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环境修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

摘要: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变得日益突出。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长期的工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土壤退化、植被破坏、气候异常、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尤其是对流域水环境更是遭到大面积污染,提出有效的水污染治理和防治措施,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字:水污染修复生态环境

1.生态修复基本思路

对水域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为末端治理技术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才能见效,不然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水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典型的生态问题,在治理污染水域时只有采用生态学的方法才能使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因此近年来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并且更加强调了生态修复的作用。

2.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方法修复是经过简单预处理的污水,在湿地系统中通过物理沉淀、过滤、吸附作用进一步除去可沉淀的固体、胶体、BOD5、氮、磷、重金属、细菌、病毒及难以溶解的有机物质。物理措施可以单独使用,往往也是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前置措施。

2.1人工曝气

人工曝气净化技术是根据湖泊水库水体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恢复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强,从而改善水体的水质状况,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易行的污染水体治理技术。但是投资成本高,运行和管理费用比大。一般将曝气技术用在污染较为严重的水体的处理。

2.2调水冲污

对水体生态修复,调水是较为有效和普遍的治理方法。用清洁、营养元素浓度低的水更换富营养化湖水,或增加进水量将发生藻华的湖水冲刷出去通过水体置换,外流引水,可稀释水体营养物浓度,增加水体流动性,从而防止和抑制藻类爆发性繁殖。“引清冲污”能够引起污染物转移,操作不当会引发更大面积的水污染。由文献[5]可以看出,单纯用调水冲污的办法控制富营养化藻类的过度生长繁殖,往往难以奏效,充其量也只是一项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措施。

2.3底泥生态疏浚

湖泊底泥是湖泊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泊营养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也是水土界面物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积极交换带。湖泊底泥中富积的营养物是湖泊主要的营养内源,是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疯长的营养盐主要来源之一。关于清淤不仅费用高、技术难度大,而且影响清淤结果的因素也很多。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清淤只能是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改善水质的一种辅助和补充方法。减少外源污染、改善生态结构才是关键途径。

3.化学修复技术

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就是利用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利用物质的胶体化学性质,应用絮凝原理,使水华生物凝聚沉淀到水体底部,同时维持一定浓度的Cu2+的浓度可以产生杀藻的作用。王红梅等(2004年)在滴水湖整治设计中应用了化学方法的应急除藻方案。化学法具有操作简单、用量少等优点,且其见效一般较快,通常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方案。用化学方法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需大量投加化学药剂,成本较为昂贵,同时也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对水体的整个生态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化学法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通常具有可持续性,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如果采用化学法的同时没有其它适宜的辅措施,水体很快便又会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针对污染物的特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以强制去除或固定污染物,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絮凝剂可促进污染物沉淀,石灰可以脱氮,化学药剂除藻、调节pH对重金属进行化学固定等。化学修复技术操作比较简单,

短期效果好,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化学修复主要被用于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中,土壤化学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各种中和或去除有毒物质的技术,涉及土壤淋洗修复、溶剂浸提修复、化学氧化修复、化学还原修复、化学脱氯修复、电化学修复、真空浸提修复、沉淀修复和活性炭吸附修复等。郭明等采用模拟法和色谱检测技术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了化学修复治理,结果表明,通过单糖组分处理及改变土壤的pH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药的降解率,加速农药分解,从而降低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利用漂白粉、水和二氧化碳消毒剂作为氧化剂,张涛等通过化学氧化修复方法来处理氰化物污染的土壤,结果显示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强氧化剂修复污染土壤效果最好[17]。利用化学钝化方法对Zn/Cd模拟污染土壤进行了化学修复,结果表明,凹+P处理效果最好,凹凸棒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弱交换态Zn的含量。利用化学萃取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了修复,不同化学试剂处理效果比较表明EDTA去除污染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效果均好于其他几种萃取剂。段雷等研究表明,投加碱性修复剂能有效提高土壤和土壤溶液的pH,增加土壤盐基饱和度和可交换盐基含量,从而有效缓减土壤酸化[3]。将化学改良法应用于盐碱化的土壤改良,结果表明石膏法改良后的土壤电导率和pH均呈现下降趋势,该措施能大大减轻盐碱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作用是通过微生物代谢、氧化作用、植物的吸收及细菌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进一步除去BOD5、氮、磷、胶体和难溶有机物质及重金属。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3.1生物膜修复技术

生物膜法是指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6]。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对于受有机物及氨氮轻度污染水体有明显的效果。它的有机负荷较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此外,运行管理时没有污泥膨胀和污泥回流问题,且耐冲击负荷。

3.2植物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可降低水的流速与水动力扰动作用,稳定沉积物,为底栖生物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