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气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探索电子运动规律及应用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未来在电力系统、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电路理论,包括电流、电阻、电压等基本概念。
2. 理解电磁场理论,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原理。
3. 掌握电机原理及应用,理解各类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4. 熟悉电力系统组成及运行原理,了解电网结构和电能传输过程。
5.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半导体器件原理和数字电路设计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1. 电路理论-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的特点2. 电磁场理论- 静电场和静磁场基本原理-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3. 电机原理及应用- 直流电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机性能参数及其调节方法- 电机在各种工程中的应用4. 电力系统- 电网结构及其组成- 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电力传输的方式和电能计量5. 电子技术基础- 半导体器件原理及应用-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 逻辑门电路和存储器件四、教学方式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互动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课程:通过电路实验、电机调试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论文撰写:要求学生撰写一定数量的电气工程相关论文,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考核安排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前半学期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4. 期末考试:覆盖整个学期内容,考核学生对电气工程知识的全面掌握能力。
六、教学资料1. 课程教材:《电气工程基础》等。
2. 参考书目:《电动力学》、《电力系统分析》等。
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介绍电气工程概论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包括电气工程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现代应用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2. 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电气工程的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2. 电路分析与设计;3. 电磁场理论与应用;4. 电力系统与电力传输;5. 电子电气设备与控制技术;6. 电气工程中的安全与可靠性。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组织电路实验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并解决实际电气工程案例,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研究项目:要求学生进行小型电气工程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于电气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第六部分:参考教材1. 《电路分析基础》;2. 《电磁场与电磁波导论》;3. 《电力系统工程》;4. 《电子电工材料与元器件》;5. 《电气工程安全与可靠性》。
第七部分: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并会及时告知学生。
电气与电子工程课程大纲
电气与电子工程课程大纲1. 课程名称:电气与电子工程导论a. 课程代码:EE101b. 学分:3学分c. 建议先修课程:数学分析,电路理论d.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验室实践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对电气与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有全面的了解,使其具备进行电气与电子工程实践的能力。
3. 课程内容:I. 电气工程基础a. 电气与电子工程简介b. 电路分析与设计c. 信号与系统d. 电磁场与电磁波II. 电子工程基础a. 数字电子技术b.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c. 通信原理与技术d. 控制系统与机器人技术III. 实践与应用a. 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室实践b. 项目设计与开发4.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I. 教学方法a. 授课: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电气与电子工程的知识理论;b.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c.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d.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参与电气与电子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评估方式a. 平时作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b. 实验报告:对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估;c. 期中考试:设置中期考试,测试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d. 期末考试:安排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5. 参考教材:a. 《电气与电子工程导论》b. 《电路分析与设计》c. 《数字电子技术原理与应用》d. 《通信原理与技术》6. 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和工程师共同承担,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7. 课程要求与学习建议:a. 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b. 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实践和项目设计,加强实际操作能力;c. 学生需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 建议学生及时复习课程内容,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电气类专业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2. 课程编号:XXX3. 学分:XXX4. 学时:XXX5. 先修课程:XXX6.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程7.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8. 教学单位:XXX学院9. 修读学期:第X学期二、课程描述与目标1.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以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 电机与变压器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应用和设计方法;- 计算机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基本原理、运行和调度;-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技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电路分析、计算和绘图能力;- 电机与变压器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 电力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和分析能力;-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团队协作、沟通和表达能力;- 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电路基础(1)电路基本定律;(2)电路分析方法;(3)电路元件及其特性;(4)复杂电路分析。
2. 电机与变压器(1)直流电机;(2)交流电机;(3)变压器;(4)电机与变压器设计、调试和维护。
3. 电力电子技术(1)电力电子器件;(2)电力电子电路;(3)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4. 计算机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1)计算机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2)计算机在电机与变压器设计中的应用;(3)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5. 电力系统(1)电力系统基本原理;(2)电力系统运行与调度;(3)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课程代码:250534学分:3总学时:48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电机学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各环节的设备和系统工作原理,建立电力系统的整体概念。
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看懂二次接线图。
掌握电力系统负荷计算,稳态分析、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核电厂及其它新能源发电厂的特点;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气主接线概念及分类;工厂供电系统主接线;二次接线的基本概念;架空线路的参数的计算公式;双绕组、三绕组、自耦、分裂绕组变压器的特点;短路的概念、类型;不对称短路的计算。
理解电力系统、电力网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及对其基本要求;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接地保护;典型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形式;信号回路的特点及分类;电力系统负荷及负荷曲线、电网损耗、用户负荷、尖峰电流的计算;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无功功率补偿和调压措施的原理;潮流计算的过程;有限容量电力网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掌握电力网的组成及作用;额定电压的基本概念及电力系统中各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变压器、输电线、高压开关、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的基本特性;有汇流母线和无汇流母线的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特点、倒闸操作;电力系统控制回路的组成及操作过程分析;电力系统负荷的计算方法;架空线路和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标幺值的定义、特点、基准值的选择及计算;无限大电源供电网络三相短路计算;电力系统序网络的建立。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引言:《电工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本文将针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概述、课程结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等方面。
