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艺术特色探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堡》艺术特色探赏
卡夫卡作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最具影响力的作
家之一,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日渐冷漠,加上战争的混乱和政
治的腐败,使得卡夫卡的作品往往表现出荒诞离奇、孤独冷漠、阴郁困惑的艺术特点,真实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和心理状况。其长篇小说《城堡》就是一部能代表卡夫卡文本内涵和艺术特征的典型之作。
《城堡》写于1922年1月到9月,是卡夫卡生命后期的
作品,也是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不仅是卡夫
卡生命体验与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他创作风格成熟和定型
的标志,一向被认为是卡夫卡创作的压轴之作。《城堡》讲述
的是一个自称为土地测量员的K长途跋涉来到城堡,打算履
行职责并居住下来,但是他必须与城堡的克拉姆取得联系并
确立自己的身份。虽然K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但都最终未能进入城堡,甚至无法与里面的人通话。小说没有写完,卡夫
卡生前好友马克斯?布洛德在整理编著《城堡》时提到:“卡
夫卡从未写过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起他这部小说如何
结尾时,他曾告诉过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
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斗争至精疲力竭而死。”这意
味着K所追寻的身份认同问题仍未得到实现,他仍旧是一个
被城堡排斥在外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永远都找不到归属感。
《城堡》作为一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现实主义小说无疑有着极高的思想意义。卡夫卡在《城堡》中贯穿始终地营造了一种压抑荒诞的感情基调,通过对主人公K一系列进入城
堡努力而不得的描写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刻画,揭露和
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封建专制压迫、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腐化荒淫、机构庞杂无度、人间世态炎凉、人民苦难深重。所谓的“城堡”其实就是当时统治阶级强大权力的象征,城堡的不可接近代表了统治阶级凌驾于人民之上的至高地位,在
他们的统治下,普通百姓就是他们玩弄于鼓掌的玩物,时刻受到他们的支配,同时,这所谓的城堡虽然庞大无比,官员无数,
却毫无效能,甚至无能得有些夸张荒诞,但它却是奥匈帝国的社会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陋状态,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品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陌生与不可理解,将人生的荒诞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作者还着重强调了人本性中希望和绝望的矛盾挣扎。主人公K虽然一次次受到挫折打击,但是心中仍然抱有对城堡的憧憬和幻想,并且受其支配执着追求,不放弃自己进入城堡的努力,但是他的体力和心力都无法使他胜任
这一追求,在一遍遍希望和绝望的反复煎熬后,最终憧憬变成了压抑中的叹息。整个作品的情节设计以及对话都遵循着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环,反映了人们在痛苦与希望中无力挣扎的无助,反映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环境下,人们内心的惶惑和不安,人们极力想把社会看透,但根本无法做到,只能在雾一般的现实中像主人公K一样撞来撞去,实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在旧的信仰崩溃后无法找到新的价值体系的迷茫和恐惧。
《城堡》除了上述社会和思想意义之外,还有它重大的艺术价值。在艺术创作上,卡夫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新者,他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符合自己表达方式的艺术手法。卡夫卡的作品大多具有荒诞的特点,但又与纯粹的荒诞作品不同,它在荒诞的框架中包容着细节的真实。作家通过富有实感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探讨人生哲理,揭示社会矛盾,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城堡》的艺术特色。
一.叙述描写中的荒诞与梦魇
读完《城堡》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荒诞。环境是荒诞的,人物是荒诞的,语言是荒诞的,情节也是荒诞的。另一个感觉就是像做梦一般,自始至终都处在朦胧不真实的环境里,谁的话都不能相信,都像是梦话,在《城堡》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描绘环境暗淡、模糊不清的词,诸如“朦胧”、“幽暗”、“虚
无飘渺”、“隐隐约约”、“模模糊糊”、“雾霭笼罩”、“烟气缭绕”、“黑暗阴冷”等等。
小说一开头就表现出荒诞的特点,K试图进入城堡,而他
所走的村子的大街根本通不到城堡的山冈,“它只是向着城堡的山冈,接着仿佛是经过匠心设计似的,便巧妙地转到另一个
方向去了,虽然并没有离开城堡,可是也一步没有靠近它”。而所谓的“城堡”的意象是:“城堡山在雾气和黑暗的包围中,
什么也看不见,甚至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出巨大的城堡的存在。”城堡以一个巨大的实体真实地存在于K的面前,可是K却看不清它,“K在桥上站了很久,仰视着似乎虚无缥缈的空间”。既
是实体的存在,又是虚无的幻想,城堡犹如迷宫般营造了近乎
梦幻的氛围。在情节方面,在《城堡》的第一章中,K为了证明自己是土地测量员和城堡通过电话联系并取得了认可,然而
到了第五章,村长却就此事对他说“非常简单,到目前为止,你
还没有跟我们政府当局有过真正的接触,你的那些接触都是
虚幻的,只因为你对周围环境一无所知,才把这些接触都当作
是真的了。至于说电话,你得知道,你听到的唯一真实和可靠
的东西,就是我们电话机传送的这种低声哼唱的声音,除此之
外都是虚幻的……”由此,《城堡》的荒诞和梦魇色彩略见一斑。
二.叙述结构由情节到对话的转化
《城堡》在前三章把描述的重点放在情节上,主要对K的
动作进行一系列描写与叙述,写了K为进入城堡所进行的努力,没有对K的语言进行着重描写,而到了后十七章,作者的叙述方法进行了大转变,其论述主要是通过繁琐的对话和间接引语展开,而对于K的动作描述较少,情节介绍也大大减少。而且,据说卡夫卡在写作《城堡》的前二章时还运用第一人称“I”的写法,但到第三章时他改变了主意,把前面的I都用K 来代替,也就是说叙述主体由第一人称变为了第三人称。
叙述结构由情节转为对话意味着后十七章中情节进展缓慢甚至进展不下去,更进一步意味着K进入城堡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后十七章中永无休止的对话描写反映了K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了与人无聊地交谈中,自己进入城堡的愿望和努力日渐消磨,这也为结尾K最终没能进入城堡做了铺垫。此外,从另一方面分析,这种以对话为主体的叙事结构说明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开始成为叙述中的主角,他们把K的身上的光辉慢慢分散,消解了K作为主体的地位,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场面,K的声音也被慢慢淹没在其他任务的人物里,更预示着K愿望达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描写对话不进行情节进展的方式使叙事者慢慢脱离了退场,没有了分析和讨论,只剩下了无止尽的对话,让读者更加分不清谁对谁错,整个文章的朦胧与荒诞就进一步加深。而叙述主体由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换,代表着作者开始慢慢脱离K,成为一旁的观众,以第三者的身份审视K这个角色,更增添了K的孤独感和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