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央视《新闻周刊》

合集下载

央视《新闻周刊》“本周视点”的叙述模式及特点探析

央视《新闻周刊》“本周视点”的叙述模式及特点探析

广电视角182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一、《新闻周刊》节目发展概述《新闻周刊》节目是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档晚间新闻杂志型栏目,属于深度报道,前身是2003年5月央视新闻频道每周六晚9点10分播出的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中国周刊》。

节目一经播出,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特点吸引了很多受众,2007年,《中国周刊》正式改名为《新闻周刊》,于每周六22点15分播出。

《新闻周刊》每期节目包含“一周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本周特写”五个版块。

其中,“一周新闻回顾”和“一周人物回顾”要求对最近七天内发生的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聚焦和分析;“本周视点”则是以相对独特的视角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系统评述和深刻剖析,从而挖掘其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和重要的传播意义;“本周人物”则是对本周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人物进行点评;“本周特写”时长相对短,节奏相对较快,从文化的层面、人的行为方式等层面展现出这七天的历程,用特写的方式和镜头展现人物故事和事件本身,全方位展现新闻事件。

二、“本周视点”的选题(一)选题分析“本周视点”可以说是《新闻周刊》里最重要的一个版块,它属于整个节目构思和呈现的第二个版块。

时长大约在15~18分钟,表现形式是专题性的、深度的报道,因此其选材也倾向社会中关注度高的新闻。

文章所研究节目事例,选择《新闻周刊》2011年1月至6月之内的有代表性的18期节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1—6月份,“本周视点”这一重点版块的内容基本都属于国计民生大事件,属于社会关注的聚焦性新闻。

从总体上看,《新闻周刊》节目更重视社会性这一功能,期望通过重点版块事件的解读、播出,引发全社会去思考,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二)选题的特点1.紧跟热点和时效性《新闻周刊》是一档“清点式”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因为时间限制,所以无法保证对所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集中报道,因此会失去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导言新闻周刊是一份经典的新闻杂志,每期都汇总了世界各地的重要新闻和热门话题。

通过阅读这份周刊,我得以了解到了许多国内外的新闻动态和社会议题。

在阅读完多期新闻周刊后,我对其印象深刻,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第一部分:全面报道新闻周刊的特点之一是其全面报道。

每期新闻周刊都包含了许多不同领域的新闻,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等等。

这让我在短短几页的篇幅内,就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和现象。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对于每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但新闻周刊通过精准的文字和简明扼要的叙述,让我能够迅速抓住重点。

例如,最近一期新闻周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报道中,用简单明了的文字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这让我对这个全球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部分:深度分析除了全面报道外,新闻周刊还经常通过深度分析来解读新闻事件。

在阅读新闻周刊时,我发现每期都有一些关于重大事件和热门话题的深度报道,对于这些报道我深感兴趣。

通过深度分析,新闻周刊不只是简单地报道新闻事件的经过,更是深入研究其中的原因、背后的动因和影响。

比如,最近一期新闻周刊对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了国际贸易摩擦、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和未来趋势。

这种深度分析不仅帮助我理解了事件的全貌,还启发了我进一步思考问题和预测未来。

第三部分:积极向上新闻周刊除了报道新闻和深度分析外,还积极向上地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和观点。

这让我在阅读新闻周刊时既能了解到世界的现状,又能够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希望。

比如,在最近的一期新闻周刊中,有一篇关于社交媒体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报道。

这篇报道除了介绍了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外,还深入讨论了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通过这样的报道,我感受到新闻周刊对年轻人的关怀和对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结语总的来说,新闻周刊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媒体杂志。

《新闻周刊》栏目分析及优化方向

《新闻周刊》栏目分析及优化方向

《 新 闻周刊 》 所 回顾 的新 闻事件不论 姓生活息息相关 的。举 例来说 , 2 0 1 1 年 2 些事件 : ①保障房 , 全面启 动 ; ②丰 田召回

事情是大还是 小 , 都是 与中国普通 的老百 众思考 , 向受众传达一种理念和信心。 《 本周人物 回顾 》, 该选谁? 依照怎么
2 、 栏 目内容
面启动 ”、 “ 浙江 台州 3 0余名干部倒卖房
票”、 “ 年末地王再度频 现”、 “ 昆 明 :‘ 最 教育等 问题之后最 亟待解决 的问题 , 是 当 下最为突 出的矛盾 , 也是我 国政府一直在 致力解决 的问题 。 所 以大家眼前关注 的就
1 、 栏 目定 位
闻杂志栏 目 ( ( 新闻周刊》的分析 , 总结电视杂志栏 目成功的原因 , 探讨 电视新 闻杂志栏 目的改革 方向 。 【 关键词 】电视 新闻杂志 新 闻周刊 改革优化


《 新 闻周 刊 》 栏 目分 析
有可能会被入选 ; 《 本周人物 》 的主人公
是 1 个 人 ,板块 时长为 9分钟左 右。 《 本 的; 《 本周 特写 》, 从文学上所讲 的特 写的 突 出特 点是抓 住现 实生 活中人物 或事件 的某一富有特征性 的部分 , 作集 中、 精细 、 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
4 5分钟 的时间里 ,它要呈 现给受 众一周 较为重要 的新 闻 ,观众最关注 的人物 , 为 观众补 上 由于各种 原 因错 过 的一些重 要 事件。 从 这几点我们就可 以看 它是不同 于 日播 的新 闻节 目。七 天是它 的制作 周 期, 它是站 在七天的高度 、 以七天的视点 、 七天的深度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 央视 《 新 闻周 刊 》 共 有五个 子板 块 , 分别为 《 新闻 回顾 》、 《 本周 视点 》、 《 本