概述:《电工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力系统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通过学习《电工学》,学生将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和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学生还将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结构:一、电路分析基础:1.电路理论基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2.电路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电路定理: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和电压源电流源转换等;4.交流电路分析:正弦波电压和电流、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和频域分析方法;5.计算工具:基本电路分析软件的使用和实践。
二、电源与电动机:1.电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特点和工作原理;2.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3.单相变压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比和效率计算;4.三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功率计算和短路电压;5.线圈和激励系统:电磁铁、继电器和电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电机与变压器:1.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特性和控制方法;2.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变压器: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工作特性和应用;4.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计算和输电能力;5.输电线路的电磁干扰和防护措施。
四、电力系统与输配电设备:1.电力系统的结构: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特点;2.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结构、调速方法和功率因数控制;3.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材料、参数计算和线路保护;4.变电站:变电站的功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5.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和中压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设备。
五、电气控制与保护:1.控制系统基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2.控制设备:继电器、接触器和PLC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电气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保护;4.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应用案例;5.安全工作:电气安全规范、事故处理和安全用电常识。
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大纲1. 前言电气工程是一门关于电力传输、电子科技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学科,涉及广泛的领域。
电气工程概论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应用范围,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 理解电气工程的核心理论,如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力系统等;2.3 熟悉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和行业发展动态;2.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3.1.1 电气工程的起源与发展3.1.2 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1.3 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定律3.2 电路分析3.2.1 直流电路分析3.2.2 交流电路分析3.2.3 电路元件的特性与参数3.3 信号与系统3.3.1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3.3.2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3.3.3 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3.4 电力系统3.4.1 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3.4.2 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3.4.3 电力系统的暂态分析3.5 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3.5.1 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3.5.2 电气设备与控制系统3.5.3 电力电子与调速技术3.6 电气工程的行业发展动态3.6.1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3.6.2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3.6.3 电气工程的创新与前沿技术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实践项目和科研活动,深入了解电气工程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5.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评估、作业报告、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同时,还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
电气工程基础 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基础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402Z10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基础/Electr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64(4)/4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机学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教材、教学参考书:1.《电气工程基础》,熊信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电气工程基础》,刘笙,科学出版社3.《电能系统基础》,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电气工程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涵括了电力产生、变换、传输、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关电气工程问题如一二次接线、发电原理、负荷计算、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继电保护、防雷接地等专业知识有较系统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如《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作为电气专业学生专业课系统学习的先期导入,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基础和铺垫作用显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负荷计算、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继电保护整定等计算方法;熟悉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了解高电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各种过电压的形成及其限制措施;建立一次、二次系统的概念,看懂一二次接线图,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原理及作用。
具备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各环节的系统知识体系结构,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毕业后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科研、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力:具备阅读和绘制电气一、次系统图的能力,具备基本的负荷计算、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能力;通过成熟电力系统实际案例分析和学习,具备基本的电力系统设计、运营和分析能力。
电力工程基础教材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中心
<<电气工程基础(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F03100012、课程名称(中/英文):电气工程基础(一)Fundamental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一)3、学时/学分:72/44、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基本电路理论>>5、面向对象:电气工程系6、开课院(系)、教研室:电气工程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电气工程基础》,中国科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编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有关电气工程问题有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使学生深入了解电气工程中主要电力设备的特性、数学模型、相互关系及试验方法,为进一步掌握和研究电气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等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及监控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特性、掌握电气工程中绝缘与过电压的知识和原理,并使学生在电气工程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
