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DOC)

合集下载

燃烧与爆炸学Chapter4

燃烧与爆炸学Chapter4
PP P , PP 13 ~ 55; P PP ( 1)远大于1 P
又由于1/ρP 1/ρ ;
1/ρP (1 )远比1小得多 1/ρ
2 2 KM远大于1, 若取K 1.4, 则M 1,
u a
二、正常火焰传播与爆轰 Ⅰ
Ⅱ 爆轰区
特点: (1)燃烧后气体的压力增大 (2)燃烧后气体的密度增大
(四)混气初始温度的影响
1200
1000 800
430 oC
310 oC 190 oC 20 oC
Sl(cm/s)
600
400 200 0 10 30 50 70 90
混气初温增大, Sl增大;
氢气-温度对Sl的影响
Sl
n n K(Tm Ti )K os ρ 2 f 1e E/RTm C P (Ti T )
第二节
层流预混气中正常火焰传播速度
三、物理化学参数对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一)可燃气与空气比值的影响 (二)可燃气分子结构的影响 (三)初始压力的影响 (四)混气初始温度的影响 (五)火焰温度的影响 (六)惰性气体的影响 (七)混气性质的影响
第二节
层流预混气中正常火焰传播速度
一、传播机理
火焰前沿
5、实际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
uin
Sli uin ui cosθi
r ui u10 (1 2 ) R
r=0.9R处
2
θi
u10
r
R
ui
Sli 接近真实的平均火焰传播 速度
第三节
可燃气体爆炸
爆炸: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或者物质性质和成分发生根本变化)时,在瞬 间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化学性爆炸:物质因为发生迅速的化学反应,产 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燃烧和爆炸理论重点

燃烧和爆炸理论重点

第三章 物质的燃烧
预混气中火焰的传播理论:火焰(即燃烧波)在预混气中传播,从气体动力学理论可以证明存在两种传播方式:正常火焰传播和爆轰。
(Ⅰ)区是爆轰区。特点:①燃烧后气体压力要增加 ②燃烧后气体密度要增加 ③ 燃烧波以超音速进行传播
(Ⅲ)区是正常火焰传播区。 特点:① 燃烧后气体压力要减少或接近不变;② 燃烧后气体密度要减少; ③ 燃烧波以亚音速(即小于音速)进行传播。
火焰前沿的特点:(1)火焰前沿可以分成两部分:预热区和化学反应区。 (2)火焰前沿存在强烈的导热和物质扩散。
火焰传播机理:(1)火焰传播的热理论:火焰能在混气中传播是由于火焰中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传播到新鲜冷混气中,使冷混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加速的结果。
(2)火焰传播的扩散理论:凡是燃烧都属于链式反应。火焰能在新鲜混气中传播是由于火焰中的自由基向新鲜冷混气中扩散,使新鲜冷混气发生链锁反应的结果。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持续燃烧达5min以上,这种现象称为点燃。
在无外界火源的条件下,物质自行引发的燃烧称为自燃。
物质自燃有受热自燃和自热燃烧两种形式。
受热自燃的两个条件:外部热源、有热量积蓄的条件
自热自燃的三个条件:必须是比较容易产生反应热的物质; 此类物质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或是呈多孔隙状的,有良好的绝热和保温性能;热量产生的速度必须大于向环境散发的速度。
爆燃是一种燃烧过程,反应阵面移动速度低于未反应气体中的声速,反应阵面主要通过传导和扩散进入未反应气体中。爆燃是一种带有压力波的燃烧,爆燃发生时,反应阵面的传播速度低于声速。
爆轰的反应阵面移动速度比未反应气体中的声速高。对爆轰来说,主要通过压缩反应阵面前面的未反应气体使其受热,从而使反应阵面向前传播。

燃烧爆炸理论与技术

燃烧爆炸理论与技术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质上是燃烧可燃液体蒸发出来的蒸气,所以叫蒸发燃烧。

对于难挥发的可燃液体,其受热后分解出可燃性气体,然后这些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这种燃烧形式称为分解燃烧。

可燃固体的燃烧可分为简单可燃固体、高熔点可燃固体、低熔点可燃固体和复杂的可燃固体燃烧等四种情况。

固体碳和铝、镍、铁等金属熔点较高,在热源作用下不氧化也不分解,它们的燃烧发生在空气和固体表面接触的部位,能产生红热的表面,但不产生火焰,燃烧的速度和固体表面的大小有关。

这种燃烧形式称为表面燃烧。

闪点的影响因素同系物液体的闪点随着相对分子量、相对密度、沸点的增加和蒸汽压的降低而增高。

同类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由烃类的同系物组成,其闪点随着馏分的增高而增高。

异构体的闪点低于正构体。

能溶于水的易燃液体,闪点随浓度的降低而增高。

油漆类液体的闪点取决于油漆中所含溶剂的闪点。

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易燃气体:a)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类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b) 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的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非易燃无毒气体:在20℃压力不低于280 kPa条件下运输或以冷冻液体状态运输的气体(窒息性气体、氧化性气体、不属于其他项别的气体)易燃液体: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含有固体的液体。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该物质为热不稳定物质,可能发生放热的自加速分解。