《新闻周刊》观后感范文(一)

《新闻周刊》观后感范文(一)

《新闻周刊》观后感范文(一)《新闻周刊》是一本知名的杂志,它以深度报道和独家故事见长。

作为一名读者,我时常关注它的最新动态。

最近,我又收到了最新一期的杂志,读后感触颇深。

首先,该杂志的版式十分简洁大方,吸引眼球。

尤其是在照片的运用上,采用大片照片突出主题,也有小图片微文配合,多方位呈现信息。

不仅如此,它的排版也很巧妙。

例如,在采访中把受访者说话的部分用引号标示出来,使读者更容易区分。

除了版式所展示的外观优势之外,杂志的针对性题材和深度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封面到内容的精心设计,一篇篇文章抓住了时代脉搏和读者的普遍关注点,深度挖掘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背景,发人深省。

它探讨了全球性的问题,也详细报道了个人的成长经历。

如当下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个人与环境,医疗与科技方面的讨论,该杂志在深度上给予读者足够的信息。

而这种深度剖析,也充分满足了读者有待了解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该杂志所用用词简练到位,准确生动。

常常通过采访受访者的实际说法,或者自己的观后感来阐述观点,不仅深化了内容概念,而且加深了内在感受。

读者在阅读时,也很容易找到答案。

在学术性较强的文章中,也不显得晦涩难懂,在信息的交流中,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该杂志通过严谨的编辑和设计,形成了一个具有网站形式和社交媒体形式的阅读平台。

如富有深度的网站文章,吸引了readers的持续阅读,而推出的卫生工具、衣服和书,不仅受众群众广泛,而且尽显了人性化的特点。

总之,在《新闻周刊》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年来的深度报道和良好的内容质量。

在下一期中,我期待该杂志能够再次带给读者新奇的体验。

《新闻周刊》栏目分析及优化方向

《新闻周刊》栏目分析及优化方向

一、《新闻周刊》栏目分析1、栏目定位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开播于2003年5月3号,原名为《中国周刊》,首播时间为新闻频道每周六的22:15———23:00,时长45分钟。

在2006年1月1日,《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作为一个周播栏目,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它要呈现给受众一周较为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为观众补上由于各种原因错过的一些重要事件。

从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不同于日播的新闻节目。

七天是它的制作周期,它是站在七天的高度、以七天的视点、七天的深度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央视《新闻周刊》共有五个子板块,分别为《新闻回顾》、《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和《本周特写》。

《新闻回顾》是第一个部分,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来回顾这周发生的三件到四件事情,虽然事情不多,但都是经过编导精心整合加工过的,是这周以来每一件事情连续动态的综合表述;《本周视点》是一期栏目最为精华的部分,要具有足够篇幅和深度;《本周人物回顾》,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回顾本周的4个新闻人物,这些人有可能是政界、商界也可能是体育和娱乐界的,只要是足够被大家关注的,就有可能会被入选;《本周人物》的主人公是1个人,板块时长为9分钟左右。

《本周人物》是在《人物回顾》之外另行选择的;《本周特写》,从文学上所讲的特写的突出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精细、突出的描述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栏目内容《新闻周刊》所回顾的新闻事件不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是与中国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举例来说,2011年2月26号的节目中,《新闻回顾》选择了这些事件:①保障房,全面启动;②丰田召回,无关中国?③新统计“新真相”;④公安部,执法考评新标准。

2010年12月18号的《新闻回顾》的事情分别为:①新疆黑工厂,再现包身工;②浙江台州,30余名干部倒卖“房票”;③寒潮来袭猝不及防;2010年12月25号的《新闻回顾》安排:①年末地王再度频现;②山西:煤焦腐败涉近千官员;③昆明:“最短命”经适房;④公安部告破特大黑枪案。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新闻周刊》是一本综合性的期刊,以报道国内外各类新闻事件为主,兼顾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报道。

近期,我有幸阅读了几期《新闻周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对《新闻周刊》的全面报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片面报道,该期刊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件,努力呈现多方面的观点和事实。

无论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还是一些冷门的话题,都能在《新闻周刊》上找到相关报道。

这使得读者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事件的真相,避免了信息的歪曲和误导。

其次,我对《新闻周刊》对于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报道非常赞赏。

除了国内外的新闻事件,该期刊还关注到了一些热点领域的发展动态。

比如,最近的一期刊登了一篇介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文章,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报道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也让我更加关注和关心国家的发展。

另外,《新闻周刊》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密切关注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

对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新闻报道,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能在该期刊上找到相关内容。

这让我对各国的发展和国际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国际观。

此外,我还要赞扬《新闻周刊》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报道。

在近年来社会问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该期刊通过深入报道一些社会问题,揭示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比如最近的一期刊登了一篇关于校园霸凌的报导,该报导详细描述了校园霸凌的形式和危害,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

