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二)

合集下载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规划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规划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化是当代社会进程中一种显著的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化被认为是一种助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城市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旨在指导城市化的方向和步伐,促进城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互关系,并讨论其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福祉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经济意义城市化通常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学家普遍认可城市化可以促进生产力和创新,提供就业机会,并且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首先,城市化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大规模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可以更高效地配置各类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城市化也有助于创新的孵化和传播。

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和企业集聚在一起,更容易形成创新的环境和网络,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的产生和传播。

最后,城市化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不断优化和多元化,各类产业需求的多样性为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城市发展规划的作用城市发展规划是指为了指导城市化进程而制定的一系列目标、政策和措施。

它对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考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城市发展规划可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也随之而来。

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可以明确城市资源的利用重点和限制条件,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其次,城市发展规划可以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

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最后,城市发展规划还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规划的挑战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资 源匮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外部 制约条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不仅能够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 题,而且可以使原本用于土地资 源积累的大量资金转而用于城市 的开发建设。
1 城市经济与城市基础设施关系
Part
城市经济






源 系
信 系
灾 系
通 系
排 水
... ...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新型城市化:是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市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 新型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历程
Part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把工业化作为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手段,全力推进 工业化,城市发展服务于工业发展,城市规划服务于项目选址和布局。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 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 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
2 城乡一体化发展
Part 城乡一体化 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城展市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
20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2011年以来:国家“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理念。

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管理。

而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了资源的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经济学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城市发展、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城市发展经济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定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等方面。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规划者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从而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

经济学还研究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指导城市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2. 土地使用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不仅限于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还包括土地的市场价格和供需关系等方面。

经济学通过研究土地的需求和供给,提供了关于土地利用的经济原理和方法,帮助规划者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经济学也指导规划者在土地使用时考虑到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土地供需关系,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市场失衡。

3. 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学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共投资和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

经济学研究了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划者可以根据经济学原理来决策何时、何种基础设施建设,以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

此外,经济学也研究了城市交通规划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经济学分析,规划者可以制定更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4. 社会公平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还体现在社会公平的考虑上。

经济学研究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为规划者提供了思考城市社会公平的标准和方法。

规划者可以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弱势群体收入水平,改善社会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不可忽视。

经济学提供了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指导规划者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都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 城市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的经济增长等方面。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规划。

例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确定城市中各个区域的功能划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通过研究城市的产业结构,决策者可以确定合适的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的多元发展。

城市经济学还可以提供关于城市发展的预测和评估,这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城市的人口增长趋势、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可以预测城市未来的需求和压力。

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些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和政策,合理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学的影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使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方面实现优化。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环境。

例如,规划中可以合理配置土地利用,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增加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

此外,规划还可以合理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城市规划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规划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外,规划中还可以考虑社会公平和人文关怀等因素,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促进经济和人口的流动。

三.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在实践中需要相互结合,相互借鉴。

城市规划的过程需要考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共同关注着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中的经济活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而城市规划则探讨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互动关系。

一、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社会、建设等在城市空间表现上的不断扩张和深化的过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加。

城市发展则是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和提升,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应、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

二、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城市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首先,城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为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例如,一个城市如果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某个产业,就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

城市经济学可以通过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多元化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其次,城市经济学可以研究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等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再次,城市经济学可以分析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为城市规划提供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的建议。

最后,城市经济学可以研究城市的交通、能源、环境等问题,为城市规划提供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型发展的建议。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发展,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通过控制城市扩张,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的建设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提供合理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宜居性。

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分析

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分析

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

而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经济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分析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城市呢?一、城市规划与经济学的结合城市规划主要考虑的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保障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设施和服务。

而经济学,则意味着考虑城市规划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因此,城市规划与经济学的结合是为了让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和有利,同时也利于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学对城市规划分析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在城市规划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经济学家们通过收集各种经济数据,例如财政收入、投资比例、居民收入、就业率等,分析并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以为城市规划者制定合适的规划提供依据。

2.城市空间利用分析城市规划主要是涉及如何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而这就是在经济学的支持下,从各个角度来考虑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扩大这些资源的经济效益。

