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
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
2.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 是不道德的人”?
学位。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 学院院长,西南联大教授、文学院院长。曾获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等《的中著国作《哲中学国史哲新学编史》》已、成《为中2国0世哲纪学中简国史学》术、的
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归还财物是行义,收取报酬是谋利,日本人认为义 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 才能争着去行义。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 过分地要求成员摒弃私欲,一味地宣扬做好事不求报 酬,那结果会如何?很少有人做好事。
道德境界
• 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 • 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
• 引导:修行就是从寒暄、洗脸、吃饭等生 活细节开始的。诚意的完成每件事而使之 与真理产生共鸣,这就是修行。
• 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 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 入世而又出世的?
•何既谓入“世出而世又”出?有世些,人意坚思持是并,实既践投着身这到样社的会主里张,:又想能要超得 到越最人高世的;成有就超,越必人须世脱的离渴尘望罗又世不网逃,避必现须实脱,离踏社踏会实,实甚 至做脱事离又“不生囿”于,人以世寻。求这最跟后宗的教解不脱一。样比,如宗庄教子是。一味追 何不不求而于意谓愿会出不社识“玄讲世能会到入谈或, 超 斗 自世 , 不而 脱 争 己” 不 愿逃 人 之 是?愿 讲另避 世 中 宇避 超有现。,宙世 道一实中又的,德些。国以一积价人也的天员极值,不圣地,用。注像人境是世重西,界“。社方如为天他会哲孔自民们中子己学”只的孟的那 ,讲人子 人样为道伦, 生;宇德讲和都 境宙价究世置 界的值入务身 ,利,世, 在益出而世做的各人种看事来,,正入是世既者入太世现又实出主世义的了表,现太。肤浅了。他 •们这也里许所是说积的极“的未,来但的是哲就学像”走是错指了世路界的未人来快的跑哲:学跑。得作越 快者,认越为错,得世很界。未在来入的世哲者学看很来可,能出走世中的国人哲太学理的想方主向义,, 不这实样用,,中消国极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人生的境界能否转化呢?还是冯友兰。
这件事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北大 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梁漱溟,一 个就是本文的作者冯友兰。在文化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要梁漱溟写一 篇批判孔子的文章,梁漱溟坚决不 肯,因此遭到严重的批判,但他只 说了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毛泽东又叫儒学大师冯 友兰写,冯友兰就写了,因而在当 时大出了一把风头。这两人分别是 不同的人生境界
•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 界、天地境界
•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 明确:觉解。
• 什么是觉解?
• 了解和自觉。
•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 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 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 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 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动的状态。由此可知,在佛学中,所谓“境 界”,主要指意识活动中之主观感受;由此引 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诣的深浅称为境界的高低。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
市人。著名 哲学家 、教育家 。23岁毕业于北京 大学哲学系,29岁获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人生境界的?
•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 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自然境界, 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 觉解。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 神的创造。
• 分析四种境界的顺序和成因 • 1-6段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2-5段先列
天地Baidu Nhomakorabea界
• 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
•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 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 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 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 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 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 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 说的天地境界。”
•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 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 筑专家。
•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 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 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 “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 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 生的教诲吧。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明确:《孟子》中有“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中 也有“涂之人可以为禹”(路上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成为 像禹那样的圣人)。圣人做的是平常人做的事,也只做 平常的事。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 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 于日常细节之中。一个没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可以是圣人, 而一个居高位者或巨富者也可能是一个渺小之人。
•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 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 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 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 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 境界。
研读课文
• 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 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
• 自然境界的人做事“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 会的风俗习惯”,“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 有一记者前往山区,碰到一放羊娃。记者问: “你放羊为什么?”“卖钱。”“卖了钱干什 么?”“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孩 子。”“有了孩子呢?”“放羊。”这个放羊娃 的境界就是自然境界。他的悲剧在什么地方?对 自己所做的事情缺乏觉解,对自己的人生境界缺 乏领悟。所以有句话说治“贫”先要治“愚”。
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 3.生活中这样的人多不多?多!