这样的报道不仅提高了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也引导了社会的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总之,《新闻周刊》是一本我认为非常值得阅读的期刊。

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新闻事件,拓宽了读者的知识范围,增强了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通过阅读《新闻周刊》,不仅可以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我将继续支持和关注这本期刊,希望它可以继续做出更多更好的报道。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

作为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自2003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国内同类型栏目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在课上观看了新一期的《新闻周刊》,对过去七天所发生的新闻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对这些事件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近日,公安部指挥全国21个省区市警方开展的打击拐骗操纵聋哑人犯罪团伙集中行动收网,摧毁了61个拐骗操纵聋哑人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60名,解救被拐聋哑人70名。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等手段拐骗聋哑人,并操纵聋哑人进行扒窃及入室盗窃等犯罪行为,如果聋哑人不服从就会对他们施行殴打、虐待、体罚等行为。

看了这则新闻我感到非常痛心,聋哑人因为身体的缺陷,生活不便许多条件受到限制,甚至受到歧视,他们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却还受到犯罪分子的操控和虐待。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与残疾人更多的关爱,加大对拐骗残疾人的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要严厉打击操纵、教唆聋哑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团伙中的普通聋哑人受到团伙头目的严格操控,而由团伙头目一般不亲自参与犯罪,在手下人员被抓获后很难对其进行惩处,整个团伙受到的影响并不大,犯罪仍然继续,甚至于变本加厉。

所以要减少类似犯罪,必须设法严打犯罪组织甚至集团的头目。

并且要提高聋哑人的受教育水平和法律意识。

虽然现在社会上开办了不少聋哑学校,但能接受到正规教育的聋哑人还是占少数,知识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使他们在受到教唆后容易踏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即使在受教改后,重新踏上社会的他们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很大一部分最后仍重蹈覆辙,自暴自弃。

因此要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资和建设。

还要为残疾人提供更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这样才能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

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

如今PM2.5是一个热点词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关于《新闻周刊》节目的分析

关于《新闻周刊》节目的分析

关于《新闻周刊》节目的分析班级:13新闻姓名:杨莉学号:1306020131 摘要:在新闻信息过剩的时代,《新闻周刊》以其独特的选择取得了成功。

《新闻周刊》是一本电视杂志, 在45分钟内, 汇集、梳理并解读过去一周内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事件。

作为对一周新闻进行回顾,它不仅仅要告诉观众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希望和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点,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本文将会从《新闻周刊》栏目的定位和栏目结构分析、取材偏向、评论风格、主持人风格、栏目存在的问题以及栏目未来发展六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栏目定位和栏目结构分析(一)栏目定位《新闻周刊》的栏目定位是:“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

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

”这个栏目的功能定位是:通过节目对受众关注的一周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与追踪,解答受众对于新闻的疑惑,并且引发受众的思考和热议。

这样的定位抓住了受众需要获得信息的需求,又那能引发受众的思考。

(二)栏目结构《新闻周刊》由5个版块组成:《一周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和《本周特写》。

《一周新闻回顾》是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梳理和重新解读,一般是三四条信息;《本周视点》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一则新闻,以全新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时长15~20分钟;《一周人物回顾》是对四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的论述,他们之中有公众人物也有普通人物,涉及政界、商界和娱乐体育界等领域,通过他们和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新闻来反应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本周人物》是对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深度解读;《本周特写》更重视对社会事件的描述,其中很多都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展现了多元化的社会现象,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

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的简要分析

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的简要分析

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的简要分析《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

本文将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进行简要分析。

一、形式特色(一)统一固定的结构《新闻周刊》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新闻周刊》由六个子栏目构成:《一周新闻回顾》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梳理;《本周视点》以新颖的角度对全周最具价值的一则新闻进行全面解读;《一周人物回顾》对一周中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进行梳理与分析;《本周人物》对本周内一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深度解读;《本周特写》用故事性手式展现着多元化的社会现象与新闻事件;《本周声音》则是在节目开始和最后通过同期声传递出对近期相关重大问题的不同观点和争议。

(二)有张有弛的节奏《新闻周刊》的六个子栏目快节奏、慢间隔,有张有弛。

《本周新闻回顾》、《本周人物回顾》的新闻和配乐节奏较快,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则是专题性的深度报道,节奏相对较慢。

从整体上看,长短时长的栏目交替出现,栏目内容不同,风格也由严肃逐渐过渡到轻松,整个节目有机组合后使观众感受到一张一弛的节奏变化,这种变化能有效减轻观众的收视疲劳感。

(三)表现形式多样化《新闻周刊》关注的都是一周内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时效上逊色与其他新闻报道类节目,但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结合,使得“旧闻”也更吸引观众的目光。

《新闻周刊》首先是从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下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报纸、网络的图像资源与固有的新闻图像重新整合,或采用特技突出重点,达到零散新闻整体化的效果。

在表现画面的同时,《新闻周刊》也着重强调声音的作用。

如引入新闻发生的同期声和相关人物的录音,或配以符合画面风格的音乐,达到了视听兼备的真实感。

此外,《新闻周刊》在报道人物时,还大量运用慢动作、闪回、特写等艺术化的手发,更好地了体现新闻人物的内心挣扎、感情起伏和命运变化。

传播学——央视《新闻周刊》

传播学——央视《新闻周刊》

传播学——央视《新闻周刊》央视《新闻周刊》20124372 丁悠新闻1班摘要:《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