在拥有足够的地面建筑面积时,城市规划可以自由安排,但需考虑保护定量和质量。

3.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城市规划应该很好的调配土地资源,以使其发挥最大化的经济性。

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缺陷需要准确识别和判断。

只有审慎地分析和规划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才能从经济角度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结构的优化调节针对城市发展结构,经济学还能够从企业的角度,进行提高经济结构效益的政策推进。

如,对于在城市规划中的产业配置,采取相关指标和计算方式,以保障城市建设投资的收益率。

二、经济学如何帮助城市规划实践?发展城市规划有策划、开发和管理的过程。

而经济学则有助于城市规划从这几个环节提供具体的支持。

1.有助于城市规划确定合理的产业分布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产业配合,经济学有助于识别出这种联系。

从而,城市规划者可以把这些产业的生产力和城市各项指标及资源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来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城市规划与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城市规划与发展主要涉及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相关议题。

一、城市规划与资源配置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的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城市规划应该合理配置城市的土地、水资源、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需求。

经济学家认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提高城市的产出和效率,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

通过确立土地用途规划和土地供给机制,可以避免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的工业区和住宅区,避免产生过度拥堵或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注重生态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和公园,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城市规划与经济增长城市规划与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为城市营商环境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持。

首先,城市规划应该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规划和建设科技园区、创新孵化中心等创新基地,可以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考虑到产业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和商业中心,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

其次,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提升城市的营商环境。

通过规划和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能源供应等,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同时,城市规划还应注重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便捷性和可到达性,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和人才流动,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城市规划与社会公平城市规划与发展也对社会公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规划应该关注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如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经济与经济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经济与经济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经济与经济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空间布局、功能配置、发展方向等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城市规划不仅关注城市的物质空间,也涉及到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规划则是指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和调控的过程。

本文从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的角度探讨城市经济与经济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经济在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城市经济是一个重要而必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经济的状况和发展需求,以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经济包括城市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就业与人口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对城市经济状况有全面的了解,规划者才能制定出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经济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不同行业的布局和发展,合理配置各类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2. 经济增长模式:城市规划应当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避免依赖资源消耗过快的产业,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3. 就业与人口流动: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就业机会的分布和人口流动的需求,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和交通设施,以满足市民的就业和生活需求。

二、经济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经济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调控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经济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发展目标:经济规划通过对城市经济的分析评估,确定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经济规划确定了城市要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明确的发展侧重点。

2. 资源配置:经济规划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通过经济规划,城市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政策调控:经济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引导和调控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

浅谈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论文

浅谈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论文

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浅谈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摘要: 如今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城市化,而发达国家也在将城市的建设进行优化,使城市也更发达更现代化。

不管是城市化阶段,还是使城市的更发达的阶段,城市的进一步规划都离不开城市经济学。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市场经济、经济社会发展一.城市经济学简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1.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

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

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城市经济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与城市问题的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一般认为,城市经济学主要可划分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

宏观城市经济学把城市看做一个整体,强调以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城市与邻近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为研究内容,采用总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城市与地区经济及国民经济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微观城市经济学,以城市内部的经济问题作为其研究内容。

它以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为依据,是在综合马歇尔和新古典学派的方法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外,还出现了一种综合微观与宏观分析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它将城市经济内部各个部门的“个量分析”,同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和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综合城市经济学研究体系。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是当代城市发展和管理的两个重要学科。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机制,而城市规划则旨在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有序规划和合理布局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一、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城市中的经济现象。

它关注的是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

通过对城市经济规模、结构和机制等进行深入分析,城市经济学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和机制。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环境。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口流动、产业集聚、创新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城市经济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机制,从而为制定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有组织的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目标。

城市规划关注的是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功能的有序布局。

它的目标是通过对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市政设施等进行规划,使城市具备高效、宜居、宜业等特点。

城市规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城市经济的繁荣可以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推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同时,城市规划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用地规划和产业布局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城市经济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量化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效应。

城市规划则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了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的指导,使城市经济得以更加有效地运行。

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经验。

城市经济学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经济学视角

城市经济学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经济学视角

城市经济学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经济学视角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分支学科,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城市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分析经济学视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人口、产业、社会等方面的不断壮大和进步。