• 读高中为了考大学。考大学为了得到好工 作。好工作为了生活得好。
• 项羽和曹操,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奸雄, 但他们都是功利境界,因为他们都是为自 己。
正确看待功利境界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物,交到警察 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过了几天,失主登门,表示 谢意后,拿出一些钱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想,拾金 不昧怎么能收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 果你不收这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按 规定,失主必须拿出部分丢失财物作为报酬。大家想 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 道理?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 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是第一本必 读之书。百年之前,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 有西方学术;迄今为止,外国人因有冯友兰 而知中国哲学。所以,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 哲学,是不能不谈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
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 筑工地,他禁不住想上前去问一问 这些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 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 到:“我在砌墙。”一个说:“我 在工作。”一个说:“我在让这个 城市变的更美。”为什么干同一件 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 不同呢?
上人评往赎他往回?子来是贡帮相助的融他错的们误,恢在不复于可自把绝由原,对本就化可人。以人现从都代国能社家达会获到承得 认的的行补道为偿德和功标奖利准励,超。尊拔孔重到子个了的人大学利多生益子数,贡人,这难把是以鲁社企国会及人的的从进外 步己些追是国木会人子了高反东人个,复圣求难赎赐损再一路度常西的结对礼人大以回 , 伤 去 头受。情。私果来即到赎牛牛于”能而做这、把德,,子你回,:促,够空到样悖道当这但贡的自子子进牺做的,使逆德作就拒品己路)路,社牲到所同很 人 的 公 是绝行遇收救你会我,谓时多情标德让了 难 下;起但错的一但高也人的准,道国 的 了一不了发个如大会家 同 。名对道无两德领!向展幸果全导的 胞 孔溺赎德限种尴取国补 了 子水有福违,致补人是拔做尬家偿 。 高者推全背对虚偿望世高法,领。 兴",金动人人于假取而上,只让孔 地那,作 类 性 一不补却最或会普子说人鲁用也而个实偿步邪者得通说:感国"金鲁许一人之。。恶把到民:谢就",赐国在味来风“他违的个一众没不人(端一地说,克送有 反从闻而此道会一德定败而会坏色勇社变于会进救风而落气远水。者道了德。而去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走近哲学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
(冯友兰)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蜡,是爱智 慧的意思。
什么是境界?
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 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佛教 有所谓“六境”说法,是指基于六根之官能与 六尘之接触,然后由六识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
举现象,再概括本质,由表及里。 • 总分总结构
第二部分
• 7-11段 论述了什么? • 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
境界的 • 作者认为人怎样达到“天地境界”呢? • 7-8两段,通过哲学,帮助人们达到最
高境界 • 第9段引用柏拉图的理论,有什么作用? • 对比,强调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
• 怎么理解“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 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 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第10段)
天地境界举例
梁衡认为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 到如此绝妙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大有大 无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 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 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这六个“大 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 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 “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 种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 大德。这真可以说是达到了天地境界。
明确:梁漱溟:道德境界,因为他 有气节,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 会;
冯友兰:功利境界。
文革结束以后,天下有气节的学 者还是对冯友兰曾经的学术变节 痛骂不休,但晚年的冯友兰闭门 造车,专心写作七卷本的《中国 哲学史新编》,著作完成不久就 与世长辞了。这时的冯友兰处于 什么境界?
明确:天地境界。为什么呢?晚 年的冯友兰,“不依傍他人,不 顾及荣辱”。冯友兰的这种晚年 省悟被称作“冯友兰现象”。尽 管这种现象代表的往往只是一份 迟来的醒悟,但同样是必要的醒 悟。冯友兰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 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 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举例 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 不谋其利”,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体现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有: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林觉民 为天下人谋永福 • 诸葛亮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 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 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 利”。
• 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有什么区别? 道德境界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明确 一个为社会,一个为自己
• 道德境界:“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 事情,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 了‘正其义而不谋其利’”
•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是否存在交叉
的情况? “子"子有贡贡功赎赎人利人:意鲁"义用国”自有与己一“的道符法钱合律做:严如了格果一鲁的件国道好人德事在意,外义本国”见 这到应两同该者胞被遭恐树遇怕为不并道幸不德,是典沦“范落水为,火奴夫隶不子,相为只容何要”反能的而够,要把事这批实些
• 雷锋只是一个兵,并不妨碍他是一个道德境界的人;而 一些贪婪成性,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利益的人终
将被人们所唾弃。
• 听故事“洗钵去”,想一想:怎样才能使 我们平凡的人生达到更高的境界?