2003 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国内同类型栏目中的佼佼者。

本文从形态、内容、主持人三个方面浅析该栏目的特色。

从2003 年5 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起,每周六晚上9 点10 分央视推出了一档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中国周刊》。

开播4 年之后,也就是2007 年,《中国周刊》正式更名为《新闻周刊》,每周六22 点15 分播出。

作为一档浓缩过去七天中国历史的新闻杂志栏目,每一期的新闻时间约45分钟,可以说是一份“星期新闻杂志”,它把发生在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百姓关心的时事热点和有影响里的人物,经过《新闻周刊》的悉心挑选呈现在广大观众眼前。

它不仅告诉观众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与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角,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一、形态特色(一)统一固定的结构《新闻周刊》由五个子栏目构成:《本周新闻回顾》:梳理一周国内新闻重点、《本周视点》:对当周发生的国内最重要的或最值得关注新闻事件进行梳理、点评、分析、《本周人物回顾》:梳理点评一周新闻人物、《本周人物》选出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新闻人物进行重点点评、《本周特写》讲述本周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新闻故事。

(二)有张有弛的节奏《新闻周刊》的五个子栏目快节奏、慢间隔,有张有弛。

《本周新闻回顾》、《本周人物回顾》的新闻和配乐节奏较快,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则是专题性的深度报道,节奏相对较慢。

长短时长的栏目交替出现,栏目内容不同,风格也由严肃逐渐过渡到轻松,整个节目有机组合后使观众感受到一张一弛的节奏变化,这种变化能有效减轻观众的收视疲劳感,从而锁定节目。

(三)有冲击力的画面《新闻周刊》从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下手。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报纸、网络的图像资源与固有的新闻图像重新整合,或配以符合画面风格的音乐,或引入字母、特技突出重点。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的研究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的研究

biggest concem figures of central television news channel over the past six years.It
also becomes the most successful representatives at present in television news
affection.
Key words:TV news magazine,newsweek,TV language,host
lI
l引言
1引言
电视新闻杂志是采用杂志式的专栏化分类编排方式,由节目主持人串联播 讲的综合性电视新闻节目,是运用多种电视新闻报道与评述的手法并包含多种 内容与形式的新闻性节目。它借鉴杂志的编辑手法,将长短不一、表现形式各 异的新闻性节目和稿件,按栏目的宗旨加以取舍,有机地组成一个定期定时播 出的单元。一般设有固定的节目主持人主持播出。有的主持人还参与构思筹划, 并出镜采访、述评。它比主题单一的专题新闻容量大,也便于吸引各界人士参 与节目。与非杂志型的新闻专辑不同,它侧重于纵深报道与评述,可融信息、 舆论、知识传播于一炉。在结构上,杂志型节目内部还设置若干小栏目,相对 固定地播报某类新闻或评述。小栏目之间多以板块结构方式组接贯串,故而生 动活泼,富有节奏变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优秀的杂志型新闻节目,往往以 其内容与形式的特色以及受众信赖和喜爱的主持人来树立自身的稳定形象。杂 而有序,中心突出,形式上灵活多样。既有信息量大的众多简讯,又有一定的 深入报道等。是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主持人节目的一种。∞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新闻周刊》,电视语言,主持人
Abstract
Abstract
On May 3,2003,CCTV news channel launched a new television news magazine

浅析央视《新闻周刊》

浅析央视《新闻周刊》

浅析央视《新闻周刊》的栏目特色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一班201101081105王雪薇摘要:从2003年5月3日开始,一档全新的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节目《中国周刊》于每周六22:1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周刊》更名为现在的《新闻周刊》。

作为一档周播性的新闻杂志节目,自2003 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在45分钟的节目时长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

它不仅告诉观众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与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角,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带给观众别样的新闻解读。

本文将从《新闻周刊》的评论选题、评论内容、评论风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关键词:评论选题评论内容评论风格CCTV 《新闻周刊》就是一本电视杂志, 在45分钟内, 汇集、梳理并解读过去一周内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事件。

《新闻周刊》的栏目定位是:“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

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

”功能定位是通过节目对受众关注的一周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与追踪,解答受众对于新闻的疑惑,并且引发受众的思考和热议。

这样的定位就抓住了受众需要获得更多信息的需求,并且满足了受众的心理期望。

所以《新闻周刊》能成为国内新闻评论栏目的佼佼者。

一、栏目结构和评论选题分析(一)栏目结构《新闻周刊》由5个版块组成:《一周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和《本周特写》。

《一周新闻回顾》是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梳理和重新解读,少则三四条,多则七八条;《本周视点》则是对最具价值的一则新闻以全新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一周人物回顾》是对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物,并涉及政界、商界和娱乐体育界等领域,通过他们和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新闻来展现当今中国的时代变化;《本周人物》是对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深度解读;《本周特写》展现了多元化的社会想象和社会事件爱你,其中很多都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

新闻周刊读后感

新闻周刊读后感

新闻周刊读后感《新闻周刊》是一本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它不仅广泛报道国内外的热点事件,还深入分析社会发展动态和国际形势变化。