而城市规划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目标、原则和规则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可以用“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城市发展的需求来自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而城市规划则是通过合理收集、分析这些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来满足这些需求。

二、经济学视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 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学视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之一是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合理利用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城市的经济结构、市场需求及土地价格等因素,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以最大化土地的经济效益。

2.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学视角可以帮助规划者分析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流量、出行成本等因素,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经济学的原理可以有效地指导交通系统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3. 城市产业布局规划经济学视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还包括城市产业布局规划。

城市的产业布局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提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城市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以及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分析,经济学家可以提供合理的产业布局建议,以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济学视角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以及社会福利等指标,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规划不仅需要考虑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还需关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这就需要将经济学的理论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学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学科,对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经济学可以提供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经济学家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经济逻辑。

其次,经济学可以提供经济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经济学家可以运用成本收益分析、风险管理等经济学方法,对方案做出全面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经济学可以指导城市规划的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研究城市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经济学可以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城市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二、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而这往往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规划中,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是关键。

高效的交通网络和稳定的基础设施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规划合理的工业园区和居住区将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企业和人才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另外,城市规划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案例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深圳为例,深圳在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利用经济学方法和城市规划相结合,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通过引进外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深圳成功实现了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变。

这是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也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

四、现代城市规划的挑战与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现代城市面临着许多挑战。

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经济学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它们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各层面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相关内容。

1.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环境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绿化规划等。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便利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其次,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如学校、医院、公园、文化场馆等,这些设施的配置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最后,城市规划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规划中包括了对城市的环境要求,如绿化、水系、空气质量等,这些要求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品质。

2.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效益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利用的过程。

城市土地利用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如城市用地结构、用地类型、用地强度等。

城市土地利用对于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在城市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的现状和特点等因素,从而确定合适的土地利用形式,这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土地的利用对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品质。

最后,城市土地利用能够降低城市开发成本,提高城市用地效率。

在城市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降低城市开发成本,提高城市的用地效率。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对于城市的经济效益、城市品质、城市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密切相联。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与社会财富产生、分配的学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而城市规划则在经济学指导下,促进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经济学通过研究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经济增长等理论,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首先,经济学能够对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建议。

城市规划需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合理规划土地、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和投资。

经济学通过研究资源的稀缺性和效用原理,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其次,经济学为城市规划带来了市场经济机制的思维方式。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城市规划也需要借鉴市场经济的原理,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

经济学的市场分析方法能够帮助规划者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制定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最后,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路径,经济学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能够指导规划者选择适宜的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从而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二、城市规划对经济学的应用与发展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也为经济学提供了应用和发展的平台。

首先,城市规划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实例。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收集、分析大量的宏观和微观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对规划决策有重要意义,也为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城市经济现象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数据基础。

其次,城市规划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案例和观察对象。

城市规划在中国的实践中涉及到许多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例如土地利用、人口流动、城市交通等等。

这些实践案例为经济学家提供了验证理论、完善模型的机会,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布局、组织和管理的活动,旨在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蓬勃的城市经济也在不断塑造和调整城市规划。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来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规划能够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划分各类用地,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避免混杂用地的出现,减少用地的浪费,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能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规划能够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城市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网络。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在早期规划阶段就考虑到交通需求,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枢纽、公共交通设施等,提高交通的畅通性和效率。

良好的交通状况不仅方便市民生活,也有助于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另外,城市规划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绿地和水域,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优美的环境不仅吸引了人才和资本的流入,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下面将介绍几个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举措。

1. 产业布局规划城市规划中的产业布局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规划中合理划定不同产业的发展区域,可以引导和集聚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竞争力。

例如,可以规划划定高科技产业园区、商贸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区等特定功能的区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提质升级。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各种城市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规划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之一,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探讨城市规划,并探讨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面临的挑战。

一、城市规划的经济学视角城市规划在经济学角度被视为是一种资源配置与市场协调的手段。

它强调城市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城市规划帮助促进城市内不同资源、企业、居民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维护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在经济学视角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资源配置。

