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浅析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浅析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贵州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有42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居全国前十位,矿产储量排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20种,截至,贵州省矿业生产总值达917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
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支撑了省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后期加以解决。
否则,将严重影响和阻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矿山结构不够合理、开采方式粗放落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等方面。
2.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将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将造成资源的损毁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枯竭,还引起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所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才能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1 破坏植被、地形地貌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易造成地形地貌和植被破坏。
贵州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地形地貌上,高坡陡,落差大,因此矿区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山体撕裂、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有的甚至使植被和原生地形地貌面目全非。
对矿山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砂石矿、铝土矿和卡林型金矿、煤矿,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都比较严重。
2.1.2 破坏地下水均衡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许多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和农田,同时以直接渗入方式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周围地区的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
一些矿井由于排水,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使原本使用地下水的厂矿、村庄、城镇发生水荒。
资源型企业开展发展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发展项目为例

边包 含 三 个 行 政 村 ,即 烂 泥 沟 村 、尼 罗 村 、金 山 村 。集矿 石 采 选 、精 金 矿 细 菌 氧 化 和 炭 浸 提 金 ( 合质 金 ) 于一 体 ,进 行 黄 金 开 采 建 设 。建 设 1 0 2
万 ta 石开 采工 程 ,包 括露 天开采 4 /矿 5万 ta和井 / 下 开采 7 万 ta 5 / ;平 均金入 选 品位 5 7 / ,浮 选 . 2g t
d c o ili a ta ay i frs u cs e tr rs n d v lpn rjcs u ts ca mp c n lsso eo r e n e p ie i e eo ig p o t ,An u g sin r r p s d e d s g e t s ae po o e o
( 下 简 称 “ 矿 ” 发 展 项 目 的 开 展 为 例 , 阐 述 以 金 )
汇计量模 型的研 发与示 范”资助 ( 编号 :黔科 合 S Y字 [ 0 0 ) 2 1] ;
国家 十一 五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重 大 课 题 “ 斯 特 高 原 退 化 生 态 系 统 综 喀
合 整 治 技 术 与模 式 ”资 助 ( 号 :2 0 B 0 A0 ) 编 0 6 AC 1 9
情 况_ 。根据项 目建设 对社 区村 民产生 的影 响 ,可 4 ] 以将社 区村 民 分 为受 益 者 与 受 影 响 者 ,受 影 响 的 村 民可 以分 为移 民安 置对 象 和 一 般 公 众 。移 民 安 置对 象为 本 项 目涉 及 的搬 迁 户 ;一 般 公 众 分 为个 人 和社会 团 体 ,个 人 以 项 目区 域 内 的 村 民 为 主 ; 社会 团体 包 括 项 目所 在 区域 内 的 村 委 会 、沙 坪 乡 和贞 丰 县 等 多 个 政 府 部 门 、学 校 、卫 生 院 及 协
贵州生态工业园型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论文

贵州生态工业园型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摘要: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集群内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与服务供货商、相关企业及其它相关建设,使得企业内部与产业的生产力提升、增加创新的能力、刺激新企业的成型,形成产业在特定领域竞争成功的关键多数。
产业集群效应有助于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创造产业甚至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本研究通过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提供贵州相关产业能通过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市场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矿产资源产业生态工业园产业集群贵州我国西部的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但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同时,保护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避免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其必然的选择。
贵州省在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方面储量丰富,而且矿产资源相关的采矿、冶炼、电力、建材、化工等产业在贵州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矿产采掘、选矿和冶炼,既是矿产资源利用循环的输入端,又是排放废弃物的大户,因此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发展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对贵州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生态工业园区及其理论基础工业生态学是依靠科学系统化的方法去整合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系统中的物质(含生物、化学及物理等)管理,工业生态学的本质内涵在于可持续的发展,倡导从传统线性经济“开采—生产—消费—废弃”转换到物质闭路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工业园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来自于所谓的“生态化产业体系”,是指生产企业利用其它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原料的循环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个企业不同的特性,充分利用彼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能源或是原料的使用。
如果整个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比较长,具备环环相扣的特性,除了能有效的重新利用原本可能被丢弃、浪费的可用资源外,在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能源、原料、水等因素,也能通过各个不同企业的合作,共同有效的管理,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
贵州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转型思考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黄勇,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西部开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贵州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转型思考黄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摘要]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资源型省份,必须紧紧依托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立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社会发展机制,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转型,使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真正进入可持续快速发展轨道。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发展机制[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310(2011)01-0055-04Abstr ac t :Gu iz hou ,as a underdeve lo ped ,reso urce -based provi nce ,m ust be fir m l y based on t he r i ch reso urces to a -ch i eve the h istoric leap in econo m i c and soc ial deve l op m ent ,establi sh a scien tific resource concept and deve l op m ent concept ,estab lish m echanis m s of susta i nab le deve l op m ent ,m ake eff ort to support the follo w -up i ndustry ,speed up the urbanizatio n and i n frastruct ure constructi on ,se t up m echanis m of socia l deve l op m en t ,strengthen enviro nm enta l i m provement and ecol ogica l protec tio n ,enhance support on taxa tion and fi nanc i a l poli c ies ,pro m ote the deve l op m ent transitio n i n resource -based cities and regi ons ,so that resource -based cities and regi ons could be on the way of sus -ta i nab l e and rapi d deve l op m ent .K ey word s :resource -based city ;sustai nable devol op m en t ;econo m ic transiti on ;deve l op m ent mechan i s m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贵州矿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矿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州是中国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
矿山发展作为贵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该省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贵州矿山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贵州矿山发展现状贵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多种类型的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铅锌、锰矿、硫矿、铝土矿等是贵州的主要矿产资源。
首先,贵州的煤炭资源是该省最重要的矿产之一。
贵州煤炭储量大、质量好,可以满足该省及周边地区的能源需求。
贵州煤炭产业链条完整,从矿山开采到煤炭加工、销售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其次,铅锌矿也是贵州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
贵州的铅锌矿储量丰富,尤其是黔西南地区的铅锌矿资源储量较大。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为贵州带来大量的经济收益。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锰矿、铝土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支撑贵州的金属冶炼产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贵州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环境污染问题,矿山开采对土地、水资源等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对于资源的综合利用还有待提高。
未来趋势分析未来贵州矿山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 矿山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贵州矿山发展将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率方向发展。
要推动矿山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新型矿山资源,如稀土矿、锂矿等,同时加强对矿山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绿色矿山的发展。
绿色矿山是未来矿山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绿色矿山的建设和推广,降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贵州政府应当加强绿色矿山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矿山向绿色化转型。
3.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
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低效率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贵州应加大对矿山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矿山开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矿山开采效益和环保水平。
贵州矿产产业情况汇报材料