这本杂志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思想深度,读后感700字如下:通过阅读《新闻周刊》,我对当前社会的各种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意识到自身在社会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这本杂志的报道内容广泛,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也有对公共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深度探讨。

《新闻周刊》不仅关注国内国际大事,还关注普通民众生活中的琐事和小事。

通过这些报道,我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力量来自于每个人的努力和积极参与。

在读《新闻周刊》的过程中,我对新闻报道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于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客观、全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有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浏览量,不择手段地制造和散播虚假新闻。

而《新闻周刊》不同,它坚持真实性原则,遵循事实,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

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和理性,不轻易相信一切媒体报道,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

《新闻周刊》的社会问题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报道以深入分析和细腻观察为特点,从不同角度呈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这些报道,我了解到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教育问题等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这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让我明白自身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新闻周刊》还有一些深度专题报道,这些报道对我来说启发非常大。

通过专题报道,我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例如,有关科技创新的报道,让我知道科技的快速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有关文化艺术的报道,让我更加热爱文化艺术,懂得欣赏美;有关国际形势的报道,让我了解到国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更好地认识世界。

综上所述,读后感700字,通过阅读《新闻周刊》,我不仅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新闻报道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央视《新闻周刊》节日特色浅析

央视《新闻周刊》节日特色浅析
传媒研究
2 0 1 3年 3期 ( 上)
央视 《 新闻周刊 》节 日特色浅析
李佳楠
( 江西财经大学新 闻学 江西 南昌 3 3 0 0 0 0 )
摘要 : 《 新闻周刊 》是 中央 电视 台新 闻频道晚间播 出的一档 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 目。作为一种消息类新闻和评论类 节 目相结合 的综合性新 闻节 目, 《 新 闻周 刊 )用多元化 的新 闻解读 方式,增加 电视 新闻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发 出 自己独特的声音.迅速成 为国内同类型栏 目中的佼佼者。本文通过对 2 0 1 2年 1 0月 2 7日 到
节 目中出现 ,如果观众 由于各种原 因错过了 这一周 中的某些新闻 ,那么 《 新 闻周刊》将 为各位观 众补上这一段记忆 。 节 目形式 《 新 闻周刊 》 作为这样一种消息类新闻 和评论类 节 目相结合的综合性新而是从中摘 取 最重要的 内容 ,也 就是 发 生在 过去 七天 当 中最重要 的新 闻事件和最令人关注 的新 闻人物 。 期 完 整 的新 闻节 目的编 排具体 可落

者、 编辑 、 策划人员等 ) 对新 闻价值 的判断 : 个新 闻事 件 有无 价值就 决定 了对其 的取 舍, 新 闻价值的大小又限制 了它们排序的先 后 和时 长篇幅。新闻价值是社会话语再制作 中的经济 、政治 和意识形态 、价值观等社会 主导 因素 的反 映 , 且受到一些认知因素的限 制 ,如新近性 、一致性 、相关性以及反常性 和反面性 等。综 观这 8 期 《 新 闻周刊 》的节
述, 对 新 闻 的描 述 是必 不 可 少 的 。 毫无疑 问,
众 阐明观点态度 的语体 和节 目样式 。在这些 评论中 ,有正面褒扬 、负面批评 和中性评论 三类 ,其中负面批评性质的 占了大多数。例 如, 在 刚刚所说 的 2 0 1 2 年 1 2 月 8日 这期 的 本周 人物 回顾 的最 后 ,主持人 这样说 道 : “ 如果刘双云 的工资权益得到保障 , 会有之 后 恶性 的纵火 事件发 生吗 ?而 即便发 生 了 纵火事件 ,如果安全知识、消防逃生通道都 能够得以保障 ,十几条生命会逝去吗?而一 个城 市里 , 1 1 0 、1 2 0 各种 电话似乎代表着各 种保 障 , 但为什 么最需要 的时候 ,保障又不 能保 障呢?”以负面批评 为主,也可 以看 出 《 新 闻周 刊 》是 以客观反 映社会 问题 、监督 政府权力 、 引发关注 和思考为宗 旨的。 此外, 我们还注 意到 ,《 新 闻周 刊 》 中的评论 有 “ 先 叙后议 ” 和“ 夹叙夹议” 两种类型 , 其中 “ 夹 叙夹议 ”占了绝 大多数 。这就说明 , 新 闻周 刊 的评论是 以第一人称 为主的,即主持人 独 自发表评论是其 主要形式 , 并且评论 多是渗 透在叙事 中的。当然 ,这当中作 为主持人的 白岩松的作用是功 不可没 的。

从接受美学看央视的《新闻周刊》

从接受美学看央视的《新闻周刊》
感 的 图片与画 面 ,整个栏 目艺术 形式 多 样, 结构灵活 , 使受 众时刻保 持关 注热情 , “ 期待视野 ”实时更新 , 审美距 离恰到好
处。

