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教案(推荐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教案【第1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领悟作者望月思亲的情感。

3.通过“阅读·对话”了解古诗情景交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法,激发课外阅读兴趣,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学习重点

能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领悟作者望月思亲的情感。

学习难点

通过“阅读·对话”了解古诗情景交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学习流程

一、导——对话·诗情美

同学们,五千年中华,三千年诗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来,诗歌和节日相伴相生,相得益彰。

1.读读下面的诗句,看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大屏幕出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的《清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明·唐寅《元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3.齐读课题。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4.一提起中秋节,我们总会想起月亮,你积累了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5.诗人简介。

大屏幕出示: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颍(ynɡ)川(今河南许昌)人。与张籍齐名,被世人称“张王”。王建出身寒微,从军走马十三年,晚年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二、读——对话·韵律美

学生拿出课文纸,认真读三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读正确。

指名读古诗。指导难读的句子。

栖的读音:qī,组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指鸟停在树上。结尾处用了问号该怎么读

一男生读,指导;一女生读,评价;

教师领读;一起读。

2.读出节奏

指名说一说:你是如何划分节奏的?

请按照223的节奏再来读一读。评价。

3.教师范读

诗歌不但要注意节奏美,还讲究韵律美。请大家听一听老师读,再说一说:你听出了什么?

“鸦、花、家”这三个字就是这首诗的韵脚,找到了韵脚,我们在读的时候稍微拉长一点,古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自己练习读两遍;同桌相互读一读。

4.读出韵律

师生合作读一读,学生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诗题和作者一起读;互换一下,这次老师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诗题作者一起读。

三、品——对话·意境美

读古诗,不但要注意节奏、韵脚,更要注意你自己在读诗时的那份感

觉。

1.说一说,读此诗时,你脑海中想到了哪个词?

预设:孤独、寂静、思念……

2.聚焦前两句诗。静静地读一读,说说你想到了哪个词?

预设:寂静、幽静。

3.对比思考,你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吗?

4.这两句诗中的哪个词带给你“幽静”的感觉呢?请再静静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圈出这个词。

预设:冷露无声、树栖鸦。

5.“树栖鸦”是诗人怎么观察到的呢?

回忆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白与“树栖鸦”一样,都是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出月夜的寂静。

6.指导齐读第一句,读出幽静的感觉。

生齐读第一句。

7.结合注释说一说“地白”是什么意思?看到“地白”我们会想起李白的哪句诗?

8.夜很深了,月光如水,鸟儿入眠,诗人在庭院里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齐:冷露无声湿桂花。

文字也是有温度的。在二十四节气中,中秋处于秋分时节,白露之后,寒露之前,也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正所谓“白露挂枝头,花湿好个

秋”。让我们把这种感觉带进诗里,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生齐读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9.诗题是《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字面无“月”却暗藏着“月”。你发现了吗?和同桌讨论一下吧。

交流:地白、树栖鸦、桂花。

唐代诗人宋之问有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人间桂花香了,那月宫中的桂花也该香了吧?人间的桂花湿了,那月宫中的桂花呢?那树下的玉兔呢?那桂树下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

说话练习:冷露无声湿。

四、悟——对话·表达美

1.月出东山,诗人在望;桂枝湿露,诗人在望;夜深人静,诗人还在望。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请带着丰富的想象再读一读这首诗。

2.你能读懂诗人的心吗?哪个字是全诗的中心?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3.诗人在思念谁呢?是他一个人在思念吗?

4.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被你思念的那个人是谁?你最想对他(她)说什么呢?请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写下来,我们可以邀请明月带去我们的思念。

5.学生写话,读话。

6.诗人们如何写“秋思”呢?

大屏幕出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7.像这样直白地毫不掩饰地抒发自己感情的表达叫直抒胸臆,又叫直接抒情,但王建却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像这样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表达,叫间接抒情,读起来更加委婉含蓄,更易打动人心。

8.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呢?说一说,读一读。大屏幕出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李白《忆东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9.距离王建写《十五夜望月》的一千多年过去了,到了清康熙四十四年,这首诗被收录进《全唐诗》,最后一句诗中的“落”被写成了“在”,你认为哪个字好?理由呢?

10.你能把这种感觉带进诗里,读出这种动感吗?再读古诗——

一个“落”字,不同凡响,仿佛那“秋思”伴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一个“落”字,把天上月、望月人、心中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