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经济的、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例如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管道、公共服务设施等等。

在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不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更好的城市管理和经济效益。

2.市场协调。

城市规划功能也包括市场协调,即规划如何促进城市内不同企业的合作和竞争。

城市内的企业、商店和居民相互作用,构成了城市经济“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如何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使不同的人、企业和产业之间合理地配合,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到城市内部外部环境对经济的影响,评估城市规划的最终影响,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例如,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如何平衡城市内的与城市外的资源利用与保护,如何保护自然环境,降低污染和能源的浪费以及如何提高城市的质量。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尊重,来确保城市规划符合经济学原则并切实可行。

1.简约原则。

城市规划应该追求最小投入、最大产出。

这不仅包括建筑物或者基础设施的设计,也包括城市服务的提供,如警察、消防、医疗护理等。

城市规划应该以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前提,并以维持经济稳定为导向。

2.多样性原则。

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社区内的多样性,包括人口多样性和职业多样性。

城市规划应该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和习惯,以及变化的城市业务。

城市规划应该照顾到各个社区的实际需求,而不是被动地关注功能划分。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探讨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探讨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与城市规划探讨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言: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规划,促进城市的有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因此,经济学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促进与影响。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经济发展被视为主要目标之一,因为经济发展对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1.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城市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土地、水资源、交通网络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合理划定产业用地、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等不同功能区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产业的分工合作。

1.2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规划可以通过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合理选择和布局产业发展区域,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1.3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城市规划可以通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绿化建设和环境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促进经济的繁荣。

第二部分: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双向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影响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2.1 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需要规划更多的居住区、商业区和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2 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规划需要根据经济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城市的功能定位。

例如,传统的工业城市需要向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城市转型,城市规划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五篇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综合练习与答案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五篇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综合练习与答案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五篇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情况会产生外部效应?()[2011年真题]A.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工资B.矿难造成矿山停产C.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D.生产过剩造成价格下降【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外部效应关系是指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

当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的人或经济单位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不能在市场中加以消除时,就发生了“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

2、关于供需与政府政策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A.政府能利用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通过对价格的控制来达到调节市场运作的目的B.基础设施供应企业是自主经营的企业,政府可以直接决定价格C.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由买者和卖者共同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D.政府实行的价格上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市场力量自然而然地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上限没有实际影响【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政府可以利用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通过对价格的控制来达到调节市场运作的目的。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政府会通过价格控制来改变市场的状况,例如,规定价格上限。

现在很多政府转向采用补贴而不是价格管制的方法来实现社会福利,这种补贴不会直接影响市场供给,因而不会引起短缺现象。

3、由于外部性经济效果可以分为(),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分析研究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得失,充分利用外部性正效果,以便求得最佳的整体城市效益。

[2010年、2006真题]A.正效果和负效果B.好效果和坏效果C.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D.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外部效果问题就是项目经济的“外涉性”问题,所谓“外涉性”,就是为了自身目标而努力的人和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

部门活动的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是城市产生、扩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分析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的过程。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分析主要是对城市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探究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路径。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分析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一、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经济学分析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规划首先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经济学分析,对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行探究,建立合理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对城市内部的各种土地类型进行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的规划。

二、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学分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的特点来优化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针对城市内部和周边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三、城市交通运输经济学分析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规划要加强对城市交通运输的经济学分析,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布局和规划,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效率和交通服务质量。

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规模、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建立高效、低碳、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四、城市环境保护经济学分析城市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规划要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建立合理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通过环境保护、治理等措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经济学分析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规划要加强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经济学分析,建立合理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和规划,让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发展水平。

六、城市社会保障经济学分析城市社会保障是城市人民幸福的基本保障,城市规划要加强对城市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分析,建立合理的城市社会保障机制,加速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合法权益,提升城市社会稳定和发展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市场和政府,政府的作用第三章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很行,为什么还需要政府?回顾我们学过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两条: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是因为市场规则可以激发人的动力,利用人追求自私的本性,通过互相交易来利他,这样,每个人都有劳动和交换的动力,每个人的境遇都会通过竞争、交易而改善。