节 目内容 : “ 将 内容为 王” 进行到
2 0世纪 6 O年代 , 国康士坦 茨学派 德
创建了接受美学文艺理论。 作为一种理论 革新方法 , 以受众为 中心 , 它 从接 受出发 , 关 系中 , 品是为受 众创作 的 , 众才是 作 受
事 件 的 整 个 过 程 , 原 事 件 全 貌 、 读 事 还 解
烈 的态势下 , 电视这一传 统媒体 开始 了积 做出反应 而是积极地创造。
闻传播 学领域 最大的启发 和借 鉴意义就 件真 相 , 求以精度 、 力 纯度 和锐度 。 如 , 例
内容 , 以传播深度新 闻为 主 , 同时兼顾其 在 于使 新 闻传播者 的视角 转 向受众 ② 尤 2 1 。 0 2年 2月 l 1日的 节 目 中 , 视 点 ”主 “ 他社会功能 , 来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 的电 其是在微博等 自媒体普及之后 , 受众在传 题 是 “ 同的利益 ”, 共 从广西 河池镉 污染
阱, 成为每一位电视传媒人不得不思考的
与经济发 展之 间存在 的矛盾 , 也警醒着人 们 只有着 眼全局 , 实现共 同利益才是经济
发展 的应 有 之 义 。 二 、 现 形 式 : 眼球 效 应 ” 到 发 挥 表 “ 得
问题 。作 为一档 电视新 闻杂 志类 节 目, 《 闻周刊 》 新 在节 目内容 、 艺术 表现 以及
《 闻周 刊》 新 一改单纯新 闻播报 的单
调性 , 目始 终 贯 穿 着较 为轻 快 的背 景 音 节
乐, 它和解说 词 的速 度相辅相 成 , 给人 一 种 紧迫但 又舒服 的感觉 。 画面上 , 了 在 除 运用采 访所得 的富有 冲击力 的现场 图片 和场景外 ,有时还会适时的穿插漫画 、 动 漫等卡通 图片 。 这些 在生 动说 明事 实的 同 时 , 起到调节气氛 、 和节奏 的作用 , 也 缓 减 少受众在观看 时的疲 劳感 。

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特色探析

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特色探析
报道栏 I。 l f 作为周播性 新闻杂志节 目, 20 自 0 3年开播 以来 ,新闻周刊》 《 秉持 浓缩过 去七天 的中国历 史这 一理 念 , 迅速成 为国 内同类型 栏 目中的佼佼 者。 因此, 新闻 对《 周刊》 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 义。 本文从形 态、 内容 、 主持人三 个方 面浅析该栏 目
2 年7 总 7 ) I 南 越 n 。 第期(第1 东 馅 1 。 期
感受到一张一弛 的节奏 变化 , 这种 变化能有效减轻观众 的收 则和 《 本周视 点> 分相似 , 十 通过人物 的内心情感来展现有 影 视疲劳感 , 从而锁定节 目。 响力 的政治 、 济 、 经 社会 类型 的题材 , < 如 韦迪猜 想》 2月 6 (
( ) 张 有 弛 的节 奏 二 有
《 闻周 刊》 新 的五个 子栏 目快 节奏 、 间隔 , 慢 有张 有弛 。
声、 画诸 元素的传 播优势而形成 的节 目传播形态 。它是一种 《 周新闻 回顾》《 本 、本周人物 回顾》的新 闻和 配乐节奏较快 ,
综合性 的新 闻节 目, 由主持 人主持 , 用杂志 综合编 排 的方 而《 借 本周视 点》 《 周人物 》 是专题 性的 深度报道 , 奏相 、本 则 节 式, 把不 同的新 闻报道样式 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 的节 目。[ 对较慢。从板块的时长来看 ,本周视点> 《 1 1 《 、 本周人物> < 、本周
仅 告 诉 观 众 过 去 的 七 天 都 发 生 了哪 些 新 闻 ,更 与 观 众 一 起 , 站 在 七 天 的 高 度 , 七 天 的视 角 , 看 待 过 去 一 周 的新 闻。 用 来
《 闻周刊 》 新 由五个子栏 目构成 :本 周新 闻回顾 》 《 《 、 本周

浅谈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以《新闻周刊》为例

浅谈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以《新闻周刊》为例

2019·7(上)《科技传播》54作者简介:满大玮,助理记者,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

浅谈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以《新闻周刊》为例满大玮摘 要 新闻节目众多,竞争激烈,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更需注重创新,不仅通过精彩丰富的电视画面内容,借用杂志的编排,将不同的新闻报道串联起来,同时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又可以在选题和播报形式上做出调整,对人物以及事件作出深层剖析,摸索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

《新闻周刊》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言辞犀利,语言幽默,具有他独特的个人主持特色。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新闻周刊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8-0054-02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生存调查20世纪90年代,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开始在国内兴起。

我国第一档新闻杂志节目是《东方时空》,该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影响了国内电视节目的形式,也使晨间新闻深入人们生活。

央视凭借《东方时空》,让这一节目类型,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不同于以往的新闻播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不仅把新闻呈现给大家,还加入了分析评价环节,解读事件的意义,具有鲜明的评论特征。

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指出,“在过去的新闻语态中,好像只有把新闻写的不像平时说的话,才会给读者以‘权威感’”。

①他在文中提到“平民化语态”,说到“平视理念”,即要以平等的眼光对待观众。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就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周刊》等。

在央视的评论节目中,主要有三种评论方式,一是短评,二是点评式,三是谈话式评论②。

《新闻周刊》就是第二种,主持人演播室点评。

这种报道方式使得新闻在报道的基础上,具有起承转合的韵味。

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具有社会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具备舆论引导的 作用。