该类物质还可能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性质:a) 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b) 迅速燃烧;c) 对碰撞或摩擦敏感;d) 与其他物质起危险反应。

e) 损害眼睛毒性物质: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燃烧基本理论

燃烧基本理论

内容:燃烧基本理论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一)燃烧的本质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燃烧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具备一个或两个特征不能称为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1.必要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

2.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着火能量,三者相互作用。

二、燃烧类型燃烧类型主要有闪燃、自燃、着火、爆炸。

(一)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作闪燃。

(二)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自燃包括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

1、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连续均匀地加热到一定温度,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叫作受热自燃。

2、本身自燃。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自然发热经一定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叫作本身自燃。

(三)着火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当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到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作着火。

(四)爆炸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叫爆炸。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

遇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作爆炸浓度下限(也称为爆炸下限);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作爆炸浓度上限(也称为爆炸上限)。

在火场上,常见的爆炸主要有以下三种:1. 气体爆炸: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爆炸的现象。

气体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气体本身具有可燃性;气体必须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有点火源的存在。

2、粉尘爆炸: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爆炸的现象。

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能量。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目录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2)1. 引言 (2)2. 可燃物的种类及热特性 (2)2.1 可燃物的种类 (2)2.2可燃物的热特性 (3)3. 燃烧理论 (6)3.1 燃烧的条件 (6)3.2 着火形式 (6)3.3 着火理论 (7)3.4灭火分析 (14)4. 爆炸理论 (18)4.1 爆炸种类及影响 (18)4.2 化学爆炸的条件 (21)4.3 防控技术 (23)5. 结论 (24)1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当前主要的燃烧及爆炸理论。

首先介绍了燃烧条件、着火形式以及具体的燃烧理论,然后对四种燃烧理论分别进行了灭火分析。

然后阐述了爆炸的种类、爆炸条件过程及防控技术。

最后对本文的内容作了总结,并且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燃烧理论;爆炸理论;防控技术。

1. 引言火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燃烧现象。

爆炸(化学)是一种快速的燃烧,为了科学合理地预防控制火灾及爆炸(化学),应当对燃烧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要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提供一定的外加能量,反应的结果则会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前后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可以要据物质与能量守恒定律确定。

2. 可燃物的种类及热特性2.1 可燃物的种类可燃物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形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可燃物,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为常见的可燃气体,汽油、酒精等为常见的可燃液体,煤、高分子聚合物等为常见的可燃固体。

可燃物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包含有一定的可燃元素。

主要是碳(C)、氢(H)、硫(S)、磷(P)等。

碳是大多数可燃物的主要可燃成分,它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可燃物发热量的大小。

碳的发热量为 3.35×107J/kg,氢的发热量为1.42×108J/kg,是碳的4 倍多。

了解可燃元素及由其构成的各类可燃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可定量计算燃烧过程中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有些元素发生燃烧后可以生成完全燃烧产物,也可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不完全2燃烧产物还可进一步燃烧生成完全燃烧产物。

燃烧与爆炸

燃烧与爆炸

1.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2.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特点:严重性、复杂性、突发性3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的着火能量;一定的含氧量;相互作用燃烧的持续条件:反应释放足够能量维持燃烧燃烧形成要素:可燃物、氧化剂、着火源→外加热、合理配比、混合作用4.燃烧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放热、火焰、发光、发烟5.点火源种类:化学能;电能;机械能;光能;核能;高温表面;地热、火山爆发6.燃烧爆炸的形式:①按照燃烧反应进行程度: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②按照产生燃烧反应相:均相燃烧、非均相燃烧③按照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过程:预混燃烧(层流预混燃烧、湍流预混燃烧)、扩散燃烧④蒸发燃烧⑤、分解燃烧⑥、表面燃烧⑦、延迟燃烧⑧、阴燃⑨、粉尘爆炸⑩、单纯物质的分解爆炸○11炸药燃烧○12气体泄漏燃烧○13绝热燃烧○14喷雾燃烧7.燃烧类型:闪燃、点燃、自燃8.闪燃: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或可燃固体受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发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闪点:液体在空气中或在液面附近产生蒸气,其浓度足够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

9.闪燃与闪点的重要性:闪燃是可燃液体着火的前奏,是危险的警告;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10.点燃:也叫强制着火,引燃。

是指可燃物的局部在点火源的作用下起火,移去火源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燃点:又叫着火点。

可燃物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11. 重要性:燃点对评价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具有实际意义,燃点越低,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控制这类可燃物的温度在燃点以下是预防火灾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燃烧与爆炸基础知识