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原理六、七中的“通常”和“有时”二个短语可圈可点,这就是主流经济学家们都同意的大市场、小政府,能由市场解决的交给市场,这是绝大多数的情况;实在不行了才交给政府,这是少数的情况。

反过来就不能成立了。

然而,何为“通常”、何为“有时”,却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情况,而是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制度中有所变化,这是因为,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局限条件不同,这些条件有时导致政府做某些事更加有效率,有时导致市场做某些事更加有效率。

3.1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斯蒂格利茨认为,人们对市场的不满主要在三个方面:忽视经济学的规律,收入再分配问题和私人市场名副其实的失灵1。

我们分别来讨论这三种情况。

3.1.1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和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t)首先,忽视经济学规律的人会对市场有很多抱怨,房价为什么那么高?交通为什么总是拥堵?学了经济学,我们知道,很多人们不满意的结果是由于稀缺带来的,经济学家把很多情况并不看作是市场出了问题,而是经济生活中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些事情能不能变得更好?也许;这些事情能不能够完全解决?可能做不到。

把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所有涉及的人的境况都不因此而恶化,这样的变化叫做帕累托改进。

这是依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命名的。

很明显,经济学家所要追求的更好的那条路是帕累托改进,而做出帕累托改进是非常难的。

因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个政策或者做法如果不能改变资源稀缺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P129-137的事实、鼓励更多的资源出现,而只是促进一些人的境况改善的话,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从另一些人那里获得了资源,也就是有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尽管这种损害可能是非常不显眼的。

例如,为了帮助穷人而进行的住房租金管制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联邦政府建立了一套进行租金控制的国家管理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城市又重新引入了租金管制,这些城市包括波士顿、华盛顿特区、旧金山和洛杉矶。

租金管制政策的受益者是那些以较低价格租到住宅的消费者,但是,受损者是出租房屋的不动产拥有者。

由于租金受到限制,所有者能获得的租金收益减少了,并且不动产的市场价值下降了。

这还不是全部,这个政策使得资源的总量减少了,一些出租户退出了市场,而由于出租住宅价格较低,出租户缺乏维护和修理住宅的激励,住宅的质量不断下降。

根据奥尔森(Olsen,1972)对纽约市的租金控制计划的研究,不动产所有者的损失是消费者获得收益的两倍。

多伦多的租金控制计划使公寓建筑的市场价值在五年内下降了40%(Smith and Tomlinson,1981)2。

显然,租金管制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此现在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不会再做出这样的建议。

与此类似的,对住房价格的管制,对最低工资的管制,都很有可能是非帕累托改进,有一个庞大的潜在的受损人群。

帕累托效率,是指在不使别人的境况恶化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人的境况能够再做出任何改善了,这种资源配置就被称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经济学家谈到市场效率时,指的都是帕累托效率,也就是达到了最高有效的情况,再改进一点都不可能了。

市场经济如果想满足帕累托效率,它必须满足交换效率、生产效率和产品组合效率。

交换效率(Exchange efficiency),要求经济系统所生产的产品在个人之间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分配。

例如喜欢巧克力冰淇淋的人可以得到巧克力冰淇淋,而喜欢香草冰淇淋的人可以得到香草冰淇淋,或者,喜欢某一种住宅的人可以获得这一种,喜欢另一种住宅的人可以获得那一种。

任何限制或者禁止交换的做法都会导致交换无效率。

生产效率(Production efficiency),在不减少一些商品的生产的情况下,不可能多生产另一些商品。

产品组合效率(Product-mix efficiency),经济中所生产的商品的组合必须反映人们的偏好。

这些效率都是通过竞争性市场达到的,因此,帕累托效率是在竞争性市场中达到的。

这也可以通过通俗一点的方式来解释:在市场竞争中,人们已经完成了自愿的交换,面对给定的价格,没有人希望生产更多或者更少,也没有人需要更多或者更少。

如果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除非这些人自愿同意,否则就会有人受损。

小结:很多人们对市场的不满是由于稀缺带来的,并不是真正市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2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P307-308这种不满是无解的。

如果想要并且能够改进人们不满的状况,是进行帕累托改进,也就是把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所有涉及的人的境况都不因此而恶化。