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要对当前社会的一些负面新闻进行报道,对事件进行深入地探讨,这为新闻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新闻周刊最2022.5.14内容观后感

新闻周刊最2022.5.14内容观后感

《新闻周刊》观后感
《新闻周刊》是央视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
报道栏目。

自2003年开播以来,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国内同类型栏目中的佼佼者。

《新闻周刊》中曾讲述过一所医院曾因资金方面的问题而面临倒闭的问题。

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下,院方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医院转型,推进医养服务体系完善,医养结合,不仅解决了原有的问题,还将医院经济提升了一个层次,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很显然,一家医院的成功转型并不能够代表广大地区的其他医疗机构,而老年人的需求更不仅于此。

推进医养结合,建设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完善养老服务不仅仅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一种途径,更是我们对待老年人的一种态度。

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只有国家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养老机构数量,规范养老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老人,服务明天的自己,才能为国家人民的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央视《新闻周刊》的栏目特色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一班201101081105王雪薇摘要:从2003年5月3日开始,一档全新的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节目《中国周刊》于每周六22:1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周刊》更名为现在的《新闻周刊》。

作为一档周播性的新闻杂志节目,自2003 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在45分钟的节目时长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

它不仅告诉观众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与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角,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带给观众别样的新闻解读。

本文将从《新闻周刊》的评论选题、评论内容、评论风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关键词:评论选题评论内容评论风格CCTV 《新闻周刊》就是一本电视杂志, 在45分钟内, 汇集、梳理并解读过去一周内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事件。

《新闻周刊》的栏目定位是:“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

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

”功能定位是通过节目对受众关注的一周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与追踪,解答受众对于新闻的疑惑,并且引发受众的思考和热议。

这样的定位就抓住了受众需要获得更多信息的需求,并且满足了受众的心理期望。

所以《新闻周刊》能成为国内新闻评论栏目的佼佼者。

一、栏目结构和评论选题分析(一)栏目结构《新闻周刊》由5个版块组成:《一周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和《本周特写》。

《一周新闻回顾》是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梳理和重新解读,少则三四条,多则七八条;《本周视点》则是对最具价值的一则新闻以全新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一周人物回顾》是对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物,并涉及政界、商界和娱乐体育界等领域,通过他们和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新闻来展现当今中国的时代变化;《本周人物》是对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深度解读;《本周特写》展现了多元化的社会想象和社会事件爱你,其中很多都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

其中《一周新闻回顾》、《一周人物回顾》、《本周特写》三个版块分别约占15 分钟、8 分钟、7 分钟,共占《新闻周刊》总时长的约2/3。

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则是专题性的深度报道。

(二)栏目选题分析以下是对《新闻周刊》2013年1月5日到5月18日共20期节目的文本分析。

分析分为三个内容:“视点”(表一)、“人物”(表二)、“特写”(表三)。

表一:“新闻回顾”、“视点”分类统计(2013年1月到5月)表二:“人物回顾”、“人物”分类统计(2013年1月到5月)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盘点重要新闻事件时,公共领域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占的比例最大。

尤其是关乎群众利益和安全生产生活方面等新闻事件。

总体来看,《新闻周刊》更重视其本身的舆论导向功能,期望能引发观众的思考、推进社会的进步。

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周刊》对于普通人物的关注度要高于公众人物,他们更加关注普通人物的生活。

而普通人物因为独立事件受到关注较多。

如3月30日的“本周人物”是《毛志浩:我是司机》。

关注的就是普通司机遇突发事故舍身救乘客的事迹。

从表三大致能看得出来,“特写”部分更重视对社会事件的“描写”,尤其是关乎人民利益的社会事件。

如4月13日的《全民“奶粉客》。

对于群体《新闻周刊》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特别是被人们忽视但必须关注的群体。

如4月27日的“本周特写”《震后第一课》,关注的就是雅安地震后灾区孩子的学习生活。

从以上的样本分析,可以看出,《新闻周刊》的评论选题侧重于最值得关注的社会焦点和新闻人物,但是又不乏有特色的新闻和社会故事。

这样就形成了《新闻周刊》与众不同的报道风格。

1.关注时政、经济新闻《新闻周刊》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核心节目,自然对时政和经济新闻给予高度的关注。

在《一周新闻回顾》中,通过对时政要闻的梳理和对国家热点大事的总结,满足受众对于新闻节目的观看需求。

2.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及其情感诉求关注民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件、教育、医疗、就业等等。

这说明《新闻周刊》在选题方面注重新闻的接近性。

如3月16日的“本周视点”关注的就是PM2.5,雾霾天气对于人生命健康的影响。

真正体现了贴近百姓生活。

还有对于各种社会事件中的普通人物甚至是社会底层人物也给予了关注。

这里有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有舍身救乘客的英勇司机,这些都体现了《新闻周刊》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的人文关怀。

3.以广阔的视野,关注公众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新闻周刊》对于热点公众人物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报道。

满足了受众的娱乐心理。

让观众在45分钟的节目里,不仅仅了解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等,也可以享受到娱乐性的信息。

如1月5日,“人物”徐铮及其《太囧》;3月2日的新闻人物是关于李安和他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最近在全民“致青春”的热潮里,5月4日的节目就采访到了导演赵薇和她的电影。