燃烧与爆炸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爆炸极限及影响因素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 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 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 积百分比(V%)表示。对可燃粉尘,我们通常用单位体积内可燃 粉尘的质量g/cm3来表示其爆炸上、下限值。
实际燃烧温度不是固定的值,它受可燃物浓度和一系列 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燃烧特性(3)
燃烧速度: 1 气体燃烧速度:火焰在可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称燃烧速度。 气体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的组成和结构 • 可燃气体含量 • 初温 • 燃烧形式 • 管道 • 压力和流动状态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燃烧的条件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三个 条件: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 点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 量,相互作用,燃烧方可产生。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点火源
燃烧的条件:
燃烧三要素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常见的火源种类
在生产中,常见的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有以下8种: (1) 明火 (2) 高热物及高温表面 (3) 电火花 (4) 静电、雷电 (5) 摩擦与撞击 (6) 易燃物自行发热 (7) 绝热压缩 (8) 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
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 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 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 点(或引燃温度)。
第一部分:燃烧与爆炸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受热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
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2)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

燃烧爆炸的基本理论

燃烧爆炸的基本理论

续燃烧的基本特征
2、区分燃烧和非燃烧现象的依据 ⑴放热 ⑵发光 ⑶生成新物质 3、具备燃烧的条件 ⑴可燃物 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均称为可燃物。可燃物包括: a)可燃固体 b)可燃液体 c)可燃气体 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很多原料、中间体、半 成品和成品都是可燃物质。
续燃烧的基本特征
续爆炸极限
⑵爆炸极限与燃烧爆炸的关系 a) 可燃气体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在有外界 火源的情况下,不燃烧不爆炸; b) 当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爆炸下限时,在有 外界火源的情况下,发生轻度爆炸; c) 当可燃气体浓度处于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时, 在有外界火源的情况下,发生强烈的爆炸; d) 当可燃气体浓度等于爆炸上限时,在有外界 火源的情况下,发生轻度爆炸; e) 当可燃气体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在有外 界火源的情况下,只燃烧、不爆炸; ⑶几种常见物质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续燃烧的基本特征 e)可燃固体的粒度 它们粉碎的程度愈高,粒度愈细,自燃温度就愈低。 f)可燃物质的种类 同系物的自燃温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如:乙烷 (515℃)的自燃温度比丁烷(365℃)高。 正位结构物质的自燃温度比其异构物低。如:正丙醇 (405℃)的自燃温度比异丙醇(425℃)低。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自燃温度高于相当于它的不饱和碳氢化 合物的自燃温度。如:乙烯(425℃)的自燃温度比乙烷 (515℃)低。 苯系的低级碳氢化合物的自燃温度高于分子中有同样碳原 子数的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的自燃温度。如:苯(555℃)的 自燃温度比己烷(240℃)高。 g)环境温度、湿度等对自燃温度的测试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 对轻质燃料油而言,一般地讲,液体燃料的比重越小,其 闪点越低,而自燃温度却越高。
国内航煤 国外航煤
一蒸馏一线航煤 二蒸馏一线航煤

天然气燃烧反应机理与爆炸极限

天然气燃烧反应机理与爆炸极限
2.88
4.0
75.9
2210
400
一氧化碳
C+0.5O2=CO2
2.38
0.5
1.0

1.88
2.88
12.5
74.2
2370
605
甲烷
CH4+2O2=CO2+2H2O
9.52
2.0
1.0
2.0
7.52
10.52
5.0
15.0
2043
540
乙炔
C2H2+2.5O2=2CO2+H2O
11.90
2.5
7.5
5.0
5.0
28.20
38.20
1.4
8.7

290
正戊烷
C5H12+8O2=5CO2+6H2O
38.08
8.0
5.0
6.0
30.08
41.08
1.4
8.3

260

C6H6+7.5O2=6CO2+3H2O
35.70
7.5
6.0
3.0
28.20
37.20
1.2
8.0
2258
560
硫化氢
H2S+1.5O2=SO2+H2O
21.42
4.5
3.0பைடு நூலகம்
3.0
16.92
22.92
2.0
11.7
2224
460
丙烷
C3H8+5O2=3CO2+4H2O
23.80
5.0
3.0
4.0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燃烧和爆炸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现象。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爆炸是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迅速释放,并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光亮现象。

燃烧和爆炸都是由氧气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但爆炸的反应速度更快,产生的能量更大。

燃烧和爆炸的理论基础是燃烧化学和爆炸动力学。

燃烧化学研究燃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释放。

可燃物质一般是有机物,其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燃烧和燃尽。

引燃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接触后产生点火源,并开始发生反应。

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和光。

燃尽是指可燃物质完全被氧气消耗,停止燃烧。

燃烧化学研究的重点是物质的热值、燃烧温度、燃烧产物和燃烧速率等参数。

爆炸动力学研究爆炸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和冲击波的产生。

爆炸反应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点火、反应、扩展和耗减。

点火是指爆炸剂与点火源接触后开始发生燃烧。

反应是指燃烧的爆炸产物放热,产生高温和高压。

扩展是指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迅速膨胀,产生冲击波和冲击力。

耗减是指爆炸产物消耗完毕,爆炸结束。

爆炸动力学研究的重点是爆炸的速度、压力和能量等参数。

燃烧和爆炸的分析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和爆炸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火势和冲击波两个方面。

