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解决归一问题 教案

解决归一问题 教案

解决归一问题一、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二)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自主提问。

(1).一支笔2元钱,买5支要用多少钱?(2).一个文具盒8元,56元能买几个文具盒?①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②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3.揭示课题。

出示: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

让学生自主提类似的问题并解答。

提出问题:“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归一问题)(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4)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方法一:18÷3=6(元)6×8=48(元)方法二:18÷3×8=6×8=48(元)答:8个碗需要48元。

(3)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呢?引导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8个碗的总价”,需要知道一个碗多少钱,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碗的价格(即单价),所以先要求出单价。

3.回顾与反思。

(1)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归一”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归一”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预设一:预设二:(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学生:第一幅图中碗的大小画的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图没有一一对应,碗的价格和问题都没有标出来。

(4)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一:18÷3=6(元)6×8=48(元)预设二:18÷3×8=6×8=48(元)(3)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呢?引导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8个碗的总价”,需要知道一个碗多少钱,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碗的价格(即单价),所以先要求出单价。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第一篇:归一问题教案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归一问题的基本结构。

2.会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能正确找到中间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到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揭示课题: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2.出示例8:3.提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请您默读题目。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题意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画图分析题意(1)学生独立画图,教师搜集资源。

(2)四人小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图意,再由其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关注:题目中的三条信息与一个问题在图中是如何表示的。

2.列式解答提出要求: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搜集资源。

(2)两人组说说算式的意思。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算式的意思,再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预设1:分步关注:为什么用除法和乘法。

预设2:综合关注:算式的意思。

3.检验提问:我们解决对了吗?怎样检验。

关注:(1)鼓励方法多样化。

(2)如果没有出现书上的方法,要由教师出示。

4.拓展(1)出示想一想: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解答,师搜集资源。

关注:有画图及检验的。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再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5.小结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吗?监控: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三.巩固提升 1.出示:提问:你能自己解决一个这样的问题吗?请大家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师关注学困生。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再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4.这两个问题和例题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监控:都是先求出一样东西的价钱。

归一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并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归一问题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

(2)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举例说明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归一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归一问题2. 板书内容:(1)归一问题的概念(2)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生活场景,从中发现归一问题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提问学生:“如果你有10元钱,可以买几个苹果?”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有20元钱,可以买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无论金额如何变化,苹果的单价是不变的,这就是归一问题的核心思想。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这方面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应的用乘、除法解决一步实际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设置的,学生会解决“5个作业本一共多少钱?”“24元钱可以买几个作业本?”等生活中常见的一步问题,但对画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检验等解决问题的阅历欠缺,多数学生遇到数学问题后凭感性阅历解决,稍遇到困难就此卡住,不习惯画图分析,结果算出来更没有检验的习惯,几乎没有检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从生活情境中察觉问题、提出问题、画示意图表示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画示意图分析归一问题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建构归一问题的模型。

2、培养学生察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感受直观模型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画示意图分析归一问题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建构归一问题的模型。

教学难点:借助画示意图分析数学信息,明晰数量关系,初步掌握抓住关键问题的解题策略,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 买3支同样的钢笔用12元钱,平均每支钢笔用多少钱?2. 一支钢笔4元钱,买5支钢笔用多少钱?3. 一支钢笔4元钱,28元钱能买多少支钢笔?师出示题目,学生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知探究师提问: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几个数学信息?生答(略)1、读取信息提问题小明买3个作业本用了18元师: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略)(预设学生的提问两种类型,(1)买同样的几个作业本一共要多少钱?(2)用多少钱能买几个同样的作业本?)2、数形结合促思考出示探究要求:(1)补充问题,再选择一个问题探究。

(2)画图表示出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

(3)写出解答的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单3、小组交流共解惑4、展示交流建模型(1)学生画实物图展示,学生理解图意。

(2)学生画线段图展示,学生理解图意并交流。

(3)对比两种图的优劣,选择线段图更简单实用方便(4)不完整线段图的纠错。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青岛版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3.经历“提出问题——阅读理解——尝试解决——得出方法——对比分析——建立模型”的过程,合理选择信息,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发展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找出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先求出每份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报告单、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认知铺垫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超市购物吗?(生:喜欢)其实,我们在购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在购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PPT出示:1. ,买5双筷子,一共要付多少元?A.每双筷子2元 B.李奶奶有25元 C.李奶奶买5双筷子2.李奶奶带了18元,,可以买多少双拖鞋?A.李奶奶有18元 B. 每双拖鞋9元 C.买5双拖鞋(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情境导入,尝试探索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真棒,个个都是数学小能手,老师想请数学小能手们继续发挥集体的力量帮李奶奶解决她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PPT播放情境:王阿姨:我买3个碗用了18元。

