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教会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是家长实行儿童早教时的重要一环。
1、协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
我们能够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持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
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协助孩子理解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
我们能够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刚的感受。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
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注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
具体该怎样做呢?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
比方,随时给孩子指
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
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无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
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她就说是橙子味的。
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艰辛。
她倒是很乐观,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
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
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
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就动一动。
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
就是说,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另外,要提升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升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
专心地吃饭、打、走路,我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享。
我们都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
鼓励孩子主动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小孩之所以有时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水平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
这些大人都要理解。
其实很小的孩子也能够有主动分享的行为。
我女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互相分享吃的。
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给大人分一圈,有什么好东西她也主动拿给大家看看,虽然有时很有保留的样子——只给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许看不许摸。
分享好东西,把美好加倍,我觉得这是存有于人的天性中的。
孟子教育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都承认,跟人共同欣赏音乐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
3、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前面列出了24中积极的性格和品格,其实还有更多没有列出来的,比方信任、平等、尊重等等。
我们平时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以及水平上的种种缺乏,多去发现孩子这些优秀品格的表现,一旦发现,就即时肯定,这样久了,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
现在的家长们对水平上注重过多。
我们能够这样想,孩子长大后,哪样水平有机会得到发挥,这很难说,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却是处处有用的。
水平有可能被埋没被荒废,但性格和品格却永远不会。
4、对成长感的识别和强调
我发明了这个词:成长感。
我们成年人都会在发现自己有所成长时感到欣喜,对于孩子来说,成长就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
每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即时指出来,让他看到,告诉他,你记得不,你去年、上个月还是什么样呢,现在都能够做到这样了!
进步、提升、成长,这是最能表达孩子自身价值的。
随时抓住时机,发现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
5、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度。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水平更强。
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
我觉得,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等,它还能够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
另外,它或许还能给人提供一个新的身份,让你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比方,你是一位教师,但走出教室,你或许告诉别人你是一个烘焙高手。
但是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
兴趣爱好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机会,这种投入的感觉非常宝贵。
有心理学家把这叫“酣畅感”,据说这是一个快乐的重要来源。
当你做你爱好的事情时,你全神贯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存有。
庄子几次描绘过这样的情形。
按照他的说法,这时你与“道”相连通,所以会有鬼斧神工的发挥。
而达到这种酣畅感的秘诀是,你的技术和挑战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是说,你做的事情的难度刚好跟你的水平相当。
当然这个事最好是你喜欢做的。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时候,即使中性的事情,比方写作业,假如水平和难度水准相当,我们都会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应该选择哪些事情给孩子去做。
我们出于爱心,总想给孩子更多的享受。
但是,让他被动地享受,比方看电视、吃东西,他的乐趣也有,仅仅这些乐趣肤浅、短暂。
而稍有点挑战的事,他反倒更能投入。
难度假如过大,他就又没了兴趣。
其实小孩在玩游戏时,常常就能体验到这种酣畅感。
我女儿玩时,假如我问她吃不吃苹果之类的话,通常她完全听不进去。
所以孩子投入地、自由地玩,这非常有价值,我们要多鼓励,少打搅。
孩子大一些之后,做事往往就参杂了很多功利心,有了压力,难以全心投入。
现在很多的兴趣班更是把兴趣变得没趣了。
我们家长要多反思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6、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玩具,这也是我随口发明的词。
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方,记录下来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表达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温习。
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
我们自己也能够这样做,也能够引导孩子这样做。
我们能够在情绪有些低落时,把这些好事当作心理玩具,拿出来玩味。
我们也能够每天睡觉前或在其他空闲时间里,没事就在脑子里整理自己的这些好事。
大家能够试试。
其实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转念的水平。
我们能够抽空跟孩子一起想好事。
我们能够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本,专门记录他的好事。
或者给他准备一个小白板、做个展示墙,随时记录。
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个好事宝盒,把能引起美好回忆的东西或照片,都存有里面,有空就倒出来看看……
这个心理玩具除了好事,还能够是让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观的一面,看到the big picture。
比方,当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生气时,你能够跳出来想:总的来说,他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好妈妈,我工作还不错,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满意……然后再看刚刚的事,就能比较冷静地对待了。
7、不做情绪绑架
我看到有的专家告诉家长,跟孩子说:“你那样做,妈妈很生气”、“那样做,妈妈不喜欢”。
我想家长应该尽量少这样去说。
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能够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
我们能够生气。
但是假如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
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
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
准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有时候女儿哭闹之后,等她情绪好了,我也偶尔跟她说,你知不知道,你哭闹的时候,我真的很烦。
不过关键的是,你这个哭,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你早点过来吃饭,吃饱了就快乐了,就能够多玩一会了,是不是……
教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而我们家长也是,也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假如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那就跟孩子说,妈妈这会心情不好,因为别的事情,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等情绪好了,马上就跟你玩。
这样,孩子也能够学会,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练习自己去处理。
他也会知道,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
8、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
前面谈的多是关于积极心理的建设,下面谈最让我们头疼的消极情绪的处理。
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协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处理办法。
教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能从容去对待。
我们会发现,做到这个点真是有难度啊。
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当孩子发脾气或有其他消极情绪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又有来麻烦了!你敢跟我对抗!我的教育怎么这么失败!你得长到多大才能会……!我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于是
我们浑身冒汗血脉喷张……
我们处于这样的状态,当然就不能指望孩子能平和下来了。
要改变这种反应,首先要理解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是有益的,是他理解自己、提升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
它是中性的,不是坏事。
把它当作一阵风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发电、放风筝。
其次,要尽量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跟自己的分开。
自己的劳累、抱怨、委屈,自己去解决。
别做不合理的挂钩。
我女儿惹我生气时,我就这样开导自己:一方面是因为她就是个孩子,就这样;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管教上有哪些缺乏,还能够做哪些改进,她是我教育的结果,跟谁抱怨呢,自己多提升就是了。
我想,假如家长少一些受害者的思路,多想该怎样提升,这也会协助我们控制情绪,少生气。
然后再告诉自己,我当然能够不完美,做不到的,努力提升就是了。
只有当我们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才能做到不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他的情绪,并且教给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绪。
9、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孩子发脾气,我们本能地想救火。
假如理解到消极情绪的意义,我们就知道,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
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水平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用转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讲道理。
所以,现在我对孩子哭闹的方法是:在发现她有点情绪,可能会发作时,假如她不需要我的协助,我常常找个借口躲开。
我发现通常我一走开,她自己很快就没事了。
当她真的发作起来时,再回来。
有时啥也不说,摸摸头给她擦眼泪。
假如我自己也生气,或者她拒绝我接近,那就捧本书待在旁边。
假如是她特别不讲理的事情,我就义正言辞地说几句。
这种慷慨陈词也有用,能帮她看清自己行为的后果,看到引起的反应,当她自觉理亏时,理智就开始恢复,就战胜了情绪。
而在这个过程中,假如家长自己能保持中性态度,这会协助孩子更好地平复情绪。
有很多情况,孩子是被家长的坏情绪火上浇油,愈演愈烈。
10、教给他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宣泄法:比方打沙发打枕头(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倾诉法: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镇静法:数数、深呼吸;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
还有就是前面写过的那些能引起积极情绪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注意事项
然后,当自己冷静一些之后,教给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样做才能避免那种情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对于消极情绪,要多分析多思考,去想办法,这样有利于化解情绪。
但是对于积极情绪,则尽量少分析,多去感受,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感受。
好事,有时分析太多,好的感觉反倒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