火势可以引发火灾,破坏建筑和设备,威胁人员的安全。

冲击波可以引发爆炸事故,造成工厂、工地、交通运输等重大事故。

因此,燃烧和爆炸的分析需要研究燃烧材料的性质、火灾和爆炸的起因和传播机制,以及防火防爆的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在分析燃烧和爆炸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燃烧材料的种类和性质。

不同的材料燃烧产生的热值和燃烧速率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氧气的供应。

燃烧和爆炸都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如果缺氧则无法燃烧和爆炸。

点火源的存在。

燃烧和爆炸需要点火源引发反应,因此需要防止点火源的存在,避免引发事故。

环境的温度和压力。

燃烧和爆炸也受到环境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高温和高压有利于燃烧和爆炸的发生。

燃烧、火灾、爆炸理论

燃烧、火灾、爆炸理论

火灾的级别 • 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 灾四个等级。 • 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 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 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 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 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S C2H6O CH4 (C6H10O5)n
氧化剂 •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 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 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 的氧化剂。
O2
CL2
KMnO4
NaClO
氯的氧化性 • 有效氯就是指含氯化合物中所含有的氧化 态氯。化合价为0、+1、+3、+4、+5、+7 的氧化态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都能释放 其氧化性而被还原成化合价为-1的还原态氯 【自然稳定态】,这一反应过程正好可被 人类所利用,比如用于漂白、消毒等,所 以这些氧化态氯就是能够发挥效用的氯, 顾名思义,称其为有效氯。 • 有效氯含量的实质就是指,单位质量的含 氯化合物中所含氧化态氯的氧化能力相当 于多少纯净氯的氧化能力
预防火灾的主要措施 • 从破坏燃烧条件入手: 1、控制可燃物:设备密闭、作业场所通风、杜绝跑 冒滴漏、泄漏可燃物及时清理、工作现场粉尘及时 清理、可燃气体检测。 2、控制氧化剂:制氮机、CO2日常保护、次氯酸钠的 合理添加 3、控制引火源:设备防雷防静电跨接、人员着装、 转动设备的检查维护、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工 具、作业 4、控制链式反应:阻火器

燃烧与爆炸学第三章着火理论

燃烧与爆炸学第三章着火理论

2θ y12

(
x0 z0
)
2θ z12


ΔHC
KnC
n A0
Ex02
KRT02
e E / RT

3.3.1弗兰克-卡门热自燃理论概述
3.3
2
x12
( x0 )2 y0
2
y12

(
x0 z0
)
2
z12


HC KnCAn0 KRTa2
Ex02
eE / RT


δ

ΔHC
K
nC
n A0
Ex02
KRT02
e E /(RT0 )
3.3.1弗兰克-卡门热自燃理论概述
3.3
2
x12
( x0 )2 y0
2
y12

(
x0 z0
)
2
z12
exp( )

-
兰 克 卡
相应边界条件为:在边界面 z1=f (x1,y1) 上, =0;在
论 愈大,或容器壁面积A愈小,混合气着火的临界压力Pc也
愈低,即愈有利于着火。
3.3
大Bi数条件下,物质体系 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
弗 兰 克
-





理 论
(a)谢苗诺夫模型
(b)弗兰克-卡门涅次基模型
3.3.1弗兰克-卡门热自燃理论概述
3.3
F-K自燃理论认为:自热体系能否着火,取决于
该体系能否得到稳态温度分布。体系得不到稳态温
3.3
-
弗 兰 克 卡 门
x1 x / x0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提纲及知识点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提纲及知识点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提纲及知识点一、燃烧理论基础1.燃烧概念及特征: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含氧体)在一定条件下放出热、光以及大量的有害气体等物质,产生火焰、产生明亮或红外线的光亮、产生热、产生烟雾和气体等。

2.燃烧产物及其特点:燃烧产物主要有热、光、火焰、烟雾和气体等,其中烟雾和气体是有害的,会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3.燃烧过程及要素:燃烧过程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燃料、助燃剂和氧气。

燃料是产生热的物质,助燃剂是加速燃烧的物质,氧气是燃烧的供给气体。

4.燃烧反应方程式:燃烧反应方程式描述了燃料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通过方程式来推算燃烧的产物以及释放的能量。

5.燃烧的传热方式:燃烧的传热方式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

辐射是指燃烧产生的热通过空气中的电磁波辐射传递;传导是指热通过物体固体材料内部的分子传递;对流是指热通过流体内部的对流传递。

二、燃烧过程和制止燃烧方法1.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包括燃烧启动、燃烧加速和燃烧自维持三个阶段。

燃烧启动是指燃料和氧气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燃烧加速是指燃料和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燃烧自维持是指燃料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维持在一定的速率,不再需要外界能量提供。

2.燃烧过程中的火焰结构:火焰由三个区域组成:燃料区、氧化区和冷却区。

燃料区是燃料、助燃剂和部分未反应的氧气混合的区域,发生燃烧反应;氧化区是氧气与燃料在火焰中反应的区域;冷却区是接近火焰外围的空气。

3.制止燃烧的方法:制止燃烧的方法主要有断燃剂、隔离、升温、窒息和抑制等。

断燃剂是指切断燃料与氧气接触的方法;隔离是指将燃料与氧气分开的方法;升温是指提高燃烧温度,使燃料燃烧困难;窒息是指排除氧气的方法;抑制是指使用抑制剂抑制火焰的方法。