4、使学生对应用计算机进行电气工程问题分析和计算的方法有一定程度掌握。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电气工程引论及其基本概念(1)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及未来趋势,了解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发电厂及变电所类型、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电能质量指标。
(2)要求掌握直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对称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力机械的力矩与功率的关系、机械能量转换等概念。
2、电力设备的理论及模型(1)电力负荷的运行特性及数模。
要求了解和掌握负荷与负荷曲线、负荷的静态特性、感应电动机特性及数模、厂用电动机自起动特性。
(2)输电线的参数及数模。
要求了解电力线路结构、阻抗、导纳、线路方程、波阻抗与自然功率。
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电气工程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目标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电气工程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同时,该课程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内容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路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件,如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基本元件的特性和基本电路的组成。
2. 电路分析方法: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3. 交流电路分析:介绍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交流电路中的频率、相位等概念,能够分析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电磁场理论:介绍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电磁波的特性,能够分析电磁场中的电场和磁场分布。
5. 电气工程实践:介绍电气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电气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三、教学方法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C3601606课程名称:电气工程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Engineering总学时:120(讲课学时36、实习学时8、自学学时76)学分: 6开课单位: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函授)前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理论、电机学、电磁场教材:《电气工程基础》刘笙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2。
参考书:(1)《电力系统分析》纪建伟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发电厂电气部分》范锡普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4)《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5)《高电压技术》周启龙、刘恒赤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稳态运行方式,深入理解电网各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大中型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系统设计与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及绝缘理论,电气设备高压试验的内容和方法,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及其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引论(2学时)了解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的关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等。
第二章基本概念(2学时)了解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形式及转换方式,交直流传输方法。
第三章电力系统负荷运行特征及数学模型(2学时)了解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建立数学模型。
第四章输电线参数及模型(2学时)(1)了解电力线路参数的物理意义(2)掌握输电线参数计算,建立三相输电线路模型。
第五章电力变压器参数及模型(2学时)了解变压器及等值电路,学会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参数计算,了解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时的等值电路及变压器并列运行。
电气工程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高级维修电工和企业供电管理人才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述和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三相交流电路、耦合电路、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路、铁心线圈、电路的过渡过程及相关实验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路基本概述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1.理解并熟悉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规定。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掌握电路元件和独立电源的特性。
教学内容:§1-1 电路几电路模型§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3 电路元件§1-4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第二章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教学要求:掌握直流电阻电路的几种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电路等效变换法、电路方程法、网络定律等。
教学内容:§2-1 电阻的Δ-Y等效变换§2-2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3 支路分析法§2-4 结点分析法§2-5 网孔分析法§2-6 叠加定理§2-7 戴维南定理教学建议: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直流电阻电路,也适用于交流电路,所以对本章内容应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第三章单相正弦交流电的分析教学要求:1、掌握正弦量的表示方法及相量模型的等效变换。
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气工程概论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概貌。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对电气工程的整体认识,了解电气工程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课程内容1. 电气工程概述2. 电路基础3. 电气元件与电路4. 电力系统5. 电力电子技术6. 控制理论与应用7. 电气工程实践三、教学目标1. 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熟悉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理解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4. 了解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5. 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6. 熟悉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7.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理论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方式进行。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将积极参与讨论,探究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核,其中期末考核所占比重最大。
学生需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实践时间、独立撰写实验报告,以期末考核最终评价为主要依据,综合考察学生对电气工程概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
六、参考教材1. 《电气工程概论》魏广元著2. 《电气工程基础》肖川著3. 《电力系统分析》张四平著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电气工程概述第3-4周电路基础第5-6周电气元件与电路第7-8周电力系统第9-10周电力电子技术第11-12周控制理论与应用第13-14周电气工程实践八、教学辅助手段1. 课件资料:PPT演示、实验指导2. 实验设备:万用表、示波器、电源等3. 实践场地:电工实验室、模拟实训中心等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电气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s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学时数:32其中实验(实训D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自动化、自动化(试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气工程基础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涉及电力网及其分析、电气主接线与配电装置、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电气设备的选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接地与电气平安、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
使学生掌握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工程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
同时,了解电力工程基础、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系统与自动装置、用电管理知识,为今后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能的生产过程。
掌握电力系统电压等级。
重点:电力系统电压等级。
难点:电能的生产过程。
(二)电力负荷计算了解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计算负荷的意义。
掌握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尖峰电流的计算、无功功率补偿。
重点:负荷计算、无功补偿。
难点:尖峰电流的计算。
(三)电力系统的一次接线了解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掌握中性点接地方式。