4.关注时下社会热点事件《新闻周刊》是新闻评论栏目的风向标,立足于时下社会热点,从新颖的角度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分析,最大限度二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引发受众对于社会事件的思考和认识。

这样就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互动性。

如3月30日的“视点”《难盖的井盖》,说的就是因为井盖丢失没有及时盖上而导致雨天一名女子落入低下水井下落不明的事件。

《“中国式“过马路》也是一个社会热点,《新闻周刊》对于该事件的报道旨在引发公众思考,对公众有个正确的行为导向。

这些贴近生活的热点报道都体现了《新闻周刊》“亲民”的一面。

5.偏重有争议的话题《新闻周刊》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是中立的,选题时会侧重于那些在社会上引起争议的话题,通过客观报道,阐述合理观点,甚至有时抛出问题,给受众以思考的空间。

如4月13日“一周人物回顾”中的人物沈红霞结扎致死,受害者家属获赔百万,而条件竟是“自愿放弃责任追究”。

《新闻周刊》就站在观众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发公众思考。

二、评论内容(一)过滤信息新闻媒体应充当现实社会中的“把关人”角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生活的节奏加快,个人能力所限,要实现甄别和遴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了解社会就必须借助于外在的工具。

《新闻周刊》是浓缩过去七天历史的新闻节目,理为受众提供有效优质信息,承担新闻“把关人”角色。

《新闻周刊》通过对一周新闻的梳理,从中遴选出要评说的新闻,最大限度地采撷媒体信息的精华,迎合了“信息过载”之下受众对优质信息的渴求。

《新闻周刊》选择用综合的方法从这些信息中摘取最重要的内容,也就是发生在过去七天当中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最令人关注的新闻人物,进行新闻重组。

从而集中了受众的视点,是节目变得有针对性。

(二)软硬搭配《新闻周刊》有五个子栏目,每个栏目的选题都不同。

《本周新闻回顾》和《本周人物回顾》主要是反映基层人民生活的软新闻。

《本周特写》则是从文化层面、人的行为方式层面展现七天的历程,也属于贴近百姓生活的软新闻。

除了软性选题外,《新闻周刊》也有反映国计民生的硬性新闻。

《本周视点》在选材在比重上偏重硬性新闻,以政治、经济、社会性的新闻专题居多,和《本周视点》十分相似,通过人物的内心情感来展现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社会类型的题材软硬搭配的新闻内容,让观众在看完《新闻周刊》后,不管是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权威解读,还是对公民个人微观的心理体验都有了真切的感受。

《新闻周刊》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通过追求真实、真相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二、评论风格(一)评论事件——关联性《新闻周刊》在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解读时的最重要的是关联性,通过关联性把握一周的社会进程。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客观世界存在着普遍联系,新闻事件也不例外。

一则新闻发生后,它和社会上的许多人和事甚至其他新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构成了以这则新闻为中心的网络。

《新闻周刊》做的是把这个看似杂乱无章的网络经过一番梳理、整合后,使它变得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它通过现有的素材资源,把与新闻事件关联的社会背景、内部成因、人物命运变化等有机联系起来,站在较高的角度,综合性地进行分析和评论,使观众看到新闻背后与之关联的各个层面以及这些层面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如《难盖的井盖》中,短片一报道了杨丽君坠井事件,还有相关新闻: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名清洁工不慎掉入一口无盖窨井,腰部受伤;3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一名小学生又跌落无盖井中,所幸被特警及时救出。

短片二则是报道了北京朝阳区井盖的安全隐患。

这个话题快说完了,《新闻周刊》提出了一些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第一个,杨丽君事件后,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抓井盖的工作。

但是,会不会是一阵风,过后不久,一切照旧,直到下一个类似的事件发生后,才重新重视一遍呢?然而,城市的面子越来越漂亮,但里子如何呢?城市地面上越来越漂亮,但底下呢?安全吗?让人放心吗?欠账多吗?第三个,眼前还是有一些办法的,比如为井盖加上防坠网,起码可以救命,那么,这样的事是不是各个城市都开始做了呢?如果想的是井盖,也许做得慢,做得少,可如果想的是生命,能不能快一点,全一点呢?这样的提问式、关联式评论就使观众真切的了解到事件本身及其背后的意义。

(二)主持人风格《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

他是新闻事件的讲述者,新闻万象的梳理者,忧国忧民的思考者,言辞犀利的评论者。

他睿智、机敏又不失亲切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

节目中,白岩松以真实的个人身份,透过新闻事件表面揭示事物的本质,以他自己的话语方式和价值判断去评析新闻,语言独到、精辟,力度和深度结合得恰到好处,往往能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他冷静的主持风格带给人的是一种信任感。

这样的主持风格使《新闻周刊》具有了人格化的魅力。

白岩松的主持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仿佛主持人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向我们讲故事,讲道理。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压力巨大,不可能随时关注发生的新闻事件。

而我们也不仅仅满足于告知式的新闻,我们作为受众,更渴望从新闻中获得一些启发,一些思考。

,《新闻周刊》如同茫茫大海上的指向标,让我们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和安全感。

相信,在这个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新闻周刊》必然能成为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

参考文献: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特色探析肖岚岚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研究颜世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