三、爆炸理论基础1.爆炸概念及特征:爆炸是指可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短时间内快速氧化或分解,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释放的现象。

爆炸特征包括爆炸压力、爆炸温度和爆炸速度等。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 第三章 物质的燃烧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 第三章  物质的燃烧

(一)油罐火灾的发生及发展
• 火焰的辐射热是使油加热的主要方式,
• 油面接受火焰的辐射热后,表面层迅速被 加热到沸点温度,并形成很薄的高温层, 高温层的厚度与油罐直径及容积无关;
• 同时产生油蒸气,油蒸气不断进入燃烧区, 从而维持燃烧并得以继续进行。
图3-15 油层内温度分布
(一)油罐火灾的发生及发展
(三)蒸发热
• 该蒸发热一方面消耗于增加液体分子动 能以克服分子间引力而使分子逸出液面 进入蒸气状态; • 另一方面,它又消耗于气化时体积膨胀 所做的功。
(三)蒸发热
• 蒸发热主要是为了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 力以便气化所吸收的热量。
• 那么蒸发热值就必然成为液体分子间吸 引力大小的一种量度。 • 一般来说,蒸发热越大,其液体分子间 引力越大。
• 液体燃烧速度随贮罐中液面高度降低而 减慢; • 水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 风的影响。
图3-14 风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三、油罐火灾
(一)油罐火灾的发生及发展
• 火焰加热油的表面使油迅速蒸发,油蒸发比重 减小因浮力而形成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则在油 罐内形成局部低压,因之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油 罐与油蒸气混合燃烧形成火舌,随着火势增强, 火焰对油面的反馈热辐射也增强。 • 油面接受了更多的辐射热从而产生更多的油蒸 气,进一步增强了火势和上升气流的速度。
• 在火焰底部与油面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 它是由油蒸气、烟和燃烧产物以及穿透火 焰进入该层的空气组成;
• 进入中间层的烟越多,中间层的“灰度” 增加;
• 随着油面的下降,中间层厚度增大,中间 层对火焰辐射热的“热屏蔽作用”越明显。
图3-16 油罐火灾不同阶段的特征
油罐火灾的初期
• 油表面被加热层厚度很薄; • 油的蒸发速率迅速增加; • 油的被加热层向深部扩展; • 中间层厚度较薄且接近“透明体”,中 间层的的“热屏蔽”作用很小; • 火势发展迅速。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第四章预混气体的着火理论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第四章预混气体的着火理论

1.链锁分枝反应的发展条件
• 简单反应的反应速度随时间的进展由于 反应物浓度的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小;
• 但在某些复杂的反应中,反应速度却随 着生成物浓度的增加而自行加速。
• 这类反应称为自动催化反应,链锁反应 就属于这种更为广义的自动催化反应。
1.链锁分枝反应的发展条件
• 链锁反应的速度受到中间某些不稳定产 物浓度的影响;
• 在热着火理论中,着火感应期的定义是: 当混气系统已达着火条件的情况下,由 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骤升的瞬间所需 的时间。
图 4-3 不同初温时的散热曲线
图 4-4 不同初温时的着火感应期
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
• 系统环境温度越高,其着火感应期越短; • 大的混气发热量和高的混气反应速度都会
使着火感应期变短; • 高的着火点以及高的反应活化能都会使着
二、感应期的确定
• 根据链锁反应的性质,在反应开始时速 度很低,过了一段时间后,速度才开始 上升到可被察觉出的程度。
• 所谓感应期就是指反应速度由几乎为零 增大到可以察觉到的一定数值时所需的 时间。
感应期
• 当 W Wi时
• 因在感应期内 较大,故 e,i 同1 时可 认为 , 则 f上式就可写成
• 此时( )的临界压力和温度就是链锁自燃的爆 燃界限。 0
• 对于氢氧混合气来说,链锁自燃温度T=550℃。
图4-8 不同值下分枝链锁反应的发展
2. 不同温度时,分枝链锁 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 链锁自燃(或称链锁着火)现象在实验中可 以观察到,例如在低压、等温下氢与氧 可以无需反应放热而可由链锁反应的自 行加速产生自燃,这就是所谓“冷焰” 现象。
三、着火半岛现象
• 通过对碳氢化合物和氧(空气)的着火 测定实验,发现它们在着火临界压力— 温度图上有好几个界限。

燃烧与爆炸理论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与爆炸

燃烧与爆炸理论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与爆炸
2 (t f +277.3) 10410n c
20
(3)根据道尔顿公式计算 根据爆炸极限的经验公式,当液面上方的总压为 P 时, 可燃液体的闪点所对应的可燃液体的蒸气压 Pf 为:
P Pf 1 4.76( N 1)
其中:N 为燃烧 1mol 可燃液体所需的氧原子摩尔数。
21
(4)根据布里诺夫公式计算