李奶奶:好划算啊,家里要来客人吃饭了,我想买8个同样的碗,我一共要付多少元?)师: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把这些数学信息组合成一道数学问题吗?一起来试试。

数学问题:买3个碗用了18元,买8个同样的碗,一共需要多少元?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解决同学们发现的这类数学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2.阅读理解师:问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同样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师:请同桌互相合作尝试一下怎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同桌学习,根据活动要求尝试解决问题)4.交流方法学生展示方法,全班交流。

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教案【归一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归一问题。

2. 掌握将具体物体归一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归一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展示幻灯片,引出归一问题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归一问题是指将相同的物体分成相等的部分,并找到每部分的数量。

2. 学习和实践:(1) 讲解归一问题的方法:a) 找到一种基准物体,将其他物体与之进行比较。

b) 将其他物体分成相等的部分,找出每部分的数量。

c) 将每部分的数量相加,得到总的数量。

(2) 运用归一问题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a) 例题一:小明有6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他们将铅笔归一。

问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解答过程:将小明和小红的铅笔放在一起,共有6支+3支=9支铅笔。

将9支铅笔分成两份,每份有9÷2=4支铅笔(余1支铅笔)。

所以,小明和小红一共有4支铅笔。

b) 例题二:班级里有12个男生和8个女生,将男生和女生归一,问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过程:将男生和女生放在一起,共有12个+8个=20个人。

将20个人分成两份,每份有20÷2=10个人。

所以,班级里一共有10个人。

c)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3. 总结与拓展:通过教师的总结,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归一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助。

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并写一篇感想,阐述自己对归一问题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的态度。

【注】此文章为教案,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需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例8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算什么)。

2.使学生会解答归一问题的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使学生会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学画示意图,并借助示意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直入新课出示课件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生:解决问题师贴课题:解决问题师:老师有个问题,齐读生: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师: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嘛?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因为不知道一个碗多少钱?师:不知道什么?生师:你能补充一个条件,使问题能解决吗?生:一个碗4元师:谁能解决他的问题?生:4x8=32(元)答:——(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师:我们班孩子不止会提问题,还会解决问题,老师也补充了一个条件,读生: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师:问题是:——生: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师:这里的同样什么意思?生师:也就是说每个碗不止颜色、形状、大小,就连价格都一样,真厉害,这都被你发现了,接下来老师有要求,你敢挑战吗?ppt师:请你读生生画图师巡视,展师生作品三生作品:类似实物、圆、线段图师:介绍你的图生介绍师:谁明白他的意思?生上面表示,下面表示注意:我们同样的碗,所以我们的碗要尽可能画的一样大,看看你的图,修改一下生修改2.分析与解答师:能看着我的图再来说说题目意思吗?生说师:要求一个碗多少钱,你打算怎么做?生说师:也就是说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求“8个碗多少钱”。

能看着我的图列一下算式吗?试一试。

生列式,师指导师:请说说你的算式生说师板书18÷3=6(元)6×8=48(元)师:第一步求的是,为什么用除法?(也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多少;18里面有3个几)第二步求的是,为什么用乘法?(也就是求8个6是多少)师:还有不同的列法吗?生18÷3×6=48(元)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师:所以不管是分步还是综合,都是先求1个碗多少钱,再求8个碗多少钱。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归一”问题》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即通过一定的运算,将问题简化为一个单一的计算步骤。
2.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
3.学会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找零、配料计算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归一”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归一”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归一”问题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对于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的本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和图示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其原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分析、归纳等步骤,将问题转化为“归一”问题,如“这个问题里有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归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而有的学生则对这些运算定律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对于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我会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运用“归一”问题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对于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我会通过设计更多有趣的实例,帮助他们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原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这些运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教学设计《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

教学设计《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

教学设计“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内容:该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中“笔算乘法”中的例8——“解决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能初步理解问题解决的意义和作用,并能运用特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次基础上学习解决问题策略中的归一问题,在深化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后续的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沟通图式与算式的联系,培养学生画图的策略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图的过程分析数学信息,明晰数量关系,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借助多种方法解决归一问题。

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和模型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的直观教学分析数学信息,明晰数量关系,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知道,每年的端午节会吃粽子,还有赛龙舟的风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汨罗,屈子祠,去游览龙舟的故乡,让我们领略一下赛龙舟的的风采,同时也感受赛龙舟中出现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提供现实背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 出示情境图,整理数学信息(1)买3条小龙舟要18元,照这样计算,买8条小龙舟要多少元钱?(2)你从中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整理关键信息。