真正的帕累托改进是很难的,除非鼓励了资源的增加,否则多数的政策都是把一些人的资源搬到另外一些人那里,会有受损者。

由竞争性市场会带来帕累托效率,是指在不使别人的境况恶化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人的境况能够再做出任何改善了,帕累托效率是指满足交换效率、生产效率和产品组合效率。

3.1.2 收入再分配,效率与公平虽然,竞争市场达到了帕累托效率,但仍有人对此表示不满。

某些掌握稀罕的、有价值的技能的人会获得较高的收入,而另一些缺乏技能、十分平常的人工资就很低,或者,有的人运气很好,有的人运气很差,总之,市场可能会带来显著的贫富差异。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贫富差距会给社会带来动荡和不安的因素,这会导致整体经济效率的下降,而有的经济学家仅仅是因为不能够接受收入不平等,认为应该改善那些最不幸的人的命运,因而,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政府不应该完全接受市场的结果,而进行收入再分配。

在当今的世界,收入再分配成为了各国各地政府的普遍的职能。

但是,由于收入再分配会明显地损害效率,对于分配的比例如何确定、用何种方法再分配的政策上,人们也存在着许多分歧。

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研究,尽量选择那些损失小的方案,例如,帮助穷人住房问题不是进行租金管制,而是对穷人进行补贴,这样,虽然也有损失,但是损失相对小一些。

无论如何,任何的再分配都会遇到两难的局面,因为,经济的大蛋糕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切给穷人那一块蛋糕的比例变大了,可能会引起富人和中产阶级的不满,税收比例过高的话会激励人们不工作,因此,蛋糕总体变小了,说不定获得更大比例的穷人实际所得的蛋糕却没有原来的大。

而对富人和中产阶级来说,分给他们的蛋糕肯定是变小了。

是要效率还是公平,肯定要进行取舍。

人们并不是进行完全的取舍,而通常是边际量上的取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两种主要方法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税收和公共福利计划(主要是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

经济学家认为,解决日趋严重的不平等问题,长期战略应该把重点放在改善教育和培训上,这是长远的激励,相当于“授人以渔”。

而短期能够起到作用的是税收和福利计划,这是直接的再分配政策。

(1)税收在税收方面,通常会有以下几个要点,会使这项政策做的更好。

1)公平税收的公平:横向公平,境况相同或相似的人应当缴纳相同或相似的税;纵向公平,境况好的应该多缴税。

富人比穷人缴纳其收入中更大份额的税收制度——累进制;穷人比富人缴纳其收入中更大份额的税收制度——累退制;如果富人虽交更多税,但不是按比例递增的,仍然是累退的。

2)效率:尽量不干扰经济系统配置资源的方式,给纳税人造成的成本最小。

高税率会挫伤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因此会妨碍经济的效率。

3)管理便捷:税金征收和管理是有成本的,在美国纳税人和国税局每年为编制和处理税表而花在会计师和律师身上的费用达几十亿美元。

4)灵活性:可调整。

5)透明度:纳税人有权了解公共服务。

(2)公共福利计划——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指家庭不必从事任何当前的生产活动就可获得的报酬。

转移支付可以是现金补贴,也可以是实物或保险。

例:我国义务教育中的转移支付,对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不同的支付政策。

例:中西部建设中的支付转移。

小结:因为市场会带来贫富差距,人们不能接受这种结果,因此收入再分配成为了政府普遍的作用。

但是在如何再分配中,还是要选择损失比较小的方法。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是一种帕累托改进,里面有受损者,也会使整个经济的蛋糕变小,损失了整体经济的效率。

是要公平、还是效率,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税收和公共福利计划。

案例:中国从“效率”到“公平”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强调公平和共享的“和谐社会”,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主观上源于对形势的洞察判断,客观上源于执政能力与经济实力的积累。

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

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导致局限条件发生变化,使得中国更加重视“公平”。

但也要看到,尽管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与全球第一的美国仍相差甚远,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也提醒我们不要“未富先骄”,开始大包大揽地地实行一系列福利政策。

相关阅读: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