相等时液体的温度。
显然,液体的沸点与外界气压密切相关。

10
5.3 闪燃与爆炸温度极限
5.3.1

闪燃与闪点
液体温度较低时,由于蒸发速度很慢,液面上
方蒸气浓度小于爆炸下限,蒸气与空气混合物
与火源是点不着的; 随着温度的升高,蒸气浓度增大达到爆炸下限
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就能闪出火花,

但随即熄灭。
9.6116 9.8443 10.3730 10.7647 10.9523 9.9586
-77~191 -28~31 17~173 -44~224 -31~242 -37~290
7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仅适用于单一组分的纯液体。 拉乌尔定律(稀溶液) 0 ①理想溶液: PA PA X A 0分别为溶液中某组分 A溶剂和纯溶剂的蒸 式中:P ,P A A 气压。 X 为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A ②非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应修正为:

Pi Pi 0 ai
ai ri xi

式中:

Pi---溶液中i组分的蒸气压。 Pi0---纯i组分的蒸气压 对于理想溶液, r i ` ai—i组分的活度 ri—i组分的活度系数
1, ai xi
5.2.3 蒸发热

燃烧与爆炸理论6

燃烧与爆炸理论6

爆炸物的安定性 : • 爆炸物化学变化的因素很多,例如热、杂质、辐射、 爆炸物化学变化的因素很多,例如热、杂质、辐射、 机械能等。在热功的作用下, 机械能等。在热功的作用下,爆炸物保持其物理化 学性质不引起明显改变的能力叫做爆炸物的热安定 性。 • 研究爆炸物的热安定性问题,就是研究爆炸物热分 研究爆炸物的热安定性问题, 解延滞期的规律,自加速反应的可能性和特点。 解延滞期的规律,自加速反应的可能性和特点。 • 实际中,常采用下列措施来保证硝酸酯的最大热安 实际中, 定性:一种措施是将硝酸酯精制, 定性:一种措施是将硝酸酯精制,细心地除去那些 加快硝酸酯分解的物质,二是加入少量的安定剂, 加快硝酸酯分解的物质,二是加入少量的安定剂, 例如二苯胺。 例如二苯胺。
第6章 热爆炸与热分解爆炸 章
• 爆炸物的热分解,是指在热作用下,炸药分子 爆炸物的热分解,是指在热作用下, 发生分解的现象与过程。 发生分解的现象与过程。 • 研究各种混合炸药体系的热分解特性是炸药相 容性研究的范围。 容性研究的范围。
6.1 热分解爆炸原理
6.1.1 热分解爆炸基本规律
炸药之类的易爆物在任一温度下, 炸药之类的易爆物在任一温度下,都进行着 热分解。 热分解。爆炸物热分解过程与爆炸变化一样是放 热的,形成气体产物, 热的,形成气体产物,只是分解速度随温度不同 而有快慢的变化。 而有快慢的变化。用加热时易爆物温度及重量变 形成的气体产物量、 化,形成的气体产物量、产物组成来表示热分解 的情况。 的情况。
6.1.2 热分解爆炸参数测定
根据易爆物热分解的特征, 根据易爆物热分解的特征,测定易爆物热 分解的方法有: 分解的方法有: • 测热 • 测气体产物压力 • 测失重 • 测定气体产物组成等
6.1.3 爆炸物热分解的机理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它以氧气为氧化剂,可将燃料分子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燃料和氧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点燃或引燃源接触以产生火焰。

燃烧过程中,燃料分子中的化学键被断裂,形成高能态的反应中间体,然后再形成新的化学键,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热能。

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类型。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是一种高效的燃烧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出燃料的化学能。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只与氧气部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同时释放出更少的能量。

不完全燃烧常发生在氧气供应不足或燃料的燃烧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

爆炸是一种猛烈的化学反应,其特点是有大量的气体产生和伴随着剧烈的声音和光亮。

爆炸反应是急剧的氧化反应,通常需要有燃料、氧气和点火源三个条件。

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当燃料蒸气与氧气混合在一起,并且有足够的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反应。

爆炸反应通常发生在气体和可燃液体中,但也可以发生在可燃固体中,如火药和炸药。

对于燃烧和爆炸的理论和分析,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是燃料和氧气的混合比。

燃料和氧气的混合比对于燃烧和爆炸过程的速率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当燃料和氧气的混合比接近理论上的最佳混合比时,燃烧会更加完全,产生更多的能量。

然而,当混合比过高或过低时,燃烧反应的效果就会下降。

其次是燃料的物理状态。

不同的燃料在燃烧和爆炸过程中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气体燃料在燃烧和爆炸过程中比液体和固体更易于扩散和混合,因此更容易发生爆炸。

液体和固体燃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才能蒸发和燃烧,它们产生的气体容易积聚,从而导致爆炸风险增加。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燃料的化学性质。

不同的燃料在燃烧和爆炸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和产物也会不同,这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