出示题干,形成文字题出示。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用列表整理数学信息,使学生加深对问题情境的理解,给学生充分思考和理解分析的机会。

2.画图理解题意,提出解决方法尝试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完整表达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归一问题解决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课题:解决问题(归一问题)课时: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例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解题规律。

3、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归一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德育目标:关于诚信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小故事教学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建立求解一问题的一般思路。

突破方法:讲解演示,练习体验。

教学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解决模型,解决同类型的生活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引导归纳,交流讨论。

教法:引导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纸质版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道题。

(1)每支钢笔8元,买6支钢笔需要多少钱?师:指名学生读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列式8X6=48(元)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种数量关系?生可能说:8个6是多少?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2)购买3双手套需要18元,1双手套多少元?师:指名学生读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列式18÷3=6(元)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种数量关系?生可能说:18里面有()个3.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71页例8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师:指名学生读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生: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师: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生可能说:先算一个碗需要多少钱?再算8个碗需要多少钱?师:算一个碗需要多少钱?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生:买3个碗用了18元。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一问题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下午第三节课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协作精神。

5.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归一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来源: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解决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解决归一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逻辑来源: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解决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的顺序和逻辑。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解决两步计算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归一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实践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归一问题的实例和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归一问题的模拟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方城县第五小学李艳【设计理念】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其学习过程的作用是双向的、是相互的。

在学习小数除法计算之后,学习解决问题,既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有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所学的新知与已有俺还是经验联系较为密切,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情与教材分析】在教材中,强调数量关系的分析,并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另外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做一做也是用两部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但也可以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

教材也是通过学生的对话强调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呈现了两种方法。

因此,理解小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弄清题意,找出题中数据(包含隐形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找到数据间的联系,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求每个同学一下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教学目标】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学会解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大家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吗?你看奶牛多伟大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香甜的鲜牛奶。

正因为奶牛可以产生这么多的利润,所以商人们看准了商机,来到草原上选合作伙伴来了(课件出示草原商人)经过一轮的初选,最终选定了两家进行pk张燕家的代表张燕出场了:我们家选用的是“中国黑白花牛”,是荷兰荷斯坦牛和中国的黄牛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品种优良。

归一问题教案docx

归一问题教案docx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例8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归一问题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能正确找到中间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及掌握两步计算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找到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教具)准备:文字卡纸、投影、课件助学资源(学具)准备:练习本课前预学(分组)准备:预习课本第71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一、妈妈买4支钢笔用了24元,一支钢笔多少钱?生:24÷4=6(元)二、 (贴题目)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一个碗需要多少钱?生:18÷3=6(元){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解答问题,而这一环节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环节二(探求新知)一、(一)阅读与理解:(贴题目)如果老师问一个碗的价钱,而是再给你一个条件“买8个同样的碗”,问:“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又该怎么解决?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生:已知: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买8个同样的碗,求:需要多少钱?(学生在回答的同时,老师出示示意图,通过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二)分析与解答:师:那这道题要求买8个同样的碗,得先知道什么?生:一个碗需要多少钱?师: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一个碗有多少钱,怎么办?(说一说)找三个同学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生:先算一个碗需要多少钱?用18÷3=6(元)师:那么求出来一个碗的价钱,接下来怎么办?生:再算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用6×8=48(元)(引出课题)师: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和复习的时候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点?生:复习的时候用一步解决问题,这是两步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正确判断归一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定义及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归一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总结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通过变式练习,巩固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 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是否存在归一问题,尝试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归一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归一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如何将不同的问题归纳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理解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明确问题所求的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正确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

2.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事物的本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借助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沟通不同问题间的联系,体会本质,建立解决归一问题的模型。

板书:解决问题不变量发现每朵花瓣数量相同2朵→10个6朵→?分析文字生示意图 2朵10个花瓣 1组:2朵 10个 1朵5个6朵?组:6朵?共多少个解决归一 10÷3=5(个) 10÷2×6 倍比 6÷2=35×6=30(个) =5×6 10×3=30(个)=30(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先欣赏2张图片(出示桃花)。

美吗?师: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和桃花有关。

师板贴:解决问题二、新授(一)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师:请看大屏幕。

王爷爷栽了一些桃树,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

课件出示:王爷爷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师板贴:发现学生汇报:2朵;10个花瓣;6朵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把重要的信息进行批画。

希望同学们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课件批画:红圈师:咱们把它们都请到黑板上。

师板贴: 2朵→10个花瓣 6朵→?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谁发现了?生:每朵桃花的花瓣数量都相同。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师:谁再来解释一下?师:说得真好,往往一些文字信息更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课件批画:红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宁武县实验小学付建国
【设计理念】
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其学习过程的作用是双向的、是相互的。