贵州矿产产业情况汇报材料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
本文将就贵州矿产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贵州省矿产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矿产资源概况。
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地下矿藏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铅锌、金、银、铜、铁、锰、硫、磷、石灰石等。
其中,煤炭、铅锌、金、银等矿产储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二、矿产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矿产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煤炭、有色金属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逐年增长。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减少。
三、矿产产业特点。
1. 多元化,贵州省矿产资源种类多样,煤炭、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品齐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2. 区域分布广泛,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覆盖了全省大部分地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贵州省矿产企业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加大环保投入,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矿产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 产业升级,未来,贵州省将加大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推动矿产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2. 产业转型,面对环保压力和资源枯竭的挑战,贵州省矿产产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矿产产业。
3. 国际合作,贵州省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贵州省矿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矿产产业向高质量发展,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重工业占比过高、农业依赖性强、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贵州的产业结构,推动贵州省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贵州的产业结构现状1. 重工业占比高:贵州省在过去几十年间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在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重工业的发展给贵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农业依赖性强:贵州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的产值占贵州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较高。
农业发展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 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贵州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科技研发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创新型企业少。
二、贵州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1. 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
未来,贵州省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完善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2. 发展现代服务业:贵州省一直以来都在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贵州省可以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培育和发展金融、信息、教育、医疗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提升贵州省的服务业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产业升级转型:贵州省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步伐,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
贵州省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同时,贵州省还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贵州省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I ndustry development行业发展贵州省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童炳霞摘要:贵州省锰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资源丰富,近年来找矿成果丰硕。
贵州有一定锰加工产业基础,但长期以来贵州锰加工产业面临产业链条短、生产开采对生态环境存在影响等不利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市场对锰系动力电池材料等含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贵州锰矿资源推动贵州锰矿精细开发、优化矿山布局,提升锰矿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水平是实现贵州锰矿资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贵州;锰矿;加工;高质量发展1 贵州锰矿资源概况1.1 资源禀赋贵州是全国重要的锰矿资源分布区,据2022年贵州省自然资源公报数据,贵州保有锰矿资源储量82417.38万吨,居全国第1位。
贵州作为中国三大锰矿集中产区之一,具有资源丰富、分布集中、规模大、外部开发条件好的特点,锰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铜仁市、遵义市,两地资源量之和约7.83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94.9%。
其中,铜仁市资源量约7.18亿吨;遵义市资源量0.65亿吨。
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等地也有少量分布,资源量合计约0.42亿吨。
目前全球主要开发利用的的锰矿类型为氧化锰矿石,平均品位在25%以上。
而贵州地区锰矿资源矿石类型主要为碳酸锰(菱锰矿),其中的Mn含量11%~28%,平均在18%~19%左右。
1.2 矿山开发现状据统计,2022年贵州全省锰矿有效采矿权34个,证载规模587万吨/年,大中型矿山数量33个,数量占比97.1%。
其中,大型矿山14个(10万吨/年以上),证载规模485万吨/年;中型矿山19个(5~10万吨/年),证载规模100万吨/年;小型矿山1个(5万吨/年以下),证载规模2万吨/年。
1.3 产业发展现状贵州是中国三大锰矿集中产区之一,是全国锰矿石、电解金属锰、锰系合金、锰系新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大省,经过多年的发展,锰相关产业已成为贵州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引言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
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推动贵州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
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贵州矿产资源概况
1. 贵州矿产资源种类丰富
贵州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铅锌、铜、锡、钨等;同时还有
大量非金属矿产资源,如磷、硫、铝土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在国内外
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需求。
2. 贵州矿藏规模巨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的金属和非金属储量均位列全国前列。
贵阳市附近就有大量的铅锌储量,遵义市则是我国最大的锡生产基地
之一。
3. 贵州矿业开发存在问题
尽管贵州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沙
化等;矿业开发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创新能力;再次,矿业企业规模
较小,缺乏竞争力。
三、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机遇
1. 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贵州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在政策支持方面享有优势。
2. 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贵州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省份,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3. 技术创新机会
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但也给了贵州矿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挑战
1. 环境保护压力
矿业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贵州作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人才缺乏问题
贵州省的矿业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
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需要大量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才,而现有人才供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矿业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由于传统矿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滞后等原因,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并
不容易。
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鼓励企业
进行合作与创新。
五、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政府应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矿业企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2. 培养高素质人才
政府应加大对矿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奖励措施,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矿业相关工作。
3.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贷款、税收优惠等方式来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合作与创新,提高竞争力。
4. 加强科技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技
术和管理模式,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六、结论
贵州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省份,在发展矿产资源型产业方面
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
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
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