一些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和易燃性,它们在燃烧和爆炸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然而,一些燃料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才能燃烧,或者它们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比较有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2)1. 引言 (2)2. 可燃物的种类及热特性 (2)2.1 可燃物的种类 (2)2.2可燃物的热特性 (3)3. 燃烧理论 (6)3.1 燃烧的条件 (6)3.2 着火形式 (6)3.3 着火理论 (7)3.4灭火分析 (14)4. 爆炸理论 (18)4.1 爆炸种类及影响 (18)4.2 化学爆炸的条件 (21)4.3 防控技术 (23)5. 结论 (24)1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当前主要的燃烧及爆炸理论。

首先介绍了燃烧条件、着火形式以及具体的燃烧理论,然后对四种燃烧理论分别进行了灭火分析。

然后阐述了爆炸的种类、爆炸条件过程及防控技术。

最后对本文的内容作了总结,并且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燃烧理论;爆炸理论;防控技术。

1. 引言火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燃烧现象。

爆炸(化学)是一种快速的燃烧,为了科学合理地预防控制火灾及爆炸(化学),应当对燃烧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要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提供一定的外加能量,反应的结果则会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前后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可以要据物质与能量守恒定律确定。

2. 可燃物的种类及热特性2.1 可燃物的种类可燃物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形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可燃物,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为常见的可燃气体,汽油、酒精等为常见的可燃液体,煤、高分子聚合物等为常见的可燃固体。

可燃物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包含有一定的可燃元素。

主要是碳(C)、氢(H)、硫(S)、磷(P)等。

碳是大多数可燃物的主要可燃成分,它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可燃物发热量的大小。

碳的发热量为 3.35×107J/kg,氢的发热量为1.42×108J/kg,是碳的4 倍多。

了解可燃元素及由其构成的各类可燃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可定量计算燃烧过程中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有些元素发生燃烧后可以生成完全燃烧产物,也可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不完全2燃烧产物还可进一步燃烧生成完全燃烧产物。

例如,碳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可进一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又如硫化氢的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硫(SO2),也可以生成三氧化硫(SO3) 。

2.2可燃物的热特性(1)可燃物燃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放出热量。

了解可燃物发热量的多少及放热的快慢对于了解燃烧后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燃物燃烧燃爆炸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等都与物质的放热特性有关。

例如:碳(石墨)燃烧热392.88 KJ/mol ,氢气燃烧热285.77 KJ/mol。

(2)假设反应体系在等温条件下发生某种化学反应,除了膨胀功之外不做其它功,则此体系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

在火灾研究中经常更关心可燃物的热释放速率。

这一参数体现了火灾中放热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决定火灾温度高低及烟气产生量的重要参数。

原则上说,如果知道火灾中可燃物的质量燃烧速率和热值,就能够按下式计算热释放速率。

(2-1)式中,为可燃物的质量燃烧速率,为该可燃物的热值,为反映不完全燃烧程度的因子。

(3)燃烧反应是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的。

通常,反应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会很均匀,有火焰的区域温度高,因为该处正在发生燃烧反应,而火焰面以外区域的温度将会显着降低。

火焰温度指的是在绝热条件下,可燃物与氧化剂的量处于化学当量比,且发生完全燃烧时,火焰面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其高低主要与可燃物的着火特性、热值有关。

氧化剂的种类不同,火焰温度也不尽相同。

同一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所达到的温度比在空气中燃烧达到的温度高,同时环境温度和压3力也对火焰温度有一定影响。

表 1 列出了若干可燃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的火焰温度。

表1 部分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的火焰温度物质名称火焰温度∕℃物质名称火焰温度∕℃甲醇1100 乙炔2127乙醇1180 氢气2130丙醇1000 煤气1600~1850乙醚2861 一氧化碳1680原油1100 碳化氢2110汽油1200 天然气2020煤油700~1030 石油气2120(4)其理论如下:(2-2) 式中,为可燃物的低位热值;和分别为可燃物及供燃烧用空气在供给温度时的热焓;为某些燃烧产物离解所吸收的热量;为燃烧过程中向周围介质散发的热量;为不完全燃烧所造成的热量损失;为烟气在燃烧温度时所具有的热焓;为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功。

(2-3)式中,为烟气的体积比定容热容,其值取决于烟气的组成;为烟气的4体积。

(2-4)这样算出的温度通常称为可燃物的理论燃烧温度。

如果再不考虑燃烧产物的热解,则可进一步得到:(2-5)这样表示的温度称为量热计燃烧温度。

如果燃烧是在α=1 的完全燃烧情况下进行的,并认为可燃物和空气的初始温度都为0℃,则:(2-6)这一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理论发热温度。

此温度只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有关,而与燃烧条件无关。

因此这一参数表示可燃物燃烧所能达到的温度上限。

(5)而实际温度是(2-7)式中,为燃烧温度的修正系数,一般为0.6~0.9。

53. 燃烧理论3.1 燃烧的条件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燃源三个基本条件:1凡是含有一定的化学能、可与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氢气、甲烷、木材等;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够与可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氧化剂,或助燃物。

氧气、空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氯酸钾、过氧化钠等也都是氧化剂;凡是能引起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发生燃烧的能量都称为引燃源,常见的引燃源有小火焰、电火花、电弧和炽热物体等。