在学习小数除法计算之后,学习解决问题,既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有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所学的新知与已有俺还是经验联系较为密切,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11、“做一做”,第34页第1到4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强调数量关系的分析,并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另外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做一做也是用两部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但也可以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

教材也是通过学生的对话强调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呈现了两种方法。

因此,理解小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弄清题意,找出题中数据(包含隐形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找到数据间的联系,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求每个同学一下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教学目标】
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学会解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大家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吗?你看奶牛多伟大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香甜的鲜牛奶。

正因为奶牛可以产生这么多的利润,所以商人们看准了商机,来到草原上选合作伙伴来了(课件出示草原商人)经过一轮的初选,最终选定了两家进行pk
张燕家的代表张燕出场了:我们家选用的是“中国黑白花牛”,是荷兰荷斯坦牛和中国的黄牛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品种优良。

还没等她介绍完,王林家的代表就忍不住了。

我们家的奶牛是英国纯种的奶牛,品种和产量都很不错。

我们的商人犯难了,你们愿意帮帮他妈?
师:很好,我们今天就一起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情景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关键这样引入让学生更能理解归一问题在生活的重要性:在比较数据时更方便,从而把数学和生活自然的联系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

王林:我家4头奶牛8天的产奶量是256千克
张燕:我家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师:同学们,现在能比吗?那要算出什么才能比呀?(毎头牛或羊毎天的产奶量)
【设计意图:由不好比较,到找到比较的方法,从而感受归一的必要性】(课件给两种数据加上问题)
王林:我家4头羊8天的产奶量是256千克, 毎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张燕:我家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毎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师:好了,现在总算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先来看看王林家的纯种英国奶牛好吗?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要求每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能不能一步算出来,如果不能,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根据讨论的结果在练习本上试列式计算,做得快的同学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

看谁能用出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方法(板书:列式解答)。

(1)解决问题1
①先算出4头牛1天的产奶量,再算出一头牛一天的产奶量
(课件出示用图示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
256÷8=32(千克) 32÷4=8(千克)
②先算出1头牛8天的产奶量,再求出1头牛1天的产奶量
(课件出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画线段图示注意强调把总量“平均分”
256÷4=64(千克) 64÷8=3(千克)
(课件呈现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③ 4×8=32(份) 256÷32=8(千克)
利用前面的线段图很容易就找到了被平均分成了32份,其中一份表示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设计意图: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了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为下面学习小数的归一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采取了两种方法帮助同学们分析数量关系,1:画实物图2:画线段图。

把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清晰的展示出来,对部分理解力稍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2)解决问题2。

师:很好,我们再来看看张燕家的牛,好吗?先读读张燕带来的资料,找找其中的数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上周”代表的是什么?有几天你知道吗?
也就是张燕家3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同学们可不能把这个隐含的条件给遗漏了哟!
同学们单独列算式,并思考你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能用不同的方法试着来解决吗?
(教师巡视,和同学交流,听听他们对量的描述)
同学们说解题思路,并列出算式:
①先算出3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再求出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
220.5÷3=73.5(千克) 73.5÷7=10.5(千克)综合算式220.5÷3÷7=10.5(千克)
②先算出1头奶牛7天得产奶量,再求出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
220.5÷7=31.5(千克) 31.5÷3=10.5(千克)综合算式220.5÷7÷3=10.5(千克)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能用线段图来画一画,想一想怎么样用线段来表示题中的数量
(让同学在展示台展示一下,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注意观察同学们平均分了没有)
现在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数据
生1:1头英国纯种奶牛1天的产奶量是8千克
生2:1头中国黑白花奶牛1天的产奶量是10.5千克
现在能能帮我们的大商人选一选和谁家合作了吗?
【设计意图:数据是死板的,而数学是灵活的,只有把死板的数据灵活运用到实际的生活,数学才能再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很容易就把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了】
3.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找出已知条件,(特别注意隐含的数据)读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根据板书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练习
师:这节课大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

1.(课件出示填一填)思考后口答
5台织布机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方法一:
160÷5=32(米)第一步求的是
32÷8=4(米) 第二步求的是
方法二:
160÷8=20(米)第一步求的是
20÷5=4(米) 第二步求的是
2.小毅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4.5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50元,小毅家有4口人,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课件出示)
学生齐读题,并思考你从题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想想要解决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可以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
思路:(1)可以先算平均每人用了多少水.(先算除法)
(2)也可以先算出一共要用多少元?(先算乘法)
(3)3台拖拉机4小时共耕地0.96公顷,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帮同学们解决了争论,也学习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看看黑板,自己想想我们解决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