• 有一个人到寺庙去出家,并拜见了方丈赵 州。那人说:“请师傅教我修行。”赵州 问:“你吃过粥没有?”那人回答:“吃 过了。”赵州说:“那么,先去把碗洗一 洗。”
功利境界
• 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 •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
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所做的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 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 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1.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
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
2.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 是不道德的人”?
学位。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 学院院长,西南联大教授、文学院院长。曾获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等《的中著国作《哲中学国史哲新学编史》》已、成《为中2国0世哲纪学中简国史学》术、的
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归还财物是行义,收取报酬是谋利,日本人认为义 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 才能争着去行义。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 过分地要求成员摒弃私欲,一味地宣扬做好事不求报 酬,那结果会如何?很少有人做好事。
道德境界
• 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 • 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
• 引导:修行就是从寒暄、洗脸、吃饭等生 活细节开始的。诚意的完成每件事而使之 与真理产生共鸣,这就是修行。
• 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 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 入世而又出世的?
•何既谓入“世出而世又”出?有世些,人意坚思持是并,实既践投着身这到样社的会主里张,:又想能要超得 到越最人高世的;成有就超,越必人须世脱的离渴尘望罗又世不网逃,避必现须实脱,离踏社踏会实,实甚 至做脱事离又“不生囿”于,人以世寻。求这最跟后宗的教解不脱一。样比,如宗庄教子是。一味追 何不不求而于意谓愿会出不社识“玄讲世能会到入谈或, 超 斗 自世 , 不而 脱 争 己” 不 愿逃 人 之 是?愿 讲另避 世 中 宇避 超有现。,宙世 道一实中又的,德些。国以一积价人也的天员极值,不圣地,用。注像人境是世重西,界“。社方如为天他会哲孔自民们中子己学”只的孟的那 ,讲人子 人样为道伦, 生;宇德讲和都 境宙价究世置 界的值入务身 ,利,世, 在益出而世做的各人种看事来,,正入是世既者入太世现又实出主世义的了表,现太。肤浅了。他 •们这也里许所是说积的极“的未,来但的是哲就学像”走是错指了世路界的未人来快的跑哲:学跑。得作越 快者,认越为错,得世很界。未在来入的世哲者学看很来可,能出走世中的国人哲太学理的想方主向义,, 不这实样用,,中消国极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人生的境界能否转化呢?还是冯友兰。
这件事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北大 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梁漱溟,一 个就是本文的作者冯友兰。在文化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要梁漱溟写一 篇批判孔子的文章,梁漱溟坚决不 肯,因此遭到严重的批判,但他只 说了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毛泽东又叫儒学大师冯 友兰写,冯友兰就写了,因而在当 时大出了一把风头。这两人分别是 不同的人生境界
•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 界、天地境界
•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 明确:觉解。
• 什么是觉解?
• 了解和自觉。
•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 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 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 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 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动的状态。由此可知,在佛学中,所谓“境 界”,主要指意识活动中之主观感受;由此引 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诣的深浅称为境界的高低。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
市人。著名 哲学家 、教育家 。23岁毕业于北京 大学哲学系,29岁获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人生境界的?
•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 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自然境界, 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 觉解。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 神的创造。
• 分析四种境界的顺序和成因 • 1-6段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2-5段先列
天地Baidu Nhomakorabea界
• 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
•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 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 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 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 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 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 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 说的天地境界。”
•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 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 筑专家。
•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 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 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 “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 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 生的教诲吧。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明确:《孟子》中有“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中 也有“涂之人可以为禹”(路上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成为 像禹那样的圣人)。圣人做的是平常人做的事,也只做 平常的事。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 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 于日常细节之中。一个没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可以是圣人, 而一个居高位者或巨富者也可能是一个渺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