2 燃烧作为一种化学反应,对反应物的组分浓度、引燃能的大小及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均有一定的要求。

在一些情况下,若可燃物没有达到一定浓度,或氧化剂的量不足,或引燃能不够大,燃烧反应也不会发生。

例如,氢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4%时便不能点燃,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4%时常见可燃物质不会燃烧,而一根火柴的能量不足以点燃大煤块。

3 实际上,当可燃物和氧化剂开始发生燃烧后,为了使化学反应能够持续下去,反应区内还必须能够不断生成活性基团。

因为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的反应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经过生成活性基团和原子等中间物质,通过链反应进行。

如果除去活性基团,链反应中断,连续的燃烧也会停止。

3.2 着火形式1 可燃物的着火是发生正常燃烧的起始阶段,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燃烧阶段,可燃物着火主要有自燃和点燃两种机理。

2 自燃是物质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发生的燃烧现象,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两种形式。

化学自燃是可燃物质在常温下依靠自身的化学反应而发生的燃6烧,一般只有一些特殊物质可发生化学自燃,例如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的自发着火。

热自燃则是物质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其周围的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温度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某些物质的缓慢氧化反应可导致其温度升高,以致发生自燃,例如长期堆积的原煤、烟叶、棉纱等发生的自燃;对某些物质迅速加压也可导致其温度升高,例如压燃式活塞发动机中发生的着火。

3 点燃则是在常温下,使用电火花、电弧、热板等高温能源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地加热而首先着火。

随后,发生燃烧反应的区域逐渐扩大传播到可燃物的其它部分或整个反应的空间。

在大部分火灾中,可燃物是通过点燃形式而着火的。

3.3 着火理论包括:热自燃理论,链反应理论,热点燃理论,电火花点火理论。

3.3.1 热自燃理论(1)这种理论假设在某一体积为V、表面积为F 的密闭空间中存在一定的可燃混合气,开始时其氧化速率很慢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反应速率亦逐渐加快;与引同时,可燃气会通过系统的壁面向外散热。

若系统的放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则到一定时间就会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温度,进而发生着火。

(2)于是系统的能量守恒方程可写为:(3-1)式中,为密闭空间内单位体积内混合气在单位时间内反应放出的热量,7通称放热速率;而是按单位体积内混合气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散发的热量,通称散热速率。

现结合下图1来讨论和随温度的变化状况。

设可燃混合气由A、B 两种组分组成,且反应形式为 2 级,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为:(3-2)式中,为反应速率(mol/(m3·s));为频率因子(m3/(mol·s));C A 、为反应物A 和 B 的浓度(mol/m3);E 为反应的活化能(kJ/m3);R 为普适气体常数(kJ/(mol·k));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

(3)根据上式,可认为放热速率与温度成指数曲线关系。

而系统的散热速率可认为与其内外温差呈线性关系。

随着环境温度的不同,可得到图中所示的一组平行的散热曲线。

若环境温度较高,散热速率较慢,于是与有 A 和B 两个交点。

8图 1 热自燃过程中的放热与散热曲线反应开始时,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等于环境温度,因此散热损失Q1=0。

在缓慢化学反应的影响下,混合气的温度上升。

随着混合气与环境的温差逐渐增大,散热速率也逐渐增大,逐渐接近放热速率,并最终使系统的放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即达到 A 点。

故 A 点是个稳定工况点,就是说,即使系统发生微小的温度扰动,结果都能使混合气的温度回到Ta,反应不会自动加速而着火。

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散热速率一直大于放热速率。

对此,如果仅依靠自身的反应,其温度不可能继续升高。

只有由外界向系统补充能量,才可能使系统从A 点过渡到 B 点。

B 点则是不稳定工况点。

当系统到达该点时,如果某些原因致使系统温度略有增加,则由于系统的放热速率总是大于散热速率,从而使系统达到着火温度,即自动加速至着火。

相反,若对系统提供一个温度略低的扰动,则由于散热速率9总是大于放热速率,使系统的温度不断下降,直至返回 A 点。

根据公式:如果使hF/V 减小,或增加,则系统的散热曲线将会向右平移。

最终可出现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在 C 点相切的情况。

C 点的物理意义是系统的放热速率与散热速率达到平衡,它也是一个不稳定工况点。

若在某些因素影响下,系统的温度出现下降,则系统返回 A 点;若由于某些原因使系统的温度继续增高,则将使系统的反应自动加速直至发生着火。

因此 C 点标志着系统由低温缓慢反应到自动加速反应的过渡。

根据着火的定义,C 点便代表热自燃点,是该可燃混合气的热自燃温度。

3.3.2 链反应理论对大多数碳氢化合物与空气的反应过程来说,根据热着火理论可以进行合理地解释,但也有很多现象不能解释,例如氢与氧反应的三个爆炸极限。

而链反应理论却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这种理论认为,在体系的反应过程中,可出现某些不稳定的活性中间物质,通常称之为载体。

只要这种链载体不消失,反应就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反应结束。

(1)链反应的基本阶段:链反应一般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