重点:中性点接地方式。
难点: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分析。
(四)电力系统稳态计算基础了解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
掌握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重点: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
难点: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五)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基础了解短路的基本概念、短路原因、危害。
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短路电流的效应。
重点:短路电流计算。
难点:短路电流的效应。
(六)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论了解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电力系统的机电特性。
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
重点: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
难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七)发电厂及变电所一次设备了解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那么、开关电器的灭弧原理和配电装置。
电气工程基础 教学大纲1
电气工程基础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437Z10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基础/ Basi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电路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模拟电子技术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教材、教学参考书:1. 张铁岩主编. 电气工程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2. 熊信银、张步涵主编. 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等非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开设,一方面用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用于扩充其就业选择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能的产生、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全过程,使学生具备阅读绘制电力系统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图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电力负荷计算、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提升学生在从事电气控制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时处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保护整定、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简单电力系统电气设计的综合技能,为学生从事电力或电气控制相关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全面理解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过程,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及其监控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特性,掌握负荷计算、潮流计算、短路计算、保护整定计算等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了解电气工程中主要一、二次电力设备,掌握其特性、原理、模型、相互关系及试验方法,具备基本的电力系统和电气工程领域知识体系。
能力:系统了解和认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具备基本的电气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维护能力,使学生在电气工程计算能力和综合设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上得到培养和训练。
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具体项目实例讲解和分析,扩充学生知识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养。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3601606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Engineering
总学时:120(讲课学时36、实习学时8、自学学时76)
学分: 6
开课单位: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函授)
前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理论、电机学、电磁场
教材:《电气工程基础》刘笙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2。
参考书:(1)《电力系统分析》纪建伟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发电厂电气部分》范锡普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4)《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高电压技术》周启龙、刘恒赤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稳态运行方式,深入理解电网各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
掌握大中型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系统设计与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及绝缘理论,电气设备高压试验的内容和方法,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及其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引论
(2学时)
了解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的关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等。
1
第二章基本概念
(2学时)
了解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形式及转换方式,交直流传输方法。
第三章电力系统负荷运行特征及数学模型
(2学时)
了解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建立数学模型。
第四章输电线参数及模型
(2学时)
(1)了解电力线路参数的物理意义
(2)掌握输电线参数计算,建立三相输电线路模型。
第五章电力变压器参数及模型
(2学时)
了解变压器及等值电路,学会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参数计算,了解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时的等值电路及变压器并列运行。
第六章开关电器
(2学时)
(1)了解开关电器灭弧原理,
(2)掌握几种典型的开关电器的工作原理。
第七章电力系统接线方式
(2学时)
了解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基本要求,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厂用电接线方式,了解短路电流的概念。
第八章电力网络稳态行为特性计算
(6学时)
输电线路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开、闭式网潮流计算, 掌握辐射形网络尤其环形网和两端供电网的计算分析与潮流控制方法。
了解导纳矩阵形成、节点分类、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
第九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
(2学时)
(1)了解系统有功平衡的概念及有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2)了解频率调整的必要性及有功电源的合理组合,(3)掌握有功功率最优分配准则。
第十章无功功率补偿与电压调整
(2学时)
(1)了解系统无功平衡的概念及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2)熟悉电力系统中枢点三种调压方法及具体实现措施。
(3)电压管理、电压调整方法
2
第十一章电磁暂态过程和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2学时)
了解短路的概念,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第十二章简单不对称故障分析
(4学时)
掌握零序阻抗(输电线路、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序阻抗和复合序网故障点的电压电流计算非故障点的电压电流计算
第十三章电力系统的绝缘
(1)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放电的影响(2)高压外绝缘及高压绝缘子(3)绝缘子的沿面放电(4)绝缘子的污秽放电(5)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方法
第十四章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1)了解过电压的产生(2)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3)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4)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5)操作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第十五章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概念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中性点谐振接地中性点接地变压器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1、发电厂参观实习
3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了解发电厂整体设备的工作状态,主要电气部分外形及控制方式 2、大型电站参观实习
(4学时)
了解电站工作状态,熟悉电站中常用的电气设备。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室,通过边学边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综合练习的学习步骤,达到学必用、学即用。
最后安排
了一周的操作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定期课堂测验。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必须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进行。
本课程的教学环境最好为多媒体教室。
建议本课程考试权重平时成绩(包括实验)占30%,其末成绩占70%。
教学大纲编者:段清明学院主审:嵇艳菊主管院长:程德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